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0 07:17:27| 人氣4,23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賓漢》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觀看好萊塢宗教英雄史詩電影前評《賓漢》《耶穌受難記》,最大的是感受是《賓漢》裡的耶穌沒臉見人,《耶穌受難記》則滿臉血腥。

是神聖不可見與為世人受難吧!

有差嗎?如同印度佛教史的能否造佛像之爭,造不造、見不見,全都是番說詞。


千萬美元打造史詩片顛峰之作:《賓虛》簡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2miZEqp0yU


好萊塢耗資千萬美元打造的史詩片顛峰之作,場面宏大壯闊,細節制作精美,音樂大氣瑰麗,布景考究紮實,演員表現完美,導演技法純熟流暢,電影歷史上僅見的史詩級經典作品之一,榮獲十一項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工、最佳音響、最佳作曲、最佳剪輯、最佳特技和最佳服裝設計),創奧斯卡獎歷史上的最高紀錄,至今無人超越,這一記錄一直到1997年纔被《泰坦尼克號》追平。
自一九0七年以來,小說《賓虛》多次被搬上銀幕。普通觀眾在看完影片後都會有同樣的疑問,歷史真有“賓虛”其人嗎?賓虛就像《亂世佳人》中的赫思嘉或者《鐵達尼號》中的傑克一樣,都是作者虛構的人物。賓虛這個人物是美國人華勒斯在1880年紐約出版的小說中初次亮相。在創造出賓虛這個傳奇人物之前,華勒斯是印第安納州一名普通的律師,曾經有從軍經歷的華勒斯在林肯總統刺殺案中被當成共犯接受審判。在他擔任新墨西哥州長時華勒斯完成了這部以賓虛為主要人物的小說。1880年小說出版後雖然當時的美國總統對該書贊譽有加,但銷售量卻奇慘無比,他收到的第一筆版稅隻有區區的400美金。直到四年以後,美國公眾開對史詩題材逐漸開始感興趣,《賓虛》的銷售業績纔開始逐漸攀高並受到公眾的歡迎。1886年時華勒斯收到的版稅已經高達11000美金,比美國副總統的年薪還多3000美金。
小說的成功自然會吸引演藝界的目光,1899年11月,舞臺劇《賓虛》在紐約百老彙上演,同樣這也是一部史詩級別的巨作,舞臺上甚至可以看到奴隸們劃動的巨型戰艦以及真實的賽馬戰車,這些激動人心的場景在舞臺上真實呈現用“空前絕後”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1907年,第一部《賓虛》電影上映,雖然其中也有海戰和賽車等場面,但片長僅僅隻有區區的15分鐘。電影這門藝術在1907年仍處於起步階段,凱倫公司首度將《賓虛》搬上了大屏幕。在紐約曼哈頓海灘實地拍攝的賽車場面請來了布魯克林消防隊來客串演出。這部默片《賓虛》雖然隻有15分鐘長但是卻具有其獨特之意義,不僅是歷史上首部描繪戰車競賽場面的電影,並且開創盜版仿冒專利的先河。《賓虛》的原作者華勒斯在影片上映前的前兩年去世,他的家人繼承了這個故事的所有權,並起訴凱倫公司未獲授權而將《賓虛》拍攝成了電影。這場打到美國最高法院的官司最後以繼承人的勝利告終。最後凱倫公司賠償了華勒斯家人25000美金。1925年12月,重組不到兩年的米高梅公司推出片長為2小時24分鐘的《賓虛》,當時的票價大概是50美分,《賓虛》的票房卻高達400萬,成為當時最熱門的電影。雖然影片大受歡迎,但高昂的成本卻讓電影公司在影片上映四年後纔真正開始賺錢。在1931年重新發行的版本中對影片的顏色了些許修改並且加上了音樂效果讓其成為了一部“有聲電影”。實際上,這個1925年版的《賓虛》在拍攝過程中經歷了種種的磨難,先是在意大利的搭景工作遭到了墨索裡尼政府的阻撓,而後戰艦的意外失火讓眾多的群眾演員葬身海上,這也迫使MGMG高層不得不將拍攝地搬回美國本土。

《賓虛》原作者華勒斯

二戰後MGM公司在意大利拍攝的史詩題材電影《暴君焚城錄》在票房上獲得了成功以後,公司高層決定利用《暴君焚城錄》現有的服裝,道具,場地重新拍攝MGM在1925年拍攝過的《賓虛》。一九五八年起,米高梅(MGM)公司出巨資將其改編權買下,又投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由擅拍大場面的威廉•惠勒執導,借用意大利羅馬"電影城"的巨型攝影棚,足足花去九個月時間,拍成這部關於古羅馬的歷史巨片。電影公司出於節省上的考慮以及受意大利政府政策的影響將主要拍攝工作都放到了意大利。為了保證歷史方面的真實可信還特別聘請了耶路撒冷大學專攻猶太歷史的專家莫西加斯丁教授擔任影片的歷史顧問。片長三小時半,在充分利用電影新技術方面獲得不少成果。借助立體與70毫米寬膠片,將戰車競賽等場面拍得十分壯麗,氣勢浩大。
導演威廉惠勒在1936年至1941年間執導的七部電影有六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他本人五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提名,他以《忠勇之家》獲得了自己第一座奧斯卡小金人,四年後再以《黃金時代》拿下另外一座奧斯卡。憑借《賓虛》威廉•惠勒第三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殊榮。 威廉惠勒一生執導過70部電影,這些電影一共獲得過127次奧斯卡提名。1981年,這位纔華橫溢的導演在自己家中喫飯時突然倒下,享年79歲。劇組在選擇賓虛的扮演者時花了不少心思,幾乎當時所有的一線男星都在考察範圍之內,馬蘭白蘭度,伯特蘭卡斯特,保羅紐曼這些熠熠生輝的名字都曾經和賓虛聯繫在一起。當時的查爾頓 赫斯頓已經小有名氣,在同類型題材電影《萬王之王》,《十誡》中赫斯頓的優異表現讓他對自己的電影生涯充滿了期望,而導演惠勒善於對歷史人物內心深層次的細膩挖掘亦是赫斯頓所看重的。而赫斯頓與惠勒合作的影片《錦繡大地》讓赫斯頓在主角的挑選中占了先機。
在賓虛問世的前一年MGM公司的《金粉世界》獲得奧斯卡九項大獎,而《賓虛》不僅在獲獎數量上超越《金粉世界》,而且抹去了上一年未獲表演獎項而造成的遺憾。接連兩屆獲得如此眾多的奧斯卡獎,自然成為米高梅(MGM)影片公司的驕傲。《賓虛》空前之多的放映收入使陷入財政困難的公司起死回生。《賓虛》的成功,似乎帶有某種偶然因素,好萊塢則從《賓虛》身上發現了一條可借鋻的新路:大公司若集資幾百萬美元用來拍攝幾部質量上乘的影片,不僅可以賺到數額可觀的錢,還可防止"電影帝國"被日趨強盛的電視集團蠶食鯨吞。由於電視的衝擊,好萊塢曾幾度顯得不甚景氣。1946年美國隻有30家電視臺,五年後增加到100多家。電視的衝擊讓電影工業一蹶不振。一九五九年美國的電影年產量隻有一百六十部,後來,正是由於《賓虛》的出現,纔再一次喚起了成千上萬觀眾的注意力,使電影重新獲得活力和新生。《賓虛》的拍攝承載了很大的票房壓力,如果影片不能獲得成功,那麼MGM公司將面臨著倒閉的危險,甚至於公司在加州面積不小的片場都可能被改造成停車場。1500萬的投資在今天可能連一部小成本的B級片都不夠用,但在當時而言卻是電影史上最昂貴的投資之一。影片在拍攝過程中,劇組的主心骨,為影片付出巨大心血的制片人“山姆金巴裡斯特”不幸身亡,當影片捧得奧斯卡最佳時,隻得由其遺孀代為領獎。
影片講述了羅馬帝國時代一個猶太人貴族賓虛,無辜獲罪後淪為奴隸,最後復仇的故事。影片中的海戰及賽馬車場面扣人心弦精彩絕倫,至今令影迷津津樂。10萬套服裝、8千名群眾演員、3百個布景,以及在當時電影史上最高的驚人預算。《賓虛》成為描述聖經故事的影片中最傑出,最偉大的巨作。查爾頓•郝斯頓飾演的賓虛不僅擁有強壯體魄還有堅韌的精神和不屈的鬥志,查爾頓•郝斯頓外型剛毅,將賓虛內心的苦難與煎熬詮釋得令人信服,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小金人在情理之中。電影場面宏大,人物出場眾多,場面調度出色,鏡頭運動強烈而好看,剪輯復雜而準確,畫面寬廣而講究,出色而富有深意的對白以及多彩的古典情調增添了影片的整體娛樂性和耐看性。在拍攝時使用的是當時最先進並且非常少見的65毫米攝像機將那些波瀾壯闊的場面完美呈現,更現電影的魅力,也隻有到電影院纔能真正感受《賓虛》的獨特韻味,難怪導演威廉•惠勒稱該片的拍攝是一次對電視"防衛性的突擊" ,實不為過。
http://hk.cnmdb.com/newsent/20051104/381906

電影<賓虛>的主題及對影片中宗教的認識的影評

寫的是猶大CHRIST基督的故事!《賓虛傳》是根據盧?華萊士將軍的著名長篇小說改編拍攝的。影片敘述了基督教是如何逐步地侵蝕到古羅馬異教徒的文化中去的。影片開始時,古羅馬軍隊侵占了以色列,耶路撒冷新總督奎特斯走馬上任,軍團總司令梅撒拉凱旋回到故鄉。他與兒時的朋友、改信基督教的基督徒賓虛逐漸結成冤家。
影片的真正主題是耶穌基督,劇情采用明暗雙層結構同時發展,以賓虛和梅撒拉的恩怨情仇爲主線,隱藏著耶穌基督拯救世界的主題。整個故事從個人恩怨發展爲統治者與被壓迫者的民族鬥爭,最後提升爲超越一切的基督救贖精神,刷新了聖經故事給人帶來的模式化說教的印象。耶穌基督的形象始終沒有正面特寫出現在銀幕上,而是通過不言自威的側面和遠景描寫,鮮明有力地表現出他的特殊身份和力量,這種超越一切的力量和壯麗宏偉的海戰場面,緊張刺激、盛大非凡的馬車生死大賽,一起構成了這部經典史詩。
對于神的謙恭之感和敬畏之情成爲影片中最具張力的一種力量,影片以"基督在世時"爲特定的曆史背景,探索了在基督的故鄉這一特定地域中的"動蕩不安的政治及宗教形勢",耶穌在主人公賓虛的一生當中反複出現,但從來沒有露出過面容,"那只手仿佛從天而降,從銀幕之外伸進來,遞給苦難者一瓢水和求生的欲望"……濃厚的宗教色彩貫穿影片始終,但這種色彩不是神秘,也不是迷信,而是一種驕傲,一種信仰,一種堅毅而深沈的力量。
《賓虛》一片成功地表現出了基督教與羅馬文化的融合過程。賓虛和瑪瑟拉的鬥爭是兩種文化的較量,前者代表著新潮的基督教文化,後者正是古羅馬原有文化的維護者,後者的死亡說明守舊的東西總是要消失的。從深層意義上講,《賓虛》還帶有美國政治的冷戰.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308062403394.html

叛徒猶大是什麽身份?是電影《賓虛》中的猶大嗎

不是一個人。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大是猶太人的常見名字,賓虛也叫這個名字。只是後來,因爲叛徒猶大的關系,很少使用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8646516.html?fr=qrl&fr2=query

《賓虛》---卸甲仇恨,始談淡定

這是一部宗教色彩極其地濃厚的作品,場面恢宏。作品沿著明暗兩條線展開,明線是賓虛和梅瑟拉的矛盾,特別是馬車生死大賽那一段,將電影的主要矛盾推向了一個高潮,一邊是代表舊羅馬帝國統治,另一邊則是代表猶太等反抗力量。也是舊勢力與新思想的正面交鋒,梅瑟拉的死去意味著影片的主題,新思想必然取代舊勢力,這是一種曆史輪回機制,善良也必將得到保護,殘暴必將遭來禍害!
另一條暗線則是耶穌思想的傳播,其實這也是作品的主題,最後耶穌上十字架是最讓人震撼的!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那一刹那,昏天暗地,雷鳴閃閃,預示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耶穌寬恕思想在大衆心目中産生的共鳴。緊接著,母親和妹妹的麻風病突然變好,耶穌信仰的神聖力量得到了充分展現,她們仰望上蒼,以一顆感恩和善良的心祈禱;另一面,在耶穌即將死去的那一片刻,賓虛說:他的聲音帶走了我的劍,預示賓虛也從此遠離的仇恨。
仇恨是電影的主線,賓虛從一出鏡就充滿了仇恨,面對摯友的唆使,爲了國家子民,終于與摯友分道揚鑣;後來念念不忘母親和妹妹,不得已離開義父,還是與以義父爲代表的羅馬帝國勢力爲敵,他所見證的是一個猶太民族在抵抗大羅馬帝國統治時所表現出的頑強與勇敢,但卻也因此讓他背負了太多的仇恨,仇恨成就了他,仇恨也在後來差點讓他失去至親、失去至愛,耶穌的死喚醒了他心中的寬容和善良,脫離了仇恨的他懷著一顆愛的心去面對他的愛人、去面對他的至親,最後大家都擁抱在一起的那個場面是如此的溫馨!
耶穌基督的面部形象至始至終都沒有在電影中正面出現過,而是通過旁人對其的描述(背負十字架那段旁人的表述)或者其一個貌似不可侵犯的動作(給賓虛水喝)展開,抑或是導演特意安排的,意在暗含神的高貴力量和不可侵犯?
影片的臺詞是這個電影一大亮點,極富含義,每句都有追求一種文學美,也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和禪理意味,值得人細細去品味,值得第二遍再次欣賞!電影的原聲也相當值得一提,與情節的發展路線絲絲緊扣,緊貼情節故事發展的脈絡,或平淡、或激烈、或高昂、氣勢如虹,抑揚有致,值得玩味!)
http://bbs.mov6.com/thread-76212-1-1.html

查爾頓-赫斯頓走了 好萊塢“最偉大的臉”(圖)2008-4-15

4月5日,好萊塢傳奇影星赫斯頓去世,美國總統布什評價說,“他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演員之一,也是最堅定的自由捍衛者之一。”在擔任美國全國步槍協會主席,他常背著一支老式發步槍出現在步槍協會會議上。他曾說,沒有人能奪走他手中的槍,除非從他“冰冷、死亡的手中”撬下來。
  曾幾何時,在好萊塢史詩片黃金時代,查爾頓·赫斯頓這個名字幾乎是“英雄”和“硬漢”的同義詞。後來,他在政壇的一系列爭議行為差點抹煞了他前半生在影壇發出的光芒。幸好他有朋友,美國前總統裏根總是親切地將這位好友喚作“查克”。
  從影60多年,赫斯頓的身影出現在上百部電影中—賓虛、摩西、米開朗基羅……4 月5日晚,這位“硬漢”在他加利福尼亞的家中靜靜告別了人世。“我不放棄,也不屈服。”2002 年,在被診斷出老年癡呆症之後,他這樣說。盡管他生前的政治立場為他樹立的仇敵不比影迷少,盡管在84歲這年他被疾病擊敗,可是在他永遠離去之後,大家開始懷念他。不管從字面上看還是從抽象意義上去理解,查爾頓·赫斯頓永遠是那位駕著戰車飛馳的勇士,放大著那一個時代的英雄氣概。

  從“摩西”到“賓虛”

  每個演員年輕時,都曾眼巴巴盼望一個能突破自我、揚名立萬的角色能從天而降。引起美國導演塞西爾·B·德米爾注意的那一刻,改變了查爾頓·赫斯頓的人生軌跡。德米爾正在籌劃《聖經》題材的鴻篇巨制《十誡》,第一眼看到這個高大英武、充滿正義之氣的年輕人時,德米爾知道見到了“摩西”。
  1956年,《十誡》上映時,面對著一部耗資空前、片長三個半小時的巨片,全世界都記住了這位劈開紅海的摩西,在他身上,人們讀到的是美國夢的精髓。充滿象征色彩的是,憑借這個角色,赫斯頓也劈開了電影事業的“紅海”。
  《十誡》之後,赫斯頓嘗試改換戲路,投奔了另一位好萊塢傳奇導演奧森·威爾斯。《曆劫佳人》于1958年上映,他在片中扮演一位警官,與瑪琳·黛德麗演對手戲,造就了一部黑色電影的經典之作。
  一年後,赫斯頓重回聖經題材史詩巨片的懷抱,這次合作的導演是威廉·懷勒,成果是大名鼎鼎的《賓虛》。他飾演的朱迪亞王子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用戰車、勇氣和鮮血書寫了一段傳奇。當年,影片拿下了11 座奧斯卡()獎杯,這個紀錄至今未被超越。拍攝那段經久不衰的戰車追逐場面時,80% 的戲裏都有赫斯頓的份,他堅持親自駕駛戰車。“我花了六周時間學會駕馭這四匹白色的烈馬,其間,我的雙臂脫臼了好幾次。”赫斯頓說。憑借這個角色,他加冕了奧斯卡影帝。

  他的臉為大人物而生

  1961年,他與意大利女星索菲婭·羅蘭合作,在影片《萬世英雄》中扮演西班牙伯爵盧利哥·狄亞斯;1963年,他在尼古拉斯·雷執導的《北京五十五日》中放倒了惡狠狠的拳壇對手;1965年,當導演喬治·史蒂文斯開拍史詩巨片《萬世流芳》時,仿佛古羅馬鬥士轉世的赫斯頓成了施洗者聖約翰最理所當然的詮釋者,跟隨著馬克斯·馮·西多飾演的耶穌。赫斯頓曾說:“我的臉就是為攝影機而生的。”
  他曾兩次扮演美國前總統安德魯·傑克遜。除了主演充滿血性的西部片(《鄧迪少校》、《五獄英雄》、《大山之子》),他還是根據名著改編的古裝史詩片中的常客,比如在《三劍客》和續集《四個火槍手》中扮演詭計多端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在那些刻畫虎膽硬漢的動作片中,他更是從來不會令觀眾失望。
  1965 年,當名導演卡羅爾·裏德決定改編歐文·斯通的小說《萬世千秋》時,赫斯頓迎來了又一個對他而言意義非凡的角色——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最傑出的畫家米開朗基羅。對影迷來說,這個角色卻讓赫斯頓的英雄形象愈發深入人心。赫斯頓開玩笑說:“我演過三位總統、三位聖人,以及兩位天才——這經曆,能不讓人變得狂妄自大嗎?”

  裏根的摯友“查克”

  進入20 世紀70 年代,赫斯頓的巨星的地位開始動搖,出演幾部影片《奇幻大戰爭》、《鵬程萬裏錦山河》、《中途島之戰》等已不複當年之勇,他的銀幕傳奇隨之告一段落。赫斯頓把更多熱情投注到政治事務中。盡管在政治立場上赫斯頓經常搖擺不定,時而支持民主黨,時而又成為共和黨的擁躉,但有一點是不變的——他不止一次地公開表達過對馬丁·路德·金的崇拜之情,將他稱作是“20 世紀的摩西”,1960 年代還曾與他的偶像一起走上街頭游行。
  赫斯頓與演員出身的美國前總統羅納德·裏根擁有相似的人生軌跡,兩人惺惺相惜。1966 年,裏根卸任美國影視演員公會主席後,赫斯頓接下重任,擔任演員公會主席直到1971 年。之後他還曾擔任美國電影學會主席。1981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裏根還任命赫斯頓為總統特遣部隊下屬藝術與人文分部主席。
  赫斯頓辭世的消息傳出後,裏根的遺孀南希發表了一份公開唁電,唁電說:“得知查爾頓·赫斯頓辭世的消息,我非常悲傷。他是我和羅尼(南希對裏根的昵稱)最親愛的朋友之一。他與羅尼擁有許多共同的愛好——廣播、表演、政治??我永遠不會忘記查克在大銀幕上塑造的英雄形象。現實中的他更多次英雄般地挺身而出支持羅尼,這讓我由衷地感到景仰。”南希說:“能結識查克,是我和羅尼一生的榮幸。”

  英雄遲暮舉起槍

  赫斯頓天生是一位語言天賦卓然的演說家,可是他堅持不肯參加議員競選。“我甯願演一名議員,也不願當議員。”他說。不過,1998年,赫斯頓卻自己把自己推到了政壇的風口浪尖。他接受了美國國家步槍協會主席的職務,為美國人爭取“自我保護的權利”。上任之前,對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赫斯頓施展了一番他的雄辯才能:“克林頓先生,在醫療保障問題上,美國人對您很不放心;在同性戀軍人的權益保障問題上,我們對您很不放心;您會怎麼對待我們21歲的女兒,我們很不放心;所以,讓您來處置我們的槍,我們當然也很不放心。”
  這一舉動引發了不小的爭議。赫斯頓接受任命的決定,終于令昔日那位“神話英雄”完成了一次徹底的轉型——在遲暮英雄和行動主義者的選項中,他選擇了後者。鮮少在大銀幕上扮演奸角的他,竟然因為自己的“主席”職務而作為反面人物出現在紀錄片導演邁克爾·摩爾抨擊美國槍支泛濫的作品《科倫拜恩的保齡()》中。在搖晃粗糙的鏡頭裏,我們看到影壇最擅長煽動憤怒情緒的“破壞分子”邁克爾·摩爾,在一個大清早登門拜訪作為美國國家步槍協會主席而非著名演員的赫斯頓,拋出一連串尖銳的問題炸彈。頭發早已全白的赫斯頓最終選擇轉身離去,回避鏡頭,可摩爾卻堅持拿著一張在槍擊事件中遇害的小女孩照片一路追逐,一路相逼。
  幸好,這時的人們已經不太經常聯想起半個世紀前他駕駛戰車飛馳的樣子。其實,就連邁克爾·摩爾本人在得知赫斯頓逝世的消息後竟也難掩悲痛。是作秀或是歉意?對于這點不敢輕易揣測,只是,當摩爾在他的個人網站上掛出一張赫斯頓的大幅肖像,下面寫著這位他曾針鋒相對的“老古板”的生卒年,此情此景,多少都透出一絲淒涼。
  今天或者未來的100 年裏,如果你還對那個史詩片的黃金年代有些許留戀,你一定會因為在某個走神的?那想起某個血氣方剛的畫面——不會再有這樣如此自信堅定的臉龐了,不會再有這樣純粹的的英雄了,不會了。
  所以請記住,他叫查爾頓·赫斯頓
http://gtob.sdnews.com.cn/ent.sdnews.com.cn/2008/4/15/528355.html

美國史詩電影 關于英雄的夢想

2004年6月9日,當雅典奧運聖火在北京街頭傳遞時,或許是巧合,同樣講述希臘故事取材于荷馬史詩《伊裏亞特》的美國電影《特洛伊》在同一天首映于北京。2004作爲雅典的文化年,不僅迎來世界博覽會的盛事,更迎來發端于古希臘宙斯祭典闊別多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挾裹著聖火之風參加歐洲杯的希臘足球隊奇迹般地獲得歐洲杯冠軍,創造了又一個現代神話。相比之下,《特洛伊》就沒那麽運氣了,不僅在雅典的首映落寞之極,在聖火相傳激情澎湃的北京也出人意料的冷清,反差之大令人錯愕。但不容否認的事實是,《特洛伊》已掀起好萊塢2004年“史詩電影”的熱潮。

  荷馬筆下的“特洛伊戰爭”有不同版本的藝術表現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15年的古希臘戲劇《特洛伊的女人》。現身銀幕與電影結緣有80年的曆史,1924年,德國導演曼弗雷德?諾亞的《海倫》是第一部關于特洛伊的電影,曾執導過《音樂之聲》、《西區故事》的羅伯特?懷斯早在1956年拍攝的《木馬屠城》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史詩題材電影,1962年出現的《特洛伊木馬》和《特洛伊的最後輝煌》都是由斯蒂文?瑞文斯主演,不過都是“偶像—肌肉電影”,2003年,由約翰?肯特?哈瑞森執導的《新木馬屠城》被評論視爲“令人沮喪的肥皂劇”,再加上《指環王3》和《黑客帝國》的淩厲攻勢,它基本上沒有擡頭的機會,不聲不響地捱過了2003年。

  史詩電影的定義非常廣泛,最早脫胎于一種詩體的含義,它強調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是通過不同方面、不同事件、完整的人物性格的描繪映射出來的,而這些性格則是在表現生活過程的複雜形式時通過鋪展情節實現的,作品反映生活過程的廣度和深度直接影響到情節結構的複雜性,或者把注意力圈定在人們生活有限的範圍內,集中在所描寫性格的一個事件上,如《耶穌受難記》;或者勾畫主人公相對完整的生活道路,如《勇敢的心》;或者將壯闊的生活層面細致展現,賦予人的性格和命運複雜多樣的含義,更好地折射曆史的厚重感,如《角鬥士》(神鬼傳奇)。從廣義講,“它的中心是藝術家對人的個人命運以及個人同人民的關系的理解、對曆史過程的實質的深刻認識。”所以,內容“照例都充滿了英雄的激情”,所涉及的事件中的個人、國家或民族的利益是兩個至關重要的元素。史詩電影往往與各種類型片重疊,包括服裝戲劇、曆史戲劇、戰爭片、科幻片、西部片甚至探險片等;它有著廣闊的社會曆史背景,情節跨度大,涵蓋遠古、聖經時代、中世紀、近現代曆史;題材除了重大的曆史事件、戰爭、不同時期的英雄人物或名人傳記這些實實在在的素材以外,還有神話、傳說、科幻、魔幻事件等人類精神文明寶庫中的奇葩。

  美國史詩電影的發展,既形象地見證了好萊塢電影工業蓬勃發展的曆程,又勾勒出美國關于“英雄”的夢想史,所有的美國史詩電影都在講述一個主題:“拯救”,這當然與美國的文化思潮和審美取向密切相關。

  美國史詩電影最早濫觴于電影的開山鼻祖D.W.格裏菲斯,他1914年拍攝的《Judith of Bethulia》取材于聖經故事,講述了亞述人圍攻猶太人城市Bethulia長達40天的故事,壯觀的場面在當時備受矚目。1915年他拍攝了在電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影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再現了美國內戰期間林肯的被殺和兩個家庭的命運,1916年的《黨同伐異》更加氣勢磅礴,出現了古巴比倫的特大場景。

  承前啓後者是橫跨無聲和有聲電影時期,以拍攝千軍萬馬的大型史詩片著稱的西席?地密爾,1923年,他拍攝的《十誡》首次展現了紅海分開的壯觀景象,1927年的《萬王之王》取材于聖經中耶穌的故事。三、四十年代,米高梅推出的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叛艦喋血記》(1936)和改編自賽珍珠小說的《大地》(1937),勞倫斯?奧利弗制片、導演、主演的《亨利五世》,以及大衛?塞爾茲尼克的《亂世佳人》(1939)是當時史詩電影的典範。美國早期的史詩電影爲好萊塢貢獻了經典之作,但“一般是某些獨立制片人的膨脹自我的孤立的代表作”。

  五、六十年代,爲了跟電視爭奪觀衆,好萊塢誠惶誠恐地建了許多寬銀幕影院,但片源不足,于是視線再次落在《聖經》上,從1953年亨利?考斯特拍攝第一部西尼馬斯科普式寬銀幕立體聲電影(Cinema Scope)《聖袍千秋》開始,到1954年福克斯推出《出埃及記》終。這一時期,古羅馬題材成爲好萊塢的最愛,大場面、奢華的布景、華麗的服裝、激越的音樂一時蔚然,但佳作仍在少數,西席?地密爾重拍了他的舊片《十誡》,結果,好萊塢首次以1350萬美元的投入獲得4300萬美元的回報。1959年,米高梅幾乎傾家蕩産地出品了由威廉?韋勒導演的影片《賓虛》(賓漢),片中的群衆演員多達8000多人,使用場地18英畝,這在電影史上首屬一指,那場著名的賓虛和梅塞拉之間雙輪四套馬車比賽至今爲人津津樂道,1500萬美金的的投資輕而易舉地得到了豐厚的回報,還意外地捧回了11個奧斯卡小金人,名垂影史。1960年,庫布裏克拍攝了那部影史上著名的古羅馬奴隸起義的史詩片《斯巴達克斯》。好萊塢在這一時期乘勝拍攝了其他題材的史詩巨片,改編自凡爾納小說的《八十日環遊世界》(1956)明星雲集,豪華之旅激動人心。改編自文學名著的史詩片《戰爭與和平》(1956)和《萬世英雄》(1961)相繼出現。1962年拍攝的戰爭史詩片《最長的一日》是以傳統手法表現二戰盟軍諾曼底登陸的蓋棺之作。嘗到甜頭的好萊塢繼續大筆投資,大衛?裏恩的力作《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和《日瓦戈醫生》(齊瓦哥醫生)(1965)相繼問世,均取得不錯的票房。相比之下,重拍的《叛艦喋血記》(1962)和《萬世英雄》就不那麽運氣了,連成本都未收回。最爲慘烈的當屬1964年的《埃及豔后》,這部由伊麗莎白?泰勒主演、投資4400萬美金、曆時4年拍攝的描寫埃及皇後克麗奧佩特拉和凱撒大帝及安東尼豔史的影片幾乎讓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破産,束之高閣10年之久,至今未收回成本,近年,該片的完整版影碟已發行。

  70年代後,好萊塢電影開始立足于現實生活,著眼于現代人的生活困境和矛盾,古羅馬題材的史詩片幾乎絕迹,直到世紀末才出現了動畫片《埃及王子》(1988)和《角鬥士》(2000)。倒是戰爭史詩片出現了不少經典之作,《巴頓將軍》(1970)、《虎!虎!虎!》(1970,美日合拍)、《中途島戰役》(1976)、《遙遠的橋》(1977,美英合拍)、《現代啓示錄》(1979)和《生逢7月4日》(1989)。值得一提的是,70年代末出現了電影史上開辟電影高科技時代的太空史詩片系列《星球大戰》,該片以先進的科技手段營造出一個虛幻的太空曆險世界,豐富了科幻片的表現手段。

  90年代至今,出現了取材于真實曆史的不同類型的史詩片:《與狼共舞》(1990)、《刺殺肯尼迪》(1991)、《辛德勒的名單》(1993)、《勇敢的心》(1995)、由小說改編的《英國病人》(1996)、《泰坦尼克號》(1997)、《拯救大兵瑞恩》(1998)、《細細的紅線》(1998)、《珍珠港》(2001)、《黑鷹墜落》(2001)、《我們是戰士》(2001)、《風語者》(2002)、《冷山》(2003)等。如果說,70年代後出現的表現曆史或英雄主義的不少大制作已開始注重理性的思考,著力對主人公進行心理描寫,反思多過動作、場面的鋪陳,那麽,進入90年代後,由于蘇聯解體、冷戰結束、華約解體等因素,美國單邊主義傾向漸濃,美國戰爭史詩片的反思時代終結了,新的英雄主義高潮來臨。其所有的史詩電影都在強調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手足情深,而取自古代題材的2004年的熱門史詩片則禮贊古羅馬帝國至高無上的陽剛之氣和使命感、中世紀的陰暗神秘和無政府主義、基督教的救世主姿態,有意無意地宣揚了美國的帝國美學,達到其文化滲透的意圖。

  從曆史乃至近年來的“史詩片熱”,可以看出好萊塢的史詩片的五個特點:

  一.好萊塢的史詩電影延續著典型的好萊塢電影風格:描述人類在危機即將到來時的內心戲較少,反而多是動作戲;人類之間的深層關系和抗爭精神的挖掘常常不夠深刻,這兩方面決定了好萊塢突出個人英雄主義的特點。就像愛情是古往今來文學藝術作品中永恒的母題一樣,“英雄情結”尤其是好萊塢電影生産與消費的絕對主體,英雄經驗在無數摹本中從方方面面不斷地累積,建構了好萊塢電影美學中英雄的價值觀,英雄敘事因而成爲好萊塢的經典敘事,由此,好萊塢的史詩片通常采取神性化的英雄敘事策略,而非人性化的剖析,好萊塢已經完全摸透了後現代消費時代中觀衆觀影消費的心理軌迹,于是,觀看史詩電影成爲一場消費英雄的盛宴,同爆米花式的影片不同,它能振奮心靈鼓舞心智,讓觀衆爲英雄豪情盡灑熱淚。

  盡管德裔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的初衷是把《特洛伊》打造成一部集曆史、戰爭、愛情、動作爲一體的史詩巨片,但事與願違,《特洛伊》充其量是一部典型的動作片,既沒有作爲人類對自身關照的希臘諸神的風采,又沒有在主人公性格和命運的對抗中呈現出豐富的人性鏡像,希臘神話的高貴氣質和古典情操墮落爲淺薄的宿命輪回,在史詩奢華外衣的包裹下展露的是陰暗的靈魂悲劇。以理性思辨和智慧爲榮的古希臘史詩中彌漫的荒涼、無奈和曆史的凝重感在片中消失殆盡,但如果你沒有看過那部偉大的《荷馬史詩》或者幹脆不做聯想,《特洛伊》勉強可看,因爲它並不缺少冷兵器時代的戰場、氣勢恢宏的廝殺場面、讓人熱血沸騰的特效、富有感染力的音樂、好萊塢式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因貧血而蒼白的理想化愛情,如此而已。至于源于希臘文gēros的“英雄”含義,早已內涵盡失,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美學觀點,“並非任何個人勇敢的表現都是英雄的起因,而只有那種爲服務于人民、先進階級的利益和人道主義觀念的高尚目標所證實的東西,才是英雄的起因。”不知道如果荷馬還活著,會不會控訴沃爾夫岡?彼德森。其實,《特洛伊》恰恰敗在對“英雄”的極端理解和詮釋。

  二.出于商業考慮,好萊塢史詩電影追求壯觀的視覺奇觀,強化愛情描寫。英雄和愛情的整合是好萊塢電影美學中程式化的文化語境,盡管如此,分寸拿捏的好壞也常常決定了影片優劣。《英國病人》和《冷山》是自《日瓦戈醫生》以來對愛情與戰爭描寫最浪漫也最有心理深度的史詩片,許多好萊塢史詩片由于太過重視對愛情的渲染反而削弱了影片史詩的分量,就像《珍珠港》。愛情只可做史詩的“調味”,作爲輔線烘托磅礴的主題,切不可喧賓奪主,人們可以爲愛而戰,但深層的動力則是對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在這一點上《特洛伊》和《勇敢的心》、《角鬥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墮落爲一群凡人爲了傾國傾城的美色挑起的血腥殺戮,現實主義的刀槍取代了浪漫主義的情懷,而萬人敬仰的英雄怎麽可能沒有神性的光輝呢?《勇敢的心》的高明之處恰恰在于對愛情的表現點到爲止,決不濫情,無論是華萊士沖冠一怒爲紅顔,還是與知己的“一夜情”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表現了血性男兒的柔情似水,又烘托了英雄氣概,對于英雄的成長做了完美的表述,尤其是華萊士臨刑前喊出的“自由”,與人山人海觀斬者口中鼎沸的“寬恕”字眼相比,簡直氣吞山河。《角鬥士》所表現的主題的史詩性厚重而豐滿,大小角色的情節設置都細致入微。馬科西姆最終殺身成仁,把光榮、夢想和自由、民主留給了凱撒大帝鑄就的羅馬帝國(楨:?)。看完《勇敢的心》和《角鬥士》,觀衆的腦海中浮現的是“英雄”,而《特洛伊》則是“淺薄”,經典的希臘式悲劇變得元神渙散,期待重現的希臘諸神面目模糊,毫無創新,說不出的失望,如果要說英雄,應該是特洛伊王子赫克托爾對于弟弟、妻兒和國家的那種義無反顧的愛:“敬你的神靈,愛你的女人,保衛你的國家”,令人動容的華彩樂章也僅僅是白發蒼蒼的特洛伊老國王普裏阿默斯在愛子被阿基裏斯殺死並用馬車拖回軍營後,毅然決然地身入險境,以“每一個戰死的武士都應被光榮地下葬”這一古希臘時代崇高的戰爭法則要求阿基裏斯給于死者身後的尊嚴。從這些對比中浮出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史詩電影大有被票房法則和討好的世俗哲學沖昏頭腦逐步走向“媚俗”的傾向。觀衆需要的是心靈的享受,而非肌肉的力量。

  三.大投入,大制作,大量運用先進的數字動畫技術創造令人震撼的視聽效果。獲得11項奧斯卡大獎的新西蘭導演彼得?傑克遜拍攝的《魔戒》三部曲是登峰造極的典型代表,“《魔戒》是借由科技文明暴發的此岸世界向其靈魂深處的孿生兄弟——隱現在傳說與夢幻當中的魔幻王國一次奢華而又恢宏的致禮:用我們這個時代最高超的‘工業光魔’——數字影像科技,爲久已縈繞在精神世界的那份異端的鄉愁,構建起一處‘不是天堂,勝似天堂’的光影彼岸。”正是由于科技的日新月異,好萊塢才敢染指這部全球銷量高達5000萬冊充滿魔幻色彩的神話小說,鑄造了好萊塢高科技電影史上的又一座豐碑,放在半個世紀前,拍攝這部魔幻多于現實的小說簡直是匪夷所思。可貴的是,該片沒有賣弄高科技滑入“科技娛樂化”的泥潭,“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史詩片,它的最大成就是塑造了一個細節豐富、但以宏大氣魄震懾感官的氛圍。”這部投入近3億美金的史詩巨片已盡收10億美元的票房。理所當然地,高回報多半成爲這類影片的特點,《泰坦尼克號》投資2億美金,迄今回籠18億美金。大投入大制作還帶來了強大的攝制陣容,從制片人到導演、演員啓用大牌擔綱以保證票房,多半不會選擇半紅不黑的人物。《角鬥士》的主演盡管選擇了當時尚未走紅的拉塞爾?克羅,但他人氣很旺,何況又是鼎鼎大名的雷德利?斯科特執導。今年的《特洛伊》並不比2003年版的《新木馬屠城》出色多少,但由于聚合了著名導演和布拉德?彼特、奧蘭多?布魯姆等好萊塢一線明星,境遇就大不相同了。一般講,史詩片篇幅很長,多在3個小時左右。早期的《八十日環遊世界》片長210分鍾,《埃及豔後》有3-6個小時的不同版本,最長的當然要數《魔戒》三部曲,總長9.5小時。

  四.好萊塢作爲全球最大的“造夢工廠”,“史詩”到底有多少真實?美國史詩電影對于“史詩”和“英雄”懷有一種“預設”的想象,爲拔高主題和角色,甚至不惜歪曲史實,主觀的能指賦予所指的想象空間遊離于真實。去年的《新木馬屠城》和今年的《特洛伊》明顯歪曲,甚至像《愛國者》、《勇敢的心》、《角鬥士》這類優秀影片也有不同程度的對曆史的閹割。《愛國者》中梅爾?吉布森扮演的仁愛勇敢的角色本傑明?馬丁的原型——斯萬伯?福克斯在曆史上是個生性殘暴時常毆打和強暴黑人奴隸的人。《勇敢的心》中,華萊士的父親並非民族英雄,而是英國人的“漢奸”,爲了表現英雄成長的不凡曆程,影片做了最爲歪曲的改動。《角鬥士》中,奴隸身份的角鬥士馬科西姆同羅馬皇帝康曼達決鬥,按照曆史記載奴隸只能使用木劍,並且史實是,康曼達是被一個奴隸當場扼死的。這些“拔苗助長”的行爲當然是好萊塢“造夢”的絕佳配方。

  五.隱匿于史詩華麗外衣下的帝國強權主義的初衷。在好萊塢,電影一向是政治的風向標,影片無論優劣多多少少帶有不可磨滅的印記。有評論這樣界定象征著東西方文明沖突的《特洛伊》的現實意義:“小布什曾用新十字軍來形容美國所領導的反恐戰爭,他打敗了塔利班,也活捉了薩達姆,在他看來,那裏的伊斯蘭世界是西方主要面對的敵人。小布什的行徑完全可以由伊斯蘭人解釋爲一種複仇,甚至可以說成是基督教對伊斯蘭教進行複仇,而《特洛伊》無疑是這種複仇成分的體現。”其實,《特洛伊》不考慮用棕黑色頭發褐色眼睛的這一典型的希臘人體貌特征的演員飾演阿基裏斯,而是選用黃頭發藍眼睛的美國盎格魯白人布拉德?彼特當主角,用意也似乎暗示:作爲美國人標准的盎格魯白人才是當年拯救世界的英雄。影片中絲毫沒有出現有希臘人特點的角色,是不是導致了希臘人對該片冷漠的態度和對好萊塢貌合神離的篡改的不屑呢?彼得?傑克遜的《魔戒》也不得不稍稍摻有美國夢的色彩和價值觀,當弗羅多等人離開小精靈女王加拉德麗爾魔法掌控的洛林森林時,女王給了他一盞照亮黑暗驅魔避邪的神燈,然後就出現了那個酷似美國自由女神像的告別姿勢。其實,彼得?傑克遜延續好萊塢風格的同時,也重新修正了既定史詩片的模式,它不僅把神奇的電腦特技和新西蘭廣袤原始的自然風光結合起來,還摒棄了好萊塢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三部《魔戒》嚴格講沒有主角,表現的是群像,影片強調正義和英雄氣概時,還特別推崇團結合作與友誼無價的精神層面,這在好萊塢史詩片中是絕無僅有的,這位新西蘭導演的貢獻在于出人意料地變化和提升了好萊塢這一類型片模式。

  好萊塢熱衷拍史詩片或具有史詩規模的影片,據統計,迄今76部奧斯卡最佳影片中有22部屬于此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仰賴于物質文明的高度發達,使得電影技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特技效果的大量使用保證了影片強烈的觀賞效果。由于史詩片要求從時空、場景、服裝到人物都進行真實地再現,因而必須具備大投入、大制作、高技術、明星、票房等商業元素。再有,好萊塢不同時期對文化的詮釋有不同的角度,跨入新世紀後,美國在經濟不景氣、戰爭爭端頻發、恐怖襲擊的陰影、深陷伊拉克泥潭等的籠罩下,亟需振奮國民精神以配合政治、經濟、文化的多元需求,而史詩片恰恰滿足了這種心理需求和政治需要。

  好萊塢的“史詩片熱”當然是延續了好萊塢傳統的懷舊行爲。在缺乏創意的情勢下,要麽改編小說或戲劇,要麽從遠古神話、傳說取材,要麽翻拍別的民族和國家的文學經典,近幾年好萊塢大量續集片、重拍片、翻拍片的現狀說明了:“舊瓶裝新酒”永遠比創新來得實惠。而出于營銷策略的考慮,好萊塢也會不時變換類型達到商業目的,類型片是好萊塢最爲保險的適應大衆欣賞口味的百試不爽的靈丹妙藥,即所謂的“智力一致性”,史詩片早已深入人心,“根據心理學認同理論,當觀衆從銀幕上見到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人物關系、規定情景時,下意識會産生一種審美接受的安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不難揣測自己即將經受哪種類型的視聽刺激與情感付出。”基于此,今年史詩片紮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2004年是好萊塢的“史詩年”,除了《特洛伊》,《耶穌受難記》已紅遍美國,下半年行將上映兩部史詩片《亞瑟王》和《亞曆山大大帝》,傳奇曆史、鐵腕制片人、金牌導演、明星的一招一式仍將接受觀衆和媒體的“法眼”檢驗,但並不妨礙它掙錢,關于英雄的夢在繼續做,這就是好萊塢……
http://yule.sohu.com/20041203/n223317635.shtml

聖經文學與電影課 程 說 明 >董挽華   

       當法國名導演盧貝松在1999年東京影展上,以他的新作<聖女貞德>做為開幕片時,人們不禁發現:如此老片重拍的宗教性電影一樣可以再一次成為大家熱切討論的焦點課題。其實,在電影成長的百年歷史中,宗教和電影之間,一直息息相關──聖經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歐美製片商改編拍攝成電影,如<十誡>、<木馬屠城記>、<埃及王子>等。在西方,電影藝術不但顯現出西方科技文明的成果,更是充分展呈了一部西方的文明史和另一部與文明史同軌的基督信仰史。
        略數聖經電影的出現,真是其來有自的:早先在1916年,距電影初次在巴黎放映不過廿年的時間,美國電影之父葛里菲斯就曾鄭重其事地拍攝了一部耶穌基督的故事:<忍無可忍>。這部「忍」片應算是第一部改編聖經的劇情長片。根據Leonard Maltin的電影指南(收錄了兩萬多部片子),「忍」片之後,至少有兩百多部影片直接探討基督信仰,五十部左右描寫耶穌基督。
        早期的聖經電影,最吸引人之處,還不在其內容,主要在於異地風情和以龐大人力、物力所堆疊出來的壯觀場面。比較受到影史注意的,譬如:<賓漢>。第一部<賓漢>在1926年,由Fred Niblo執導。1959年,William Wyler重拍賓漢的故事,遂成為一部今天我們熟悉的聖經電影,而卻爾登‧希斯頓也成了我們腦海中,極易浮起的聖經英雄的模型範本。另一部同等重要的影片,當推<十誡>,是由史詩導演Cecil B. de Mille分別在1923年和1956年,兩次拍攝而成的。
        跳過一部極受爭議的影片:「基督的最後誘惑」(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1988),另有一部比這部更為重要的影片,當推義大利導演帕索里尼P.P.Pasolini的<馬太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1964)。這部影片完全擺脫了好萊塢聖經電影虛假的壯觀與華麗,而以黑白影像聚焦在中東,重現了一個更真實的基督與聖經的世界。
        既有回溯,兼具展望未來,如今我們「聖經文學與電影」的課程,大致將歷來「聖經電影」區分成為六個大類:(1)取材聖經本身故事的電影;(2)發揮基督精神的經典名片;(3)探討基督之道的一般文藝佳構;(4)印證基督信仰與人性觀照的科幻影片;(5)凸顯追求主愛的真善美基要主題,而諷刺虛偽宗教和人為偏差的影片;(6)見證基督的個別真實故事影片。我們平均在這六類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有觀賞,有授課並討論,願將「聖經文學」與「聖經電影」合為一爐而冶之,同時嘉勉學子活出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人生。
   
[影片觀賞]
1.聖經的故事:之一.<亞當與夏娃> 之二.<人類第一件謀殺案> 之三.<挪亞方舟>
2.聖經風雲人物系列:之一.<約瑟>:神人邂逅的壯麗開篇  <摩西>
<但以理>
<大衛>... 
[授課與討論]
 1.「創世記」人物畫廊:從「伊甸園」到「失樂園」
2.約瑟傳奇:「世界性的藝術典範」
[影片觀賞]
1.<十誡>
2.<賓漢>
3.<馬太福音> <埃及王子>
<萬王之王><萬世流芳><出埃及記>(現代版)<以利亞><天火焚城錄> 
[授課與討論]
「出埃及記」史詩與基督
[影片觀賞]
1.<化身博士>
2.<魔鬼代言人>
3.<羅生門>
4.<魔戒>(<魔戒>幕後傳奇)
<變蠅人><雙面人><隱形人><科學怪人><人魔><沈默的羔羊><咆哮山莊><老人與海><浮士德><天路歷程><東方快車謀殺案><盧貝松之聖女貞德>
[授課與討論]
1.「魔鬼學」:聖與魔的大戰
2.神、人、魔鬼分立的聖經觀點與天人交戰
3.<羅生門>的羅生門詭境之大剖析
[影片觀賞]
 1.<火戰車>
2.<熱淚心聲> <孤雛淚><大衛高柏菲爾><湯姆瓊斯>
[授課與討論] 1.<火戰車>為何叫好又叫座
2.「火戰車」人生的方向與使命
3.為什麼選中我?(苦難神學)
[影片觀賞]
1.<刺激1995>
2.<森林復活記>(<蜘蛛巢城>)
3.<悲慘世界>(電影版) <卡拉馬助夫兄弟們>
<奧塞羅><王子復仇記><李爾王><亂><馬克白><祝福><阿Q正傳><安娜‧卡列尼娜><悲慘世界>(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包法利夫人><齊瓦哥醫生><天使的孩子><鐘樓怪人><白鯨記><天使之泉><綠色奇蹟>
[授課與討論]
1.聖經文學中的光、暗與真、偽
2.「神不看外表,而看內心」
3.恩典與律法
[影片觀賞]
1.<一路上有你>
2.<浪子回家>
3.<雪城之歌>
4.<中央車站>
5.<訪客> <辛德勒的名單>
<搶救雷恩大兵><墮落天使><難忘的友誼> [授課與討論]
1.天問與我
2.「尋找父親」的故事原型
3.愛的主動尋回與常駐:大赦厚恕和神與人同在
[影片觀賞]
 1.<雙城記>
2.<城市之光>
3.<愛是永不止息>
4. <大路> <羅密歐與茱麗葉>
<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鋼木蘭><美麗人生><真善美><影子大地><復活><生命因愛動聽>
[授課與討論]
 1.聖經文學與真實人生:公義和聖愛
2.復活的主與充滿復活動力的生命
[總結]
1.<耶穌:最好的朋友><第四博士>
2.「四福音書」與全世界    
http://www.cc.nctu.edu.tw/~whtung/bible_films.htm

 

 

台長: 阿楨
人氣(4,231)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耶穌受難記》
此分類上一篇:《十誡》

D’Artagnan
賓漢.......棒的內衣
(老廣告)
2009-09-12 08:47:05
版主回應
還子彈型呢
2009-09-12 09:34: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