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4 07:01:44| 人氣8,29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紐倫堡大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網搜《紐倫堡大審》才知不只有美國電影,還有德語影集,甚至香港話劇。

尚有更多有關大審公不公之爭議(貼於後)

美國1961年《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L4uDr45oY

  導演:史丹利克藍瑪 Stanley Kramer
  編劇:阿拜曼 Abby Mann
  演員:史賓賽崔西 Spencer Tracy
     畢蘭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裏察威麥 Richerd Widmark
     麥克米蘭雪爾 Maximilian Schell

1989德語影集《新紐倫堡大審》Nuremberg

導演:伊維斯西蒙尼奧
編劇:Joseph E. Persico
演員:亞歷鮑德溫
布萊恩考克斯
Jill Hennessy
麥可艾朗賽
克裏斯多夫普拉瑪
劇情簡介
在1961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入圍十一項大獎的《紐倫堡大審》抱走了最佳男主角(麥斯米倫雪兒)及最佳改編劇本獎,這樣輝煌的成績,使得這部剛拍竣的迷你影集「新紐倫堡大審」更令人期待,但也相對地背負了更多的壓力。
本片是改編自培西寇(Joseph E. Persico)的暢銷小說Nuremberg Infamy on Trial,描寫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軍在打敗日、義、德三國後,假德國紐倫堡舉行對戰俘的大審判,亞歷鮑德溫飾演羅勃傑克森,他代表當年的盟軍,肩負起控訴德軍戰時增添真實性,片中有些精彩對白還是出自當年的法庭記錄,例如傑克森的開場陳詞便是一例,而所有參與演出的演員亦下了不少苦功揣摩當年那場世紀大審的真實情景。
其他參與演出的還有飾演傑克森助理艾莎的吉兒漢尼詩(電視影集「法網遊龍」),飾演賀曼的布萊恩寇克斯(《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以及飾演英國代表麥斯威爾費佛爵士的克裏斯多夫普拉默(《驚爆內幕》)等一流演技派演員。執導本片的是加拿大籍導演伊夫茲席蒙諾,他另有《賭命36小時》等作品。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Natm0786002

《紐倫堡大審》

審判, 原意是透過審訊, 加上法律及法官的裁決, 使好人沉冤得雪, 將罪犯繩之以法。不過, 如果法律、法官、審判成了獨裁者、軍人或政治家的工具甚至幫兇, 它的禍害, 遠超想像。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同盟國在德國的紐倫堡成立了軍事法庭, 審判德國的戰爭罪犯。故事說的是第三輪的審判, 被告是四個為納粹黨服務的法官, 而主審法官就是美國人。控方為了將四人入罪, 極力展示四人和其他納粹法官的錯誤裁決, 以及帶來的嚴重後果, 包括成了種族屠殺的幫兇。至於身為德國人的辯護律師, 誓保國家尊嚴, 利用另類手段盤問證人, 更推諉戰爭的責任不只在德國而是全世界。主審法官面對控辯雙方壓力的同時, 亦有來自身邊人的壓力:他認識的德國人堅稱不知道種族屠殺的暴行, 認為本身亦被迫打仗、生活困苦, 也是受害者。另外, 由於當時的蘇聯突然入侵, 令到同盟國竟然一反立場, 暗地裡施壓要求法官對罪犯從輕法落, 以換取德國人支持對抗蘇維埃。裡外受敵, 法官縱然力排眾議, 判決公正, 但對錯是否就可以完全說清?
雖然只是一件經過改編的歷史事件, 但它有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深思。戰爭的可怕, 不僅在於死傷之多, 破壞之大, 更顯示人性的扭曲與軟弱。原本應該保持中立的法官, 為了個人利益, 甘心向獨裁者送上法律的權柄, 更成了劊子手的幫兇, 令數以萬計的人無辜枉死。德國人怎樣也不會不知道種族屠殺的事, 只是他們很多畏懼強權, 為了保命, 唯有「視而不見」, 或者為了保命而麻木不仁, 又或者自身難保, 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再加上其他國家的縱容 (例如向德國售賣軍備掙錢)、歷史遺留的種種問題、生存、國家尊嚴受威脅等原因, 終於令戰爭有機可乘。誠然戰爭絕對不是幾個人的責任, 但是, 就算本來如何位高權重、或者知識淵博、德高望重, 一個錯誤的決定, 就注定要付上代價。正如故事的其中一位法官, 本來是有名的法律學者、世界知名, 但一個個錯誤的判決, 害人不淺, 理應受法律的制裁, 雖然他最後知錯, 但卻仍然死心不息, 認為自己只是一時之失, 但他又怎不想想, 那些被他無理對付的無辜人?
另外, 同盟國以審判制裁戰爭罪犯, 但為了戰爭利益, 竟然如納粹黨般企圖玩弄法律, 影響裁決, 幸好故事的主審法官不畏強權, 堅持判刑, 但卻招來同胞的話柄, 最後還是要回美國。表面正義的同盟國, 其實和納粹沒有兩樣, 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甚至假借正義之名。時至今日,就算所謂科技進步、文明提升, 哪個國家又不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假借正義、利用人民、殘殺無辜? 只覺唏噓又無奈。
二次大戰是一個殘酷的教訓, 但歷史卻不斷重複……中國的文化大革命, 再一次揭示集體鬥爭、批鬥的可怕, 但眾人仍然麻木、沈迷、沉默, 令國家傷亡慘重、人民生活艱難。美國借反恐之名挑起戰爭, 除了打敗所謂的獨裁者, 究竟得到了什麼? 很多國家的種族紛爭更不在話下。何時我們才能真正汲取教訓?......當然, 情況已經比起以前有改善, 愈來愈多人意識戰爭的不仁、可怕、以及公義、真理的重要。但仍是要繼續努力奮鬥。
還是不談這些了……說回演員, 覺得幾位主角真的演得很精采, 幾幕爭辯的場面、還有最後兩位法官的見面都令人印象深刻。佈景設計也不錯, 反映當時環境之餘, 亦有很多象徵意思 (例如掛在法官頭上的椅子是代表神/正義嗎? 牆上的「羅馬條約」, 究竟能否真正實現?...) 過場也不覺突兀。總括而言是一套高水平的話劇, 希望有機會重演吧。
http://helenlh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50382

《紐倫堡大審判》影與劇

【明報2008-09-17專訊】香港「劇場空間」上周演出話劇《紐倫堡大審判》(Judgment at Nuremberg),張可堅導演,原作是老影迷熟悉的1961年美國金像獎黑白名片,當年香港中文片名《劫後昇平》。我看了此劇後,剛巧深夜電視播映那部舊片,正好重看比較。
二次大戰後,紐倫堡軍事法庭審判德國戰犯。《紐倫堡大審判》描述的被告並非主要戰犯,而是納粹德國法官,涉及重要爭論,因為這些法官愛國盡忠,依法辦案,其中司法部長更是國際尊崇的名家,他們也要為希特拉暴政負上罪責嗎?
史丹利克藍瑪導演該片,大批荷李活明星合演,飾演德國辯方律師的麥斯美倫雪兒獲影帝獎,編劇艾比曼也得獎。
很多反納粹西片只提猶太人慘受浩劫,這部名作特別客觀深刻,不單提及納粹也殘害共產黨人、波蘭人、非雅利安人和弱智者,還強烈指出英美蘇等國同樣愛國至上,可能都有戰爭罪行,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亦很殘酷。而且尖銳地說明紐倫堡審訊之際,美蘇開始冷戰,美國要西德合盟反共,因此不願重判德國戰犯。
我印象最深是結局,主審的美國鄉下老法官(史賓沙德烈西)向德高望重的德國司法名家(畢蘭加士打)說明,無論他是否知道納粹暴行,但他明知不公正而把無辜者枉判死刑,便已罪無可恕!
重看之下,深感該片雖然電影感不強,但把複雜法理問題和國際政治鬥法拍得劇力充沛,演技出色,現在仍發人深省。舞台劇是艾比曼在2001年改編,把三小時電影濃縮為兩小時十五分鐘,但增添序幕,指摘小布殊政府反對新國際法庭協定,以免反恐美軍被控戰犯之罪,很諷刺。
香港這次演出忠於名作,在有限條件下成績不錯。嚴格來說,台上全無西方人化裝,又不像舊片表明審訊時有德語英語傳譯,當然失真,幸而演員們落力。主審老法官馮祿德及德國貴婦區嘉雯最突出,可惜林立三不適合演畢蘭加士打角色,他像怨氣阿叔,不似道貌岸然的法律大師。石琪
http://hk.movies.yahoo.com/news_detail.html?id=b795df7af1ab08fc6a029bb17d6d0a29

話劇《紐倫堡大審判》

 看話劇《紐倫堡大審判》,便見到文藝工作者對社會的貢獻。二次大戰造成五千七百多萬人死亡。戰後,同盟國(中、英、美、法、蘇)為要懲罰德國,便舉行國際法庭,於1945至1948年間在紐倫堡對德國當權者來個大審判。   
   今天在街上問年輕人,紐倫堡大審判是甚麼一回事,沒有多少人了解、也沒有多少人有興趣了解。這時候,文藝工作者於是便變得重要,他們要拍電影、製作電視劇、演出話劇,以娛樂的方式,向大眾解釋這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如果世界沒有傑出文藝工作者,便沒有人出來向大眾解釋歷史,於是五千七百多萬人死了便死了,後人也便忘記該場慘絕人寰的人間浩劫。中國在三十年前發生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的人間浩劫,可是中國文藝工作者能力未够,至今都未有傑出的電影、電視作品,成功向大眾解釋該場中國浩劫的重點,所以今天中國人講起文化大革命,都只是各有各說,講到後來,大家都可能不知道對方說甚麼。   
   在大學唸歷史的學生可以看書來理解歷史,然而一般有求知慾的人,大概只能從電視、電影或舞台劇去理解歷史的皮毛。美國文藝事業畢竟發達,文藝工作者人材亦多,早在1959年便有人把紐倫堡大審判拍成電視劇。到1961年,編劇Abby Mann與導演史丹利克藍瑪合作,把該個歷史事件搬上銀幕,更扼要的向大眾解釋該段歷史一次。到2001年,該位編劇又把該個歷史事件改編成舞台劇,讓更多人明白歷史。   
   多得「劇場空間劇團」,最近在香港演出這個冷門的話劇,可讓香港一般市民了解這段重要的人類歷史。想不到香港觀眾對這個戲反應熱烈,五場在大會堂的演出全爆,沒有看過的朋友,只能等待該劇將來重演好了。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206459/

美國1961年《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
  
  導演:史丹利克藍瑪 Stanley Kramer
  編劇:阿拜曼 Abby Mann
  演員:史賓賽崔西 Spencer Tracy
     畢蘭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里察威麥 Richerd Widmark
     麥克米蘭雪爾 Maximilian Schell  

講評:
  導演:史丹利克藍瑪 90分,技術成熟,但不無小疵。
  編劇:阿拜曼    90分,技術成熟,但不夠客觀。
  演員:史賓賽崔西  100分,爐火純青,令人激賞。
     畢蘭卡斯特  90分,拿捏之間,頗有分寸。但最後見海渥一幕,表現曖昧。
     里察威麥   80分,夠狠,不夠傲,缺乏老美的霸氣。
     麥克米蘭雪爾 95分,把德國人壓抑之氣釋放出來,好!
主題:本片非常複雜,探討的內容極廣,層次極深,不能以單一主題概括之。
   1,第一層主題:人因立場的不同,對事件有不同的看法。
太淺了,有哪件事不是如此?本片不過更具體一些吧了。
   2,第二層主題:人對事件的因果,有著一定的責任。
本片審判的目的,即在追究責任,這種主題只有一寸深。
   3,第三層主題:法律是一種界定規範,與公正無關。
納粹審判猶太人,美國人審判德國人,難道是求公正?
   4,第四層主題:法律是客觀的界定,主觀的判決。
立法是另一樁事,執法則在法官,不論法官看到什麼,但判決卻是主觀的。
   5,第五層主題:政治影響法律。
楊寧、海渥等都在自我的意識型態下判案。柏林事件前後,美國政府的立      場、態度迥然不同。而且在最後,所有被判刑的罪犯,都提前保釋了。
   6,第六層主題:只有境界接近的人,才有共同的認知。
楊寧把自己的記錄交給判他無期徒刑的海渥法官,表示惺惺相惜之意。
   7,第七層主題:一個有智慧的人,對自己作為有一定的認知。
楊寧最後對海渥說:「對於大屠殺,我真的不知道。」而海渥說:「當你判決第一個死刑時,你就(該)知道了」。這話有理,但不應由海渥說,除非他代表上帝。
   8,第八層主題:良知才是最終的審判。
著墨不深,否則價值更高。

  感言:政治是人類活動中,影響力最大、而容易隨時間淡忘者。老朽每看此片,心中就不由得浮起老蘇的《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本片最大的優點,是各人「立場」分明,明眼人應看出,同一件事,見解行為大異其趣。而政治正是各人在不同的立場下,力求隱藏一己的目標,用盡手段,把眾人的力量統合到自己手中,然後美其名為「正人之治」!
  美國人為了其「商業利益」,善用廣告手段,極力慫恿世人「生產消費」,而置千秋萬世生態之永續於不顧。知識分子為了其「高人一等」,善用專業知識,極力強調技術的重要,而棄窮絕聖。以致無能無力的小民,為求溫飽,只能趨炎附勢,苟且偷生!
  這就是「成者為王敗為寇」的成因,在歷史上如果漢尼拔把羅馬消滅了;如果拿破崙把威靈頓打敗了;如果希特勒把英國征服了;美國又在哪裡?怎麼有紐倫堡大審?
  每時每刻,都有無數個「如果」等待發生,而在因果律下,雖然「種因」在今天,但今日又係過去之果。美國不過是沙丘的頂尖,只要有沙丘,就必然有尖。羅馬過去了,成吉思汗也過去了,美國又有幾年?是矣!果真「浪淘盡」也!
  再說,美國人睥睨二十世紀,一部精采的電影,在老美的「人道文明」成見下,成為標準的「宣傳樣板」。但是,人家拍得好,有此能力,老朽再不滿意,也得乖乖地接受。不僅如此,每次看了都一肚子不服氣,但時到今日,自己不爭氣,只好氣著看!
  在答辯中,德國律師贏了理,卻輸了氣,最後還要被美國法官「指正」:「你說的合乎邏輯,但合邏輯不等於是對的」!美國人又對了什麼呢?「強權霸道」?
  由最淺的角度來看,本片是德國戰敗後,四位法官受美國法律的審判。然而,片中德國律師一再強調,這是全德國人在受審。美國法官講得更徹底,這是人類文明在受審判!好大的口氣,一個美國小地方的地方法官,而且是民選的,就夠資格審判「人類文明」(難怪布希父子要審判兩河文明的伊拉克)!
  片中也充滿了「美式謙懷」,主審的海渥法官細心、敏銳、博學、親民,公正無私。片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刻意描寫他的交遊、觀察、感慨,似乎很能理解弱小者的心態。但是看到結局時,突然發現前面那些「橋段」,並非讓人領略劇情的「橋樑」,而係誤人的「陷阱」!
  貝拖夫人的情誼、凡夫走卒的無奈、辯護律師的雄辯、楊寧法官的壯舉……既然這些再再都不能影響「法律的公正」,那麼編導演示各段的目的何在?只是為了「戲劇化」?要有詭譎的衝擊?要表示美國編導的高人一等?美國文化的「君臨萬邦」?
  看政治、法律片首先要慎選「立場」,老朽選本片的目的,也是要學生「瞭解立場」。當然,最好選「客觀的立場」,否則,非美國族人會覺得「自卑」,立即棄暗投明!德國人別看,只怪國家太小、人口太少了,要言之成理,起碼要有足夠的觀眾!
  片中,編導有意無意中已經假定了各個角色的立場,所以脈絡分明。
  海渥法官:美國人道主義,世界人類文明的立場。
  楊寧:理性主義(被本片美國一個小法官損得可以)的立場。
  海羅夫律師:德國知識分子的立場。
  羅森上校:美國政府、美國軍方的立場。
  貝拖夫人:感性立場。
  小民:生存的立場。

註:以下「分場略本」是沈紅蓮為節省老朽時間而整理者,但凡橋段,皆省之。
場號:1
時:日
景:一建築物上納粹標誌
人:
事:片頭納粹標誌被炸
場號:2
時:日(1948)
景:紐倫堡街景
人:海渥、史密斯、布凱
事:海渥等在往下榻處途中,見街上一片廢墟。
場號:3
時:稍後
景:海渥下榻處
人:史密斯、賀伯斯坦夫婦、布凱、拜爾斯
事:海渥在一豪華住宅暫住,準備出庭事宜。納粹之數位元凶皆已身亡,此次受審的為四位“幫兇”法官。
場號:4
時:日
景:法庭內
人:海渥、肯、傑佛、拜爾斯、英慕漢、哈斯德勒、默德蘭比、恩斯楊寧、海羅夫、羅森、法警、工作人員、記者、旁聽者
事:第一次開庭,介紹檢方、被告律師,及四位被告。其中三位被告均申辯無罪,唯楊寧保持沉默,由律師代答。
  檢方律師羅森控告被告者謀殺、行刑、瀆職,為納粹幫兇。
  被告律師海羅夫認為被告是法官,只負責執行法律而非立法者。若德國法官受審,即代表德國人民受審。
場號:5
時:接上
景:法官辦公室
人:海渥、肯、傑佛
事:肯和傑佛對被告是否當受審也不十分確定。
場號:6
時:稍後
景:法官辦公室
人:海渥、拜爾斯
事:海渥要求拜爾斯尋找楊寧的著作及威瑪憲法等書。
場號:7
時:日
景:紐倫堡街景
人:海渥
事:海渥上街觀看。
場號:8
時:日
景:牢房會客處
人:楊寧、海羅夫
事:海羅夫告訴楊寧他的辯護立場及對楊寧的仰慕,楊寧不為所動,仍不肯合作。
場號:9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維克
事:羅森的第一位證人維克–楊寧的老師,認為在納粹掌權後,司法及法官變成納粹消弭異己的工具,以致他憤而辭職。
  海羅夫駁以三點:一、納粹掌權時,德國遍地飢荒、內部鬥爭、共產黨興起,納粹挽救了這些危機。二、閹刑在其他國家亦非罕見。三、維克本人亦曾向公民忠法宣誓。
場號:10
時:夜
景:海渥宅
人:海渥、肯、傑佛
事:海渥與二人討論楊寧著作,對他的觀點推崇備至,而不能理解他的作為。
場號:11
時:接上
景:廚房
人:海渥、貝拖夫人、賀伯斯坦夫婦
事:貝拖夫人來舊宅取物,海渥幫她拿出去。
場號:12
時:接上
景:海渥宅外
人:海渥、貝拖夫人、史密斯
事:海渥要司機史密斯送貝拖夫人回家。
場號:13
時:接上
景:廚房
人:海渥、賀伯斯坦夫婦
事:海渥與賀夫婦閒聊,他們對希特勒毀譽參半。
場號:14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魯道夫彼得生
事:羅森將受閹刑者之文件證明呈庭,並傳證人共產黨員魯道夫,說明其受刑係哈斯德
  勒執行、楊寧頒佈的法令。
  海羅夫申辯魯道夫係因遺傳性弱智、精神異常而被行刑。
場號:15
時:夜
景:旅館餐廳
人:海渥、傑佛夫婦、羅森、助手、邁克斯、貝拖夫人、侍者、拜爾斯、奧莎、顧客。
事:海渥等與美聯社記者邁克閑談,後者言讀者對審判德國戰犯已失去興趣。貝拖夫人見羅森趨前即離去,因後者即起訴貝拖將軍之檢方。拜爾向海渥介紹其德國女友,並帶來俄國已向捷克進軍的消息。
場號:16
時:日
景:監獄外庭院
人:楊寧、英慕漢、哈斯德勒、默德蘭比、法警
事:英慕漢等推測美國為聯德抵禦東歐共產國家,必然不會制裁他們。英並要求楊寧與三人團結,楊斷然拒絕。
場號:17
時:夜
景:音樂廳
人:海渥、貝拖夫人、聽眾、演奏者
事:海渥與觀眾等聆聽鋼琴獨奏。
場號:18
時:稍後
景:紐倫堡街景
人:貝拖夫人、海渥、路人
事:海渥送貝拖夫人回家,街上有人唱德國民謠莉莉馬連,貝拖夫人向海渥解釋歌詞。
場號:19
時:接上
景:貝拖宅
人:貝拖夫人、海渥
事:貝拖夫人言因所受庭訓,自小養成自我控制習慣,其夫亦同。她並談及楊寧因希特勒垂涎楊寧太太,致二人在宴會中拂袖而去一事。同時貝拖夫人對其夫之被判死刑深感不公。
場號:20
時:夜
景:羅森辦公室
人:羅森、助手
事:助手言已找到一重要證人艾琳,但她不願再作證,羅森決定親自去說服她。
場號:21
時:日
景:柏林、艾琳宅
人:艾琳、羅森、雨果.華勒
事:艾琳為讓英慕漢和楊寧受懲,願意前去作證。
場號:22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哥德
事:檢方以“佛倫斯坦案”,即一種族汙染案,詢問證人哥德(該案辯護律師)。
  檢方又召證人艾琳,敘述該案經過。
  羅森隨以證人身分,敘述解放時所見集中營情況。而四名被告皆曾簽署入營命令,將許多人送入集中營致死。
場號:23
時:日
景:監獄餐廳
人:英慕漢、哈斯德勒、默德蘭比、楊寧、法警,犯人
事:英慕漢等人討論適才所見集中營慘況,楊寧聞而不語。
場號:24
時:夜
景:餐廳
人:海渥、貝拖夫人、歌者、演奏者、侍者、顧客多人
事:海渥沒有胃口,貝拖夫人言多數德國人並不知道集中營之事。並述及因丈夫死得沒有尊嚴而曾滿懷怨恨,然而終究熬了過來。她要求海渥忘記過去,迎向未來。
場號:25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沙林太太
事:海羅夫申辯所見集中營慘狀,乃極端份子所為,很少人知道,更非四位被告之罪行。海羅夫且呈上證據,因楊寧之堅守岡位,防止事情惡化,救了很多人。接著海羅夫傳證人沙林太太,彼曾在艾琳公寓多次目睹她與佛倫斯坦有親熱行為。但檢方駁以沙林太太早就是國社黨員、納粹黨員,其立場可疑。海羅夫申辯檢方證人艾琳觸犯了當時的紐倫堡法,艾琳亦承認。海羅夫咄咄逼人,正當艾琳瀕臨崩潰時,楊寧第一次在庭上開口,制止海羅夫繼續盤問。
  海羅夫不願楊寧發言,檢方則反要求之,法官休庭。
場號:26
時:日
景:監獄會客處
人:楊寧、海羅夫、法警
事:海羅夫向楊寧表白他是為德國的尊嚴而辯護,然楊寧不為所動。
場號:27
時:日
景:軍官休息室
人:將軍、記者數人、羅森、助手
事:柏林圍牆築起,將軍答覆記者之問,言明美軍不能撤出德國,並意有所指地希望審判儘快結束。
場號:28
時:日
景:旅館休息室
人:布凱、海渥、傑佛、侍者
事:參議員布凱希望海渥為了未來美、德關係,能放被告一馬。
場號:29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
事:楊寧解釋佛倫斯坦案是祭旗,當時全國人民沒有信心,希特勒重振之。他在上法庭之前,對該案已做出判決。然而不久楊寧即理解到,冠冕堂皇的口號、泯滅良知的手段,卻使德國陷入了更惡劣的絕境。為恐海羅夫重蹈,他打破沉默,坦承個人雖懷著高尚的目標,作法上卻同流合汙,終於自食惡果,蒙羞終身。  至此,海羅夫無言以辯。只能說如果楊寧有罪,那其他與他同樣支持或姑息希特勒的個人與國家,也一樣有罪。
場號:30
時:日
景:將軍辦公事
人:將軍、羅森
事:將軍向羅森施壓,言為了拉攏德國,不可將被告判重刑。
場號:31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
事:羅森將燙手番芋丟給法官團。被告一一發言,表達自己觀點。
場號:32
時:日
景:法官辦公室
人:海渥、傑佛、肯
事:傑佛找出案例,認為被告當判無罪。海渥站在被害者立場,無法接受此判決。
場號:33
時:日
景:法庭
人:同4
事:四位被告均被判無期徒刑,海渥並解釋其判決依據,並澄清海羅夫之兩點論證。
場號:34
時:日
景:海渥宅
人:海渥、拜爾斯、賀夫婦
事:海渥收拾行李,準備離開紐倫堡,一直聯絡不上貝拖夫人。
場號:35
時:日
景:貝拖夫人宅
人:貝拖夫人
事:貝拖夫人任憑電話鈴作響。
場號:36
時:日
景:海渥宅
人:海渥、海羅夫
事:海羅夫代楊寧傳達想見海渥一面的訊息。
場號:37
時:日
景:牢房內
人:法警、海渥、楊寧
事:楊寧將其受審之記錄送給海渥,並言不知事情會如此演變。海渥則以為在其判決第一個死刑時,即應知有此後果。
場號:38
時:接上
景:監獄
人:法警、海渥
事:海渥走出監獄。
http://open-lit.com/isvply/chumovie/Judgment%20at%20Nuremberg.htm

紐倫堡大審60周年 爭議未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為追究納粹所犯下的罪行,在德國紐倫堡舉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犯審判。從一九四五年十一月進行到一九四六年十月,最後以十一名戰犯判處絞刑,七名判處重刑,三名無罪釋放告終。至今仍有不少人對六十年前這齣審判大戲很感興趣,且審判本身也存在若干未解的爭議。
史無前例 發動戰爭遭司法審判
在「紐倫堡大審」(以及為日本戰犯而舉行的「東京大審」)之前,歷史上未曾有一國領導階層因發動戰爭而遭司法審判。這場審判究竟是其頭號被告─納粹「帝國元帥」赫曼•戈林所宣稱的、不過是「勝利者的正義」?或意味著發動戰爭者不再能逃避法律追究的新世界秩序的到來?
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同盟國之間對於戰後如何處置納粹領導人意見非常分歧。英國強烈反對訴諸審判,邱吉爾主張將他們當成罪犯直接槍斃。反倒是蘇聯領袖史達林建議公審再予以處死,「免得世人以為我們不敢審判他們」。
美國人熱中上法院,傾向法律解決。同盟國最後同意合組「國際軍事法庭」,並在納粹經常舉辦大型集會的紐倫堡進行這場世紀大審。
負責大審的是曾任美國司法部長的羅伯•傑克森。他首先面臨的難題是:希特勒、納粹宣傳頭子戈培爾、黨衛隊領導人希姆萊等重要首惡,均自殺身亡。他必須從存活的人中,找到合適的人選。
就法論法 當時確無罰則可定罪
傑克森後來起訴的對象,以空軍出身的「帝國元帥」戈林位階最高,他於一九四五年五月在奧地利向美軍投降。戈林自認唯有他,才能協助同盟國治理德國。美軍對他也一度相當禮遇。
戈林是一次大戰的空戰英雄,三○年代協助希特勒和納粹取得政權,後來更參與策畫納粹在歐洲的一連串攻擊和侵略行動。換言之,他也是納粹首惡之一。
另外廿名被告包括:一九四一年駕機前往英國「勸降」而遭英國逮捕,被納粹說成是「精神錯亂」的副元首魯道夫•赫斯;頗得希特勒寵信的軍備部長─建築師艾伯特•史皮爾;以及早已失勢的前外交部長李賓特洛普。
審判過程中,法庭出示了許多罪證,但大部分被告皆認為他們無罪。就法論法,當時沒有任何國際法條和罰則可以定這些人的罪。
盟軍轟炸屠殺 為何不須受審?
此外,法庭不容許被告以「盟軍也犯下戰爭罪行」為由,為自己的行為答辯。因為戰爭期間,同盟國陣營確曾犯下令人髮指的罪行,如蘇軍在卡丁森林屠殺二萬五千名波蘭軍官,更遑論在反攻西進時一路姦淫擄掠,燒殺搜刮。而英美兩國所犯罪行,若要追究,也很可觀。僅兩國空軍轟炸德國,便造成卅萬平民喪命。
這就無怪乎戈林和幾名戰犯認為所謂的審判,只是假藉法律名義來進行報復,是「勝利者的正義」。他們直截了當地問法庭:「你們為什麼不直接把我們槍斃?」
支持審判戰犯的人士認為,紐倫堡大審為後世樹立了「典範」,亦即發動戰爭的人,必須為自己的罪行負責。例如一次大戰結束後沒人受到審判,以致到了今天,沒有人曉得誰該對它負責。
國際軍事法庭經過十個月審訊,於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宣判。戈林、李賓特洛普、德國軍方和納粹黨衛隊幾位頭頭共十一人,均被判處絞刑;史皮爾、赫斯等七人分別被判刑十年至終身監禁。曾在納粹政府任經濟部長的夏赫特和另外兩人無罪獲釋。
十月十五日深夜,戈林在行刑前兩小時,吞下暗藏在鋼筆中的氰化物自盡身亡,他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我決定自殺,免得被敵人以如此不堪的方式處死。」十六日凌晨,另十名戰犯一一走上絞架。
六十年來國際戰爭 未見審戰犯
紐倫堡大審結束至今已六十年,但聯合國迄未按傑克森大法官當初所希望的,制訂《國際罪行法》,而過去一甲子,只有塞爾維亞、賴比瑞亞、盧安達等小國的暴君曾在海牙國際法庭露臉,而韓戰、越戰乃至伊拉克戰爭,卻不見任何「戰犯」遭起訴。
傑克森大法官曾謂,紐倫堡大審目的是為防止暴政在世界任何地方再度崛起。這話陳義過高。傑克森曾在一次演講警告說:「如果我們的政策是處決德國人,那你們儘管放手去做。但不要以法律為幌子。」畢竟立即處決戰犯,是明目張膽地違反了英美兩國的法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4082.html?tp=0_00

另參本館《東京審判》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09557547/20080811060340

西方大國的「法律武器」>中時08-07-23

 波士尼亞前領袖卡拉吉奇在塞爾維亞躲了許多年後,已被捕並將執交海牙國際刑事法庭,這與日前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起訴蘇丹總統巴希爾相似,都彰顯了這個法庭的威風,但是西方卻也有公正的評論,認為這法庭已淪為西方強權的政治工具,因為西方大國與刑事法庭聯手以人權的名義對弱小國家使用重要的「法律武器」,可能破壞二戰後形成的整個國際關係網路。
 用一句中國話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蘇丹總統巴希爾的最大罪過是:蘇丹南部和西部地區是很大的原料產地,西方國家非常垂涎,但巴希爾既無力開發,卻又不肯讓西方國家染指,這就使西方國家對他恨之入骨,總想削弱蘇丹政府對這地區的控制力。
 蘇丹達富爾地區如果是個統一的反叛勢力在活動倒也罷了,問題是反叛團體至少有20個,其中許多組織對於與政府對話、和解不感興趣,只想透過劫掠維持其運作。蘇丹政府的軍力既無法把他們消滅,而妥協也難,與某些組織談好了,另外幾個組織卻又不同意。國際社會的看法也殊異,譬如德國政府非常支持打擊巴希爾,但其「科學與政治基金會」就說,達富爾和平談判之失敗錯不在於蘇丹政府,而在於叛亂分子,美國與德國、英國、法國卻都指巴希爾在達富爾屠殺,而國際刑事法庭就配合西方這些大國的意願對巴希爾提出控訴,這就難怪會引起「阿拉伯聯盟」的憤怒,派其秘書長親赴蘇丹表達支持巴希爾之意。說實在的,這些弱小國家很怕西方大國勾結法庭壓迫他們,蘇丹即是個例子。過去帝國主義壓迫弱小國家是憑其武力,現在則文明多了,可以用「法律武器」來操作。

巴希爾與布希所犯雷同?>中時08-07-27

 將要審理被捕的前波士尼亞領袖卡拉吉奇及起訴蘇丹總統巴希爾的法庭,其實是互不相干的兩個法庭。前者名為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後者名為國際刑事法庭(依羅馬公約成立),是不屬於聯合國管轄的獨立法庭,前南法庭是聯合國安理會為審判南斯拉夫中的戰犯而成立的,都在海牙,所審判的也都是所謂反人類及種族滅絕等罪。
 在南斯拉夫聯邦的波士尼亞戰爭中,交戰三方為塞爾維亞人、穆斯林、克羅埃西亞人,這三方廝殺其實都殺紅了眼,因為三者的種族就根本不同,如果以種族滅絕來指責,則三者當然都有犯,但對塞族卻「特別看待」,戰爭結束後,波境塞族將領幾全部被起訴通緝,因為他們是南聯的塞爾維亞支持的,而西方對塞爾維亞米羅塞維奇政權恨之入骨。穆斯林及克羅埃西亞則因是西方國家支持的,所以被起訴的很少很少,即使被起訴也多判無罪,譬如日前前南刑事法庭便判決前穆斯林武裝部隊指揮官奧里奇無罪。但像卡拉吉奇這種塞人則肯定會判刑。
 羅馬公約所成立的國際刑事法庭的偏見更甚,一位比利時律師曾以戰爭罪起訴美國總統布希,但結果連影子都不見了。加州大學中東歷史教授賴文曾把蘇丹總統巴希爾與布希總統作了比較。
 對巴希爾部分的起訴詞說:「巴希爾對民兵組織的活動負有直接責任,他是總統,他是總司令,這不僅是表面之詞,他動用了整個國家機器,動用了軍隊,招募了賈賈威特民兵組織,他們要向他匯報,他們要聽命於他,他擁有絕對的控制權」。
 賴文教授比較下來,這與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情況雷同:「布希是至高無上的總統,掌握著一元化執政權力,還僭取了憲法賦予國會的宣戰權,同樣動用整個國家機器發動了侵伊戰爭,他招募了士兵,並且軍事指揮官都要向他作匯報」。

德國紀念二戰紐倫堡大審60週年

【大紀元05年11月21日報導】(中央社紐倫堡二十日德通電)德國各界於週日紀念二次世界大戰後進行的紐倫堡大審六十週年。德國納粹戰犯,即在紐倫堡大審中接受盟軍審判,彰顯國際公義。
週日並未進行正式紀念儀式,但有一場以紐倫堡大審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於週一起在柏林進行。
大審屆滿六十週年前夕,三百名來自各國的貴賓於週六齊聚紐倫堡法院「正義宮」的第六百號法庭,亦即當年舉行審判的地點。
一名德國資深官員在聚會中批評以美國為首的部份國家,至今拒絕簽署海牙國際刑事法庭協議。加拿大籍的國際刑事法庭主席克希則表示,法學專家低估了紐倫堡大審的重要性。
「十年前,紐倫堡大審對我而言只是一項歷史事件」,他說。然而在國際社會對南斯拉夫、盧安達大屠殺進行國際審判之後,紐倫堡大審成為國際審判的開端。
由一九四五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六年十月,盟軍設立的紐倫堡大審前後對二十一名納粹高層幹部進行審判,其中十一人被判處死刑。審判時尚不知去向的鮑曼,稍後被證實已於一九四五年死亡。
納粹頭子希特勒從未接受任何審判,因為他在二戰末期即自殺身亡。
一九四六年九月三十日和十月一日,國際法庭正式宣判。希特勒的親信均被判處絞刑,另外七人被判處終生監禁或長期徒刑,三人無罪開釋。
希特勒的指定接班人納粹大元帥赫曼高林,被判處死刑,卻在執刑前一夜服食來源不明的氰化物自殺身亡。
另十名戰犯於一九四六年十月十六日早晨,在紐倫堡監獄的老舊體育館中執行絞刑。
http://tw.epochtimes.com/bt/5/11/21/n1127230.htm

紐倫堡大審法庭一覽有感

昨天去了紐倫堡大審的法庭,我自己的感覺是,德國人似乎不是很重視這個地方。怎麼說呢...裡頭除了一些照片,以及一個已經重新整修過且面目全非的 法庭之外,似乎都沒有什麼東西。解說也是很簡短,且其內容平淡乏味。相比之下Dachau就做的好很多。但是我自己覺得,如果集中營記錄了部分人類過去的 瘋狂罪行而被重視,那麼紐倫堡大審則是昭示了人類理性在瘋狂之後的自我反省(也許這種反省是被迫的),應該給予同等的重視。但是在那裡,沒有看到一個展覽 廳,陳列當時的一些文件(就算原始文件被收到檔案局了,有一份贗本擺在那都好),法庭(如上所述)在外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連戰犯當時坐的Bank都大幅 縮短了...)。唯一讓我覺得震撼的是,法庭內罪犯走入庭中的門,其上面的浮雕。我也不是很懂這些雕塑的東西,但是唯一我可以辨認出的是雕飾上的真理之口。
如果這扇門作為罪惡與真理的切換點(因為只有被告會從這個門出入),那我們如何期待說那些人會去反省並承認自己過去的行為:正如影片中所載,那些主要的納 粹頭子,也都極力否認自己參與或事先知曉希特勒的計畫(如侵略鄰國及屠殺猶太人)。那麼國家檢察官如何把從罪惡淵泉吐出的語言轉換成真理的言語呢且這是門 屬於人的Techne嗎?事實上判決的背後似乎有輿論及政治局勢...etc.許多外在的因素或動機在運作著。所以法庭上的有罪或無罪,似乎就不一定能與 真實的有罪與否,劃上等號。我想說的是:人們似乎習慣性地去接受,法庭上最終判決的可靠性或真實性,而忽略法官或檢察官也是會犯錯的人這一事實。所以也許 幾百年後再來看,也許有一些在這次大審中被判死刑的戰犯,會被後世的人認為是無罪的;而我們的後代也許會被這種誤判歸咎於當時的整個國際氛圍(人皆曰可殺)。
在這樣的理解的前提下,我們再來看法官席背後的十字架,就顯得如此有喻意。上帝是作為人類對人類的判決,其權威的來源呢?還是人是謙卑地去祈求上帝,在審 判的過程中賜予吾人神性的智慧?還是兩者皆是呢?我自己覺得是兩者皆是,並且形成了一種弔詭:即人一方面承認自己的缺陷,所以人於理沒有權力審判他 人,然而國家又賦予部分通過訓練及考試的人這樣的權力;但人們又意識到人在智慧上的不完美,所以他們又掛了一個十字架,好像想藉由某種超越性的力量來fassen真相,但同時卻也藉由上帝來替自己的審判背書。 這讓我聯想到羅恩格林的第一幕裡頭的一些情景,不過就不多說了。
http://gustavkomuenchen.blogspot.com/2006/12/blog-post_17.html

紐倫堡審判

 紐倫堡審判是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在德國紐倫堡舉行的國際戰爭犯罪審判。
  1943年10月30日,蘇、美、英三國簽署的《莫斯科宣言》規定,戰後將把戰犯押往犯罪地點,由受害國根據國內法審判。1945年8月8日,蘇、美、英、法四國簽署的《倫敦協定》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進一步規定,由四國各指派一名法官和一名預備法官組成國際軍事法庭,對無法確定其具體犯罪地點的納粹德國首要戰犯進行統一審判。
  1945年10月18日,國際軍事法庭第一次審判在柏林舉行,自1945年11月20日移至德國紐倫堡城。經過216次開庭,于1946年10月1日結束。法庭對24名被告中的22人作了宣判:判處以下12人絞刑:
  赫爾曼•威廉?戈林,納粹政權第2號人物,航空總監,普魯士總理,陸軍將軍,德國4年計劃全權執行人,“帝國元帥”,希特勒“全權繼承人”。
  約阿希姆•馮?裏賓特洛甫,德國外交部長。
  威廉•凱特爾,德國陸軍將領,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長官。
  恩斯特•卡爾滕布隆納,德國保安總局局長。
  阿爾弗雷德•羅森堡,“納粹思想家”,納粹刊物主編,德國東方占領區事務部長。
  漢斯•弗蘭克,納粹黨法律事務全國領導人,波蘭占領區總督。
  威廉•弗利克,內政部長,內閣國防委員會成員,駐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保護長官”。
  朱利葉斯•斯特雷切,反猶刊物《前鋒報》主編。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國防處處長,作戰處處長。
  弗裏茨•紹克爾,沖鋒隊和黨衛軍將軍,勞工事務全權負責人。
  賽伊斯•英誇特,駐奧地利總督,德國駐荷蘭占領區長官。
  馬丁•鮑曼,希特勒秘書。
  判處以下3人無期徒刑:
  魯道夫•沃爾特?理查德?赫斯,國防委員會成員,納粹黨書記處負責人,希特勒第二繼承人。
  埃裏希•雷德爾,海軍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成員,海軍名義總監。
  瓦爾特•馮克,政府新聞總署和宣傳部負責人,德國經濟部長,戰爭經濟全權委員會負責人,德國國家銀行總裁。
  判處以下2人20年徒刑:
  巴爾杜•馮?席臘赫,全德青年領導人,駐維也納總督。
  阿爾伯特•施佩爾,軍備、軍需及軍火部部長。
  判處以下1人15年徒刑:
  康斯坦丁•馮•紐賴特,不管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委員,駐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長官”。
  判處以下1人10年徒刑:
  卡爾•鄧尼茨,潛水艇艦隊司令,海軍總司令。
  以下3人被宣判無罪,予以釋放:
  弗蘭茨•巴本,德國總理,內閣副總理,駐奧地利、土耳其使節。
  耶馬爾•沙赫特,國家銀行總裁,戰爭經濟全權委員會成員。
  漢斯•弗裏切,宣傳部國內新聞司司長。
  以下各組織被宣判爲犯罪組織:
  德國政治領袖集團;
  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務處;
  黨衛隊。
  以下各被告組織未被宣判爲犯罪組織:
  德國內閣;
  納粹黨沖鋒隊;
  參謀部;
  國防軍最高統帥部。

  宣判完畢,庭長說明,凡有上訴者,可在4天之內向管制委員會呈交“寬恕請求書” 。
  之後,庭長又宣布了蘇聯法官的不同意見。蘇聯法官、司法少將特尼基欽科認爲,不宣告德國內閣、參謀本部及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爲犯罪組織,判處被告赫斯無期徒刑,宣告被告巴本、沙赫特、弗裏切無罪而予以釋放都是不正確的,沒有根據的。蘇聯法官在長達30頁的意見書中詳盡闡述了自己的理由。
  1946年10月1日下午,紐倫堡歐洲國際軍事法庭閉庭。
  被告裏賓特洛甫、漢斯•弗蘭克、賽伊斯•英誇特、巴爾杜•席臘赫、阿爾伯特•施佩爾、卡爾•鄧尼茨等6人先後上訴,要求減刑。被告戈林上訴,要求改絞刑爲槍決。所有上訴均被駁回,一律維持法庭原判。
  審訊期間,世界公衆密切注視著紐倫堡的動向。對德國首要戰犯判刑人心大快。
  但是,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對少數首要納粹分子的無罪開釋或重罪輕判,受到了人民群衆的反對和世界輿論的指責。柏林25萬工人舉行罷工抗議。漢堡幾千市民集會,要求國際軍事法庭將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報》認爲,“釋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請希特勒匪徒重新開始活動”。法國抵抗運動中的猶太人聯盟致函國際法庭,抗議釋放沙赫特等3人。奧地利政府要求紐倫堡國際法庭將開釋的巴本、沙赫特及判處20年徒刑的席臘赫引渡給該國,以便對這些侵略奧地利的戰犯重新審判。
  三被告在得知獲釋時沒有任何人比他們本人更覺吃驚。他們不敢離獄。沙赫特說:“余深懼德國民衆……實覺無處容身”,要求暫時“准許留獄”,巴本欲往法國,但法國拒絕爲其辦理過境手續。
  紐倫堡審判是曆史上第一次對侵略戰爭的組織者、陰謀者、煽動者和計劃執行者進行的國際審判,開了將戰犯押上國際法庭接受法律懲處的先河。這次對戰犯的指控是以指導戰爭行爲的公認的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爲依據的,它作爲國際刑法史上第一案例將永載史冊。
  紐倫堡審判雖然清算了納粹體制,達到了暫時的目的,但紐倫堡法庭最理想的目標———使戰爭成爲非法,爲審判侵略戰爭提供一個國際法庭———引起了持續到今天的爭論。然而,無論如何,紐倫堡是國際關系法上的一個裏程碑,它爲當代世界留下了一套處理戰爭問題的行爲准則。
  1946年10月16日淩晨,在紐倫堡監獄,開始對被判處絞刑的納粹戰犯執行處決。戈林在行刑前兩小時瞞過看守,吞服氰化鉀自殺身亡。被判處絞刑的戰犯馬丁•鮑曼是缺席審判,“需追捕歸案後處決”。其余判刑戰犯皆投獄服刑。
  美國軍事法庭在紐倫堡城對在納粹德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機構與組織中身居要職的177名被告進行了12項後續審判,即:①醫生審判(針對在戰俘和集中營囚犯身上做醫學試驗)。②米爾希審判(針對E.米爾希元帥)。③法官審判(針對利用法律迫害猶太人和納粹黨反對派的高級司法官員)。④波爾審判(針對黨衛軍集中營管理機構的領導人H.von波爾)。⑤弗裏克審判(針對大量使用外國強制性勞工的F.弗裏克總裁和他的康采恩)。⑥法本公司審判(針對法本公司在占領區的活動)。⑦殺害人質審判(針對在東南歐反遊擊戰中殺害人質的將軍)。⑧種族和移民局審判(針對黨衛軍的種族計劃)。⑨黨衛軍特別行動部隊審判(針對奧倫多爾夫及其他特別行動部隊的指揮官)。⑩克虜伯審判(針對克虜伯康采恩及其領導人)。11威廉大街審判(針對外交部高級官員及幾個政府部長的破壞和平罪)。12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審判(針對最高統帥部的高級軍官)。後續審判判處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執行),釋放35人,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但到1956年即全部被釋放。
  紐倫堡審判根據下述4條罪行起訴和定罪:①策劃、准備、發動或進行戰爭罪。②參與實施戰爭的共同計劃罪。以上兩條罪行合起來被稱爲破壞和平罪。③戰爭罪(指違反戰爭法規或戰爭慣例)。④違反人道罪(指對平民的屠殺、滅絕和奴役等)。紐倫堡審判爲以後對破壞和平罪的審判奠定了基礎,標志著國際法的重大發展。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39.htm

讓曆史告訴未來──紐倫堡審判05-2-25 黃鳴

 二十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相繼爆發,人類文明史多了兩道永遠難以愈合的疤痕。
  有人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只不過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延續,1918年,德意志帝國戰敗時,這個以尚武精神立國的民族卻沒有絲毫戰敗的感覺,軍隊從西線回撤國門時,士氣高昂,軍歌嘹亮,少女們向行進中的軍人抛撒鮮花。一切的一切,正如一位法國記者所描述的一樣:在那種場合下,你甚至會被弄糊塗了,不知這是一支戰敗的軍隊還是凱旋的軍隊。
  但巴黎和會終于演變成了戰勝者分贓的盛宴,刀叉之下,就連至少名義上也是戰勝國之一的中國也成了胃口極大且目光短淺的同伴們的盤中餐,他們將德國在中國的利益轉讓給日本的時候只字不提的是:在一戰期間,至少有數十萬中國苦力在炮火紛飛中替協約國的大兵們挖了幾年泥濘的戰壕,讓他們有點時間抽根雪茄或給家人寫點遺囑什麽的。
  遺忘意味著背叛,而不善于從曆史的教訓中總結經驗,也意味著曆史的悲劇可能重演。
  正如一位曆史學者所說的那樣:是誰幫助希特勒上臺執政的?正是戰勝國自己。
  一戰結束之後,急于瓜分勝利果實的勝利國所想的是如何從德國人口袋中榨出最後一個馬克,即使爲此而從德國兒童嘴邊搶走最後一塊奶酪,他們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在德國崩潰的經濟中,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只不過是應時而生的惡魔而已,而德國人,只不過在生存的絕望邊緣選擇將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
  不解決這些根源性問題,戰爭的陰霾將永遠揮之不去。
  這也是紐倫堡審判的意義所在。
  選擇審判地點時,頗費了一番躊躇。首先,法庭必須設在一個德國城市,否則無法體現對德國戰犯的審判。其次,法庭的所在地必須與納粹所建立的德意志第三帝國有著某種精神上的關聯,但又不宜在柏林之類的大城市,一則這些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大部分已經毀于戰火。城市居民中,急需救濟的饑民和脫下制服的納粹分子龍蛇混雜,軍事占領當局的確無法保證一個安全且超然的法庭的存在。
  最後,紐倫堡,這座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進入了幾位二戰巨頭的視野。
  選擇紐倫堡是有著其現實考量和象征意義的。
  首先,它是德國納粹黨人的精神大本營,它是德國納粹運動的發源地。納粹黨興起後,每年的黨代會都在此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期間,它又成爲納粹黨首腦的鷹巢。在第三帝國雄霸天下的日子裏,納粹黨的頭面人物經常在此出入。
  就德國法律而言,紐倫堡更記載著某一段特殊的泣血的曆史。1935年,納粹黨人在這裏舉行了以“血統和種族”爲中心議題的“自由的黨代會”,正是在這次會議中,立法通過了臭名昭著反猶太人的《紐倫堡法》。
  依據這項法律,德國的司法機構通過法庭判決的形式將數百萬猶太人從世代生活的土地上趕走,並最後驅向集中營的毒氣室。
  在此之後的幾年中,爲彌補《紐倫堡法》對猶太人的過于“寬大”的缺陷,又補充頒布了十三項法令。于是,對于德國猶太人和德占區猶太人的屠殺就不是一種罪惡而是國家司法系統根據生效的法律而進行的司法活動而已。也正是這個原因,許多紐倫堡審判中的被告人在法庭上認爲自己是無罪的,只是在履行自己作爲一名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職責。
  紐倫堡作爲這樣一座被納粹黨玷污過,有著複雜經曆的城市,被選爲審判地點自是寓意深刻。在納粹黨的巢穴清算納粹暴行,是再恰當不過了。況且,這座城市中高大、寬敞的紐倫堡法院,爲進行規模宏大的審判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事實上,在戰爭結束後對于戰爭罪犯的審判醞釀早在戰爭輸贏未見分曉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1941年底,當勝利女神的微笑看起來更傾向于德國人的時候,比利時、荷蘭、盧森堡、希臘、挪威、波蘭、南斯拉夫、法國等八個國在倫敦的流亡政府就設置了專門的聯絡會議,研究戰後處置戰犯一事。
  這事以東方人的思維看來有點兒滑稽,因爲畢竟當時這八個流亡政府還處于朝不保夕的亡命中,其中,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與貝當的“維希政府”,誰更能代表法蘭西人民的利益誰在法律上是正統還爭議不休。
  此時,橫掃西北歐挾常勝之威的德國軍隊兵鋒直指日不落帝國的護城河英吉利海峽,戈林的空軍還在倫敦的上空下蛋,但這一舉動也證實西方人的可愛之處和不惜一切犧牲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信念。
  也正是這種古典騎士的笨拙精神和執著勇敢,使戰爭的天平逐漸向正義的一方傾斜。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同盟國對于戰犯審判的准備工作一刻也沒停止過。
  1942年1月13日,八國聯絡會議在英國倫敦聖詹姆斯王宮發表宣言,確定通過司法手段懲罰戰犯。
  1943年10月20日,美英法中等17國在倫敦成立聯合懲辦戰犯委員會,初步擬定戰犯名單。
  1943年10月,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會議通過了《關于希特勒分子對其所犯罪行責任問題的宣言》。宣言宣告,戰犯“將被解回犯罪地點,由他們所曾迫害的人民予以審判”。宣言正告罪犯,“三個盟國必定要追趕他們到天涯海角,將他們交給控訴他們的人,必使公道得以伸張。”
  1945年2月,德意志帝國瀕臨崩潰,雅爾塔會議公報中重申要公正而迅速地懲辦一切戰爭罪犯的宗旨。同年5月,蘇美英中四國在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創設會議上,決定于1945年6月22日在倫敦舉行會議,共議設立歐洲國際軍事法庭的具體事宜。
  歐戰結束後,蘇美英三國首腦于1945年7月至8月在波茨坦舉行會議,簽署了《波茨坦會議議定書》,其中包括設立軍事法庭審判戰犯的條款。
  1945年8月8日,蘇美英法四國政府在倫敦正式締結了關于控訴和懲處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的協定,並通過了國際軍事法庭憲章。憲章共30條,對設置法庭的目的、任務、法庭的職、機構、管轄權等一系列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四國據此在德國東南部的紐倫堡組成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德國首要戰犯進行審判。
  此協定共列出如下七項條款:
  第一條依照德國管制委員會的決定,應建立國際軍事法庭對戰犯進行審判。
  第二條本協定所述國際軍事法庭的憲章、權限和任務均規定于所附的國際軍事法庭條例之中,條例爲本協定的基本組成部分。
  第三條各簽字國均應采取必要步驟,以對掌握在其手中而應交付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首要戰犯進行起訴理由的調查,並爲審判作好准備。
  第四條在莫斯科宣言中所規定的,關于解送戰犯至其犯下罪行所在地的國家的決定,不受本協定影響。
  第五條聯合國各成員同政府得以通過外交途徑向聯合王國政府遞交聲明參加本協定。
  第六條爲審判戰犯而已經設置或即將設置在任何一個盟國領土上的,或設在德國的國家法庭,或占領區法庭的權限和審判權的規章均不受本協定影響。
  第七條本協定自簽字之日生效,有效期應爲一年
另外,協定還附有著名的《國際軍事法庭條例》,條例共有七章三十條,對設置法庭的目的、任務、法庭的職能、機構、管轄權乃至經費等一系列問題都作了明確詳盡的闡述,使即將進行的審判首先有了公正、客觀的法律基礎。
  在這過程中,也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非常贊成設立一個專門的法庭進行審判,蘇聯人認爲:所有穿過納粹制服的德國人都應該槍斃,至少應該讓他們到西伯利亞服苦役。至于黨衛軍,也許活埋是個更好的方式。法庭審判,勞民傷財而已。
  這讓人們想到了蘇聯的肅反時期,許多被指控犯有叛國罪的被告人都是列隊通過法庭,聽取對他們的判決而已,根本沒有辯護律師,公訴人和法官都穿著軍裝,並坐在一排。
  甚至連法治傳統曆史悠久底蘊深厚的英國,在給美國政府的備忘錄中也建議將第三帝國的主要戰犯不經審判就處死,英國政府認爲:這些人在策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給自己簽發了有罪判決書並送達了死刑執行令。
  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羅伯特?傑克遜法官卻堅持必須舉行一次公開、公平、公正的審判,他甚至尖銳地指出:“如果你們認爲在戰勝者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可以任意處死一個人的話,那麽,法庭和審判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人們將對法律喪失信仰和尊重,因爲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讓人服罪。”
  另一種意見是懷疑戰犯們是否能夠得到公正的審判。如同中國的“勝者王侯敗者寇”般,曆史從來都是由戰勝者任意塗抹的,所謂的戰犯審判,無非是勝利者坐在法官席上審判被告席上的失敗者而已,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根本不對稱的法庭之上,正義和公平是否有容身之地?
  也有人認爲,法西斯分子對世界人民犯下的罪行實在罄竹難書,對他們處以任何刑罰也不爲過,何必要費此周折?
  但法學家們認爲:人類文明能夠進步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我反省基因的存在,而公正的審判可以在庭審過程中向人們展示真相,闡述真理,認識自我。當時,納粹德國失去了戰爭,但德國人民尚未從數十年的精神管制和理論荼毒中清醒過來,許多黨衛軍死硬分子雖然消失在人群中,卻仍蠢蠢欲動,企圖伺機東山再起。納粹的精神遺毒,閃爍在德國兒童不服輸的眼神中,隱藏在一些德國民衆的內心深處,或者披上民族主義的外衣繼續流毒。許多德國民衆認爲德意志民族在二戰中的又一次失敗,是因爲第三帝國在戰略意圖上的失敗,特別是1941年對蘇聯宣戰,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東西線腹背作戰的覆轍,天意如此,非戰之罪也。
  一些普通的德國士兵認爲自己雖然參與了戰爭,但只是作爲一名德國公民履行自己保衛祖國的義務而已,是履行光榮的職責而不是犯罪行爲。
  再者,隨著盟軍對德國本土的占領和一些絕密資料的曝光,第三帝國有計劃的民族清洗行動和集中營中令人發指的罪惡逐漸浮出水面,雖然盟軍統帥下達了“震撼行動”的指令,要求德國戰俘和平民清理集中營中猶太人的累累白骨,以期以事實的震撼喚醒他們心中的良知,但畢竟受此類教育的人只能是少數。
  相比之下,再也沒有什麽比審判,比法庭證據展示、法庭辯論和判決更能對挖掘曆史的真相了。紐倫堡審判,其最終目的,是摧毀納粹思想包括其它任何極端思想在德國生存的根基,從思想和文化根源上鏟除戰爭的策源地。
  審判條例就對戰犯起訴的理由,也就是戰犯的主要罪行,歸納爲以下三條:
  第一,破壞和平罪:系指策劃、准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或違反國際條約、協定或保證的戰爭,或參與實施上述任何罪行的共同計劃或密謀。
  第二,戰爭罪:系指違反戰爭法規或慣例,此罪行包括但不限于虐待等或殺害俘虜、人質,奴隸勞工及掠奪財産、破壞城鎮等。
  第三,違反人道罪:系指戰爭發生前或戰爭期間對任何平民的殺害、滅絕、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動。
  這三款條文看起來很簡單,卻是蘇、美、英、法四大國法律界代表經過反複磋商的結果。
  這三項罪名在東京審判時沿用于日本戰犯,並被聯合國通過爲國際法准則,也成爲海牙國際法院立院的基石。
  法庭由美蘇英法四大國各派遣一名審判官、一名代理審判官主持。簽約國首席起訴代表組成起訴委員會,負責公訴事宜。
  這可是個累活。要知道,在押的戰犯中有重大罪行的何止百千,可以說個個都是血債累累,但作爲“首要”戰犯,被告必得在納粹政權中有顯赫地位,對侵略罪行負有重大責任,因此,甄別工作花去了大量時間。
  起訴書長達66頁,經各國首席起訴代表共同簽字後發出。
  公訴方對起訴進行了充分的准備,起訴委員會從收集到的上千噸各種納粹文件和文字材料中,選出可作證據的材料3000余份,加以核查、分類、登記、複印,並一一譯成英、法、俄三種文字,最後呈交檢察官備用。檢查方面還集中了一批人證。
  1945年11月20日上午10時03分,莊嚴肅穆的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紐倫堡法院的正義宮開庭了。身著黑色法衣的美英法三國法官和一身戎裝的蘇聯法官端坐在大廳正面的審判官席上,審判長是英國的傑弗裏?勞倫斯大法官,他們身後樹立著美、英、法、蘇四國國旗。21名納粹德國被告坐在被告席上。大廳內的記者席和樓上的旁聽早已擠滿了人。

  整個世界都在注視著這次曆史性的審判。

  蘇聯的魯登科中將、美國的傑克遜法官、英國的肖克羅斯爵士、法國的德芝東分別作爲四國首席公訴人起訴。
  在21名個人戰犯被起訴的同時,還有六個犯罪集團和組織也被起訴。他們分別是:德國內閣、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政治領袖集團、黨衛隊、蓋世太保和保安勤務處、德國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沖鋒隊、參謀總部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
  開庭後,由首席檢察官,美國的傑克遜大法官首先宣讀總起訴書,也正是他向羅斯福總統提議並促成這次審判的進行。緊接著,蘇英法等國起訴代表陸續發言,起訴書中所羅列的事實是坐在旁聽席上德國人聞所未聞的,也爲之震驚。
  依照法律程序,宣讀起訴書後,當由公訴方對起訴內容做出詳細說明,再由控辯雙方提供證據和反證。這一階段,法庭共開庭審判四百零三次,公訴方傳召的三十三名證人出庭作證,辯護方除被告中十九人的供詞外,還有六十一名證人出庭作證,此外辯護方另有一百四十三名證人以書面答問題的方式提出證言。另外對各被告和犯罪組織提出了數以十萬計的宣誓證書。
  法律規定被告人在審判時必須得到充分的辯護,法庭專門爲被告配備了辯護律師,共有22位,系被告本人從盟國提出的一張可靠的德國律師名單中挑出來的。庭審過程證明這些律師是稱職的且盡職的,雖然所有的被告人已經不可能支付律師費,辯護律師們和他們的家人吃的是占領者的面包,但他們仍然依照法律正義的指引和律師執業道德忠實地站在了委托人的利益上,做著艱苦的努力,在審判過程中,他們共向法庭提交了三十萬條的書面證明材料,努力爲自己的辯護對象減輕罪責。庭審中,控辯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劍。
  1946年9月30日,長達二百四十八天的審判進入最高潮,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讀了長達二百五十頁的判決書。
十九名戰犯被分別判處絞刑、無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三名被告人被告無罪,予以釋放。
  以下各組織被宣判爲犯罪組織:德國政治領袖集團、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務處、黨衛隊。德國內閣、參謀總部及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沖鋒隊則被宣告無罪。
  法庭在宣讀完判決後說明,不服判決者可在四天之內向德國管制委員會提出上訴。
  紐倫堡審判就這樣結束了。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由一個跨國的法庭以法律的名義給戰爭的密謀者、組織者、執行者以公開的、公正的審判。紐倫堡審判提出了有關于職責合法性與道義性等諸多法律及人類文明深層次的論題。其中,“危害人類罪”和“反人道罪”這兩個罪名在起訴和審判之前從未見諸任何國家的刑法典。而事實上,紐倫堡審判仍適用的是高于在此之前已知的所有法律的自然法而不是內國法,法庭已然站在人性、人類文明的高度上而不是某一國家利益或集團利益的視覺角度上審判被告人,這也是所有的被告人無論在法庭上是否認罪,是否被法庭判決有罪,內心都極度震撼的原因。
  經過紐倫堡法庭的洗禮之後,通過傳媒的傳播功能,德國民衆得知了審判的全過程。如果說在此之前德國納粹殘余分子尚有可能卷土重來的話,大審判過後,德國民衆如夢初醒,發現自己民族的罪孽深重,這也是德意志民族在二戰之後真誠地懺悔的原因,也是這個民族走向新生的開始。
  民衆反省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于當其中的三名被告人被法庭宣告無罪時,柏林25萬名工人舉行罷工以示抗議。三名被告人也不敢在自己的祖國停留,其中一人向法庭要求暫時呆在監獄中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一人要求到外國避難。
  但這只是第一輪審判,針對的是第三帝國罪大惡極的核心人物。在之後所舉行的十二輪審判廣義上也可以納入紐倫堡審判的範疇。它們全部由美國文職法官主持,起訴的主要是爲第三帝國提供戰爭資源的人,如工業家、軍事人員、集中營看守和一些不太著名的戰犯。
  值得一提的是,有四名德國法官也站到了被告席上,因爲在納粹德國期間,法庭也是希特勒的幫凶之一,許多種族淨化的裁判,就是由法庭以裁定或判決的形式作出的。
  1946年10月16日淩晨1時11分,紐倫堡監獄的操場上,對被判處絞刑的納粹戰犯執行處決。第三帝國的外交部長裏賓特洛普第一個登上絞刑架,在場證人45名,2時許,行刑完畢。
  戈林在行刑前兩小時,瞞過看守,吞服氰化鉀自殺身亡。被判處絞刑的戰犯馬丁?鮑曼是缺席審判,“需追捕歸案後處決”,其余判刑戰犯皆投獄服刑。
  爲了關押這些特殊的犯人,同盟國決定在西柏林建立一個專門的由軍隊管理的施潘道盟國軍事監獄,蘇美英法四國各指派一名監獄長進行管理,四國各派30名衛兵進行管理,相關經費全部由新成立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承擔。
  這是世界上關押成本最高的一所監獄,因爲看守的數量遠遠超過于犯人,從1960年10月到1987年,聯幫德國納稅人爲此共付出2650余萬德國馬克。
  隨著歲月的流逝,監獄犯人因爲去世或刑滿釋放日益減少。到1965年,能容納600名犯人的施潘道盟國軍事監獄只剩下了被判處無期徒刑的魯道夫?赫斯一人,而看守他的,則有4名監獄長、1個監獄牧師、17名文職人員、20名軍官、33個士兵和4名醫生,關押費用一天約一萬德國馬克。魯道夫?赫斯成爲世界上享受待遇最高卻也是最孤獨的犯人。
  雖然有許多世界知名人士集體簽名要求赦免或假釋這位孤獨的老人,四國中的英美法也沒有異議,但蘇聯人卻堅決反對,要求必須將赫斯的監禁進行到底。這位孤獨的老人似乎也不著急,一個人愣在施潘道盟國軍事監獄呆了22年。
  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施潘道盟國軍事監獄中自殺身亡。他的死,與數十年前他單獨駕機飛抵英國舉動一樣,也是個謎。
  赫斯死後,施潘道盟國軍事監獄立即被拆毀了。有關赫斯的絕密檔案目前存放在大不列顛反間諜機關的檔案館裏,編號爲“密-5”。據說,同盟國要等到2017年才能解密。如果有興趣的話,你可以等。

  時間是最公平也最冷靜的法官。

  透過這半世紀的風雲變幻,紐倫堡審判成爲曆史的一頁,但曆史也最容易被忘卻。據一份調查報告表明,有22%的現代美國人懷疑納粹大屠殺的存在。而在德國,納粹主義陰魂不散,新成立的帶有納粹性質的組織針對于外國人的攻擊行爲不斷增加。
  爲了幫助人們牢記曆史的教訓,2003年8月,哈佛大學法學院哈裏-馬丁教授正在進行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將100多萬份有關紐倫堡審判的文件上網公布,使得互聯網用戶通過上網就方便地瀏覽到有關這次戰犯大審判的書面材料和圖像。
http://www.dffy.com/sifashijian/jj/200502/20050225211500-3.htm

《美麗人生》

不愧是天性樂觀幽默的意大利電影藝術家,羅貝多貝尼尼才能集編、導、演一身,以孩童天真、幽默的角度,拍出德國人屠殺猶太人的題材(《穿條紋衣的男孩》則以童真悲憫看屠猶,連《羊男的迷宮》也以童真奇幻看西班牙內戰),要是充滿猶太人情結的美國好萊塢,頂多能拍出《辛德勒名單》(後評)。
……………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0812153

為愛朗讀 The Reader  (2008)

導演:史帝芬戴爾卓
編劇:徐林克
演員:凱特溫絲蕾/雷夫范恩斯/阿歷珊翠瑪莉亞羅娜/珍娜特韓
劇情簡介
凱特溫絲蕾因為本片勇奪2009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和英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等三項大獎。
二次大戰後的德國,15歲的青少年麥可邂逅大他21歲的公車剪票員漢娜,展開一段充滿肉體歡愉和求知若渴的兩人世界。為了滿足原始肉慾本能,麥可不得不答應文盲漢娜的要求,唸書包裡的世界文學名著給她聽,無論是澡盆裡共浴的私密時光或床邊的戀人絮語,都參雜荷馬、托爾斯泰、海明威和契訶夫活化生姿的想像世界。
長大的麥可(雷夫范恩斯飾)研讀法律系,卻在某次參與法庭實習時,意外發現漢娜坐在被告席上,成了二次大戰的戰犯,而且還是個文盲,內心充滿掙扎的他,將如何面對一切…。
《時時刻刻》導演史帝芬戴爾卓再次改編文學作品,小說由德國法學家兼法官的Bernhard Schlink撰寫,中譯本名為「我願意為妳朗讀」,講述了36歲的公車售票員漢娜,與15歲青年麥可之間的畸戀,小說不僅有激情的性愛,也有對人生及成長的詮釋,以及對歷史與現實的反思,也對人性與自由做了一番探討。
女主角原本是妮可基嫚,但在檔期時間等因素下換角,改由凱特溫絲蕾出任,在片中飾演一個複雜的角色,誘拐小她十幾歲的少年,談一段從「唸書」開始的微妙姊弟戀。
導演一開始希望能夠找到德國年輕演員來詮釋片中早熟的少年麥可,他看到大衛克羅斯之後,他覺得大衛是最佳人選,但是大衛的母親卻不希望演戲影響到大衛課業,除非他能證明自己兩者兼顧,於是大衛用功拿到全A,來讓母親答應他參與演出。
德國人大衛克羅斯不僅要背台詞,還必須學習使用純正流利英文來念對白,同時他還學了拉丁文以及希臘文,以便能夠念出劇中的經典名句。
影片短評(楨:本片愛之主題佳外,意識流手法和忠於職責vs戰犯審判亦佳)
女主角演技沒話說,又參雜好多小說,很有味道的電影
凱特演技完美內斂 故事感動人心 全片幾乎只有一個缺陷:學什麼英文呀!!明明是德文才對...
仔細把它看完,就會懂它的故事
絕品!不必多言!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ren70976051&channelid=CH60

為愛朗讀 --- 情理法,孰輕孰重?

這部《為愛朗讀 The Reader》入圍了200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女主角」,最後凱特溫絲蕾順利抱得了「最佳女主角」的大獎。
與《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相比,我比較喜歡《為愛朗讀》。
雖然兩部片都讓凱特發揮了精湛的演技,但《為愛朗讀》有更大的劇情波濤起伏著,更深入宏遠的議題探討,更不勝唏噓的餘韻和後勁。
我覺得如果這屆金球獎,凱特以此片報名「最佳女主角」,也一定會得獎的吧。
除了為此片所做的犧牲之外,如激情裸露鏡頭,和憔悴老妝模樣,凱特在片中的演技實在很令人動容,尤其到了中段,劇情急轉直下,我的情緒也跟著凱特的每個出場畫面而緊緊地揪著。

《麥可與漢娜 --- 建立在朗讀上的愛》

在劇中,凱特飾演一名德國文盲漢娜,在二次大戰時曾任德國納粹奧茲維區集中營的守衛,每天更篩選數十名猶太人進入毒氣室。
後來一場教堂大火中,漢娜沒有打開門,讓三百多位猶太女性燒死在裡頭,這使她成為日後審判庭上的戰犯。
不過這並不是電影的開展,而是中間才切了進來,一開始我們對漢娜的認知只是個公車女車掌,一個人住在二樓的公寓,她對染病而蹲在巷弄哭泣的十五歲少年麥可伸出援手,後來兩人逐漸親近,發展出一段地下姐弟(母子?)戀。
感覺漢娜是個沒有過去的人,她從不與麥可聊起彼此的生活與近況,她只是喜歡聆聽麥可朗讀一本一本的文學作品,然後洗澡、做愛。
她所缺乏的,是文字的溫暖與情慾的慰藉,麥可只能在這兩個通道與漢娜交流,除此之外,漢娜的世界就像被一道白色的高牆所圍起來,他進不去,漢娜卻也沒有要開門的意思。
即使如此,兩人還是共享了許多快樂時光,躺在床上朗讀與傾聽,騎腳踏車去度假,泡在浴缸裡互視著對方,後來劇情走到了轉折點。
漢娜被告知上級要升職,但她卻一臉無喜色,對於隨著升遷而來的文書工作,不識字的她自知無法勝任,只好辭職求去。
剛好此時麥可生日到了,漢娜當然不知道,因為他對於麥可,只有文學閱讀上的依賴(我覺得情慾是附加的,可能是空虛使然),換言之,兩人的交往基準點並不一致。
麥可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吃飯想漢娜想到發神偷笑,一放學就往她家跑,還跑到公車第二節車廂去等漢娜,他為愛流淚、為愛勇敢、為愛鋌而走險。
故事的前半段,儼然是一部「少年麥可的煩惱」。
不過,前面說過了,漢娜心裡有著最深的秘密(文盲)與沉重的過去(納粹守衛時期),他並沒有打開自己的心房,因此麥可對於漢娜什麼都不問的態度發飆了。
後來漢娜不告而別,我想她不願做文書工作的因素,遠大於她與麥可之間的問題,畢竟在電影裡,漢娜一生自卑的來源,是他的不識字。
因此她只能做些與文字不相干的工作,如守衛、車掌員,在納粹時期的漢娜,晚上除了給猶太婦女食物與地方睡覺,還要求她們為她朗讀。
這樣的人,這樣的漢娜,是十惡不赦的戰犯嗎?還是只是個盡忠職守、為求溫飽的守衛?
她在落腳的每個地方,努力地做著工作,也利用各種機會來接近文字、請人替她朗讀,滿足她內心那一塊殘缺,這樣看來,戰時與戰後的漢娜,並沒什麼兩樣。
只是戰時的工作,成了後人眼中罪大惡極的重行,是納粹希特勒的殺人幫兇,當初的堅守崗位,變成對生命的冷血旁觀,當時的上司,如今是惡貫滿盈的殺人魔。
在法庭上的漢娜,原本可以文盲的事實脫身,雖然無法脫罪,但至少不可能監禁終生,但在最生死交關的一刻,她還是選擇保存內心的秘密,寧願被判重罪。

有兩個地方值得探討。

第一,為什麼漢娜在數百條人命與工作之間,選擇了後者?
這是很匪夷所思的,難道對上司與工作的忠貞,比瀕死的人命還要重要?
我覺得,在那時刻的感覺,是後來的人無法體會與想像的,當時身處其中的考量和想法,事過境遷之後,在別人耳裡就顯得荒謬、可笑。
可是當我們是漢娜,會不會放她們出來呢?
當然一百個裡面一定有九十九的說「會」,但要是真的在現場呢?一切真的很難說。
第二,為什麼漢娜寧願受冤屈,也不承認是文盲?
漢娜明知道承認了就沒有回頭路,為什麼不為自己反駁?我想,「文盲」對於漢娜來說,是個深藏內心的秘密,多年來他一直保守得很好。
因此在大家面前承認此事實,就像要邱毅在眾人面前承認自己是禿頭一樣(抱歉,例子或許用得不太好)。
另外,我覺得她之所以承認,也因為昔日的守衛夥伴們的無情,對於她們竟一一跳出來指控,感到心寒意冷,認,就認了吧。
電影後面半小時,讓我感動不已,長大成人的麥可,把家裡一冊冊文學作品唸成錄音帶,寄到獄中給漢娜。
我想漢娜收到的心情一定很複雜,當年的那孩子一定早就知道自己是文盲吧?他寄這些帶子,是什麼用意呢?是原諒?一種延伸的體貼,還是只是提供慰藉呢?
我不停地在思考著漢娜的心,去設想她所設想的,看著她從中年婦女,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看著她拿起鉛筆,開始在《帶著小狗的女人》書上,圈起一個個「the」。
看著她原本空蕩的臥房,到最後堆滿了一排排書籍,最後看著失望的她,踩在堆高的書本上,選擇自我了斷,結束了六十多年跌跌撞撞的一生。
或許我們覺得這是多麼悲慘的一生啊?但對於漢娜來說,她卻是在填滿了最大的遺憾之後,才離開,她在獄中,學會了閱讀。
「I learned how to read.」看著對面的麥可,漢娜這麼說。
以結果論來看,如果漢娜只被判幾年徒刑即出獄,或許她一直都學不會閱讀,因為由自卑出發的自尊心,只讓她不斷尋找為她朗讀的聲音,還有一直不斷逃避面對文字的機會。
如此渴望文字,卻又一再躲避它,這是多矛盾的事,但人的心就是這樣,太多行為背後的動機,是連自己也搞不清楚的,更別提其他人了。

《情理法,孰重孰輕?》

《為愛朗讀》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法律」、「道德」與「感情」的抉擇。
漢娜的行為被解讀成不道德的,因此受到法律嚴厲的制裁,但有更多不道德的人,卻仍逍遙法外,故一百個為惡的人,最後被抓的可能只有一人。
道德規範人心,但無法管制每個人的行為,法律是懲惡獎善沒錯,但最後的結果,真的與道德相吻合嗎?
對於麥可來說,他選擇了「法」,但一直放不下「情」,他恨漢娜狠心的不告而別,無法接受她對那些猶太人如此見死不救。
即使選擇了站在法律的陣線,而看到最後,才知道漢娜對她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他是她的初戀,是她情慾的啟蒙,是第一個依賴上的女人。
麥可把漢娜葬在當年一起前往的教堂旁,他心裡與漢娜一樣,都有個不能說的秘密,他也一直小心翼翼地守著它。
看完《為愛朗讀》已兩天了,此刻腦裡,卻都還是劇中的人物,他們的作為與對話,他們的內心與掙扎,考量與抉擇,在心頭久久揮之不去。
總而言之,這是部好片,好劇本,好演員,大力推薦。
原文於純白裡的繽紛
http://www.wretch.cc/blog/No1Kelvin/6541008
回應

3F凱文你寫的好棒!你的感覺跟我看完時是一樣的,只是我又多了一點對男主角的不諒解...呵呵,真的看完之後會一直想著劇情!而且到了尾聲時有種想落淚的衝動...凱特溫絲蕾真的演的很好!深入其中想像她的心態...文盲對她來說真的是個很大的包袱...
4F借題發揮 ~胡扯一通 ~只能說 ... 作者 ... 真有你的 ~
6F我看完電影之後,一直在想,漢娜真的不愛麥可嗎?還是這個沒有過去沒有外放情慾的女子,曾經瘋狂的愛過,但狠狠被傷,所以緊鎖心扉呢...不是的,我覺得漢娜也是初嘗情欲的,兩個人都是赤裸的相對才開始愛戀,只是因為彼此貧富身分的差距,只是因為彼此年齡的迥然相異,而且彼此教育程度也差異太大,所以,無法瘋狂的相愛‧在那個保守的年代,跨越階級跨越這樣大的鴻籬相愛,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男生可以簡單的作到,因為他血氣方剛,因為他年少輕狂‧女生呢?背負著經濟壓力,以及彼此距離的那種撕裂感生活,她能相信這樣的愛多久?她能仰賴這樣的愛情滋養她貧脊生活多久?
但是,愛情不知不覺的來到‧於是,當第一次的出遊,他必須在外人之前把她當作母親來親吻的時候,她坐在教堂裡聆聽著聖歌哭了‧我想,她不是因為感動而哭泣,是因為極度的傷心和罪惡感而哭泣...
終有時間需要結束的愛情,所以不敢愛的太重,但是在終於擺脫不視字的羞恥感之後,她主動寫下『PLEASE WRITE TO ME』
在多年後終於可以會面的那天,告別的時候,她主動想伸出手去觸碰那個她愛的男子,她或許以為她是被愛的,所以在監獄裡封閉的心開始對外敞開,但是,卻在麥可冷漠疏離的表情之外,她發現了同情,以及更多更多她無法接受的憐憫...所以她選擇,更有尊嚴的活著,比捍衛自尊維護自己是文盲事實,還要更置之度外的生命,她在愛情面前,把尊嚴,和生命,都交了出去...
7F以男性的看法及見解來說,發言者也是很用心的發表了他個人的看法,由於大家的觀感不同,所以~我還是一樣說 :看片子嘛~想多想少看演技看熱鬧都隨人囉~!
9F沒有身處於納粹的時代,沒有身處漢娜的工作,於是無法確定是否會在大火時開門.但對於漢娜的愛情,是感同身受的.一段隔著鴻溝的愛戀,必須躲躲藏藏在人前偽裝的無奈,她的心情,又豈是一個小男生能理解的?任何年代,只要是有差距的愛戀,年齡.身份.財富.知識...都是逃不過輿論的審叛吧?但是那些批判的人,有經歷過那樣的刻骨銘心嗎?痛與無奈,唯有完全的離去才能結束.
11F昨晚看此片時,左邊鄰座的男生看不到一半就跑出去了,右邊的女生向身旁的男伴說:「這個導演拍的步調好慢,我快看不下去了......好看嗎?你哭了嗎?」男伴回答說:「很好看!」
導演用了很細膩且不矯情的手法完成此片,前半部的平鋪直敘都是為後半部的唏噓不已做準備,不是馬上就能讓你熱淚盈眶,而是如一杯好茶,香味是會漸漸的溢開;凱特‧溫斯蕾的眼神令我心酸且動容,尤其是她在獄中的餐廳與麥克會面後,臨別前欲身出手來道別,我不禁當下輕嘆了一下;漢娜她是沒錯的,在納粹統治下只能服從,遵守規定,這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人所能體會,就像劇中那位猶太裔的遺孤所說:「沒進過集中營,你是無法體會的。」
她始終忠於自己的,不若麥克總是飄忽不定,給了她愛與希望,也給了她絕望。
14F此片有一個疑點:女主角給判終生監禁,但之後的發展,卻是她沒有被終生監禁,她後來獲得出獄許可了.為什麼?誰能夠解釋這一點?
15F終身好像滿10年還20年就可假釋啦---新囚犯一直來,舊ㄉ不出去就沒room囉--引述漢娜的觀點
16F所有監獄的人都知道早晚會被送去受死,hanna讓體弱多病的人為她朗讀,給她們舒服的住所及食物,讓她們在臨終前可以舒服的過日子,她比其他女監對待犯人的態度較為人性化,但最後Hanna卻被解釋為是個怪異的人,對於一個鄉巴佬文盲而言,所能選擇的工作有限,女監只是個工作,她真的弄得懂納粹到底是什麼嗎?或許無知無法作為免責的藉口,但這沉重的歷史重擔就該完全由這些社會底層的人來沉擔嗎?
17F我同意妳的說法!妳說得很有道理,沈重的歷史背後,不該由社會最底層的人來承擔,但現實的殘酷,卻又常常由這些人承擔歷史的錯誤,謝謝你寫出這段文字
18F您的分享真的很棒??想必受過深厚的文學訓練及評論的薰陶.....而且充分解決的我在看原文書時所產生的疑惑,謝謝您呀!!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60908

可以輕誦的書籍,無法傾吐的秘密:《為愛朗讀》 文:艾莫西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我知道這句話很俗;但是,看完了《為愛朗讀》這部宛如細針緩緩刺進般的心碎電影之後,這話的貼近度,在我心理久久盤踞不已…。
《為愛朗讀》這電影,中文譯名翻的很貼近。但是不全然只是關於愛或閱讀的電影。閱讀這件事,基本上被教育成是一種學習方法,因為閱讀本身往往是已經發生過 的事件或是有其背景的杜撰小說。小時候我們被老師指定要看某某書本,然後看完必須交出你從中學到了什麼的心得,這似乎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一件事。可是,《為愛朗讀》卻透過另一種角度來告訴我們,有些事實是我們這些後人怎麼閱讀都無法拼湊的真相;而,所謂的對錯,亦不是全然非正即反的二分論。
先說說《為愛朗讀》這個故事。一個15歲 的少年麥可,在某日上學途中忽然感到身體不適,在路旁狂吐不已。一名路過的女子漢娜見狀,提了一桶水桶清理了麥可的嘔吐物並送麥可回家。麥可痊癒後決定前 往答謝,卻與漢娜發生了關係,從此麥可便深深迷戀著漢娜。漢娜是麥可的初戀,漢娜最愛麥可在床上爲她朗讀一本本的世界名著,但是漢娜卻鮮少表示她對麥可的愛。某日漢娜被長官晉升內勤工作,漢娜卻焦躁不已,麥可完全不明白漢娜爲何有此反應。隔日,麥可再次前往漢娜住處,卻發現漢娜不告而別。直到多年後,麥可成了法律系學生,在一次老師帶著他們前往旁觀法院公開審理納粹時期的護衛兵案件中,麥可見到了出現在被告席中的漢娜,而關於漢娜最大的秘密,在麥可的心中 逐漸找出了答案…。
 我很喜歡這電影的平鋪直述,沒有太刻意的手法或誇張的配樂(是的!我覺得導演就連凱特溫斯蕾背部全裸或是露兩點都讓觀眾習慣成平靜),反倒透過安靜的力量 在對白中一次次向觀眾詰問。電影一開始我們看到了漢娜,形象是一個有點粗魯卻心腸不錯的車掌小姐(從她主動幫麥可清除嘔吐物可以得知);然而隨著劇情發展,麥可的直接更對比出漢娜的神秘,我們對漢娜唯一的認知只有她喜歡聽麥可朗讀。直到電影中段我們才知道,原來漢娜有過一段擔任護衛兵的背景,她曾執行過從「別人的角度」看來是不對的事情。但是漢娜卻與其他的被告不同,她承認了自己的「工作內容」,因為對她來說,這些所謂的惡行只是一份必須遵守的工作,她認為自己並沒有錯。我覺得漢娜這角色的設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論點,也是我們很少會去思考的面向。如果單看漢娜這個人,你會覺得她是個大辣辣的單純女人(或是這也是她「知識不高」的伏筆)。如果論那些惡行,她說的似乎也沒有錯,她是一個受人吩咐的工作者,豈有違抗之理?而如果再看那十個她挑選的人這點看來,她又都挑體弱多病者。到底,她算是對還是錯,這是連法律都無法定奪的一件事。法律能看的,也只有事情本身;只能說漢娜的勤奮放錯了地方,她找錯了工作。但這卻又是因為她知識不高才可能無從辨識的原因,甚至到了最後,她都寧願隱藏自己這可能讓她羞愧的理由,成為終身監禁的囚犯。後人看的歷史真有真相可言?書上法律條約真能定奪是非?在《為愛朗讀》中,提供了我們有所思考的諾大空間。
 然而,上面那段看似硬生生的劇情卻只是電影的一小部份(是的請放心,這並不是《十二怒漢》或《勇者無懼》之類的電影)。我說過,這是一個愛與閱讀的故事, 漢娜與麥可之間的愛情,是全劇最深沉也最令人心痛的安排。年輕的麥可對漢娜的愛意猛爆熱烈,一幕麥可為了向餐廳老闆證明漢娜與他關係的一吻是全劇最浪漫的畫面。然而,漢娜卻始終不曾主動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許是年紀與身份上的懸殊使然);直到幾十年過去,白髮蒼蒼的漢娜再次見到麥可,原本想勇敢傳達的情意卻 又遭到麥可的冷漠「婉拒」。事實上我覺得麥可並非不願,或許是因為當年漢娜的不告而別對他產生的影響;以及再次見到自己最愛卻又是在這樣的場景之下,麥可 的反應其實非常合理。那麼多年來他從沒忘記過漢娜,電影當中出現的契訶夫著名短篇小說《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可以窺視一二。《The Lady with the Little Dog》講述的是一段關於婚外情的故事,男主角在往後的生活中都無法忘卻那段感情,甚至在所有路過的人身上尋找對方的影子。用這個故事作為《為愛朗讀》中漢娜與麥可之間的形容,其實知道這部小說的人大概就可以全然感受。甚至在後來漢娜對照著麥可的錄音帶,一字一字閱讀著這本書時,真是讓我整個心都糾結了起來。然而,當漢娜終於接收到了麥可的情意,並決定像當年麥可一樣勇敢表達時,麥可卻無法立即坦然接受。當麥可問著漢娜這些過往讓她學到了什麼時,漢娜的一句:「我學會了閱讀」一語雙關,她不只學會了閱讀,還懂了麥可對她的愛。但是,一切卻都為時已晚…。
 書本開啟了漢娜與麥可之間的愛情,但最後也因書本成為了漢娜與麥可之間最遙遠的距離。當麥可整理好打算讓漢娜居住的家時,才發現這屋子再也無法等到主人。 終究麥可還是錯過了,他錯過了可以用書信向漢娜吐訴生活的機會,也錯過了可以讓漢娜勇敢去愛的方法;那幅被掛在牆上的畫,就像當年麥可在河邊爲漢娜寫的情詩般,「總有一天我會爲你朗讀這首詩」,這等不到的總有一天,到最後只剩下人事全非的唏噓。 真正必須朗讀的何其只是書籍本身?那永遠無法傾吐的秘密,在一本本世界名著排列下,竟成了麥可與漢娜之間最難跨越的隔閡。然而,無能為力卻是他們倆故事唯一的注解,沒有誰是誰非。 
 片尾麥可履行漢娜的遺言,在當年受害者收下漢娜的錫罐並放在被殺害的家人照片旁時,我相信漢娜終於得以平靜。而封閉自我已久的麥可,選擇敞開心防向身邊的人吐露這段深藏心底的秘密,我們都可以知道,總有一天其實就是今天;而那所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所要傳達的,正是即知即行的道理。我想,漢娜也用自己的選擇讓麥可學習到人生最重要的真理,面對這樣深情對她的男人而言,也算是種最摯愛的回應吧(雖然還是不 免令我感到心酸…)。
 我必須說,《為愛朗讀》這電影對我來說,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我是說真的),不過我想其他的部份,就留給大家自己前往戲院感受吧!最後要補充的是,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字幕,因為《為愛朗讀》的片尾會出現兩大(原)製片人姓名,Sydney Pollack與Anthony Minghella,雖然他們都與世長辭,但是我覺得在《為愛朗讀》中還是可以很強烈感受到他們的存在。他們曾爲影史帶來很多經典的好電影,看完字幕是向他們致敬的最好方式!
如果可以,真的可以的話,我們都應該好好地,為了所愛的人,朗讀關於他身上的每一個故事。 如此,為愛朗讀,永不遺憾。
最後想說,我真的很懷念Anthony Minghella,看到片中的雷夫范恩斯還有凱特飾演的漢娜這個名字,還真會熊熊想到《英倫情人》啊!(因為茱麗葉畢諾許在《英倫情人》中也叫漢娜,而且她還爲雷夫范恩斯飾演的艾莫西「朗讀」…)。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12&eid=v212114

另詳參本館:《東京審判》《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德語課》《烽火孿生戀》《辛格勒名單》

 

台長: 阿楨
人氣(8,292)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烽火孿生戀》
此分類上一篇:《意志的勝利》

frank
台長蒐集的資料真是豐富!
「紐倫堡大審為後世樹立了『典範』,亦即發動戰爭的人,必須為自己的罪行負責。」或許把「發動戰爭的人」改成「戰敗的人」比較接近事實。
2010-04-16 11:37:06
版主回應
本館貼文,純屬公益。

成王敗寇?
2010-04-16 12:18:13
D’Artagnan
勝利者的審判,不盡然等於正義,
但對被欺壓/殺害的相關國家人民,卻是種補償........
2010-04-17 20:44:28
版主回應
只怕又成另一欺壓者如今之以色列

如同各式受害者之平反
矯枉必過正
2010-04-18 11:25:31
阿楨
如何評價猶太人? 2020-05-29 盧克文工作室壹

在我青少年時,猶太人被包裝成一個好學、勤奮、愛讀書、擅理財,出現過無數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企業家的優秀民族。各媒體只要提到猶太民族,就會突出宣揚他們苦難深重、知恩圖報,在二戰中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屠殺了600萬,好萊塢一遍遍地用《辛德勒的名單》提醒我們猶太人曾經有多慘,以前的中文雜誌,也著力描繪上海曾經救下部分猶太人後,猶太人默默回報的故事。中國的書店十分熱衷傳播這個理念,什麼《猶太人致富密碼》。
但是,在我這幾年開始深入瞭解世界各國的歷史時,我對猶太人的印象就產生了轉變。
在說出我的觀點前,我想說一下我的判斷邏輯。首先,我反對將任何民族進行面譜化、單一化處理,我反對極端地看待事物,不能簡單地將猶太人設定為“好人”或者“壞人”。其次,我個人跟猶太人沒有任何過節,只“以事實為標準、以利益鏈為準繩”進行分析。
第一個觀點是,今天的猶太人不太像一個靠血緣與猶太教關聯的民族,而更像是一個掌控世界金融與媒體的權貴階層。尤其是美國的猶太人。再通俗點說,今天美國的猶太階層,就相當於印度的婆羅門階層。
第二是,猶太人根本不是什麼高貴、善良、堅韌、智慧的民族,也不是什麼“神的子民”,那是他們吹出來的,他們跟其他民族本質上差不多,愛恨貪嗔癡的欲望也一樣,從來都不高級,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很會賺錢。
猶太人會告訴你他們被希特勒殺得有多慘,卻沒告訴你,當時56萬猶太人占德國人的1.5%,卻佔著德國的民生要害部門,占國民經濟收入的1/16(實際不止),猶太人放貸又一直沒什麼好名聲,希特勒順勢,殺掉了三分之一的猶太人。
二戰後,猶太人吸取了過去的教訓,開始向傳媒和文化兩大領域開始進軍,以控制美國金融、媒體、文化三大領域為基點,成功在全世界扭轉了他們過去糟糕的公眾形象。
蘇聯解體時,分食蘇聯財富的七大寡頭裡,有六個是猶太人。
  回應
70多年來經過媒體控制、道德綁票和悲情洗腦,猶太人把自己生生變成了道德禁區,說不得,碰不得,一說就是“反猶主義”。
就說二戰,要說淒慘,中國人沒被法西斯屠戮?中國人民遭遇的苦難少?憑什麼誰都敢反華?憑什麼說中國啥都沒事兒?中國啥都不敢幹,國際上動輒得咎,喘氣都是罪;猶太人啥都幹了,文明人噤若寒蟬,一個個睜眼瞎?不就是因為西方人把持國際話語權,猶太人把持西方話語權嘛。
還有一個因素,馬老漢是猶太人,然而最恨馬克思的,就是他同胞。...
2021-08-16 08:14: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