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使館被炸事件
逐漸好轉的中美兩國關係在1999年5月美國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後又出現了緊張。這次事件亦同時引發了中國大陸民眾的多次針對美國的游行示威活動。直到1999年末雙方的關係才逐漸恢復。1999年10月兩國就賠償傷亡家屬以及財物賠償等問題搭成協議。
中美撞機事件
2001年4月,中國一架殲-8II戰鬥機監視美國EP-3偵察機對中國的偵察活動,兩架飛機在南中國海區域相撞,美方偵察機迫降於中國海南省,中國戰鬥機撞毀,飛行員跳傘後失蹤(後被確認喪生)。在經過緊張的磋商後,美國總統布希寫信慰問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即“兩個表示遺憾的信件”。美方人員在被拘留11天后返國,但中方則對美方偵察機進行了三個月的拆卸研究後才被允許返回美國。兩國關係也隨著此次事件的降溫以及此後的一系列事件而重新恢復。
911之後的中美關係
在911事件後中美關係從本質上發生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公開強烈支持打擊恐怖主義的戰爭。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支持安理會第1373號決議,支持美國等聯軍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併在塔利班政權垮臺後向阿富汗提供了1.5億美元的人道救助。911之後中美開展了反恐方面的雙邊對話。
在美國,恐怖襲擊也極大地改變了美國的政策。美國不再將中國看作是最大的潛在威脅,轉而註重中東局勢以及恐怖主義威脅,美國認識到東亞局勢必須保持穩定。
在中國大陸,所有人也意識到美國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令美國無法再在東亞製造針對中國的行動。在中國民眾中間,事件發生後不久曾有自發的慶祝活動或言論,包括指事件是美國政府和人民咎由自取,但同時亦有另一部份人很快就察覺911所帶來的巨大破壞,並對事件深表同情,亦有部份在當地的僑胞在事發時及之後參與救援及協助工作(其中一名華人曾喆因熱心參與救援工作,而獲得紐約市政府以他的名字為一條街道命名以作紀念)[1]。由於伊拉克局勢以及反恐方面美國必須尋求中國的合作,中國民間的反美情緒有些微減緩,但減緩幅度微不足道,亦有部份民眾和保守派領導層傾向由中國政府自行作出反恐行動,不跟美國等國家合作。
中國和美國也共同在地區問題上合作。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與美國進行緊密合作,中方在朝鮮宣佈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後表示強烈反對。中國十分關註朝鮮的核能力,並希望維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在中國的努力下,朝鮮與美國開始了有關核問題的多邊談判。
臺灣問題依然是有待解決的問題,但是中美在這個問題上的合作也開始顯現。中國越來越倚賴美國來向臺灣方面施壓,以避免直接威嚇所可能帶來的反效果。美國始終督促臺灣方面信守四不一沒有的承諾。
中美安全領域的共同利益
中美在安全領域的共同利益主要指防止核擴散、全球反恐合作、維護地區穩定和避免臺海衝突等方面。
中美政治關係的核心問題
雖然中華民國實際上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從1912年起存續至今。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實際管轄台灣地區之中華民國政府早在1949年的內戰失敗之後即已滅亡,而台灣為其領土之一部份。
一九七九年之前,美國所承認的中國為台灣的中華民國。一九七九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美國的官方政策是通過《臺灣關係法》與中美的三個聯合公報而確立。美國官方向來公開宣示一個中國政策,此一中國即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然而美方雖未正式承認中華民國,但亦認為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管轄的台灣地區,並非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部份。並根據《台灣關係法》,出口大批武器給台灣,以作為防衛中國侵略台灣之用。在美國有不少同情台灣的聲音,主要是台灣是一個民主自由且擁有人權的國家,符合美國的基本精神與普世價值。而且臺灣對於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有極高的戰略利益。
雖然中國仍期望最好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但其所謂的和平方式即台灣投降繳械。加上目前中國為共產黨一黨專政,在人權自由、政治民主、經濟發展等許多面向都難為台灣人所接受。而中國亦向來宣稱必要時不排除發動戰爭,甚至使用核武器。所以臺海兩岸一直存在著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更甚者將會牽動整個東亞局勢,引發各國加入戰局。
現階段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盡量避免因臺灣問題而大幅影響兩國關係。美國認為東亞局勢的動蕩不利於整體國家利益,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致力於經濟發展且軍力仍受限、鄰邦諸國隨時警戒在側的情況下,亦不敢輕啟戰端出兵台灣,否則亦有違中國整體國家利益。
中美軍事關係
中美兩軍在朝鮮戰爭期間曾互為對手。
中美建交後,兩軍機制性不斷發展。1997年建立“中美國防部防務磋商機制”,至今已舉行八次防務磋商。此機制使得中美兩國國防部門增進瞭解、建立互信、鞏固交流與合作。中美兩軍還在海上軍事安全磋商、人道主義救援與減災和軍事環保等方面建立了定期磋商機制。
2001年撞機事件使中美兩軍關係降到“冰點”。
中美兩軍的交流障礙在於:美國對中國缺乏戰略信任,美國國會通過的《2000財年國防授權法》、《迪萊修正案》等限制美國軍隊的交流範圍。
2003年,國防部長曹剛川(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訪美。
200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梁光烈(中央軍委委員)訪美。
2005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訪華。
2005年10月,拉姆斯菲爾德首次以美國國防部長身份訪華,訪問了第二炮兵司令部,這是外軍領導人首次參觀中國戰略導彈部隊。
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法倫在2005年9月和2006年5月兩度訪華,並首次邀請中國代表團觀摩美軍關島軍事演習。
2007年4月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Peter Pace(美軍中最高指揮官, 國防部長為行政長官)訪華, 並參觀了直接對臺海作戰的南京軍區.
2007年5月美軍太平洋司令基廷訪華, 並參觀了直接對臺海作戰的南京軍區179王牌旅.在訪問其間表示理解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的願望, 並願意提供相關協助.
中美經貿關係
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經常左右著中美關係的大局,主要涵蓋投資、貿易、匯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
中美投資關係
美國在華直接投資涵蓋了廣泛的領域,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連鎖餐廳、石油以及幾個大型酒店合作項目。美國企業在中國設立了超過2萬個合資企業或獨資企業。超過100個美國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有投資項目,很多企業在中國有超過一個項目。
中美貿易關係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在2002年達到1000多億美元。中美貿易總額已經從1992年的330億美元發展到2002年的1500多億美元。
美國對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需求超過其國內同類產品的產出。有觀點認為,中國為保護國內市場對外國產品施行很多貿易限制,包括貿易壁壘、進口、投資缺乏透明度、進口產品需要許可、法律法規對外國企業的不平等以及要求外國企業通過輸出技術以換取市場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部分限制將會取消。
中美經貿關係中美國的主張
美國希望中國能夠融入全球經貿體系,擴大互惠的經貿關係
美國希望中國能向外國投資者開放壟斷性的行業,如郵電、基礎設施、電信、金融服務
美國希望中國能在中國國內市場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
美國希望中國能夠提高人民幣匯率,以此削減美國對華貿易逆差
中美經貿關係中中國的主張
中國希望美國能進一步開放美國國內市場,取消貿易壁壘,允許中國物美價廉的消費品進入
中國希望美國投資能對中國中西部的投資加以關註
中國希望美國能理解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上所作出的努力並支持在此方面取得的成果
中國希望美國能夠理解人民幣的匯率改革是個漸進的過程,重點在於人民幣市場匯率的形成機制的完善
中國希望美國能夠理解大幅度提高人民幣匯率無助於解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只能使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商品代替中國製造的產品進入美國
中美貿易逆差問題
低端組裝工業從亞洲新興工業國家轉移到中國大陸,中國已經逐漸成為加工產品鏈條中的最後一環。由於美國對進口產品只計算總價格,很多日本、韓國的產品在中國進行加工最後一道工序後才出口到美國,其在中國大陸增值的部分被高估。
進入21世紀中美貿易逆差問題成為影響中美經貿關係的主要問題,並由此涉及人民幣匯率問題。
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2005年達到1141億美元(中國統計數字)或2020億美元(美國統計數字)
中美貿易逆差的美國國內原因
美國國內儲蓄不足,按照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就勢必產生貿易赤字。
美國對華實行“歧視性貿易”政策,限制美國具有競爭力的軍事等非經濟目的的高新技術產品對華出口,如果取消此類高新技術產品的對華出口管制,中國將對美國出現貿易逆差。
中美貿易逆差的產業結構原因
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是全球貿易失衡的一部分,根本原因是深度的經濟結構問題。全球化時代中發達國家為實現生產要素優化配置,把落後產業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其產品因具有價格競爭優勢深受發達國家消費者歡迎,發達國家對此類產品進口需求巨大,由此導致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巨額貿易逆差。中國和東盟國家就是這類發展中國家的典型。
而中國的加工貿易政策是世界上最寬鬆的,原產地證發放標準極低,有大量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利用這項政策在中國大陸建立加工出口基地,發展到第三國(地區)的迂迴貿易。
中美貿易逆差統計差別的原因
主要在於通過第三方(主要是香港)的轉口貿易是否計算進入中美貿易逆差中。
中美經貿關係中的美國決議、報告
美國議員舒默和格雷厄姆提議在國會通過的《舒默-格雷厄姆修正案》要求對來自中國大陸的商品征收27.5%的懲罰性關稅(即報複性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06年3月31日向美國國會提交的《2006年度關於外國貿易障礙的全國貿易評測報告》,其中涉華部分71頁(總共700多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7%BE%8E%E5%85%B3%E7%B3%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