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27 05:58:37| 人氣82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被許嘉主編《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的16開、464頁之大篇幅、騙了,虧了58元人民幣,其中竟然有一半是<附錄:2005年大事記>。

豈只!看下目錄的各篇論文作者,除了第一編的六位是相關學者外,其餘都似解放軍外語學院國際政治中心的師生們之習作。

別瞧不起研究生,劉喆的<海權與中國國家利益——試論現階段中國不宜大力發展海權>在中國一片的大海軍論中,就少見的有反思。

六位相關學者之文也算不上啥論文,即便閻學通的<崛起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內涵>,與前評《中國國家利益分析》補貼的<安全利益是中國首要國家利益>也類似。

目錄  

第一編 中國國家利益總論
 崛起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內涵
 大國利益比較與中國戰略夥伴的選擇
 國際制度與中國的國家利益
 論利益邊界與本土邊界之關系
 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與保衛戰略利益的關系
 關于新時期中國國家利益實現的思考
第二編 中國國家利益與影響
 中美核心國家利益之比較
 中日國家利益之比較
 論21世紀初期中日關系發展的利益基礎
 新時期中俄國家安全利益比較
 中國與歐盟利益之比較
 試析中歐關系發展的利益基礎
 中印國家利益之比較
 新時期中國與東盟利益之比較
第三編 中國國家利益的保護
 人民幣地位與中國國家利益
 僑民利益、領事保護、國家利益
 海權與中國國家利益——試論現階段中國不宜大力發展海權
 戰略資源與中國國家利益
 軟權力與國家利益——儒學的借用
 對增強我國新時期情報保障能力的思考——國家利益的視角
 冷戰後東南亞地區主義的發展與中國的國家利益
附錄 2005年大事記

門洪華: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拓展

制定和完善國際戰略、維護並拓展國家戰略利益是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核心因素之一。國際戰略之謀劃,應從基本國情和國家戰略資源出發,明確本國的基本定位,在此基礎上,確立國際戰略的基本目標;以戰略目標爲基軸,確定國家戰略利益;以戰略目標與戰略利益的結合,制定具體的戰術方案。概言之,中國國際戰略應以中國爲中心,完全從中國的國家戰略利益出發,變被動應對爲主動謀劃。

崛起戰略與國際戰略目標

一個國家的世界定位往往源自其綜合國力,與其所追求的國際目標以及國際社會的反應也有直接的關系。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家實力及其國際影響力一直處于上升態勢,盡管不時出現“中國風險論”、“中國崩潰論”、“中國分裂論”的悲觀論調和“中國威脅論”的危言聳聽,但大多數戰略分析家所持的預測是中國正在迅速崛起,成爲世界強國只是時間問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領導人在諸多場合宣布中國要成爲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大國,並采取具體措施進一步承擔國際義務和責任,中國的大國地位和大國作用受到國際社會的更多關注。關于中國世界定位的爭論,主要集中于中國屬于何種程度的大國上,目前主要有地區大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亞太地區大國、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大國、世界大國等幾種判斷。德國曆史學家蘭克指出,一個世界大國“必須能夠抗擊所有其他大國而不敗亡,即使在後者聯合起來的情況下。”
時殷弘認爲,大國在某區域內或世界範圍內有較廣泛的國外政治、經濟和戰略利益,擁有足夠的綜合國力,平時能夠有效地維護這些利益,戰時則能夠或通常能夠抵禦至少其他兩個區域性或世界性大國的聯合力量,一般來說被別國認爲有權利處理本區域或世界範圍內所有重大國際問題和足以影響其他多國安全的國內問題,通常與本區域內和世界上其他大國有起碼的共同利益、共同國際價值觀念、共同規範和共同國際運作機制,從而被視爲大國共同體的一員。大國具有參與處理本區域內所有重大國際問題的公認的權利,擁有實力、廣泛參與區域或世界範圍內的國際事務並在這些事務上同其他大國有足夠協調與協作。
對照這些參照條件,我們認爲,有史以來,中國就是東亞地區乃至亞洲的大國;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上升,中國已經成爲亞太地區的大國之一,亞太地區的所有重大事務,沒有中國的積極參與則難以獲得滿意的結果;中國具備了成爲世界大國的某些基本條件——如戰略資源占世界的比重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席位等,但是,中國尚缺乏足夠的國外利益和被國際社會所公認的世界性特權,因此我們將中國定位爲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亞太大國。中國的國際地位以地區性爲基點,兼具世界性的特征。
20多年來,中國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上升幅度爲諸大國之最,成爲世界大國的潛力充分體現出來,而且也表現出了成爲世界大國的積極意願。鑒于此,中國如何成功崛起,成爲世界性、世紀性的重大問題。
根據曆史經驗,大國崛起往往采取軍事戰略、搭便車戰略、積極參與戰略等幾種模式。其中,15-19世紀的列強爭霸基本上采取了軍事對抗的鐵血戰略,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是德國、日本力圖通過軍事戰略獲得霸權地位的實例,該戰略的代價和破壞性有目共睹;二戰結束後日本、德國采取搭便車戰略得以在經濟上重新崛起,但其負面影響(特別是日本)迄今仍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崛起並獲得世界霸權,采取了以經濟利益優先的積極參與戰略。
當前,軍事戰略早已被廢棄,而就中國的國際環境和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而言,中國采取挑戰國的姿態也是不可取的。20世紀50-70年代中國充當挑戰國的經曆證明,采取只鬥爭而不合作的戰略得不償失。國際結構的現實、中國的國家實力、中國以經濟建設爲中心、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的外交戰略目標都決定了,中國沒有理由成爲挑戰國。
同樣,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搭便車戰略也是不可行的:中國的現實和未來目標都決定了中國絕對不會選擇單方面讓渡國家主權的戰略;也沒有國家能夠爲中國這樣的大國提供“便車”。
對中國來說,選擇消極參與的方式也是困難的。首先,現有國際遊戲規則多反映了西方主導國家的利益需求,其本身就存在種種局限和缺陷,對中國這樣的“後發國家”利益存在嚴重制約,中國可以正視這些機制安排仍將長期存在的事實,但必然有意願和實力要求這些機制安排趨向合理性和民主化;
其次,國際規則的制定者多是既得利益者,不會讓中國自動享有機制權益,必然力圖將中國排除在利益安排之外,以遏制中國的迅速崛起,中國爲複關、入世所做出的10多年努力均可佐證之;
再次,冷戰結束後,重新進行國際制度安排已是大勢所趨,作爲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中國第一次贏得了平等參與國際決策的可能,選擇消極參與的戰略豈非錯失良機?最後,中國在20世紀70-80年代的經曆證明,消極參與並不真正符合維護中國國家利益的需要。
實踐證明,中國只能采取積極參與的綜合戰略,即在軍事方面,不挑戰但必須穩步加強軍事實力,加速軍事現代化的步伐;經濟方面,積極融入世界經濟並參與競爭;政治方面,堅守立場而策略不失靈活;文化方面,在弘揚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加強對其他文明精髓的吸收。中國一方面應充分認識到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增長,承擔負責任大國的曆史使命;另一方面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及實力的局限,避免國際孤立和被包圍局面的出現,以建設性的心態和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有所作爲。
根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爲,中國的中短期國際戰略目標主要是:
1.維護和營造有利于國內現代化建設的國際環境。避免與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陷入對抗、遏制和冷戰的循環圈;避免周邊結成旨在對付中國的同盟;避免中國周邊的熱點問題如印巴沖突、朝鮮半島等失控。爲此,中國應進一步發展與俄羅斯、歐洲、發展中國家的關系,爲避免國際孤立或陷入美國包圍圈而謀劃;加強與周邊國家的交往,促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擴大經濟深化空間;建立正常的中美關系,鞏固和拓展雙邊共同利益的範圍與空間,理智應對美國的“接觸+遏制”(Congagement )戰略。
2.維護和擴展國家戰略利益的範圍和空間。維護和擴展國家的經濟利益,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國際份額,獲得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和資源,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維護和促進國家安全利益;維護國家政治利益;拓展國家文化利益。
3.擴大國際影響力。樹立和平、開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積極參與全球性國際機制並適時促進其完善,使之爲我所用;積極參與主導或(和)主導創建區域性國際機制,通過亞太地區的主導大國地位影響全球並獲得全球影響力。

國家戰略利益的維護與拓展

國家戰略利益是主權國家生存和發展的需求,是制定和實施國際戰略的依據和根本原則。國家戰略利益兼具客觀存在和主觀認識兩個層面,即國家戰略利益本身是客觀的,但對國家戰略利益的認識尤其是國家領導人對外部環境趨向的反應,形式上表現爲主觀意識存在。國家戰略利益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不同的曆史時期也有不同的側重點。對國家戰略利益的判斷不同,必然導致戰略資源配置和對外政策方面的極大差異。國家戰略利益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要隨著外部環境的改變而做相應的調整。決定國家戰略利益有國內、國際兩種因素之分,有既定變量(如地理位置、自然資源、自然稟賦等)和流動變量(如國民素質、經濟績效、國際影響力等)之別。其中,國內因素起決定性作用,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和中國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國際因素對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影響大爲提高。
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安全利益構成國家戰略利益的基本核心。其中,國家經濟利益是所有國家戰略利益的物質基礎,政治利益是經濟利益的集中體現,而安全利益則是政治經濟利益在國家關系中的延伸。三者構成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矛盾統一體。隨著國際化的發展,國內政治的國際化和國際政治的國內化相互作用,國家戰略利益的內涵和外延在演變、在拓展,社會利益和國際利益在國家戰略利益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中國的國際環境和中國同其他國家的實力對比關系是影響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客觀因素,它在一定意義上規定了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外在限制範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戰略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從意識形態的理想主義轉向了務實的經濟優先的理性主義,從意識形態的國際主義觀念開始轉向國家戰略利益至上。但勿庸置疑,中國同其他大國在自然資源、經濟資源和地緣戰略等方面存在著劇烈的競爭,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價值觀上與西方國家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種限制性因素意味著,中國的國家戰略利益是攻防並舉的。冷戰結束以來,關于國家利益的探討不絕于耳,而美國著名學者和高級政府官員對美國國家戰略利益進行了爭論和探討,就如何促進美國的國家戰略利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議,這些對我們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對中國的國家戰略利益進行分析,探討國家戰略利益的維護與拓展之道益發具有了必要性。
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從經濟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社會利益和國際利益等五個方面,從資源與機遇、威脅與挑戰、政策建議等三個層面分析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維護與拓展。

經濟利益

維護和拓展國家戰略利益,首先要發展自己、增強經濟實力,著眼于以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爲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保持著持續的高增長速度,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宏觀經濟相對穩定,已經成爲東亞地區經濟增長和貿易增長的發動機與穩定器。客觀地說,中國是世界上經濟成績最好的國家之一。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爲中國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與國際接軌、建立現代市場經濟的時機更爲成熟。在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前景的同時,我們更應該關注中國經濟利益面臨的挑戰與威脅。
首先,加入WTO 使中國從經濟全球化中受益,但因起點低、基礎差,中國將首先面臨新一輪嚴峻挑戰。西方發達國家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同時又以各種方式設置壁壘,保護自己的市場。它們出于防範中國崛起的戰略目的,對中國拓展西方市場、獲得資金和先進技術進行限制。
另一方面,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是粗放型的,必然面臨入世後的科技革命挑戰;目前中國的對外開放是漸進的、試點性的,入世後必然面臨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的壓力;WTO 規則具有較強的約束力,轉軌必然伴隨著陣痛。其次,低迷、緊縮、市場和總量增幅有限等持續困擾世界經濟,不能排除世界經濟再爆發經濟危機或動蕩的可能,競爭和發展環境依然更多地有利于西方發達國家而不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其三,中國的周邊地區依舊陷在經濟低迷的泥潭中,日本經濟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中。東亞其他國家受到美日經濟的影響,仍然無法走出衰退。
其四,自2001年下半年以來,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加上安然公司、世界通訊公司、安達信公司等的商業醜聞,美國經濟陷入不確定性怪圈,對世界經濟形成負面沖擊。
其五,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加劇,中國的實際金融狀況堪憂,出現金融振蕩的危險隨時存在。其六,中國對海外油氣能源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加深。中國石油對外依賴度近30%,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環保壓力的加大,必然呈現持續上升趨勢。中國面臨的能源挑戰主要是:大國競爭國際能源的態勢將更爲劇烈;西方散布中國油氣威脅論,鼓動對中國進行能源的戰略遏制;由于重要産油地區——中東、中亞、南中國海等——局勢不穩,中國的油氣供應嚴重受制。
綜合國力競爭的主戰場是經濟貿易,競爭的核心是科技。21世紀初,我國要繼續發揮成本和人才優勢,大力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重點是吸引大型跨國公司的研發機構;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開拓世界市場和原材料供應基地,逐步提高我國出口産品的技術含量,實現我國能源和重要原材料進口多元化。把軍事安全戰略與對外經貿戰略緊密結合起來,確保我國戰略性物資進口安全和我國在國外的經濟利益。
首先,牢牢樹立經濟安全的思想。以經濟和科技爲主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發展,使一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和沖擊,經濟安全成爲國家安全的核心內容之一。建立實力雄厚的國內經濟是保障經濟安全的基本條件,進一步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是保證經濟安全的外在途徑。
其次,改革外貿體制,積極迎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挑戰。放棄不惜代價追求出口的政策趨向,以促進産業升級的産業政策爲中心來構建中國對外貿易戰略,使中國的對外貿易戰略轉到爲産業結構技術密集化服務的軌道上。擴大海外市場,提高中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是增強中國經濟實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徑。
其三,確保並拓展中國獲得國外技術和資金的渠道,只有在外國的技術和資金順利流入中國的情況下,中國的經濟才能進一步健康發展,中國才能實現趕超世界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
其四,確保並拓寬從國際市場獲得能源和各種原材料的途徑和能力。能否從國際市場順利獲得能源和原料,不僅關乎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快速發展,而且事關國家安全利益。
其五,加強周邊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建立經濟縱深地帶(不僅成爲世界加工中心,還要成爲世界制造中心之一)、從而建立本國經濟的戰略緩沖區。應該說,中國積極參與“10+3”(東盟與中日韓)的合作,積極倡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加強大湄公河流域的合作等都反映了類似的戰略考慮。我們強調,中國應該進一步加強周邊地區的經貿交流和資源開發合作,形成自己的經濟戰略帶,爲中國經濟的順利發展創造良好的戰略環境。
總之,中國的經濟戰略利益不僅需要維護,更關鍵的是需要進一步拓展到全球,中國必須在經濟全球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雙重壓力和難得機遇之下,拓展經濟發展與經濟合作渠道,確保全球性的經濟戰略利益獲得,爲中國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爲此,中國應繼續塑造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並熟練利用相關國際規則爲本國的經濟戰略利益服務。

安全利益

安全利益的首要問題是防止外敵入侵,預防、制止和擊退對本國領土的軍事進攻。冷戰結束後,中國面臨大規模外敵入侵威脅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在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卷入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從軍事力量對比看,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進一步增強,其他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日本)對中國不會構成直接軍事威脅,更不會對中國發動大規模軍事入侵。更重要的是,隨著安全概念的多元化,安全的綜合性上升,傳統軍事安全的系數隨之上升,中國的睦鄰安全戰略是基本成功的。冷戰結束後,中國竭力追求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特別是將周邊安全作爲睦鄰外交的首要目標,以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但長遠觀之,中國安全態勢並不趨于良性,反而增加了諸多變數。
首先,國際戰略力量對比失衡。美國加快國防轉型和全球軍事部署,加強用軍事手段維護霸權的正當性。鑒于戰略力量失衡,諸大國沒有公開反對之。俄羅斯對美戰略進行重大調整,俄美關系迅速升溫,對美國單獨宣布退出《反導條約》反應“相當克制”,其戰略調整進一步凸現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態勢。
其次,美國從東西兩面對中國安全構成擠壓之勢,並通過加強南亞和東南亞的“軟存在”(SoftExistence ),構成三面戰略威懾的態勢。通過擴展戰略空間來尋求霸權一直是美國的戰略理念。美國一手操縱北約新概念,使北約可以抛開聯合國而對外幹預,北約的地理觸角已經伸展到中亞和蒙古,對中國的西部戰略安全構成壓力。“9?11事件”後,美國利用阿富汗戰爭擴大了在南亞的戰略空間。在中國東部,美日聯盟與北約遙相呼應;同時,美國謀求重返東南亞,對中國形成戰略威懾。概言之,美國從東西兩翼對中國安全形成擠壓之勢,給中國的周邊地緣戰略環境增加了新的變數。美國將中國視爲亞太地區首要戰略對手的思想不會變更,受地緣政治思維邏輯的支配,美國不可能放棄對華的遏制、防範,這將是未來的常態。
其三,中國的周邊安全環境處于建國以來變數最大的時期。中國與15個國家接壤,有18000多公裏的海岸線,這些國家千差萬別,但領土爭奪、宗教沖突、毒品走私、恐怖主義卻頻頻爆發。放眼中國周邊,核武器擁有國比比皆是。特別是,日本借助“911事件”實現了對外派兵的突破,軍事態勢由守轉攻;印度軍事力量進一步增強,由于美國的積極接入,南亞戰略力量對比失衡。概括起來,中國周邊安全態勢的基本狀況是:北部相對穩定,東南憂患增多,東北、西南暗藏危機,南部變數加大。
其四,臺灣問題上的變數加大,臺獨勢力益發猖獗。大陸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兩岸力量對比進一步有利于大陸,經濟和社會交往日益深化,臺灣難以突破國際上的孤立狀態,目前美國和其他國家不致公開支持“臺獨”。但是,臺獨勢力的擴展使得臺灣與大陸“漸行漸遠”,臺灣當局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De-sinicization )策略,和平走向分裂的危險增大。其五,“藏獨”、“疆獨”同境外敵對勢力勾結,對我邊境地區領土安全構成威脅。新疆、西藏的民族分裂主義分子和國外某些敵對勢力相勾結,打著自治的旗號,圖謀國土分離。其六,非傳統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近年來,有組織的國際犯罪、恐怖主義、走私、販毒、非法移民等非傳統安全問題對中國的影響呈現增大之勢。在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中國面臨的局面複雜、任務繁多,與國際上的合作機制尚處于完善之中。
冷戰結束後,中國在亞太地區及全球安全戰略格局中的地位上升,在亞太地緣戰略中處于中心地位。中國對國家安全、國際安全的認識有所變化,世界對中國安全角色的認識也有所變化。隨著中國的進一步改革開放和走向世界,中國的安全戰略思想也在悄然變更。思想上的新發展和實踐上的新舉措,是進入新世紀中國安全戰略的基本表現形態。中國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爲基礎的新安全觀,推行以建立信任措施爲主要內容的安全新模式,主導創立上海合作組織。應該說,中國在安全利益的思考和安全戰略的謀劃方面是與時代潮流同步的。
中國的安全利益的核心是,爲中國的改革開放提供和平穩定的國際安全環境。中國的安全利益,應首先以陸地邊界的和平與穩定(包括與俄羅斯、中亞諸國、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爲戰略依托;其次,在海域疆界上,與主要大國合作,確保東北亞的和平與穩定,穩定中日關系,加強與東南亞的戰略性合作,以經濟合作入手,積極促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改善中國的戰略環境。
其次,軍事手段仍然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最後堡壘,爲國家安全計,中國必須參與軍事革命的行列,推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堅持質量建軍,准備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8]爲此,中國必須建立可靠的核威懾力量——因爲核武器是保衛國家安全最堅實的盾牌和反擊利劍,加速常規武裝力量的現代化,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化。
其三,反獨促統,維護國土完整。祖國統一問題是天經地義的國家戰略利益。臺灣是中國固有的領土,解決臺灣問題,既是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最後任務,又是關系到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中國應堅持以政治經濟、文化手段促共識,以軍事手段反臺獨,力爭以最小的代價完成國家統一。應首先定位爲促進兩岸認同交流、維護和促進一個中國的共識,不惜代價地大力培育扶持島內“統派”力量,抑制臺獨勢力發展,堵塞臺獨的活動空間,爲統一創造條件;同時整軍經武,不放棄軍事手段。提高警惕,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打擊“疆獨”、“藏獨”,特別是對其暴亂行爲應堅決鎮壓,防止新疆、西藏等地區任何形式的分裂。目前,中國只是同少數國家存在邊界爭議,這些邊界問題涉及中國的領土完整,必須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加以解決。同時,應防止某些大國利用邊界問題挑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插手中國邊界事務。
其四,推動多邊安全合作,拓展中國的安全利益。一個國家的安全利益取決于該國的實力及其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密度,而國家安全利益的擴展必然是經濟利益擴張的邏輯延伸。隨著中國對外交往的擴大,中國的安全利益必然擴展。爲建立更加穩定的亞太安全機制,中國應積極推動多邊安全合作,參與並在一定情勢下主導構建周邊安全機制,參與營造國際安全體系。

政治利益

中國能否實現自己的戰略發展目標,取決于能否保持國內政治穩定,能否保持穩定又取決于能否維持經濟繁榮、及時應對各種危機事件、承受西方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滲透與沖擊。
中國的政治利益首先是中國的獨立和自主。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曆史的大國,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在西方國家全面主導和支配國際事務、中國長期處于弱勢地位的情況下,爭取國家獨立和政治自主就成了中國第一位的政治利益。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政治獨立。但西方國家一直沒有放棄幹涉中國內政、左右中國國際戰略的圖謀,維護國家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和平等主權始終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家戰略利益之一。
冷戰結束以來,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在國際問題中的作用下降,但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資本主義仍然對中國堅持共産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耿耿于懷,始終對中國采取“西化”、“分化”戰略,不斷以“人權”、“民主”等西方價值觀爲借口,幹涉中國內政。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深層次矛盾逐漸顯露,國有企業下崗和失業工人、農民負擔、腐敗、民族和宗教糾紛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國內外、境內外敵對分子、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特別是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相互勾結,破壞我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越來越成爲威脅我國政治利益的新因素。
中國與西方在政治制度、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競爭具有長期性。軟權力(SoftPower )即文化利益成爲國際關系中的新亮點,我們必須針對西方的文化霸權主義做出反應,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吸收其他文化的精髓,維護和促進中國現代政治文化。

社會利益

保證社會穩定,避免和制止可能出現的社會動亂,是國家戰略利益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全球化、全球治理的發展,社會利益在國家利益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
 社會穩定是保證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要基礎。過去20多年,中國經曆了持續的高速增長,但經濟繁榮並不必然或自動導致社會穩定。從中國曆史來看,嚴重的社會危機往往發生在經濟繁榮期;從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驗看,不公平、不公正的增長突然因社會危機而停滯、衰退甚至崩潰。當前,中國再次進入社會不穩定時期。突出表現爲: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經濟結構調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下崗洪水”和“失業洪水”;世界上最顯著的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世界上基尼系數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世界上最嚴重的腐敗及最大的經濟損失之一;世界最大範圍的生態環境破壞。調查表明,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結構性的不穩定因素。20多年的經濟持續增長並沒有化解這些不穩定因素,反倒愈來愈強化。
鑒于社會利益在國家戰略利益中的上升地位,我們應該對此加以充分的重視,並利用社會力量,加強和拓展社會利益。社會分配不公是社會不穩定的終極根源。因此,遏制分配不公平,糾正社會不公正現象已經不僅僅是個倫理問題,它是危及社會穩定的社會問題以及國家政權穩定性的政治問題。對一個由中國共産黨執政並代表最廣大人民群衆利益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經濟發展固然是硬道理,社會公正也是硬道理。此外,中國應該著重于提高人民生活的總體質量,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意識,使中國趨向良性而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利益

中國應著眼于提高全球意識和國際影響,進一步開發成爲世界強國的潛力。21世紀客觀上要求中國主動參與國際重大事務,特別是國際制度的制定、修改、完善或協調。在全球化時代,只有主動、積極地參與,發出自己的聲音,才能確保自己的國際利益,中國的經濟利益具有全球性,戰略利益向全球擴展是大勢所趨。中國應抓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贏得的在經濟領域成爲比較主動、銳意改革和貿易穩定大國,繼續擴大在國際事務中承擔負責任的領導大國的聲譽,樹立公共利益參與者與維護者的形象,促使中國的國家利益拓展更爲順暢,爲中國長遠戰略利益的契約化和穩定化開辟國際通道。
爲此,中國應首先樹立起維護國際道義的世界大國形象。在國際社會大轉折的時代,基本道義原則的價值不是在泯滅,而是在提高。加強國家間合作與協調,維護國際道義,維護國際法的基本原則,是樹立道義大國形象的重要途徑,也是中國國家利益擴展到全球的前提條件。中國正在從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性大國走向世界大國,並在全球和平、安全、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中國應該進一步塑造國際社會中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和地區性公共物品。現在,美國越來越趨向于單邊主義戰略,變成一個跋扈的霸權,甚至拒絕提供某些全球性公共物品。這爲中國塑造國際形象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並爲中國完善其戰略謀劃、加強與世界諸大國的合作提供了實踐機遇。
其次,中國應履行亞太地區大國的國際義務。在1997-1999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中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已經樹立起來,贏得了亞洲諸國乃至世界的尊敬。實踐證明,中國付出一定代價承擔國際義務是必要的,也是有長遠回報的。中國應首先承擔起亞太地區的國際義務,積極參與乃至主導建立亞太地區相關區域經濟、安全機制,以此維護和擴展中國的國際利益,維護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中國在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中,應該著眼于長遠利益和戰略謀劃,積極提供區域共同安全、經濟自由貿易區建設等地區性公共物品,爲經濟戰略帶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合作基礎。
其三,中國崛起的前提條件之一,必然是了解、遵守、利用、修改、完善和參與制定相關國際機制。首先,中國必須認識與國際接軌的完整含義,了解在什麽程度上與國際接軌最符合國家利益、接軌過程中如何平衡發展與安全、主權的關系等,深化對國際規則的認識;其次,要充分利用國際機制中有利于中國的部分,以國際通行規範開展活動;第三,隨著國家實力的提高和更大範圍國際利益的需要,中國應根據客觀需要,積極主動地倡議或主導國際機制的修改、完善和新機制的制定,使中國的國際利益更具有國際合法性。
其四,支援發展中國家。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其發展也與發展中國家聯系密切。發展中國家只有團結起來,相互合作、協調,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戰略利益。中國應繼續遵循“不當頭”戰略,同時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南南合作,促進南北對話。
國家戰略利益是一個整體,其中經濟利益、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社會利益、國際利益都是根本性的國家戰略利益,它們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國內國際背景下有不同的作用。對達成中國的國際戰略目標而言,以上幾個方面缺一不可,他們之間不僅僅是相加關系,也存在著某種乘積關系。當然,不同戰略利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沖突,在協調他們之間的關系時,需要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因素和影響,從全局著眼,從長遠利益出發,靈活處置。國家利益的維護,重在根本戰略利益和長遠戰略利益,不應著眼于一時、一事,對不涉及國家根本利益的國際事態要密切注視,並適時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不必做出強烈反應。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維護,應該體現出大國眼光、大國氣魄、大國風度。 (作者爲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訪問學者)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6835


國際戰略環境與中國國家安全【韓衛東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一、中國當前面臨的國際戰略環境

蘇東劇變標志著冷戰時期的結束,後冷戰時期的開始,這次伊拉克戰爭則標志著後冷戰時期的終結和全球霸權時期(也稱核心技術控制與制度競爭時期)的發端。支配經濟全球化的是五大基本要素的合力作用:全球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及分布的不均衡性;全球生産力發展的加速度及生産力水平的不均衡性;在“兩個不均衡”基礎上的國際分工的不斷深化;世界市場固有的統一性、擴張性,高科技發展的國際性。大國(包括大國集團)主導著世界政治、經濟、文化,這種主導基源于對全球能源資源、高新技術、遊戲規則的“三重控制”,以及大國不斷外溢的利益空間、意識形態(制度模式)和價值觀的擴展與滲透。“911”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已作重大調整,“先發制人”的國家安全戰略已經有了科索沃模式、阿富汗模式、伊拉克模式,更具進攻性。曆史上遺留的各種民族、宗教、領土、生態、資源、意識形態和文化文明沖突,在世界範圍內演繹著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必然運動。全球各種力量已經開始重新洗牌。
改革開放,中國發展成就輝煌,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使得任何大國在考慮其全球戰略時不得不注意中國的實力與立場。但進一步分析,中國的國際戰略環境也存在嚴峻的一面。在全球矛盾體系“東西南北”的“大十字”構架中,東西關系上,中國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南北關系上,中國又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加之中國處在歐亞大陸地緣戰略區和海洋地緣戰略區之間的特殊戰略位置,好些矛盾與挑戰我們無法回避。我們已經沒有了冷戰時期蘇美對抗的戰略回旋余地和後冷戰時期美戰略調整的緩沖期。“911”後美借阿富汗“反恐”戰爭,在中亞打進戰略“楔子”,出現中美戰略前沿直接面對的態勢。美國創造了以軍事手段明火執仗解決掉一個主權國家的範式,伊拉克戰爭“了”又“未了”,美“安頓”好中東(把大國拉上重新分配中東利益)必然戰略重心東移,美解決朝鮮問題對我威脅在一定程度上大于臺灣。“臺獨”、“藏獨”、“疆獨”與之相伴的是具有進攻性的日本和謀求地區霸權的印度,中國在東、南、西三面受到威脅。
在國內,社會結構正處在分化、摩擦、整合三個環節交錯並存的時期,與西方現代化過程中,農業經濟(傳統)、工業經濟(現代)、知識經濟(後現代)依次遞進不同,在中國這三者被重疊、擠壓,在一個共時空結構中,經濟體制、社會結構、收入分配、就業方式、執政方式轉型,碰撞加大。值得注意的是:1.中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期、高耗能期,對外依存度加大,核心技術與石油供給易受制于人;2.各階級、階層出現結構性變化,階級結構落差加大易導致體系振蕩;3.部分官員腐敗,動搖黨心民心和執政基礎。
中國面對美國國家大戰略的綜合挑戰,其實質對中國而言是國家主權性的、基本制度性的、民族生存性的。

二、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選擇

中國應采取:“加速發展,攻勢防禦”的國家安全戰略。核心是,提升國力、沖破霸權。目標是,爲中國贏得更長時期的相對和平發展環境。

1.建構中國的國家安全哲學和現代戰略文化。

中國的國家安全戰略要更具戰略張力和戰略勢能,就必須有哲學層面的戰略思考和在戰略層面的哲學分析。僅靠通過單純性經驗確定的實證和知性分析無法回歸複雜的國際關系的深刻本質。馬克思主義曆史的、整體批判的辯證法,毛澤東、鄧小平到第三代領導集體豐富的戰略理論與實踐,是21世紀中國國家安全哲學的指導。我們嘗試提出國際關系辯證論的六個規律:國際關系矛盾沖突與整合相統一的規律;國際關系矛盾的複雜性(多樣性)與簡單性(主導性)相統一的規律;國際矛盾與國內矛盾相交融的規律;發展的均衡性與非均衡性相統一的規律;國際關系變化與全球科技和生産力發展速度相適應的規律;國際關系變化漸進性與躍遷性相統一的規律。我們還主張區分正當的國家利益和國家霸權利益,這是反對恐怖主義(包括國家層面的恐怖主義)和霸權主義的理論和道義武器。因爲漫無邊際的國家利益概念只有助于霸權國家。

2.中國國家安全點、線、面相結合的地緣政治戰略。

(1)建構歐亞大陸“啞鈴型”地緣政治戰略。基本設想是以大陸軸心對美、英、日海洋軸心。“啞鈴型”的一頭是俄羅斯,一頭是中國,中間爲中亞四國以及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歐亞大陸對中國安全具有至關重要性。在“啞鈴”的西頭,要努力促成法、德、俄戰略三角關系,法、德、俄歐洲軸心的形成可以減輕美對中國的戰略壓力。
(2)鞏固歐亞大陸腹地。以中俄關系爲紐帶,以“上海合作組織”爲依托,鞏固歐亞大陸腹地。在國際上,中俄應當通過反省達成共識,無論當前和長遠,中俄都有著共同利益,是“唇齒相依,休戚與共”的關系。中俄和中亞國家應確保裏海和中亞石油安全,加強自主合作開發。
(3)以鄰爲伴、穩定西線。以中巴關系爲依托,改善中印關系,中印關系有諸多問題,但也存在共同利益。印度對中國西線安全有關鍵性意義,利用印恐美的心態和獨特的多元民族文化構成,加強中印協商對話,協調立場,防止美印結成針對中國的聯盟。我應尋求從巴基斯坦、緬甸到印度洋的出海口。目前,中東局勢十分危機,美以印反恐聯盟框架一旦形成,將對中東、中亞、印度洋、南亞局勢産生重大影響,美印與達賴集團的微妙關系直接威脅我西部安全。
(4)強化東北,突破東南。在地緣戰略上,中國周邊重點關注:“西部一條線”(新彊—西藏—雲南)、“東部兩個圈”(東北亞戰略圈,臺海戰略圈)。強化東北,以中朝關系爲紐帶,支持南北雙方自主和平統一進程。朝核危機,切不可迎合美日利益,壓制朝鮮。朝鮮是東北亞安全的關鍵環節,一個穩定發展的朝鮮可以分流諸多對華壓力,在此中朝俄有著共同的戰略利益。以朝制美,以朝制日。中國在朝核危機六方會談中占據一定主動,最好能拿出一個將中國利益考慮進去的和平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路線圖,在美日韓關系中,爭取韓國。
突破東南的“突破點”,選擇臺灣海峽,即相機解決臺灣問題,要嚴密關注“臺獨”動向,運用各種手段在臺島內促成反臺獨統一戰線。5-10年是中國國家安全敏感期。作好對臺政治、軍事鬥爭升級的准備,“臺獨公投”即爲戰爭信號。解決了臺灣問題,也就突破了美國東亞戰略中月型島鏈的中心環節,有利于形成大中華經濟圈,並且在南海問題上贏得更大的戰略主動。

3.重塑國家安全體制和機制。有效整合國家安全的各種戰略資源;發揮綜合決策協調機制,在整個國家機器中達到戰略判斷,戰略目標,戰略手段的高度一致;對內防止危機合流,引起動蕩。以創新的思維引發國家安全戰略的深層“核聚變”。
4.軍事鬥爭准備。加強軍事理論和軍事學術研究,把人民戰爭理論與現代高技術戰爭實際相結合。瞄准世界軍事科技前沿,實施隔代開發戰略,迅速縮小差距,形成既符合國情,又具威懾性的“殺手鐧”。重點建設遠洋海軍、戰略空軍,小型核武器和特種攻擊部隊,尋找戰略上的等效威懾。大規模陸上作戰是美軍的軟肋。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能以對手希望的作戰樣式作戰。
5.國家産業結構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保持一個相對完整的,不受制于人的國家産業體系;要有積極穩妥的資源和能源發展戰略,加強能源和重要資源的戰略性保護;提高核心競爭力,適度降低核心技術和關鍵原材料零部件的對外依賴度;在充分利用國外資源、資金、技術的同時,把一般産品輸出提升爲設備輸出和産業輸出,建構中國戰略性跨國集團;利用西部大開發的契機,實現核心産業西移,增大戰略縱深。
6.增強中華文化的凝聚力、創新力、競爭力和道德感召力。重塑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把民族認同、理想信念、基本價值內化爲整個民族的潛意識。
7.獨立自主、和平外交。積極參與多邊機制和解決重大國際問題,共同構建新型國際政治與安全機制和國際經濟與金融機制。反恐反霸並舉。《理論前沿》2004年第1期) 責任編輯 譚榮邦
http://www.cntheory.com/news/Hqsy/2008/615/08615142548667KJ89A7AE9HAGCCH9C.html

台長: 阿楨
人氣(82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時評中國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人權》
此分類上一篇:《長城與空城計》

阿楨
和平發展白皮書 中共明列6大核心利益【聯合報2011.09.07

中共昨天發布「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清楚界定中國大陸的「六大核心利益」;內容並強調,拒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白皮書不但回應世界對中國大陸「國強必霸」的猜疑,也間接承認中國大陸已走在強國的道路上。
中新網報導,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天發表「中國和平發展」白皮書,強調中共堅決捍衛國家的六項核心利益,包括: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共憲法確立的政治制度,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等項。這是中共首次在官方文件明確國家核心利益的範圍。
中共在2005年首度發表「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六年來,中共舉辦了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活動,國際影響力日增;加上經濟實力日強、國防軍費持續增長,參與國際事務增多,都引起世界關注,西方世界並出現「中國威脅論」之說,認為中國未來將走國強必霸的崛起模式。
新版白皮書全文共一萬三千多字,分五個章節,書中詳細闡述中國為什麼要選擇和平發展道路。內容並強調,中共堅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致力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加強國際軍事交流,反對一切形式恐怖主義。
白皮書還稱,大陸和平發展打破了「國強必霸」的大國崛起傳統模式,是大時代下的必然選擇;中共將根據「四要四不」原則:「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停滯;要對話,不要對抗;要理解,不要隔閡」,發展對外關係。
中通社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指出,「國際社會一直在問中國,那些利益是核心利益不能碰 」,過去比較模糊的「國家核心利益」,引來外界的追問和猜測。白皮書總結大陸發展道路,目的是減少西方對大陸不斷強大的擔憂。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認為,這是大陸對世界的宣示和承諾;白皮書給全世界一個權威的表述,最重要的是把核心利益明確化,發揮了「增信釋疑」的作用。
2012-03-15 12:12:28
版主回應
中國否決權全與核心利益有關 ‧知識通訊評論 2012/03/14

凡屬兩個中國、分裂國家、干預內政等案件都在中國反對之列,其意當然是以台灣分裂為主,西藏醞釀分裂為副的考慮。【文/知識通訊評論】
  在聯合國安理會譴責敘利亞案中,中國投了否決票,然後在聯合國大會中又投了反對票,所謂「敘利亞之友」會議時,又拒絕參加,凡此都是與俄羅斯的同一步調,但其意義卻又不相同,俄羅斯在敘利亞有利益存在,而中國沒有。也有人認為儘管如此,若不是俄羅斯帶頭否決的話,中國可能只以棄權了事,因為如此方符合「韜光養晦,絕不帶頭」的鄧小平外交訓語。
  但仔細觀察,卻可看出,中國非堅持不可,因為要符合鄧小平的下一句:「有所作為」,二十年前鄧下的外交訓語是:「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沈著應付、韜光養晦、絕不帶頭、有所作為」。現在為什麼要有所做為?這可以分兩部份來說,第一是中國崛起了,與二十年前的境況已大不同,有其作為的力量。第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受到的威脅不減反增,是到了表現作為的時候了。
  所謂核心利益,第一當然是臺灣問題,其次方是西藏及南海等問題,依照鄧小平的邏輯推論,其實臺灣問題如解決,其他問題就不成問題了,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幹部會議上提出「八十年代我們要做的主要三件事」,第一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是「台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第三是「要加緊經濟建設」。如果台灣與大陸統一了,西藏問題、新疆問題、南海問題都將不成問題。而國際反霸、經濟建設都將會順理成章。
  但是,美國卻又不容中國解決其核心利益,在出售武器予臺灣一事上從未消極,而在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這便使中美之間的關係,即使不是愈走愈遠,但卻也是跌跌撞撞。
  既然美國不把中國的核心利益放在心上,中國當然會在美國的核心利益上反抗,這就注定了現在及將來中美在國際問題上不會同調。在朝鮮半島問題上,金正日死後,中國對北韓金正恩政權的支持似更為積極,中國並不希望北韓擁有核武,但是既然北韓有了核武,中國只能承認其為有核國,六方會談只不過是政治上的障眼玩意罷了,這與美國堅不承認北韓是有核國的立場其實是對立的。
  在伊朗問題上,儘管美國一再勸說,但中國與伊朗的經濟關係始終未衰,仍是亞洲使用伊朗石油最多的國家,在伊核問題的六國會議中,從不放棄和平解決的立場。如果美國打算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再提出干預伊朗內政的案子,中國肯定不會支持。
  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表現的已非常明白,也就是堅守聯合國憲章原則,不干預會員國家的內政。而美國卻到處干預其他國家的內政,中國之表態,所強調的其實就是台灣問題不容國際置喙。
  台灣問題不但在內政上是中國之痛,在外交上也是,試看中國與絕大多數國家領導人會談時,對方必然會發言表示「尊重一個中國的原則」,而中方也必然表示「感謝」。這已使其他國家將台灣問題作為對中方的恩惠,甚至一個很小的國家也會提出這種外交辭令,而中國之所以「感謝」,不外乎希望這些國家在聯合國的外交場合,一旦發生任何問題時,站在中方立場。
  中國於一九七二年取得聯合國席位之後,在安理會表決時,一共只用了八次否決權,而前三次都與台灣問題有直接關係,一九九六年初海地新當選總統邀請中華民國副總統李元簇出席就職典禮,中國在延長聯合國海地特派團問題上威脅否決。一九九七年一月十日否決了安理會關於向危地馬拉派遣聯合國軍事觀察員的決議草案,原因是危地馬拉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以及每年在聯合國總務委員會上連署要求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的提案。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否決了安理會關於同意聯合國駐馬其頓預防性部署部隊延期的決議草案,理由是馬其頓政府在當年一月與中華民國復交。
  其他五項否決,譬如一九七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否決孟加拉入會,理由是孟加拉由於印巴戰爭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而尚未獲得巴基斯坦的承認。這顯然是不同意分裂國家獨立。
  而中俄聯手否決制裁津巴布緯案,中俄聯手否決譴責敘利亞案,都屬於干預會員國家內政問題。
  由此可見,凡屬兩個中國、分裂國家、干預內政等案件都在中國反對之列,其意當然是以台灣分裂為主,西藏醞釀分裂為副的考慮。
  有些評論認為中國似已認定作為在中東地區擁有重大合法利益的大國,它現在應該明槍上陣,不惜與美國進行一場新冷戰對抗,但中國認為冷戰對抗,於自己弊多利少,所以寧可以不合作地外交抵制彰顯自己維護核心利益的決心,仍屬於沈著應付。還沒有真正到達有所作為的程度,仍是小作為而不是大作為。
2012-03-15 12:12:53
阿楨
BBC調查 中國受歡迎度 全球第五贏歐美 2012-05-21 中國時報

 據英國BBC最近公布今年「全球最受歡迎國家調查」顯示,中國受歡迎的升幅最大,成為全球第五位最受歡迎國家,歐盟因政經動盪排名落在中國之後。不過,周邊國家對中國印象明顯滑落,說明中國當前在處理周邊事務所面臨的處境。
 進行該調查的民意公司GlobalScan的負責人庫爾特說,調查範圍涵蓋廿二個國家的二萬四千人,與去年相比,今年對中國持積極看法的比例從四六%升至五○%,為所有受調查國家之最,名列第五,歐盟退居第六。前四名為日本、德國、加拿大與英國;美國排第八。
 庫爾特指出,「歐盟長期被視為政治和經濟穩定的象徵。歐盟陷入危機後,人們把希望轉向中國。」
 調查顯示,中國民調之所以上升主要拜經濟所賜,有超過五一%的受訪人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印象深刻。
 其次,中國廣受歡迎主要來自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如尼日高達八九%的支持率都投給中國,巴基斯坦和肯亞則分占二、三位。
 除此之外,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歡迎程度也有所提高,如美國對中國持積極看法的比例從去年的三六%升至四二%;澳洲更從去年的四三%增為六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近年大力推展與周邊國家關係,在今年民調中卻明顯滑落,如日本的半數受訪人對中國均持消極態度,對中國有好感的不及一○%;南韓對中國的負面評價上漲十一個百分點;印尼對中國的好感下降十二個百分點﹔俄羅斯民眾對中國好感也跌落六個百分點。
 庫爾特表示,該調查主要從「國家對外政策、傳統文化(包括音樂、藝術和美食等方面)、對國民態度和該國經濟(產品和服務)等四個方向進行考量。」他從調查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家看到中國的進步,這是個好現象。」
2012-05-22 12:58:36
版主回應
中國“十一五”經濟總量超德日 綜合國力大提升

  中新社北京2011年3月1日電(記者 王永志)過去五年,中國經濟還好嗎?國家統計局1日用翔實的數據和分析回答世人之問: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在這期間經濟總量超越德國、日本,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
  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臺階。201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7983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9.9%;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58791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加,初步預計,2010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9748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5.7%,年均實際增長10.6%,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
  國家財政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中國財政收入超過8萬億,達到83080億元,比2005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1.3%;2010年末,中國外匯儲備已達到28473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2.5倍,自2006年超過日本,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對外經濟與對外貿易水準提升,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進出口貿易總額近年來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其中貨物出口額在2009年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一位;貨物進口額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連續18年是發展中國家中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
  “神舟七號”載人航太飛行圓滿成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首臺千萬億次超級電腦系統、第一台深海載人潛水器等重大科技工程成果豐碩,均為中國科技進步的寫照。
  所有這些,都為中國經濟社會長遠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國家統計局也提醒,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發展內生動力不足、投資消費出口比例失調、低成本優勢正在減弱、、社會公平問題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矛盾和問題。因此,要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方能達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日本綜合國力緣何高出中國五位?

  中評社香港2011年1月6日電/日本《日本新華僑報》1月5日載文《日本綜合國力緣何高出中國五位》說,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國際形勢黃皮書》,綜合國力評估上,日本居世界第二,中國位居第七。中國國土面積、人口、資源等條件遠比日本優越,趕上日本實屬正常,落後則是失常。許多領域只是總量上趕超日本,卻沒有實現人均占有量上的超過;物質硬件容易超越,制度、環境、教育等軟件建設卻更加漫長,或許這是此次綜合國力評價的價值所在。摘要如下:
  不久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行的“2010年世界經濟與國際形勢報告會”上發布了《國際形勢黃皮書》,對包括西方7國和“金磚4國”在內的11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進行了分析評估並給出排名。評估的指標體系包括領土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軍事、科技5個直接構成要素以及社會發展、可持續性、安全與國內政治、國際貢獻4個影響要素。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國位居第七,低於日本5個身位。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引世人矚目,國內外評價很高,國內生產總值GDP似乎馬上要超過日本成為世界老二,還有所謂“中美共治”之說。但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不完全取決於國內生產總值GDP,還有諸多評價指標,綜合國力顯然就是一項重要評價體系。
  2009年,在韓國實施的評價中,美國(69.15分)和中國(54.73分)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似乎形成了中美兩強格局。但是這次排名不具備應有的權威性,與此次中國自己評定的中國綜合國力第七的排名相差很大。由此可見,當中國人處於即將在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的欣喜和興奮之時,綜合國力落後日本5名的現實告訴中國還要付出諸多努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8/9/7/101189744.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189744
2012-05-22 13:05: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