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3 08:23:09| 人氣4,9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耶穌受難記》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觀看好萊塢宗教英雄史詩電影前評《賓漢》《耶穌受難記》,最大的是感受是《賓漢》裡的耶穌沒臉見人,《耶穌受難記》則滿臉血腥。

是神聖不可見與為世人受難吧!

有差嗎?如同印度佛教史的能否造佛像之爭,造不造、見不見,全是番說詞。

怎重抄前評呢?

對好萊塢宗教英雄史詩電影,諸貼文說的還不夠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7iybUnbrts

耶穌基督最後的12個小時

  這部影片真實的記錄了耶穌基督一生中最後的12個小時,那是他在耶路撒冷受難的一天,也是他化身人類所遭受到的最殘酷最痛苦的折磨,直到他生命的消逝。
  故事從一個夜晚開始,耶穌(詹姆斯?卡維澤 飾)被猶大出賣給了羅馬人,在暗藍色的夜幕下耶穌被驚醒,震驚、失望,接著坦然、寬容,默默束手被擒。當羅馬人用鐵鏈綁住耶穌的手腳,把他押往宣判場的時候,成群的猶太人湧了出來,他們向耶穌扔著石塊吐著唾沫。瘋狂的人們,在羅馬人宣布耶穌絞刑後群起歡呼……
  耶穌扛著沈重的厚木十字架,蹣跚地走過耶路撒冷的街巷,他不時摔倒在地上,市民們更加瘋狂地向他湧來,發泄他們肆無忌憚的無知與怨恨。在人群的末尾,抹大拉的妓女瑪麗亞(莫妮卡?貝魯奇 飾)痛苦地看看著背負十字架的耶穌,遍體傷痕血迹斑斑慢慢地走向執行絞刑的山坡,她的眼裏充滿了絕望。
  聖水從手縫裏流下來,沙石在風裏幻化成塵埃,鐵錘高高地舉起,一錘錘砸擊在十字架上。套上鐵刺頭罩的耶穌無聲承受著死亡前最後的痛苦…… 長鐵釘刺進了左手手腕,長鐵釘刺進了右手手腕,長鐵釘打進了左腳腳腕,長鐵釘打進了右腳腳腕。鮮血從釘孔裏流出來,流過血迹模糊的皮膚,滴落進泥土,每一滴都聲震天宇。
  天上烏雲翻滾,吞噬著每一塊白色的縫隙,聖目瑪麗婭(瑪雅?摩根斯坦特 飾)眼角滑下一行濁淚,流出一臉的沈痛。山坡上一片靜默,那用已經消失的語言唱出的歌聲,繚繞著這裏的每一粒空氣……
 
 影片話題:2004年最受爭議的電影

  好萊塢向來對宗教抱著嘲諷的態度,對有關宗教的電影更是嗤之以鼻,當梅爾?吉布森公布自己計劃拍攝一部耶穌受難的電影時,這位曾經執導《勇敢的心》的的導演,立刻遭受到了各種勢力的非難與阻擾,"發現自己突然間有了這多的敵人"。馬丁?西科塞斯因爲拍攝《基督最後的誘惑》,把神聖的基督變成一個沈溺情欲與婚姻的凡人,差點遭人毒手命喪黃泉。梅爾?吉布森重拾這個題材,再現了耶穌受難的過程,又觸到了許多人的痛處。
  銀幕上的基督被毒打得遍體鱗傷血迹斑斑,所有的猶太人將再次重溫他們曾經犯下的千古罪過,這個傷痛的重現必定會刺痛許許多多的人,既包括好萊塢衆多的猶太老板,也包括反反猶主義者,而且影片還可能落下扭曲、仇視猶太人的罪名。影片帶來的巨大的宗教壓力,引起了電影界和宗教界的群起反應,也成爲了今年最受爭議的電影。
  《基督受難記》這塊燙手的芋頭讓許多制片公司望而卻步,梅爾?吉布森只能依靠他自己打下的基礎各方籌集了約3000萬美元的資金來拍攝。甚至在電影制作完成後,他一直找不到電影公司敢于發行,好在試映後優秀的各方評論給他打氣,許多看過影片的宗教界人士,也對他的工作表示贊賞,最後終于紐馬克特公司接手了發行工作,而且爭取到了2000多家的電影院線,實屬不易。
 
 拍攝花絮:古羅馬的幾個偏僻小鎮

  關于耶穌受難的傳記性作品,除了《聖經》外還有衆多虔誠的門徒爲他撰寫的傳記,本片的故事則是根據這些衆多的傳記改編的,其中包括1774年至1824年基督教徒對安妮?凱瑟琳?艾默裏克的日記集結而成的《耶穌救世主的受難》一書,還有由阿格瑞達的碼麗所著的《上帝的神聖之城》,以及各種記錄約翰、盧克、馬克以及馬太等人物的著作中關于耶穌的章節。
  2002年11月4日,梅爾?吉布森帶著他的攝制組,在意大利幾個偏僻的小鎮開拍了。其中有個名爲馬特拉(Matera)的城鎮,還保留著許多洞穴式建築,這跟耶穌當年生活的環境幾近相似。劇組在那裏整整工作了10個星期,他們對羅馬人、猶太人從衣著、器物、建築到飲食習慣,甚至走路和說話的方式都要求十分嚴格。拍攝時適逢冬日和煦的太陽,陽光斜斜地照射下這片古老的土地,非常適合電影的拍攝,也使劇可以勝利地完成各種唯美古典的畫面。
  但是,從開始就注定了拍攝這樣一部電影,必然會遭受過種磨難。在電影裏,耶穌要受經各種鞭打錘砸,爲了獲得更加真實的感覺,許多刑具雖然是道具但傷害力也極大,拍攝過程中幾乎全部演員都受了傷。飾演耶穌基督的美國演員詹姆斯?卡維澤,被五花八門的刑罰備受各種煎熬,即使有一些保護措施,爲了真實感他還是必須承受一定的痛苦,對他來說這是次無比艱難的拍攝。 因爲耶穌受難發生在猶太人聚居的古羅馬,身兼監制、編劇、導演多職的梅爾?吉布森選擇整部影片完全用兩種當時使用現在已經消失的語言:拉丁語和亞拉姆語。更爲大膽的是,梅爾?吉布森不准備爲影片設置字幕,"僅有視覺上的刺激就足夠了",他說。
 
 導演傳奇:創造一個宗教與電影的奇迹

  "這部《耶穌受難記》的拍攝,讓我至少准備了十年的時間,在我的內心深處,我迫切地想要用電影的形式把這個傳記宗教的故事講述出來,這是我一直以來的信仰。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信仰,能夠爲自己的信仰做些事情是很偉大的。"
  梅爾?吉布森這樣講述他拍攝這部影片的原因,從籌備、手稿到劇本,直到籌集資金、拍攝、後期制作、爭取發行,爲了這部自己執導的第三部電影,他無疑付出了無法計量的心血。
  在好萊塢這塊自由和個性張揚的土地,梅爾?吉布森要算是最保守的演員,也是最虔誠的導演。他信奉天主教,他演過40多部有影響力的電影,他過著保守的生活,他有從一而終的婚姻也是7個孩子的父親。對于執導電影而言,他奉獻出的是所有的誠意:"我喜歡拍攝耶穌受難的實質,完完全全忠于曆史,基督被重重地鞭打,背負十字架前進,手腳被釘上十字架"。
 
 點評:期待一部偉大電影的誕生

  "《耶穌受難記》給觀衆帶來的首先是視覺上充滿美感的電影。作爲一個演員,我喜歡有爭議的事情,但是我不明白爲何這部電影現在就開始受到爭議。它並不是一部反猶電影,無法否認的是,是羅馬人殺死了耶穌基督,而不是猶太人。"--莫妮卡?貝魯奇[演員]
  "再沒有任何一部影片會比這部影片中的人物更具英雄色彩了。在任何時候,耶穌受難的故事都會是一部最冒險的電影:上帝化身人類,人類又殺了上帝。"--克裏斯托弗?諾克[編劇]
  "《耶穌受難記》很符合曆史,基督並沒有因爲被猶太人出賣而譴責他們,因爲我們相信全人類的罪惡才是造成基督受難的根本原因,我們都有責任。《耶穌受難記》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quot;--陸德?哈加德[宗教人士]
  "基督變成了人,我們變成了凶手……《耶穌受難記》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雄故事,也是最偉大的冒險故事,亦是最偉大的愛的故事。"--梅爾?吉布森[導演]
  在影片正式上映前的3個月,IMDB就亮出了對本片"錯誤百出,徒有怪誕"的評論,可見《耶穌受難記》受到的爭議有多大。這篇署名路強尼(Roadrunn)的影評首先指出耶穌受難時並不是說亞拉姆語和拉丁語,當時說的其實是希臘語,這也是《新約聖經》是用希臘語寫成的原因。其次是耶穌不是一路背著十字架走上執行絞刑的山坡的,再次是村民講的實際是意大利古老的一種方言。
  也許這位影評人的批評分析是正確的,但這並不能否認影片突出的主題:耶穌-受難-寬恕-愛,僅僅用畫面細節來表現耶穌受難的刑罰,最真實地表現他走向死亡的過程就已足夠令人震撼了。人們對耶穌受難的故事那麽熟悉,所以影片根本無須字幕便成把所有的內蘊表達出來,同時畫面和音樂造成的沖擊,將會令觀衆獲得空前的視聽享受,無論他信不信仰西方宗教。不管怎樣,我們相信這將是部偉大的電影,因爲,我們從中看到了凝聚著的誠意,而每一件誠意之作,都會留下閃光的。
http://ent.tom.com/1002/1318/200423-66729.html

梅爾吉勃遜的《耶穌受難記》擺明以宗教片之姿大剌剌向觀眾傳教。此片一出,馬上引來各界的關注、撻伐及褒揚。從二月底美國檔期持續延燒至復活節,至今 已開出三億多美金的票房佳績;然而,這樣的票房背後到底透露出什麼訊息?紛爭不斷的電影,到底反映了什麼爭議?實際觀影之後,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寫在下面。

誰來看這部電影?

  很簡單,答案先分成兩類:基督教徒與非基督教徒。基督教徒底下又包含了舊教徒(天主教徒)、新教徒(基督徒)、東正教徒、極端與異端(與基督宗教相關者)。要再仔細區分下去,單是新教徒又區分出各類宗派,那真是數也數不清了。總之,以這群基督教徒而言,這部電影將基督宗教的信仰中心「耶穌基督」在 《聖經》〈新約〉四福音書裡頭所記載的耶穌事蹟,「活現」在大螢幕上。這樣的舉動過去不是沒有:各種版本的《耶穌傳》直接將耶穌生平事蹟轉化為影片;各種側寫耶穌的故事也曾經出現在電影當中,例如《賓漢》(註一)。不論怎麼說,基督教徒總是樂見這樣的電影,至少,就影片本身的工具取向而言,它們是絕佳的傳教工具。 
  至於非基督教徒呢?又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一神信仰的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另一類則是其他信仰的追隨者,與無宗教信仰者。可想而知的是前者必定不願見 到這樣的影片。就猶太教徒而言,他們不相信耶穌就是上帝所應許的「彌賽亞」,因此對於耶穌只看做是一位先知,或甚至只是一個平凡人、一個異端煽動者, 這些人和當年將耶穌定罪的祭司、法利賽人與文士是站在同一邊的。至於伊斯蘭教徒(所謂的「回教徒」),對於耶穌最多是先知般的看待,他們的教主則是穆罕默德,是超越耶穌地位的重要人物。歷經過去幾世紀的宗教戰爭,今日以基督教文明為主的西方社會,和深植於回教文明的中東世界,儼然形成兩相對抗的勢力;至於原初幾可說是「同本同源」的手足關係,早已不再。
  當然,這些歷史背景對於華人社會而言是陌生的,上述的理解亦可能失之偏頗;因此對於僅有3%基督教徒比例的台灣社會而言,顯然其他的台灣觀眾都落在這個範疇之內,因此對於這部宗教片的背景認識,想必也就更加淺薄了。

從基督教觀點出發

  基督教徒大致會支持這部電影,這是一般常識。動機呢,當然是傳教。只是這樣的見解還不夠深入,也不足以呈現出代表性。我把我觀察到的幾種情形提出來:

(一)褒揚:劇情合乎聖經記載

  台灣教會界媒體,包括《基督教論壇報》、《國度復興報》、《好消息頻道》等等,對於《耶穌受難記》的支持不遺餘力,鼓勵教會包場的大動作是一個,邀請非基督徒一同觀影是一個,探討劇情合於真理與否是一個。從我得知的資訊,大多對此片報以肯定的態度。因此,基督徒應該看、非基督徒可以邀請他看,只要 你滿18歲。對於片中大量的血腥、暴力、虐待鏡頭,則傾向合理化。「拍出耶穌受苦的逼真性,叫觀眾曉得『罪』的代價竟然是這麼地大!」「當時耶穌所受的刑罰,比電影呈現的還要血腥!」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了贖罪;而贖罪的條件非但是要「以無罪的代替有罪」(註二),從耶穌受難的過程中,又更真實地呈 現出刑罰的恐怖,這的確是一般人查考聖經時,不容易去注重的地方。細究裡頭的劇情鋪陳,只有「撒旦」的角色是外加上去的,其他過程都相當符合聖經。

(二)支持:加但書的傳教材料

論壇報「為何受難」小冊    基督徒本身看電影,因為熟悉故事內容,所以很快能夠進入狀況。但對非基督徒而言,要看懂此片可得先作功課才行。對此,《基督教論壇報》印行了《為何受難?》小冊,不但詳細介紹影片背景、幕後花絮,也提供聖經記載、牧長回應及和疑難解答,算是相當詳盡的「教材」。「雙福基金會」則是印製了電影單張, 提供劇情介紹及影片賞析。最直接的,莫過於基督徒陪同觀影,為他們的疑問提供答案。包場的教會可於電影放映前幾分鐘,由牧師在台前介紹電影內容,甚至 在結束後有陪談人員陪談,可說是另類的佈道會。因為電影側重耶穌受難的部分,而信仰卻不僅止於受難,更重要的是耶穌的復活,所以配套措施是必須的。 

(三)反對:天主教色彩太濃厚

  對於基督徒而言,高標準審視電影劇情自不在話下,所以在多數褒揚的聲音背後,仍然有少數聲音背道而馳,直指電影的問題。由於梅爾吉勃遜的天主教徒背景,在電影的呈現中強化了聖母馬利亞的位置,高舉了馬利亞的地位。幾幕馬利亞出現的場景(伏在地上感受地窖中被刑求的耶穌、與受鞭打的耶穌四目對望、在 刑場擦拭耶穌所流的血、與撒旦對望併行於人群之間、在十架下親吻耶穌的腳)都足以證明。除此之外,不認同將耶穌受苦解讀為對罪的代償的體現,過度血腥的畫面帶來反效果,猶大的悔罪與自殺的情節誇張、耶穌的表現太過軟弱等等,都成為反對的理由。

(四)貶抑:耶穌傳的失敗定律

  對於任何一部《耶穌傳》的高標準看待,最後淪為一種偏執。事實上,要以「人」去詮釋「又是神又是人」的耶穌基督,談何容易?從本片來說,單單注重「受難」而忽略「復活」的基本教義,已經成為最大的瑕疵,尚不待言;劇情中間穿插幾幕過往的回憶,與其說是點綴,倒不如說是干擾。沒有加上旁白的說明,看到的只是斷裂的場景,讓人摸不著頭緒及關連性。題材侷限於「受難」上,所能帶出的信息有限;即或將所有事蹟交代,也因為各導演的角度差異,而塑造出不同的耶穌。既然如此,運用側寫的方式交代耶穌事蹟,也許比較好;最好是不要拍攝這樣的電影,以免畫面上的耶穌形象,強奪了人對耶穌基督的認識。

從電影本身出發

  畢竟,《耶穌受難記》的本質還是電影,也許可以從電影自身出發,分析電影的好壞。以下有幾點想法提出:

(一)回歸電影的訴求

  目前《耶穌受難記》受到的責難,一方面來自宗教界,一方面來自一般觀眾。宗教界關於基督教裡頭的爭議已在前面交代;接著就是猶太教徒與猶太人的批評。 由於電影中相對於耶穌遭到迫害,相對的加害者便直接指向了猶太人,特別是激進的猶太教徒(祭司、法利賽人、文士)。祭司不消說是宗教領袖,地位不容耶穌撼動,欲除之而後快;法利賽人及文士則是謹守摩西律法的人,他們教導猶太人守律法,卻過份注重表面功夫而忽略內心的虔敬,因此被耶穌一針見血地戳破,掛不住面子。這些人對於耶穌的仇恨是可想而知的,可是這並不代表所有猶太人。電影中的祭司們、被煽動的群眾,其實理性看待的話可以發現,梅爾吉勃遜並沒有刻意製造宗教對立的意圖。例如當祭司們召集要公開定罪耶穌,影片中有一兩位祭司便衝向前抗議,指責大祭司該亞法此舉不合法也不合理,旋即被拖出場外的話面。而所謂的群眾,事實上也看見是被「煽動」的,從祭司交代下人的動作,以及在彼拉多訓問的過程裡,是由祭司們帶頭訴求釘死耶穌的情節來看,顯然身處群眾之中的百姓也是被利用的一份子。因此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真切突顯出世人愚昧無知的情形。我以為這樣的指控,不太有力。 

  另外,一般人的批評,首當其衝的便是過份血腥暴力的場景。「難道連一部《耶穌傳》的電影都還要搞到限制級嗎?」不過我要說,這不正是片名"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的由來嗎?假如不是拍耶穌的受難,又何來passion之有呢?說什麼不能讓小孩去看,事實上就是電影的本意呀!出身天主教徒的梅爾,的的確 確把天主教素來看重耶穌受難的「苦路」真實呈現了,這是"The Passion of Mel Gibson"。所以最後短暫一分鐘的耶穌復活,當然也不是電影的重點了。這部電影就我看來,是一部「兒童及非基督徒不宜」的片子,它的爭議性是始終存在的;而裡頭穿插的畫面,當然也不是重點,而確實是一種點綴及補充。因此沒有聖經背景的人去看,看不懂也不是電影的責任,不能夠因此說它爛的。

(二)富含矯情的意味

  話雖如此,梅爾吉勃遜選擇呈現電影的方式,仍然是可以加以評斷的。就舉比較公允的批評來講,對於梅爾吉勃遜喜歡拍攝大場面的電影、塑造一個悲情的英雄 人物等等先例,從《英雄本色》到《耶穌受難記》,情況似乎是如此。我沒看過《英雄本色》,不過上頭的批評我算是贊同。打從配樂部分,我就覺得有問題。看過許多電影,聽過很多電影及電視劇、動畫配樂,培養出我對配樂的高標準要求,使我無法像某些人所言「被電影配樂所催淚」。的確,好的電影配樂,視時機傳達各種喜怒哀樂的情緒,增強情節的渲染力,這是作為配樂的首要任務。有些時候我們會被一張獨立的電影原聲帶音樂所感動,但那不代表它作為電影配樂 就是成功的。在本片裡頭當耶穌來到各各他,準備要釘十字架之際,突然響起的快版雄壯配樂,當下壞了我的情緒。「這是要暗示什麼呢?耶穌雄壯地被釘十字架嗎?一個英雄人物的死前掙扎嗎?要準備開戰了嗎?」其他地方多使用慢版的低沈旋律,本來無可厚非,不過有時候又為了突出戲劇性而擾亂了畫面的平靜,實在是有些超過了。不過,這也不能全然歸咎於配樂,因為配樂反映出梅爾的大場面情節。(註三)
就題材而言,梅爾吉勃遜明顯是選擇錯誤。他不該以大場面的角度來設想耶穌受難的事實。一來,耶穌不是個悲情英雄,假如他本著信仰體會的話,他應該選擇以較平實的手法來呈現。耶穌受難被鞭打,沒什麼好煽情的,可他煽了:用殘酷的刑具和誇張的兵丁嘲笑來加大對比。這邊到底要用慘烈的音樂烘托受難的悽慘呢?還是去注意耶穌的痛苦與忍耐,輔以低度的配樂(甚或留白)?耶穌背十架走向各各他的路程,又再次炒熱:三番兩次的受鞭打、跌倒、痛苦不堪的表情,因為強調受苦而不得不找點「狀況」來增加劇情效果。(我實在很不忍看見耶穌倒在地上,被十字架重重地壓在身上的畫面。這不是煽情是什麼?)「為什麼兵丁一直要打耶穌?還不斷哈哈大笑?」我只能說,「不然他還能拍什麼?」最後走到各各他,慢速度特寫耶穌被釘、被翻轉、被懸掛在十架;同釘犯人被烏鴉啄眼;兵丁拿長柄刺入耶穌肋骨,噴出大量的鮮血。我不想多舉例子了,是大場面還是小場面觀眾分辨得出來。把耶穌受難的紀實變成兩小時的電影,所謂的矯情也是因為大場面的設定使然。 

(三)穿插手法待加強

  劇情本身的連貫性,在受難的過程間穿插了一些畫面,對於影片本身弊多於利。穿插的畫面對於基督徒而言是熟悉的,因為這些片段正是耶穌教訓眾人、耶穌赦免行淫女子、耶穌繼承父親木匠的工作、耶穌最後的晚餐對門徒的勸勉等等。不過這對非基督徒而言,馬上形成所謂的「進入障礙」,上面提過了,此乃弊之一也。而穿插這些畫面的原因,似乎不是因為這些片段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要不怎麼出現馬利亞去擁抱跌倒的小耶穌這一幕?耶穌還跟馬利亞潑水開玩笑?),而只是因為正好拍攝到某個動作、某個肢體,就穿鑿附會地聯想到以往情景了。這種手法實在不太高明。此乃弊之二也。
  既然要運用倒敘穿插手法,假如能夠加以利用這些「回憶」,塑造觀眾對於耶穌生平的印象(而不是單單著重在受難的虐待部分),讓觀眾曉得耶穌還做過什麼 事、說過什麼話、有過什麼經歷的話,對於影片的可看性將大幅提高,也不需要擔心受難沒有題材發揮而只好往受虐的方向發展;又可以將耶穌復活的部分放入,讓觀眾看到全面的耶穌,這樣不是更好?最重要的,透過這些回憶所建構的耶穌,因為跟觀眾產生了感情,對於祂的受難也就自然地輝映出祂的大愛了。這遠比運用反面醜陋的兵丁虐待與譏笑來凸顯耶穌的軟弱要高明許多,我實在想不透梅爾為什麼不這樣運用?這已經不是「弊」而是「憾」了。

(四)其他人物的成敗

  這部片對於主要配角的描繪,值得肯定。猶大賣主以後的心境轉折、彼拉多不想流無辜人的血以及對於真理的迷惑、希律的荒淫達旦、馬利亞的憂傷與哀慟,在影片中的發揮都不錯。不過猶大後來被小孩(小鬼?)們纏身,直到上吊的部分,倒是讓人看得糊里糊塗。彼拉多在羅馬政府與猶太宗教領袖之間的折衝表現得宜,加上夫人的說情,演活了他的角色。希律一副頹糜的模樣,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至於馬利亞,多了許多《聖經》沒有記載的發揮,不過慈愛的本質也因此展現,就電影論之是不錯的。對了,執行命令的百夫長也是個關鍵角色,他和彼拉多都從中立的角度認識耶穌,《聖經》甚至記載當耶穌斷氣時,他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
  其他的配角們可就不怎麼樣了。彼得三次不認主的安排略顯緊湊無俚頭,他和猶大在出賣耶穌的事上都有份,假如可以稍作關連會更好。撒旦嘛,基督徒將牠的出現比喻為耶穌的「屬靈爭戰」(註四),有人認為耶穌跺下毒蛇的一幕呼應〈 創世紀〉記載的「女人的後裔(指耶穌)要傷你(指蛇)的頭」,我倒覺得多此一舉。《聖經》裡頭耶穌跟撒旦的對手戲在曠野,遠比這裡精彩;若要以撒旦象 徵耶穌可能放棄受難,張力又難以發揮,還是不要得好。跟在馬利亞旁的女性,從回憶畫面得知她是〈約翰福音〉第八章的淫婦,不過電影裡頭似乎將她與拉撒 路的妹妹馬利亞混為一談,否則不會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如此親近才是。她的戲份又更加薄弱,與約翰(註五)都是花瓶角色。至於一堆兵丁的表現……不說也罷。
  也許還有人注意一個地方:在往各各他的路上,夾道哀哭的人幾乎都是婦女。起先我很在意這點,認為這是否象徵著在耶穌受難的過程中,女性的力量遠大於男 性(除了被拉去扛十字架的古利奈人西門之外);後來又翻了一次《聖經》,這才看見婦女被提及的原因(註六)。總之,在其他人物的安排上,有好有壞。

如果想要認識耶穌

  從以上的整理可以知道我對本片的評價不很高,不過這也只是影片的問題。事實上,引起我撰寫本文的最大動機,不在於電影外表給人的種種訊息(雖然我前面 都在試圖整理這些訊息並加以分析);我最在意的,還是《耶穌受難記》裡頭的主角——耶穌基督。我沒有對主演耶穌的角色做出評論,事實上,討論演員的演 技如何已經不是重點,因為重要的是這件史實:「耶穌為何受難?」假如走出電影院,不反問自己這個問題,那麼兩個小時的精神折磨全部變成了白費。影片雖然強調耶穌的受難,卻把這樣的問題拋給觀眾去思考;而這樣的問題卻和一般 open ending的電影大相逕庭。理由無它,只因為我們知道這是真人真事。倘若是這樣,耶穌這般犧牲的舉動必定有祂的考量。希律譏笑耶穌,說「他這人是瘋子,把他帶走。」祂是瘋子嗎?瘋子的死,創造出流傳兩千年的宗教嗎?耶穌是誰?祂到底做了什麼事?祂究竟有什麼偉大的地方,讓後來的信徒願意死心塌地的跟隨祂?雖然在《耶穌受難記》我們看到逃跑的門徒及追隨者,但在之後的歷 史上卻證實,這些當初逃跑的門徒都改變了,為主殉道的人大有人在,他們因為耶穌所受的苦,就輕看自己的苦,這是怎麼回事?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讓人看得 如此煎熬;回去以後愈加思考,越覺得這問題難以解答。
  我儘可以站在第三人的立場,大加撻伐地批評這部電影如何如何;我也可以選擇用理性的角度去冷眼看待、分析電影與觀眾的互動。然而身為一個基督徒,從信 仰的親身經歷中,我知道無論再如何觀察、分析、批判,電影終究只是死的、《聖經》也是死的、所有別人所說的都是死的——只有我是活的。耶穌受難的最後十二個小時,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淵;而祂的復活,卻只有一分鐘不到。其實換個角度去想,未嘗不能將這一分鐘無盡地延伸——祂復活了,而且得著永生。祂今 日仍然活著,透過精神與歷世歷代的信徒活著,也真正從信徒的身體力行當中活著;假如你相信的話——祂現在就活著,這也是歷來基督徒的確信。
  我相信一定有人,是為了想要認識耶穌,才走進戲院的。這樣的人也許不太在意是誰拍的片子、是誰去看了電影、以及觀眾對電影的眾多想法。多重的觀察無法解決他的疑惑,也無助於認識歷史上的耶穌、信仰上的耶穌。
  如果想要認識耶穌,只能透過一種方法:從信仰出發。這是我最後的結論。  
 
※註一:以耶穌為題材的電影,有「旁敲側寫的『賓漢』、『聖袍千秋』、『聖徒 妖姬』、『巴拉巴』等片,或是直戳核心正寫的『萬王之王』、『馬太福音』、 『救世主!耶穌』等片」。(廖宏文,亂世中無法撫慰人心,聯合報2004.04. 11D6版)
※註二:《聖經》當中立下的「代贖」觀念,便是如此。從〈舊約〉以色列人遵照 磨西的律法,以無瑕疵的羔羊與祭物獻上,以換取神對人犯罪的寬恕。到了〈新 約〉,這樣的制度已經不再行之於外,乃是藉由耶穌——這個從未犯罪的人,來 擔當所有人的罪——來完成,轉化為內在的象徵。因此看完電影假如你問:為何 耶穌要受難?這便是答案。上帝立下的規則「罪的工價乃是死」;而如今耶穌自願成為〈舊約〉裡頭,那個被獻上的祭物,祂的死便替代了人的罪。祂這麼做只有一個原因:神愛世人。只是我們都沒料想到,耶穌得要如此受難,而不是簡單的一槍斃命而已。
※註三:為了再次確認我對配樂的印象,我上網去試聽了一會兒,也到唱片行實際 端倪了一會兒。就像我在本文說的,我相信這是一張值得購買的電影原聲帶,就 專輯本身的整體聆聽感而言,絕對超過電影的感受。因此我考慮把它買下來,放棄等待電影DVD的發行,音樂對我而言已經足夠了。
※註四:屬靈爭戰簡單來說,就是當基督徒願意遵守神的旨意去作,撒旦就會從旁阻撓,不管是實際發生的變卦,或者思想上的影響皆是。
※註五:《聖經》裡頭同名同姓一點也不見怪。單是馬利亞,就分成耶穌的母親、 拉撒路的妹妹、以及抹大拉的馬利亞等等。至於約翰,就是跟隨耶穌的十二使徒 之一,他也是〈約翰福音〉的作者。
※註六:〈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27-31節:有許多百姓跟隨耶穌,內中有好些婦女;婦女們為他號咷痛哭。耶穌轉身對她們說:「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為我哭,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因為日子要到,人必說:『不生育的,和未曾懷胎的,未曾乳養嬰孩的,有福了!』那時,人要向大山說:倒在我們身上!向小山說:遮蓋我們!「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 
http://life.fhl.net/Movies/issue/taiho.htm

拉丁美洲電影「耶穌受難記」>林禹貞(於巴拉圭亞松森市)

對天主教國家而言,在聖誕節之外,復活節聖週也是維持傳統、團聚家人並充滿宗教氣氛的節日。巴拉圭因屬天主教國家,在「耶穌復活日」前許多人仍持四旬齋(cuaresma)等宗教戒律,令我們這些來自台灣平常少有機會接觸天主教儀式的人感到好奇及無限的神秘感。於此同時,頗具爭議性的寫實主義宗教影片《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亦在拉丁美洲上映,本文將就該片在拉美演出所引發的部分現象進行小規模報導。

《耶穌受難記》係由片商所發行,在拉丁美洲另由公司發行,原訂四月八日,亦即今年聖週週五於拉丁美洲同步發行,然而,卻因片商飽受市面上充斥盜版光碟影響票房之壓力,而不得不提前於三月二十五日上映。早在該片正式上映前,拉丁美洲各大城市如墨西哥市、利馬、基多、亞松森等城市均可見到售價在1至3美元間的非法光碟片,許多盜版光碟片均因未及翻譯,而大落落地出現美國人、拉丁美洲人、台灣人均聽不懂的「阿拉姆語」(Arameo)。

據《美聯社》報導,委內瑞拉卡拉卡斯大教堂旁,平日以出售棕櫚葉十字架等宗教用品的流動攤販,今年的新貨色就是《耶穌受難記》盜版光碟片。據小販表示,該片使他今年海撈一筆,出售光碟片的收益甚至比蠟燭、聖像等還多,更令人注意的是「多數購買者均是年輕人」。

《耶穌受難記》播映後,近二千年以來,耶穌基督對世人的無比魅力再次為人討論,耶穌就像基督徙所尊稱的是「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配合該片上映後的市場行銷機制,這位「人類史上最為人所知的人物」,非但不老掉牙,還在年輕人流行文化間出現一陣狂熱,在洛杉磯、羅馬及馬德里的年輕人喜歡向朋友賣弄頸上的銀製小釘子、電影海報、T恤、馬克杯及書籍等,甚至還爭相說明為何導演要冒險將一個大家都熟記在心的故事搬上螢幕。

當我觀看打上西班牙文字幕的《耶穌受難記》之同時,一位看來約十二歲的小女孩坐在我身旁,影片中場休息時(以前好像未有過),我問小女孩跟誰一起來,她說跟朋友,我望了一下,一群年紀相仿的孩子約十五名左右相邀前來觀片,她整場不斷地發出「呀」、「嘖」等不忍睹卒的聲音,似乎也感受切身之痛。如此多孩子集體前來觀看後的感想究竟是什麼?充分相信他們從小就接觸的耶穌基督,確在此種情況下為其所愛的人類死去?或者只是像追隨其他流行文化一樣,追求一時的新鮮度?

本片甫推出時,許多影評均盛讚其「歷史考據」之「寫實主義」,諸如在語言上的執著,強調「阿拉姆語」才是耶穌的生活用語,“導演Mel Gibson堅持語言上的『寫實主義』,亦安排飾演耶穌的Jim Caviezel、飾演馬利亞的Maia Morgenstein等人惡補『阿拉姆語』,希望在語言上亦更貼近真正的歷史”。除『阿拉姆語』外,“尚有『當時流行於羅馬人間』的『拉丁語』及知識份子間常用的『希伯來語』”等亦被用於影片中。

然而,這種「寫實主義」很快地就被歷史學家指出其謬誤,如在耶穌在世時代,希臘語與阿拉姆語、少部分西伯來語均是耶路撒冷猶太人使用的語言。而拉丁語仍然只是用於官方文書中,多數羅馬人使用的還是希臘語。另外,羅馬人只令將遭釘十字架刑之人背負十字架的橫樑,直樑部分早已高高豎在受刑之地。除此之外,連身為猶太人的耶穌不該蓄長髮、服裝及聖經內容等,均有學者專家跳出來說話。看來史家利用此一時機澄清已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亦對歷史上的陳述有所貢獻。

對本片評論亦被廣泛地運用於各種政治文化論述之中,如本片是否為「反猶太主義」、外傳「羅馬教會因此片之播出而與好萊塢電影工業重修舊好」﹔而我旅居地的亞松森大主教古基鶴(Cuquejo)也在聖週前率領了180名神職人員前往商業電影院觀看該片,其觀後感是“這是第一部以最真實方式重製福音之路的影片”、“羅馬人實在太殘忍了,猶太人的指導原則終將必勝,耶穌在此時開展出新紀元”、“基督徒須從信仰的角度來看該片,而非從政治歷史”。甚者,他亦向將放聖週四天假的巴拉圭人鄭重推薦該片,表示“聖週應該在家寂靜祈禱,與其去參加『消費主義』至上的特惠價旅遊,倒不如去看看一部以耶穌殉難為主題的好電影”。

對人口中有89.5%為天主教徒的巴拉圭而言,天主教會的呼籲確在巴國具有十足的影響力。然而,巴國心理學家兼作家Roque de Pablo,卻為文表達對本片的不同觀感,他從巴國昔日的專制獨裁觀點來看待此片指出,基督教神話中早已充斥著「烈士」,而此舉就是從耶穌本身開始,“據說他就是以將自己的身體交付出來,以期拯救世人並傳達救贖之訊息”,因此,“我們得好好思考那些悲壯地在『天主教宗教審判法庭』中死去的人、英勇地在宗教戰爭上殉難、那些教會早已知道卻絲毫不想前去營救的集中營囚犯、每個獨裁政權總是結合教職人員等,現在我們這些罪民終於了解,原來他們只是為了『使其靈魂受到救贖』罷了”。“而我們這些無知的人,卻無法看到多少親朋好友因國家及教會的恐怖主義而進入天堂”。同時,他不客氣地指陳Mel Gibson“品味很糟”,“運用陳舊的救贖手法”、“劫掠觀眾致病的脅部”、“應該把它的分級列到Z級”(最血腥暴力)、“最好的部分是結束”等。

一則聖經故事引發各種論述,歷史的、語言的、心理學的、消費主義、盜版市場、電影分級制、基督教文明、猶太主義、教會在拉美政治中的角色等等,而對我而言,全片中吸引我的注意的還是以慢動作穿梭片中的,不斷挑撥觀眾「恐懼」、「幽秘」、「似男似女」及「真假之間」情緒的神秘撤旦之處理﹔其次,似乎得以「增加神性」的新攝影手法之運用,以及耶穌與馬利亞不知導演有意或無意表現出「似情侶般」戲水的那一段。不過,據我於戲院的現場觀察,即使是在如此純粹的天主教國家中,觀眾開始普遍啜泣的時間點,還是馬利亞終於忍不住衝上前去抱住慘不忍睹的耶穌的那一幕,畢竟「母愛」的感染力還是最厲害,對一個不是基督徒的我而言,終究還是無法輕易地藉由本片連結上「救贖」、「為世人犧牲」的宗教論述。
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4200.html

耶穌基督受難前的最後12個小時。

  達芬奇的名畫《最後的晚餐》讓世人知道了耶穌在蒙難前如何坦然面對這場必然的死亡。身處光明中的耶穌手持酒杯和薄餅,對自己的信徒侃侃而談;而躲在黑暗處的猶大則是一臉的恐慌,他知道,自己的下一次擁抱將會讓面前這位睿智的賢者陷入死亡的漩渦……
  這些都是油畫中所描繪的。2004年2月,一部描述耶穌受難的影片將會被搬上銀幕。
  故事發生在最後的晚餐之後,耶穌抗拒了魔鬼的誘惑,然後被羅馬士兵帶到了耶路撒冷城內猶太法利塞教衆的面前。他的言語被當成了僭越狂妄的瘋話,大祭司和教衆就這樣宣判了耶穌的死罪。接著,耶穌又被帶到執政官比拉多的面前,比拉多意識到自己的審判將無可避免的帶來政治上的沖突,于是他決定聽從希律王的旨意。希律王讓百姓在耶穌和罪犯巴拉巴之間做出選擇,結果是巴拉巴被無罪釋放,而耶穌將接受懲罰。耶穌就這樣被交到了羅馬士兵的手中,飽受鞭笞之苦。然而,盲目的百姓仍然認爲對耶穌的處罰遠遠不夠。直到此時,比拉多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得不將耶穌推向刑場。
  耶穌背著十字架蹣跚的走在耶路撒冷的街道上,前方的路通往蒙難地高爾高沙。在蒙難地,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十字架上,耶穌經受了最後的考驗——被上帝所遺棄。經受了恐懼的耶穌看著聖母瑪麗亞,大聲喊出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句話:“我的十字架使命完成了。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
  刹那間,天地失色……

  幕後:富有激情的劇組:

  《耶穌受難記》拍攝開始于2002年11月4日,曆時10周于2003年1月封鏡,投資2千5百萬美元。影片全部在意大利取景,主要的外景地選在了意大利的南部城市莫托拉和塞恩希塔工作室搭建的耶路撒冷城區中。後者中的場景包括審判耶穌的宗教法庭,比拉多的宮殿以及耶穌被鞭笞毒打的刑場。
  導演梅爾?吉布森要求攝影師卡雷波?戴斯夏爾賦予影片一種卡拉瓦喬式的巴洛克風格,用強烈的色彩對比突出一種逼真的攝影效果。這使影片看起來更爲暴力,更爲陰暗,每一個鏡頭都顯得那麽不可思議。影片中有40%的內容是在夜間或在封閉的室內拍攝的,這麽做的目的是爲了更能體現出光明與黑暗之間的激烈沖突。片中服裝的色調以棕色、黑色和淺褐色爲主,在配合場景總體色調的同時,這種色彩也能夠更好的詮釋人物的內心和性格。
  影片的名字之所以從最開始的《激情》改爲現在《耶穌受難記》,是因爲米拉麥克斯公司同期將推出另一部名爲《激情》的電影,系根據珍妮特?溫特森的小說改編,其背景設定爲拿破侖戰爭期間,傳聞格溫妮絲?帕特洛和朱麗葉?比諾什將加盟該片。
  1988年大導演馬丁?斯科西斯推出了《基督的最後誘惑》,片中因爲大膽觸及天主教教義而在上映後引起巨大爭議,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環球公司的高層官員湯姆?鮑洛克說:“我們收到了幾百萬封觀衆來信,2萬5千人在環球公司的門前舉行示威遊行。我們甚至接到了一些恐嚇信。”最後影片的票房進帳僅爲840萬美元。有了這個前車之鑒,題材相似的《耶穌受難記》在發行時遇到了不小的難度,沒有大公司願意冒險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最後,還是由曾發行過《國王不死》、《死亡幻覺》、《記憶碎片》、《鯨騎士》等片的新市場影業公司接手。正像鮑洛克所說的,吉布森的影片應該去吸引基督徒們去觀看,而不是排斥他們。吉布森自己也希望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對基督徒們來說,那種感覺應該是看著一個自己的血肉摯親被折磨了2個小時後一種讓人心痛的不能自己的感覺。”
  從名字上來看本片應該是《聖經》中一段情節的藝術化再現,但事實上梅爾?吉布森將其拍成了一部動作片。影片中的刑罰場面讓人震撼,耶穌的面部被打得血肉模糊,看過之後你就永遠無法忘記受難的耶穌。吉布森希望影片中的一切細節都盡可能真實地還原人們心目中的那段曆史,片中的配音就使用了兩種已經失傳很久的語言:亞拉姆語和拉丁語,梅爾?吉布森甚至不想爲這部幾乎沒人能夠聽懂的影片配上字幕,不過這畢竟是一個不太現實的想法。

  評論:瘋狂?抑或講述事實?

  1965年,羅馬教廷在第二次梵蒂岡會議上正式赦免了猶太人的“罪行”,從此以後,他們不再需要背負“害死耶穌”的沈重罪名,這讓所有猶太人都放下了壓在心口的一塊大石。可是,當梅爾?吉布森開始自編自導《耶穌受難記》時,陰影再次襲上了那些生活在美國的猶太人的心頭,片中涉及的敏感宗教問題正是矛盾的來源所在。吉布森對于影片的說明更是加重了猶太人的憂心,擾亂了任何一名猶太人的正常思維:“《耶穌受難記》所帶來的不安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情況,但這卻絕不是我拍攝影片的本來用意。我只是在講述一個事實……任何一個有罪的人都應該看到自己所犯下的罪行。”
  《耶穌受難記》沒有在好萊塢占主導地位的明星領銜,對話也采用影片所處年代人物使用的語言:猶太人的亞拉姆語和羅馬人的拉丁語,雖然將配以英文字幕,但是對于好萊塢來講,這種做法簡直不可理喻。于是人們開始感到恐懼,恐懼的根源並不是畏懼吉布森口中的“事實”,而是源自吉布森曾經資助一座獨立于洛杉磯羅馬天主教大主教管區的傳統天主教堂,而所謂的“傳統天主教”指的是從教會分裂出來抵抗“第二次梵蒂岡會議”的運動,他們的宗旨就是“清除害死耶穌的猶太人”。
  迫于各種壓力,梅爾?吉布森不得不重新剪輯了影片,賦予片中的猶太人角色更多令人同情的因素,並且請來了科羅拉多泉城的福音派教徒、賓夕法尼亞的宗教首腦和華盛頓的社會名流而非最具發言權的普通市民來觀看未完成的毛片。因此,對于本片是梅爾?吉布森故意煽動的瘋狂之舉還是出于一種讓罪人的後代重新面對事實的沖動,我們仍然無法得出正確的答案。因爲,猶太人是否要爲害死耶穌而負上千古罪名距離受中式文化熏陶的我們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http://www.5see.com/pianku/newmarket/2004/passion/index.htm

另參本館《達文西也瘋狂》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61/20050917180717
美國的科學真的天下第一?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69/20050917182311
啥是聖經考古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3748998/20070408065608


從《耶穌受難記》看被代表者的受難(楨:反中親西)

【大紀元04年3月24日訊】我怀著沉重而敬仰的心情看完了《耶穌受難記》,內心是無比的震憾。它使我想到:正是在美國這樣的自由國家里,良心、正義、愛心得到了弘揚并存于每個人的內心,才能拍得出象《耶穌受難記》這樣震憾的巨片,才能讓《耶穌受難記》受到廣泛的擁戴。
  相比之下,在惡魔統治的邪惡的社會里,得到廣泛宣揚的便是歌頌惡魔的大片《英雄》。我沒有看過《英雄》--我的眼睛看著惡魔的狂笑就會失去明亮,但我了解它,我看了些報章的介紹和評論--哦有些宏大的場面和色彩,它得到了代表者巨額的資助獎賞--實為老百姓的血汗錢,并得到了代表者的強力宣揚,這樣的獎賞和宣揚已足以說明它是什么貨色了。
  那些宏大的場面和色彩,我是有印象的,我本來蠻喜歡張藝謀的電影的,從《紅高梁》看起,一連看了不少。看來報章上介紹的沒有錯,張藝謀是導演也沒有錯。
  但是,用宏大的場面和色彩,包裝惡魔的內心,裝點沾滿老百姓鮮血的獨裁者雙手,裝點露出猙獰的丑惡的臉,就能到良知的國度拿個奧斯卡獎回來嗎?良心、正義、愛心能透過表面的場面和色彩分清善惡,沒有良心的人才敢把邪惡包裝一下居然也要去領獎!
  《耶穌受難記》的巨額票房正表示著良心、正義、愛心的价值,《英雄》冷清的票房說明了無情的場面只能騙些碎銀子。
  在這被代表的黑暗社會看《耶穌受難記》,正在受難的被代表者們正如受難的耶穌,正在魚肉百姓的代表者正如狂笑著抽打耶穌的惡人們,那些抽打在耶穌身上的鞭子,分明是打在了受折磨受迫害的法輪功志士身上,分明是打在了窮苦要吞沙要自殺要自焚的窮苦百姓、被強迫拆遷者、下崗工人身上,分明是打在了坐牢的杜導斌、楊建利等自由言論者身上,分明是打在了六四慘案中的殉難者、廣大學生市民身上,分明是打在了人民公社、文革中飢瘦受苦甚至冤死的百姓身上,分明是打在了現在還活著的百姓--被代表者的身上。
  《耶穌受難記》里那些起哄、喊打、向耶穌投石塊的人們,正是當今被共產邪教毒化了的為獨裁、為屠殺、為鎮壓叫好的無知的人們,正是如文革里的造反派、紅衛兵。   
良心、正義、愛心存于被代表者心中,代表者的內心只有殘忍、惡毒和邪惡,在這被代表的黑暗社會,良心、正義、愛心正受到無情的鞭打,而殘忍和邪惡卻被高聲歌頌!
  我不是先知,但我敢說,《耶穌受難記》后來天地變色的結局,正預言著這個被代表黑暗國度的未來!
http://news.epochtimes.com/b5/4/3/24/n491008.htm

寫影評

好吧,先承認自己是掙紮著每隔十分鍾看一次進度欄地看完的《耶穌受難記》。作爲一個在馬克思唯物主義教導下成長的社會主義“四有”青年,要我接受甚至理解耶穌大人的那一套教說著實有點難度。我的生命至少還不需要神靈來支撐維持甚至做主,所以,本片在我看來至少不比《300》好多少,不管它是多少真實多少震撼多少崇高多少偉大。
因對《聖經》了解的缺乏,成爲我解讀電影的障礙。從純影像的角度看這部宗教題材的電影,可以用“震撼”一詞來表達觀影的過程。有許多場景實在太過于血腥和殘暴,讓人不忍卒讀。返觀馬丁?斯科塞斯的《基督最後的誘惑》要溫和的多,雖然兩部電影所要展示的重點不盡相同,《基督最後的誘惑》是一種有別于《聖經》詮釋,而本片則更多的是種重現。
對無神論的我來說,影片更像一部死亡直播,耶穌被鞭打的鏡頭太觸目了。純粹從受難這個主題來說,我喜歡《綠裏奇迹》這部影片。實在不推薦對宗教不感興趣的人觀看。
http://www.mtime.com/movie/14313/

另參本館《基督的最後誘惑》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860/20050917180555

 早在這部片拍攝之際,因為導演梅爾吉勃遜的一句話:「耶穌是不會說英文的。」所以堅持整部片講那時代的語言,而引起我的注意。
      由於是聖經裡的故事,又是大家所熟悉,劇情自然不敢任意更動,所以故事內容就不用討論,絶對符合聖經內容。但我體內的電影細胞,讓我即使在看這樣的一部片子,還是著重於它的拍攝手法。看完整部片我的感想只有一句話:拍得太戲劇化了。
      邊看著這部片,腦袋中浮現出德萊葉那部把我震在椅子上的【聖女貞德受難記】,【聖】是一部黑白默片,整部片聽不到對白,也看不到一滴血,但就有辦法讓我看完後許久說不出話來,甚至沒辦法起身去關錄影機。
      這部【耶穌受難記】的某幾個鏡頭、甚至對白,都會讓我直接聯想到【聖】這部片。可是好萊塢電影還是擺脫不了視覺性的感官刺激,所以整部片充滿了大量的鮮血及令人不舒服的畫面。從影片的三分之一,耶穌被鞭打之後,就不斷地有流血畫面出現。我知道這部片想要強調耶穌的「受難」,所以用耶穌被鞭打、被帶上荊棘編的王冠,到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藉由這些不舒服的畫面,讓我們看到耶穌所受的苦難。影片中甚至讓耶穌的一隻眼睛受傷而一直緊閉著,只剩一隻眼睛看這一切,來更增加這戲劇效果。
      片中耶穌被鞭打的那幕非常地久,而且鏡頭兩度以俯角,照射地上的一癱鮮血;之後耶穌背十字架上山也是不斷地被鞭打;還有耶穌被抓之後的鐵鍊加上拳打腳踢;更不用說最後釘十字架時的「完整呈現」,整部片可以說幾乎全部在一種暴力的情況下。
      可是一定要用大量的鮮血以及慘忍的畫面,才能表達出所受的苦難折磨嗎?【聖】片中,用的是大量的特寫鏡頭,它沒有任何一個鏡頭會讓人害怕地矇上眼睛,但一樣可以感受到貞德所受的苦難。【耶穌受難記】也有許多特寫鏡頭,但比起【聖】經典的臉部特寫,【耶穌受難記】是誇張的眼睛大特寫,我其實無法理解大特寫耶穌的眼睛是想要表達些什麼,尤其又在只剩一隻眼睛的情況下......
      這整部片是以「現在」為主軸,偶爾藉由回憶等等,穿插一些過去的畫面,但「過去」的畫面在整部片中來說,是零亂的、是片段的。也許影片中主要還是要描寫最後晚餐後到釘十字架之間的故事,所以關於先前的部分,就有些省略。可是像最後的晚餐,它的重要性比之後的某些情節來得大許多,卻在影片中只成回憶的一小部分。如果將耶穌被鞭打的那幕縮減,來拍最後的晚餐,也許整部片會更具完整性。
      而且影片中的一些特效,讓我覺得大大地削減了影片給人的最原始的震撼力。首先是幾個誇張的慢動作鏡頭,明顯地就是為了增加戲劇的效果,才如此地運用;還有就是在耶穌斷氣前,那個從天而降的大水滴,水滴的大小和降落的方式,簡直像個炸彈一樣,一落在地面,立即造成天崩地裂,非常地假而且誇張。
      這部感官影片的視覺效果,除了鮮血和特效之外,還有人物的造型,最明顯的就是那位外表像人妖、行動似鬼魅的撒旦。剃除眉毛、戴上假髮的撒旦,在眾人間飄來飄去,但人群彷彿不曾察覺。如果影片是要塑造一個陰狠的撒旦,也許可以算是成功,可是又偏偏要加一幕在耶穌被釘之後,俯角鏡頭照撒旦,張臂看著上方,瘋狂地吼叫,假髮脫落的畫面,讓我覺得這應該是有巫婆的卡通才會有的情節......
      耶穌被釘在十字架那幕,我想應該看過的人都記憶猶新,因為是毫不保留地呈現一個血淋淋的畫面。當釘第一個釘子的時候,耶穌大叫:「天父啊!原諒他們吧。」我的心真的被震了一下,繼續釘其他的釘子,耶穌又呼叫天父,到最後耶穌才說完整句話:請求天父原諒,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如此一句話被拆成三截,我不知道是否故意如此好造成一波接著一波的震撼效果,但對我而言,等到他把那句話完整講出來後,原先的震撼力已經消失了。
      影片在耶穌斷氣、天崩地裂後畫面漸暗,讓我以為是整部片結束了。但緊接著墓穴的門被打開,攝影機照著墓穴,耶穌坐起,毫髮無傷。攝影機還是固定不動,耶穌起身離開,攝影機依然不動,但可以讓人清楚地看到耶穌垂下的手上,還有著釘孔。既然身體完好如初,為何手上還留著釘孔?如此藉由耶穌的起身離開,特寫手上的釘孔,作為整部片的結束。以特寫做結束,通常是有所暗示、或留下伏筆,我不明白特寫釘孔是要暗示些什麼,或是要留下什麼伏筆。
      如果作為一部感官影片的話,它是非常成功的,讓我從耶穌被釘的那一幕,就縮在椅子上,直到影片結束字幕出現,我還是那個姿勢,這也是我看電影那麼久,頭一次看完電影有人跑過來問我:「還好嗎 (ça va)?」
      也許她誤以為我被影片的血腥暴力嚇昏了,其實我只是姿勢仍然維持縮成一團的樣子,完全沒有震懾或驚嚇。我看完電影通常不會馬上離開,看著片尾字幕,好奇裡頭的演員和工作人員,怎麼幾乎都是義大利名字。在好心的婦人問我還好嗎的時候,其實我腦袋中想的是:來段making of(拍攝花絮)如何呀?
http://www.wretch.cc/blog/rossignol/2782784

 

台長: 阿楨
人氣(4,93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暴君焚城錄》
此分類上一篇:《賓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