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7 07:56:15| 人氣4,41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十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要評誰的《十誡》?奇士勞斯基的?還是一貫醜化他者、神化猶太宗教的好萊塢電影《十誡》?

都貼吧!以示雅俗共賞(優劣不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uH2hu3eJz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QJweYcWM

追憶查爾頓-赫斯頓:好萊塢硬漢50年傳奇(圖)2008年04月08日

  84歲的查爾頓‧赫斯頓在4月5日與世長辭,他的離去,標示著好萊塢一個黃金時代的遠去,他留給觀眾太多的回憶,雖然他走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會在銀幕上綻放光彩。

  百老匯演員出身

  生于1924年的查爾頓‧赫斯頓,原名約翰‧查爾斯‧卡特。在他十歲那年,父母離異,母親帶著赫斯頓改嫁他人,所以後來才改名為查爾頓‧赫斯頓。
  中學時代的查爾頓‧赫斯頓就迷上了戲劇表演,還曾經參與過16mm電影的拍攝。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後期,查爾頓‧赫斯頓也就在此時加入了美國空軍,同年,查爾頓‧赫斯頓與現任妻子琳達‧克拉克結婚,二人相伴走過了60年。查爾頓‧赫斯頓服役到1947年,退役後進入百老匯從事表演工作。
  查爾頓‧赫斯頓身材高大魁梧,1米91的偉岸身材和棱角分明的面龐,讓他頗受導演的器重。在百老匯期間,查爾頓‧赫斯頓出演了眾多的莎士比亞名劇,這為他日後的電影表演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隨後查爾頓‧赫斯頓開始轉戰電視屏幕,出演了《呼嘯山莊》、《愷撒大帝》等熱門電視劇,知名度大大提升,他得到出演電影《危機四伏》的機會,這部1950年出品的黑色電影,標誌著查爾頓‧赫斯頓正式邁入好萊塢。

  聖人光環

  查爾頓‧赫斯頓的俊朗外型讓他的演藝事業一帆風順,1952年,他在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的商業巨片《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該片被認為是好萊塢對電視業圍攻反擊之作,影片匯集了眾多好萊塢一線紅星,不僅在上映之後取得豐厚的票房回報,還在翌年拿下了第二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大獎,成為查爾頓‧赫斯頓電影人生的輝煌起點。他與本片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也結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查爾頓‧赫斯頓能夠成為一代巨星,導演塞西爾功不可沒,這位導演的偉大從一件事情上就可以反映,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就是以塞西爾.B.戴米爾的名字來命名的。
  成為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大明星之後,查爾頓‧赫斯頓出演了很多商業影片,諸如《喋血丹盟》、《螞蟻雄兵》、《水火鴛鴦》等等,口碑雖然不錯,但還是不足以成為傳世經典。
  就在查爾頓‧赫斯頓的演藝事業處于停滯不前的時候,大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又找到了他,邀請他出演宗教史詩巨片《十誡》,這是根據《聖經》故事改編的電影,查爾頓要在片中飾演聖人摩西,摩西帶領猶太人走出埃及,並分開了紅海,以躲避埃及軍隊的追殺。導演塞西爾找到查爾頓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外型和五官似極了傳說中的摩西,由他來扮演這位聖人是不二人選。
  1956年上映的《十誡》耗資巨大,從演出陣容到服裝背景的設計,無一不是當年之最,該片也在美國創下了驚人的票房收益,查爾頓‧赫斯頓的巨星地位得到了鞏固,而他的電影傳奇才剛剛開始書寫。
  1958年,查爾頓‧赫斯頓出演了大導演威廉‧惠勒執導的西部片《錦繡大地》(The Big Country),與他配戲的是大明星格裏高利‧派克,該片同樣獲得成功,並在日後被公認為西部片中的經典之作。查爾頓‧赫斯頓也就在此時遇到勒威廉‧惠勒,一段更經典的銀幕合作也即將拉開。
  在《錦繡大地》之後,查爾頓‧赫斯頓還與好萊塢天才巨星奧遜‧威爾斯合作過《歷劫佳人》,該片是美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品,不過片中奧遜‧威爾斯的光輝蓋過勒查爾頓‧赫斯頓,人們只是記住了這是奧遜‧威爾斯的作品,而忽略了查爾頓‧赫斯頓。

  戰爭史詩

  1959年,查爾頓‧赫斯頓出演了又一部史詩巨作《賓虛》(《實漢》),該片就是由威廉‧惠勒執導,賓虛這個角色之前曾經屬意于馬龍‧白蘭度,不過性格乖僻的馬龍‧白蘭度沒有同意出演該片,查爾頓‧赫斯頓接下了賓虛這個極富挑戰性的角色,沒想到之後會迎來空前的成功。
  《賓虛》由但是財大氣粗的米高梅公司投資1500萬美元開拍,這在當時已經創下了投資紀錄,影片中動用了近萬名群眾演員,戰爭場面涉及海戰、馬車戰等等,該片代表了好萊塢工業的一個時代的最高成就。《賓虛》在翌年榮獲十一項奧斯卡大獎,是最早創下奪獎紀錄的影片,並且該片在國內贏得7400萬美元的票房回報,真的讓米高梅的高管們數錢數到手抽筋。
  《賓虛》開創了好萊塢的史詩大片時代,查爾頓‧赫斯頓之後也相繼出演了《萬世英雄》(El Cid)、《萬世流芳》(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萬世千秋》(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等史詩影片,不過都不可能再現《賓虛》的頂級輝煌了。
1965年,查爾頓‧赫斯頓當選為美國演員工會主席,此時的查爾頓‧赫斯頓已經表現出他對政治的濃厚興趣。查爾頓‧赫斯頓擔任了6年的主席工作,于1971年卸任。
  1968年,查爾頓‧赫斯頓出演了科幻電影《人猿星球》,這是一部極富想像力的經典科幻作品,影片的結尾被公認為是偉大的構思。查爾頓‧赫斯頓在片中飾演一名宇航員,他要與一幫人猿展開殊死戰鬥。該片公映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並在2001年被導演蒂姆‧波頓翻拍。

  輝煌過後

  進入20世紀70年代,查爾頓‧赫斯頓的電影生涯逐漸進入下滑時期,巨星的地位開始動搖,出演的影片《奇幻大戰爭》、《鵬程萬裏錦山河》、《豪情三劍客》、《中途島之戰》等影片已不複當年的神勇,此時已經步入中年的查爾頓‧赫斯頓開始逐步減少他在電影上的工作。雖然查爾頓‧赫斯頓的電影演出工作一直持續到21世紀,不過他在80年代以後就沒有什麼受人關注的大作問世了,查爾頓‧赫斯頓的銀幕傳奇也就此告一段落。
  在銀幕之外,查爾頓‧赫斯頓也是為熱心政治的演員,他的政治立場多變,尤其是在他對槍支管理的態度上最為著名,在1968年,參議院羅伯特‧肯尼迪遇刺之後,查爾頓‧赫斯頓和柯克‧道格拉斯等著名藝人呼籲槍支管制。而到了80年代,查爾頓‧赫斯頓開始支持槍支的合法使用,並且在1998年開始擔任美國步槍協會的主席,一直到2003年才卸任。他政治立場的複雜多變也讓他本人頗受爭議,但這些並不能抹去他在電影事業上的光輝成就,他的逝去,將成為好萊塢一個黃金時代的永恆記憶
http://news.sina.com/m/2008-04-08/15081978413.shtml

Fox Faith再創電影時代 進占基督信仰領域

提到「好萊塢」電影,許多人就聯想到光輝耀目的片場、衣香鬢影的飲宴及燈紅酒綠下的大明星們。可是,在這種嚮往名、利、情的世界裡,一股心靈清鮮的力量──尋找自我的歸宿、思索人生的意義的思潮正逐漸形成,而走在時代潮流前的好萊塢,亦不得不回應這樣的需求。
自去年〈納尼亞傳奇〉旋風吹襲之下,其全球電影票房連連報捷、總收入合計七億四千五百萬美元;而緊接而來的〈達文西密碼〉,雖然內容偏離傳統基督信仰,並遭受社會、宗教領袖的強列批評,但仍然高據全美票房之首,進占2006年全球票房冠軍電影之一。而首部以「聖經」為材的電影〈十誡〉上映至今經已五十年了。
有見及此,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Fox Movies)已於十月中旬正式成立了新的部門──Fox Faith。在面對全美高達八千多萬的基督徒社群,Fox Faith主打的信仰/福音電影無疑極具開發的潛力。
此波信仰熱潮再度掀起緣於《耶穌受難記》,正當電視、廣播傳媒紛紛推出信仰節目之際,Fox Faith的成立無疑為這個領域注入更多元素,同時,在每年營收逾四十三億美元的利機下,連一向視「信仰電影」為畏途的好萊塢片商,亦不得不看在「錢」的份上,爭先投入資金、多拍些洗滌心靈的好片。
此外,這群熱忱信仰的觀眾朋友,對呈現基督信仰的好片當然是好不釋手的支持者。
對長期充斥暴力、色彩的好萊塢影圈而言,最難為宗教、社會人士釋懷的,就是其鼓吹違反傳統倫理的價值觀,在商業化的包裝下,藉由電影媒體把色情暴力、物質主義和崇尚享樂的文化宣揚出去、腐朽人心;但是,〈耶穌受難記〉的熱賣卻打破了好萊塢片商的迷思,他們毫不向宗教人士招手、示好。
起初宗教界對此不為其所動,但在福斯市場營銷主管Jeff Yordy的大力遊說下,並讓他們擔任影片肉容的評審後,始獲他們的相信和認同。不過他們強調:「我們不是來傳教的,我們仍是以娛樂為目標。」Fox Faith至今投入五百萬美元的預算,預計未來一年將會推出六部以基督信仰為材的電影。 
http://www.gospelherald.com.tw/news/cul_689.htm

聯手索德伯格 克魯尼邀十位大導翻拍《十誡》

    聯手名導索德伯格,係列片將展現美國人面臨的精神和道德問題

    看過基斯洛夫斯基導演的現代《十誡》嗎?托今年《基督受難記》的福,好萊塢終于認識到宗教類電影的巨大“錢”力。日前,大明星喬治?克魯尼和獨立導演斯蒂文?索德伯格宣布,他們共同組建的“8區”公司將拍攝一套以“十誡”為題的迷你劇集。
    這套野心勃勃的新版《十誡》將向大師基斯洛夫斯基取經,以長達10小時的十集容量展現當代美國人面臨的精神和道德問題,主人公將遍布美國各個階層、種族和宗教派別,每集都圍繞《聖經》中的一條戒律展開,極力勾畫出當今社會的巨變和人們與上帝的關係。
    喬治?克魯尼和斯蒂文?索德伯格除擔當執行制片外,還將分別執導其中一部。另外,由于每集都會請來不同的導演和編劇,所以看上去不會出現基斯洛夫斯基版《十誡》中人物交叉出現的復雜結構。
    據稱該套劇集將請來目前最有才華的10位導演,其中個別人可能會同時負責編劇。
    另外,“8區”公司還在為HBO制作他們的第二套劇集《沒劇本》,講的是3個演員打破頭擠進好萊塢的喜劇故事。與此同時,派拉蒙公司還在籌拍《十誡》電影翻拍版,不過這個《十誡》跟基斯洛夫斯基沒關係,它是西席?地密爾1956年執導的奧斯卡大片。新版將由《後天》制片人馬克?高登監制,《大衛?戈爾的一生》的編劇查爾斯?郎道夫負責劇本。據稱此次他們將根據多方調查的史實做出嚴肅改編。

    關于電視係列片《十誡》詳參【圖博館】:奇士勞斯基:名導演2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k_1qYBKE8

    電視係列片《十誡》是已故電影大師基斯洛夫斯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拍攝的一套電視劇集。導演叛經離道地將《聖經》中的“十誡”故事演繹成十個以波蘭為背景的現代故事。 

    評論家們普遍認為,《十誡》是一部出色的、令人信服的和精心制作的係列片。其中被翻拍成電影的《關于謀殺的短片》(《十誡之五》)被選為1988年歐洲最佳影片;《關于愛情的短片》(《十誡之六》),被影評家評述為“完美無缺”。
    整個《十誡》係列片洋溢著濃重的人文關懷氣氛,基斯洛夫斯基對尋常人表達了特別的關注,向普通人同日常的道德選擇所做出的鬥爭表示敬意。(新京報)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nt/2004-11/17/content_2227421.htm

啥是聖經考古學

國家地理頻道何時成了宗教的傳聲筒了,不然怎會一連六日(4/2~4/7)每晚九點播出「復活節特別節目」包括:

1. 聖經之謎-尋找約櫃
2. 聖經之謎-解碼啟示錄
3. 聖經之謎-挪亞方舟
4. 聖經之謎-出埃及記
5. 聖城耶路撒冷

你對國家地理和基督教有成見喲!早在2年前就有部《挪亞方舟驚世啟示》的紀錄片式電影,記錄了影音使團的探險隊——歷史上首隊華人探險隊,登上數千年來冰封於亞拉臘山絕嶺,在4200米發現很可能挪亞方舟的片段。為揭示方舟與洪水滅世之謎,攝製隊更走遍美國、加拿大、以色列、澳洲、埃及、秘魯、中國、日本等多國,親訪無數專家學者,並多次遠赴土 耳其亞拉臘山一帶,搜集有關方舟證據,以確證洪水並非傳說,給世人見證「基督是現代人的方舟」。3月24日復活節早在全港百老匯、UA、嘉禾、AMC、MCL和CEL各大院铫,合共25間戲院上映了。

是喲!在此同時,影音在3月至5月推出「方舟佈道運動」,包括3大以方舟爲主題訊息的佈道行動:方舟福音電影復活節戲院包場計劃、《明日之主》佈道大會和「方舟創世紀」展覽分享會,以期在復活節期間,擧發「基督是現代人的方舟」,引領更多人歸向神。

原來如此,聖經考古學原來是門為耶教信仰服務的「邪」問,難道只要套上紀錄片,國家地理就會來者不拒嗎?

你不懂啥是「聖經考古學」啦!人家不是說:「聖經考古學的主要目的,不是去証明,而是去發現…它們只是填充故事的背景。」(《聖經考古學》,東南亞神學院,1986,p.15)。而且在紀錄片裡,國家地理也做了反方學者專家的平衡報導了啊!

我了!原來考古能証明《約書》所載是真最好,不然也不能「証偽」其為假,這算是那門子「占了便宜又賣乖」的學問。同理,跟國家地理之前為《達文西密碼》宣傳所做的紀錄片一樣,也是「裝飾性」的「平衡報導」。

難怪埃及考古學家會在紐約時報說<出埃及記>只是神話故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3748998/20070408065608


摩西

 摩西是紀元前十三世紀的猶太人先知,舊約聖經前五本書的執筆者。帶領在埃及過著奴隸生活的以色列人,到達神所預備的流著奶和蜜之地——迦南(巴勒斯坦的古地名,在今天約旦河與死海的西岸一帶),神借著摩西寫下《十誡》給他的子民遵守,並建造會幕,教導他的子民敬拜他。

猶太人大屠殺

《聖經》中記載,由于移居到埃及的以猶太人人勞動勤奮,並且以擅長貿易著稱,所以積攢了許多財富。這引起了執政者的不滿。另外加之執政者對于以色列人的恐懼,所以法老下令殺死新出生的猶太男孩,梅瑟出生後其母親爲保其性命“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後來被來洗澡的埃及公主發現,帶回了宮中。梅瑟長大後一次失手殺死了一名毆打猶太人的士兵,爲了躲避法老的追殺,梅瑟來到了米甸並娶祭司的女兒西坡拉爲妻,生有一子。梅瑟一日受到了神的感召,回到埃及,並帶領居住在埃及的猶太人,離開那裏返回故鄉。在回鄉的路上,梅瑟得到了神所頒布的《十誡》,即《摩西十誡》。
梅瑟最享盛名時期很可能是西元前十三世紀,因爲普遍認爲“出埃及記”中的法老拉姆薩斯二世就死于西元前1237年。因爲他的名字來自埃及語而不是希伯來語,意思是“兒童”或“兒子”,從他出世不到五百年中,梅瑟爲所有的猶太人所敬仰。到西元後五百年,他的名氣和聲望同基督教一道傳遍歐洲許多地區。一百年以後,穆罕默德認爲梅瑟是真正的先知。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梅瑟在整個伊斯蘭世界裏(甚至包括埃及)成了受人敬仰的人物。梅瑟在他死後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樣受到猶太教徒、基督教徒的尊敬,甚至還受到許多無神論者的尊敬。

嬰孩摩西 MOSES THE BABY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爲妻。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予擱在河邊的蘆獲中。孩子的姐姐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麽樣。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他看見箱予在蘆獲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他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他就可憐他,說,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孩子的姐姐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爲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法老的女兒對他說,你把這孩予抱去,爲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裏,就作了他的兒子:他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出二l--10)
聖經記載摩西第一個動作就是哭,這是當時他所能作的,其余的事由他的家人負責。他的父母合力工作,收集蒲草,編織箱子,抹上防水的漆。米利暗雖然年幼,也有她的一分責任。于是這個信神的家庭就這樣把他們的新生嬰孩放在充滿死亡威脅的外邦河流上。今天信神的父母也可以同樣地將他們的嬰孩放在比從前更危險的現代社會的激流中。我們的蒲草乃是禱告,借著它我們能爲我們的小生命織成一個保護的外殼。我們的石漆乃是愛,它能形成一個安全的屏障。我們所信靠的和當初摩西的家庭一樣,乃是那位至高的神,必爲一切信靠的人成就大事, 甚至能用摩西的哭聲感動法老女兒的心:萬事都爲效力。

王子摩西 MOSES THE PRlNCE

摩西因著信,長大了就不肯稱爲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他看爲基督受的淩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賞賜。他因著信,就離開埃及,不怕王怒;因爲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他因著信,就守逾越節行灑血的禮,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來十一24—28)
很明顯的,摩西充分把握了他的機會,接受了一流的教育(徒七22)。所以,當他決定放棄自己輝煌的前程,去從事拯救同胞的工作時,那是何等大的危機。沒有人以爲他殺了那個埃及人是明智之舉,反而很容易批評他輕舉妄動。如果我們處在他的地位上,誰肯爲了使神能拯救自己的同胞,而自願舍棄王子的尊位,成爲奴隸?他這樣的犧牲有點像主耶穌,但他失敗了。因爲像基督的舉動需要有基督那樣的品格,這是當時的摩西所沒有的!所以從那時起,神以新的模式在他身上動工,以陶造他,使他有這品格。我們不必擔心自己太愚拙、太沖動:如果你肯將自己交托給神,並願意服事它, 必負責使你成聖。

牧人摩西 MOSES THE SHEPHERD

摩西牧養他嶽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裏火焰中向摩西顯現;……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裏呼叫說,摩西,摩西;……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爲你所站之地是聖地;又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賽門上臉,因爲怕看神……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之地。現下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出三l一10)
當摩西還作王子時,他本想用從埃及學來的方法——專制和強暴——來帶領神的百姓,但他失敗了:凡要使用這方法的屬靈領袖也必失敗。因此,摩西必須學習忍耐的功課。牧羊正是學這功課的最好方法,王子摩西終于成了牧人摩西,與前判若兩人。四十年曠野的生活,他學會了忍耐、溫柔、同情和憐憫,這些美德使神能將新的使命托付給他。如今他感到自己是那樣的不夠,這也是他所受訓練中必要的一部分。他那支牧羊的杖成了神能力的標記和秘訣。

律法頒布者摩西 MOSES THE LAW GIVER

你六日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雖在耕種收割的時候,也要安息。在收割初熟麥子的時候,要守七七節;又在年底,要守收藏節。你們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見主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我要從你面前趕出外邦人,擴張你的境界;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見耶和華你神的時候,必沒有人貪慕你的地土。你不可將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餅,一同獻上;逾越節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地裏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華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耶和華吩咐摩西說,你要將這些話寫上,因爲我是按這話與你和以色列人立約。摩西在耶和華那裏四十晝夜,……耶和華將這約的話,就是十條誡,寫在兩塊版上。摩西手裏拿著兩塊法版,下西奈山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華和他說話就發了光。雅連和以色列衆人看見摩西的面皮發光,就怕挨近他。摩西叫他們來,……與他們說話……把耶和華在西乃山與他所說的一切話,都吩咐他們。摩西與他們說完了話,就用帕子蒙上臉。……以色列人看見摩西的面皮發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臉,等到他進去與耶和華說話,就揭去帕子。(出三十四21—35)
神自己將律法頒給摩西,時間證明它的完美已無懈可擊了。但摩西接受律法不久,他因惱怒百姓犯罪,而將刻有律法的石版打碎了:他們已經破壞了律法,實際上這律法的標准太高,人無法達到。後來他又得到了重寫的法版,這法版再沒有被打碎過,而被收藏在神的約櫃內。所以這位神律法的頒布者(他自己也不能遵守律法)得到一個啓示:一位完全的人要來,它要照著字句並精意成全律法。因著這啓示,難怪他下山時臉面發光!他因預先看見基督而得著喜樂!若是信徒能注視救主的完全,他的臉就要發光,因爲主已經完完全全的爲他成就了律法。

八月十七日 代禱者摩西

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裏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爲自己作了金像。倘或
禰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禰從禰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抹誰的名。現下你去領這百姓,往我所告訴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討的日子,我必追討他們的罪。(出三十二3l--34)
有誰能爲那些大大地得罪自己的人傾心禱告,像摩西爲那些得罪自己的百姓和雅連禱告一樣?摩西似平深明贖罪的原則,知道以色列人的罪單靠獻上祭牲也無法得蒙赦免,因此他向神提議,若是百姓無法靠別的得蒙赦免,就求神接受他作祭物,把他的名字塗抹,以消除以色列入的罪。神並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因爲只有主耶穌才能擔當別人的罪,由此可見摩西准備付上的代禱代價是何等大。我們的代禱是否有價值,並非取決于禱告的長短和話語,乃在于我們對別人,甚至得罪我們的人,所存這種無私的憐憫有多深。

八月十八日 失敗的摩西

正月間以色列全會衆,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會衆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雅連。百姓向摩西爭鬧說,……你們爲何把耶和華的會衆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裏呢。你們爲何逼著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又沒有水喝。摩西,雅連,離開會衆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拿著杖去,和你的哥哥雅連招聚會衆,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摩西,雅連就招聚會衆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爲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嗎。摩西舉手,用杖擊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衆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耶和華對摩西,雅連說,因爲你們不信我,不……尊我爲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進我所賜給……的地去。這水名叫米利巴水,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華爭鬧,耶和華就在他們面前顯爲聖。(民工十1-13)
摩西在事奉神的事上擅作主張,使他失去了渴望已久的最高獎賞。他屬靈職事上一個最可悲的失敗,竟然和他從前行過的一個大神迹相連。這一位摩西曾平息過百姓的怨言,並使磐石湧流出水來救他們免于死亡,竟然因不聖潔和缺乏信心而被定罪。他因百姓的惹動而大發脾氣。我們也許會以爲這件事與他所行過的大神迹比較起來,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然而神卻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嚴厲地刑罰摩西,是要提醒以色列人和我們:神重視忍耐和謙卑遠超過神迹奇事。

神人摩西 MOSES THE MAN OF GOD

摩西死的時候,年一百二十歲;眼目沒有昏花,精神沒有衰敗。以色列人在摩押平原爲摩西哀哭了三十日,……嫩的兒子約書亞,因爲摩西曾按手在他頭上,就被智能的靈充滿,色列人便聽從他,照著耶和華吩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華面對面所認識的。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仆,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迹奇事。又在以色列衆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申三十四7一12)
摩西站在尼波山上的時候,內心正經曆著最大的失望和最大的得勝。失望是由于他請求進入應許地遭受拒絕,得勝是因爲他將要享有被神埋葬的獨特尊榮,後來更在另一座高山上與改變容貌的耶穌基督一同站立。他謙卑地接受神嚴厲的訓練,顯出他真正偉大的品性。他沒有將自己失敗的責任推卸給激怒他的以色列人:他雖然因神剝奪他進入迦南地的資格而心碎,但仍能謙卑的降服,更全心全意關懷提拔他的繼承人約書亞。摩西誠然是舊約時代中最像基督的人物,他是一位真正的“神人”。
  十六世紀初,教皇尤裏烏斯二世向往給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陵墓,並將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招來爲他工作。但由于教皇的反複無常,陵墓的施工幾起幾落,米開朗基羅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摩西像》。
  摩西(MOISE,又作MOSCHE)是先知中最偉大的一個。他是猶太人中最高的領袖,他是戰士、政治家、詩人、道德家、史家、希伯來人的立法者。他曾親自和上帝接談,受他的啓示,領導希伯來民族從埃及遷徙到巴勒斯坦(PALESTINE),解脫他們的奴隸生活。他經過紅海的時候,水也沒有了,渡海如履平地;他途遇高山,高山讓出一條大路。《聖經》上的記載和種種傳說都把摩西當作是人類中最受神的恩寵的先知。米開朗基羅用壯年摩西來表現。因爲青年是代表尚未成熟的年齡,老年是衰頹的時期,只有壯年才能爲整個民族的領袖,爲上帝的意志作宣導使。
  摩西的態度是一個領袖的神氣。頭威嚴地豎立著,奕奕有神的目光,曲著的右腿,宛如要舉足站起的模樣。牙齒咬緊著,像要吞噬什麽東西。許多批評家爭著猜測藝術家所表現的是摩西生涯中哪一階段,然而他們的辯論對于我們無甚裨益。摩西頭上的角,亦是成爲博學的藝術史家爭辯不休的對象。在拉丁文中,角在某種意義上是“力”的象征,也許就因爲這緣故,米開朗基羅采取這小枝節使摩西態度更爲奇特、怪異、粗野。
  摩西的眼睛又大又美,固定著直望著,射出火焰似的光。頭發很短,如西斯廷天頂上的人物一樣;胡須如浪花般直垂下來,長得要把手去支拂。臂與手像是老人的;血管突得很顯明;但他的手,長長的,美麗的,和多那太羅的絕然異樣。巨大的雙膝似乎與身體其它各部不相調和,是從埃及到巴勒斯坦至處奔波的膝與腿。它們占據全身面積的四分之一。
  摩西的衣服純粹是一種假想的,它的存在不是爲了寫實,而是適應造型上襯托的需要。因了這些衣褶,腿部的力量更加顯著;雕像下部的體積亦隨之加增,使全體的基礎愈形堅固。
  《摩西》大體的動作是非常簡單的:這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盛時佛羅倫薩派藝術的特色,亦是羅馬雕刻的作風,即明白與簡潔。
著名銅版畫:摩西在法老前做法 作者:多雷 創作與1860年
在法老王前,摩西將權杖扔在地上,權杖變成了一條蛇。今天看來,這可能是魔術。而摩西,這位把猶太人帶出埃及的傳奇人物,他的一生處處充滿了神秘色彩。

“上帝十戒”

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曾將你從埃及地爲奴之家領出來。
1.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
2.不可爲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麽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爲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3.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爲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爲無罪。
4.當紀念安息日,守爲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仆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爲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爲聖日。
5.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6.不可殺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盜。
9.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
10.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仆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273550.html?tp=0_01


從《十誡》說起 ── 奇斯洛夫斯基十年祭> 陳志華

命運的交錯

十多年前,頭一次聽到《十誡》( The Decalogue ) 這個片名時,還以為是宗教電影。奇斯洛夫斯基的《十誡》,是他為電視台拍攝的十集單元小故事,每集約一小時,以《聖經》裡的十誡條文為主題,說的則是現代人在道德上的抉擇與掙扎。奇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對應的是天主教的十誡條文,因此沒有基督教「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這一條。十個小故事,多數時候都以同一個大型屋邨做背景。故事裡的醫生和病人家屬、大學教授、郵局小職員以及被他偷窺的女子等等,都住在同一個屋邨裡,看著同一片草地,走過同一條道路。「第五誡」犯了謀殺罪的少年,在犯案前,就曾經跟他未來的辯護律師在咖啡店裡擦身而過。「第八誡」的角色亦知道「第二誡」的故事。相識或不相識的,既遙遠又原來這麼接近。命運的細線,就如此這般交錯在一起。
「第一誡」的故事一開始,就出現了一個穿著厚大衣坐在雪地上生火的男人。這個神秘男子,在《十誡》的其他故事仍不時出現。他一直沉默不語,有時他是路人甲,有時在醫院裡工作,有時是電車司機,有時是工人,有時是學生,彷彿跟其他角色互不相干,又彷彿一直冷眼旁觀,或者在某些關鍵時刻,與主角打個照面。在「第五誡」的殺人故事裡,神秘男子望著計程車裡將要犯案的少年,似在向他搖頭示意,又似在暗自感嘆。「第九誡」的丈夫因為妻子偷情打算自殺的一刻,神秘男子也追上前去。神秘男子由波蘭演員 Artur Barcis 飾演。他就像守在眾人附近的天使,看著人間一個接一個或悲或喜的小故事,而他,總是默默無言。

微妙的聯繫

奇斯洛夫斯基在後來的《藍白紅三部曲》( Three Colours Trilogy ) 也採用了類似的手法:一個駝背的老婦拿著玻璃瓶,吃力地要把它丟進高高的回收筒裡。《藍》( 象徵自由 ) 的 Juliette Binoche 閉上了眼睛,沒有看到那個老婦;《白》( 象徵平等 ) 的 Zbigniew Zamachowski 看見了老婦,但無動於衷;《紅》( 象徵博愛 ) 的 Irene Jacob 則走上前,替老婦把玻璃瓶丟進回收筒裡。命運的交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微妙聯繫,在《藍白紅三部曲》裡一再出現。三部影片的人物都走進了同一個法院裡,最後也巧合地登上了同一班遭到意外的輪船。
《兩生花》(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 裡提到那個杜撰出來的荷蘭作曲家 Van den Budenmayer,他的大名,其實早在《十誡》的「第九誡」中已經出現。在一篇 Zbigniew Preisner 的訪問裡,他說奇斯洛夫斯基本來想用馬勒的音樂,但版權費太過昂貴,於是他仿傚馬勒的風格,作了一曲,並和奇斯洛夫斯基一起虛構了 Van den Budenmayer 這個名字,當成是古人的作品。《兩生花》某程度也是改寫自「第九誡」的其中一個小片段:女病人因為心臟有毛病,不得不放棄當女高音的夢想。而「第九誡」中關於愛人與第三者偷歡的情節、偷聽電話的情節,以及同一段 Zbigniew Preisner 的音樂,亦在日後的《紅》裡重複出現。
Irene Jacob 似乎要在奇斯洛夫斯基的鏡頭下,才散發出神采。見過她在其他電影裡的造型,都不及她在《兩生花》和《紅》裡那樣美麗。奇斯洛夫斯基懂得電影的魔法。鞋帶、心電圖、玻璃球、廣場上的示威,接通了兩個外表一樣但互不相識的心靈。一個猝然死去的時候,另一個莫名其妙的感到了哀傷。《兩生花》說的就是兩個女子的心靈感應:Weronika 與 Veronique,一個在天上,一個在人間。
我在很多年前曾經買過《兩生花》的影帶,後來才知道是美國版。歐洲版 ( 即一般放映的版本 ) 拍到 Veronique 觸摸大樹就完了;美國版卻再加了一場,是 Veronique 下了車,上前跟父親擁抱。奇斯洛夫斯基大概擔心美國觀眾看不明白,所以添了蛇足。歐洲版始終比較意在言外,也應該更接近導演的原意吧。[1]

情誡、殺誡

《十誡》的十個小故事中,有兩個其後分別發展成個半小時的電影,那就是《情誡》( A Short Film About Love ) 和《殺誡》( 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 )。《殺誡》基本上是「第五誡」的加長版。其中一個令我討厭《2046》的原因,是它一開頭就裝模作樣地濫用了《殺戒》的音樂。在《殺戒》裡,沒有完全清白的人。遇害的計程車司機,常有壞心眼的時候。也沒有絕對邪惡的人。殺人的少年並非冷酷無情,他一直惦記著意外中死去的年幼妹妹。少年殺了人,然後法律又殺了他。少年用繩索勒住計程車司機的頸,又用衣服蒙著他的頭;最後行刑的警察就蒙住少年的眼睛,把繩圈套在他頸上,把他吊死。奇斯洛夫斯基就這樣把平民百姓的殺人行為,與國家機器的殺人手段,並置起來,同時對暴力和死刑提出了控訴。
而《情誡》則對「第六誡」作了較大的改動,結尾也不一樣。奇斯洛夫斯基曾經說過,《情誡》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的敘事觀點。起初少男用望遠鏡窺看居住在對街大廈的女子,觀眾一直就通過他的觀點去看事情。然後他和那女子交往,受到了傷害,企圖自殺,敘事觀點就開始轉移到女子那邊,隨著她的視點去找尋失了蹤的少男。這一敘事觀點的轉變,令觀眾跟隨的,始終是苦苦追尋而受盡折磨的一方。
奇斯洛夫斯基沒有把偷窺的少男寫成變態色情狂,而是個多愁善感的孤獨少年。電影版加了一段少男與同住嬸嬸的對話。他從望遠鏡裡看到女主角獨自在屋裡哭泣,去問同住的嬸嬸:「人們為什麼哭呢?」嬸嬸回答那是因為人們感到被遺棄,或再承受不了生活,或是受了傷害。他再追問:「那我們可以怎樣呢?」嬸嬸卻說了一個故事:有一趟她兒子牙痛,卻拿起燒紅的熨斗壓在肩上。奇斯洛夫斯基在此寫出了人心的創傷。聽來好像不可思議,但人們就是會選擇以新傷掩蓋舊患,儘管最終招致遍體鱗傷。改寫後的《情誡》已不只是對應十誡中的「不可姦淫」,更是一個關於追尋和受傷害的故事。
「第六誡」的結尾是女子去郵局找少男,他就告訴她:「我以後都不會再窺看你了。」十分簡單直接。《情誡》沒有這一筆,結尾是女子通過少男的望遠鏡,看到從前的自己。結局是開放的,也似乎比較樂觀。套用奇斯洛夫斯基的說法:儘管我們知道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但它看起來好像一切都還有可能。

波瀾的起伏

奇斯洛夫斯基早年拍的大都是紀錄片。由於當時政治上的封閉,很多波蘭人都願意到電影院看紀錄片,因為他們認為紀錄片能夠如實反映他們的生活經驗。1960 至 1970 年代,是波蘭政局頗為動盪不安的年代。1976 年六月,共黨政府大幅提高糧食價格,觸發全國大規模罷工示威,也是四年後團結工會冒起的先聲。奇斯洛夫斯基拍於 1976 年的首齣劇情長片《疤》( The Scar ),就出現了格旦斯克工人罷工的報章新聞。雖然奇斯洛夫斯基自認這部電影拍得差,劇本結構不夠嚴謹,《疤》卻回應了當時的局勢。(《疤》的故事設定在 1970 年,當年同樣因為政府提高糧食價格而觸發罷工,最後更導致血腥鎮壓和領導下台。電影可說是有借古諷今的意味。) 影片臨近尾聲時,工廠廠長得知工人罷工的消息,站出來跟工人說:「我是和大家站在同一陣線的。」結果他被辭退了。但他幹了應做的事情,不用受到良心譴責,最後在家裡跟小外孫玩耍,自得其樂。
《疤》也隱晦地提到了 1956 年波蘭的政治風波。不計算電視劇的話,《影迷》( Camera Buff ) 是奇斯洛夫斯基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拍於 1979 年,正是團結工會冒起的前夕。片中的業餘電影人,渴望把官方報導以外的真實一面拍攝出來,卻要面對來自官方的壓力。( 奇斯洛夫斯基把他的好友兼同行贊努西也請來,在片中客串演回自己,跟虛構的角色討論拍攝紀錄片的事情。) 至於 1984 年的《無休無止》( No End ),則反映了團結工會被鎮壓,國家實施戒嚴之後波蘭人普遍的低落情緒。
1981 年的《盲打誤撞》( Blind Chance ),有個非常特別的結構。一個人追火車,有三個可能性:一是追上了,於是成為了共黨的活躍分子,卻要被迫幹出埋沒良心的事情;二是沒追上,卻撞倒了警衛,被拉去坐牢,結果認識了反對派,成了反政府分子;三也是沒追上,卻碰上他的女同學,自此平步青雲,不涉足政治,和女同學結了婚,成了中產醫生,前途大片美好,然後卻遇上空難,死在半空。1981 年是團結工會取得短暫勝利的一年,奇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卻是宿命和悲觀的。很多年以後由桂莉芙柏德露主演的《緣份兩面睇》( Sliding Doors ) 也用了幾乎相同的敘事形式,寫一個女子乘地鐵回家,趕得上還是沒趕上那一班車,因而生出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緣份兩面睇》是輕巧的,《盲打誤撞》卻要沉重得多。
共黨下台之後,有人批評奇斯洛夫斯基的影片沒有對當前的政治發展有任何回應,他就反駁,說波蘭的政治已經無法引起他的興趣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團結工會的華里沙曾經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執政後卻常常亂說話,成了大家取笑的對象。團結工會上台時,不少人曾寄予厚望,但奇斯洛夫斯基會說:「無論這股希望是被誰燃起的,是 1956 年和 1970 年的共產黨、1981 年的工人,還是 1990、1991 年的新政府,都沒有分別,每次我們都認清這股希望只不過是另一次的幻滅、另一個謊言、另一場夢,而非真正的希望。」
經歷過數十年起起伏伏的政治波瀾,奇斯洛夫斯基在他最後的日子裡,選擇進一步轉向思索人性的主題,去捕捉存在於人們內心裡某些難以言詮的東西。
--------------------------------------------------
[1] 在《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一書裡,奇斯洛夫斯基曾經談及《兩生花》的不同版本。他這樣說:
結果《兩生花》有兩個版本,因為我替美國人拍了一個不同的版本。我們看見一個男人從一幢我們已經知道的房子裡走出來叫道:「薇若妮卡,外面冷,進來吧。」「爸!」薇若妮卡說完之後奔向他,並擁抱他。那是美國版的結局。顯然那是她的祖庴,你也知道那個男人是她的父親。我以前提過,美國人在看過前面的部分後,不能確定那就是她父親,或許那只是某個搬弄木材的男人,誰知道呢?那部片子在美國賣得很好,賺了不少錢 ── 當然是替製作人賺囉!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30404

十誡-奇斯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回顧 >Alan

奇斯洛夫斯基(Kieslowski)用了九位攝影師(其中 Piotr Sobocinski 負責《第三誡》和《第九誡》),以不足一年的時間拍成《十誡》(Dekalog)。如果把其看成一個整體(奇氏有時也這樣看),我認為《十誡》就是奇氏的最佳作品。
儘管波蘭經歷過信奉唯物論的共產主義統治數十年,超過九成的波蘭人仍信奉羅馬天主教。奇氏所指的十誡,正是天主教的十誡,有別於聖經出埃及記的十誡。對於其他基督教教派來說,這會被視為異端。其實我這個外人寫的這篇文章,天曉得是否也會被看作末世將近的異端邪說,迷惑人心!
打從《第一誡》第一個鏡頭開始,除了《第七誡》和《第十誡》,我們總會發覺一位演員-- Artur Barcis。不是同一角色,他常在關鍵時刻出現或路過,有時與主人公四目交投,也只是個無關痛癢的旁觀者。或者我們可以把他當作華沙蒼穹下的下凡天使,監視著違犯了誡命的眾生!奇氏說《第七誡》本來有他,但拍的不好所以剪掉。而拍《第十誡》時他只認為那只是個玩笑,不需要有這樣一個旁觀者,後來卻覺得當時的決定錯了。其實在奇氏起初寫劇本時這樣一個「無關痛癢」的人物並不存在,只是有人感到欠缺什麼的,經再三討論後才加進這個角色。及後在《藍白紅三部曲》(Trois Couleurs),奇氏再以一個吃力地要把玻璃瓶放入垃圾桶的老婆婆反照出三部曲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第一誡: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躺在雪地上的狗屍是對小孩的一個啟蒙,他那雙圓圓的大眼睛已告訴我們他對死亡不可知的疑惑及生命無可挽的悲憫。他的父親卻完全信賴科技。雖然電腦甚至能為我們打點好生活的一切(如鎖門和開關水龍頭?),雖然電腦甚至擁有人工智能,但我們是否就放心把所有重要如生命的交託給它?把它看作「祂」?到事情發生了,卻又把一切歸咎於祂?在片子的開首「華沙蒼穹下的天使」為悲劇落淚了,在片子的結尾祂也為悲劇落淚了。

第二誡: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虛誓能挽救一條生命。醫生說他相信神,所以他的誓言變得更可信,縱使他其實已想到這只是個善意的謊言。畢竟他是個醫生,更是個歷盡家破人亡的醫生(華依達和波蘭斯基也給我們訴說過波蘭沉痛的往事)。經歷過生死的人,不管是醫生、是病人,就應當懂得生命的意義。

第三誡:守瞻禮之日

發生在平安夜(聖誕凌晨)的故事。聖誕是波蘭人(天主教徒)一個重要的瞻禮日,應當放下一切勞碌工作,除了注重宗教生活,還有家庭生活。當然從事某些行業的人,如醫院值班員、警察、電車司機(Barcis)、酗酒者中心管理員、車站保安員等,工作還是無可避免。作為計程車司機的主人公,應該可以休息一下,縱使計程車真的被盜,也應該讓警察去找吧!不過即使在普世歡騰的平安夜,當值期間打嗑睡(醫院值班員)或者玩滑板(以避免打嗑睡的車站保安員!),又是否疏於職守?就像一部公路電影,從家出發,旅程中碰上不同的人和事,最後帶著點點所悟回到家裡。
於教徒來說,第三誡的意義在於愛自己,要學懂照顧自己。(後)現代人好像是比較寂寞似的,例如看電影一定要有伴,每逢佳節倍孤單?所以我有點疑惑,寂寞的現代人如本片的女主人公,實際上是否已違犯了第三誡?

第四誡:孝敬父母

我們常說,生娘不及養娘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那種愛比血緣更重要。很多時候人就是不了解自己,更別說了解別人,或者被別人了解。當沒有較實在的依據,如血緣,人便可能更迷惘。在奇氏的電影裡我們常看到人奇妙的命運/機會/自由意志,一些人或事表面好像對我們無關痛癢,卻甚至可能影響我們一生,《盲打誤撞》(Przypadek)更以此為主題。本片的女主人公便因為 Barcis 飾演的陌生人(抬著船走過的人)而「臨涯勒馬」,一切不至於無可挽回。

第五誡:毋殺人

不可殺人,但可不可殺殺人的人?有理由可不可殺人?殺人的人沒有什麼理由去殺人(於我們來說),他殺了人又是否一個理由給我們殺?如果說殺人的人死不足惜,可須考慮被殺的人是否也死不足惜?殺殺人的人可阻嚇再有人殺人?「自從亞當與夏娃的長子該隱殺死弟弟亞伯以來,沒有任何懲罰真正起到阻嚇的作用!」
一半的銀幕時間敘述殺人,另一半敘述殺殺人的人。多重濾光鏡(主要綠色)的冷色調營造一個冷酷醜惡的世界,是攝影師 Slawomir Idziak 的主意。律師、計程車司機、兇手/臨刑的死囚、兇手的家人、執行死刑的官員也抽煙,不同的只是選擇有沒有濾嘴,抽煙的母題提醒我們人的平等、自由和權利(儘管我們常見奇氏也煙不離口)。
其實司機也不是個好人。我並非說他死有餘辜,片子要說的恰恰相反。因他不是個好人,拒絕接載一對男女和一對男人,卻碰上兇手,呈現奇氏命運/機會/自由意志的母題。死囚亦提起五年前他寵愛的妹妹給拖拉機輾過的往事,再現奇氏這個母題。
主題曲 Decision 是《十誡》中我最喜歡的,也許王家衛也是(放了在《2046》)?
加長版本的《殺誡》(Krótki Film o Zabijaniu)不受時間限制,對三個主要角色可以有更詳盡的描述。原來他們當天也曾擦身而過,是宿命?是機遇? IMDb 說《第五誡》是由長版《殺誡》剪輯出來,其實不對的。很明顯很多鏡頭在兩個版本裡並不一樣,例如兇手殺人後把計程車頂的燈箱拋掉時,只在電視版看到上面「TAXI」的字樣。而最後的鏡頭就更明顯了。依奇氏所說,是拍攝了電影和電視兩個版本,剪輯時把它們混起來,一些電影的鏡頭放了在電視裡,一些電視的鏡頭又放了在電影裡。

第六誡:毋行邪淫

她不相信愛。但常人卻有慾,當她的道德觀與我們的不同的時候,我們便說她邪淫。他相信愛,縱使我們懷疑他是否懂得愛。他教她相信愛,她教他反省愛。或者,當真的懂得愛、真的相信愛的時候,人們便不再行邪淫。
奇氏曾說過,攝影機角度的選擇,是根據愛人的人的角度的。開始時他窺看她,我們也透過他(主觀敘事的主觀鏡)窺看她。最後我們卻透過她看世界,她找尋消失了的他。奇氏也曾說過他沒有把攝影機的運作寫進劇本,攝影師們也有很大的自由,卻拍出相似的十部影片,他覺得那正是一種劇本精神。很明顯,劇本敘事的範圍正影響著攝影機的角度,本片開始時情節局限在他所知的範圍(限制型敘事),最後敘事卻轉向她。劇本到影片要呈現的,就是愛人的人的痛苦。「華沙蒼穹下的天使」正出現在他因約會成功而欣喜若狂的鏡頭和她眺望他離開的那個主觀鏡--兩個敘事的轉折點。
「如果趕上這班車,到我那處。」又是奇氏命運/機會/自由意志的母題。其實趕不趕上這班車事情也早晚會發生吧。她遲早提出,他一定同意!
加長版本的《情誡》(Krótki Film o Milosci)就更精采了。長片(理論上)可以無限加長,對主人公便可以有更詳盡的描述。他學懂了要忘記一些不能承受的痛苦,就是令自己承受一些更痛卻能忍受的苦。在她家門口,當她咄咄逼人,他無言以對只有跑上天台,以冰塊冷靜自己,才能提出冰淇淋約會的要求。對於一些他一時不懂得處理或面對的事情,他只有一走了之。這兩點更預示他後來突然奔離她家,回家割脈等連串事件。
女主角 Szapolowska 希望《情誡》有寓言故事般的結局,所以最後《情誡》與《第六誡》的結局並不同。《情誡》以倒敘的方式,從結尾她再見躺在床上的他那個鏡頭開始--她要撫他仍纏著繃帶的手,卻被移開。一個鏡頭已道出曾發生的事及三位主要角色間愛與保護的關係,也帶出懸念。《情誡》的結尾更令我動容--她從他的角度回望自己,因而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對方。頓悟給生命的喜悅和愛給心靈的觸動,那是奇氏的電影世界最令我動容的一刻(另一刻在《白》(Blanc)的結尾)!這樣的結尾不能放在《第六誡》,《十誡》畢竟是較寫實的電影,而且從原來的片名看,電影版《情誡》才是個愛的故事。雖然奇氏說這個結尾還令他想起《影迷》(Amator)的主人公倒轉鏡頭拍攝自己的結尾,但令我動容的還因為它充滿睿智的天馬行空,如英瑪褒曼,如安哲羅普洛斯,如活地亞倫。

第七誡:毋偷盜

我們常說,不問自取,是為賊也。不可偷盜,但偷回被人偷了的算不算偷盜?女兒是否可偷?「偷回」自己的女兒叫綁架?母親的身分是否可偷?我們又常說,生娘不及養娘大。其實愛,父母子女間的愛和男女間的愛,是否可偷?其實她、她的媽媽和她女兒的爸爸算不算偷盜?但不論誰對誰錯,片子開首女孩的呼喊和結尾她的特寫鏡頭卻提醒我們,孩子還是最無辜的。

第八誡:毋妄證

猶太研究員相信波蘭倫理學教授當年的藉口--他們不能對祂撒謊,破壞祂不可作假見證的誡命。有人質疑對於真正的信徒來說,那樣的見證並非不誠實,猶太女子卻說只因她找不到別的理由。波蘭女子獲悉當年的猶太小女孩仍活著,感到欣慰,因為對於自己當年道德/信仰兩難的抉擇,半生內疚,縱使身為「受害人」的猶太女子知道真相後,也能完全體諒。
然而,也許是信仰給精神的支持,或者是內疚對個人的激勵,波蘭女子後來從納粹魔爪下拯救了不少猶太人。即使僅有的兒子不願跟她同住,她的信仰令孤獨的她也不感到寂寞。相對地,那個本來要收容猶太小女孩的男子,因被誤會為蓋世太保工作而險些送命,一輩子自困於寂寞的黑暗世界,與世隔絕--裁縫竟對流行時尚如此無知。其實從他當年收容小女孩的條件,已經可見他有多執著。就如最後的鏡頭,他只會從自己的黑暗世界窺看外面的光明,卻不會走出第一步。
當然,這只是對裁縫的一個解讀,別人的情況,我們總是無法完全了解。就如猶太女子誤會了波蘭女子數十年。又如我們難以理解教授為何不固定那幅掛在牆上常常傾斜的畫。再如公園那個身體柔軟的男子認為鍛鍊便可以做到他的高難度動作,對教授來說卻原來太遲了。或者,有些事情已是「太遲」了,又有些事情我們實在無能為力,我們便要懂得接受,無論透過信仰或意志,什麼方法也罷。猶太女子要接受世上有些人能救人有些人卻被救的不公平;教授和裁縫要接受過去了無可挽回的事實。人可以堅持,卻不要執著。
奇氏愛在系列作品中加插些要素,令系列成為一個整體。在本片除了發生在同一住宅區及 Barcis 又在重要時刻出現(飾學生),第二誡的女子和醫生,及第十誡擁有一套飛船郵票的集郵的父親,原來與教授住在同一幢大廈。

第九誡:毋願他人妻

她愛他,卻認為性與愛可以分開--「愛並非每週床上喘氣五分鐘;愛存在於心裡,而非兩腿間。」但常人卻有慾,我們能否說她邪淫?而他也愛她,相信沒有愛的性,卻不相信沒有性的愛。從前他曾不知多少次不忠,甚至現在遇上青春才貌相存的女病人(這角色後來發展為《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的 Weronika?),心中還有點點忐忑。我們不能說他邪淫?她的情夫也認為沒有性便沒有愛,更愚蠢的以為沒有愛的性便是愛。從教徒的觀點來看,他們也違犯了第六誡,她的情夫更違犯了第九誡。更重要的是,他倆最後學懂愛,學懂珍惜--「我們擁有的比我們沒有的更重要。」雖然有些希治閣式的懸念鏡頭(例如她找尋從衣櫃走出卻不知去了哪裡的他的長鏡頭),與《第六誡》相比,這更是個愛的故事。
女病人提到的是十八世紀荷蘭音樂家 Van den Budenmayer。《兩生花》的 Weronika 心臟病發作時唱的及 Véronique 在音樂課教的也是他的E小調協奏曲,我們更可從《紅》(Rouge)的工作人員表中發現他的名字。其實他只存在於奇氏的電影世界,所有他的音樂乃出自波蘭作曲家 Zbigniew Preisner 的手筆。Preisner 自1984年的《無休無止》(Bez Konca)開始便為奇氏的劇情片配樂。(因國家審查,1987年在康城電影節首映的《盲打誤撞》其實在1981年已完成。)Preisner 的電影音樂是很多影迷的至愛,其中我自己最愛的是《藍》(Bleu)和《兩生花》。

第十誡:毋貪他人財物

我們幼承庭訓,便宜莫貪。但人性「軟弱」,我們能否抵抗不勞而獲的誘惑?可是繼承遺產算不算貪?如果弄得兄弟不和呢?同是三張小紙片,有些竟價值連城(但要完整一套)。而更寶貴甚至無價的情(失去了人生亦不完整),人卻不珍惜?其實人類的價值觀是否有點奇怪?
無論前路是宿命,是機遇,還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人生總充滿著生離死別,充滿著喜怒哀樂愛惡慾。不同的時代道德和價值觀不盡相同,奇氏就以函括不同類型影片的《十誡》探討當代人如何面對道德上的困境,縱使我們不一定找到解決的辦法,卻是必須省思的。
以上部分資料來自一些訪問,及奇氏的著作【Kieslowski on Kieslowski】(有中譯【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及【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奇氏通過此書告訴我們他一生創作電影的歷程。對,是一生,他自己又是否無法逃避最後的宿命?
http://www.movieworld.com.hk/cgi-bin/ceilidh.exe/forum/?C3cbdaaf698oT-6035-796-30.htm

基耶斯洛夫斯基謀殺生活的電影大師 >王之軍 編劇

基耶斯洛夫斯基作為一位同樣在社會主義体制下的導演,有著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相當一部分導演都沉迷他的“三色”和“十誡”,并以基耶斯
洛夫斯基作為自己創作的姿態。相比較“三色”里丰富的色彩含義,“十誡”顯得很冷峻。“十誡”系列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為波蘭電視台制作的十部電視短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和《十誡》的原作者皮斯維茨把《圣經》里的“十誡”演化進波蘭每個人的生活。与《圣經》的說教不同,基耶斯洛夫斯基一直都以描述人的本体而自居。這樣的創作狀態給了我們一部加長版的、更加冷峻的殺誡———《謀殺短片》。
在我們進入這部影片深層世界之前,需要了解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拍攝故事片之前与故事片初期的創作。
相對后來風靡文藝青年家中的“三色”系列,基耶斯洛夫斯基之前的創作有著更明顯的責任感。“十誡”系列算是一個分水岭。在此之前的《永無止境》和《机遇之歌》都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述波蘭的時政。基耶斯洛夫斯基不用直接的語言批評政治体制和電影環境,《永無止境》利用超現實的手法,使律師的靈魂回歸到戒嚴之后的世界,從而進一步闡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主題:自由和愛。對反對党積极分子的描述是基于自由之上,而對于律師遺孀的內心体現卻是在愛情之中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利用一种形而上的方式,力圖進入內心世界進行探索,而且价值也恰恰取決于對政治的批判。或許,這不是真正含義上的批判,但形成了有力的表達。
《机遇之歌》里基耶斯洛夫斯基則是大玩了一次形式。在電影結构上,本片堪稱是經典的三段式結构。影片從維特克追赶火車開始。一件很簡單平常的事情,基耶斯洛夫斯基卻給出三個結局,并且迥然不同,看上去絲毫沒有關聯。第一個結局是維特克赶上了火車,遇到了一名共產党,鼓動之下他自己也成為了一個党員積极分子;第二個結局則是相反的机遇,維特克追赶火車時撞到了一名鐵路哨兵,而后被捕、被判刑,在被送到一個沒有酬勞的公園工作之后,他遇到了一名反党的工人,于是成為了一名反党的軍人;最后的結局是他沒有赶上火車,而是遇到了自己的同學,他繼續深造,最后和同學結婚,過著与政治無關的生活。在一次出國公干的路上,他乘坐的飛机爆炸。這三個故事比較來看,前兩個很明顯和政治有關,表現維特克在波蘭不同政治立場的不同遭遇。透過假定的環境和人物,假定的事件,大書特書波蘭政治環境的尷尬境遇;第三個故事看似脫离了政治,主人公做了一名与政治無關的醫生。可是,恰恰相反的是,他的遭遇是最帶有悲劇性質的。看上去和政治無關,只是生活的机遇。但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所要說的,卻是和政治息息相關的。在第三個故事里,維特克選擇逃避社會的現實環境,可最后得到的結局是悲傷的。我們不妨理解為,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眼里,政治是波蘭社會唯一存在的理由。《机遇之歌》里的波蘭社會,是被政治籠罩的近乎病態的環境。
這兩部電影算不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直接表現政治的影片典范,但是卻是手段最特殊的。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以人為本”,《机遇之歌》和《永無止境》都是以關注人的姿態來進行政治觀點的敘述。与表現人時曖昧不清的風格一樣,基耶斯洛夫斯基沒有什么直接的政治立場。這點上,和同是波蘭名導的瓦伊達大不相同。就算是在他更早的電影《電影迷》中客串的克里斯多夫·扎努西也是大不一樣的風格。他習慣用假定的故事拍攝影片,探討生命的無限可能的同時,卻不体現可能性最清晰的一面。但是,盡管如此,我們卻不能說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個風格混亂的導演,是一個沒有立場主見的導演。不提供選擇生活樣本答案的立場才是最彌足珍貴的風格。
在《謀殺短片》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皮斯維茨把原本的短片改成了一部以短片命名的長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敘述這個故事的過程時,沒有准确地告訴我們年輕人殺害出租司机的目的和動机。同樣,基耶斯洛夫斯基也很冷靜地表述律師皮爾契的觀點,一個為現世法律和道德都不相容的觀點。這個觀點通常被認為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觀點,也被認為是電影的主題。其實,整個過程里,基耶斯洛夫斯基都沒有宣揚這個觀點的正确。基耶斯洛夫斯基只是將這部影片作為探討命題的介質。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故事是以平衡做為起點的。殺人者在殺人時的恐怖与后來被法律謀殺時的恐懼是何等平衡,這种契合點与其說是對法律和死刑的批判,倒不如說是一种天秤的体現。探討一個命題遠比定位一种觀點來得深遠、人性。
如果說“三色”系列的風格多少有些悲情的話,那么在《謀殺短片》里我們看到的就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最悲觀的一面。整個電影的色彩基調就很壓抑。灰黑色的世界里,除了悲觀和痛苦,我們看不到其他的元素。上面我們說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塑造了一個天秤,兩种殺人方法其實是一樣殘酷的。對于導演來說,這樣的處理,是為了更深層地表現他的觀點。這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拍攝《謀殺短片》的第一個目的,對于謀殺這一行為的控訴。除此以外,《謀殺短片》更多的是在表達基耶斯洛夫斯基對波蘭這個國家的悲觀態度。用他的話來說,“(波蘭是)一個陰暗可怕的世界,一個人們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同情心的世界,一個人們之間互相憎恨的世界,一個人們之間不但不互相幫助反而互相拆台的世界,一個人們互相厭惡的世界,一個人們獨居的世界。”
這樣的一段話,与其說是對波蘭的悲觀態度,倒不如說成是整個世界的通病。現代社會里的人与人關系和体現价值的手段都是用這樣的方式。無論是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西方發達國家。人們面臨的都是影片中每個人的處境,他們都何等孤獨。謀殺是罪,導致謀殺的冷漠与排斥卻是根本原因。
強烈的孤獨感和悲觀主義思想,使得基耶斯洛夫斯基后面的電影也處在這樣的觀點之中。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不符合歐洲藝術導演風格的導演,卻是一位具有強烈情感的思想家。他思想的過程是電影,而思想的結果是人們都無法拒絕可又不敢承認的真理。諸多批評家對基耶斯洛夫斯基電影的体現与表達方式大肆批評,而他們恰恰就是不敢承認現實的跳梁小丑。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里,被謀殺的,就是社會与人類的假象。
http://big5.ycwb.com/misc/2008-08/22/content_1959281.htm

奇士勞斯基>百度百科

克日什托夫·基斯洛夫斯基又譯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奇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ślowski)(1941年6月27日,華沙 – 1996年3月13日,華沙) 一位有影響力的波蘭電影導演、劇作家,因他的作品《三色》和《十誡》聞名世界。

早年生活

奇士勞斯基出生在波蘭的華沙,在幾個小城鎮中長大。十六歲時,他進入一所消防員培訓學校,但三個月後退學。隨後,沒有任何的職業目標的奇士勞斯基靠著關係進入了一所學院學習戲劇技巧。他決定成為一名戲劇導演,但在當時,並沒有為戲劇導演的專門培訓,所以他選擇了學習電影作為中間的踏板。
離開學校後奇士勞斯基作了一名戲劇裁縫,他申請進入了當時的先鋒藝術家創立的羅茲(Łódź)電影學校修導演課程,但兩次都落選了。為了逃避當時的強制性兵役,他暫時地成為了一名美術系學生,並且暴飲暴食,企圖使自己的身體不適合兵役的要求,在逃過了強制性兵役選拔的數月後,奇士勞斯基通過第三次的申請,進入了羅茲(Łódź)電影學校。
在1964至1968年奇士勞斯基進入羅茲(Łódź)電影學校期間,政府給了學校相對較高的藝術自由。奇士勞斯基很快就失去了他對戲劇的興趣,決定製作紀錄片。

記錄片

奇士勞斯基早年的記錄片關注于城市居民、工人、士兵的日常生活,儘管他不是一個公開的政治電影攝製者,但他很快發現,試圖精確地描寫波蘭人民的生活使他與政府間產生了矛盾。他的電視影片,關於1971年什切青(波蘭港市)罷工事件的《工人的七一年》(Workers′71),只播放了經過徹底審查的部分。
在拍攝完《工人的七一年》之後,奇士勞斯基在他的電影《Curriculum Vitae 履歷》中將他的目光轉向了政府本身,這部電影將一個政治局會議的記錄片與一個關於官方詳細審查一男子的虛構故事相結合。儘管奇士勞斯基相信這部電影傳遞的信息是反對獨裁,但他仍被同行們所責備說他與政府合作。
奇士勞斯基後來說他放棄拍攝紀錄片基於兩個原因:對影片《工人的七一年》的審查使他懷疑在獨裁的政體下,能否真正的敘述事實,以及在拍攝《Station 車站》(1981)時的一件事情,他的一些膠片險些被用作一起案件的證據。他認為小說不僅可以有更多的藝術自由,也可以更真實地描繪每天發生的事。

波蘭長片電影

奇士勞斯基的第一部紀錄片電影, 電視影片《Personnel 職員》(1975)在曼海姆電影節奪得了他的第一個獎。包括《職員》和他的下一部電影《The Scar 生命的烙印》都是社會現實主義的作品,角色非常多: 《職員》描寫的是一個製作舞台戲劇產品的技師,這是基於奇士勞斯基早年學校學習的經驗,《The Scar 生命的烙印》展示了 在計劃經濟中一個小鎮的巨變。 這些電影有著記錄片的風格,並且都是由非專業的演員演出的。與他的早期作品一樣,它們描述了在不良體制重壓下的日常生活,但是沒有加以明確的評論。
《Camera Buff 影迷》(1979)(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金獎)與《Blind Chance 盲目的機遇》(1981)延續了相同的路線,但是更加關注了個人的倫理的選擇,而不是整個社會的。在這一時期,奇士勞斯基作為loose movement的一部分,與同時代的波蘭導演一起,包括Janusz Kijowski,安傑伊·瓦依達(Andrzej Wajda)和安吉妮斯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他們的作品被稱為道德焦慮電影。
《No End 永無休止》(1984)可能是奇士勞斯基最具政治傾向的電影,用一個律師死後的幽靈和他的寡婦的視角,描寫了波蘭戒嚴期間政治審判。影片嚴厲的批評了政府及政府的反對者。從《永無休止》開始,奇士勞斯基導演生涯中出現了兩個緊密的合作者:劇作家克日什托夫·皮斯維茲(Krzysztof Piesiewicz)和作曲家澤貝紐·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皮斯維茲是一位辯護律師,奇士勞斯基在為創作《永無休止》調查政治審判時遇了他(《永無休止》本打算作為一部記錄片),他與奇士勞斯基合作寫作了隨後的所有電影。普瑞斯納提供了《永無休止》的音樂創作和其隨後的絕大多數電影,還為電影虛構了一為名叫Van den Budenmayer的中古作曲家。
《十誡》(《The Decalogue》,1988),一個包含十部短片的系列劇,每一部都基於十誡中的一條戒律,並將故事安排在了當代的華沙,這一系列劇是為波蘭電視創作的,直到多年後都很少在其他地方看到,但到現在,它仍然是一部飽受爭議的電影。奇士勞斯基後將其中的兩個部分擴展成了長篇電影,《殺人短片》(《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和《愛情短片》(《A Short Film About Love 》)。

國外作品

奇士勞斯基的最後四部電影全部是與他國合作的作品,主要由法國得製作人Marin Karmitz投資。這些電影關注于道德與精神哲學上問題,類似於《十誡》和《盲目的機遇》,但更加抽象,更少的演員,更多的內在情節和更少對公眾的興趣。在這些電影中,波蘭更像是通過一個歐洲外來者的眼睛描繪的。這四部作品是他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遠遠超過了他的其他作品。
其中第一部作品為《維羅尼卡的雙重生命》(港譯:兩生花;台譯:雙面維洛妮卡;英譯:The Double Life of Véronique (1990)),使得伊蓮·雅各一舉成名。而後的《三色》三部曲(《三色之藍》、《三色之白》、《三色之紅》),使他繼《十誡》後最精彩的電影,也是他在國際上的第一次商業成功。

逝世及遺產

1996年3月13日,奇士勞斯基死於一次心臟病突發後的開心手術過程中,其後葬在華沙的Powazki公墓,非常接近圍牆的一處地方。陵墓上有一尊以黑色大理石造成的小雕塑,坐落在一個一米多高的底座上,形狀為由兩隻手比出一個矩形框的攝影師典型的手勢,而下面亦刻有奇士勞斯基的名字和年代。
在他死後多年,奇士勞斯基仍是歐洲最有影響的導演之一,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大學的電影課上所學習,1993年書籍《Kieślowski on Kieślowski 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根據Danusia Stok的採訪,奇士勞斯基用他自己的語言描繪了他的生活和作品,還有一部描寫他的傳記電影,《Krzysztof Kieślowski: I'm So-So 奇士勞斯基-如是說》(1995), 由Krzysztof Wierzbicki執導。
儘管他曾宣稱在拍攝完《三色》後退休,但直到他逝世的時候,奇士勞斯基還在與Piesiewicz一同創作新的三部曲《Heaven 天堂》、《Hell 地獄》及《Purgatory 煉獄》,這一三部曲是由但丁的《神曲 The Divine Comedy》(La commedia)獲得的靈感。唯一完成的部分《Heaven 天堂》由Tom Tykwer執導,在2002年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放映。

記錄片、短片

《From the City of Łódź 來自洛茲城》 (Z miasta Łodzi) (1969)
《I Was a Soldier 我曾是個兵》 (Byłem żołnierzem) (1970)
《Workers '71: Nothing About Us Without Us 工人的七一年》 (Robotnicy '71: Nic o nas bez nas) (1971)
《Pedestrian Subway 地下人行道》 (Przejście podziemne) (1973)
《First Love 初戀》 (Pierwsza miłość) (1974)
《Curriculum Vitae 履歷》 (Życiorys) (1975)
《Hospital 醫院》 (Szpital) (1976)
《The Calm 寧靜》 (Spokój) (1976)
《I Don't Know 我不知道》 (Nie wiem) (1977)
《From a Night Porter's Point of View 守夜者的觀點》 (Z punktu widzenia nocnego portiera) (1978)
《Station 車站》 (Dworzec) (1981)
《Short Working Day 短暫的工作日》 (Krótki dzień pracy) (1981)

長片

《Personnel 人員》 (Personel) (1975)
《The Scar 生命的烙印》 (Blizna) (1976)
《Camera Buff 影迷》 (Amator) (1979)
《Blind Chance 盲打誤撞》 (Przypadek) (1981)
《No End 永無休止》 (Bez końca) (1984)
《The Decalogue 十誡》 (Dekalog) (1988)
《A Short Film About Killing 殺誡》 (Krótki film o zabijaniu) (1988)
《A Short Film About Love 情誡》 (Krótki film o miłości) (1989)
《The Double Life of Véronique 兩生花》 (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Podwójne życie Weroniki) (1991)
《Three Colors: Blue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 (Trois couleurs: Bleu) (1993)
《Three Colors: White 藍白紅三部曲之白》 (Trzy kolory: Biały) (1994)
《Three Colors: Red 藍白紅三部曲之紅》 (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B%E9%87%8C%E6%96%AF%E5%A4%9A%E5%A4%AB%C2%B7%E5%A5%87%E5%A3%AB%E5%8B%9E%E6%96%AF%E5%9F%BA

 

 

台長: 阿楨
人氣(4,41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賓漢》
此分類上一篇:《拉美西斯五部曲》

D’Artagnan
遵守十誡要比吵一些枝微末節滴事,來得重要
2009-08-19 12:52:24
版主回應
禁語
2009-08-20 06:42:16
電影資料庫
累積近萬套香港上映電影資料,包括預告及製作特輯,並搜羅全港網民電影評分及評論。now 電影一站式顯示全港戲院的電影上映時間,並提供實時銷售情況,方便即時知道哪間戲院仍有座位。
更多資訊:http://movie.now.com/home/
2013-05-10 17:14: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