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16 09:19:20| 人氣6,52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幕府將軍》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評花了160部,總算了了西方尤其以好萊塢為主的影視史學,接下評日韓中。

《幕府將軍》《末代武士》都是由西方人原著、西方人導演的,講述一個西方人在日本的冒險故事的電影,電影的論述多半是虛構的。

雖是虛構,但卻反映了作者二個不同時代的不同之異國風調。

管它異國或己國風調(如後評不論俗作《宮本武藏》或黑澤明之《戰國英豪》《大鏢客》《七武士》詳參【圖博館】:黑澤明:名導演44),全都有英雄主義意味。

英雄主義是所有騎士、武俠、武士電影之共同特色吧!

那也未必,比如後評《黃昏清兵衛》(以及台之《策馬入林》)就較為真實地拍出「士」之卑與悲。

《幕府將軍》

榮獲美國電視界最高榮譽艾美獎共14項大獎提名,NBC斥資籌拍,派拉蒙、日本東寶電影公司、朝日電視臺及香港怡和集團共同出資合力完成拍攝。自2182頁的小說改編成長達六百頁的劇本,有1063場戲,戲服及布景之講究前所未見,拍攝底片長達750000英呎。影集在美上映掀起熱潮,不但讓美國大衆接觸了日本的曆史與文化,就連日式料理在西方世界大行其道都得歸功于這部影集所造成的沖擊。
描述17世紀初封建制度下的日本,是一個由愛和戰爭交織而成的故事,由李察張伯倫在片中飾演飄流至日本的英國領航員約翰布雷克索恩。劫後余生的他目睹了TORANAGA三船敏郎,成爲幕府將軍的奮鬥曆程。于此同時,布雷克索恩也身不由己的被卷入這場動蕩鬥爭,並且成爲史上第一個被封爲武士的外國人。本套DVD一套五張,完整收錄這部長達九小時的電視迷你影集,同時收錄全新制作之特別收錄內容,共13段“將軍”幕後花絮紀錄片,
http://paowang.com/blog/kuangma/archives/004185.html

《幕府將軍》(臺北:福祿壽,1980)

  美國著名作家詹姆士?克拉維爾八十年代所著的七十萬字長篇小說《幕府將軍》,是當時的全球暢銷書。日美兩國曾聯合將它搬上銀幕,由日本著名演員三船敏郎扮演老謀深算的譽志寅永一角,大受好評。
  小說以德川家康和三浦按針之間的故事爲原形,雖然人名和部分曆史背景做了修改,但熟悉日本戰國和江戶幕府初期曆史的朋友們,可以一眼看出幾乎每一個人物的原形。克拉維爾還曾經以本世紀初的香港爲背景,寫作過《大班》一書,但是對照《幕府將軍》,無論在了解和尊敬任一方面來看,他對中國的認識和感情,都要遠遜與對日本的認識和感情。小說對東西方文化沖突的描寫,非常精彩動人。
  小說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布萊克松的英國領航員。當時,英國支持新獨立的荷蘭國,與西班牙爭奪七海之制霸權。布萊克松奉命參加一個荷蘭遠洋船隊,尋找被西班牙人秘密掌握了近一個世紀的、前往中國和日本的航路。
  船隊在印度洋上遭遇颶風而被沖散,布萊克松帶著他的船只繼續向東北航行,直到發現了陸地並且擱淺。擱淺的地方,其實正是日本的伊豆半島,布萊克松和他的荷蘭船員們都被當地居民所捕獲,並獻給領主——三島的大名樫木矢生。
  矢生是個非常冷血的人,他想出種種殘酷方法來折磨這些“屬于他”的蠻子們,甚至把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放在開水鍋裏煮了一夜,而自己在月光下邊傾聽慘呼和臨死前的呻吟邊飲酒,以感悟人生的羯磨。
  布萊克松正處在死亡的邊緣,但這時救星來到了:關東最大的領主、東八州的統治者、五人攝政會議的首席攝政——蓑原家族的譽志寅永,派人把他從矢生手裏要了過來。寅永非常重視被西國大名所壟斷的南蠻貿易,希望通過布萊克松可以有所作爲。
  派到布萊克松身邊擔任翻譯的,是大名戶田家的茉莉子夫人,一個聰明、美麗的基督徒,精通拉丁文。在籍由茉莉子與寅永的對談中,布萊克松看到了希望。他請求寅永修好他的船,放他回歐洲去,而作爲報答,他許諾十年內率領荷蘭艦隊徹底摧毀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上的勢力,並將南蠻貿易全部轉移到寅永手中。
  寅永微笑著,拒絕了。這促使布萊克松産生了盡快了解日本這個奇怪國家和寅永這個奇怪領主的願望。他努力向茉莉子學習日本的語言和文化,兩人在長時間的接觸中,竟然産生了本不應該産生的愛情……
  茉莉子向布萊克松說明了自己的身世。她本姓明智,父親是統一天下的黑田老爺麾下大將。但是黑田老爺實在太過殘暴了,無法自處的父親終于發動了叛亂……作爲明智的女兒,她給夫家戶田氏帶來了不祥和恥辱,她被丈夫虐待,被天下人嘲笑,只有寅永大人看得清她真正的價值。
  她的公公戶田廣松,最終決定站在起兵討伐叛賊明智、爲故主報仇的中村將軍一邊。中村將軍在殺死明智以後,很快重新平定了天下,成爲人人敬仰如神的太閣。太閣已經去世了,大阪城中的彌右衛門幼主,由五人攝政會共同輔佐。在攝政會中,寅永和石堂將軍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現在的戶田廣松,好象家臣一樣服從于寅永。
  布萊克松逐漸變成了寅永身邊的紅人,但隨之産生的,卻是來自于各個不同陣營的詭計謀害:西班牙傳教士和航海士,爲了壟斷南蠻貿易而要置其于死地;石堂稟著本身對歐洲人的仇視和太閣過去屠殺南蠻人之政策,幾次想取其性命;茉莉子的丈夫,因爲察覺到妻子的不忠而對其拔刀相向;樫木矢生的侄子近江,因爲心愛的藝姬阿菊被寅永賜給了布萊克松,而提出決鬥的要求……
  布萊克松憑借他的機智和所掌握的知識,從刀山劍海中閃身出來。他最終被寅永賜名安信,收爲俸祿三千石的旗本,擁有了自己的百余名家臣。寅永還命令阿菊與布萊克松結婚,而對討厭蠻子的阿菊的承諾是:他爲布萊克松所生的兒子,可以成爲武士並繼承旗本地位。
  寅永越來越認識到布萊克松的重要性,並不想放他回國,而要用他來作爲和西班牙人討價還價的籌碼。石堂和寅永之間的矛盾逐漸表面化,戰爭一觸即發。布萊克松爲寅永訓練了新式的火槍部隊,但換來的卻是自己船只的被焚毀……
  布萊克松逐漸和手下的荷蘭船員一樣,迷上了日本這個國家,但與僅僅追求醇酒婦人的船員們不同,他迷上的是被歐洲人視爲有害健康的洗澡,小巧的庭園、精美的假山,以及面對苦難反而微笑的武士道精神和禪宗羯磨思想……何況,這裏還有他深愛著的戶田茉莉子夫人。
  茉莉子之死,成爲了戰爭的導火線。石堂准備將身在大阪的諸大名妻小扣爲人質,以取得對寅永壓倒性的軍事和政治優勢,茉莉子卻用自己的死亡,擊破了他的這一計劃。至此,寅永的每一步棋都收到了預想中的效果,他甚至逼死樫木矢生,而以樫木近江繼承伊豆國,打開了西上的通路。
  在一個陰雨天氣裏,關東聯軍開始行動了,戰爭的勝負是顯而易見的。在寅永的計劃中,擁有足夠但不過分智慧的布萊克松,將永遠留在日本,留在自己身邊,作爲重要的參謀人員,變成新的幕府將軍麾下忠誠武士……
http://www.sekigun.com/literature/jieshao/mfjj.htm

《幕府將軍(Shogun)》的翻譯質量
   
    這片子的翻譯肯定來說是有難度的,因爲故事講的是英國人在戰國末期的日本的經曆,片中除了歐洲人都講英語,那些日本人卻講日語,還有幾個做翻譯的講話日英混雜(相信當初葡萄牙語才是日本的通用外語),這樣複雜的情況,中文字幕能夠較好地傳遞劇情給觀衆,我不相信國內任何一家DS能夠自己翻譯出這條字幕來。
    但我又不能確定這兩條中文字幕是得自官方,起碼可以認爲是從英文字幕轉譯而來,因爲有少量漏譯,或者打字錯誤。從劇情來看,是依托于德川家康奪取天下的那段曆史。曆史上德川家康是有專門中文譯名的人物,片中字幕卻以“鳥中領主領主”這種拗口稱呼代之,可恨自己不懂日文,不知道Toranaga是否就是“德川家康”。其它一些地方的專用名詞,比如“五大老”翻譯成“攝政委員會”,“旗本”翻譯成“田本”,不一而足,相信熟悉日本那段曆史的朋友,從片中看懂的東西會多一些。
畫質:1980年的片子,派拉蒙一區,D5,全屏幕,遠景這四張碟的畫質可以接受了。
故事梗概:
    1600年,英格蘭籍領航員(大副)John Blackthorne帶領著一艘荷蘭商船越過麥哲倫海峽,當他們終于在日本登陸,已經只剩下幾名船員了。信奉新教的他們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在當地傳教的天主教神父將他們視作異教徒,借機挑撥他們與日本武士之間的關系,船員們被當作海盜處置。John憑借著航海軍事知識與靈活機變的頭腦,在野蠻的日本武士與坐大的天主教宗教力量夾縫中掙紮求存,最終贏得了實權人物德川家康的信任,被封爲領有土地的武士,成就一番事業。
曆史背景:
    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是地理大發現時代的開創者,16世紀,他們掌握著從大西洋向西繞過麥哲倫海峽以及向東經過印度洋到達太平洋的航線,在印度的果阿等地建立起殖民地,壟斷的“黑船貿易”給他們帶來大量財富。
    1529年羅馬教皇頒布的“薩拉格薩條約”將香料群島以東包括日本、中國等尚未建立天主教政權的“新大陸”劃爲葡萄牙的領地。
16世紀中葉,英格蘭開始挑戰西班牙人的霸權。許多英格蘭海盜的另一重身份是伊麗莎白女王的忠誠士兵,他們專門搶掠西班牙從殖民地向本土運送金銀的船只,威脅著西班牙對殖民地的壟斷地位;同時英格蘭插手荷蘭的事務,幫助荷蘭從西班牙手中爭取獨立。西班牙國王企圖顛覆伊麗莎白女王,然後將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扶上英格蘭王位,但瑪麗被伊麗莎白處死。1588年英格蘭艦隊摧毀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西班牙在歐洲從此衰落。
    英格蘭與荷蘭是信奉新教的,西班牙與葡萄牙則信奉天主教,雙方彼此都視對方爲異教徒,即便撇開政治從宗教上來說也是不共戴天的仇敵。
    16世紀中葉天主教從九州傳入日本,被稱爲“切支丹”。天主教宣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排斥異教,反對自殺,反對一夫多妻,要在武士集團占據統治地位的戰國日本傳教,難度可想而知,但由于伴隨著天主教而來的還有葡萄牙人的船隊貿易,以及日本民衆對于佛教的失去信心,部分大名還是容忍了天主教的傳播。到16世紀後半葉,切支丹在日本已經成爲不可忽視的宗教力量,以致1590年豐臣秀吉下令禁教。豐臣秀吉死後到德川幕府前期,德川家康出于政治與經濟方面的需求,曾經鼓勵天主教的傳播,但到後來卻轉而禁止天主教,這其中,與幕府接觸的英格蘭、荷蘭等新教國家的商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本片主角John在日本登陸的1600年,正是關系到德川勢力存續的最重要一年。德川家康曾與織田信長結盟消滅了武田家有名的“風林火山”騎兵,但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攻滅後,卻是豐臣秀吉搶得先機,成爲號令天下的關白乃至太閣。德川家康對豐臣秀吉雖曾取得過小牧山之役的局部勝利,但不足以推翻其統治。在整個桃山時代,德川家康只能以家臣身份屈居于豐臣秀吉之下。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作爲朝廷的內大臣、豐臣家的大老,不再甘心蟄伏,與豐臣政權的鐵杆保衛者之間的矛盾便激化起來,最主要的政敵便是“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也就是片中所說的石田領主。當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最頂點,便引發了1600年9月15日的關原之戰,德川最終擊敗石田三成,消滅豐臣勢力,于1603年成爲征夷大將軍。
    片中的領航員John在曆史上確有其人,他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雇員,他們的船于1600年4月在日本九州登陸後,他與船長等人被送去與德川家康見面。後來他教德川家康數學、天文等知識,還按歐洲的造船方法爲後者督造過遠洋船。日本人管領航員叫“按針”(anjin),John便被日本人稱爲“按針”,家康後來封給他二百五十石的封地,位于當時的相模國三浦郡,因而他又被賜姓爲“三浦”,全名“三浦按針”。1620年,按針57歲時死在日本。
點評:
    這是一部由西方人原著、西方人導演的講述一個西方人在日本的冒險故事的電影。片中講到按針數次救了家康的命,並在與石田等大名的政治鬥爭中發揮過一定的作用,但從曆史上來看卻不是如此,家康與石田之間的鬥爭遠比影片中描述的險惡得多,家康的實力也遠比影片中表現的強大得多,至少不只片中所講的那三四個家臣。當然,以外國的人眼光去看事情,況且是拍電影編劇本,作一些藝術處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要因爲原著和導演是西方人,就認爲這片子的日本味不純正。著名的三船敏郎出演德川家康的片子,起碼是拍得十分認真的,日本與西方文化的沖突點也找得不錯,比如片中德川家康將一名叛臣的遺孀藤子賜給按針爲妻,按針獲悉藤子的丈夫和年幼的兒子都被家康處死,不願意接受藤子,卻被告知若不接受,藤子只有一死;藤子知道西方人喜歡吃肉,讓人給按針捉來一只野雞,按針將活雞吊在簷下,准備等風幹後再吃,隨口吩咐說不許任何人動它,野雞腐爛發出惡臭,掃庭院的老家人將它取下燒了,藤子便命令他自殺謝罪,老家人替自己挖好墳坑,恭恭敬敬地跪下等待被斬首……拍的就是日本人那股子騷味兒!
http://www.mov8.com/dvd/disc_show.asp?id=13216

【日本幕府】

  幕府是古時日本一種權力曾一度淩駕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治,其最高權力者爲征夷大將軍,亦稱幕府將軍。日本曆史上共經曆了鐮倉幕府、室町幕府、江戶幕府三個幕府曆史時期。 始于1185年終于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將領的軍帳,但在日本的特殊狀況下,演變成一種特有國情的政治體制。
  日本古代有著長期軍人幹政的曆史,軍事強人以成爲征夷大將軍(俗稱幕府將軍,簡稱將軍)爲志向,開設幕府,爲軍人的最高指揮機構。大部分的幕府將軍,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爲以軍事統治進行封建采邑,淩駕正規的文人中央集權政府機構。也可以說是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統治國家。
  幕府政治 (ばくふ)(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日本封建武士通過幕府實行的政治統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一詞始自古代漢語,指出征時將軍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近衛大將住所,轉指武士首腦征夷大將軍(簡稱將軍)府邸,以後又稱將軍爲首的中央政權爲幕府。始于1192年鐮倉幕府建立,中經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戶幕府的德川慶喜還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結束。
  “幕”意指軍隊的帳幕, 帳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財寶和文件的地方,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意味變成了政府機構。有人認爲“鐮倉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實上是當代用詞; 當時人們並未稱呼過鐮倉和室町政府機構爲“幕府”。
編輯本段鐮倉幕府
  由關東武士首領源賴朝創立,成立時間說法不一,一般認爲在1180年源賴朝起兵反對平氏政權至1192年被任命爲征夷大將軍這段時間內。源賴朝實行獨裁,其幕府設在鐮倉,有負責幕府領域內行政與財務的政所、統轄與源氏結成主從關系的禦家人(武士)的待所、和審理禦家人訴訟的問注所。將軍任命禦家人到全國各地任地方行政單位“國”的守護和各莊園的地頭,掌握地方警察、征稅和土地管理權。鐮倉幕府是以將軍爲首,禦家人爲骨幹的武士政權,與天皇爲首的朝廷並存,但握有實機。1199年源賴朝死後,幕府大權漸由源氏外戚北條氏控制。1203年北條時政就任政所首長別當,1213年北條義時兼任政所和侍所兩別當職,總轄幕府,稱執權,幕府遂由將軍獨裁向北條氏執權政治過渡。1221年(承久三年),不滿幕府存在的後鳥羽上皇發動討幕戰爭(承久之亂),旋被打敗。戰後,幕府流放後鳥羽等3個上皇,廢仲恭天皇,另立後堀河天皇,新設六波羅探題以監視皇室,並沒收參與叛亂的皇族與貴族的莊園3000余處。幕府權力超過朝廷,甚至幹預天皇的繼承。北條泰時除設連署,任命北條同族人員擔任外,爲緩和武士內部的矛盾,爭取禦家人的支持,于1225年設置評定衆,由15名有勢力的禦家人組成,與北條氏共同參與幕政。1232年公布第1個武士政權成文法《貞永式目》,共51條,爲武家法律之本,並逐漸成爲全國性的法律,表明鐮倉幕府的成熟與鞏固。鐮倉幕府後期,由于農民反抗和“禦家人”貧困,社會矛盾日益表面化,特別是在1274年和1281年的兩次抗元戰爭之後,中小武士因未得賞賜,對幕府日益不滿。北條氏得宗(即嫡系)爲鞏固統治,僅任命本家子弟爲評定衆與守護,獨攬幕府大權。1324年,後醍醐天皇舉兵倒幕,1333年下野豪族足利尊氏響應,5月上野豪族新田義貞攻入鐮倉,鐮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親政,第二年改年號建武,是爲建武中興時期。
  鐮倉幕府(1192年—1333年),是日本幕府政權的開始,其建立者是武將源賴朝,他于日本平安王朝的末期打敗了貴族階級的實權派平清盛一族,並逼迫在源平之戰中爲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兄弟源義經自殺,達到了自己一手遮天的目的。源平之戰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作家信濃前司行長據此寫成曆史小說《平家物語》。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由中央貴族掌握實際統治權的時代結束了,在貴族時代地位很低的武士登上了曆史舞臺,他們鄙視平安朝貴族萎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節義、廉恥、勇武、堅忍”爲核心的思想,結合儒學、佛教禪宗、神道教,形成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武士道”。13世紀元軍侵日戰爭客觀上使幕府進一步加強了對日本的統治。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日本天皇成爲傀儡,幕府成爲實際的政治中心。
  鐮倉幕府是源賴朝在鐮倉建立的武家政權。
  成立時間,通常認爲是1192年,而諸說紛紜。
  1180年說:賴朝爲討伐平氏而起兵,占據鐮倉,著手經營關東,設立了侍所。
  1183年說:賴朝從後白河法皇處得到了公認的東國行政權。
  1184年說:侍所及公文所(問注所)成立,鐮倉幕府的基本機構成形。
  1185年說:賴朝開始依敕許設置守護、地頭。
  1190年說:朝廷承認賴朝的地位,任命其爲日本國總追捕使。
  1192年說:賴朝就任征夷大將軍。
  【鐮倉時代曆代將軍】
  四代、五代爲藤原將軍;六代以後爲皇族將軍。
  初代:源 賴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 源義朝之子
  二代:源 賴家(みなもとのよりいえ) 源賴朝之子
  三代:源 實朝(みなもとのさねとも) 源賴朝之子
  四代:藤原賴經(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ね) 九條道家之子
  五代:藤原賴嗣(ふじわらのよりつぐ) 藤原賴經之子
  六代:宗尊親王(むねたかしんのう) 後嵯峨天皇之子
  七代:惟康親王(これやすしんのう) 宗尊親王之子
  八代:久明親王(ひさあきらしんのう) 後深草天皇之子
  九代:守邦親王(もりくにしんのう) 久明親王之子

室町幕府

  足利尊氏不滿後醍醐天皇輕視武士利益的政策,于1335年起兵反叛,1336年攻占京都,立光明天皇爲傀儡。11月仿鐮倉幕府《貞永式目》制訂《建武式目》,共17條。在京都開設幕府。12月,後醍醐天皇逃往京都以南的吉野,自稱正統,形成南北兩個朝廷的對立(見南北朝時代)。至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時,幕府達到全盛,1378年在京都室叮建成幕府新址,1392年合並南北朝,實現對全和的統治,朝廷名存實亡。幕府機構進一步完善:將軍下設管領,總轄幕政,輔佐將軍,由足利民同族的守護大名斯波、細川、畠山3家輪流擔任,稱“三管領”。其下設待所司警衛、政所司財政、向注司文書、評定衆和引付方司訴訟。其中最重要的詩所首長稱所司,由山名、一色、赤松、京極四家輪流擔任,稱“四稱”,可見室町幕府實際是以將軍爲中心的強大守護大名的聯合政權。將軍直轄領地狹小,直屬軍事力量少,權力不如鐮倉幕府初期的將軍。統治各“國”的守護大名,擁有領地、武士和家臣團,具有強烈的地方割據性質,自足利義滿時起,守護大名的叛亂事件時有發生。由于幕府和守護大名加緊剝削,各地不斷發生稱作“士一揆”的地侍、農民聯合起義,也動搖了幕府統治。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時,爆發統治階級的大規模內亂應仁、文明之亂(見應仁之亂),從此進入室町幕府後期——戰國時代。此後幕府與守護大名勢力均一蹶不振,地方領主與武士則趁機發展勢力,彼此混戰。農民的反抗也更加激烈,著名的有山城農民起義(1485~1493)和一向宗暴動等。至16世紀中葉,一些地方領主與武士已經發展成爲控制一方的戰國大名,著名的有甲斐的武田信玄、三河的德川家康、尾張的織田信長、中國的毛利元就等。他們在領國內把地方領主組織爲自己的家臣團,積極發展工商業,積蓄經濟力量,頒布法令,直接統治農民,形成割據勢力,而幕府的控制範圍僅限于近畿一帶。在角逐中,織田信長的力量逐漸超過其他戰國大名,1568年進入京都,1573年滅亡室町幕府,日本走上統一的道路。
  織田信長死後,部將豐臣秀吉繼承其事業,在1590年完成統一日本大業。但豐臣秀吉並未開設幕府,1585年被天皇任命爲關白(見攝關政治),次年兼任太政大臣,利用朝廷權威鞏固自己的權利。1598年豐臣秀吉病死,德川家康推翻豐臣政權,重開幕府政治。

江戶幕府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爲征夷大將軍,在江戶設幕府,至第3代將軍德川家光時,幕府機構大體完備。幕府領地約占全國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大名(諸侯)領有,稱藩國。將軍是全國最高統治者,下設老中,決定政策,統轄政務,負責控制朝廷、大名與外交;另設若年寄,負責掌握幕府領地與直屬家臣,還設寺社、江戶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財政與江戶市政、幕府直轄領地內的訴訟。幕府在直轄領地設郡代或代官,通過測地、村年貢承包制、五人組制等,直接控制農民。德川將軍權力較鐮倉、室町時代強大。大名是各藩國的統治者,下設家老、年寄等,直接統治人民,擁有領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貢征收權等。幕府設巡見使及被稱爲目付的監察官監督各藩國,並采取大名參觀交代和大名改易等辦法控制大名,但各藩國仍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將軍控制下的各藩國分割統治的政治體制。17世紀末,由于商品經濟發展,幕藩體制出現危機,表現爲幕藩財政困難,農民起義頻繁。爲應付危機,幕府在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40年代先後實行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天保改革,但均未奏效。1854年日本開國後,民族危機又加劇了封建制危機。薩摩、長州等西南強藩,在改革派下級武士推動下,逐漸采取與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興業,抵抗外敵。在幕末農民起義和薩長等西南強藩爲中心的倒幕運動壓力下,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還大政”。1867年12月9日倒幕派發動“王政複古”政變,宣布廢除幕府制度。新成立的明治天皇政府經1868~1869年的戊辰戰爭,徹底打倒幕府勢力。至此,日本的封建幕府政治結束。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348.html?tp=4_01

武士精神
  
  公元7世紀的“大化改新”後,日本社會武力爭奪土地資源與政治權力的鬥爭日益激烈,武士階層逐漸形成。11世紀末,日本封建領主源義家擔任陸奧守時,曾平定當地一次內亂。源義向朝廷請功,遭到拒絕。源義家便自行對家臣論功行賞。這個舉動贏得了人心,關東(今東京一帶)武士紛紛投靠他,與其結成主從關系。從此,武士階層的基礎在日本正式形成。久而久之,這種武士階層的思維、道德和行爲規範逐漸形成了“武士道”。

  瘋狂崇尚切腹

  “武士道”一詞大約始于江戶時代(1603—1867年)初年。但是,早在始于8世紀末的平安時代,就已出現“武士之道”、“弓矢之習”、“阪東武者之習”等稱謂,即武士道的雛形。它驅使武士以效忠和服從主君爲首要義務,爲主君殺伐征戰、攻城掠地,是典型的殺人與戰爭之道。
  12世紀末,鐮倉幕府成立後,設立禦家人制度,進一步以儀式和法律形式確立主從關系,武士的政治地位開始上升,武家政治制度也隨之強化,儒學、禪宗佛教和神道教等思想開始成爲銘刻在武士心靈深處的法典。此時的武士道同樣是以殺人爲目的的戰爭之道,但是,它更強調獻身精神和禮儀。最典型的是,死的傾向被美化,切腹自殺成爲“光榮的解脫法”。當時對切腹的崇尚已到了瘋狂的境地,以至于在切腹的體位和方法上還有多種區別。另外,還有更殘忍的殉死切腹,少則數人,多則上百人。當代電影導演小林正樹就曾拍過《切腹》一片,真實刻畫了那殘忍的一幕幕。其實,武士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切腹動機歸根到底是受利益的驅使,以自己的名譽,換取子孫後代在武家社會的權益。
  江戶時代前,武士的公務以軍役爲中心,在戰場上建功立業。江戶時代的200多年間,實質性的戰鬥已經消失,武士作爲戰鬥者的角色形式化,主要公務轉化爲行政事務。武士道的基本內容轉化爲忠誠、武勇、名譽、服從、義、儉樸、禮儀、勤學等。當然,這些無一不是旨在強化武家政治和主從關系,無一不是武士經濟生活與職責義務的需要,無一不是在培養爲主君建功立業的技能和“品格”。其中,“忠誠”是核心和靈魂,起統帥作用。

  本質是殘酷無情

  這種“忠誠”表現爲日益濃烈、盲目狹隘的複仇主義。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赤穗47浪人”複仇事件。1701年,江戶城的義央污辱了播州赤穗城城主淺野內匠頭長矩,長矩自殺。淺野的47名家臣成爲浪人,又合謀殺死義央,然後自殺殉主。這一赤穗事件成爲日本曆代各種文學體裁競相表現的“忠臣藏”主題。
  武士道中的這種“忠誠”精神與武士的死亡觀有關。1716年,由佐賀藩的藩士山本長朝傳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陳基聽聞書寫整理的《葉隱聞書》寫本完成,共11卷1200多節。這是日本武士道的古典,所表現的正是武士道中的毫不留戀的、毫不猶豫的死亡觀。當然,“不要命”與“要人命”是息息相關的,《葉隱聞書》中處處都是非常殘忍的武士論語。例如,佐賀鍋島藩祖直茂向其子勝茂說,要想使斬首習以爲常,得先對處刑者斬首。于是在其衙門內,排列十人讓他一一斬首。日本軍人侵略中國時搞的“百人斬”正是這種殘忍的典型。
  《葉隱聞書》中的很多例子也是令人發指的。比如,江戶屋敷的看守倉庫者堀江三右衛門,偷了庫存的金銀,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後,即下令折磨死。于是先將他身體上的體毛燒光,剝他的指甲,切斷他的腳筋,用錐磨等工具給他種種折磨;再比如,依父親的指示,山本吉左衛門爲養成殺人不在乎的品性,5歲時就得斬殺狗,15歲時斬殺死刑犯。因此,武士道中講述的許多行爲,本質上都是殘酷無情,慘不忍睹的。
  明治維新後,武士道並未隨著封建制度和封建武士退出曆史舞臺而畫上句號,反而從中世紀的武士道中推陳出新。明治政府的核心由中下級武士組成。1871年和1878年,陸軍大臣山縣有朋發布軍人守則《讀法》七章和《軍人訓誡》,在軍人精神的外衣下複活武士道。這樣,武士道逐漸演變成了“近代天皇制武士道”和“現代軍國主義法西斯武士道”,成爲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精神工具。比如在日俄戰爭中,日軍常常采用“肉彈攻擊法”,即以己方官兵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不計傷亡地連續沖鋒陷陣,迫使對方最終喪失戰鬥意志而崩潰投降,讓士兵用鮮血和生命去填平“勝利道路”。

  對外侵略的精神工具

  19世紀末的甲午戰爭中,日軍暴虐地進行“旅順大屠殺”、“領臺大屠殺”。西方列強一致將日本視爲野蠻國。爲了向國際社會解釋日軍的殘忍行爲,新渡戶稻造于1899年用英文寫成了《武士道》一書。
  新渡戶早年在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留學,後來擔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曾是他同學。畢業後,新渡戶娶了美國人瑪麗。在瑪麗的幫助下,新渡戶出了英文書《武士道》,將日本傳統與歐美比較,詳述日本的武士道與歐美騎士精神的相似性,辯解說日本切腹、複仇等絕不是野蠻。憑借典雅的英文,《武士道》一書在歐美知識界廣爲暢銷,新渡戶也成爲日本精神和倫理學的權威。1905年,因爲以“武士道”精神對日本從事對外戰爭進行包裝,新渡戶夫婦獲得了明治天皇的召見和嘉獎。接著,新渡戶步步高升,先後擔任京都帝國大學教授、第一高等學校校長、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和東京女子大學校長等職。
  1920年起,新渡戶擔任國際聯盟副秘書長長達7年,負責日本在國際上的宣傳工作,積極爲日本的殖民統治呐喊助威。回國後,新渡戶又擔任貴族院的議員,爲“九一八”事變出兵中國東北強加辯解,竟胡說“滿洲國”是“民族自決”,並一直強調日軍侵華戰爭的正當性。1938年,《武士道》一書的日文版由矢內原忠雄翻譯在岩波書店出版,成爲日本的“鐵定版”,其書的第16章中《武士道仍然存在?》中斷定“武士道一直都是日本的精神與原動力”。書中認爲,通過佐久間象山、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板垣退助等人,日本的“王政複古”維新事業得以推動,日本成爲“上下一體的皇國”。但是,他否認日本的“內政”成就是建立在“外征”的基礎之上的。
  20世紀,日本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對傳統社會中武士道的核心價值———“忠誠”進行改造與更新、繼承與強化,使之轉變爲近現代社會的核心價值。在1984年日本銀行推出的新版日幣上,5000日元上的圖案爲新渡戶稻造,這表明日本人對武士道的推崇。
  事實上,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軍國主義者以武士道爲精神支柱和戰爭工具,不遺余力地對外侵略、掠奪,獲得的巨大賠款和殖民地收益,極大地加快了日本現代化的發展步伐。當前,日本式企業經營方式的三大法寶———終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內工會,即“勞資命運共同體”,就是直接來源于武家社會“君臣一體”家族觀念中的傳統模式。這足可見武士道對日本的影響之深。▲

  剖腹時不能閉眼:日本切腹文化揭秘

  一、剖腹的起源和沿革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髒扔向官軍——據說這是剖腹的最早來源。
  剖腹的開始盛行,是在鐮倉幕府以後,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于被擒而陣前剖腹,占了絕大多數,一直持續到戰國時代。江戶開幕以後,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爲刑罰的"詰腹",逐漸占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曆史性的趨勢。
  至于爲什麽選擇剖腹作爲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現在普遍認爲,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采取剖腹以示衆人的方法和儀式。
  二、類型 動機
  自刃 自裁 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
  引責 對過失承擔責任
  犧牲 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諫死 爲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
  名譽 爲保住自己的臉面
  殉死 先腹 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追腹 義腹 爲了盡士道義理
  論腹 爲了樹立名聲
  商腹 爲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
  詰腹 無念腹 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
  憤腹 憤慨于無實之罪的剖腹
  刑死 武士專用的刑罰(如瀧善三郎)
  剖腹按體位,可分爲"立腹"和"坐腹"兩種。方法主要有"一字"、"二字"、"三字"、"十字"四種。
  剖腹的時候,首先要准備一把肋差--實在搞不到的話,匕首也湊合,絕對不推薦使用菜刀或水果刀。工具要磨快和擦淨,不怕破傷風的話,您就試用一把生鏽的鈍刀看看……如果不是情勢緊急,最好采用坐姿,身下墊上整潔的布毯或毛毯。
  首先解開衣襟,露出您的肚腹,然後……對了,先決定是采用何種剖腹方式。一字形腹,是用右手執肋差(書上是這麽寫的,不知道左撇子怎麽辦)深刺入左側肋骨下,然後刀刃稍微上翻,一字狀橫拉到右側腹。所謂二字形和三字形腹,則是在一字形腹的傷口上方或下方,再拉一刀或兩刀。這三種是比較輕松的方法。
  當然,剖腹是一種非常藝術化和有益于心(絕對不利于身)的運動,其中有許多訣需要掌握。首先,作爲一名武士,爲了表現自己的英勇氣概,剖腹的時候不能閉上眼睛。其次,身體傾倒的方向應該是正前方,而摔個仰八叉是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因此整個過程中,膝蓋要並攏,不可分開,身體要略微前傾,並且爲了保證向前伏倒,如果袖子夠長的話,可以壓在雙腿底下。肋差上最好裹以吸水性強的白紙,以免鮮血狂標,搞髒了地面。刺入側腹不能太淺,否則您會更加痛苦而不得就死(據說在沒有介錯的情況下,如果剖腹不得法,要長達七十二小時才會斷氣,而不是通常短暫輕松的六個小時),一定要讓刀尖碰觸到腸子。當然也不能刺入太深,否則您會因手軟而無力拉動。
  然後爲各位介紹最爲霸氣逼人的十字形腹。請大家准備好工具,照我請來示範的真田家重臣楠木政文先生的動作來做--先把肚子一字形剖開,然後不要拔出肋差,直接將其抽回到靠近臍部處,向臍下豁開,再從臍下向咽喉方向上劃。這是非常優雅而英勇的方法,如果您想要剖腹後拉出腸子擲向某人的話,建議采用這一方式(非常消耗體力,孕婦和嬰幼兒禁用)。
  最後,談談介錯的問題。其實介錯是非必要的,您在剖完肚子以後如果還有余力,大可自己拔出肋差,直刺心髒(刺咽喉類似婦人所爲,不推薦)。如果您怕到時力氣不夠而需要介錯的話,建議找劍術高手來擔當。介錯必須在您前傾的一瞬間出刀,從後切斷您的頭頸(必須留一片頸皮牽連,以免腦袋骨碌碌滾遠不好撿)--好啦,來人,把楠木先生擡出去。
  當然啦,使用何種工具和采取何種方式,都是個人的自由。您也大可使用肮髒生鏽的切菜刀,用千字甚至萬字(注意,是繁體萬字)形狂拉肚子,然後找個三百刀也砍不斷您脖子的超級無能介錯,嘗試一下這種離經叛道的快感……切腹,分爲被動和自動兩種。凡觸犯政府當局被處分的,即屬被動。這種處分也僅限于士族以上的人,才有資格賜予切腹,普通人還輪不到這樣的死法。據說,執刑時儀式異常隆重,切腹者照例獨處密室,不必在廣場上示衆,算是保持了武士的尊嚴。在密室地上先鋪好席子和厚棉被,上面再撒滿細砂,用以吸收血穢。密室的三面圍上布幕,四角點上白燈籠,及許多白蠟燭。切腹者事先梳沐浴,吃過豐盛的晚?,換上淺黃色的禮服,踏上鋪有細砂的被褥上,先向留守官鞠躬致謝,等飲完一杯鹽水,就從容不迫,拿起切腹刀自己動手切腹了。這樣被動的切腹,多數身旁有"介錯人"在。這"介錯人"手執大刀,等切腹者在肚子上橫切一刀後,立刻手起刀落,將切腹者的頭部砍下,這樣可以減少切腹者不少的痛苦。而切腹者對于自己的刀法亦得講究,深入有一定的分寸,絕對不容許五腸流出腹外,如果做不到,就被稱爲"遺憾腹",有失武士的風度了。
  自動切腹的動機較複雜,除了爲主報仇,切腹而死外,有引咎切腹的;有屍諫切腹的;有戰敗不屈切腹的,有有志不遂、生不如死而切腹的等等。凡自動切腹的,就沒有"介錯人"在旁幫忙了。切腹者多數采用下列幾種方式:其一,用力在腹部自左至右,橫切一刀;再從下至上,直切一刀,成爲十字形,達到心髒爲度。其二,腹部橫切一刀,立即回刀割斷自己的咽喉。其三,腹部橫切一刀後,立即用刀向心窩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切腹者明知這樣死法肉體上很痛苦,但必須始終忍住痛苦不出一聲,積極達到目的。
  臨死時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按照儀式一一做去。第一,要使屍體不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失儀。第二,腹上刀痕不許皺折。第三,雙膝須合攏,如松開了,就表示不夠修養。最後對于自殺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看來切腹者不但死志堅強,固執禮儀,並能超脫生死的觀念,實在當得起"硬漢"的稱呼。"
  嗯,上述最後一個要求"自殺用的武器也得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這個似乎有很高難度喲。
  另外,據知:江戶時代高級武士被賜切腹的,一般不一定要真的開膛,往往切腹人手剛剛拿起脅差,介錯便哢嚓一刀砍下斷其首級,被稱爲:"擬腹"。
  古代日本武士之間的美少年之戀很流行,伴侶切腹殉情被認爲是勇敢而浪漫的歸宿

  騎士精神

  “騎士精神是西方上流社會的文化精神,其制度産生于中世紀歐洲的上層社會,騎士本身就是一些中、小、封建主,騎士身份的獲得,是一名武士進入上層社會的標志,但這一般是世襲的。作爲一種貴族封號,它必須經過長期的服役,並通過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如果出生于貴族家庭的子弟想成爲騎士,他必須7、8歲後即按照自己出生的等級依次到高一級的封建主及其夫人身邊當侍童,14歲後爲隨從,即見習騎士,接受專門武士騎士訓練,21歲時通過嚴格的考試和隆重的,儀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禮儀後,才正式取得騎士封號。從這樣一種制度産生的文化,顯然是一種封閉的,貴族文化,其文化精神也是一種貴族文化精神。騎士制度中有騎士不得與平民交手的規則,可見其氣質。它看重身份,注意修養,恪守諾言,尊重法規,是一種是社會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騎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層社會的貴族文化精神,它是以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爲基礎的道德與人格精神,但它也積澱這西歐民族遠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積極因素。如別淋司基指出的”對個人的人格的愛護和尊重;爲被壓迫者和被迫者犧牲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慷慨勇敢精神;把女子作爲愛和美在塵世上的代表及作爲和諧,和平與安慰的光輝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等等,西方學者指出:從選擇品德的傾向來說,傳統在歐洲占上風。在西方的文化傳統中,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對現代歐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它構成了西歐民族中所謂的“紳士精神”形成了現代歐洲人對于個人身份和榮譽的注重,對于風度。禮節和外表舉止的講究;對于崇尚精神理想和尊崇婦女的浪漫氣質的向往;以及恪守公開競賽,公平競爭的費而賴精神品質。總之,它使現代歐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優雅的貴族氣質成分,又兼具信守諾言,樂于助人,爲理想和榮譽犧牲的豪爽武人品格.
  騎士的八大美德:謙恭,正直,憐憫,英勇,公正,犧牲,榮譽,靈魂!
http://baike.baidu.com/view/862631.html?tp=5_11

另參本館
騎士:《十字軍東征》《萬世英雄》《唐吉訶德》《圓桌武士》
武俠:《中國武俠電影史》《秦俑》《荊軻刺秦王》《誘僧》《英雄》《連城訣》《笑傲江湖》《神雕俠侶》(以上前評)。《夜宴》《十面埋伏》《滿城盡戴黃金甲》《無極》《墨攻》《赤壁》《霍元甲》《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東方不敗》(以上後評)。

《臺灣共犯體》

第五章 儒教文化圈之分析

 一、日本之分析

 (一)地緣政治與經濟

  日本比同緯度的地區有較溫和的氣候,比熱帶地區四季分明,造成日本山明水秀色彩繽紛的田野、山川、湖海,而中國大陸則是一片黃土、江河混濁,以致日本人可對自然撒驕,而中國人只能嚴酷地面對自然(二六一p39-43)。日本與大陸間海面不穩造成的航運不便,使日本易于孤立(二六0p14),但卻有助于以自己主體吸收消化外來文化,甚至排外自大(二六五p4),形成日本文化發展的連綿性、吸收外來文化性、同化性、及融和性(二六0p3-7,二六三p2-3)。上述地緣使外患不易入侵,所以日本多河多山雖造成國內之分離、封建、和地方割據,但各單元仍有民族文化的一體感(二六六p32-3)。臺風和火山地震帶來天災,也養成了堅忍的耐力(二六六p37)。全日本可耕地只占16%,其中的14%又在寒冷不宜耕種的北海道(二六0p5)。以上不利因素,加上礦産稀少、人口衆多(二六0P21-4),促成了日本人的危機、憂患及命運與共的意識。這些意識又激發日本人的成長意識,和對外的侵略。

 (二)日本民族的形成

  現今日本列島形成于距今二萬前冰河期結束時,海平面上升,于是列島與大陸隔離(二六四p2)。之前大陸的住民及文化早就隨追逐獵物通過冰橋傳到日本(二六四p2),至元前二、三世紀發展出繩文文化(二六三P2)(隨著出土文物、時間愈往前推至五六千年甚至萬年前,這不免令人有「日本文化早于、獨立于中國文化」之感),這些早住民及文化被元前一世紀從西伯利亞經庫頁島南下的蝦夷人消滅或同化(二六0P32)。繼蝦夷族之後,又有出雲族、天孫族渡海來日,因天孫族的人數、武力、及文化均占優勢,故出雲族被吞並同化,蝦夷族則被北逐至北海道。天孫族最後移至本州奈良附近的大和,稱大和族、大和國(二六0P32-3)。另有印度支那族在西元四、五世紀被大和族同化;印度尼西亞族在平安朝時同化于大和族;來自印度的矮黑人被淪爲奴隸。至于漢族和朝鮮族在日本史上雖有重大影響和貢獻,但日本也以夷(漢人)制夷(舊漢人),並歧視朝鮮人(二七八p4-5)。至今日本對少數民族和賤民的歧視依舊(二九四p27-8)。
  繼繩文文化的是彌生文化,依《後漢書》記載當時:「倭在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爲居,凡百余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于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臺國」(引自二六0p38)。可知已産生區域性霸權,其中又以北九州的邪馬臺國及本州的大和國最強(二六四p9),征戰結果在西元三、四世紀時大和國完成日本初步的統一(二六0p41)。

 (三)大和國的社政經文化結構

  大和國的統治方式是:一、大王(天皇前身)透過中央官僚體系直接統治其所屬人民及土地。二、大王分封土地人民給豪族及貴族。
  人民分三類:一、奴隸,來自少數民族、戰俘、罪犯、及奴婢,占生産人口的一成,沒生命及自由權。二、准奴隸,大王和王族直接統治的各類專業「部民」,如耕種的田部、土器的土師部、鐵器的鍛冶部……,占生産人口的1/3,無人身自由,産品全歸主人所有。三、農奴,前二者之外在主人田莊耕種者(「氏民」),無人身自由,但可自由支配所余糧食及時間,占生産人口的六成(二六三P19-21,二六四P19-20)。
  大和國還在朝鮮半島建立「任那」殖民地,並與百濟結盟,當百濟、任那分遭高句麗、新羅攻擊時,日本曾數度遠征,但均失敗(二六三p25-6)。對外失利助漲了長期就存在的天皇與貴族、貴族與貴族、貴族與豪族間的鬥爭。本來大和國的中央實權一直掌握在蘇我氏、大伴氏及物部氏的手中(二六四p23),但大伴氏因主張將任那殖民地割讓給百濟而失勢,物部氏又因遠征失利而導致地方豪族叛亂,史稱「盤井之亂」。物部氏雖平亂,但朝廷在天皇及蘇我氏主導下加強對地方控制,將本來透過氏族長間接統治的部民和氏民,收編由中央或貴族直接統治(二六三p26-7)。

 (四)聖德太子的中央集權

  蘇我氏順著人民要求擺脫氏族長統治的潮流(二六0p58),利用京城內的漢、韓等文人及手工業者(二六三p26,二六四p26),配合儒家的尊王忠君、佛教的平等信仰、及隋唐的政制等(二六0p58),與聖德太子合作消滅物我氏,並立己甥爲崇峻天皇,但又因崇峻妒蘇我氏而殺之,于593年另立外甥女爲推古天皇,並以聖德太子爲攝政(593-621)。這段期間,聖德太子主要進行了以下三項改革:
1 依個人才能功績而非之前的世襲,授予共分十二階位的「冠位」。其目的在建立中央管理的官僚制,及打破世襲的貴族勢力(二六三p28,二六四p24-5)。
2 綜合日本傳統神道和中國的儒、釋、道等做爲國家意識形態,並公布《憲法十七條》、編篡《天皇記》。認爲天皇乃神聖萬世一系的,全國的官吏、人民、土地均歸天皇統治。統治之道在上下依禮以和行事,並主張信奉佛教可揚善止惡(二六0p59-61,二六三p28,二六四p25)。
3 推行平等自主的外交,對中國皇帝以日本的「日出處天子」「東天皇」對稱爲「日沒處天子」「西皇帝」(二六三p28,二六四p26)。但聖德太子在《法華經疏》仍自稱爲「大倭國上宮太子」。最早用「日本」的是孝德天皇646年的《大化詔書》(二六0p35-6)。

 (五)大化革新與律令體制

  聖德太子雖創輝煌的「飛鳥文化」(二六四p27),但蘇我氏勢力大漲,且貴族豪族並不因改革而減低對中央的威脅。聖德太子(622)和蘇我馬子(626)死後,政權落于蘇我蝦夷及其子入鹿。天皇和貴族于是組成反蘇我氏陣營,經長期鬥爭,于645年6月12日殺入鹿,政權歸還孝德天皇,年號大化。
  孝德推動仿唐的法政制度之「大化革新」,開始了日本的律令體制。其目的雖想中央集權,但傳統的階級結構及特權並未消失(二六三p31)。相反,是以日本特有的連續性和圓融性,兼利中央與地方,完成改革而非革命。
  律令體制雖仿自唐朝,但因應日本環境也做了調整,此調整利弊兼具。比如天皇的神聖一系,天皇除統治百官人民外(政統),亦透過神官兼掌國家意識形態(道統)。這有利于日本之團結、改革、及建設,但也造成人民的盲從,尤其野心軍閥挾持天皇甚或與天皇狼狽爲奸,造成長期的封建統治和近代的軍國帝國主義。又比如爲因應貴族豪族的勢力,律令體制偏向其利益,這不利于中央集權且造成律令體制瓦解,但也使得改革過程較順,地方勢力不致于被中央消滅。至于官制常隨需要而變更、廢止、合並,尤其「令外官」逐漸奪去原官制的功能及權力,造成了皇權旁落,外戚奪政(二六二p104-111)。
  律令體制下的日本政治和社會有以下特質:
1 行政系統分國、郡、鄉三級,其「國司」、地方郡官、鄉裏長,分由中央指派、豪族、及戶長擔任,這些官員均享特權,替天皇統治全國(二六三p34)。
2 社會階層可二分爲:一、良民,含十四等階位的皇族、三十等階位的貴族、農民、雜戶、品部。皇族及貴族依階位授予位封(給糧)、位田(給田)、位祿(給布)。有功勳者另給功封、功田。有官職者則給職封、職田、季祿。階位在三位以上的子孫、五位以上之子,無需考試便可蔭位(p35-6)。中央設大學、地方設國學,分別教育不同階位者,教育內容及選拔方式均以唐朝爲典範,但實際仍以蔭位爲主,只有極少數的事務官才是真正具儒學素養(p53)。農民乃大化革新之前的田部及農奴解放而來,負擔了主要的役稅。品部及雜戶則是尚末解放的專業手工部民,專爲統治者生産。二、賤民,含陵戶(守護山陵)、官戶(統治者傭人)、家人(農民傭人)、及公私奴婢。官戶及家人能過家庭生活,且不可被買賣,公私奴婢則可。賤民不可與其他階級者通婚,違者子女淪爲賤民(p36)。
3 土地與稅役。律令仿中國均田制,班予六歲以上男子農民每人19.8公畝的「班田」,女子減爲2/3。統治者另有位由、職田、功田。班田公有,死後收回,目的在防止貴族豪族的兼並。統治者免役稅。仿租庸調法,農民每年交班田收獲的3%爲田租、服十天的庸役(或納二丈六尺的免役布)、交長8.5尺寬2.2尺的絹調,並服十五天不等的雜役及三、四年一次的兵役(p36-7)。
4 仿長安,持統天皇于694年在飛烏地方建京城「藤原京」,710年又另建「平城京」,京城營建有利于中央統治的穩定及擴張(p37-8)。以京城爲中心又展開了宗教、藝術、文學等文化,雖以唐爲典範,但實際無論在意識或生活之裏層仍是日本傳統的。比如當時頂盛的佛教也偏重政治,以僧尼令管理僧侶、僧官控制僧團、禁止僧侶向民間弘法(p48-9)。又比如代表當時文學、曆史的《萬葉集》、《古事記》便以假名漢文共用的「萬葉假名」書寫(p54-6)。

 (六)中日韓漢字存廢之分析

  漢字從甲骨文開始便發展出一套異于表音的表意文字系統。由于漢字與韓音有別,故三國時代即借漢字的音、訓來記錄韓國語言,這也影響到萬葉假名(二六七p104)。
  雖有韓文及假名,但韓日精英尤其官方文書和學術著作,均以漢文書寫。可是日本早在大化革新之前,便以假名創作文學,且已成傳統,這影響日本以兼具假名及漢字的日文爲國語而不能廢漢字。而韓國精英極少如此,加上1446年又創韓文--「諺文」「訓民正音」--以28個字(即音)作爲易學易用的通俗語言(p328)。雖然知識分子當時不願用,但隨著韓國民族意識高漲及現代化沖擊下,漢字終遭廢而全面使用諺文(姓名除外)。
  漢字在日本因長期就與假名共用,爲文化延續,加上大量的同音異義字需以漢字辨識(二六0p26-8),故漢字仍在使用。
  漢字在中國的困擾更大,因漢字的表意特質、與中國文化一體化、及大量的同音異義字、尤其漢字的書同文統一各地方言的分歧,造成幾千年來漢字與中國文化的共生,所以五四反傳統文化者及臺獨文化論者,勢必走上廢漢字不然不足表現其反中國文化,但上述特性不但使得漢字無法廢除,反使得廢漢字論者除非完成拼音化否則仍不得不使用,這也是中共長期拼音化實驗失敗之因。
  針對韓、日文能獨立于漢文之外而成爲民族文字,大陸學者趙麗明以女性主義爲觀點,認爲同是女性文字的中國「女書」「諺文」及「假名」(其實後二者一開始並非女性所爲,只是在當時女性不可學漢文之下才成爲女性文字),由于「女書」受限于女性封閉系統和父權文化,而後二者從上層女性最後成爲全民族語言,故「女書」無法成爲族群的共通語(一0四六p148-176)。趙論忽略了語言産生的關鍵不在性別,而在是否合該民族或族群所需。由于韓、日語的語法、語義及語音均異于漢語,故需修改或另創漢文才能合己用。而「女書」的語法、語義甚至語音均同于漢語,如此,「女書」怎可能取代漢語而成爲共通語?更何況以女性主義觀點來解釋也有問題,不然以女性文字爲共通語的日、韓,其父權文化爲何不少于中國呢?

 (七)律令體制的瓦解

  律令體制的支柱在貴族能依律令、均田制及府兵制而統治,但貴族的特權和人口的增加破壞了體制所需穩定的農家結構,和健全的戶籍、班田、軍區。
  到713年共班田12次,但8世紀初已難推行,其因是:一、人口增加,土地不足分配。二、政府各級官員以位田、職田、功田等名目將土地占爲私有。三、政府鼓勵墾荒,貴族將新墾地占爲私有,政府不得不在723年同意新墾地可三世私有,到743年被迫永世私有。除了貴族外,各級官員、寺院、及地方豪族亦大量占地。政府沈重的稅役及貴豪族的剝削,造成大量農民逃離班田、府兵及戶籍所在地,向享有不必負擔稅役及不受公權力管轄等特權的莊園投靠。因府兵制破壞,中央無力保護各地安全及秩序,莊園于是建立自己的武力、法律、和自足自給的經濟(二六0p101-3,二六三p61-7,二六四p55-7)。
  中央雖在902、1045、1055、1069年四次整頓莊園,但卻使莊園合法化,主其事者並透過沒收非法莊園坐大成大莊園(二六四p57)。弄到最後連皇帝也不得不加入建立莊園的行動,如此全日本均淪爲莊園割據(二六三p102)。莊園化的同時也加強了農村共同體的共同體意識,日本氏族社會的共同體意識,不像中國在家族主義和中央集權下消失,而是在家與家之間透過村長和村民間,彼此的信任和參與建立起來的(p64)。政府的整頓導致成員爲自衛或被村長強迫而武裝起來,並建立了武士制度(p67)。以上可比較羅馬帝國、英法、戰前德日俄等類似之經驗。

 (八)攝關、政院、及幕府

  律令體制的破壞表現在精英層的是天皇、貴族、豪族及武人間的奪權。首先是天皇權力被外戚藤原氏奪去,藤原氏透過:一、打擊其他氏族力量(二六四p63-4)。二、經濟上成爲全日最大的莊園主。三、政治上與皇室聯婚,前後立外甥、外孫爲天皇共有八任,還規定嫁皇室的女兒懷孕時必須回藤原家中接受教育直到成年(p65)。四、在律令官僚外另立「攝政」及「關白」,將政權從天皇及官僚手中奪來(p66)。1068年即位的三條天皇與藤原氏無姻親關系,三條爲擺脫攝關的牽制,乃于1086年讓位給其子八歲的堀河天皇,自稱上皇,在宮殿設「院廳」做爲發號政令的中心,並聯合反藤原氏的貴族、中下階級官僚、及寺院僧侶,打敗藤原氏的攝關統治轉爲政院統治。但三條此舉並無補于健全律令體制,反産生了另一新武士貴族強權--源氏,並在天皇之外另立一太上皇,加劇了政爭。
  武家因控制了政、經、軍的實權,故在上述政爭中脫穎而出(二六0p109,二六三p72),其中又以源氏和平氏二家最強。從十二世紀後二家展開慘烈的內戰,源賴朝于1192年大勝並取得「征夷大將軍」頭銜,將鐮倉政權改名爲「幕府」,從此日本進入幕府時代(二六0p110,二六四p83)。
  幕府雖取得政權,但:一、天皇依舊享有中央八省的社政經大權,且天皇乃合法的國家統治意識之來源(二六四p89)。二、幕府的權威建立于大將軍能有效地統治各地豪族(「禦家人」),並要能持續地賜予新封地(p85)。三、1199年源賴朝死,源賴永年少又輕視元老而重用嶽父,引起關東武士不滿。經一番鬥爭,政權落入外戚北條氏(p86)。
  北條氏的統治不但濫權,又無力統治禦家人,加上蒙古軍入侵(p92-3)。後醍醐天皇趁機于1324、1311發動二次倒幕運動,雖敗但激起了全日倒幕勢力的集結,1333年鐮倉幕府終亡。後醍醐親政,又因「大興土木,擴建宮殿,強行發行流通貨幣,征收重稅,對倒幕武士的論功行賞極爲不公,激起了各階層的不滿」(p95)。足利尊氏(曾背叛鐮倉幕府投靠後醍醐天皇)趁機又再背叛,而于1336年建立了第二個武士政權--「室町幕府」。
  因室町幕府是建立在大封建武家(「守護大名」)的松散聯合政權上,故統治期間戰亂不已(p99),後期陷于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戰爭結果新的「戰國大名」取代了之前的「守護大名」。這些新大名有其軍力後盾,獨立于幕府之外,有自己的「分國」(藩),藩內實施獨裁統治,規定家臣的封地只能由長子繼承,禁止買賣或移轉,家臣子女的婚嫁需大名批准。軍事上,兵農分家,職業武士(軍官)和「足輕」(步兵的槍枝隊和弓箭隊)構成軍隊的主體,並開始用火炮。農業上,沒收農民武器,丈量土地,調查人口,將農民及土地納入管理,不許農民自由遷移,以增加勞動力。同時興修水利及開墾農田,在農忙時不發動戰爭。鼓勵手工業、采礦、及冶金。保護商業,免除商人的徭役及關稅,維持營業自由。以上之目的均在增強各戰國大名的戰力,以便稱霸全日(二六四p114-8)。
  至十六世紀中葉,織田信長在天皇和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的倚重下取得統治權。織田信長雖在1573年迫使足利義昭投降,而結束了室町幕府,並在1575年敗武田信玄之子武田勝賴。但1582年卻在家臣明智典秀叛亂下被迫燒殿自焚,統一霸業功虧一簣(p118-9)。部下豐田秀吉繼續統一霸業,到1591年終統一全日本,之後即想攻下朝鮮、進占中國、西征印度、稱霸全亞洲(真是大東亞的前身)。于是在1592、1597發動二次征韓侵略,但被韓將李舜臣及明援軍分別從海陸大敗。1598年8月18日憂郁致死,12月日軍撒出半島(p127-130)。豐臣秀吉死,部下德川家康趁機取而代之,1603任大將軍,建立江戶幕府,1615滅豐臣氏結束戰國時代,統治期長達二百多年(1603-1867),直到明治維新。
  德川爲其統治:一、規定各藩國大名只准留一城,其余須拆毀。二、天皇須聽命于幕府。三、嚴禁各寺擁兵自重。四、將人民分成士、農、工、商、及賤民(p134-8)。
  德川爲經濟利益而鼓勵對外貿易,商人原社政地位雖低,但憑著經濟實力,逐漸成爲各藩國城下町尤其江戶及大板之要角。可是對外貿易也造成西部藩國勢力高漲,成爲幕府潛在的威脅。鼓勵工商又打擊封建小農經濟,而瓦解了幕府的統治基礎。隨著貿易而來的舊教宣揚平等主義,並成爲歐洲殖民的前鋒。以上因素均可能瓦解幕府,故德川決定鎖國,從1641年只准中國、荷蘭商人在長崎通商,直到1853年美國強迫才開放門戶(p140-1)。
  鎖國除造成日本自外于世界發展潮流、自大封閉外,還使國內商業資本無處投資,只好用于農村土地兼並,用于城下町的商業、手工業,及各地的礦業、紡織業、釀造業。這些商人與上層結合,壟斷全日的土地及工商,導致小農和下層武士破産(p141-6)。也造成後來的明治維新是以中央、封建主、及商人三者爲推動改革的主體。

 (九)唐風、國風、及武家文化

  日本文化即使在律令體制吸收唐文化最盛之時,亦以本身特殊性來吸收。進入平安時代(794-1191)之後,因攝關統治加上中國正處唐末五代亂世,故日本不再遣使到中國,日本也趁機消化唐風文化而形成國風文化(二六三p73,二六0p91)。國風文化是貴族以「和魂漢才」爲精神,以假名爲書寫工其,創造出以「和歌」如《古今和歌集》及「和文」如《竹取物語》《源氏物語》等爲主的貴族文學。它反映了貴族重技巧、形式、及浮華生活下內心的苦悶,有高度的藝術成就,但失去自然的生命力而陷于浮華文弱(二00p94,二六三pp77-80),並影響日本近代小說重內心探討的特質。
  奈良時代後期佛教勢力大增,並試圖幹政,桓武天皇乃遷都至平安京(今京都),並以留華剛返日的空海及最澄,以改革名義統合政教力量對抗舊有的六大派佛教。其實空海最澄和之前舊派佛教均以鎮護國家爲最高使命,並將中國的密宗、天臺宗融合神道,高倡「本地垂迹說」(神佛同體),認爲天皇、奴仆在現實人間雖有別,但皆可成佛。所差只是舊派依附天皇而新派依附貴族(二六0p96-7)。日本佛教除少數如道元外,大多均依附權貴、支持甚至參與崇拜國家天皇和政爭(十七p301-340)。  
       在此同時,因律令體制瓦解、政權旁落貴族攝關,人民在政府和貴族的雙重壓迫下,痛苦萬分,故末法西方淨土信仰在民間盛行,並漫延至下中上層貴族(二六三p74-5)。
  武士本來只強調「弓馬之道」及對上之忠心,從鐮倉幕府開始,統治者將中國的禪宗、朱子學、陽明學等,以斷根的方式,去除禪宗的明心見性、大破大開,朱子的理一分殊、格物致知天命,陽明的致良知等,偏重禪宗較爲形式的坐禪樸實無私力行、朱子的忠君、陽明的知行合一等,而形成武士魂--忠孝、勇武重名分、尚節操、講究封建道德。除武士魂外,武家文學亦偏陽剛的戰爭文學如《平家物語》《太平記》,武士另外在「能樂」「茶道」也有高度成就。

 (十)日本的集團主義

   1、日本家族主義與縱向社會

  日本家庭結構到鐮倉時代仍以血緣爲中心,但隨封建發展,非血緣的異姓加入,形成以維持家名和永續經營爲目標的家意識,強調家人依家規要求的角色規範行事,而非中國血緣性的角色規範或西方契約性權利義務關系(二六九p79,二七一p63-4,二七0p249-250)。
  中根千枝將日本上述特質稱爲「縱向社會」,強調的是依「場」的規範彼此共同參與永續經營,而非「橫向社會」的依某一特定「資格」如中國的血緣、印度的Caste階級、西方的能力職業或學曆等(二七二p17-8,9.13-4)。
  中根之論忽略了日本社會的年資、輩份、尤其各集團特質不也是種資格。且將中西印同歸橫向社會,更無視于三者的極大差異。如以中根將「縱」看成上下主從關系,那西方的官僚制和中國的三綱更合乎縱向社會,他雖認知此,但又辯稱不要以此與他的界說弄混(p40,42)。
  如以一社會成員能否突破先天性的身分或血緣限制而能在社會間橫向合作,來判橫縱,那中國屬縱向社會,而日、西是橫向社會。
  日本橫向社會同時兼具血緣性親情及氏族性參與之特質,故不易發生中國上對下不負責下對上離心,不易發生西方契約性權利義務關系帶來的理性異化及無情。
  李永熾認爲日本式家庭結構完成于德川時代:
1 武士階級:一、以長子繼承家名(指名譽及一切財産),無男子則由養子繼承。于是發展出不同性質的養子如「婿養子」(養子嫁女兒)、「順養子」(以弟爲養子)、「急養子」(臨死前緊急向主家申請所立之養子)、「假養子」(德川後期禁急養子,故立假養子,當兒子出生即廢之)、「嫡母養子」(以妾生之子爲養子)、「繼母養子」(以前妻之子爲繼母之子)、「父計養子」(無妻無子者所立之養子)、「母計養子」(未婚女子或寡婦所立之養子)。二、以「總本家」(元家)-「本家」(由長子繼承之家)-末家(長子之外諸子繼承之家),不斷繁衍成同族(二六九p81)。
2 農民階級。德川幕府禁止農民的土地分割繼承,而以長子繼承,于是形成「本家」與「分竈」(分家)的家族村落共同體。「分竈」有三種:一、「竈」指有血緣關系的分家。二、「養子竈」指本家內具養子身份的「奉公人」(如長工之類)所分出之家。三、「名子竈」指非養子身份的奉公人從本家分出之家,或售土地給主家再向主家租田宅者。以上本家與分竈構成強烈的同族意識,以賞恩報思方式,維護村落的水利、山林等之使用(p82-3)。
3 工商階級統稱町人,其中又以商人爲主。商家成員含親族(從當主〔家長〕-主婦-嫡子-庶子-女兒)及非親族(從看頭〔掌櫃〕-手代〔夥計〕-丁稚〔徒弟〕-下男-下手)。當主是家産和祭祀的負責人,爲了家的永續經營,重大事情均由同族主要成員(當主、主婦、兒子、看頭、手代)評議後才能決定。如當主有不利于家業的不當行爲,族員可令當主退穩。當主的繼承以能力爲主,家族中的奉公人(看頭、手代、丁稚)尤其有機家繼承(p84)。以上影響到日本式管理的繼承能力主義、終身職、從基層做起、注重人才教育、注重各級人員的溝通、全體共同參與決定、輩份主義、公司內競爭文化、以同族心照顧員工或服務公司。
  町人的分家是分「暖簾」(商譽、招牌、財産、管理等),透過它形成商家家族(p85)。日本後來的財閥、關系企業即受此影響。

   2、中日家族主義的不同

  中國家族因強調同血緣的祖先崇拜,不易接納外人,加上失去氏族共同體的親和及上對下負責,又欠契約性共同體的合作性,故將個人良心和相對倫理,異化成個人依家規,下無條件服從上,上不負責。反之,日本家族主義兼具了血緣的親和性,及契約的效率、參與、競爭等。
由這些及其它結構性差異,吾人可知,「某某能,臺灣不能?」的期待是不實際的。南韓官員及日本企業家能爲其敗績主動下臺、新加坡日本南韓香港政府的效率、美國日本的社區意識,臺灣當然不能。但這不能如有些貶中美日者認爲非得去除中國家族主義才能現代化(一三三五p.262-8),其實伝統與現代的關系是辯證的,在不同時空下是有不同的作用與評價,比如被誇爲日本第一之原動力的日本集團式家族主義,在新經濟的時空下卻成爲日本崩潰的內因?而中國式的家族主義,不論兩岸三地,在亞洲金融危機下仍發揮積極作用。
  日本家族主義的另一特點是士農工商各有其本分及價值依歸,而中國商人在明末之後地位雖受肯定,但商人價值依歸仍在科舉。這使得日中現代化有以下差異。日本的武士階級有大量的人肯投入于新知識追求、進入現代化的官僚或産業;商人階級在手工業、家族式管理、各藩國重經濟等基礎上發展出現代化;農民階級的富農投入現代化經營,中下農別成爲穩定的糧食、賦稅、軍人、工商勞動力等之來源。明治政府則透過有效率的官僚體系將這些統合起來,完成了綜合了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官僚主義、帝國主義、國家主義、軍國主義等之現代化。反之,中國的現代化則在天命說改朝換代、滿漢民族沖突、士大夫階級價值一元化、小農經濟、工商受制于中央集權、官僚腐化無能、列強入侵等之下,陷于困阨。

   3、日本式的愛

  日本集團主義有種特殊的感情--「依愛」。土居健郎批評西方要求人需自主自立的精神分析,因否定了人與人的愛與被愛,故將導致人的無助無力(二七七p30-1)。土居認爲被愛或依賴于某人的愛是全人類共有的心理,但日本表現的最突出(p39)。依愛有縱容、驕寵、撒驕之意思(p40)。日本的賞恩與報恩之間是以依愛爲人情之核心(p44-6)。因報恩在深層中內化著對愛的回報與渴望,故當無法報恩未能盡到義理本分時,內在則湧起罪惡感而不只是潘乃德所謂的外在恥感(p60)。
  土居對西方精神分析和恥罪感文化之批評,雖有其立基于日本集團主義的特殊性和依愛情性的普遍性,但如同西方現代化理論一樣,在立己批它的同時均各有其謬。可是卻少見像中國學者那樣自賤,如本書多處批判的現代化論者或自由派。在此,余德慧認爲中國的「疼」只是物質性欠濃厚的依愛、「黏」是自我意識喪失而非依愛、「人情面子」只是工具性交換手段順便副帶情份(二七七p8-11)。令人不解,高倡心理學中國化本土化的余氏等怎只知「美外」而吝于呈現疼、黏、人情、面子、關系等背後的情性或德性。如說他們是在實證或批評,那他們怎不同理去實證或批評西方、日本?!甚至從人的整體來析判各文化之偏。

   4、日本的國民性

  西方對日本國民性(NICs亦然)的研究並非如實證論所言是客觀的,而是立基于敵友及成敗,戰後日本迅速現代化,學者的看法即變。
  戰前大多有負面性評價,如Corer雲:「日本的國民性有一種強迫性傾向,顯示出一種講求形式、整潔、和次序的習慣。這主要源自早期嚴格的排泄訓練,也導致了壓抑性潛意識的攻擊」(二七六p242)。LaBarre也認爲有以下強迫性特質:「隱密性,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態度;堅忍性及持久性;憑良心的;自以爲是的;投射性態度傾向;狂熱性;傲慢;暴躁易怒;追求精確與完美;整齊及儀式的清潔習慣;拘泥于儀式;遵從規定;虐待與被虐待狂的行爲;憂郁傾向;疑心重;嫉妒心重;自炫博學;多愁善感;喜歡春宮淫戲和肛門性快感」(p243)。
  到潘乃德的《菊花與劍》則以比較美日家庭教育等(在此改爲中日)下手,中日相近者有--喜歡搖小孩使易入眠,不鼓勵小孩活動說話,口腔期的滿足,較不嚴格的排泄訓練,兒童期的放縱,青少年期的嚴格,重視學校教育且壓力很大,外在性成就動機。但日本的常泡澡、性的松弛、報恩、義理、依愛,異于中國的少洗澡、性的嚴格、人情、面子、禮教(二七六p256-266)。

   5、日本集團主義的弊病

  Clark認爲日本的集團主義因兼具縱向(官僚主義)橫向(共同關心),故具有西方所欠的共識和親密(二七八p270,66)。但過分強調集團,加上日本人輕理性契約重感情交流,故很在意外人批評卻不能容忍批評自己的國家社會(p8-9,36)。學術上注重集體小組的研讀,但限制了個人的創造性及彼此的批評反思(p59,二七二p104)。爲顧及集團內的共同參與及和氣,而強迫溝通、無所不管的照顧關心,但也限制了個人的能力主義,發生縱容的現象,當和氣不在則易分裂(p71,p73)。
  福武直認爲:一、將長子看成繼承家長的後嗣、將次子看成代長子繼承家業的後嗣、將女兒看成出嫁的貨品,雖有結合家族的功能、能迫使次子獨立發展、使女性成爲社會家庭的勞動力,但卻造成三者的不平等(二七三p13-4)。二、服從家庭及社會既成的習慣或權威,而不依良心的自律及合理的判斷。平時所有領導階層皆依附天皇權威,事情發生又推卸責任(p21-3)。
  丸山真以「超國家主義」或「極端國家主義」來分析日本集團主義在國家方面的表現,他認爲日本的超國家主義將國家化爲真理本身,所以惡行均可以此合理化掉(二七九p7),透過天皇制及集團主義,發動侵略的軍部首領陷于集團尤其極端狂熱份子(如中下級軍官、極右派)的壓迫性氛圍內(p86),但他們並未自覺是行使權力而發動侵略,故東京大審時他們均未意識到要負責(p90-1)。即便戰後日本人的反戰也是基于自認是大戰的受害者,而非爲其侵略而悔罪,故世人大多仍疑慮日本軍國主義是否會再起。如對比于戰後被罪感壓得不斷認錯侮改甚至反彈爲新納粹的德國,日本人在恥感下不但自己不認錯不道歉、還對他人不時提及不悅,日本更顯的謬誤(一二八九p.12-13,440-4)。正因如此,二戰時遭日本侵略的地區尤其東北亞的中韓,至今對日本面對戰時的態度會不斷地質疑其未來軍國主義再生的可能性。
3 集團主義的「親分」與「子分」透過社會結構機制展現到農村共同體、工商團體、官僚體系、政黨派閥、學閥、甚至黑社會的頭目及手下。亦即所有日本社會皆受其制約,並産生團體內外有不同的行爲規範,在內謹言慎行,在外則胡作非爲(p24-30)。

 (十一)幕府瓦解與明治維新

   1、幕府瓦解之因

  德川幕府能有效統治靠:一、幕府能充分地控制各藩國。二、武士能以官僚體系和封建體制統治農工商。三、以健全的戶籍和土地制度將農民固著于土地,以提供穩定的稅役。四、工商階級只能提供經濟資源,不能越位奪取社政經文化大權。五、以鎖國政策杜絕外來影響。
  但上述條件隨封建發展而逐漸消失:一、幕府與藩國勢力彼此形成消長局面,尤其西南的藩國有效的改革使國力大增,逐漸威脅幕府政權(二六0p191,二六四p164)。二、工商發達,町人的經濟力量破壞了武士的統治權威和小農經濟。政府只好靠提高農民賦稅、扣減官俸、向富商借貸、及發行貨幣等來茍延,最後政府被迫賣官鬻爵、中下層武士則秘營小差(二六0p192)。三、外力來襲,1854年美國先突破鎖國,接著俄、英、荷……等依樣要求訂不平等條約(p194-7)。

   2、幕府及藩國的改革

  面對以上危機,幕府及藩國均試圖改革。1841年德川家慶展開「天保改革」:一、限制消費、提倡節約,但打擊工商,造成市面蕭條、商店倒閉、工人失業。二、限制農村經營家庭手工業以保護農業,並開發沼澤、興建水利。三、限制物價和壟斷、向商人征高稅、取消武士欠商人的利息、鑄劣幣,商人則以休業及降低商品的質與量來對抗幕府。四、爲鞏固海防,強迫江戶大阪附近的藩屬地改成幕府的直轄地,但遭抗而敗(二六四p162-4)。
  西南藩國因較早接觸外來科技與文化,故改革先于幕府。長州藩于1838年即以藩國力量行使重商主義,強迫富商富農取消下級武士債務,並開放下級武士參與藩政(p164)。薩磨藩1830年則由下級武士負責推行專賣制度。肥前藩1835年開始便以沒收商人在農村的土地,禁止地主經商,減少農民佃租等來保護中小農。各藩國在打壓町人,保護武士農民的同時,並積極建設軍事工業(p165)。

   3、倒幕過程

  幕府于1863年8月靠薩磨、金津二藩勢力,將長州藩勢力趕出京都。1864年8月幕府又趁英法美荷四國爲報複長州藩炮轟列強船艦而進攻下關時,下令調集共35藩的兵力征討長州。長州大敗,高杉晉作、伊藤博文等決定與列強議和,放棄盲目的攘夷,並開港,全力倒幕。但長州的保守勢力趁幕府征討之機奪權,並向幕府表示恭順謝罪,鎮壓改革派。改革派則在武士、農民、富農、地主等的支持下奪回政權,並表面對幕府恭順,實則趁機倒幕。
  1865年5月幕府又進行第二次征長,但薩磨等藩唯恐下一個目標是自己,乃反對再征長,反倒支持長州。從此倒幕勢力高漲。1867年9月19日長州、薩磨、安藝三藩組成倒幕同盟。10月14日德川慶喜被迫上奏「奉還大政」,天皇接受(二六四p176-181)。因慶喜乃緩兵之計,故諸薩仍一連串地以武力倒幕。1868年5月3日慶喜得到七十萬石領地回老家水戶藩爲條件,開江戶城投降。隨後又進行一年多的掃蕩殘余保守勢力,到1869年6月27日攻下北海道之後,「王政複古」才真正完成(p185-8)。

   4、明治政權之建立及其屬性

  因明治政府是建立于支持天皇的諸藩武士,故雖有以下諸多措施,但中央要職均由倒幕武士奪得(二六四p188-192)。1868年4月6日天皇頒「五條誓約」:「廣興會議,萬機決定于公論。上下一心,大展經論。公卿與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須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舊來之陋習,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基」。6月11日又頒《政體書》規定中央由天皇直接統治,中央的「議政官」(立法)、「行政官」、「刑法官」(司法)等三權分立,地方行府、縣、藩三級制。
  明治政府鞏固中央權威的方法除了建立天皇萬世一系神話、視神道爲國教、貶佛教屈屬于神道、令僧侶及神官共同替天皇負「教諭」國民的責任等之外,更重要的是「奉還版籍」和「廢藩置縣」。首先任舊藩主爲「藩知事」,並以藩收入的10%作爲「家祿」爲代價,收回各藩土地(「版」)及人民(「籍」)。但各藩仍有反抗者,中央進而以「廢藩置縣」除去藩知事,其職由中央指派。並將舊藩主的年貢改爲俸祿,最後發放一次公債取消俸祿。
  同時又將舊的貴族改造成新的「華族」、舊武士改造成新「士族」。華族和士族透過官僚體系,將公債投入産業及掌控高等教育等,形成了政社經文化的實權者。
  明治政府爲爭取民心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乃實施土地私有制及減稅,但獲利的是富農、富商、及新官僚特權分子(p197-9)。另方面又透過現代化官僚體系配合家族主義、地方共同體和國家主義,鎮壓了農民的反叛,並因而提供了現代化和對外侵略所需的稅收、兵源、及勞動力。

   5、明治維新的具體措施及其結果

  王政複古後,明治政府一方面與舊藩主鬥爭,一方面就已展開了整體的國家建設計劃。好比大化革新出使唐朝學習考察治國之道一樣,明治維新的出國考察團(48位政府官員和59位華族士族出身的留學生)從1871年12月13日到1873年9月回國,共花了百萬日元。考察的國家有美、英、法、荷、德、俄、丹麥、瑞典、意大利、奧地利、和瑞士。考察的領域含蓋政治、法律、經濟、文化教育、軍事制度及生産技術。認真地考察了各國的政府機關、工廠、學校、醫院、郵局、兵營、法院、監獄、甚至貧民窟。考察主要得到三個結論:一、工商乃富國強兵之本。二、普及教育和鼓勵科技。三、從日本國情出發,英法美超出日本甚多,普俄封建帝制與日本較接近(二六四p205-6)。
  明治維新的整體可用「文明開化」--殖産興業、富國強兵來概括,爲達這些目的,明治政府有以下措施:
1 教育上。1871年設文部省,1872年頒《學制》,1879年頒《教育令》,1885年頒《學校令》,1890年頒《教育敕語》將忠天皇愛日本作爲教育的根本目標。到1894年全日本有24046所小學350萬學生,就學率達61.7%;中學103所,學生3萬;各類專科、師範、及大學113所,學生逾2萬。1895首次高等文官考試,大批帝國大學畢業生進入政府任高級官僚(207-9)。
2 殖産興業:一、以公債取代武土俸祿,配合政府的貸款、低價賣給國有地、無償分配荒地提供資金旅費開墾北海道。這使得少數華族士族將資金投向金融及工商業而成爲資産階級。但爲數高達二百萬的一般士族及其家屬,因欠資金和務農經驗,多數破産(p209)。二、發行貨幣,成立國家銀行。三、對外掠奪。1874年侵略臺灣向清廷勒索白銀50萬兩,1893年掠奪韓國大米用于購得853萬日圓黃金(p210),甲午戰爭取得中國3.4725億圓賠款(二八三p69)。四、接收舊有幕府企業,引進新技術發展官營企業,而後再低價賣給三井、三菱、川崎等大企業,形成政、軍、商三位一體的財閥(二六四p210-1,二六0p251-2)。
3 富國強兵。1872年《征兵告諭》實施全國性征兵(二六四p212),並大力發展國防工業,與大資本家結合。隨著軍國主義發展,國防軍需工業成爲日本企業的主體。
  依井上清研究,因日本現代化一開始就極其侵略性,加上企圖從鄰近地區找回受西方列強壓迫的損失(二八三p2,7)。再配合上述的殖産興業、富國強兵,于是造成天皇制、軍國主義、資本主義、及地主制等合爲一體的日本式帝國主義(p93)。

 (十二)日本現代化之分析

   1、日本知識分子對西方文化認識之不足

  明治維新成就雖非凡,但新興知識分子也開始以英美的自由主義、法德的社會主義來批評政府。「明六社」雖強調自由主義、政教分離、民主政治、功利主義,但武士參政傅統、尤其強烈的富強動機,使得他們的主張在面對國家利益優先時,皆被打了折扣或投靠政府成爲官僚派學者(二六0p282)。即使自由主義的頭頭「福澤渝吉」其動機也在富國強國,所以他才會主張「脫亞」對外侵略,並視中日甲午之戰爲「野文」之爭(二七四p21-5)。另一激進民權運動領導者「中江兆民」,其民權目的也在求國權發展,故面對對外侵略時(他本人即致力于對中韓侵略),民權也就萎縮了(p39-41)。李永熾研究認爲因日本知識分子弄混了國權與民權,故除少數絕望而進入學院搞學術、或投入探討自我的文學之創作外,大多均加入國權運動(p43-8)。
  即便社會主義領袖「幸德秋水」,依井上清研究,幸德也曾站在帝國列強立場,主張日本加入瓜分中國的行列(二八三p130-143)。井上清感慨地說:「日本人,不用說天皇制官僚和統治階級,就連最先進的工人和社會主義者,也如此深入而廣泛地被帝國主義的思想和心情所束縛」(p134)。

   2、中日現代化之比較

  因日中在曆史、地緣、文化、西方挑戰、及國際環境等皆類似,但二者的現代化卻成敗不同,故學者會試圖比較而找出所以然。
  Lockwood1965年的〈日本對西洋的反應:跟中國的比較〉認爲:一、社會結構上。日本的社會階層是職位取向而非身份取向,故高職位要求的是資格、責任及義務而非特權,身份低者是心甘情願的模仿而非卑屈的盲從。二、日本有融合外來文化的傳統,而中國則頑守傳統價值。三、日本的政治結構較多元,有較多自治。四、面對西方挑戰,日本的統治階層能迅速有效地推翻舊的封建秩序從事改革,而中國則沿著舊傳統(二八五p124-7)。
  Bella1957年的《德川時代的宗教》認爲融合了儒釋神道的日本宗教之特質,是將報恩與追求存有結合爲一。故追求存有並非寂靜的諦觀或被動的服從,而是主動的實行。武士道透過勤儉節約、無私奉獻,不但完成了報恩,也達到與存有一體的境界。商人的經營也非利己主義,而是勒勉節儉、發揚家名、重視誠信。這些與韋伯的新教倫理一致。故德川宗教在經濟上産生了合理的經濟行爲,政治上産生了天皇體制,而有利于現代化(二八五p129-133)。
  Reischauee1963年的〈十九世紀中國與日本的近代化〉認爲日中現代化成敗的原因是,曰本和西方一樣由封建發展到現代,而中國則欠此特質(二七四p236-7)。日本封建有以下三個特性:一、習于吸收外來文化。二、有利于學術、經濟、思想、及面對挑戰時等的多元之産生。三、各階級有自己的價值依歸,故日本的階級是「目標志向性」,古中國則是「地位志向性」(p228-234)。
  許介鱗批評以上:一、偏重日本封建的優點,忽略了其內在弊病。二、先有一套現代化理論,再從各國曆史中抽出合理論者,又再用以解釋各國曆史,這是一種同義反覆,只是將成敗合理化而已。三、日本的現代化是建立在「超國家主義」上,對內是天皇制,對外是帝國主義(二八五p145-7)。許氏認爲:1、中國頑守華夷之分,被動被迫開放門戶,且將西學視爲器。而日本則迅速地吸收西方科技知識,雖亦主張「和魂」「尊王」(p154,158-9)。2、兩國的社政經結構不同(p165-7)。
  由此可知將日中現代化的成敗,簡單地歸諸「和魂洋才」對「中體西用」、封建體制對中央集權、或誤比日本具有西方資本主義精神及中國的義利合一(二八0p17,111,129,二八一p11,二八二p166)均謬,而不知日本特有的條件必須在特定曆史時空及風土才對其現代化有利。(徐水生在《中國古代哲學與日本近代文化》結語︰「日本哲學的近代化,並非完全的西方哲學化,而是和魂中以中國哲學爲主的思想與西方近現代哲學溝通、涵化、融合的過程」一三二五p.4。)

   3、日本的憲政發展

  雖然日本的自由主義者和政治特權人物曾大力推動民權立憲運動,但因欠西方中産階級、對天賦人權的形上絕對性及人的有限性又不明、加上陷于集團主義和國權主義,故在天皇權威、對外伸張國權、及中央分化打壓下,民權立憲運動之敗是很自然的。
  倒幕大將板桓退助在征韓論失勢及西南戰爭失敗後(明治政府雖早就有征韓計劃,但以穩紮穩打方式爲之,導致西鄉隆盛等激進征韓論者不滿,而于1877年2月15日發動西南戰爭),結合林有造等自由主義者,,于1874年1月12日組成「愛國公黨」並向政府提出「民選議院設立建白書」。明治政府敷衍之,到1882年3月才派伊藤博文等赴歐考察憲政,認爲英國立憲主義不合天皇制。回日後費時四年秘密審議,到1889年2月11日才公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二六0p212-5)。
  立憲期間,民主立憲運動不得參與政府立憲,政府並立用禦用政黨與之對抗,結果自由政黨相繼淪爲政府的友黨。形成自由黨(1890年10月18日由愛國公黨改組而來)、進步黨(由1881年3月14日大隈重信成立的立憲改進黨于1896年改組而來)、立憲帝政黨(1882年3月18日伊藤博文以政府的機密費所成立)三者間因以下差異而來的政爭。理念依據不同(法國共和主義革命思想、英國功利主義、德國國家主義),構成分子不同(失勢士族和受剝削農民,故作風激烈不修篇幅;失意政客、有地位的市民、縣議員、學者及富人,故西裝畢挺能言善道;政府的既得利益者、得勢政客及特權分子,故以明治政府爲依歸)。所以自由黨攻擊進步黨唯利是圖陰險刻薄,改進黨攻擊自由黨不學無術言行粗暴,帝政黨則依天皇神話、主張絕對王權和中央集權、反對普選(二六0p221-4)。
  1889年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有以下特質:憲法由天皇欽定,天皇萬世一系有絕對王權,修憲權在天皇,皇室的一切均在議會審查之外,天皇擁有最高的行政立法司法權,內閣對天皇而非對議會負責,貴族院實權大于衆議院且不得被解散(二六二p172-6)。貴族院由以下人員組成:一、所有皇族男子。二、所有公侯爲終身議員。三、伯子男分別從各自階級選出18、66、66名任期七年的議員。四、天皇從有勳功有學識的社會人士中,選出225名以內的終身議員。五、從帝國學士院院士中,互選出4名任期七年的議員。六、從大額納稅者中,選出66名以內任期七年的議員(p179-180)。另外衆議院實權小,且選民人數受限于財産資格。
  由此可知明治政府根本不是民主政府,但1890年首次衆院選舉,自由進步黨(統稱民黨)獲過半席次,並聯合反對政府,迫使山縣內閣收買自由黨部分議員才渡過危機,可知日本政黨政治一開始就腐化(二六0p226)。第二屆衆院民黨仍反對政府,1891年12月26曰內閣解散衆院。到1892年更動用警察幹擾民黨候選人,動用公費大事賄選,導致全國動亂,軍隊鎮壓死25人傷338人。但民黨仍勝選,並提出「內閣不信任案」,迫使內閣改組,另由伊藤博文組成「元勳內閣」,以天皇的詔諭和暫停議會來對付民黨。
  甲午戰後,軍方權勢大增。雖然1898年6月自由進步兩黨合並爲憲政黨,並迫使政府首次成立政黨內閣,以大隈重信爲首相、板桓退助爲內相,但卻因閣員分配鬧內鬥,五個月後瓦解,政權又落藩閥手中(二六0p229)。之後藩閥、資本家、地主、軍方、及民黨等又展開一番彼此互利的權力分配(p230)。到1900年伊藤博文及西園寺將憲政黨弄成親政府的「政友會」(p231)。
      大正之後,在野政黨雖在1913年的「陸軍政變」中發起了首次的護憲運動,在1918年的「米騷動事件」中又試圖振作,但均不敵天皇、軍部、資本家、大地主、及藩國等的特權統治力量。隨著軍國主義、帝國主義、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政府對政黨政治、政治運動、及人民的各項自由等的控制愈來愈嚴格,政黨本身也更墜爲政府、軍部、及資本家之工具(p235-248)。
  日本上述發展,依原口清研究,早在明治政府初期,日本就已成爲具有天皇絕對主義和資本主義本質的國家了(二八四p237-258)。
  二次大戰後,在美軍政府改造下,在《日本國憲法》的理論上已成爲民主立憲國--國民主權主義、嚴格保護基本人權、永久放棄對外宣戰權、國會中心主義之內閣政治、司法獨立(二六二p187-194)。但實際上軍國主義陰影不斷。政黨政治深陷金權和派閥,其因是:一、在日本集團主義下各候選人必須經常出席選民的婚喪喜慶等活動,這些交際費、招待費、懇親會,加上各項遊說費、宣傳費、會議費……等需大量金錢。故議員需有募集政治獻金的能力,而工商界便是最大的來源(p657-666)。即使有「政治資金規定法」,但各種政治獻金醜聞仍不斷在以自民黨爲主的政界發生,卻不足使自民黨下臺,直到1993年7月才因自民黨分裂而下臺。二、派閥産生于:1、傳統的親分與子分。2、中選區制使候選人必須要派閥支持。3、黨中央幹部及內閣大臣,依派閥大小分配。4、派閥能有效地募集資金,分配閥員利益,解決閥內爭論,協調閥間歧見,支持閥員當選,化解閥員醜聞等(p629-632)。
  日本人期望1993年7月自民黨分裂,新黨的羽田聯合內閣能透過選區劃分來改革日本的金權派閥政治,但1994年4月羽田仍因本身的政治獻金和內閣的派閥而下臺(四八p47),接下來的二任聯合內閣仍受困于派閥。由此可知,先天上集團主義不良、後天上斷根于西方民主的日本民主政治,即便有理論上的完美,但實際上卻不如此。故吾人便見,1996年12月首次依「小選區比例代表並列制」選出的新內閣不但無法達到原先期望,三百席小選區和二百席比例代表的設計,還因得票率與席次的不成比例(一0一四p62),而造成有利于兩大保守黨(自民、新進)的弊病(臺灣的李登輝式民主遍汲世界諸劣質民主制度,繼學法國雙首長制之後,又處心積慮地想學日式選制,比爛似地想以更低的比例席次來封殺新黨),自民黨雖以239席組閣,但閣員卻重蹈派閥覆轍(p64)。日本前後豉治的獨大與混亂對比伴隨著絰濟的第一與泡沫。

 (十三)剖析日本第一

   1、日本第一的緣相

  造就所謂的「日本第一」的原因並非孤立而是整體的,爲分析方便,在此從前述集團主義下手。日本集團主義因兼具親情及序位、要求賞恩與報恩,爲團體運作的圓滑,溝通上強調「和」而非自我意識或理性,表現在企業(其他公私團體亦然)的是共同參與決定,故企業在找新進人員時,要求的是有潛力但還沒強烈自我意識者(二八六p199)。而日本的家庭和學校的社會化過程正提供這種人,以致造成女性服務于家庭、社會和男性的角色、及嚴苛的中學和松弛的大學之教育(二九四ch.4-5)。
  企業選拔進來的人才不分科別,一律先分到基層接受同職同酬的培訓,經一連串的講習、訓練營、實習,尤其「引導者」給予新人整體性(從工作到私生活感情)的教育,完成「白紙染色」的改造工程。往後再經幾年一次的輪調,在輪調中不斷地選拔各級主管。
  日本企業的終身雇用制、年功薪資制、及整體性照顧,並未造成官僚作風,反有激烈的競爭(二八六ch.6)。其因是,在親情和報恩下,成員爲了榮譽及升遷,自然會全心全力投入工作,當然也要付出龐大工作時間(絕大部分用于協調、開會、及應酬)、龐大的交際、福利和人事費用、不景氣時的冗員等之代價。
  集團主義還表現于企業與企業間,透過關系企業、控股、銀行融資(日本企業自有資金約三成,其余靠銀行提供,並以銀行爲中心形成集團)、總合商社提供商業情報和輸出入産品材料等,而將戰前的財閥從戰後被解散中重建成財團(二八八ch.3)。企業與政府間也透過官商交流,官僚充分爲企業服務,企業則配合政府政策並接受退休高官任公司顧問,而形成「日本公司」。
  集團主義也使得源自西方以職業別或總體式設立的、並與資本家對立、爲勞工爭權益的工會,改造成日本勞資合作的企業別工會。亦即在大企業內成立工會,工會幹部和資金均由企業提供。工會內勞資以恩報義理來協商工作條件、福利、薪資、尤其年終獎金(二八六ch.8)。故日本工會早期雖有左派激鬥,但之後即使爲爭獎金和薪水的「春鬥」大多也能以「和」收場。
  日本第一除經濟指標外,勞資和諧,社會秩序,治安,公害防治,和國防只占GNP1%等亦然。但這並不表示人民生活素質很高,因日本財富集中于企業和政府(二九六p176-8)。大企業從政府、員工、及協力廠奪來的財富花在政治獻金、員工福利、對外貿易、及企業擴張上。在土地方面,土地少且人口集中于東南沿海都會區,不良的土地政策無力壓抑財團抄作土地,造成高房價低品質。在消費方面,政客爲農民選票、人民對村落共同體的好感、及爲糧食自足,使得政府以各種法律保護小農、小商店、及限制農産品進口(直到1993年在美國壓力和自民黨下臺才被迫開放稻米進口),而造成高糧價和高物價。
  集團主義也使日本雖狂熱于吸收外來資訊,卻在民族和文化上很排外。
  以下就經濟發展史來分析日本第一。
       二次大戰日本損失慘重,死傷253萬人,財富損失36%達1057億日圓。戰後美國對日展開以下整頓:審判戰犯、解散財閥、重建民主憲法、土地改革、解放勞工、「道奇方案」、瓦解以天皇爲中心的軍事及教教體制、和嚴苛的賠償等(二九0p52-3)。以上整頓因韓戰爆發而未能徹底,使得日本複興速度增快,也造成迫使日本對其侵略謝罪及賠償的時機失去。
  1946年的土改使全日佃農比率由50%降至10%(二九0p50),提高了農業生産力和農民收入,也提供了工商産品的市場和政府的稅收,而有利于穩定通貨膨脹和促進經濟發展。但也造成了之後的農地零細化、兼業農戶大增、及政府的保護和補貼,而阻礙了貿易自由和高糧價(二九0p51,二九五p149-152)。
  1949年開始的道奇方案以大量縮減政府支出、禁止發行公債、不再提供新貸款、及提高利率等來解決通貨膨脹(二九0p55),雖造成了商品滯銷的不景氣,但韓戰使得「特需」增加,不但化解了道奇方案的副作用,並使日本在五年內賺取16.2億美元(p63)。
  另外日本也實施複彙率政策(進口1美元比120日元,出口1美元比500日元)以減少非民生必需品之進口並對外輸血式出口,將較高購買力的彙率進口的原料加工,再以較高競爭力的彙率出口産品,在一進一出中賺取國家建設和發展所需之資金。至1949年4月才訂單一彙率1:360,到1971年才改浮動彙率,其間日本一直以低估的彙率促進外銷,再加上高房價高糧價,而造成日本的高物價(二九0p56-7)。
  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在教訓之後以正確地貨幣信用之緊縮政策(二九0p125-9,132-3),充分地反應石油成本,使得産業迅速地往高附加價值、低能源使用、低污染等發展(p135,151
),加上日本産品輕薄短小的特性,使得日本産品在世界不景氣中一枝獨秀大敗美國。
  日本的高度成長和對美大量出超,相對的,美國低成長、大量入超和赤字預算,造成美日經貿磨擦,美于是迫使日幣大幅升值,由1:360升至1988年的1:120(二九0p157,到1995曾一度升至1:80),並開放市場、設限出口至美國之産品。但日本以大力提升生産力、到外國投資、降低生産成本、增加高附加價值等來化解危機。可是1993年之後,日本面對自民黨下臺、泡沫經濟、板神大地震、政黨分分合合、聯合內合更替頻繁、東京地鐵毒氣事件、美國貿易壓力加劇、銀行擠兌風潮等危機,日本第一的神話似乎開始解構了。至1997年7月底在始于東南亞並波及東北亞甚至全球的金融鳳暴中,日本泡沫經濟的破滅更形惡化,爲解決危機,日本政府多次推出一連串包括公共建設、減稅、刺激投資及消費、豎頓金融等高達十幾兆日元的財政及貨幣政策,但皆因沈苛太深而收效不大,相反,呆帳高達二成的金融業反更不被日本民衆信任,而導至日元大量兌換成美元,日元1998年6月一度貶至1︰146,直至2004年美國經濟衰退、美國試圖以貶值來解決財政及外貿的雙赤字,日元才回升。
由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可得出以下教訓︰一經濟體的壯大著實不易,但其衰敗似乎在瞬息間,其中雖有潛伏期。在現代資訊科技及國際投機者的操作下,即使像日本一樣,有高素質的人力及生産力、堅強的科技、及健全的社會,只因集團式的産官學界共犯下錯誤的金融政策及投資,便拖垮了整個日本經濟(一二二七p.31-48)。這似乎也否定了Porter在《國家競爭優勢》中所謂的鑽石體系理論(影響國家及産業的四大因素,生産要素、需求條件、相關及支援産業、企業策略結構與同業的競爭力、再加機會及政府能力,其中以企業創新爲核心。一二五九p.104-8)。因爲在二十世紀末的這波危機中,日韓産業在創新上並未喪失競爭力、而美國産業也沒增加什麽競爭力,除了網路經濟、CP凵等之外,但隨著綢路泡沬及資訊業成熟,這些創新又怎麽了?

   2、日本第一的批評與應用

   (1)日本第一的批評

  Wornoff在《日本管理的危機》以西方的理性效率爲判准,認爲日本生産部門的高效率可取,但行政部門卻效率低且浪費了大量時間、人力和財力。其他,偏記誦爲考試爲就業而辦的教育體系、受不平等待遇的女性、受保護的農業及小商店,均不合理性效率。故日本第一是充滿危機(詳見二九五)。此論只知理性效率,不知情性效果,不知理性之異化。
  Wolferen在《日本國力之謎》認爲日本的教育、經濟、社會、文化……均受制于集團性、無中心、且無西方式權責一致最終負責者之體制,故在種種優越背後充滿矛盾、不安、及沖突的權力之爭,而非表面上的服從、和諧。他甚至認爲解決之道要從解散「東大」開始再從教育……等瓦解體制的制約(詳見八六0)。此論雖能凸顯日本集團主義背後的權力成分,但其解決之道不甚高明。

   (2)日本第一之應用

  Vogel在《日本第一》分析出日本第之因--優秀的官僚體系、官商充分合作、全國性對知識及資訊的渴求、高素質且平等的教育體制、良好的社會秩序、尤其優越的企業文化等之後,認爲西方國家可以向日本學習:一、建立一套可行的工業和貿易政策。二、建立永久性的高級官員之小核心。三、建立團體與共的胸懷。四、各方利益的統合(二九二p226-231)。但他認爲引入日本模式可能會有以代價和危險:1、扼殺了個人權利、性格和創造力。2、忽略了反對派和少數民族的利益。3、對適應不良者過于非難。4、過度刺激民族主義。5、容易發生僵化現象(p232-8)。
  日裔美人W.大內在《Z理論》認美國的A型企業,可向日本的Z型企業學習管理哲學。
      A型企業有以下特色及缺點:「強調速度--立刻爭取表現,立刻給與獎勵;強調個人--高生産力,即有高報酬;強調數字--具體的數字是一切考核的標准,抽象的內涵不受重視;強調利潤--公司只關心股東的利益,漠視員工、社會各方面的需要……在速度、競爭、數字、利潤不斷地循環刺激之下,美國企業變得急功近利,缺乏高瞻遠矚的見識。就美國汽車業而言,因爲貪圖大型車所帶來的厚利,以致今日市場成爲歐洲和日本省油小型車蠶食的對象。另一方面,美國企業的員工得不到接受訓練和謀求發展的機會,只能長期從事單調的工作。就社會而言,工作與生活無法融合,員工與公司形同對立,在在使得個人産生強烈的孤獨感,無所歸屬,無所認同。」(一五二譯序p10-1)。
  而「日本企業的特色在于團體意識。精密的分工、高額的利潤、穩定的員工、卓越的技術,這些都不是日本人追求的最終目標;日本的企業經營者最津津樂道的是自己的『經營哲學』,他們以在企業中實踐個人哲學爲傲。哲學與企業融合爲一,使日本企業中滋生出家族式的共同意識,培養出外人無法理解的信任、微妙與親密關系。對內,員工社交、工作、生活各方面的需要,都可以在公司的安排下得到滿足。對外,企業長期通盤的計劃不受短期利潤的幹擾,可以逐步付諸實施,同時企業各部門不會各自爲政,能夠進行整體的配合。」(同上p11-2)。
  日本企業管理的優勢甚至危及美國的資訊業,Rogers在《矽谷熱》認爲美國資訊業成功得力于高創造力(二八七p104-9,352)。但此種企業文化使人工作過度且早衰,一但能力不足或不景氣發生時公司便會無情地裁員(p236-9),家庭生活及結構容易瓦解(p249-255),排斥工會組織(p295),排斥政府介入(p329)。
  但日本資訊業則在通産省與大企業共同合作下進行的(p326),故日本資訊業在「第五代電腦及超級電腦方案」下對美國構成極大的威脅(p331-3)。美國的矽谷不注重員工的教育與福利,品管又差于日本(p337)。日本對美國資訊業了若指掌,而美國則對日本毫不知情(p352)。
  日本資訊業除政商合作外,還透過垂直及水平分工,使得産品的品質有保障、成本能降低、且阻止了外國産品打入日本市場(三三六p63)。

 

 

台長: 阿楨
人氣(6,523)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末代武士》
此分類上一篇:《好萊塢電影世界》

阿楨
布丁武士 A Boy and His Samurai 2010

導演: 中村義洋
編劇: 中村義洋
演員: 錦戶亮 友阪理惠 鈴木福
劇情簡介
一部令人食指大動的溫馨電影,改編自荒木源暢銷小說,《金色夢想》導演中村義洋自編自導。
故事從一個開設速食店的單親家庭展開,單親媽媽遊佐廣子(友阪理惠飾),為了生計與孩子的教養問題,奔波忙碌、焦頭爛額,偏偏,她的兒子友也(鈴木福飾)又調皮搗蛋,店內顧客更是超難伺候,眼看家中開銷又不斷地增加,廣子簡直快要崩潰…。
突然有一天,店裡出現了一個武士裝扮的人,他名叫木島安兵衛(錦戶亮飾),遠從180年前江戶時代穿越時空來到現代東京。這怪象無人可解、廣子也半信半疑,但既然出現在這,遊佐家卻也收留了他,多個助手也不錯。
就在安兵衛找到自己的出路,家中和樂融融的三人關係,卻也因此產生變化…。

布丁武士: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展演

同樣用穿越時空串劇情,重點在電影有沒有拍出新意和亮點。《布丁武士》除了著重在傳統和現代的器具轉變,更充分利用男女主角設定的個人特質,往下帶出了傳統和現代的文化融合與衝突。
片中的文化衝突造就了電影渾然天成的喜感,單純如兩個時代的語言、兩個時代的人際關係份際。在文化融合方面,最經典的莫過於男主角參加甜點比賽,挽救江戶城的舞刀絕技。而男主角從介入女主角一家,到被女主角趕出來的「男女誰應該主內主外」觀點,則辯證性的討論了傳統和現代文化價值觀,看似清楚、對立的分野,在這個議題上,其實不能簡單以傳統、現代二分。
男主角主動願意幫忙家務,原本以為是傳統主動適應現代的結果,沒想到,在男主角出外工作以後,他卻主動要求女主角辭職,當個家庭主婦──這樣的想法,不就跟她離開前夫的原因一模一樣嗎?即使過了一百八十年之久,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在社會中從來沒有被真正拆解過。
然而,男主角也說出了他的苦衷:他在江戶時代是一個沒有工作、成天無所事事的武士。導演細緻且一體兩面的處理了職場女性和江戶武士的問題,讓既有設定去產生一個個事件火花,並讓兩人的情感以隱微的方式連接著。表面上充斥荒謬、笑料、淚水,骨子裡卻帶有溫情關懷,這是中村義洋常用的手法。
中村義洋擁有非常好的說故事能力,比起強烈的社會隱喻,他似乎偏愛拍輕鬆幽默的電影,許多可以繼續發展的議題都只是點到為止,或許是他還沒能大鳴大放的原因吧。
http://christinasy.pixnet.net/blog/post/44183798
2012-09-01 10:40:59
版主回應
《神劍闖江湖》如詩如畫的雨中試刀 文:普蘭可

  《神劍闖江湖》漫畫的篇幅很長,大體上分為「東京篇」、「京都篇」(以反派志志雄真實為中心,又稱志志雄篇),以及「人誅篇」。
  日本連載少年漫畫的通病,新人新作品開始連載時,往往沒有長期規劃,而是單元劇的型態,算是「試水溫」吧,《神劍闖江湖》的「東京篇」就是單元劇性質的。漫畫到了「東京篇」末尾,才有比較有規劃的劇情出現,的《神劍闖江湖》電影主要取用的正是這個部分......
  電影中的外印是把一堆角色的特色融合在一起,包括蒼紫(使用小太刀二刀流,電影裡只剩一刀流)、蒼紫的部下般若(全臉毀容以便易容,平時戴面具,電影變成只毀一半根本沒有意義),外印的武器(他本來是傀儡師,會拿鋼絲當武器),最離譜的是還讓他用手槍,這就算了,手槍還可以打個沒完沒了,當年的左輪手槍一次只能打六發啊,那到底是什麼離譜的手槍......
  而電影中的戌亥番神也其實和「人誅篇」中可悲又完全可略的戌亥番神沒太大關係,除了都用拳擊以外,其實電影中的角色還比較像是原本御庭番眾中的式尉,甚至跟左之助對打的段落也類似,真不知為何要硬把「人誅篇」的角色代換進來,還讓他既信天主教又吃素,加了這麼多奇怪特色,卻在片中幾乎成了免洗角色。
  漫畫在「京都篇」一開始,齋藤一先偽裝成反派出場,其實是為了測試劍心的實力,之後成為劍心打倒志志雄一黨的夥伴,電影版把他的出場提前了。
  話說這個前新選組隊長齋籐一是歷史上實際出現過的人物,維新後也真的在當警察,原本其貌不揚,但是在漫畫中,被美化250%以上,成為最帥氣的角色之一,於是電影版竟然由江口洋介飾演,有這位硬底子演員的加持,電影中齋藤一的表現相當亮眼。
  但是另一個歷史人物,卻被漫畫家和月伸宏整個大亂改,延伸到電影中也一樣,那就是剛說到的反派武田觀柳,其實名字來自於史實中的新選組戰略幹部武田觀柳齋,他原本是甲州流軍學的專家,在新選組中地位崇高,為人十分跋扈,但後來新選組改採西式訓練,他的地位一落千丈,結果心生叛變,因而遭到齋藤一等人暗殺。
  所以武田觀柳齋根本就沒活到維新以後,而且只知舊學問,當然也不可能成為大商人了。武田觀柳這個角色大概只取了武田觀柳齋的跋扈個性。
  講了老半天,都還沒說到主角劍心,和月伸宏創造這個角色的靈感是幕末的四大千人斬,分別是:河上彥齋、岡田以藏、田中新兵衛、浦啟輔。
  四大千人斬的第四人有許多不同版本,但請注意一定都是倒幕方的。至於為開創新時代而斬人這點,那根本是子虛烏有的事,電影中有拍出幕末時倒幕派在牆上掛上大大的「尊攘」,那是啥?正是倒幕派的思想中心「尊王攘夷」,所謂攘夷就是反對一切外國事物的義和團行動,完全是守舊思想,和開創新時代一點關係都沒有。
  後來歷史開了大玩笑,攘夷派的長州、薩摩因為攘夷分別在四國戰爭與薩英戰爭中被老外K個滿頭包,結果他們就把攘夷拋諸腦後,開始全盤西化,於是到片頭的鳥羽伏見之戰時,倒幕軍的現代化程度還比較高而獲勝。
  以往常會為了強調幕府是「守舊」,所以讓佐幕軍都拿著冷兵器作戰,其實幕府是率先主張開國的......這次電影還了佐幕軍一個公道,幕軍方面也一樣有火槍,只是數量比較少。
……………
  在幕末被這樣莫名其妙暗殺掉的可憐人很多,譬如後來成為首相的伊藤博文,當年也是個小殺手,當時知名的國學者塙忠宝(塙次郎)奉命研究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禮儀,結果就被當時是憤青的伊藤博文選為目標暗殺掉了,簡直不分青紅皂白,這件事連伊藤博文後來自己也覺得太離譜,大概很是自責,所以對塙次郎的兒子特別提拔,算是贖罪。
  甚至到維新後,這些「志士」們還繼續製造麻煩,維新後,攘夷志士趁英國公使到港,殺進隊伍,想殺死大使,造成英國衛隊多人死傷,攘夷志士也全部喪生,他們自認為是為大義犧牲,但是對維新政府來說他們只是無理取鬧的恐怖份子。
  也因此,這些倒幕派浪人原本歷史評價不佳,比較受到尊崇的反而是雖然打敗仗,但是在幕末一直擔任維護秩序角色的新選組,直到《神劍闖江湖》漫畫出世,幾乎完全架空歷史,把維新志士給浪漫化,才鹹魚翻身。
  回到電影,全片最值得讚賞的就是在場景上的用心,不論是一開始的雪中戰爭場面,或是最後的山林石階決戰場景,都設計的極有詩意,而運鏡也善用場景設計,營造出相當生動的鏡頭語言,如刃衛在橋上,居高臨下看著小薰的一幕,無聲之間就把雙方的強弱之別以及壓迫感帶出,劍心和齋藤一的雨中試刀,也是如詩如畫。
  但本片仍有日片一貫的缺點,大概是日劇拍習慣了,運鏡常常都太近,結果明明搭了很不錯的背景,卻經常是失焦的,混戰鏡頭也有部分拉得太近,場景和動作明明設計的很辛苦,畫面卻只見衣服飛來飛去什麼都看不清楚,相當可惜。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75/33756501/
2013-08-03 09:58:24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05:46:36
阿楨
日本千年史:用30分鐘跟著NHK大河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sikcSxcWE

“大河劇”是什麼? 2021-11-11

有人以為日本人叫大和民族,所以這些歷史劇叫做大河劇,但大和與大河,只有中文裡讀音一樣,其間完全沒有關係。另有人以為歷史劇就是大河劇,這種觀點也不能說完全正確。
其實大河小說發源地是法國。最早出現的是大河小說,被認為是羅曼羅蘭寫的《約翰•克裡斯朵夫》。當時這些小說被稱為roman-fleuve,翻譯過來就是大河小說。這種小說通過寫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家族的經歷,來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變遷,所謂時代的滾滾洪流,因此命名為大河小說。知名的大河小說還有馬丁•杜加爾的《蒂博一家》等。二十世紀初,大河小說的概念也曾流傳到中國。較早翻譯羅曼羅蘭作品的作家李劼人先生自己寫的《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及《大波》這三部小說,就命名為大河三部曲。就算是現在,港臺等地還有作家把自己寫的這類小說稱為大河小說的。
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歷史小說未必是大河小說。大河小說應該是以人的經歷來反映歷史環境。像《隋唐演義》這一類沒有特定主角的小說,就很難成為大河小說。而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鹿鼎記》等小說,日本人卻是把它們看作大河小說的。
從大河小說引申出大河劇的概念,倒是日本人的創造。總而言之,把大河小說拍成電視劇,也就成了大河劇了。但是,NHK電視臺拍的大河劇篇幅都很長。一般一星期放一集,一共放映將近一年。於是,大河劇漸漸地也轉變成規模龐大的電視劇的意義了。但是,規模龐大的電視劇,一般總也反映了某個時期的時代背景,定義上到也是並無什麼矛盾。
◆NHK歷年大河劇一覽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FV2GHI05372VRI.html
2023-02-10 07:21: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