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中國對外開放通論》(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是是中央黨校經濟學部部分教授與“三沿”地區黨校有關教授、副教授共同研究、通力合作的産物,是黨校系統大協作的作品,適合于廣大宣傳工作者、經濟理論研究工作者、教學人員及實際經濟工作者使用,也可作爲黨校和幹校教學參考書。
難怪書中著重宣傳開放之必要和利益,而少提其弊。
可能是1993年尚處89年民運之後、92年鄧小平南巡重啟開放之際,開放之弊尚未顯著(後評2002年的《走向平衡式開放》就不同了),但《中國對外開放通論》導論已提及關貿總協定(後之WTO)與對外開放之關係。
《中國對外開放通論》大意:
本書對中國改革開放十多年來形成的對外開放的基本理論、基本政策、基本形式、基本格局和基本戰略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和總結,論述了對外開放的客觀依據、理論基礎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分析了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對外開放的依據和理論;論述了關系到對外開放全局的、長遠的基本政策;介紹了對外開放中的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國際承包工程、國際旅遊業等基本的形式;分析了對外開放中形成的三沿(沿海、沿江、沿邊)、多中心(以18個內陸省會城市爲中心)的多層次、全方位的開放格局;論述了開放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等。全書緊密聯系當前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鮮明的現實性、豐富的實踐性和全面完整性等特點。
目錄
導論——關貿總協定與我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的基本理論
第一章 對外開放是世界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一節 國際分工是國際經濟關系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第二節 商品經濟是各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主要推動力
第三節 節約社會勞動是各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客觀要求
第四節 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是各國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主要內容
第五節 對外開放是落後國家趕超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
第二章 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對外開放的客觀依據
第一節 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的重要依據
第二節 對外開放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第三節 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世界市場
第四節 利用資本主義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建設社會主義
第五節 從閉關自守到對外開放的曆史轉變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
第三章 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政策
第一節 自力更生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立足點
第二節 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第三節 我國實行的是全面的 全方位的 多渠道的開放政策
第四節 堅持平等互利,尊重國際慣例
第五節 四項基本原則是對外開放的政治保證對外開放的基本形式
第四章 對外貿易
第一節 我國社會主義對外貿易的産生和發展
第二節 對外貿易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第三節 努力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
第五章 利用外資
第一節 國際資本流動
第二節 利用外資的規模、形式和效益
第三節 利用外資的成效、問題與戰略
第六章 外債運行的科學管理
第一節 加強宏觀調控,保證借債適當
第二節 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用債效益
第三節 明確償債責任,保證及時還債
第四節 建立科學合理的外債管理體制
第七章 三資企業
第一節 三資企業的特點、性質及作用
第二節 三資企業的內部和外部經濟關系
第三節 我國三資企業的發展和對策
第八章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 企業跨國經營
第一節 對外直接投資(跨國經營)的理論與實踐
第二節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跨國經營)的發展、成就和問題
第三節 企業對外投資與跨國經營的戰略、策略
第四節 國家的政策
第九章 技術引進和技術出口
第一節 技術引進的內容和作用
第二節 技術引進的主要方式
第三節 走中國自己的技術引進道路
第四節 技術出口
第十章 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
第一節 國際勞務市場的興起和發展
第二節 對外承包工程
第三節 對外勞務合作
第四節 外商承包工程和引進人才
第十一章 旅遊業
第一節 國際旅遊業是新興的行業
第二節 旅遊業在我國對外開放中的作用
第三節 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業
第十二章 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和接受外援
第一節 對外經濟技術援助是我國人民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
第二節 對外經濟技術援助的形式和內容
第三節 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對我國的經濟技術援助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
第十三章 經濟特區
第一節 世界經濟性特區的由來和發展
第二節 我國經濟特區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三節 我國經濟特區的基本經驗
第十四章 深圳經濟特區
第一節 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
第二節 深圳建立特區以來的成就
第三節 深圳經濟特區的改革
第四節 深圳的宏偉目標
第十五章 廈門經濟特區
第一節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巨大成就
第二節 廈門經濟特區發展的顯著特點
第三節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經驗的基本總結和理論思考
第十六章 海南經濟特區
第一節 實行更加特殊的政策
第二節 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和主要對策
第三節 選擇一條符合實際的開發建設的路子
第四節 五年來開發開放的實踐與經驗
第十七章 上海浦東
第一節 浦東新區開發目標和戰略措施
第二節 浦東新區開發的優惠政策和新措施
第三節 發揮浦東“發展極”功能,進一步推動沿江地區開放和發展
第十八章 沿海開放城市
第一節 開放沿海港口城市的必要性和內容
第二節 引進外資和技術,重點改造老企業
第三節 從各城市實際出發 建立各具特色的外向型經濟模式
第四節 改善投資環境,推進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第十九章 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保稅區
第一節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立與功能
第二節 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經濟發展戰略
第三節 貫徹開發區發展戰略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四節 沿海保稅區
第二十章 長江三角洲
第一節 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條件分析
第二節 長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戰略選擇和主要對策
第三節 長江三角洲産業結構的調整
第二十一章 珠江三角洲
第一節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
第二節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的多模式發展及其意義
第三節 珠江三角洲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基本經驗
第二十二章 閩南廈漳泉三角區
第一節 生機盎然的閩南金三角
第二節 閩南三角區新的發展態勢
第三節 發揮閩南三角區經濟協作的整體優勢
第二十三章 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沿海經濟開放區
第一節 遼東半島經濟開放區的對外開放及其發展戰略
第二節 膠東半島經濟開放區的對外開放及其發展戰略
第二十四章 廣西欽州灣經濟開放區
第一節 環境優勢
第二節 發展現狀
第三節 發展前景
第二十五章 長江中上遊沿江五城市的對外開放
第一節 五城市對外開放的戰略意義
第二節 五城市對外開放的有利條件
第三節 五城市對外開放的模式和主要措施
第二十六章 沿邊十三個市縣的對外開放
第一節 沿邊城市對外開放的條件和意義
第二節 幾個沿邊城市在開放中發展
第三節 沿邊城市開放的主要特點
第二十七章 內陸十八個省會和區首府城市的對外開放
第一節 擴大內陸省區對外開放是實現我國戰略目標的重大決策
第二節 內陸省區對外開放發展戰略
第三節 貫徹內陸省區對外開放發展戰略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二十八章 開放地區的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戰略
第一節 外向型經濟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二節 沿海開放地區必須實行外向發展的戰略
第三節 市場多元 以質取勝
"中國對外開放通論"導論 ——關貿總協定與我國對外開放
I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十幾年來,對外開放取得了顯著成就。黨的十四大和八屆人大第一次會議又強調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所謂“開放”就是打破閉關鎖國,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交換,使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實行世界通行的經濟貿易制度。關貿總協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共同構成世界經濟體系的三大支柱。我國已于1980年先後恢複了在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中的席位。參加這兩個組織對促進我國經濟建設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由于恢複我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締約國地位牽涉到我國整個經濟外貿體制的全面改革,一時難以適應,所以我國于1984年先選擇參加了關貿總協定主持下的一個單項協定,即多種纖維協定(又稱國際紡織品貿易協定),初步取得了成功,使我國紡織品出口增長了三倍多。經過十多年的改革,我國外貿體制已能逐步適應關貿總協定的要求,“複關”條件日趨成熟。及早恢複我國在關貿總協定中的締約國地位,將最終促成我國全面參與世界經濟體系,有力地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
一、關貿總協定的基本情況
關貿總協定創立于1948年(産生于1947年,1948年1月1日生效)。現有一百零三個正式締約方。香港和澳門根據中英、中葡協定被允許作爲單獨關稅區參加,已成爲締約方。經同我國政府磋商、經我認可,總協定還成立了專門工作組,即將開始審議中國臺北作爲中國單獨關稅區加入的問題。另有幾個國家正在申請加入。還有二十多個國家沿襲殖民地時代的關系,實際上適用關貿總協定。目前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額已占世界貿易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其規範領域不斷擴大,由關稅到非關稅措施,由貨物貿易延伸至服務貿易、知識産權保護和投資措施,並可能擴大到環境保護。很顯然,關貿總協定的多邊貿易規則已成爲世界各國所遍接受的共同准則。關貿總協定正在發展成爲一個全面的全球經濟組織,對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貿總協定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多邊貿易談判,大幅度地削減關稅和其它貿易障礙,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從而實現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擴大商品的生産和交換。在關貿總協定的40多年的曆史中,每當貿易保護主義趨勢高漲的時候就要發動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回合,以制止保護主義的蔓延。至1979年爲止共進行了七輪談判,使世界貿易增長了十多倍。目前進行的是第八輪,叫烏拉圭回合,因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舉行部長級會議,發動這一輪談判而得名。
二、關貿總協定的基本原則和規則
關貿總協定既是一項含有一整套多邊貿易原則和規則的契約,又是締約方之間相互進行貿易談判的場所。總協定共分四部分,包括38條條款。可歸納爲以下主要原則和規則。
………………
http://www.haotushu.com/book/237654/1994年7月18日,國務院作出《關于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內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實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變爲以按勞分配爲主的貨幣工資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等。《決定》的出臺,開啓了城鎮住房商品化的大門,標志著我國全面推進住房市場化改革的確立,其最大意義在于穩步推進公有住房的出售,通過向城鎮職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我國住房私有化的進程。
1998年7月3日,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正是由于此文件廢除了住房實物分配的制度,爲商品房的發展掃清了“競爭對手”,從而確立了商品房的市場主體地位。
14、1995年提出“兩個根本性轉變”目標
1995年9月25日—28日,中共十四屆五中全會舉行。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提出,實現“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關鍵是實行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經濟體制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二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15、1996年 外彙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1996年12月1日,中國開始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八條款,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系統、完整地提出並論述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爲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
17、1999年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9年3月5日—15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産力的發展。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
1999年3月22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若幹意見》提出了進一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十條意見。
19、2001年中國正式成爲世貿組織成員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法律文件,它標志著經過15年的艱苦努力,我國終于成爲世貿組織新成員。
20、2002年 “十六大”確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黨的十六大立足于我國已經解決溫飽、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的基礎,進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構想,即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1、2003年 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提出
2003年9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提出了振興東北的指導思想、原則、任務和政策措施。
22、2004年推進資本市場發展的“國九條”頒布
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幹意見》頒布,明確指出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對我國實現本世紀頭20年國民經濟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3、2004年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兩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爲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24、2004年保護私有財産入憲
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四次憲法修正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不受侵犯”、“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等內容寫入憲法。它適應了保護私有財産的客觀需要,擴大了私有財産的保護範圍,進一步完善了私有財産保護制度。加強對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産的保護,有利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推進依法治國;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5、2005年農業稅條例廢止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新中國實施了近50年的農業稅條例被依法廢止,一個在我國延續兩千多年的稅種宣告終結。
26、2005年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
2005年10月11日,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了今後5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爲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27、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啓動
經過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2005年4月29日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啓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
28、2006年作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決定
2006年10月8日-11日舉行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在我們黨的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作爲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豐富和發展,是我們黨對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又一次理論升華。
29、2007年《物權法》出臺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30、2007年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這是黨的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作出的科學定位,也是黨的十七大的一個重要曆史貢獻。
我國目前對外開放的形勢
一.我國目前對外開放格局
現在,我國的對外開放已從沿海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二.我國五個的經濟特區
深圳市(327.5平方公裏) 珠海市(121平方公裏)
廈門市(131平方公裏) 汕頭市(52.6平方公裏)
海南島(33920平方公裏)
深圳市在辟爲經濟特區後在短短幾年內,建成一座現代化的繁華城市,成爲我國經濟特區的代表,被稱爲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
海南省是全國唯一一個省級經濟特區,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
三.我國的對外開放口岸
口岸是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等。口岸分爲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
一類口岸是指由國務院批准開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類口岸是指省級人民政府批准開放並管理的口岸。
1、一類口岸:
(1)對外國籍船舶、飛機、車輛等交通工具開放的海、陸、空客貨口岸;
(2)只允許我國籍船舶、飛機、車輛出入過境的海、陸、空客貨口岸;
(3)允許外國籍船舶進出我國領海內的海面交貨點。
2、 二類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辦理出入境檢查檢驗手續的國輪外貿運輸裝卸點、起運點、交貨點;
(2)同毗鄰國家地方政府之間進行邊境小額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口岸;
(3)只限邊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目前,我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主要有三種類型,即水運(海運)口岸、陸運(鐵、公運)口岸和航空(機場)口岸。
航空口岸:
拉薩 天津 大連 沈陽 長春 牡丹江 杭州 福州 青島 武漢 深圳 梅州 三亞 太原 海拉爾 南昌 貴陽 汕頭 哈爾濱 武夷山 洛陽 呼和浩特 合肥 長沙 張家界 廣州 湛江 海口 南寧 成都 昆明 石家莊 西安 蘭州 溫州 鄭州 桂林 北海 重慶 西雙版納 烏魯木齊 齊齊哈爾 佳木斯 濟南 煙臺 喀什 延吉 上海 寧波 黃山 廈門 威海 宜昌 銀川 北京 南京祿口
水運口岸:
渤中 黑河 上海 南通 廣海 汕頭港 南澳港 天津 營口 丹東 葫蘆島 大安 綏濱 同江 漠河 江山 江陰 溫州 海門 洞頭 黃興島 秀嶼 松下 肖厝 石島 蓮花山 鹽田 東角頭 鬥門 水東 梧州 重慶 黑山頭 銅陵 馬鞍山 潮州港 汕尾港 錦州 富錦 防城 欽州 企沙 南京 舟山 寧波 福州 城澳 廈門 泉州 漳州 青島 煙臺 肇慶 高明 赤灣 梅沙 蛇口 媽灣 西沖 九州 珠海 灣仔 虎門 湛江 海口 洋浦 思茅 景洪 室韋 蕪湖 安慶 九江 大連 佳木斯 北海 連雲港 鎮江 乍浦 綠華島 威海 龍口 石臼 嵐山 黃石 城陵磯 廣州 南沙 萬山 陽江 鶴山 三埠 三亞 八所 清闌 石頭埠 潮陽港 武漢 哈爾濱 樺川 張家港 呼瑪 孫吳 遜克 蘿北 撫遠 虎林 東營 揚州 泰州 常州 太倉 常熟 紅光 大陳島 秦皇島 黃驊 嘉蔭 饒河 唐山 東山 柳州 貴港 萊州 蓬萊
鐵路口岸:
圖門 東莞 廣州 河口 丹東 綏芬河 憑祥 阿拉山口 滿州裏 深圳 佛山 肇慶 琿春 集安 二連浩特 哈爾濱 鄭州
公路口岸:
圈河 皇崗 東寧 文錦渡 橫琴 友誼關 水口 瑞麗 畹町 甘其毛道 臨江 南坪 密山 吉隆 土爾尕特 沙頭角 拱北 河源 東興 金水河 樟木 普蘭 紅其拉普 霍爾果斯 馬鬃山 三合 暉春 磨憨 天保 塔克什肯 阿日哈沙特 開山屯 孟定 騰沖 伊爾克什坦 木紮爾特 都拉塔 巴克圖 吉木乃 阿黑土別克 紅山嘴 烏拉斯臺 老爺廟 策克 珠恩嘎達布其 綏芬河 龍邦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鄧小平(1904━1997),原名鄧先聖,于1922年參與組建了中國旅歐少年共産黨,1924年轉入中國共産黨。1926年初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年底回國。1927年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29年底代表中央在廣西領導了百色起義等起義,創建了紅七軍、紅八軍,開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據地。1934年參加長征,任中共中央秘書長。1935年參加遵義會議。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1945年在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政委,政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央組織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主席。1997年2月19日在北京逝世。
鄧小平說:“任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科學技術”。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並爲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爲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對于改革開放的評價
中國改革開放成就斐然,通過這個大改革、大開放,實現了三個偉大的轉折:
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建半封建的社會向全方位開放的社會轉變;
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
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所以,十七大提出來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這個提法,我覺得提得很好。
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而且提出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才能發展社會主義,才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我說這兩段話,高度概括了我們爲什麽要改革,爲什麽改革是必由之路,爲什麽是當代中國命運的抉擇,如果不改革開放,不可能發展中國,不可能發展社會主義,不可能發展馬克思主義。所以,我們應當深刻的領會十七大提出的這種高度的理論概括。
我們30年的改革開放,不光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有深遠的影響。現在按照GDP來算,中國在世界上占第四位。有人說很快會趕上德國。按照PPP(購買力評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字,我們中國是世界第二,因爲世界上的購買力評價大概是55萬億美元,中國大概5萬多億美元,大概占到世界的9%。說明中國在國際上經濟上的比重大大增加。現在中國擁有的外彙儲備已經達到14000多億,已經占到世界第一位。所以有這個變化,都是因爲改革開放的結果。
30年的改革,有兩個明顯的特點。第一,在黨領導下的改革,改革是爲了完善社會主義。每次重大改革的決策,都是中央通過決定做出的決策,說明黨是主動的推進改革。第二,我們的改革是漸進式的,而不是像有的國家那樣一步到位的。小平同志講,我們要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的話,我們的風險就比較少,而且通過試驗成功了,在全國推廣。如果不成功,我們就停止下來。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從改革過程當中,這條特點也是很突出的。當然,改革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們要突破,要加快步伐。
http://baike.baidu.com/view/4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