《委外革命》太過正評美國的外包/移經濟!(另參本館:《誰偷了我們的工作》)
《中產階級的戰爭》又太過負評美國的外包/移經濟!(另參本館:《全球中產階級報告》《M型社會》)
《世界是平的》則是部以幽默小品來拍嚴肅的外包經濟和文化衝突(如本館前評《印度之旅》)大作之佳片,雖免不了好萊塢式情愛(印度傳統陽具崇拜和愛經性技則點到為止)加上寶萊塢式歌舞(也是點到為止,另參本館:《當代好萊塢》)。
《委外革命》
讀過《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的人,都應該有一種驚覺︰隨著網際網路的成熟運用,在世界的某些角落裡,正有一些人等待著掘起的機會,隨時會取代你現在的工作。
因為現代企業面臨微利的競爭市場與人力成本的壓力下,公司的運作方式是已不再依循傳統公司包辦一切的做法。而是將自己不會做的,或是成本較高的非核心價值工作,改交由外面更專業、更低廉的公司代為執行,自己只留下屬於公司核心能力的業務來做。在這種外包的模式下,公司的功能不再事事俱備,企業的規模也不再朝大型結構發展,取而代之的,則是由技術專精的功能性中小企業,加上大型企業所組成的類似生物鍊間的相互依存模式。
這種委外(或稱外包)作業的運作,在現代企業裡,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策略工具。而這一切的發生,除了拜網際網路之賜和全球運輸交通及通訊的加持之外,微利時代的來臨更是摧生的因子。
不難想像,新的企業運作生態已儼然形成!
擺在眼前的重大衝擊,就是職場生態與工作內容的完全改變,如同《世界是平的》書中所述,職場工作者是否已具有一個無法被取代的專業能力,能將專業知識或技能帶著走,或是具有核心技術的競爭力,將成為職場工作者能否生存的關鍵!
世界變平了,工作機會也平均地分到世界各地,委外作業的掘起雖然可能剝奪了許多人的工作,但對於那些身懷絕技學有專精的人而言,反而變得處處是機會,舞台也相對增大了許多。這也證明了一句名言︰「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委外革命》這本書闡述的是一個新興的策略革命,也提供讀者學習委外作業的基本知識,很有用也應該要學來用。只是我不禁要問︰委外是一場革命,但工作機會的本質有因此而改變嗎?
其實是沒變的,不是嗎?
http://blog.roodo.com/jamesblog/archives/8536643.html
委外革命The Outsourcing Revolution (經濟新潮社 2006)
內容簡介
做你最擅長的,其餘全部委外!
委外是產值高達6兆美元的全球性產業,也是今日商業界受到最廣泛討論的議題。委外更是經理人用來徹底改造企業的少數商業工具之一。若採取全球執行的規模,則委外能讓企業同時改造既有的營運、創造更具彈性且更能順應改變的企業架構,以及利用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引爆創新發展的風潮。
不論您是正在考慮委外的企業主管、任職於委外服務的公司、或關心自身在全新委外經濟中的職涯發展,透過委外最著名的專家和先驅麥可?考貝特10年豐富委外經驗、1,500家委外企業詳實調查,將協助您更了解目前的現況、未來可能的發展、為何及如何善用新興的機會。
專業好評
目前市面上鮮少有委外相關的書籍,能夠用如此有系統且詳盡的方式引用個案加以介紹。《委外革命》一書的出版,對於想要了解委外的企業主或是管理者來說真是一大福音。期待您透過《委外革命》一書,能夠對委外策略有更多的認識,也樂見委外能夠成為您企業大幅成長的新興策略。——田居正 104專案外包網營運長
近年來,人們已經瞭解到,企業應當專注於做自己最擅長的工作,而將其他工作外包,這還不僅僅是為了降低成本,還有更重要的好處,就是增加企業反應外界環境變化所需要的速度、彈性和創新能力。這層道理對於國人傳統上那種以為自己包辦一切就是最好的想法,不啻當頭棒喝,這也是閱讀本書的最大價值所在。——許士軍 元智大學講座教授,台灣評鑑協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麥可.考貝特是麥可考貝特公司(Michael F. Corbett & Associates, Ltd.)的總裁兼執行長,該公司是一家研究和教育訓練公司,專門致力於將委外提升為一門有效的管理學問。考貝特的公司定期召開領域內最頂尖的研討會「委外世界論壇」(The Outsourcing World Summit),並透過公司網站http://www.CorbettAssociates.com和資訊入口網站Firmbuilder.com,提供委外方面最先進的觀點和資訊。
考貝特經常受邀演講,在一九九六年是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所召開的聽證會上的委外專家證人;二○○二年,他更受邀在美國預算管理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的商業活動討論會(Commercial Activities Panel)上發言,該會專為重新檢討美國聯邦政府的委外政策和作業而組成。
考貝特曾經任職於多家知名企業,包括加拿大貝爾公司、達美航空、EDS、IKON、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優利系統、VHA、全錄、美國海軍、印度的NASSCOM,以及中國政府。考貝特曾為《財星》雜誌撰寫一系列的報告,也曾受邀參加許多電視節目,包括CBS丹?拉瑟晚間新聞(CBS Evening News with Dan Rather)、CNN的勞?多布斯今夜(Lou Dobbs Tonight),以及CNBC的權力午餐(Power Lunch)。
目錄
第一部委外及全球經濟
1.委外簡史
賣掉收發室
找出核心
掌握委外的效益
重新為管理下定義
克服委外的挑戰
2.從委外到企業流程委外
以顧客為出發點
功能性流程委外
打破藩籬
案件式業務、科技,以及IT委外
整合供應鏈並善用規模效應
商業化隱藏的價值
3.境外委外面面觀
全球市場──全球委外
境外委外的價值模式
尋求價值
將工作議題列入考量
4.全新的委外價值模式
委任策略
擴展價值模式
零基委任決策
以市場為導向的決策
委外成為一門管理的學問
第二部委外法則
5.建立全球策略
由上而下法
由下而上法
規劃活動
整合的優點
6.發揮委外機會的最大效益
搭上委外的風潮
以作業流程的觀點評估委外機會
優先執行最佳的委外機會
估計及克服風險
委外顧客界面
7.創造並領導成功的團隊
委外的流程
委外團隊
委外專案領導人
8.運用市場
像聘僱人才,而非採購商品
建立並溝通需求
RFP以外的方式
建立評分卡
篩選廠商
9.委外的財務層面:建立業務計劃
掌握目前的成本
從預算的成本到完整的成本
預測委外的效益
將無形轉化成有形
付諸實行
10.議價、簽約,以及協商
合作關係的連續性
合約模式
協商原則
11.處理委外對員工造成的衝擊
溝通、溝通、再溝通
與員工有切身關係
為員工創造正面的效益
管理階層的施行計劃
改善大眾對委外的觀感
12.創造並管理新的合作關係
轉換成委外
相互依存的管理
相互依存的規劃
第三部 委外企業
13.委外的未來
員工是工匠
主管成為整合大師
企業發揮三稜鏡的逆向聚集效應
14.委外實例
實例1 委外改造共享服務:安泰
實例2 利用資訊科技委外達到企業轉型:康寶濃湯
實例3 利用BPO重新界定房地產管理:電腦科學公司
實例4 利用全球委外,改造應用系統開發:電路城商店
實例5 利用BPO改造人力資源管理:美國銀行
實例6 利用製造服務委外,改造副產品管理:艾弗瑞丹尼森
實例7 利用BPO改造票務處理:iPSL
內容連載 Chapter 1 委外簡史
很少人意識到,委外如今已經非常普遍了。各式各樣的企業,每天利用委外以改善為顧客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企業利用委外釋放出資本和腦力,以專心投資於研發,造就新的產品和新的服務。事實上,超過九成的企業表示,委外是其整體商業策略的重要一環。
美國及其他西方經濟體的成長和成功,委外扮演著關鍵角色。《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將委外列為二十世紀非常重要的新管理概念和實務操作。著名學者及商業預測家、達特茅斯大學(Dartmouth College)榮譽教授昆恩(James Brian Quinn)稱委外是「二十一世紀最大的組織和產業架構變革之一」。許多美國最大、最成功的企業同時也是世界頂尖的委外服務供應廠商。ARAMARK(編按:美國外包服務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公司,是一家專門為大學、醫院和體育館提供餐飲服務的供應商,為目前全球團膳市場三大企業之一。)、Delphi、EDS、奇異(General Electric)、IBM、IKON、優利系統(Unisys)、優比速(UPS)、全錄(Xerox)等企業,有上百萬員工從事委外業務。正如管理專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如果你問我,美國成長最快速的產業是什麼,答案是『委外』。」
委外不但對於企業組織或員工沒有壞處,更是建立成功企業、創造經濟成長、製造和增進工作機會的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委外最初引起注意是在九○年代初期,當時美國經濟面臨嚴重衰退,企業的競爭力也遭到質疑。於是企業利用委外,提升其營運的效率並重新獲得競爭優勢。結果在九○年代後期,帶來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在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之際,今日所面臨的挑戰也許比十年前更加迫切。
賣掉收發室
我們居住在一個高度競爭的世界。全球化將世界主要經濟體變得密不可分。今天對於卓越品質的標準不再只是產業最佳,而是全球最佳。在這樣的全球經濟中,每個企業都必須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競爭裡,爭取顧客的青睞。市場的界線正迅速瓦解,任何顧客只要輕按一下滑鼠,便能找到新的競爭廠商。
同時,所有的產業都已集中化,促使以往完全不同領域的企業變成直接競爭對手。誰會想到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有一天會跨足音樂產業、推出iPod,或是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會進入個人服務產業、推出OnStar系統?不久之前,通訊業者視網際網路為一大新商機;今天,這些通訊企業卻因網路電話(voice-over IP, VoIP)孕育出新的競爭對手,而必須力求生存。
在這種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快速的商品化。權力已徹底從商品和服務製造商轉移到消費者手中。企業因其提供的獨特價值而索取較高價格的能力,遂像閃電般一閃即逝。
同時,要求企業提升績效的壓力愈來愈大,不但期望組織成長及獲利,也要求增加股東價值。若這些方面表現不盡理想,企業便會在資本市場上嚴重受挫,未來營運增資時,便會更加困難重重。
正因處於高度競爭和績效壓力日增的背景下,企業根本架構的完整性開始崩解。傳統的觀點是,企業的組織設計必須垂直整合且自給自足:經由階級分層、命令控制的結構達到垂直整合;自給自足就是設法盡可能擁有、管理,以及控制最多的生產要素。
這種傳統模式在現今的世界可能已不再可行,不但不符合實務運作,甚至已不受到歡迎。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個是加速改變的步伐急劇壓縮投資周期。由企業內部投資所得到的競爭優勢,其持續的時間愈來愈短,這將無可避免地造成整個企業內的新投資需求急劇激增,而這樣的需求是很少企業所能滿足的。
垂直整合、自給自足的結構逐漸崩解的第二個原因,是企業整體的所有營運活動已變得日趨專業並以知識為導向。各領域的迅速發展,已使得企業在實務上,幾乎不可能針對營運的各層面,發展並維持世界級的頂尖專業知識。縱然如此,稍不留神,即使企業只有單一表現低於這種高標準,往往便面臨產量減少、績效降低、成本升高,以及喪失競爭優勢等困境。
企業正偏離(甚至被迫偏離)這個傳統的結構,轉而迎向一個全新的境界,一切以強而有力的嶄新原則為依歸。挑對執行的事項,變得比樣樣都執行來得重要。專業技能成為凸顯競爭優勢的利器。交出漂亮的成績單也愈顯重要,在大部分情況下比擁有資源更重要。
為了因應這個高度競爭及績效導向的環境,企業變得更加鎖定發展的焦點,也變得更為專精。企業開始評估每一項業務,以分析各業務是否能提供獨特的競爭優勢,及為企業提供優勢的方法。能夠提供競爭優勢的領域,將可能獲得企業在內部注入更多的資源;無法提供優勢的領域,則可能完全遭裁撤,或轉向日益擴張的外部服務提供市場,也就是考慮委外。
委外等於直接回應了當今世界的現實狀況。企業進行「內製或外購」的決策評估。也就是某些必須推行的業務,若由企業自行執行並不能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企業將評估這些業務是否適合委派出去。
由於在根本上,委外屬於市場導向,因此有幾項因素會導致企業的決策評估結果日益傾向「對外採購」。第一個因素是提供委外服務的廠商,不但數量日增,能力也愈來愈受到肯定。目前,幾乎業務營運的每個層面都有專門的廠商。即使某個層面尚未出現服務的廠商,只要有顧客提出服務需求,預期很快便會有廠商進入市場回應需求。
當服務廠商進入市場、確立其服務能力,並成功達到顧客需求,他們便能憑藉其成功的經驗和精進的能力,向其他潛在顧客推銷解決方案。每增加一名新顧客,便再度證明該業務能夠成功地委外。每增加一名新顧客,該服務廠商的知識和能力便獲得增長。最後,市場情況會演變成:服務廠商的能力,勝過任何企業內部的業務執行單位。
第二個驅使企業做出「外購」決策的因素是科技。拜科技所賜,很多現代企業的工作變得無地域限制。地理位置已成了歷史。大部分以資訊為基礎的業務,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執行和在對街上操作完全沒兩樣。傳統上,一般人認為一項業務應該在一棟大樓內或某個限定區域內執行,作業的各部門必須相互緊鄰,如今已無此必要性。一旦消除了地域上的限制,要消除企業組織的界限變得很容易。如果工作能在任何地方完成,為何不能讓任何人執行呢?
科技也是前述投資周期壓縮的主要推動力。以往科技周期是五到十年,而科技投資通常會在三到五年內折舊貶值,則企業對內投資技術或設備都是合理的決策。但在今日的世界,科技周期已縮短成一到三年,折舊周期卻無太大的改變。結果造成內部的科技投資在折舊之前便可能已經過時了,這還是假設企業在周期內及早做出正確科技投資決策的結果。如果企業做出錯誤的決策,或在周期末端才行動,則內部的投資可能在正式使用之前便已視為陳舊過時了。內部的科技投資風險變得愈來愈高,使得對外採購廠商的服務,與自行採購技術和設備本身相比,前者顯得是風險較低的選擇。
最後一個持續驅使企業選擇外購的因素,是加諸在企業身上的競爭壓力。如前所述的高度競爭環境,也代表了企業如果選擇繼續由內部執行某項業務,便必須比直接競爭對手及對手所能雇用到的最佳委外廠商來得優異。績效標準已大幅提高。委外不僅是企業面臨高度競爭的結果,也是促成高度競爭環境的推動力。
彼得‧杜拉克在早期便讓企業界人士意識到委外的力量。早在一九八九年,他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所發表的文章〈賣掉收發室〉(Sell the Mailroom)中,便已大膽預測:「愈來愈多在公司上班的人,可能領的是外部獨立承包商所發的薪水。」
杜拉克指出,很多內部文書、維修,以及支援的業務單位,是大部分企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最大問題根源之一。只要業務繼續由這些實際上獨立運作的部門執行,這個問題就無法徹底解決。經由委外,企業等於推出了既有的內部作業,和外部服務廠商競爭。也許有些人不喜歡企業以這種方式競爭,但競爭卻能激發出員工和企業的最佳潛能。競爭能夠增進績效,並快速削減不必要的成本。不論競爭以何種型式展現,企業都能因此更上一層樓。如果業務在企業內部執行,則由於競爭的壓力,企業會取得迫切需要的成長提升。但如果業務委外,則成長是由外部廠商促成。
找出核心能力
對於無法凸顯企業獨特競爭優勢的業務,經由委外,可提升績效,同時也能釋放出資本和資源,以投資於能提供競爭優勢的業務。委外削減了直接成本和機會成本。
能夠凸顯企業獨特競爭優勢的業務領域──即競爭對手或外部市場的廠商皆無法展現更優異表現的領域──便是企業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
核心能力一詞首先在一九九○年由競爭力大師普哈拉(C.K. Prahalad)及策略大師哈默爾(Gary 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所發表的文章〈企業的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6在這篇文章中,他們指出核心能力是「企業內的集體學習,尤其是如何協調多元的製造技能及整合科技的各種趨勢。」他們準確地預測出在未來的幾年內,經理人若能夠確立、增進,以及善用企業核心能力,將會更加獲得賞識。
一九九四年《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刊登由昆恩及佛萊德‧希默(Fred Hilmer)所發表的〈策略性委外〉(Strategic Outsourcing)更進一步說明這個詞彙。昆恩及希默提出核心能力的7大特性:
(1)技能及知識的組合,非產品或功能。
(2)彈性、長期的平台,能夠應變或發展。
(3)只有少數幾項,每個企業不超過2或3項。
(4)在價值鏈中獨特的影響力來源。
(5)企業能佔優勢的領域。
(6)長期而言對顧客重要的要素。
(7)深植於企業制度中的能力。
核心能力及委外之間的關係,正如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經常被引用的名言所述:「做您最拿手的業務,其餘的都委外。」(Do what you do best and outsource the rest),建議企業的高階主管專注於發展核心能力,將營運的其他部分都委外。
例如,克萊斯勒(Chrysler)及微軟(Microsoft)代表兩個截然不同,但同樣具遠見的案例,證明企業如何經由委外,一方面利用外部廠商的能力,一方面協助企業專注於發展核心能力,最後為企業帶來獨特的競爭優勢。
八○年代末,克萊斯勒幾乎走上歇業的命運,所幸有政府的資助及李‧艾科卡(Lee Iacocca)帶領公司安然渡過倒閉的危機。到了一九九七年,克萊斯勒成為汽車產業中成本最低的製造商,創造單部汽車最高利潤,並由《富比士》雜誌(Forbes)評選為年度最佳企業。
克萊斯勒如何榮登汽車產業寶座?克萊斯勒利用委外,以提升其非核心業務,同時全心全意將企業的內部資源投注於一組逐漸成形的核心能力。
克萊斯勒開始採用由豐田(Toyota)創立的平台團隊模式(platform-team model)。平台團隊在產品開發之初,便整合設計師、工程師、製造,以及供應商。這些小組並不各自作業,其作業流程並非等設計工作完成後再移交至工程等其他小組,相反地,他們是以單一團隊的型式,同時平行作業。結果,克萊斯勒成功熱賣的LH系列,內部只由四個方便組裝的單位所組成,各單位由不同的供應商設計、規劃,以及製造,各供應商皆是同一平台團隊的成員,彼此密切合作配合。
克萊斯勒將許多周邊服務工作委外。克萊斯勒在其物流營運中,推出「領導物流」(lead logistics)的概念──指定單一的外部物流供應商,負責整個製造工廠的全部內部物流需求。其中一個例子是在克萊斯勒的傑弗遜北部組裝廠(Jefferson North Assembly Plant),領導物流廠商萊德(Ryder)建立了一個專用的接駁式轉運設備,操作65部拖拉機和140部拖車,並管理所有來自密西根、俄亥俄、印地安納,以及加拿大上游廠商的內部物流。在資訊科技方面,克萊斯勒承包給MCI,由MCI提供並經營其全球的通訊網絡。此資訊科技網絡連結了24家製造廠、16家組裝廠、183個克萊斯勒財務公司辦公室、4個全美經銷中心、2,000個供應商,以及4,700個經銷商。克萊斯勒也學習到如何利用其核心能力來凸顯企業的優勢,其核心能力便是產品設計、流程設計,以及行銷。
克萊斯勒與朋馳(Mercedes)合併之際(編按:一九九八年,歐洲汽車品牌戴姆勒朋馳汽車,與佔有北美廣大汽車市場的克萊斯勒汽車合併後,成立了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克萊斯勒的2萬美元汽車,單部汽車利潤比賓士的4萬美元汽車還要高。克萊斯勒也將新汽車開發時程,從二百四十三周縮短為一百八十三周,等於將其產品周期整整縮短了一年多。
從創立之初,委外一直是微軟的「優先選擇」。比爾‧蓋茲(Bill Gates)經常掛在嘴邊說,他隨時願意多聘用三個程式設計師而裁退五個支援部門的員工。在微軟,產品製造、經銷、財務,以及顧客支援等重要業務都委外。甚至微軟總部的桌上型系統環境都未自行維護,因為微軟深知設計及開發頂尖軟體程式所需的技能和知識,與經營操作性網路所需的截然不同。
微軟的核心能力是什麼?是產品設計、產品開發,以及行銷。
委外其實正是一種管理的工具。企業可利用委外,引導組織偏離傳統垂直整合、自給自足的結構,偏離在今日高度競爭、績效導向的環境中愈來愈缺乏效率的結構。經由委外,企業所採用的商業結構,能夠在提供獨特競爭優勢的領域內投入更多專屬的投資。在委外的過程中,企業與專門的服務廠商在許多必須確實執行的關鍵業務上,建立相互依存的關係,而企業若自行操作這些業務,並不會得到競爭優勢。如此一來不但能提升企業本身的業務,也為其他公司創造許多成為委外服務供應商的新商機。
掌握委外的效益
以企業組織的層級而言,委外代表業務的根本重組,從工業時代的模式,轉換成適合現今資訊時代的模式。同時,企業所做出的每一個委外決策都是獨立的。串連在一起,這些獨立的決策會改變企業整體的型態,但每一個決策對於企業目前和短期內的績效表現都必須有個別的貢獻和影響。就整體的決策行為而言,委外可能是一個宏觀的選擇,但企業的每一項委外安排卻可視為微觀的選擇,必須有個別的定位和意義。
使用委外的根本因素是削減成本。不管企業選擇如何應用其所節省下的成本,無論是回饋到顧客身上、重新投資到企業其他營運,或是分派給股東及投資人,每一個企業持續削減成本的需求將永遠不變。
約50%的高階主管表示,削減成本是委外的首要原因。一般而言,成本節省的幅度約在10%~20%之間,但也有可能更高,端視企業目前花在該業務操作的成本和未來支付外部廠商之間的差距而定。
就某些例子而言,差距可能非常大。例如,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為了因應後冷戰時期高達60%的預算刪減,在九○年代初期開始採納委外。美國國防部的目標,是削減成本的步伐能夠超越預算刪減的速度,以釋放出更多資金進行現代化。美國國防部開始將各種內部的業務推出,與商業市場上的服務廠商一較高下,結果平均節省了30%的成本。如果內部的團隊勝出,而得以將該業務繼續保留,光是競爭的過程便能平均節省20%的成本。如果該業務委外,則平均可節省40%的成本。美國國防部的首2,000項業務競賽,節省了超過14億美元的年度成本。最後,委外的業務包括設備維護和維修、基地服務(如膳食和清潔打掃服務)、資產建設及操作、物流。
另一個比較不引人注目、但同樣具說服力的例子,是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高登的康勝啤酒釀造公司(Coors Brewing Company)。十年前,康勝積極推出一項計畫,以提升營運效率並專注於核心業務的發展,即製造和銷售高品質的頂級啤酒。結果,康勝的成績斐然:旗下的科技子公司分支出來,獨立門戶;康勝自一家能源公司撤資;聘任非家族成員擔任總裁;並開始重新設計其內部工作流程,一方面憑藉自己的力量,一方面仰賴委外。
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康勝針對超過40項非核心業務,評估委外的可行性。這些業務不但佔了康勝產品出售成本的20%,也關係到18%的員工。最後,有22項業務委外,整體節省10%的成本,並縮減康勝600多人的人力。委外的領域包括銷售和行銷促銷、顧客資訊中心、轉職調派的安置服務、醫療和福利管理、桌上型系統支援、語音信箱、應付帳款、薪資、清潔打掃服務、軌道維護、工程設計、塑膠品,以及材料儲藏室。
委外持續成為康勝的重要管理方針。二○○二年,康勝宣布和Exel(編按:英國物流集團,是一家在供應鏈管理中擁有環球主導地位的公司,其核心業務是在生產和零售領域內提供量身訂做的管理方案。)簽下多年合約,延長Exel所提供的物流服務。新合約增添在高登和加拿大安大略兩個新經銷中心的倉儲,是康勝提升經銷網絡的全國性計畫的一部分。目標是將美國西部的所有康勝既有經銷中心,整合至這兩處由Exel管理的中心。
雖然節省成本是委外的重要因素,但選擇採用委外措施的高階主管中,卻只有一半認為成本考量是委外的主要原因,表示對另一半的人而言,節省成本以外的理由才是委外的主要推動力。委外的第二個重要因素,是能夠將更多的企業資源貫注於核心的作業──即能夠提供獨特競爭優勢的業務。
對於已建立廣泛內部作業的較大型企業而言,回歸至其核心的業務能帶來真正的效益。一九八八年,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各種會計部門有3,290人,負責應收帳款、應付帳款,以及薪資。在接下來的十年內,通用汽車透過整合及重新設計這些業務,成功將負責人員刪減到560人,並削減了60%的總成本。但在一九九八年,通用將這些業務全數委外,又進一步削減了另外20%的成本。最重要的一點,是通用釋放出員工耗費在會計上的時間和精神,重新投資在其他的營運上,其結果是獲得了超過1,000萬美元的資本。另一方面,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是另一個善用委外的成功例子,自成立之初便持續利用委外,避免投資在非核心領域而分散公司的發展焦點。例如,西南航空是第一個租賃、而非購買飛機的主要航空公司。西南航空90%的飛機配件維修也都委外處理,通常由原設備製造商負責(例如,奇異與西南航空創新簽下以飛行時數為基礎的合約,由奇異維護西南航空的飛機引擎)。因此,西南航空得以專注於本業,對顧客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控制成本,以及縮減資本需求。
委外的第三個重要推動因素是可變動的成本結構。選擇委外的企業不再固定投資於內部營運,而是可將成本結構轉變成視需求而定的模式。這讓企業能夠依據市場的改變,機動調整成本花費,進而削減實際的營運成本。例如,機票訂位系統龍頭Sabre便和EDS簽下以可變動成本為基礎的資訊科技服務合約,仰賴EDS的IT能力,處理旅遊業自二○○一年美國911事件後的巨大變動。一九九七年,視算科技(Silicon Graphics)將語音信箱系統委外給Avaya(編按:領先全球的企業通訊軟體、系統和服務供應商),希望其原本由不同廠商所提供的40種獨立系統能得到專業協助,整合成高效率的全球語音網路。同時,視算科技改變付費方式,變成依語音信箱數量及時間長短的方式付費給Avaya,而非以往固定的內部操作成本。
取得企業內部欠缺的技能,是另一個促成很多委外決策的原因。幾乎沒有企業能聘雇所有需求的人才,但也幾乎沒有企業能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成功擊敗競爭對手。由於委外廠商較專精於所提供的服務,而且服務眾多顧客,因此具有較健全的人才庫。
委外也能提供可量化的品質提升。無法展現獨特競爭優勢的業務,通常是企業最後注入資金或投資的領域,因此很難在品質上持續提升。一九九八年,七喜汽水(Dr Pepper/Seven Up, Inc.)將其郵件和影印中心及運送和接收業務委外給IKON,希望其表現欠佳的業務能在短期內有所改善。結果,影印機的可使用率很快地從原本的50%~60%提升至超過99%,同時,每年的成本削減超過100萬美元。
另一個委外的實質優點,是不僅新資本的需求大幅縮減(因為廠商通常會引進所需的資源),現有的資產也可出售給廠商,以釋放出原本已投資的資本現金。這些現金便可重新投資在其他的業務,或用於改善企業的整體資產負債表,並降低企業未來的資本成本。一九九二年十二月,麥道公司(McDonnell Douglas)與IBM簽下為期十年的30億美元資訊科技合約。在這項合作案中,有超過1億美元的資訊科技資產轉移到IBM,而麥道則因脫手這些資產而獲取現金。麥道將新取得的資金應用在整體的企業重組,並重新投資在核心業務。隔年,麥道的營收躍升145%,且非財務公司債削減了45%。從一九九二年九月至一九九四年一月,麥道的股票上漲了36%。雖然最後麥道在航太產業不可避免的整合趨勢下被波音(Boeing)收購,但麥道在艱困時期扭轉頹勢的表現依然值得讚賞。
近來,企業漸漸發現,引進外部的專業人士能促進業務所需的創新發展。有些人認為,委外等於替企業增添了專屬的研發部門,因為廠商替企業提出的創新解決方案,能夠立即應用於企業的營運中。正如昆恩所述:「沒有一家企業能靠單打獨鬥,在創新能力上勝過所有的競爭對手、潛在對手、供應廠商,以及外部的知識來源。」在接下來的章節,各位將發現,委外對於創新能力的影響,可能是委外促進企業成功的最重要且長期的因素。
中產階級的戰爭 War on the Middle Class (大是文化 2007)
內容簡介
大前研一說,M型社會來了,中產階級即將消失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中產階級減少,會導致社會不安
投資之神巴菲特說,這場富人對中產階級的戰爭,富人不該贏
CNN名主持人杜博思告訴你,正在被邊緣化的中產階級,該如何爭回幸福?
別以為M型社會只是讓中產階級變窮而已,M型社會只是過程,你得擔心接下來的發展:
1.製造業跑光光,連金融、軟體與客服中心也外移,許多白領工作機會永遠消失了。
2.未來十大不外移的工作,只有兩種需要大學學歷。
3.非法外勞與移民就地合法,低薪勞工失業更嚴重。
4.企業外移與委外,導致不願海外就業的人十年不到就得改行就業,薪水始終得不到調升。
5.教育才能讓你和孩子翻身,但是教育改革搞壞了學校教育體系,而教育自己和子女的成本極高。
你如何因應這種「後M型」社會,想出翻身之路?
資本主義、自由經濟之所以通行全世界,原因在於「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低社會階級的人有很好的機會可以向上流奮鬥。然而,CNN財金節目主持人杜博思指出,功能失常的政府已經和放肆經營的企業合流串謀,不動聲色地發動一場戰爭,把中產階級打入下層社會,從職場、社會、家庭、學校摧毀人民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不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台灣也在悄悄上演中!
製造業以「開放外勞」作為不出走的條件,於是低薪勞工待遇形同外勞,一家生活就在溫飽線上掙扎;而所得最高的一定是老闆、以及與老闆關係密切的一小群人,社會底層的人愈來愈難進入高層階級;我們的民代與官員都和商人密切往來,從健保與公共工程中「釋出」大量商機,替中產階級發聲的民代,幾乎沒;「教育」原來是中低階層翻身的方式,然而教改的結果竟然是學生素質日益低落。
怎麼辦?
中產階級是現代社會的支柱,然而中產階級對公共事務也最冷感。為了挽救我們自己的生活和未來,我們必須把選票投給重視民生議題的人,而不是搞對立和噴口水的;我們要落實「複決」權,而不是空泛的公投;要設置舉發單位來盯緊民代與官員,以做好健保與公共工程;要改革移民法規,讓素質突出的新國民提升國力,而不是讓低薪勞工不得翻身;我們要重賞好老師、淘汰不適任師資,要再檢討課程內容。
這是美國中產階級的自救之道,你看了一定也覺得:台灣一樣適用!
作者簡介
杜博思(Lou Dobbs)一九四五年出生,一九六七年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CNN(有線電視新聞網)《老杜論衡》節目主持人兼總編輯,他主持的這個節目在CNN的收視率僅次於賴利金的脫口秀,每晚觀眾在八十萬人之譜。曾獲美國國家廣播協會皮巴帝獎(Peabody Award)、《財經新聞評論》傑出報導獎、何瑞修歐格協會傑出美國人獎與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的終生成就獎殊榮。他定期替美國《MONEY》、《美國新聞暨世界報導》、《紐約每日新聞報》撰寫專欄。
目錄
導讀─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導讀─徐中雄/立法委員.自然人破產法(今稱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催生者
導讀─彭懷真博士/東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作者自序─中產階級正在滅絕
第一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不見了
力爭上游、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這是中產階級的人生大夢,但是現在的父母不敢指望子女會過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第二章 你就是這樣變窮的
許多企業靠著避稅天堂的幫忙,加上政府的額外租稅抵減,賺到更多的利潤。但是,卻把生產基地移往海外,業務委外給廉價的外國勞工,至於還沒出走的企業則不斷地刪減員工福利。
第三章 企業如何購買國家
許多碰到急難的人淪為卡奴,但是保護中產階級免於財務困境的安全網在哪兒?立法機構在利益團體雇用的說客施壓下,背棄核心選民,通過不利中產階級的法律。
第四章 總統和國會,天下最輕鬆的工作?
不管哪個政黨,都不重視中產階級的死活;民意代表非常不了解中產階級的憂慮、問題和價值觀、需要和期望。
第五章 媒體人,公理喚得回嗎?
媒體在中產階級面對戰爭時所扮演的角色讓人難過,為什麼媒體忙著報導名人行止不端的事蹟,卻不正視政府錯誤的施政和企業的劣行?
第六章 以自由貿易之名
所謂的自由貿易,成本極為昂貴,也具有毀滅性,摧毀了數以萬計的製造業就業機會,放任工作機會外流。
第七章 工作就像恐龍一樣消失了
未來十年,需求最多勞工的工作,只有兩種需要大學文憑。
最新壞消息︰白領工作委外變得很流行,新找到的工作薪資通常比原來那份因為委外失去的工作低。
第八章 外國人入境搶工作
許多雇主樂於違法雇用非法外勞,他們眼中並沒有勞工短缺的問題,只要有最便宜的勞工就好。非法移民就這樣搶走了工作。
第九章 失敗的世代─教育品質惡化的結果
對中產階級來說,教育仍然是翻身的機會,但是不能再指望政府提供低廉優質的教育了。
第十章 健保生病了
健保和每一個國民息息相關,但是卻由菁英階級把持。大藥廠、保險公司花費巨資遊說,製藥業的公關費用超過任何產業。健保破產的危機四伏,把保險費的重擔壓在勞工自身、甚至國家肩頭上。
第十一章 翻身行動,從自己開始
採取行動,就能阻止中產階級繼續面臨前述遭受的攻擊,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力量根本不夠,而且,很多行動雖然立意良善,卻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已,除非,直接從治理國家的方式這個根本著手。
第十二章 找回價值
我們有責任,為未來的世代,保住追求夢想的權利。唯一的道路不是凸顯差異,而是找到最大公因數︰為每一個人爭取經濟與教育的機會。
請記住︰我們是有追求幸福權利的人。
中產階級光輝不再 ─ 《中產階級的戰爭》
困擾中產階級的問題,不只就業機會、薪資遭到侵蝕, 公共教育體系的失敗,也讓中產階級逐漸崩毀, 中產階級的戰爭,問題遠超過任何人的想像。
過去五年來,我逐漸了解政府失敗的公共政策、企業做法與政治狀況,以及這一切對社會上最大單一人口團體——中產階級造成的可怕衝擊。這雖然是以美國為背景的分析,但我知道,許多開發國家的情況一樣嚴峻。
無可否認的,我們太晚才了解「中產階級正在滅絕」,想到無效的政策、企業的行徑與政治亂象造成的後果,更是讓人難過之至,想到中產階級勞動大眾及其家人慘遭蹂躪時,我的心情更難過。
這時我已經很清楚,困擾中產階級的問題不只是就業、薪資、健保與教育遭到侵蝕,問題大得超過任何人的想像。
競爭是自由企業經濟的標準。但是這些年來,企業極盡所能的減少競爭,大企業為掌握每一個機會,進行合併與整合。我們的企業領袖只在一個市場——就是勞動力市場上,繼續擁抱競爭。大企業把生產與服務轉移到海外,把工作委外,交給外國廉價的勞工市場,又大量引進外籍勞工——多半是非法移民,讓本國勞工直接跟世界每一個角落成本最低廉的勞工競爭。
為降低成本 工作委外到廉價勞動市場
工作委外、移轉到廉價外國勞工市場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印度、羅馬尼亞、中國、菲律賓與其他廉價勞工市場的工人搶走了我國勞工的工作。隨著失業的故事增加,我們看到企業又有了新做法,那就是白領性質的工作委外變得很流行。
現在,委外繼續飛快增加,已經變成數千家企業確定的做法,在科技與金融服務業中十分流行,還不斷成長。二○○四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估計,多達一千四百萬個國內就業機會可能有委外的危險。吉爾尼顧問公司(A. T. Kearney)估計,光是金融服務業,就有五十萬個工作會委外。
這是一場企業老闆對中產階級勞工的大規模攻擊,除非企業經營者良心發現,或是國會採取行動制止,否則難以遏止。但這兩件事情都沒有發生,結果就是:數百萬我們的同胞失業,他們新找到的工作薪資通常比原來那份因為委外而失去的工作少。
企業領袖為工作委外辯護時宣稱,他們只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改善效率與加強生產力有興趣。這樣甚至不是掩飾他們真正動機與目的的聰明說法,競爭力、生產力與效率,只不過是掩飾「勞工成本較低」的說法。他們在世界各地尋找成本較低的勞工,讓國內的中產階級、準中產階級,跟每小時只賺幾十美分、或是每天只賺幾美元的勞工直接競爭,這就是他們的「效率」。
根據標準的企業與經濟衡量標準來看,美國企業的處境非常好。公司稅降到將近一百年來的最低水準,二○○五至二○○六年間,企業獲利成長超過二○%,占國民所得的比率,也升到四十年來最高水準,美國企業正在享受歷來最繁榮的歲月(編按:台灣的集團企業營收總額,已經占國民生產毛額五○%以上,從民國八十年代以來呈現逐年成長)。
但是創造這一切繁榮的員工得到什麼?企業營收逐年成長,實質工資水平卻下降;生產力飛躍提高,勞工薪資占國民所得比率卻降到四十年來的最低水準,與此同時,企業還在削減福利與退休金。如果這就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說看不見的手在發揮作用,實際上就是在混亂不堪的情況下出拳,打在中產階級的心窩上。勞工的薪資和機會減少,工作委外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有些企業領袖和政客為工作外流與境內外勞增多辯護,說本國勞力不足,而且素質不夠好。但是如果是勞力不足,實質工資應該上升,而不是下降,福利與退休金即使不能成長,至少應該保持穩定。
朝野政客、大部分經濟學家、企業領袖與財經名嘴、專欄作家都支持自由貿易,說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流失到其他國家,是現代全球化經濟無法避免的結果。他們向我們保證,這種結果會促使每一個國民的生活水準提高,更可以提高世界各國的生活水準。但是,領薪水的你、開店的你、身為家庭主婦的妳,生活水準提高了嗎?
工作流失造成毀滅性影響 高學歷可能意謂高失業
未來幾年裡,如果沒有奇蹟出現,導致迅速改變目前的企業做法和貿易政策,我們還會喪失很多工作機會。佛瑞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估計,到二○一五年,總共有一千三百六十億美元的工資,會從美國流到工資比較低的國家。美國七百種服務業類別中,大約有五百五十種會受到影響,這些工作不止涵蓋製造業的工作,也包括三百三十萬個白領服務業工作。其中最大的部門是資訊科技產業。沒錯,你記得很清楚:全力主張自由貿易的人曾經保證,失去製造業工作的幾百萬勞工,應該會在科技產業中,找到更好的工作。但是今天沒有人說有哪一種產業,能提供機會給因為委外而失業的人重新就業。
佛瑞斯特機構的研究顯示,未來十年裡,下列工作需要最多勞工: 一、男女服務生 二、門房與清潔工人 三、食品前端處理 四、看護助理、醫院雜工與陪病人員 五、收銀員 六、客服代表 七、零售店員 八、有照護士 九、一般經理與作業經理 十、中等教育以上教師
其中只有兩種工作需要大學學歷,其他的工作要靠在職訓練,這意味著將來我們可能面臨高學歷屈就的普遍現象,否則就是高學歷高失業。不過,顯然這些工作有一個優點,就是至少不可能委外。
企業把中產階級的工作委外,轉移到廉價的海外勞工市場,違背了企業對利益關係人的責任。公司的利益關係人不止是高階經理人、股東而已,也包括公司員工與公司所在地的城市與國家。簡單的說,所有對公司表現有貢獻的人都是利益關係人,而所有的利益關係人都應該從企業營運中得到好處,不是只有少數人才能夠得到好處,企業必須對得起所有利益關係人。
不只是大企業,數以千計規模比較小的公司把工作委外,沒有受到注意,也沒有人報導,卻對國內勞工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很多的實例是,員工為了保住飯碗,不得不做出重大讓步,減薪、放棄假日工資和加班費,設法留住公司不要外移,但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仍然發生了。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的作者平克(Daniel Pink)說:「你必須會做外國人拿低薪做不好、電腦和軟體不能做得更快的工作。如果你是會計師,你會逐漸面臨月薪五百美元的印度會計師競爭。」
宣稱委外對國家經濟有益的團體根本搞錯了,他們宣稱,流失到海外的工作機會後來會轉移到新興產業,因此失業的工人最後會在新興行業中找到好的新工作。實際情況是,在上次經濟衰退期間失去的高待遇工作,會被待遇較低產業的工作取代,不管你是軟體程式設計師、律師還是醫技人員,只要你的工作遭到委外,你的下一個工作,待遇很可能沒有你失去的工作那麼好。
助學貸款大減、利率調漲 中下階級無力送子女上大學
一想到有多少人對沉淪的教育體系似乎漠不關心,我就感到驚奇與困惑,畢竟對我而言,公共教育就是窮人翻身、提供機會,讓千百萬人從勞工階級晉升至中產階級以上的搖籃。
今天我們每年在公立學校每個孩子身上,投資八千二百八十七美元,三十年前的數字比現在少一半以上。一個多世代以來,教育成本增加幅度幾乎超過所有經濟指標。政客盡量找藉口不撥經費給學校、不發老師薪水、不改善每所學校每個孩子所受的教育,錢都流進官僚體系,後果已經出現。(編按:美國的人均教育經費金額全球最高。)
我們把孩子交給義務教育系統,交給一再證明無法改變、無名無形的官僚機構。教育部二○○五年的調查顯示,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沒有進展,數學能力稍有進步,事實上,全國八年級生平均閱讀能力分數比二○○三年降低了一分。
跟龐大的教育預算相比,學校表現的情況就更不像話。紐約市為學校系統裡的每個孩子花費一萬一千一百七十二美元,你認為一萬一千一百七十二美元全部都用在小孩身上嗎?差得遠了。紐約承認一百六十億美元的教育預算中,只有四○%真正用在課堂上。剩下的六○%哪裡去了呢?流進官僚體系、支付行政費用和基礎建設,官僚體系分到的預算比真正用在課堂和教學資源上的還多(編按:台灣更離譜,只有百分之四直接用在學生身上,其餘都用在人事開支)。
因為沒有人監看錢的流向,大筆教育經費流向官僚體系,這些錢滿足了一種人:只重視教育體系本身的需求、把師生需求擺在其次,於是最顯而易見的是嶄新舒適的活動中心、多媒體會議室,但教室裡的教具破敗凋敝。
缺乏經費的公立大學——幾乎可以說是所有的大學——常常都在開辦各種生意來賺錢,沒有生意腦袋的大多數學府就只好犧牲自主性,以換取私人捐款或企業贊助,這些「捐獻者」期待自己的錢能得到一些回報,不只是希望綜合大樓或體育館以他們的姓氏命名,也希望把他們的「品牌」放在校園顯眼的地點,好讓這些品牌逐漸打進學生的生活。
但美國企業的手法細緻多了,不會像政府的大手那麼粗魯,這隻大手習慣性的搗亂教育的過程。二○○六年二月八日,國會通過的赤字縮減法經過總統簽署,成為法律,不顧我們中產階級學生的教育品質進一步落後其他國家,仍然把聯邦助學貸款計畫的預算,刪掉了一百二十億美元,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刪減紀錄。新法讓學生不能合併申請大學學貸,也把學貸利率上限提高到八.五%,在學費不斷升高之際,進一步擠壓中產和勞工階級子女籌措大學教育費用的主要來源。
企業不再從校園求才 中產階級翻身將更困難
名記者、評論家莫耶斯(Bill Moyers)和我在節目中討論這件事,他說的事情意義很清楚:「我父母一輩子拚死拚活,卻從來沒有很多錢,但我哥哥可以靠著給退伍軍人的優待進入大學,我上公立學校,可以在國家開闢的高速公路旁搭便車,要停留和休息也有公園可去。我的意思是,過去我們所說的公益讓我受惠,我們全都努力的讓每一個人都能分享機會。今天這一切都不見了,很多勞工階級家庭沒有能力送子女上大學,學費已經漲到比天高了。」
這種情形其實是中產階級勞工遭到攻擊的現象。中產階級勞工只想賺錢養家活口,不想控訴破碎的教育體系。大企業的舉動已經明白表示不願意雇用本國人,因為我們的國民不夠聰明,沒有做好應付嚴苛職場的準備,因此企業要外移、委外。如果企業真的關心我們的學校,為什麼企業團體不站上前線,對抗刪除助學貸款和勞工訓練預算的提案?企業領導人一向從學校得到最大的好處——人才,現在他們幾乎都消失了,不對學校教育的現狀置喙。
政府推動刪減訓練低層勞工和提供工作機會的預算、提高助學貸款的利息。大企業反對過嗎?如果企業這麼關心學校沒有把學生教好,就該把遊說經費用來說服國會投資教育訓練,而不是繼續刪減預算。
事實上,到二○○八年,美國三分之一的工作都需要高科技技能,會有六百萬個科學家、工程師和專門技師的職缺。美國勞工部表示,二○○八到二○○九學年前,我們需要二十六萬個新的數學和科學老師,才能應付這種需求。而且在職老師要好好努力,因為美國學生在數學方面,準備接受更高深教育的程度排名世界第二十八,不如中國、芬蘭和南韓;在科學方面,我們的孩子排名二十二,不如芬蘭、日本和中國。美國成長最快速的都市學校數學和科學成績遠不如其他國家的同類型學校。
未來十五年內,中國科學院會把花在科技與科學的經費,從占國內生產毛額的一.五%,提高到二.五%,鼓勵華裔科學家回到祖國,而且會在教育上加強投資,培養更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我們呢?
政府與大企業在攻擊中產階級的戰爭中,不打算協助勞動大眾提高競爭力,對抗其他國家教育程度日增的國民,大企業反而寄望這些國家,提供未來所需要的員工。中產階級,想盡辦法教育自己和子女吧!教育依然是你們翻身的機會,但請別以為解決方案在校園裡頭。(本文摘錄自作者序、第七、九章)
=================================
香港人一向響往中產階級,曾經在七八十年代大學生口耳相傳的「四仔主義」(屋仔、車仔、狗仔、老婆仔或老公仔),其實就是他們理想的中產生活。當時的大學生甫畢業,無論是從商、入政府或是成為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會計師、工程師,夢寐以求的中產生活都不難獲得。
他們能夠進身中產階級行列,實有賴殖民地政府留下的教育制度,讓他們藉自己努力讀書爭取好成績,進入大學,在不同崗位發揮所長,努力工作以改善生活,過往許多人的確依此路從低下層爬上中產階級。他們從來都相信自己,憑自己打拚,很少要求幫助,因此他們對政治沉默,很少表達意見,絕少主動站出來爭取權益,零三七一遊行可謂是中產階級絕無僅有的集體政治活動。
可是,現在香港的中產階級面臨很多危機,過往的富裕優閒生活已漸漸消失。在大學未畢業準備踏上中產之路前,許多大學生已經背負十多萬元貸款,要工作幾年才還清債款。此外,近幾年職場上的工種日趨「Sales 化」,各種職位都變成推銷員,主修法律、會計和工程等的畢業生,隨時找不到主修所屬的行業已改當在街頭巷尾嚷著路人申請信用卡或買保險的推銷員。
假如你真的能過五關砍六將,勤奮上進,在跨國企業當上中層管理人員,也不表示你的工作非常穩定,因為全球化(Globalization) ,公司可以一夜間將你管理的十多人部門搬往其他國家如常運作,屆時當地的廉價勞工會取締你現在的工作。有良心的公司還會想辦法安排你到其他部門或到子公司工作,不然的話,你和你的下屬便即時收到大信封。不要以為筆者危言聳聽,多年前便有一間跨國銀行將香港的後勤部門遷到廣州!
中產危機不只是香港的現象,日本和美國也面對著同一問題。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和三浦展的《下流社會:新社會階級的出現》闡述了日本中產階級消失的情況,美國則有杜博思( Lou Dobbs)的《中產階級的戰爭》(War on the Middle Class)。自由貿易令美國的製造業流失大量職位,非法移民搶走了工作,教育政策失誤使學生素養日低均導致美國中產墜入難以解救的困窘。
杜博思提出,中產階級必須發聲抗議,縱使工作繁忙,日常生活煩亂,也應主動參與政治,以選票決定自己的命運,投票給獨立而非只懂高喊口號的兩黨參議員,這樣中產的前途才不再由政府和大企業任意擺佈,死結才能解開。他的主張認為主動參與政治的做法,對一向政治冷漠的香港中產階級絕對是當頭棒喝! 扎鐵工也可以團結起來成功爭取提高日薪,為何專業人士佔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卻不站出來呢? 是不為也抑或不可為也?
http://tw.myblog.yahoo.com/mahaguru-888/article?mid=53664&prev=53665&next=-1
世界是平的 維基百科
《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紀簡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是一本由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所撰寫的暢銷書,書中分析了21世紀初期全球化的過程。書中主要的論題是「世界正被抹平」,這是一段個人與公司行號透過全球化過程中得到權力的過程。
作者分析這種快速的改變是如何透過科技進步與社會協定的交合,諸如手機、網路、開放原始碼程式...等,而產生的。佛里曼他本身大力的擁護這些改變,他稱自己為「自由貿易人」、「熱情推土機」,並且批評抗拒這些改變的國家。書中,他著重在「這些快速改變的必然性」及「個人和開發中國家所顯現出能力對美國人民及貿易所加諸壓力的程度」。
他給予了美國人和開發中國家一些特別的忠告(但對於歐洲則是輕描帶過。)「世界正被抹平」產生了許多可能:以附加價值服務為基礎的複雜供應鏈,伴隨著各行業中透過競爭的而變的及於現有市場,如印度和中國,使用當地勞工和服務的可能性。佛里曼的這本書是以大量的個人研究、遊歷、談話及沉思為基礎的熱門著作。他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將概念性的分析和個人的佳句與意見以其相當具特色的方式結合。
提要
注意:版本不同會令頁數改變,此網頁內頁數依據中譯本初版。
部份標題及內容已修改為2007年增訂版
新增80頁內容.競爭力加強版
原版有十三章,新版增為十五章。原版第六章「如果你希望自己和孩子有競爭力」經過大幅改寫擴張,變成「世界是平的時代需要的競爭力」與「世界是平的時代需要的教育理念」兩章。新增了有關職能提升、教育改革、親職教養的許多忠告。
為因應「世界是平的」而重新設計大學學程的實例 (在新版第七章),在美國引起極大迴響。
新版第十三章討論「世界是平的」文化面向,為原版所無。
每章內容皆有新增。第四輛推土機「開放資源碼」整個改寫為「上傳」,有關部落格blog和播客podcasting的內容皆為原版所無。
第1章當我再睡夢中
湯馬斯•佛里曼被九一一恐怖襲擊分散他的注意力,但現時正重拾全球化的發展軌道(12)。他發現當他正「睡大覺」時,世界已經進入全球化的階段。他摘要地敘述全球化的歷史:由1492年至1800年是「全球化1.0」,力量來自國家;由1800年至2000年是「全球化2.0」,力量來自跨國企業,並且分為兩階段,前半段來自「運輸成本下降」,後半段來自「通訊成本下降」;從2000年起,進入「全球化3.0」,力量來自個人(13)。他親身前往印度班加羅爾(14-34)及中國大連(34-36)。他曾探索JetBlue在猶他州的居家外包(36-38)、駐伊拉克軍隊科技(39-40)、2004年的新聞標題(40-42)及部落格(42-44)作為「全新社會、政治及商業模式」誕生的例證。
第2章 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動力量
湯馬斯•佛里曼指出十推動力量導致產生這個新社會經濟範式。
(1) 1989/11/9(柏林圍牆倒下)
柏林圍牆倒下後釋放出龐大能量,解放了蘇帝壓制的所有人民,進而改變世界的權力平衡,使世界朝向民主、共識、自由市場的方向前進,遠離威權與計畫經濟。更讓我們開始以全球的眼光看未來,世界成為一個沒有界線的整體,不僅打開了取用他國人才庫的途徑,還開始採用共同標準,創造出更平坦的競賽場。大量IBM個人電腦,及賦予PC生命的視窗作業系統,大約就是在圍牆倒時出現。橫向溝通大幅改善,破壞了共產制度由上而下的統治。
(2) 1995/8/9(網景上市)
一家位於加州的小公司網景(Netscape),創造了第一個重要的網路瀏覽器,以及一般大眾的上網文化。網景公司於1995年8月9日公開上市,世界從此抹平,全然改觀。PC和視窗系統帶動了網景瀏覽器和電子郵件,促使世界各個角落的人,都能前所未有地互動交談,為「世界是平的」打下基礎。英國物理學家蒂姆•伯納斯•李提出了全球資訊網的概念,即建立一個系統,以便創造,組織,和連結檔案,方便人們瀏覽。
(3) 工作流軟體
全球資訊網其共通之標準讓網路的應用軟體溝通無礙(67-76)。(由這前三項推動力量引致湯馬斯•佛里曼稱為《創世紀:抹平世界的平台出現》)(75-76)。
(4) 開放原始碼(資源開放共享)
原始碼開放是一輛重要的推土機,全球數百萬人因而可以免費取用多種工具,如網路伺服器專用的共享軟體阿帕契(Apache)、作業系統Linux,以及自由的網路百科全書維基百科(Wikipedia)等,都是自由軟體運動、知識共有的例子。
(5) 外包
作者在本節以印度一國為例,印度欠缺天然資源,卻擅長開發人民腦力,培植無數菁英進入理工醫界。九零年代末期,一來光纖開始狂飆,把印度和美國連接起來,二來千禧蟲Y2K危機也逐漸醞釀,Y2K升級工作成為印度科技人才就業的大好機會,造就將程式發包至印度的熱潮,令印度的經濟得益。
(6) 岸外生產
「外包」是把公司在內部進行的部分程式,讓另一家公司代勞,再將完成的工作合併。然而「岸外生產」則是把企業的工廠整個搬至海外,搬去後產品和生產方式完全相同,但享有人工更低廉、賦稅更低等優勢。Y2K把印度和全世界帶進外包的全新層次,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把北京和全世界帶進岸外生產的全新層次。越來越多公司把生產移至海外,再將產品納入旗下的全球供應體系。
(7) 供應鏈
供應鏈(「橫向合作-在供應商、販商和顧客之中-創造價值」[117]),沃爾瑪便是一好例子(116-128)。
(8) 承包
承包(即是服務供應鏈,「第三者管理物流」[135])(UPS)(128-136)。
(9) 資訊搜尋
湯馬斯•佛里曼指出「資訊搜尋」意指「修造和部署你自己的個人供應鏈-資訊供應鏈、知識與娛樂能力」(139)和Google被採取作為這些可能性的例證(Airespace公司副總裁柯恩Alan Cohen說「Google就像上帝。」[144])(137-145) 。
(10) 輕科技「類固醇」
湯馬斯•佛里曼指出「類固醇」是放大的技術像增加的電腦計算速度、檔案共享、多用途設備和無線傳輸(145-155)。
第3章 三大匯流與中國媽媽的義肢
十輛推土機一起過來,是第一匯流。新科技遇到新作法,是第二匯流。再遇到新來的三十億人口,是第三匯流。
湯馬斯•佛里曼爭辯說三大匯流發生了(1)「一個因網路而變可能的全球競賽場,讓多重個形式的合作……它開放的對象比以前都多,這些人散居在比以前都多的地方,參與的天數與方式也比前都多,這是史上僅見」(158-159),(2)新方式的發展使到合作水平式(159-163),並且(3) 開放中的「中國、印度、俄國、東歐、拉丁美洲及中亞」的社會 (163)。 這「三大匯流」是「在21世紀早期最重要的塑造全球性經濟和政治力量。」(163-164)。全球化將愈來愈由個人驅動(165)。湯馬斯•佛里曼描出「急痞」即印度轉型後第一代成長的青年(164-171) 。在關於中國的章節他的討論集中於學生簽證(172-174),在俄國章節集中波音經驗(174-176).但是這些發展被「另一種三大匯流」遮蔽了,它們即是網路崩盤、九一一和與安然相關的企業醜聞(176-179) 。
第4章 勞斯萊斯還算是一家英國公司嗎?
沃爾瑪還能再減員工福利嗎?微軟還守得住智慧財嗎?有了Google,老闆還需要你嗎?你的人脈還重要嗎?這都是需要釐清的問題。
誰剝削誰? India vs Indiana事件
不論是企管還是政治,製造還是研發,很多的參與者,很多的過程都必須面對『水平化』,如果你反對全球化,是因為全球化會剝削開發中國家的人民!
企業的終點和起點在那? IBM vs 聯想(Lenovo)
水平創價:新公司的總部設在紐約,工廠設在雷利和北京,由中國人當董事長和財務長,美國人當執行長和營運長,上市將在香港,你說這是美國公司嗎?還是中國公司?
多重身分失調症 沃爾瑪 vs 好事多
當你釐清自己的多重身分,衡量自己扮演的消費者、員工、公民、納稅人、股東等不同角色時,你必須決定:你是贊成沃爾瑪,還是好事多?
誰擁有什麼?
世界抹平後,大家對智慧財的看法愈來愈不統一,在這一點是需要釐清的!
推銷員之死:世界變平後,一切都變成數字遊戲,生意和生活中的脂肪全冷酷地切掉。
在抺平的世界中,政治議題將愈來愈集中在:哪一類價值、阻力、和脂肪還值得保留?
第5章 相信開放,別以為壁壘有多少幫助
看到印度、中國工資那麼便宜,人那麼多,那麼雄心萬丈,我也不禁為我小孩的未來感到擔憂。仔細想過,我卻還是贊成開放,贊成李嘉圖。
第6章 「世界是平的」時代需要的競爭力
未來許多新冒出來的工作機會,需要運用到合作、協調、整合、解釋、槓桿操作的能力。此外,懂得在地化、個性化,自然不容易被淘汰。
第7章 「世界是平的」時代需要的教育理念
今天你懂的,可能明天就沒用。重要的不再是一技之長,而是學習力。最好趁早培養小孩的學習熱情。也必須教小孩學會喜歡人,因為人際互動將會更重要。
第8章 「世界是平的」時代需要的教育投資
現在,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已經是微軟在全球最有創意的研發中心了。如果人才的質和量不如別國,如果年輕人的雄心不如別國,就會是輸家。
美國男籃以前在奧運是很少碰到勢均力敵的對手的,現在好像是稀鬆平常的事。
第9章 給國家、企業、父母的良心建議
沒有終身僱用了,只有「終身受雇力」。政府應該讓窮人小孩唸得起大學。企業應幫助員工學習新技能。父母必須沒收電玩、iPod,關掉電視機,叫小孩去用功。
第10章 為什麼墨西哥的護國聖像都是中國貨?
差別不在民不民主,還有許多別的。國家團不團結、領導人有無魄力、文化包不包容,都會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
第11章 企業致勝七大法則
從前的企業要發展二十年,才能變跨國,今天創業第二天就跨國的卻比比皆是。未來MBA最需要的,就是跨業、跨國合作的管理能力。
法則一:世界被鏟平,你也感受到鏟過來的那股力量時,請找一把鏟子向自我的內在挖進去,千萬別想要築牆。
法則二:小應該要做大。小公司想要發展,就要學做大。關鍵就在快快學會怎麼利用新工具,參與全球競合,把事業搞的更遠、更快、更廣、更深。
法則三:大應該做小。大公司要在抹平的世界裡蓬勃發展,方式就是藉著學會讓客戶做大,自己則做小。
法則四:最好的企業將是最好的合作者。在抹平的世界中,越來越多的任務都必須透過企業內外的各種合作來達成。道理很簡單:未來的價值創造,無論在科技、行銷、醫學,還是製造都會變的複雜至極,絕非單一部門或單一企業能掌握。
法則五:世界抹平後的第一流公司會定期照胸部X光來保持健康,並把結果賣給客戶。
法則六:第一流公司外包是為了致勝,而非縮編。外包是為了更快、更便宜的創新,是為了成長,為了取得更大的市場,為了請更多、專精更不同的人才,而不是為了省錢而炒更多人魷魚。
法則七:把工作包去海外的,不是那些不愛自己土地的人而已。有理想的人也在做。
第12章 對許多人來說,世界一點都不平
傳染病、恐怖主義、中國對石油的飢渴,都是讓世界不平的因素。解決問題有很多方法,放火燒麥當勞是沒意義的
第13章 本土文化走向全球
全球化不再等於美國化,拜新平台之賜,華語、印度語、阿拉伯語都可以發展出全球性的報紙、廣播、電視頻道。「播客」更是本土文化走向全球的利器。
第14章 戴爾衝突防制理論
我曾說如果兩國都有麥當勞,戰爭就很難發生。現在我則說,只要兩國都在戴爾供應鏈中,就很難戰爭。這個理論的最大考驗就是台海兩岸。
一台戴爾筆記型的關鍵組件有三十種,大部份不只一家供應商。
戴爾理論只對印度這邊有影響力。
印度對全球的知識與服務供應鏈,就好比台海兩岸對全球的製造供應鏈。
戴爾有供應鏈,賓拉登也有。
各種理由不去碰失敗的國家及地區,再沒比一個擁有寬頻的失敗國家更危險的東西了。
結論 想像力
第15章 從11/9到9/11:我們需要想像力
看看eBay如何塑造一個互信的全球社群。想想印度為什麼沒有輸出穆斯林恐怖分子。想想為什麼男女最平等的中東國家都不是產油國。世界會不會更好,全憑我們的想像力。
參見
全球化
金磚四國
大前研一:即戰力
Friedman, Thomas. 世界是平的, 楊振富、潘勛 譯. 台北: 雅言文化. 2007.
【電影筆記:世界是平的】
中文同名但英文卻不同名的電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該片將趨勢專家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眼裡的全球化世界有了精簡的演繹與詮釋。電影透過陶德(Josh Hamilton飾)因公司精簡人力之故,所以派他前往印度訓練當地的電話行銷人員。這趟異文化之旅,對陶德而言是百般不情願,但卻最後不得不接受的任務。
儘管印度官方語言為英文,但整個風土民情卻是與美國大相逕庭。從飲食、節慶、到人際關係,無一不跟在美國有著天南地北的差異。當陶德一到印度吃下肚的冰、搭的計程車,甚至到了電話行銷中心之後,看到那簡陋的陳設,跟美國總公司相比,心裡不禁想著趕快結束在印度的工作,然後回到美國過著舒適又愜意的生活。
任何人只要讀過《世界是平的》一書,大抵都會明白全球化的浪潮,已是一種沛然不可擋的趨勢。當公司追求利潤,但又得兼顧產品的低價時,往往就得動腦筋樽節人事成本。於是在人力市場中屬於低階勞力的工作者,就往往是被公司老闆視之為欲先除而後快的對象,因為這群人可替代性高、專業能力低,所以公司發展到某個程度時,他們就成了犧牲的群體。
【文化震撼】
在我看這部片時,除了全球化的浪潮吸引我目光外,另一個則是牽動我的過往記憶。十多年前,在我前往澳洲墨爾本念書時,首度遭逢「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的體驗,當時我先進入語言學校,將英文惡補一番。這期間所遇見的人、事、物都讓我花了好一段時間調整與適應,撇開英文不輪轉不說,飲食上、人際關係等,都讓我挫折不斷。班上的同學們有來自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英文雖是共通語言,卻時常有講沒有通。
在澳洲,時下流行的運動是板球、澳洲足球、網球,但這些都不是我的最愛。我熱愛的是棒球,愛看霹靂布袋戲,喜歡吃台灣小吃。因此,想吃的臭豆腐,在墨爾本實在難以找到,好解嘴饞。就這樣,我熬過一段時間後,方能漸入佳境。進入研究所的課程後,我為能融入當地人生活,常在下課後,一起與班上同學上pub聊天、喝點小酒、打撞球等。儘管如此,語言的隔閡與文化的差異,仍難讓我打入澳洲同學們的圈子裡。反倒是之後與來自馬來西亞、日本、南非的留學生比較有話聊,才能排遣心中的孤單。
我想陶德也是在適應的過程,遇到跟我相同的議題,然後他開始調整自己的步伐,與他的印度員工們開始交心,允許他們帶自己個人物品到辦公室裡,以提振工作士氣與精神。甚至他還結交印度籍女友,體驗當地的荷麗節,心裡的寂寞與孤單也暫時有了出口。也正因為交心成功,當印度辦公室有電力問題時,大家方能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度過該有的難關。然而,最終的難關則是「全球化」,當中國市場有著更便宜的人力成本時,陶德又得親自扮演劊子手的角色,關閉印度辦公室。
【全球化】
人力市場的外包與外移現象,在電影《世界是平的》是藉由喜劇的包裝,讓人看了不吃力,又兼有歡樂效果。但對身處低階勞力市場的工作人員,恐怕是心頭難以言喻的痛。當我接觸竹科的一些高科技公司,許多客服人員都已外包到大陸,不能外包的就乾脆整個外移。當大陸的人力開始因勞動合同法而薪資往上飆竄時,台商更將腦筋動到東南亞的國家上,以追求人力成本的降低,好讓產品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
這樣的全球化是好是壞,著實難下定論,因為這裡頭所牽涉的議題包羅萬象。公司為了追求物美價廉的產品,勢必得降低成本,但其中是否剝削了當地的勞工?又是否提升了本國勞工的失業率?難道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解決物美價廉的問題嗎?
眼看著我有許多認識的朋友,紛紛前進大陸,就可以知道一件事,「全球化」不僅是外包、外移的議題,而是連高階人力都可互通有無,而不一定得拘泥於自己所屬的國家。電影末尾,陶德最後奉派到中國訓練電話行銷人員,但他做了不一樣的決定,推薦自己在印度得力的助手前往,他試圖在全球化的浪潮下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定位。
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74/13424
電影--世界是平的
劇情簡介
改編自同名暢銷書,獲西雅圖國際影展最佳影片,與多倫多影展、溫哥華影展等獎項,佛里曼「世界是平的」理論最佳影像代表。成為派駐國外的外包高幹,是一場跨文化的慶典還是災難?!
新銳導演約翰傑夫考特(John Jeffcoat)執導,並與喬治溫(George Wing)一同編寫劇本,以導演在尼泊爾和印度的旅行經驗為靈感,將全球最火熱的話題「外包」與愛情、文化等主題結合,發展出一場幽默滿點的跨文化愛情。 導演表示:「所有人都會得到共鳴!文化撞擊時總會產生許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事。我總是相信,彼此接納絕對比互相抗拒來得好。」
故事講述在降低經營成本的考量下,工資低廉又會說英語的印度大學生成為美國電話網路銷售公司的最愛,於是紛紛將call center遷往印度,但是文化差異鬧出的災難和因廉價而獲得的利益可能不相上下。
陶德在整個部門被外包到印度後,心不甘情不願前往當地,訓練承包的銷售公司員工如何以美國方式工作、說話。看似跳升為高幹的派駐,卻踫上陶德想都 想不到的大災難,孟買的混亂、街童的乞討、名字被唸成「蟾蜍」、旅館牆壁畫滿印度「愛經」、遇到荷麗節時全身被丟滿彩粉、上廁所得用「左手」清理、麥當勞 變成「麥當佬」,而且還沒賣吉士堡!
種種不適應都讓陶德抓狂。原來從走出航站的第一刻起,陶德的世界已開始改變...這時高升變地獄的職場菜鳥碰上了可人的商學院新鮮人,兩人又將發展出什麼烏龍的事情?愛情&職場的必修課程,讓人哭笑不得,看他們如何打破距離,把世界變成平的?!
本片改編自同名暢銷書,在這本趨勢書中提出了「世界是平的」概念的佛里曼認為,身在遙遠國度的人將會成為未來市場上的重要關鍵。在費用與資本主義 的經濟考量下,「外包」已經成為常態,許多企業紛紛訓練他國人才之後,將客服與公司移到其他國家,以節省費用與成本,也讓原本地球是圓的及國與國間遙遠的 觀念都打破,而有「世界是平的」與市場關鍵外移的概念。
約翰傑夫考特就表示,「外包」現象已經成為常態,印度逐漸成為美國許多電話網路銷售公司的客服中心,很多印度人飛往美國接受專業訓練,之後再飛回 印度,以比美國人還要少超過一半的薪水,取代美國人做同樣工作內容。這些實例激起他創作本片的靈感:「為什麼我們不送一個美國人到印度,去訓練他自己的接 班人呢?這會是一個非常有話題的電影,所有人都會得到共鳴!因為文化撞擊時總會產生許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事。」
心得:
剛好電視在播就順著看了,沒想到邊看...就捨不得轉台,十分好看的一部片。
這部電影值得兩點可以觀賞,一是文化衝擊,二是世界競爭力。
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到到完全不同風格文化的印度是會如何? 並不只是價值歡取捨,而是整個世界幾乎是完全不同方式去認識,透過許多討趣的方式來陳述許多緊張的場合,現生活中絕不會如此輕鬆的方式來處理造成許多誤會與緊張衝突的互動。
另一個最重要要的,也是本片在談世界競爭力的話題。湯瑪斯.費里曼那本《世界是平的》裡頭也談到這一個主題,但不是全部。當全世界已形成一個大家庭後,誰還分得出你與我之間的不同嗎? 當全世界每一點、每一處都成為同一點來出發,變動的並不只是濟經上的交換,同時所有人都面對了同樣的問題,有的相對競爭力增加許多,自然既得利益者又如何面對?
這電影值得當作全球化一個教學上內容的入們。
http://judelaw.pixnet.net/blog/post/24836840-%E9%9B%BB%E5%BD%B1--%E4%B8%96%E7%95%8C%E6%98%AF%E5%B9%B3%E7%9A%84
世界是平的嗎?(大風出版社 2007)
內容簡介
全球經濟一體化最厲害的是金融,金融危機後沒有任何制度改善,資本自由流動讓全球一體兩極分化;
石油等戰略要害領域,絕非市場經濟;
戰爭經濟帶來美國的繁榮,同時維繫美元霸權和對戰略資源的控制;
亞洲國家廉價勞動為美國提供廉價產品,辛辛苦苦賺點外匯,再買低回報美國債券,補貼美國;
金融危機中,印尼政治顛覆、國家分裂,香港政府被迫“莊家下場”,馬來西亞不得不外匯管制;
當前中國經濟股市、樓市泡沫,人民幣昇值的壓力來自不斷昇值,迫近中國的金融危機無法避免;
北水南調的股市直通車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
香港金融越發展,貧富兩極分化越嚴重。
作者簡介
梁曉1998年獲廣州中山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在香港親身經歷粵海系紅籌公司盛極而衰、繼而重組的全過程,完成數十篇《香港傳真》,合著有《香港聯繫匯率保衛戰》。中信泰富政治暨經濟研究部助理經理,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世界是彎的 THE WORLD IS CURVED (商周出版 2009)
內容簡介
我們看不到前方,當然無法理解,
這世界何以變得如此危險?
以全球化為主題的先驅作品《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讓你看到全球化的優勢,本書卻要告訴你,隱藏在全球化底下,一場人人躲不掉的危機。
就背景來看,金融市場向來充斥著不確定性和不完整訊息——亦即欠缺透明。一直以來,總是有投資人和交易員不懂也無法弄懂的事情,可是在新的全球經濟底下,這片全球流動的資金汪洋不僅增加了未知事項的數目,同時重組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與相對重要性。
金融市場的資訊不透明與商品的複雜性,使世界宛如彎曲的線,從來就看不到前方,永遠面對驚奇,這正是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危險的原因。
全球化讓生產貨物與服務無國界,世界彷彿是平的,但在全球金融世界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直線進行的,前一波充滿榮景,下一刻就誤踩地雷。
美國頂尖金融顧問史密克走訪世界各國央行總裁與財政部長辦公室,用人人能懂的語言解釋:
為什麼中國是高度無法預測的經濟體?它是下一個即將破裂的泡沫?
日本的家庭主婦如何控制國家的儲蓄?這又和我們的財富有何關連?
貪心的銀行家和投資銀行如何使你的退休金岌岌可危?
國際央行不再無所不能,沒辦法在下一波危機到來時解救我們?
我們需要何種領導人,才能延續過去四分之一世紀的繁華榮景?
作者簡介
大衛.史密克(David M.Smick)他的投資策略顧問公司「史密克國際公司(Johnson Smick International Inc.)」替世界極成功的理財專家提供建議,包括索羅斯(George Soros)等。他創辦了《國際經濟》(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雜誌,其目標讀者是全球的中央銀行與政府財政部門。史密克擔任過共和黨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顧問,也替《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刊物撰稿。過去二十年,每天都與最資深的經濟學家和金融交易專家積極互動,親眼目睹創造金融全球化的勢力如何發展成形,以及我們現在將面臨何種災難。
名人推薦
紐約時報排行榜、亞馬遜暢銷書
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潘(Alan Greenspan)
歐洲央行總裁特里榭(Jean-Claude Trichet)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H.Summers)
索羅斯基金創辦人索羅斯(George Soros) 強力推薦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李桐豪導讀
《世界是彎的》一書提醒我們,要維持世界經濟的繁榮,不僅要堅守大方向的正確發展,更不能疏忽小錯誤可能帶來的巨大災難。─政大金融系教授李桐豪
「對於希望能瞭解全球金融體系運作的人而言,本書是重要讀本。史密克巧妙的引用他與全球金融界重量級人物的互動經驗,寫成這本既有見地又富娛樂性的書。」——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美國聯準會前任主席
「史密克了解全球金融必須倚賴政治,他是少數了解這項事實的人之一。不論你同意與否,他對於我們的過去和未來的詮釋值得密切注意。」——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美國前財政部長
「史密克是世界級思想家,任何慎重的投資人都必須讀一讀他想說的話。」—畢格斯(Barton M. Biggs),Traxis避險基金合夥人
「本書把今天新全球經濟所面臨的一切挑戰都變透明了。閱讀本書,看史密克一一鋪陳隱藏的全球金融危險,以及必須採取哪些步驟以矯正不完美的體系。」—布雷迪(Bill Bradley),美國前參議員
「《世界是彎的》提供有趣的觀點,讓讀者一睹全球金融賴以建立的整體結構,如果我們忽視這番見解,將付出慘痛代價。」—舒茲(George P. Shultz),美國前國務卿
「這是一本非常有啟發性而且刺激性的書,它把當今全球金融興衰背後的因素說明得十分透徹。」—特里榭(Jean-Claude Trichet) ,歐洲央行總裁
「本書精采(也令人不安)的揭露當今全球金融地雷區,它所描述的可能對策也同樣吸引人。」—伊格柏格(Lawrence Eagleburger),美國前國務卿
目錄
第一章 反全球化的勢力正在興起
對金融市場來說,世界是彎的。我們看不到地平線,結果是大家的視線受到限制,彷彿我們被迫延著一條沒有止境、曲折蜿蜒、遍佈深谷峻嶺的路途前進。
第二章 危險的金融汪洋
投資才能改善生活水準,儲蓄達不到這個目標。徒有儲蓄而沒有投資是中看不中用,蘇聯時代家家擁有大量儲蓄,問題是沒有東西可以買。
第三章 經濟成長來自創業家精神
全球化新經濟裡有一個核心觀念,那就是人人都是潛在企業家,企業家精神不受社會地位或財富的限制.資本的意義超越金錢,存在於人的大腦、雙手和心裡。
第四章 中國是高度無法預測的經濟強權?
中國正企圖達到人類歷史上從未達成的目標─結合市場經濟和馬克斯政權,這絕對是過分苛求了。
第五章 日本失落的十年為何無法翻轉?
日本家庭主婦成為全球外匯交易市場的最大幕後推手之一,她們集體控制了日本大部分家庭的儲蓄,在選購較高收益外國債券方面,也精明過人。
第六章 一九九二年英鎊危機
英國官員在貨幣問題上的便宜行事,與輕忽國際資金的巨大力量,嚴重傷害了英國人民的經濟利益。
第七章 國際央行的力量正逐漸衰頹
世界為何是彎的?中央銀行逐漸衰頹的力量,可能正是解釋這個問題時,最有說服力的論點。
第八章 全球化引爆階級戰爭
全球化能否在二十一世紀裡繼續生存,就要看全球選民在政治上是否接受「全球化」這個瑕不掩瑜的觀點,而現在看起來這樣的接受度越來越令人懷疑了。
第九章 這世界彎曲的好危險
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更需要一群有擔當的領袖站出來,需要他們拿出有效方案來避免災難,有了優秀的領導,我們才能延續過去二十五年的驚人繁華,少了這樣的領導,我們將可能面臨新的經濟心痛時代。
作者序 沒有任何事情是直線進行的
在我動手寫這本關於今日新全球經濟的書時,心裡其實懷著無比挫折,畢竟,我們要怎麼理解一個前一刻還運作順暢,下一刻卻宛如末日已屆的世界金融制度?前一分鐘電腦革命才使經濟改頭換面,化成如假包換的全球財富機器,各地股市屢創新高,誰想到下一分鐘市場從高空下墜,接著人們從報端得知,不久之後自己房子的價值恐將低於房屋貸款,更發現家庭的保命錢——甚至是特地保留在本應屬於超級安全的貨幣市場基金當中的現金——也可能即將在一夕間化為烏有。
為了徹底了解新全球體系的重要性,我採取的第一步是重新閱讀那本以全球化為主題的先驅作品:佛里曼(Tom Friedman)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佛里曼言之鑿鑿的描述全球化的真面目,特別著墨貨物與服務的全球供應鏈。
他筆下的故事很具催眠效果——帶領讀者從印度矽谷班加羅爾(Bangalore)到中國東北的鄉村,他的書描繪數位技術如何縮短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又是如何為全球供應鏈帶來革命。
這一切讓世人得以和地球另一端的人們做生意,而每一個國家也因此能在商業世界的舞臺上發揮自己的競爭優勢。佛里曼本身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曾經得過獎,他明智的警告美國經濟必須有所調整,以應付這個新興與多變的環境,否則經濟必然面臨萎縮。此書堪稱劃時代的成就,因為它向廣大讀者介紹這個充滿跨國界機會與挑戰的新世界。
重新閱讀《世界是平的》之後,有一天我在華府海亞當斯飯店(Hay-Adams Hotel)吃午餐,飯店對面就是白宮,與我共進午餐的是友人戴思培瑞斯(John Despres),他是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布萊禮(Bill Bradley)的長期外交政策舵手。入座之後,我說:「我想了解全球化,但卻滿頭霧水。老實說,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世界根本不是平的,和製造業和服務業的世界不同,金融世界裡沒有任何東西是直線進行的,相反的,這裡存在重重疊疊看不見的中斷線——不確定的事物扭曲糾纏,往往需要好幾百萬個市場參與者靠傳統智慧才壓制得住。在金融世界裡,沒有任何事情是直線進行的。」
年紀六十幾的戴思培瑞斯一向思慮縝密、出言謹慎,此刻他滿腹心思的坐在那裡撫著下巴凝思,目光穿過拉法葉公園(Lafayette Park)盯住白宮前的廊柱。他緩緩開口說:「所以你的意思是,」他停頓了幾秒:「這個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彎的。」
「沒錯,」我回答:「對金融市場來說,世界是彎的。我們看不見地平線,結果是大家的視線受到限制,彷彿我們被迫延著一條沒有止境、曲折蜿蜒、遍佈深谷峻嶺的路途前進。我們看不到前方,永遠面對驚奇,這正是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危險的原因。」
投資不對稱的危機
就背景來看,金融市場向來充斥著不確定性和不完整訊息——亦即欠缺透明。一直以來,總是有投資人和交易員不懂也無法弄懂的事情,可是在新的全球經濟底下,這片全球流動的瘋狂資金汪洋不僅增加了未知事項的數目,同時重組了它們之間的關係與相對重要性。
懷抱新視野的新玩家異軍突起,世界各地突然間出現大批資金競逐投資機會,銀行家、商人、工業國家的政府如今都積極起來,和企業家、新設立的公司,以及開發中經濟體的老國營企業競爭,搶著吸引這些資金。隨著新種類的證券化債務、夾層投資(mezzanine investing,或稱中級投資、次級投資)和複雜到令人髮指的融資工具的上市,幾乎無法判定任何特定時點的事實情況為何。投資人需要新種類的資訊才能夠做出好的決策,然而究竟是哪一種資訊?又該上哪兒去找?
金融市場向來都在資訊與分析不平等的基礎下運作,你以為或知道A,我以為或知道B,然而今天政策制定者和市場交易員必須仰賴直覺以外的東西,競賽場比以前大、賭注比以前高,但是礙於規模和複雜程度,競賽制度卻脆弱得令人無法置信。好像一棟紙牌堆疊而成的屋子一樣,這個系統巍巍顫顫,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它崩塌下來,雖然不見得會發生,但是政府需要提防,需要開始關心這些過去對他們而言無關輕重的事情。
畢竟,我們不是真的清楚中國將有何演變,因為該國的經濟連自己的領導階層都不能真正了解。說到日本家庭主婦(聽起來真奇怪)在世界儲蓄金流所扮演的吃重角色,我們又對她們的心態了解多少?即便是我們國家最大、最可靠的金融機構,或是這些公司所採用的複雜金融工具,我們真的清楚他們的會計帳目嗎?當今超額儲蓄被非民主政府所控制,長期而言具有什麼策略涵義,我們又掌握了多少?全球財富分配不均至極,會帶來什麼社會和政治意涵?
隨著自由流動的資本和貨品力量大幅竄升,引發世人的焦慮,關於全球化的政治議題也急速升溫,《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和美國國家廣播電視(NBC)合作進行的民意調查透露,相信自由貿易正在傷害美國的民眾比不相信者者多出一倍,甚至共和黨員也不例外,匯集了新一波反全球化的勢力,在那兒高聲喧囂。
午餐結束時,我說:「也許最讓人困擾的,是當今大多數人欠缺歷史觀,大家把繁榮時期視為理所當然,今天美國的中年選民誕生於一九六○年代中期,他們對一九七○年代的停滯性通膨和綿長的石油輸送路線毫無印象,那是發生在全球化經濟以前的時期,他們只知道高度生產力經濟,以及令人贊嘆的股票市場,還有充沛的工作機會。全球化的許多主角已經被催眠,心態驕傲自滿,因此擺在眼前的,將可能出現輕舉妄動、過度反應的政策改變。」
我強調:「決策者並不清楚當前全球金融系統脆弱的本質,也不知道任何立意良善、企圖將經濟安全法制化或納入規範的政策,都可能弄巧成拙,致使由金融領軍的繁華轉眼成空。現在,我們發現自己的處境進退失據,原本帶來繁華的全球化金融體系也能夠威脅我們的國家福祉。」
解決經濟的處方在哪裡?
我的結論是:佛里曼的書巧妙呈現出全球化故事的第一部,然而故事還沒結束,第二部是關於全球化的金融面,那是次級面,譬如挪威境內位於北極圈內的小村落,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整個金融前途化為烏有,原因是掌管村莊財政的主管大幅投資花旗銀行一種叫做「債務抵押債券」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產品,當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加州房屋市場崩潰時,挪威的這個村莊也遭到牽連,被迫關閉幼稚園和中止老人照護的服務。
聊到最後,我與戴思培瑞斯把話題轉到歷史,兩人一致認為當前世界的政治、經濟、金融困境都不是前所未見的新鮮事,事實上,今天的經濟問題和一八七○年至一九一四年間的大繁榮時代極為相似,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形容那個時期是:「人類經濟進展過程中一段離奇的插曲。」那段時期告終之前也出現金融危機,當時世局亦是一片大好榮景。諷刺的是,如今我們提出的疑問和一九一四年人們所提的竟是同一批問題:要維持這個新起的、成功的全球經濟體系,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什麼樣的決策可能逆轉如此的財富創造?停滯性通膨嗎?通貨緊縮?還是保護主義?什麼樣意料之外的金融爆炸或內爆可能引發波濤(曲線),令整個世界束手無策,除了透過貿易戰、嚴格控制資本和其它以鄰為壑的政策之外,別無因應之道,然而這些措施卻都是人為錯誤所導致的政策疏失。
今天工業化國家想要中國改善對人民幣的管理,但卻沒辦法提出明確的政策處方,甚至也不清楚中國內部彼此衝突的領導階層有什麼能耐。整個世界都痛恨美國的預算赤字和經常帳赤字,可是沒有人想得出安全的解決辦法,短期內也看不出有任何化解契機。世界上大部分超額儲蓄都掌握在非民主國家(以中國為首)與石油生產國(包括俄羅斯)的手中,這種現象是否預告未來警訊,也沒有人知道。二○○八年三月,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為了挽救投資公司貝爾史登(Bear Sterns),為整體金融業的投資提供政府擔保,受惠者不僅銀行而已,人人都在猜測,在新政策下,如此的監督管理疏失就長期而言會帶來什麼後果?最終又會把放貸金額拉高到什麼程度?我們住在全球化世界裡,意思就是必須更關切彼此的問題,同時要設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佛里曼在他的書中警告美國政府必須減稅、提高教師薪資,以及想出培養、吸引、留住新一代價值創造者——工程師——的新穎辦法。不過要維持全球化血脈所需的自由流動資金,也需要手最巧的全球金融腦部外科醫生組成團隊來施救,因為當前世界缺乏一套金融管理的秩序,彷彿一手縛在背後、另一手穿著尺寸不合的手套,卻試圖操刀進行精密的腦部手術一般。金融市場實在變得太過龐大,有時候威脅太大,致使政府機構無法施展全力保持其穩定。
一八七○至一九一四年的那段時期,和我們今日所面對的局面相似得令人毛骨悚然,開啟一次大戰的槍響逼得當時的世界面臨苦澀的新現實,接下來的十五年內,資本與貿易流量崩跌,為日後的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時期鋪好一條路。今日,頂尖的全球貨幣政策理論學家兼前美國聯準會理事米胥金(Frederic Mishkin)悲觀的主張:「發生另一次『大逆轉』(Great Reversal)的可能性極為真實」。《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專欄作家沃夫(Martin Wolf)這麼寫道:「二十世紀初的崩潰,部分原因是為了迎合全球經濟與政治秩序下的新興強權,而承受過大的壓力。」他指出當今中國與印度的崛起將會製造類似的壓力——「互相仇視心態越演越烈,破壞了大家維護自由國際經濟秩序的決心。」
經濟逆轉很少來自一記殘酷的、明顯的、事先計畫的政策打擊,反之,誠如死亡往往由千百道傷口累積而成,經濟逆轉是來自一系列看似無害的小型改變,但卻具有危險的破壞穩定力量,最終到達市場不確定與恐懼的駭人反轉點,這就是次貸危機時的情況,如今我們面臨越來越高的金融災難風險,恐怕會帶來破壞力和心痛的惡性循環。
揭開隱藏在幕後的真相
我很了解寫這個所謂新全球經濟的複雜體系是什麼樣的任務,因為我自己貼身觀察,可能還扮演某種程度的推手角色。在長達三十餘年的事業生涯中,我親眼目睹創造金融全球化的勢力如何發展成形,也經常與全球金融領域的某些要角會商,因此深感有義務和未能接觸類似資訊的大眾分享我的心得。
這些年來,我首先在美國一位資深國會領袖身邊擔任幕僚長,然後成為民主和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的經濟議題顧問。過去二十年間,我透過自己經營的全球總體經濟顧問公司「史密克國際」(Johnson Smick International,前身是「史密克麥德利合夥公司」[Smick Medley and Associates])與舉世最成功的一些理財專家合作過,包括索羅斯(George Soros)、史坦哈特(Michael Steinhardt)、貝肯(Louis Bacon)、卓肯密勒(Stan Druckenmiller)、羅伯琛(Julian Robertson)等等。
此外,我創辦《國際經濟》(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雜誌,並致力其編務,這本雜誌的目標讀者是全球的中央銀行與政府財政部門。我創發並經辦美國國會針對「美元與貿易」議題舉行高峰會的點子,這一連串重要的會議在一九八○年代末期和一九九○年代舉辦,與會者包括世界各國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以及美國的國會領袖。
整整二十年的時間,我每天都與最資深的經濟學家和身處金融全球化第一線最知名的市場交易商互動,他們全都與相同的議題奮力纏鬥:如何在這個麻煩的新體系底下生存、壯大?
二○○七年一月,也就是在次貸危機爆發前六個多月,某天晚上我在華盛頓一場晚宴上對其他賓客發表這麼一段評論:「如果今天一般人知道全球金融體系雖然看似強健,卻面臨自我生存的危機,一定會感到震驚。它對心理學的群體效應(herd effect)異常脆弱,足以引發工業國家經濟的莫大災難。」當晚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的妻子薇琦(Vickie)說:「你應該就這個題目寫一本書,如果各國中央銀行和華爾街都曉得隱藏在幕後的真相,為什麼其他人不該知道?你為何不一語道破那些金錢大亨一直都曉得,這些不穩定性終能影響我們所有人?」
因此我要把功勞歸給我的另一半,是她體認到推出這麼一本書的需要,並點燃不可欠缺的火苗,激勵我接下這份任務。
導讀「蝴蝶振翅」效應,世事難料!文∕李桐豪
《世界是彎的》是一本想與暢銷書《世界是平的》對比的書。《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以微觀案例說明數位技術與全球供應鏈引發全球化現象,為創意者,無論是大公司或小企業,找到競爭發展的利基。
《世界是彎的》作者史密克,則以他多年作為國際財經顧問的經驗,以實例與理論生動的點出在金融世界裡,很多事情並不是直線進行。與貿易自由化同步發展的金融全球化,雖為世界帶來財富與就業,但金融交易訊息不對稱的本質、金融業者的貪婪,再加上政治人物可能的短視作法,卻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帶來高度不確定性。史密克擔心過去四分之一世紀全球化與自由化所帶來的經濟榮景,很可能會因為政治決策者小小的錯誤,引發不可收拾的經濟大崩潰。
世事難料,「蝴蝶振翅」的風暴效應,可以充分說明世界還真是彎的!
史密克提出過去經濟發展的成果,可能會因「反全球化勢力」的興起而進入危險期。願意承擔風險的創業型企業家,在全球化的環境下,找到發展成長的機會。靠著這些企業家的努力,我們享受了一段高成長、低通膨與低失業的美好時光;反之,如果僅靠儲蓄本身,是無法達到這樣的成果。不過,史密克擔心,政治上的錯誤決策可能會為全球經濟帶來災難;他以日本失落的十年與英國英鎊危機為例,說明政治決策的無知與輕忽,透過金融市場「非線性」作用擴大,導致人民受害的悲慘結果。
不過,或許出於對東方人思維與文化的陌生,以及個人投資失敗的慘痛經驗,作者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與前景有著疑惑與戒慎恐懼。作者認為,中國大陸企圖結合市場經濟與馬克斯政權是過分的要求,這隻威猛但危險的巨獸需要與國際體系充分的協調與導引,因為中國大陸「有能力擎起世界到達繁榮的新時代,卻也可能把我們都拖下去陷入混亂當中。」
當金融機構與市場出現問題時,中央銀行就要扮演救火對員的角色 。作者以對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近距離的觀察,說明中央銀行並沒有大家想像的神力。面對龐大與快速流動的國際資金,央行的力量其實是有限的。因此,當金融危機出現時,央行手上的工具與政策能量很可能不足以化解,而金融世界問題無法改正,就剛好證明「世界是彎的」了。
讓人比較悲觀的是,未來「世界是彎的」問題可能會更嚴重。全球化對人類福祉的貢獻瑕不掩瑜,但最近美國與其他國家的政界出現反球化的聲音;他們民粹的言論與主張可能會引發階級戰爭,世界彎曲的將嚴重傷害金融市場的穩定,讓經濟體系變得更窮。
世界愈彎曲,我們就愈需要有擔當的領袖站出來振聾發聵。過去美國推動全球化,靠得是雷根與克林頓,今日更需要有擔當的領導人,排除短視政治的干擾,改革有危險瑕疵的金融架構。新的領導人若能讓人們逐漸對金融體系恢復信心,並堅持繼續推動全球化的工作,我們才能延續過去二十五年的繁華。沒有這樣有願景的領袖,我們可能會面對讓人心痛的經濟時代。
「世界是彎的」一書提醒我們,要維持世界經濟的繁榮,不僅要堅守大方向的正確發展,更不能疏忽小錯誤可能帶來的巨大災難。今天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全球化的大方向已遭到民粹政治的挑戰,而政治人物媚俗小錯誤的決策又正不斷累積,造成未來經濟大災難的能量。
史密克站在美國與世界的高度,提出他對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關切 。反觀今日的台灣,我們不也正面對著同樣的挑戰。史密克之言,值得讓我們深思。(於指南山麓,本文作者為政大金融系教授)
內容連載 第9章這世界彎曲的好危險
當今的金融世界是非常危險的地方,領導人必須睜大眼睛。新手領袖需要提出一套有效的遊戲規則,以降低當前全球越來越加劇的失衡現象,需要一套廣泛的國際策略,以因應中國這股不可抗拒的金融與製造力量,也要對貨幣關係建立更有效的認識。
新領導人必須提出一些辦法,更深入了解氣候變遷效應,和全球貿易體系之間原本就存在的衝突與緊張;他們必須打造可信任的管道,以應付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機會與風險;他們也需要停止以莽撞的保護主義和階級戰爭策略作要脅,否則將縮減世界的金融流動性,並導致美元崩盤。
不過還有另一個問題可能壓倒其他的麻煩。領導人必須改革眼前這種具有危險瑕疵的金融架構,包括評估與分配信用的制度。本書一開場就敘述了二○○七至二○○八年的信用大危機帶來的金融恐慌,拿探討這場危機的長期後果作為本書的結語,應該是恰如其分吧。
二○○七年開始發生次級貸款違約時,金融體系架構從原本頗為棘手的問題,搖身一變成為數十年來最糟糕的金融恐慌,它所造成的金融敗象嚴重傷害對全球化的支持,也威脅全世界數以百萬計低收入戶和中產階級家庭。的確,金融市場終將歸於穩定,然而基本問題仍然隱藏在檯面下,任何時候都可能重新出現,構成威脅。
我將在下文描述這場英雄寥寥無幾的次貸故事。從二○○七年八月危機展開以後,報紙標題便不斷譴責無能的銀行監督管理單位──永遠落在彎道後面的信用評等機構。許多華爾街分析師也責怪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他們相信二十一世紀初的頭幾年,聯準會的短天期利率維持得太低,時間太長,等到危機爆發之後,著手處理困境的時機又太遲。所有這些抱怨其實並非重心──只是把焦點從最該為這次危機負責的人身上轉移出去──真正的罪魁禍首正是銀行和投資銀行本身,他們利慾薰心,精心捏造合法但風險極高的投資商品,模糊了風險,幾乎葬送了世界經濟。
假如金融全球化失敗,該負最大責任的就是大型金融機構和他們的監督管理單位,他們的行為讓國際金融體系脆弱到危險萬分,真是醜惡的事實。
問題的根本在「誠信」
般人都認為,次貸危機只是全世界房屋泡沫破裂的結果,然而真實情況是: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全球化普及創造出繁榮,繼而造就全球製造業和服務業更激烈的競爭,世界各地的實質薪資因而減少,帶動通貨膨脹預期心理降低,從而使長天期利率下滑。房屋貸款利率降到史上最低的結果是,許多工業化國家的家庭太積極購買房屋,衍生出大規模的房屋泡沫,隨著泡沫越來越大,放貸業者提供次級房屋貸款給根本沒有資格借款的人,後來長期利率和房貸利率回復到較高的歷史水準時,這些房貸者發現自己身陷財務困境。
這聽起來像是合理解釋了次貸危機,但是這項分析並沒有把完整的故事全盤托出。在正常情況下,全球金融體系能夠自行吸收房屋泡沫破裂的後果,因為美國的次貸曝險金額一開始只有兩千億美元,與全世界數百兆美元的經濟規模相比,實在是九牛一毛而已。如果只是這樣,金融市場應該會動盪幾個月,然後就迅速回歸正常,因此顯然有其他問題作祟,金融體系的誠信出了根本的問題,這個「其他問題」是可疑的雙重制度,讓銀行和投資銀行可以隻手遮天,隱藏他們的許多市場風險曝險部位,包括房貸風險在內。
因此我要闡述的是一則貪婪、偽善、愚行的故事,這是銀行家不想讓你知道的信用大危機的故事,始作俑者是對發生的情況渾然不知乃至監督失利的主管機構。
故事發生在一九九八年「長期資本管理︵LTCM︶」避險基金破產之後,全球銀行的因應措施是以高姿態緊縮對避險基金的信用控制︵避險基金透過融資取得大量資金在市場上交易,通常是向銀行借款︶。然而很諷刺的是,銀行同時採用比較寬鬆的態度對待他們自己旗下風險管理標準較差的交易室,於是銀行風險不出意料大幅飆升,銀行為了和避險基金與投資銀行競爭,不惜對風險越來越高的標的下注,以追求更高的利潤。
金融體系其實是有控管銀行風險的防禦機制,譬如巴塞爾國際銀行資本適足標準︵Baselinternational bank capital adequacy standards︶就強迫銀行在意圖提高風險水準時,必須提撥更多資金在副產品線上,作為非投資性附屬擔保。巴塞爾標準彷彿保險一樣,可以保障全球銀行體系的誠信,包括銀行存款帳戶、貨幣市場基金,以及一般老百姓所利用的其它金融工具,然而這項國際標準也使銀行面對一項不討喜的抉擇:銀行可以選擇較高風險與較高報酬,但同時需要準備較高水準的非投資性資金以備不時之需,否則就選擇較低風險與較低報酬,不過手邊就能有比較多的資金可投入市場中賺取利潤。沒想到銀行兩樣都不選,結果就是災難一場。
為了規避左右為難的巴塞爾處境,銀行︵加入投資銀行的行列︶創設一種雙重市場,幾乎每一家大型金融機構都設立獨立的、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風險掩飾媒介,以花旗銀行為例,外界︵包括銀行監督管理單位和信用評等機構︶都把目光焦點鎖定這個知名的機構和銀行有形的、記載於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外界看不見的是比較不為人所知的獨立金融媒介︵通常稱作管道或結構性投資媒介︶,這是花旗銀行所設置獨立於母公司之外的機構。
就職權上而言,這類獨立投資媒介醜陋的法律責任並不包含在母公司機構的帳目上,然而令母公司吃驚的是,在全球市場交易商的眼裡,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媒介和大型知名機構被視為一體,他們的信譽連結在一起,銀行家從來沒料到這一點,所有掩飾風險的努力反而創造出一顆定時炸彈。
然而銀行為何要設立分離的媒介,而不設在自己旗下由母銀行持有或控制,而且該媒介的資產負債表上又不把母銀行列為主要受益對象?答案只有一個字:貪。銀行和投資銀行創造了自己的私人市場──自動化、合法的垃圾傾倒場,並且坐收龐大利潤。
房屋貸款證券化的一場騙局
這個制度是這樣運作的:傳統上銀行借錢給房屋買主,然後在貸款期間握有房屋抵押權,這段期間內,銀行負責抵押風險。然而在新的全球經濟下,銀行訴諸一套不同的制度以因應風險。銀行把所有的貸款集中起來變成一筆錢,然後將其劃分成獨立的小金額,稱之為利息收入來源︵interest income streams︶,換句話說,就像先前講的,銀行把貸款「證券化︵securitized︶」,向全球市場出售這些重新包裝過的個別收入來源︵現在改叫房屋抵押擔保證券︶。銀行同時也鼓勵他們的獨立、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投資管道,去購買這些房屋抵押擔保證券,其中有些管道持有的房貸就是列為次級評等的房屋貸款。大型金融機構把這些新包裝的房屋抵押擔保債券賣給自家獨立投資媒介時,收取非常可觀的費用。
可是事情逐漸變複雜了。獨立而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投資媒介,把剛剛買到手的房屋抵押擔保證券當作附屬擔保品︵collateral︶,跑到全球信用市場透過發行商業本票借錢,傳統上商業本票被視為極為安全的債權投資形式,普遍用作貨幣市場基金的一種安全主架構。
當全球房屋市場於二○○七年破裂時,全球市場突然變得不信任商業本票市場,這讓許多不載於資產負債表上的投資媒介立刻陷入嚴重的財務困境,很快的,母銀行和母投資銀行自己也落入絕望的處境,因為全球交易商根本無從區分母銀行和他們的獨立投資媒介。金融業者的股票崩盤,全球信用急凍,企業忽然發現要獲得融資難上加難,到了二○○八年初,工業化國家的經濟開始急速惡化,美國經濟正是帶頭衰退的那個。
這些銀行的行徑中,最惡劣的莫過於採用一種危險的新商業模式,這種方式讓他們不必再靠內線交易賺錢,而是利用證券化這種新的金融工具,一旦把證券化房貸包裝賣給了資產負債表上沒有記載的投資媒介,銀行就完全沒有風險可言了。銀行以出借人身分決定誰有資格貸款,但卻和貸款人沒有任何關聯,也不需要煩惱貸款人會不會繳還借款,於是銀行不必費心從事風險「管理」︵銀行的傳統角色︶──如今新銀行只要進行風險「分散」即可,他們自認為發現了「沒有風險的風險」,而且附帶龐大利潤的好處。
隨著這種高度冒險行為被揭露出來,銀行監督管理單位和信用評等機構發現自己成了大傻瓜,像是穆迪︵Moody︶和標準普爾︵Standard and Poor︶等信評公司定期檢覈銀行,他們對母銀行的財務狀況之佳表示讚歎,卻完全忽略這些母銀行和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投資媒介之間有所關聯,許多這樣的媒介擁有大量次貸曝險部位。另外,信評機構把這些不載於資產負債表上的投資媒介所發行的商業本票,評為超級安全等級,讓問題更加棘手,他們的思維是:既然債務已經證券化︵因而多角化分散了︶,而且還與不動產連結,那就不可能出問題;他們認為不動產價格永遠不會下跌──至少不會全國性下跌。
從金融面來說,銀行以為他們已經達到極樂世界的境地,二○○七年八月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最後兩季,有些大型銀行的權益報酬率超過百分之三十,這在銀行業是極為罕見的財務成就,那段期間內,世界上頂尖的財務主管只能達到那個數字一半的報酬率,為何銀行監管單位和信用評等機構從來沒有問過銀行家,怎麼可能不靠耍手段︵不載於資產負債表上的危險融資︶而如此成功?箇中原因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這場新的金融遊戲就好像美國的專科與大學評比制度,每一年即將畢業的高中生都會查看這些評比,首先查看自己中意的大學整體學生平均學術才能測驗︵SAT︶的分數,看看自己排名如何。這聽起來堪稱作風謹慎,然而事情都有例外:這些學術機構中有許多拿出來的測驗成績並非完整的全貌,很多學校故意漏報若干團體的成績──運動員、少數族裔,或是某些弱勢學生。這麼做可以把學校的測驗分數塗脂抹粉得比較上相,但卻有誤導嫌疑;他們的出發點也許情有可原──告訴一般白人中產階級學生必須拿什麼樣的分數才能爭取入學,然而整個作法卻是掩人耳目,更別提對那些規規矩矩列出正確、完整測驗分數的學校而言,是多麼不公平了。
全球金融主動脈發生嚴重栓塞
從這個點往下,大家就對次貸故事耳熟能詳了。由於全球體系盤根錯節緊緊相扣,當俄亥俄州︵Ohio︶的人付不出自家的次級房貸利息時,某家德國銀行忽然間跌仆在地上,這家銀行從未涉足美國,只是買了一些高級評等但終究可議的美國商業本票。
歐洲官方的銀行監管單位和美國同業一樣,對於本國銀行大量曝險持有獨立的、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有毒廢棄物一無所知,忽然間全世界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都警訊大作,因為他們與美國的證券化債務有所關聯,一般人以為超級安全的錢突然受到質疑,信用大危機於焉全力引爆。
次貸危機最令人膽寒的是,儘管各國央行盡力挽救頹勢,工業化國家的信用市場依舊持續緊縮,就像氣喘病患病況惡化時流入肺部的空氣越來越稀薄一樣,氣喘吁吁的經濟逐漸開始窒息,拚命想爭取氧氣。
可以料想的到,國際政策圈迫切尋找快速解決問題的靈藥,二○○八年初,美國國會通過一套賦稅刺激方案,目標就是解救因次貸亂象所引發的總體經濟症狀,有些政壇人士提出「冷凍」房貸利率五年的建議,很多工業國家的央行在美國聯準會領軍之下進一步積極降息,不出所料,華府政客們祭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對策,只對付這項問題的立即症狀,也就是好幾百萬美國人瀕臨失去房子和急需政府協助,其實他們的焦點應該放在,整個金融體系正面臨一九三○年代以來最大風險。
因此儘管國會急切想擺平此事,但危機照樣持續,氣喘病發的經濟因為缺氧,已經從面紅耳赤變成窒息的藍紫色了。情況變得很明顯,財政和貨幣藥方無法解決本質上出錯的問題,說穿了,二○○七至二○○八年信用大危機的核心,其實就是對金融架構的信心危機。
問題早在房屋泡沫破裂、次貸危機浮現以前就醞釀很久了,也就是世界各地對於資產擔保證券市場的不信任感越來越深、越來越普遍。全球金融策略家馬孟葛仁︵Harald Malmgren︶替這些證券下了注解,他把包括房屋抵押擔保證券、信用違約交換︵為房貸債務所設的一種保險︶、各式各樣信用衍生性商品通稱為「信任我資產︵trust me assets︶」,好個聰明的標籤!
它們代表全球經濟底下信用分配的主動脈,由於欠缺信心和信任感,次貸危機的出現引發那條主動脈栓塞。
史上之最的調降利率行動
我在第二章裡曾經描述,證券化是評估風險和分配創業資本的必要之惡,這是複雜得令人沮喪的金融程序,對我們具有生產力的全球經濟宛如兩面刃,當次貸危機爆發之後,信用市場的衰退程度超乎任何人的預期,因為除了信用評等機構之外,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證明這類資產的價值,而信評機構過去紀錄不良,他們的評估方式通常以數學模式作基礎,而不是直接驗證某項資產的信用價值。這項信心危機立刻對全球經濟信用展望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經濟體賴以維生的重要金融氧氣管幾乎被切斷了。
馬孟葛仁進一步詳細描述這種現象:「過去十年來,非常多買主購入資產擔保證券,包括公共和私人退休基金、地方政府的財務主管、保險公司、外國銀行和資產經理人、信託,甚至避險基金都誤踩地雷⋯⋯ 然而評估這些證券風險與價值的唯一方式,竟是由信用評等機構所提供的評鑑,許多買主︵特別是退休基金︶是在監督管理法規限制的指導之下,遵循信用評等機構的標準去投資。二○○七年春天︵信評機構︶突然一波波調降原先的評估成績,讓︵資產擔保債券︶投資人手上的資產完全無法變現,就此啟動一列慢速駛向失事的火車。」火車失事情況越演越烈,使得大型金融機構的領導階層恐慌起來,他們從來沒有想像過,由於缺乏信任,整個資產擔保債券市場,也是全球信用體系的一條主動脈,竟然失去了流動性。然而情況並未就此緩和,對這類複雜金融工具的不信任感開始蔓延到全世界,這是金融機構自己的錯,因為他們完全沒有體認到自己創造的風險,是多麼的威力無邊。
在這段期間,聯準會官員挑起了救援的重責大任,先發制人投入更多止痛藥,大幅調降短天期利率,由於擔心重蹈日本央行在一九九○年代初期造成「失落的十年」覆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調降利率的行動又快又猛,堪稱史上之最。雖然貨幣政策可以穩定較廣泛的金融市場,有助於爭取時間,然而降息不能令投資人信任金融投資工具,慘的是出借人和借貸者之間又沒有聯繫。此外在一個財務風險被轉嫁給神祕的、不載於資產負債表之投資媒介的體系下,人們的信心也不可能那麼快重建。
到了二○○八年三月中,聯準會官員發現自己也陷入恐慌中,大幅調降短天期利率和其他更直接的對銀行挹注資金,只得到溫和的效果。更糟的是,投資銀行貝爾斯登正瀕臨破產,聯準會官員的結論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任由一家重要投資銀行倒閉,有可能造成全球金融體系的瓦解,導致股票市場崩盤,下一個遭殃的就是全球經濟。美國經濟已經接近衰退,而這樣嚴重的事情發生以後,可能需要好幾年時間才能完全了解它的所有影響。於是在三月十六日,也就是聖派崔克日︵St. Patrick’s Day︶的那個週末,聯準會把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納入政府的安全網內,其他所謂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也都有機會比照辦理,在此之前,這種待遇只有聯邦監管的銀行才有權享用這種緊急措施。聯準會特別容許貝爾斯登使用聯準會的貼現窗口,這是在大蕭條時期建立的機制,容許銀行在緊急時獲得貸款,不管他們提供的擔保品品質優劣都能借到錢。聯準會在美國財政部的支持下,強迫貝爾斯登賣給摩根大通銀行︵J. P. Morgan Chase︶,條件是美國央行同意借錢給這家陷入困境的華爾街投資銀行,以換取高達兩百九十億美元的可疑証券。
現在讓我來闡述一下聯準會這項決定的意義:聯準會原則上提供涵蓋整個金融體系的政府擔保,而不只是銀行而已,這一來聯準會或某個其他的監督管理機構將可能對金融市場扮演更強力的監管角色,由於眼前的危機如此嚴重,整個金融市場都有可能潰不成軍,因此聯準會這麼做可能是別無其他選擇。可是就長期來看,政府的擔保範圍是否會延伸到整個經濟體,或是否會限制借款,目前還有待觀察,在政府擔保的制度下,需要某種監管力量出來保護公共的利益。不過包括聯準會在內的金融監管圈子,過去在評估風險和了解變現性流動方面,絕對稱不上有過人的成就,如此看來,一個新的、超大規模的美國監管機構︵不管設在哪裡︶能夠更上層樓嗎?金融市場裡那些神通廣大的人物一直在找出迴避法規限制的合法手段,我猜測一旦新的監管機制上路,而聯準會或其他政府監管單位又祭出阻撓金融業者的新決策程序時,許多避險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和其他更具機動性的金融組織為了做生意或從事金融交易,只消把基地搬到其他國家去,就大功告成了。
風險管理的難度與挑戰
︽華爾街日報︾的易浦︵Greg Ip︶指出:「外界正在要求聯準會做一件沒有任何人能力可及的事:事前辨識並避開危機。」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費德斯坦則補充說:「監督銀行和金融體系中其他機構所出售的極為複雜的衍生性商品,將是非常棘手的技術挑戰。這些︵金融機構︶本身付出天價般的薪水,還賭上自己的存亡,仍然把事情搞砸了,難道聯準會有辦法勝過他們嗎?」
真實情況是,次貸災難讓所有金融監管單位彷彿在睡夢中被晴天霹靂驚醒,可是也不能完全怪罪他們,立意良善的政府官僚實在比不上古靈精怪的市場天王和他們的律師,只要金融監管法規一出籠,這些人立刻著手研究合法手段來規避任何新法規的限制。當前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付給資深官員的薪水介於每年十四萬三千美元到二十一萬六千美元之間,而高盛投資公司一位資淺的主管,每年進帳的薪資加福利就有數百萬美元。二○○六年高盛員工的平均報酬是六十二萬兩千美元,有些行政助理和秘書的收入超過二十萬美元。
可是現在的危險在於,監督管理人員可能會採取過度監管的行動。偏偏在金融市場中,過度監管可能對流動性造成致命打擊,以美國來說,過度監管可能進一步削弱紐約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監管錯誤可能使已經惡化的信用環境雪上加霜,過度反應還可能造成美元進一步走貶,逼那些機動性高的投資人選擇把錢移到管制較少的市場去。
美國金融服務業一向是世界各國羨慕的對象,也是美國少數凌駕其他國家的產業之一,事實上,外國金融圈都等不及看美國金融業在嚴格的法規束縛下失去競爭力而滅亡。不過,除非推出絕對精準和敏感的必要改革,促成更大的透明度和更好的風險管理,否則美國金融服務業恐怕真的會走上覆亡之路。在這個亟需審慎改革的體系下,銀行和投資銀行確實表現得很差勁,顯然我們需要一個為證券化資產定價的標準化平台,我們也必須建立一個提高透明度的新機制,同時更深入了解市場風險和過度使用槓桿的本質。不載於資產負債表的獨立投資媒介,必須加以禁止。
信心重建是條漫漫長路
有些自由市場基本教義派人士,對於次貸災難的反應提出反射性的建議:太過認真的檢討金融監督管理架構,可能會危害整個金融體系,使其分崩離析。即便是宣揚全球化最不遺餘力的人,例如巴格瓦悌和米胥金,從一開始就警告當局,需要建立一套常態而謹慎的方法來應付高度動盪、有時帶有破壞性的全球資本市場。我們必須謹記,雖然不是每家投資銀行都相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就在貝爾斯登崩潰前兩個月,摩根史丹利投資銀行的融資比率高達三十二點六比一,幾乎和貝爾斯登的三十二點八比一不相上下,而美林銀行和雷曼也運用比例類似的融資槓桿。
這次危機有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政府的無能,沒有能力避開老謀深算的金融策略家及其律師的欺瞞,次貸風暴凸顯政府天生就欠缺足夠能力去了解永遠在進步的市場。
此外,討厭的現實情況是,全球信用體系的矛盾處境並無特效藥可治,這正是為什麼世界變成一個危險境域的原因。金融市場總共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創造了人們對當今「信任我資產」的信心,令人遺憾的是,即使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之後,要重新創造人們對這類複雜金融工具的信任感仍將花上很長的時間。顯然全世界的銀行和投資銀行需要發展一套認識資產擔保證券的新架構,使它們變得更透明,因此全球市場交易商才能更容易替它們定價,然而我們不可能靠某種特效藥,就妄想重建人們對這些關鍵市場的信心,進而增加其流動性,但是若不能讓人們重新對這種資本分配的新方式產生信心,經濟也不可能蓬勃發展的。
綜觀全世界,各國財政部門都在威脅要限制使用這類複雜的產品,包括證券化商品在內,這麼做就某個程度來說無異是讓全球信用市場雪上加霜,在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聯邦調查局︵FBI︶已經展開調查,希望釐清房屋抵押擔保證券的產生與發行是否涉及欺騙,紐約檢察長也自行發動調查,試圖確立發行房屋抵押擔保證券的公司是否犯下證券詐欺罪。
這些舉動有正反兩面效果,好的一面是對金融產業調查得越徹底,整體金融透明度就會變得越高,壞的一面則是金融市場會出現整肅氣氛,簡直就是火上添油。正當金融市場高階主管拚命想避開民事和刑事訴訟時,全球經濟可能惡化,這些主管應該把全副精力放在重新為公司的資產組合定價,使全球信用市場回復到比較健康的狀態。
美國金融服務業過去之所以能在世界上呼風喚雨,原因正是勇於承擔風險,而且對市場發展的決策反應速度猶如閃電般迅速。近幾十年來的這套體系幫助美國的企業復興,然而這段經濟刺激與繁榮的時期,已隨著當前的經濟疲弱和信心危機逐漸暗淡,而且同一套金融體系的本質正威脅著數以百萬計中、低收入家庭的經濟福祉,假如現在這些意欲挑起階級戰爭的政客們採取的反應是攻擊金融全球化本身,而不顧及這麼做一旦造成資金不足的美國金融業逐漸衰敗,將會對就業機會和商機帶來何等負面的影響;萬一真的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即將目睹危險降臨。
眼前的現實是全球對信用緊縮的恐懼心理,可能以各種形式持續好幾年,國際貨幣基金會估計,全世界面對超過一兆美元的信用問題,而這個數字是建立在目前已經曝光的問題上,未來幾年必然浮出檯面的現象包括:減少使用融資槓桿、銀行閒置資金增加、後次貸年代的新限制上路、整體金融服務業的獲利率下降,但是我們不清楚這種現象是否會造成全球信用緊縮,從歷史來看,嚴格限制信用曾經使經濟從疲弱轉為蕭條,因此現在的關鍵問題在於:當次貸危機爆發時,銀行緊縮信用並大幅減少貸款,對象不僅是銀行客戶,而且擴及銀行之間的往來︵致使所謂的LIBOR︹倫敦同業拆放利率︺借貸利息走升︶,在這個過程中,市場利率比中央銀行的短天期利率高出一倍,換句話說,美國聯準會和其他國家央行削減了短天期利率,但是LIBOR卻上升,限制了經濟體系中的信用。
我說這些並不是要否定過往的商業模式有改進的需要,未來工業化國家的金融機構在業務類別和去槓桿化這兩方面必須齊頭並進,銀行實務將會改變,財務主管將會追求利潤雖低但較可靠的報酬率。然而我們還是不能預知金融世界的典範經此改變之後,可能造成什麼樣的總體經濟效果。
全球金融體系將一分為二?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金融公司從一九九六年到二○○六年,平均每年獲利增加百分之十三點八,反觀非金融業者的平均獲利只成長百分之八點五,原因是美國的金融服務業能夠善加利用活蹦亂跳的全球成長。在二○○三年的巔峰期,金融服務業者佔了美國股市營收近百分之三十,也佔了美國企業獲利的百分之四十。的確,這樣高的比例有一部分反映了過度使用融資槓桿的現象,可是即使在二○○七年的大規模金融減價之後,金融服務業依然佔了兩成市場獲利,對美國經濟而言,這可是非常龐大的一部分。
如今,美國政府官員已經準備好面對萬一金融服務業被消滅,將對總體經濟造成何等的負面衝擊嗎?經濟學家米胥金在著作︽下一波大全球化︾︵The Next Great Globalization︶裡闡述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是其繁榮的關鍵,金融業越資本化、越發達,整體經濟就越繁華。世界之所以彎曲的主要原因在於,長遠來看若欲有效監督管理金融體系,勢必嚴重斲傷創業融資,誠如普立茲獎得主葉爾金︵Daniel Yergin︶最近指出的:「輕鬆達成全球化的時代已經結束,國家權柄再度發威。」
亞洲經濟體將獲得金融主導權
我害怕的是,次貸危機將會造成一分為二的全球金融體系,美國、歐洲、日本這邊是成長相對緩慢的經濟體,因此對企業風險和成長的融資手段大為受限;反觀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國家是快速成長、超額儲蓄的經濟體,他們將會利用如虎添翼的「離岸︵offshore︶」全球避險基金、私募股權公司和其他在西方國家遭到政治唾棄的投資媒介,藉此在世界其他經濟體內進一步擴張。這樣的結果是,目前製造業的力量已經從工業化的西方轉移到亞太地區,不久後金融力量可能也跟著轉移,屆時亞洲經濟體所獲得的金融主導權將壓過西方,而且時間會比我們預料的早很多。
由於亞太經濟體對氣候暖化議題的態度較為寬鬆,更可能助長這股日益增強的主導力量,不過另一個現象也可能同樣發生,亦即未來五年全球經濟在信用限制和金融去槓桿化的影響下走弱,如果是這樣,人人都免不了吃苦。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放任金融監管警察處置這個太過重要的信用市場,他們很可能沒有充分體認到採取過度政府干預,將造成多麼嚴重的總體經濟和市場的負面效果。顯然未來幾年需要的是一支金融政策腦外科醫療團隊,成員來自公共或民間部門,背後應有若干大權在握且經驗老到的國會領袖在政治上撐腰,沒錯,目前美國兩黨都有一些老練的國會領袖,但是在今天政治兩極化的環境下,他們是否能用平常心與敵對政黨合作,找出負責任的解決辦法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解決這些問題時,美國國會必須盡一切力量避免「沙賓二號現象」︵Sarbanes-Oxley IIscenario︶──指的是立意良善但弄巧成拙的對策,結果造成非故意的醜惡後果。如果沙賓二號對付次貸危機的方式,和原始的沙賓一號對付金融市場改革立法的情況一樣,那麼結果將會使美國銀行業嚴重邊緣化,未來的美國企業將被迫大舉仰賴歐洲、日本、中國銀行予以融資,屆時美國金融業恐怕會像汽車工業一樣走入歷史。
次貸災難開始之初,有人問我金融全球化的未來情勢如何?︵沒錯,身為華府人,我經常在晚宴上碰到人們問我這類問題︶,我的回答總是令對方吃驚。我每次都這麼說:「去問舒默吧。」我指的是紐約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他在國會山莊的資歷不算很深,甚至不是任何委員會主席,但他是那種典型的國會領袖,能夠提供很有效果的見解,開出的監督管理藥方不致於讓病人藥到命除。
舒默是華盛頓的「避險基金民主黨人︵Hedge Fund Democrats︶」組織的成員,參加這個組織的都是年輕、聰明的自由派人士,之所以能在華府得勢,有一部分要拜金融全球化帶來的驚人繁榮之賜,如今他們從避險基金和私募股權運動所獲得的競選政治獻金,已經和共和黨人不相上下,甚至超越後者。這些政治人物都經歷悲慘的一九七○年代,不過長大成人後則享受到有史以來最繁華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他們也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知道上一個全球化市場時期結束時,是以大逆轉寫下句點。
依我看來,舒默是美國政治體制的關鍵帶頭指標,他比其他議員更了解金融體系面臨的危險,夠精明︵也有口才︶,知道如何安撫那些主張政治干預的傢伙,不讓他們把目前的金融困境變成無法想像的夢魘,但在世界繼續認為金融制度需要改革之際,他也可能嚴重傷害金融全球化。
我認識舒默參議員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就某方面來說,他本人曾是全球化肇始的一部分。一九八八年我在日本金融勢力達到巔峰時認識了舒默,先前我在財政部的老友內海誠︵也就是我在第五章描述過的東京密室決策主腦︶打電話和我商量一件事:日本大藏省那群很有國際眼光的官僚一心一意追隨其他工業國的腳步,使日本的金融市場自由化,問題是其他只把目光鎖定日本國內的官僚抗拒這個構想,金融機構同樣心不甘情不願。內海誠說大藏省不介意請幾位有影響力的傳統美國國會議員走一趟日本助陣,他出這個主意是為了藉由主動開啟金融自由化的討論,來打破政治僵局,可是大藏省應該邀請誰呢?
我和當時的事業夥伴梅德利︵Richard Medley︶建議邀請兩個人: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葛爾恩︵Jake Garn︶和立場對立的民主黨參議員舒默。這兩個人的差別猶如天南地北,葛爾恩是個沉穩、保守的中年摩門教徒,舒默則是年輕、急躁的自由派猶太教徒,但我們犯了個錯:後來證明這兩個人彼此瞧不起對方,因此內海誠才請我們幫他一個忙,陪伴兩位議員到日本去。我們答應了,還把我們的妻子帶去陪伴兩位議員夫人。
幾乎從一上路,有一件事就已經很確定:舒默是個有意思的旅行良伴。如今大家公認他是二○○六年民主黨在美國參議院奪得多數席次的幕後首腦,但是當年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年輕國會議員──身材高高瘦瘦,黑髮日漸稀少,但是頗有急智,他努力想要當個與眾不同的眾議院,意思是他需要替資助他政治生涯的各路華爾街人馬效力。
我並不訝異舒默的事業平步青雲,從初次拜會日本的銀行和證券交易所之後,形勢就很明顯,站在美國立場上的舒默將接下重責大任。令我吃驚的是,他對於金融市場的運作方式感受非常靈敏,早在「全球化」這個字眼問世之前,舒默就參加一個又一個會議,闡述金融自由化的道理,卻對吸引多數民主黨員的粗糙的、老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感興趣。
我到今天還記得舒默有一回發言的每一個字,因為當時他和保守派的自由市場擁護者坎普如出一轍:「透過日本金融市場的開放,日本和美國的金融機構都會獲益,因為全球金融大餅將大幅擴張。」舒默繼續極為準確的形容未來金融整合的活躍新世界,這個新世界會把全球經濟帶到水準更高的繁榮新境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