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1 06:03:40| 人氣3,115| 回應18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京審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奇怪了?紐倫堡審判結果,不只罕見有人敢批其重罰(反而繼追納粹遺孽),為何日人的《東京審判》(台北:培琳,1993,p.4)却常有異見?

又是個《德國與日本的省思》大不同啦!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657/20050929095449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日文:極東国際軍事裁判)又稱東京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大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設在日本以審判戰犯(東京審判)。

簡介
設立於東京,主要審判日本的戰爭罪犯。由美國、中華民國、英國、蘇聯、加拿大、法國、澳洲、荷蘭、印度、紐西蘭和菲律賓這些勝利的同盟國共同任命法官審理。

參與國家與法官
澳洲 威廉·韋伯爵士(Sir William Webb) 澳洲最高法院法官;法官團主席
加拿大 愛德華·斯圖爾特·麥克杜格爾(Edward Stuart McDougall) 前法官,加拿大省最高法院
中華民國 梅汝璈 律師;立法院立法委員
法國 亨利·柏奈爾(Henri Bernard) 巴黎首席檢察官及首名軍事法官
印度 拉達賓諾德·巴爾(Radhabinod Pal) 加爾各答大學法學院講師;曾提出異議
荷蘭 貝爾特·羅林( Professor Bert Röling) 烏特勒支大學法學教授
紐西蘭 艾里瑪·哈維·諾斯克羅夫特(Harvey Northcroft) 紐西蘭軍法處長
菲律賓 德爾芬·哈那尼拉(Colonel Delfin Jaranilla) 律政司;最高法院成員
英國 派屈克·德富林勛爵(Hon Lord Patrick) 蘇格蘭最高法院法官
美國 約翰·派屈克·希金斯(John P. Higgins) 麻省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密朗·C·克萊墨爾將軍(Major-General Cramer) 於1946年7月代替希金斯
蘇聯 伊凡·密切葉維支·柴揚諾夫將軍(Major-General I.M. Zarayanov) 最高軍事法院成員

審判結果

共有28個被告被審判,大部分是軍事或政治的領導者。兩個被告(永野修身、松岡洋右)於審判期間自然因素死亡。大川周明在審判期間因為精神衰弱而沒有被起訴。

絞刑
七個人因為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而判決絞刑。他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都豐島區池袋巢鴨監獄執行死刑。
東條英機: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遠征軍指揮官、前陸軍大臣、前首相。
板垣征四郎:陸軍大將,日本陸軍大臣、前關東軍參謀長、前中國派遣軍參謀長。
木村兵太郎:陸軍大將,前駐緬甸日軍總司令。
土肥原賢二:陸軍大將,特務、日本陸軍參謀本部軍官。
廣田弘毅:男爵,日本前首相。
松井石根: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武藤章:陸軍中將,日本前第十四師團參謀長、前陸軍省軍務局局長。

終生監禁
16個被判決終生監禁。三個(小磯國昭、白鳥敏夫、梅津美治郎)死於獄中,而其他的於1955年假釋出獄。
荒木貞夫:陸軍大將,日本前文部大臣。
梅津美治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參謀總長、前關東軍司令。
大島浩:日本前駐德國大使。
岡敬純: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省軍務局局長、海軍次官。
賀屋興宣:日本前大藏大臣。
木戶幸一:侯爵,日本前內大臣、前文部大臣。
小磯國昭:陸軍大將,前朝鮮總督,日本前首相。
佐藤賢了:陸軍大將,日本前陸軍省軍務局長。
嶋田繁太郎:海軍大將,日本前海軍大臣、前海軍軍令部總長。
白鳥敏夫:日本前駐義大利大使、外務省顧問官。
鈴木貞一:陸軍大將,日本前內閣企劃院總裁兼無任所國務大臣。
南次郎:陸軍大將,日本前關東軍司令、前朝鮮總督。
橋本欣五郎:陸軍大將,中日戰爭的煽動者、日本翼贊政治會(法西斯統治下的議會)總裁。
畑俊六:陸軍大將,日本前華中派遣軍總司令。
平沼騏一郎:男爵,日本前國務大臣。
星野直樹:日本前書記官長兼國務大臣。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 ,假釋後於鳩山一郎內閣服務。
東鄉茂德:20年,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死於獄中。

判決前病死
永野修身:海軍元帥,日本前海軍軍令部總長(1947年1月5日病亡)。
松岡洋右:日本前內閣外務大臣(1946年6月27日病亡)。

免予起訴
大川周明:日本法西斯文人、參與策劃「九·一八」事變,受審後即患精神病而停止審訊。

爭議

(此條目需要可靠、公開、第三方的參考或來源。另外,這裡的第一手來源和其他相關來源的數量也不足以支持一篇正確的百科全書文章。請協助補充符合可靠來源要求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公正性不足,甲級戰犯本質上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不公平)審判,而乙級丙級戰犯的審判也有冤枉及縱放的問題。
1.遠東軍事法庭會被批評審判草率,證據不足就定罪、尚未審問重要問題就處死;有些判決甚至被批評為公報私仇,部分被判刑者並沒有違反人道等罪行。
2.部分真正犯有違反人道罪行的日方人士並沒有被重判、甚至等於沒有被判刑;原因並非罪證不足,而是種種政治妥協。
3.盟軍將領也承認,如果這一次是日本打贏,日本可以用相同的罪名來起訴他們。
4.最大的問題在於處罰甲級戰犯,處罰涉及濫殺虐待的乙級丙級戰犯是應該的,但訂定甲級戰犯的作法會被批評為戰勝國對戰敗國的不當審判:
同盟國方面部分人士(如拉達賓諾德·巴爾)也對判決提出批評,並認為對日方不公平。
有些人認為日本與盟國之間的戰爭只是兩個殖民主義集團的對抗,違法宣戰應該無罪。
靖國神社的代表認為:靖國神社不能把甲級戰犯分離出去,其根據就是不能承認對甲級戰犯的判決;如果承認了,就等於認可了東京審判。
遺族會代表古賀誠認為:東京審判是「勝者對敗者的審判」,這樣的審判本身是不能承認的;但是,「國際法庭的結果,我們是必須接受的。」
北海道大學教授高井潔司認為:既然我們日本人能夠接受東京審判,那麼就應該對自己的戰爭責任進行徹底的驗證。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9C%E4%B8%9C%E5%9B%BD%E9%99%85%E5%86%9B%E4%BA%8B%E6%B3%95%E5%BA%AD


紐倫堡審判是二次大戰後盟軍對納粹德國中參與戰爭與猶太人大屠殺的官員之審判。

1945年8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美、蘇、英、法四國政府在倫敦正式簽署了關於控訴和懲罰歐洲軸心國主要戰犯的協議,並通過了著名的《國際軍事法庭憲章》作為審判的法律依據。據此,盟國政府在德國東南部的歷史名城紐倫堡組成國際軍事法庭,對22名被控犯有密謀罪、破壞和平罪、戰爭罪、種族屠殺罪以及反人道罪的納粹德國主要戰犯進行審判。同時,控方還起訴了納粹黨政治領袖集團等六個組織,以達到徹底清除德國納粹思想的目的。

審判結果
1945年11月20日,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正式開庭。審判歷時10個月之久。1946年9月30日,這次史無前例的大審判進入最高潮。法官宣讀了長達250頁的判決書,公佈了對被告人以及各組織的判決。

被判處絞刑者12人:
赫爾曼·戈林(Hermann Göring),納粹政權第2號人物,航空總監,普魯士總理,陸軍將軍,德國4年計劃全權執行人,「帝國元帥」,希特勒「全權繼承人」。
約阿希姆·馮·里賓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外交部長。
威廉·凱特爾(Wilhelm Keitel),德國陸軍將領,國防軍最高統帥部長官。
恩斯特·卡爾滕布龍納(Ernst Kaltenbrunner),德國保安總局局長。
阿爾弗雷德·羅森堡(Alfred Rosenberg),「納粹思想家」,納粹刊物主編,德國東方佔領區事務部長。
漢斯·法郎克(Hans Frank),納粹黨法律事務全國領導人,波蘭佔領區總督。
威廉·弗利克(Wilhelm Frick),內政部長,內閣國防委員會成員,駐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地區「保護長官」。
尤利烏斯·施特萊歇爾(Julius Streicher),反猶刊物《前鋒報》主編。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Alfred Jodl),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國防處處長,作戰處處長。
弗里茨·紹克爾(Fritz Sauckel),衝鋒隊和黨衛軍將軍,勞工事務全權負責人。
賽斯·英誇特(Arthur Seyss-Inquart),駐奧地利總督,德國駐荷蘭佔領區長官。
馬丁·鮑曼(Martin Bormann),希特勒秘書。
羅伯特·萊伊(Robert Ley),德國勞動戰線和納粹黨組織負責人。
其中,赫爾曼·戈林在執行絞刑前服毒自殺身亡,馬丁·鮑曼因缺席審判,而「需追捕歸案後處決」。

被判處無期徒刑者3人:
魯道夫·赫斯(Rudolf Hess),國防委員會成員,納粹黨書記處負責人,希特勒第二繼承人。
埃里希·雷德爾(Erich Raeder),海軍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成員,海軍名義總監。
瓦爾特·馮克(Walther Funk),政府新聞總署和宣傳部負責人,德國經濟部長,戰爭經濟全權委員會,德國國家銀行總裁。

被判處20年徒刑者2人:
巴爾杜·馮·席臘赫(Baldur von Schirach),全德青年領導人,駐維也納總督。
阿爾伯特·斯佩爾(Albert Speer),軍備、軍需及軍火部部長。
被判處15年徒刑者1人: 康斯坦丁·馮·紐賴特(Konstantin von Neurath),外交部長,不管部部長,國防委員會委員,駐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長官。
被判處10年徒刑者1人: 卡爾·鄧尼茨(Karl Dönitz),潛艇艦隊司令,海軍元帥,希特勒指定的元首繼承人。
被判處徒刑者均於盟國在西柏林設立的施潘道軍事監獄服刑,1987年最後一名囚犯魯道夫·赫斯在獄中自殺身亡,施潘道軍事監獄隨即被拆毀。

被宣判無罪者3人:
弗蘭茨·馮·巴本(Franz von Papen),德國總理,內閣副總理,駐奧地利、土耳其使節。
耶馬爾·沙赫特(Hjalmar Schacht),國家銀行總裁,戰爭經濟全權委員。
漢斯·弗里切(Hans Fritzsche),宣傳部國內新聞司司長。
被宣判為犯罪組織: 德國政治領袖集團、秘密警察和保安勤務處、黨衛隊。

被宣判為無罪組織: 德國內閣、納粹黨衝鋒隊、參謀部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4%90%E5%80%AB%E5%A0%A1%E5%AF%A9%E5%88%A4&;variant=zh-tw
審訊期間,世界公衆密切注視著紐倫堡的動向。對德國首要戰犯判刑人心大快。
但是,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對少數首要納粹分子的無罪開釋或重罪輕判,受到了人民群衆的反對和世界輿論的指責。柏林25萬工人舉行罷工抗議。漢堡幾千市民集會,要求國際軍事法庭將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報》認爲,“釋放巴本等人等于邀請希特勒匪徒重新開始活動”。法國抵抗運動中的猶太人聯盟致函國際法庭,抗議釋放沙赫特等3人。奧地利政府要求紐倫堡國際法庭將開釋的巴本、沙赫特及判處20年徒刑的席臘赫引渡給該國,以便對這些侵略奧地利的戰犯重新審判。
三被告在得知獲釋時沒有任何人比他們本人更覺吃驚。他們不敢離獄。沙赫特說:“余深懼德國民衆……實覺無處容身”,要求暫時“准許留獄”,巴本欲往法國,但法國拒絕爲其辦理過境手續。
紐倫堡審判是曆史上第一次對侵略戰爭的組織者、陰謀者、煽動者和計劃執行者進行的國際審判,開了將戰犯押上國際法庭接受法律懲處的先河。這次對戰犯的指控是以指導戰爭行爲的公認的國際法和國際慣例爲依據的,它作爲國際刑法史上第一案例將永載史冊。
紐倫堡審判雖然清算了納粹體制,達到了暫時的目的,但紐倫堡法庭最理想的目標———使戰爭成爲非法,爲審判侵略戰爭提供一個國際法庭———引起了持續到今天的爭論。然而,無論如何,紐倫堡是國際關系法上的一個裏程碑,它爲當代世界留下了一套處理戰爭問題的行爲准則。
1946年10月16日淩晨,在紐倫堡監獄,開始對被判處絞刑的納粹戰犯執行處決。戈林在行刑前兩小時瞞過看守,吞服氰化鉀自殺身亡。被判處絞刑的戰犯馬丁•鮑曼是缺席審判,“需追捕歸案後處決”。其余判刑戰犯皆投獄服刑。
美國軍事法庭在紐倫堡城對在納粹德國政治、經濟和軍事機構與組織中身居要職的177名被告進行了12項後續審判,即:①醫生審判(針對在戰俘和集中營囚犯身上做醫學試驗)。②米爾希審判(針對E.米爾希元帥)。③法官審判(針對利用法律迫害猶太人和納粹黨反對派的高級司法官員)。④波爾審判(針對黨衛軍集中營管理機構的領導人H.von波爾)。⑤弗裏克審判(針對大量使用外國強制性勞工的F.弗裏克總裁和他的康采恩)。⑥法本公司審判(針對法本公司在占領區的活動)。⑦殺害人質審判(針對在東南歐反遊擊戰中殺害人質的將軍)。⑧種族和移民局審判(針對黨衛軍的種族計劃)。⑨黨衛軍特別行動部隊審判(針對奧倫多爾夫及其他特別行動部隊的指揮官)。⑩克虜伯審判(針對克虜伯康采恩及其領導人)。輭11威廉大街審判(針對外交部高級官員及幾個政府部長的破壞和平罪)。12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審判(針對最高統帥部的高級軍官)。後續審判判處24人死刑(其中12人被執行),釋放35人,其余被判有期徒刑。但到1956年即全部被釋放。
紐倫堡審判根據下述4條罪行起訴和定罪:①策劃、准備、發動或進行戰爭罪。②參與實施戰爭的共同計劃罪。以上兩條罪行合起來被稱爲破壞和平罪。③戰爭罪(指違反戰爭法規或戰爭慣例)。④違反人道罪(指對平民的屠殺、滅絕和奴役等)。紐倫堡審判爲以後對破壞和平罪的審判奠定了基礎,標志著國際法的重大發展。
http://baike.baidu.com/view/121439.html


《東京審判》是導演高群書所執導的中國電影,在2006年首映。

簡介
內容取材於二戰後1946年在東京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戰犯的艱難審判過程,表現了中國檢察官展開的一場場思辨縝密的法庭論戰。該片由上海電影集團拍攝。電影僱用了來自11個國家的演員,包括一些臺灣、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演員。
日本片商和影迷對電影《東京審判》不但不排斥,反而充滿期待,這是與21世紀以來日本社會對於一系列歷史問題、特別是東京審判的複雜心態有關。
2006年8月16日在上海13家影院進行了連續12小時的連環點映活動,於9月1日首映,並在2007年1月25日於香港上映。在中國大陸各地電影院及大專院校播放,紀念日本侵略中國75周年。
主要演員
朱孝天 飾 《大公報》記者肖南
林熙蕾 飾 肖南的戀人和田芳子
英達  飾 倪征燠
劉松仁 飾 梅汝璈
曾江  飾 向哲浚
曾志偉 飾 和田正夫
曾江均
白雪雲 飾 和田纓子
謝君豪 飾 北野雄一
John Henry Cox 飾 約瑟夫·季南
Daniel Albert Ziskie 飾 ·衛勃
小池辛次 飾  廣瀨一郎
星野晃 飾 東條英機
小池榮 飾 土肥原賢二
名取辛政 飾 松井石根

電影界評論
著名導演謝晉:……《東京審判》是我近十年來看過的最好的影片之一。影片海報上寫著的『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的電影』,這不僅僅是宣傳語,我覺得這部影片有這樣的實力和厚度,希望日本觀眾也能看到這部影片。十幾年前我曾看過日本拍攝的表現東京審判的影片,但拍得相當糟糕,而且混淆是非。這次導演能夠把這個題材把握得這麼準確、真實,是相當不容易的。另外,影片中演員的表現都相當準確,尤其是曾志偉,戲不多但卻相當出彩。
電影評論家毛時安:《東京審判》最大的優點之一就是反省歷史的態度,不是以狹隘的民族情感去增加彼此之間的仇恨,而是以健康的心態去激發對民族自尊的熱愛,表達對和平的追求。
上海著名女導演黃蜀芹:這個題材相當難把握,但導演在分寸上把握得相當好,並且在歷史的嚴肅性和激情之間找到了最佳平衡點,……影片一方面在不動聲色地展現史實,不去摻雜任何個人感情,但同時又讓觀眾感覺到它內在的激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9C%E4%BA%AC%E5%AE%A1%E5%88%A4_(2006%E5%B9%B4%E7%94%B5%E5%BD%B1)

某日,上海友人推薦一部由大陸導演所執導電影《東京審判》,請我寫寫心得。
這部片的一開頭就讓我感受到一股仇恨的情緒正在蘊釀中,而逐漸在後續法庭辯論的激烈交鋒中進入了高潮,也將所有看這部片的中國人的憤怒推到了頂點。很顯然的,這是一部愛國電影,在大陸仇日的當口推出這部片,導演順勢搭了順風船,也趁機做了推波助瀾的那一隻手。
而這部片嚴格來說,只能被我拿來當作一般的法庭戲來看。但如果硬要將所有的法庭戲拿來比較,我想這應該還算是部很精彩的法庭戲吧。端看日本戰犯辯解的嘴臉與檢察官們慷慨激昂的陳詞就夠稱的上是大快人心,好似一幕幕正義與邪惡戰爭的攻防戲碼一樣;而當然,終究正義必然被伸張,邪惡也一定遭受懲罰,因為歷史早已經將它定調,而導演能做的只剩揣摩而已。
這部片的主線是法庭審判,副線是法庭外呈現戰後日本人當時的內心糾葛,也是導演唯一可以個人盡情發揮想像力與展現戲劇張力地方,但是這部戲在這個地方的處理卻是極度讓人失望的。除了法庭戰犯的演員悉數是日本人飾演外(日本演員的演技及敬業精神令人敬佩),其餘均是港台演員飾演日本人,實在顯得不倫不類,而排除林熙蕾、朱孝天等偶像派演員演技差不說,劇情也實在乏善可陳、缺乏說服力。
該片導演高書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本來以為拍攝一部聲討日本軍國主義的歷史電影會遭到日本演員的拒絕,但是並非如此。日本演員都是看過劇本就立刻答應了,並且表現最為敬業。導演還透露在該片的海外銷售中,日本片商也是最感興趣的。顯示了日本人敢於面對歷史的嚴肅態度,而相反的,中國人卻還時時停留在仇恨的情緒當中。(楨:紐片呢?)
我事後也在網上搜集了很多關於《東京審判》的歷史資料,發現很多東京審判當時發生的一些不為人們所熟知的故事,是很值得拿來在電影中探討與發揮的:
首先是日本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問題。當時國際上認為裕仁負有發動侵略戰爭的責任,必須嚴懲或是譴責。但盟軍佔領日本後,麥克亞瑟將軍與日本天皇裕仁進行了一次秘密會面。美國出於戰後戰略利益的需要,表示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不逮捕、也不起訴天皇,因此讓裕仁逃過被逮捕的命運。而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卻必須在東京法庭出庭八天來控訴日本人的罪行,這明顯是對中國人的不公平待遇。
另外一個令人痛心的是,日本最為恐怖的組織 --731 部隊,這是在戰時專門利用中國人作為活體生化實驗的一個官方單位。但在審判中,731部隊負責人石井四郎這個極其重要的戰犯卻輕易逃脫了法律的制裁。美國軍方以不指控 731 部隊為條件,要日本交出試驗結果。至此這件事就在美國與日本的檯面交易下被人為的掩蓋了。這些都是可以在電影中大書特書的,可惜卻都成為電影中的遺珠之憾。
《東京審判》是一部中國電影,準確而言是只能給內地人民觀看的電影,它所針對的只是中國觀眾群體,或者一次性地滿足某些人的愛國情操,一言以蔽之,它們根本無法如好萊塢影片以及歐美電影那樣去面對全世界的觀眾,更不可能走出中國,因為這部電影沒有尊重電影藝術的規律去謀求人類心靈的共鳴。
由於東京審判這一題材的敏感性,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日本電影人敢於拍攝這類片子。而我個人卻認為,這部電影如果由日本人來執導,其說服力肯定比中國導演強上好幾倍;因為那展現的是一種反思與救贖,也能夠獲得全世界人的尊敬與體諒。(楨:太崇美日貶中了?)
http://blog.sina.com.tw/jack_pan/article.php?pbgid=20879&;entryid=287308

台長: 阿楨
人氣(3,115) | 回應(1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社會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靖國神社揭秘》
此分類上一篇:《東史郎日記》

f14tomcat
靖國神社成了受害國滴眾矢之的,
其存在,代表日本並未反省
2008-08-12 01:23:26
版主回應
靖國神社丫
今貼
2008-08-12 07:30:03
塵俠
那喪心病狂的向井和野田
兩人在紫金山下進行“殺人比賽”
也被判處絞刑
2008-08-12 11:07:01
版主回應
殺人者人恆殺之
2008-08-13 07:12:32
阿楨
日最高法院認定沖繩人集體自殺案與日軍有關

  中評社香港2011-4月22日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其作品《沖繩筆記》中寫道,太平洋戰爭末期沖繩戰役中許多平民在日軍的強迫下集體自殺。對此,當時的沖繩慶良間列島守備隊長等人以名譽受損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大江及出版社岩波書店停止出版此書。在一審、二審判決認定平民自殺確與軍方有關之後,原告方繼續上訴。日本最高法院第1小法庭日前決定駁回原告的上訴請求。
  共同社報道,最高法院認定集體自殺與軍方有關,最終判定大江並未損害他人名譽。此案的焦點在於軍方和守備隊長是否向居民發出了自殺命令。最高法院未就此做出判斷,僅認為“原告的上訴理由是對事實的曲解,並不符合民事訴訟中的上訴條件”。
  大江在東京霞關的司法記者俱樂部會見記者時表示:“沖繩基地問題如今正迎來戰後的最大轉折點。(最高法院)在此時做出這一決定,這是莫大的鼓勵。”
  原告為前日軍少校、座間味島的守備隊長梅澤裕(94歲)和已故原日軍上尉、渡嘉敷島守備隊長赤松嘉次的弟弟。原告認為1970年出版的《沖繩筆記》和1968年出版的家永三郎(已故)的《大平洋戰爭》中有關集體自殺的內容“表述有誤、使自己被認為沒有人性”,於2005年提起了訴訟。

另參本館:《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日本右翼》《東京審判》 《東史郎日記》《憂容童子》
2011-05-09 13:39:45
版主回應
陳言:爲何無人關注《沖繩劄記》勝訴 2011-04-27環球時報

  圍繞大江健三郎《沖繩劄記》引發的訴訟曆時6年,在4月22日,終于迎來終審判決:大江健三郎以及日本最具人文傳統的出版重鎮岩波書店贏得最後勝利。日本最高法院裁定,太平洋戰爭末期沖繩戰役中許多日本平民集體自殺與日軍的參與有關,《沖繩劄記》中所涉相關內容並未損害他人名譽,駁回原告的上訴請求。
  《沖繩劄記》論述了琉球被納入日本的過程,指出沖繩戰的悲劇和沖繩人的命運是日本近代化以來皇民化教育的結果,它還論述了作爲美軍基地的沖繩以及由美國返還施政權的沖繩縣民在戰後的存續狀態,揭示了在核時代的東亞體制中沖繩的棋子角色和棄子命運。其主旨是要讓日本人牢記曆史教訓,否則日本將來仍將是戰爭之國。該書以及圍繞該書的訴訟意涵豐富,原本應該引起輿論的普遍關注。
  但是,日本國內的幾家大報只是將訴訟結果作爲普通新聞,以通稿形式做了報道,盡量淡化了訴訟的焦點、終審後原被告雙方的反應以及意義的問題等。而中國的重要媒體幾乎沒有注意到圍繞《沖繩劄記》的訴訟案。這與中國的媒體和學界長期忽視沖繩問題有關,在很多中國人看來,沖繩問題僅僅是日本國內的政治問題,與中國無關。同樣的漠視,一方出于故意,一方則出于無知。
  因此,我們有必要去探究“大江健三郎?岩波書店”沖繩戰訴訟案的意義。
  首先,法院的裁定有利于日本文部科學省在審查曆史教科書時做出參照,使沖繩問題能夠在教科書中得到正確表述。然而,就在4月初通過日本文部科學省審查的曆史教科書,依舊篡改了沖繩戰役中沖繩居民被日軍逼迫集體自殺的曆史。而原告也聲稱其目的並非僅在挽回個人名譽,而是讓訴訟成爲一個事件,敦促通過審查的教科書刪除“命令”、“強制”的字眼,重寫曆史教科書,進而重塑國民的曆史認識。與曆史教科書審查問題互爲表裏的還有恢複日本軍的名譽問題、改憲問題、維持還是改變日美同盟問題等。雖說大江案的勝訴有助于粉碎日本推卸戰爭責任、走向戰爭的企圖,但可以預見的是,從勝訴到認識論層面的根本變革,還有相當漫長的道路要走。
  其次,大江的勝訴有助于進一步推動市民運動的發展,推動市民社會抵制戰爭企圖。在圍繞《沖繩劄記》的訴訟過程中,大江健三郎獲得市民的廣泛支持,在東京有“首都圈會”,在全國有不同形式的支援聯絡會。日本民衆曾經積極支持侵略戰爭,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而他們通過集會、講演與大江健三郎形成互動,豐富了相關知識和曆史認知。
  而更重要的是,勝訴將沖繩問題再次推到人們眼前,希求日本政府能夠調整、減少和撤除美軍基地,明確指出沖繩在日美安保條約下被迫付出的巨大犧牲。我們早已經注意到,日本媒體漠視大江健三郎訴訟案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和媒體已經達成默契,對所有反對政府路線的社會運動一律不予報道或者少報道,而這種回避的態度在有關日美安保條約的社會運動上表現尤爲明顯,其中又以沖繩問題的報道最爲突出。這裏試圖遮蔽的問題是:日本政府無視自己作爲美國推行世界戰略的亞洲工具,無視生活于美軍基地的沖繩人在處于戰備境況下隨時面臨生命危險的事實,這裏掩藏著日本對于曆史和未來走向的認知的奧秘。
  盡管大江健三郎贏得了訴訟的最後勝利,然而他所揭示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故此,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期待大江健三郎新版《沖繩劄記》的面世。▲(作者是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1-04/1656665.html
2011-05-09 13:42:30
阿楨
日本的孤島心態 2013-05-04 中國時報 俞力工/世新大學副教授

 日本首相安倍最近在國會談及前首相村山富市對朝鮮的殖民統治正式道歉時說:「關於侵略的定義,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國際上都尚無定論。其定義會因各國所處的立場而有所不同。」
 日本自十九世紀參與列強的「國際空間爭奪戰」以來,與其他強權之間的孰是孰非的確可有不同定義與立場。然而對那場悲劇中的受侵略國,即韓國與中國而言,就只可能存在一種定義與立場,反之,便是十足的荒誕不經。
 安倍頻頻表示要修正過去若干領導人對戰爭罪責所表示的歉意,如此態度,不啻說明日本戰敗後儘管個別領導人曾對受害國表示歉意,但由於其歷屆政府並沒有採取像德國一樣的反法西斯教育,因此其賠禮行動至多可理解為毫無誠意的外交辭令,也因此隨時可讓右派政客修飾或推翻。

 日本始終把自己扮演為戰爭的受害者,從不對加害於人的行徑做深刻檢討,因此便一貫把外國加諸的司法追究當作「戰勝者的審判」。
 日本自明治時代起,為表示對陣亡將士的尊敬與關懷特設招魂社,後改名靖國神社。一九七八年把甲級戰犯納入招魂對象。積極參拜者認為日本具有對亡靈一視同仁、一概緬懷的文化特點,因此才不避諱將所有陣亡將士納入靖國神社。問題在該場遲至一九七八年才把甲級戰犯納入其中,無異自承:這種「文化」並非沒有顧慮與爭議。
 日本並非世上唯一的孤島,而是處於一系列受害國的環抱中,因此便不得無視他國的文化與感情。
 一言以蔽之,日本儘管早已成為國際貿易大國,但政治上還沒擺脫「孤島的自閉心態」,他像個背道而馳、「駕鬼車」的騎士,始終堅信自己無辜,而所有迎面來者都是「開錯道」的罪人。
2013-05-04 10:29:55
版主回應
憲法紀念日 逾半日本民眾反對修憲 潑安倍冷水 鉅亨網 2013-05-03

5月3日是日本憲法紀念日,然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趕在這一天到來之際不斷「秀強硬」,為修憲擴軍「鋪路」。不過,最新的日本民調顯示,半數多日本民眾反對修憲,給安倍政權潑了冷水。有分析稱,安倍的修憲計劃已變得本末倒置。
  香港文匯網援引《據環球時報》報導,在中東訪問的安倍1日表示,將爭取在夏季的參議院選舉中贏得修改憲法所需的「2/3議席,自民黨也將在競選綱領中提出修改憲法第96條以放寬修憲提案條件,展示了要把修憲問題作為參院選舉焦點的姿態。安倍強調,不必就修憲問題向中韓兩國做出解釋。日本媒體分析說,日本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放棄戰爭權。安倍欲分兩步實現修改憲法第9條:先修改容易獲得日本維新會等部分在野黨贊成的憲法第96條,以放寬修憲提案條件,進而按照自民黨提出的修憲草案修改憲法第9條等。
  共同社公佈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46.3%的受訪者反對將修憲提案條件從眾參兩院2/3以上贊成放寬至過半數,高於抱支持態度的42.7%。而《朝日新聞》同一天公佈的民意調查顯示,對於自民黨「修改憲法第96條」的主張,「反對」意見達54%,超過了「贊成」意見的38%。而關於規定「放棄戰爭」的憲法第9條,有52%的受訪者認為「不應改變」,超過認為「應該改變」的39%。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3日將公佈憲法紀念日宣傳草案,明確對先行修改第96條表示反對。5月1日,東京約4.2萬人參加了在代代木公園舉行的日本全國工會總聯合會的集會,反對修憲。
  日本中央大學名譽教授伊籐成彥表示,一旦改變第9條規定,日本極有可能再度走上侵略亞洲國家的老路。
  安倍否認歷史的言行不僅遭到中朝韓等鄰國的強烈批判,歐美主流媒體也紛紛批判安倍的歷史認識。

外媒:安倍喊天皇萬歲引公憤 2013-5-2 香港《南華早報》

中央電視臺說,天皇萬歲是二戰時期日軍官兵經常喊的口號,而戰後政府高官這樣做極不尋常。央視援引日本國內對安倍這一行為的批評,指責安倍為自己的民族主義意圖劫持天皇。
【韓國《朝鮮日報》網站5月2日報道】 題:安倍高喊日皇萬歲惹怒衝繩民眾
《東京新聞》1日報道說,安倍高喊“天皇萬歲”激起了衝繩居民對戰爭的噩夢般回憶。衝繩居民憤怒的原因在于,天皇陛下萬歲”的嘁聲讓人想起了衝繩人在二戰時期集體自殺的噩夢。據悉,當年美軍登陸衝繩時,1000多名當地居民高喊著天皇陛下萬歲集體自殺。經歷過集體自殺事件的衝繩居民表示:“實際上是日軍強逼衝繩人集體自殺。日本極右派則主張:自殺是自發行為,是展示了日本人崇高精神的值得自豪的壯舉。衝繩是二戰中日本領土上唯一發生地面戰爭的地區,民間死傷者超過10萬人。

安倍走險路 在美破功 【聯合報/李明/政大外交系教授2013.05.04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四月廿九日於華府,與美國國防部長海格會晤。海格表示「美國承認釣魚台正由日本管轄,釣魚台屬於美日安保條約的適用範圍」,希望「爭議必須透過和平方式,由當事者透過協商解決」,但他也表示「美國對於釣魚台列嶼主權的最終歸屬不持特定立場。」
小野寺當然知曉海格言談的含意,等於正告日本,美國並不承認日本對釣魚台現狀的改變,也不支持日本擁有釣魚台主權的說法。或許美國認知到中共領導人已多次論及「釣魚島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為避免挑動中共的敏感神經,且不願捲入中日為釣魚台的爭鬥,再者是壓制日本繼續挑釁或採取冒進政策。

網友議 安倍講話蒲亭當眾玩筆2013-05-03 中央社

香港媒體今天披露,中國大陸網路論壇熱烈討論,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日前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會見記者時,當眾玩筆的情境。

救經濟學安倍? 江揆反對、馬也保留【聯合晚報2013.05.01

有無可能仿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倍經濟學」去操作匯率,以提振經濟,行政院江宜樺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不同意操縱匯率幫助出口,大多數閣員也都不贊成,他請教過一些經濟學者,也都表示安倍經濟學應再觀察一段時間。他說:「我們有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解方,不能照抄人家」。 他也認為,不宜輕易動不動就發消費券。「把通膨搞到3%以上 一定被罵死」
馬英九說,台灣經濟復甦很慢,但相對之下,日本比較需要那樣的措施,因為日本經濟長期零利率、零成長,有時通貨還緊縮,有時看到通貨膨脹還會高興。可是日本最近為了關閉核能電廠,進口大量天然氣,貿易已出現過去少見的逆差,各國也正在觀察日本要怎麼處理因應。他說,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台灣也不能學韓國,馬英九強調:「這點問我們的央行總裁彭准南最清楚!」

詳參【圖博館】:保釣再起? 日本拘謹魅力 別再韓國行台灣不行了
2013-05-04 10:33:33
阿楨
軍國主義支柱早塌了 2013-05-06 中國時報 謝劍(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最近日本安倍政府發動一系列行動,似在朝軍國主義路線前進。大批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成立「防衛省」,要把自衛隊改編成國防軍,要成立所謂「正常國家」,否認二戰時的侵略行為,安倍毫不諱言要發動全民公投,改變戰後的和平憲法。
 問題是往日軍國主義形成有其精神面和現實面。支持軍國主義的精神面三根支柱:一是「人間神祇」和萬世一系的天皇制度,二是效忠一家一姓至死不渝的武士道精神,三是對效忠致死的英靈崇奉,靖國神社是其典型。
 擬定波茨坦公告時,有盟國主張廢止軍國主義的禍源天皇制度,幾經折衝,為順利受降,並維持日本社會穩定,決定予以保留,但天皇必須自神壇走向人間,成為象徵性國君。今天徹底西化的平成與當年統帥千軍的裕仁已成天壤之別,這根支撐軍國主義的巨柱已經倒塌。
 武士道的所謂精神,始於鐮倉幕府時代,講求絕對效忠、勇武、堅忍,武士因此死心塌地效忠主子。
 幕府歸權和明治維新後,武士制度在法律上雖被取消,武士道精神卻在學校和軍隊中復活。二戰期間日本兵作戰時勇猛直前,看來似非求生,而在求死。戰到最後只剩一顆子彈就三呼萬歲,向主子自殺盡忠。武士道精神表現於社會,即是受雇者對雇主盡忠職守,不輕易跳槽。
 近三十年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下,待遇和工作環境是日本年輕人第一考慮。大機構也擇地經營,不死守日本本土。日本某著名電器公司,將製造與研究部門都遷往中國。當地有人為青年鳴不平,業主竟答以國內不僅工資要求高,人事流動性大,中國青年工作認真、穩定,此舉有何不可?在這種大環境下,少數極右翼即使能鼓動風潮,但要恢復武士道精神,談何容易。
 最後,作為軍國主義者精神支柱的神道教,以其代表機構靖國神社為例,固然為極右翼追隨者維護,但社會卻流行另一派意見,為免糾纏,何不遷出被處死的十四名甲級戰犯之靈位,另立安置場所,將該社成為純粹紀念戰死者之場館。再如每年所謂「終戰」紀念日,日本官方由天皇主持的正式紀念會,只書「戰歿者之靈位」,避免神道教色彩。
 支持軍國主義的傳統天皇制、武士道和神道教的鐵三角已經崩塌。沒有廣大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何「強國」之有?
2013-05-06 10:21:07
版主回應
 安倍一再虛張聲勢,揚言要做「強國」。恰好美國勢力東向,日本在外交史上有為虎作倀傳統,正可利用美國「重返」亞洲作第一線「打手」。但美國說到底還是為了本身利益。日本拒簽核武擴散條約令美國心生警惕,日本製造核武那還了得,因此可預期美國將長期駐軍日本,「協防」其一,兼而監視,一石二鳥,何樂不為。
 日本以其社會的高度工業化,已取得極為可觀的經濟利益,實事求是,徹底反省二戰罪行,誠心向受害國道歉,放棄不切實際的「強國」野心,則日本幸甚,亞洲幸甚,世界幸甚。
  回應
這位教授只看到現狀, 沒有歷史的觀照
日本現在的起點, 是比幕府那時的日本好多了, 那時的日本能走向軍國主義, 現在的日本, 也能再走向軍國主義
所以, 問題不在於日本軍國主義的支柱還在不在, 問題在於日本的內外在環境的變化
日本現在面臨的外在環境, 主要挑戰在於中國掘起的壓力, 這跟日本幕府那時所面對的危機環境類似; 且日本內部由於人口減少, 經濟走下坡, 這跟軍國主義內閣主政前的經濟環境類似
另外, 日本社會構成也沒有大的變化, 仍是單一民族的國家, 仍然有嚴謹的社會組成, 官僚及菁英仍掌控著輿論的形成, 這些, 都可由一堆記者聯誼會的組織看得出來
最重要的, 日本國民的精神面貌, 「從眾」仍占主導地位, 多數國民不喜公開爭執, 也怯於公開表達少數派的看法, 這才是軍國主義的真正溫床
台日雖友好, 但我們仍然應該對日本的軍國主義走向保持警惕

麻生訪印度:日中關係 1500年來沒順過【聯合報2013.05.06

曾任日本首相,現在回鍋任副首相的麻生說:「印度與中國在陸地接壤,日本與中國在海上相連,但過去一千五百多年來,我們和中國的關係從來沒有很平順過。」
麻生說,為了對抗中國威脅,日本決定增加國防預算。他建議,鑑於海上緊張情勢升高,日本、澳洲、印度和美國的海軍應結盟,加強防禦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
華爾街日報報導,日本有興趣與印度結為夥伴關係,在海防上建立緊密關係,並維持國際海域航道的自由通行。
  回應
  A片男趕緊回家抱女人吧
  因為有這些垃圾日本政客在,中日關係才會不好.這個麻生向來以失言出名,不過是個敗軍之將.當年自民黨的政權就是敗在他手上,現在還有臉講話?
  1500年来,中国一直受倭寇骚扰。
  日本軍國主義侵略印度還不到百年,這下又成救世主了?哈哈哈
  等把日本徹底打趴了 中日關係就會好多了!
  一想到南京大屠殺!媽的!日本這個民族一定要給牠們顏色瞧瞧!
  一個半世紀前派兵侵略中國、屠殺百萬中國軍民的日本竟敢輕描淡寫地說"與中國關係沒好過?"而為了想將消滅漢人中國、曾侵日失敗的元朝蒙古人拉入,就強詞奪理地故意將年代拉長至1500年?兩顆原子彈只有逼日本投降的效果,絲毫沒有逼日本為自己暴行真誠道歉的效果!
  歷史歸歷史,不能因為現在關係不好 而胡扯過去阿 ,如果說日本過去千年與中國關係沒好過 ,那日本過去根本沒有跟任何一個國家友好過 。
2013-05-06 10:36:41
阿楨
日和平癡呆政客的驚世史觀【聯合報╱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2013.05.24

日本政治人物的常識,確實不是世界的常識。日本維新會共同黨魁、大阪市長橋下徹近來有關慰安婦以及駐日美軍問題的發言,讓日本政治人物的歷史觀,再度令世人咋舌。
不久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發言,也如出一轍,如「謝罪不等於承認歷史責任」、「為侵略與殖民地統治道歉的村山談話必須改寫」、「侵略的定義未明,學界還在討論」等。
只是一九六九年出生的橋下徹,直接卯上了美國難以退轉的宗教價值以及性別人權,除了暴露其個人國際感覺的遲鈍外,更說明了日本新一代政治人物,長期處於和平狀態下隨之而來的「和平癡呆」,以及日本社會看似文明,但是明顯乖離於普世價值之外的前現代性。
當然,橋下和安倍都是說給日本人聽的,他們的話也只有日人聽得懂。只是代價太大,身為A級戰犯直系後代的東鄉和彥(京都產業大學世界問題研究所長),早已提出警告。去年以來,東鄉更在各類媒體數度呼籲,日本政府應該正視慰安婦等歷史問題,否則難保不成為「美日」關係的火種。
歷史學家阿部謹也曾指出,日本人只能活在自己的生活圈(日本人謂之「世間」)當中,所以日本歷史對於日本人而言並非「自己」的歷史。也就是說,日本人看自己的歷史,猶如他者的歷史,所以永遠只能站在歷史之外遙望歷史,像看戲一般地看著歷史事件在歷史舞台上流轉,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戲劇裡的一部分。
日人對於歷史的距離感與疏外感,確實很難讓日人進入歷史之內,面對歷史事實。村上春樹的新書《無色多崎造的巡禮之年》,暗示同時也批判了此一日本人的特殊性格。村上直言:「記憶可以隱藏,但是歷史無法改變」。
我們可以認為,橋下徹和安倍晉三的發言,都是為了七月的參議院選舉;但是沒辦法進入歷史,當然就沒辦法走出歷史。日本人的無原則與無思想,結合了日本人的合理主義與實用主義,這讓日本的現代化得以完美達成。
但是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聯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聯德一樣,老是把「力」及「利」的考量,放在一切之上的話,日本民族性的失敗,必將再來。
故京大教授高坂正堯曾說:「日本政黨政治為勝選,不管是外交或國家基本原則,盡皆可以輕鬆地作為政爭的工具。」他要說的當然是,日本的「無原則」與「無思想」,即是日本歷史反覆失敗的原因。
2013-05-24 11:57:59
阿楨
《日落真相》表裡不一的美化 by義御伊凡

日文中有兩個異義詞,分別是建前(たてまえ)、本音(ほんね),兩詞之間所強調的狀態,一個是行使於外,另一個則是發自於內,如果轉換成中國文化的解釋,就會變成「表面上是如此,實際上卻是...」。
  《日落真相》雖然是由真人真事改編,但是整體的劇情架構,以及人物的互動,仍然是在探討表裡是否一致的爭議,不管是日本的侵略行徑,與美國的報復行為,還有麥克阿瑟將軍的權謀佈局,以及日本天皇的投降示弱,表現於外的行為,和內心的期待所產生的衝突,可以看見兩國不約而同為了各自捍衛的正當性,刻意的將彼此所做出的殘暴手段美化,兩國之間的針鋒相對,更讓是非黑白出現令人困惑的灰色地帶。
  雖然是揭露二次世界大戰美、日之間的真相,然而畫面的呈現,卻不是以往的戰爭殺戮,藉由尋找昔日情人的淒美故事,穿梭在這段血跡斑斑的歷史,使得觀眾不至於正面的接受戰禍的殘酷,反而是刻意的沖淡歷史傷痕所帶來的仇恨。
  如果是將劇情的主軸定調為還原真相,愛情故事的橋段安排,似乎不需要佔據太多發展空間,回歸歷史重演,將兩國之間所採取的行動,以及所預設的立場,更清楚的完整呈現,才能夠讓真相浮出水面。然而如果主軸定調為愛情故事的延續,則應該回歸大時代兒女情結,將二次世界大戰單純作為時代背景,強調於男女主角間,令人動容的異國淒美愛情。
  劇情的分配比例,使得筆者很難去認定《日落真相》是屬於哪種類型的電影,然而排除男女主角的互動,這部電影的戲劇張力,憑良心講,真的是多虧一群硬底子的老演員撐完全場,不管是飾演麥克阿瑟的湯米李瓊斯、飾演鹿島將軍的西田敏行、飾演高橋翻譯官的羽田昌義,以及飾演日方政府官員的夏八木勳、伊武雅刀和中村雅俊,精湛的演技,將兩國間的官僚風氣,展現的淋漓盡致。
  《日落真相》從劇情的演進,只是還原同盟國與軸心國的利益交換,然而對於第三方遭受迫害的國家,卻並沒有加以著墨,避重就輕的設計,或許對於曾經歷戰爭傷痛的受害者家屬而言,這一段歷史,終究只是解開了一半的謎團。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17/34178576/
2013-10-18 10:37:02
圖博館
蔣豐:日韓因勞工索賠鬧僵,該怪誰 2019-01-11 環球時報

  2018年的最後一天,韓國最高法院針對二戰時期被強征到日本的4名原韓國勞工的索賠案做出宣判,要求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向每位原告支付賠償金1億韓元。對於一直以來強調日韓兩國已經通過1965年邦交正常化之際簽約“完全並且最終解決”了勞工問題的日本政府來說,這無異於當頭一棒。今年1月8日,韓國大邱地方法院浦項分支機搆又做出判決,扣押日本新日鐵住金公司在韓國的部分資產。對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現出惱羞成怒,高調反彈。
  究竟應該如何看待歲末年初日韓兩國之間這場“歷史牌局”的新變化呢?首先,這次韓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有可能導致近年來並不順暢的日韓關係持續走低。長期以來,圍繞著歷史問題,日韓兩國之間大多是在政府、民間團體之間交涉解決。伴隨著不同的時間、時機與節點,彼此互有進退。這次韓國最高法院以判決的方式進行“司法介入”,則讓“歷史牌局”發生了變化,打牌對手都不得不尋找新牌。解決歷史問題,需要大局觀,需要政治智慧。但是,這同樣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不可能完全是平穩和諧的。從目前看,日本政府期望通過兩國政府之間的談判來解決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它直接破壞日韓兩國的核心價值與體制——司法獨立,韓國不可能因日本的“雙重價值觀”而讓步。
  其次,韓國最高法院的這次判決,對東亞乃至亞洲的地緣政治關係都會產生影響。談到東亞和亞洲的地緣政治,從來都離不開歷史問題,簡單地說,就是離不開日本二戰期間的對外侵略問題。日本應該深刻認識到,這個問題,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也不是某一屆政權某一個協定就可以完全解決的。如今,日本政府總是說,有的鄰國在打“歷史牌”,而忽視了恰恰是日本以往的政府在二戰期間通過自身的侵略行動“授人以牌”。因此,日本政府今天應該看到這種歷史的傳承性,不斷地反省侵略歷史,不斷地真心實意推進歷史和解、國家和解、民族和解,而不是遇到對方出“歷史牌”的時候,就立刻強烈地反擊對方。
  最後,歷史是一面鏡子。明鏡高懸,總比無鏡可鑒要好。強制徵用乃至搶奪壓榨勞工的事情,並非僅僅存在于日韓之間,在中日兩國的歷史上同樣也發生過。日本政府擔心韓國最高法院的判決,會對中國的司法機構也產生影響。應該說,這種未雨綢繆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有了這種擔心以後,日本政府應該採取更加積極、主動、適應新時代的解決方法,尋求新的政治智慧。
2019-01-11 09:40:32
圖博館
歷史問題是日本與東亞關係中永遠不可回避的內容,但歷史問題又不是日本與東亞關係的全部內容。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需要時間和耐心,需要經過傷口癒合、破綻、再癒合的過程。有人總以戰後歐洲和解為例,指望亞洲走歐洲之路。筆者則認為亞洲自有地域、文化、傳統的特徵,戰後“和解之路”一定會走,但最後一定是具有“亞洲特色”的。

日媒調查顯示:日本企業呈現“親華遠韓”趨勢

  《日本經濟新聞》 2019-01-09《日本企業逐漸“親華遠韓”》的文章稱,該報就2019年的中日韓關係採訪了各國的企業經營者,發現日本企業“親華遠韓”的姿態今後將愈發鮮明。
  文章稱,韓國法院相繼判決日本企業賠償韓國前勞工,日韓兩國超過五成企業家預計雙邊關係將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2018年中日首腦舉行會談,中日關係受此帶動出現改善,期待商務交流擴大的聲音增加。
  文章指出,在日本和韓國,分別有53%和54%的企業家回答今後日韓關係將惡化。對於主要原因,69%的日本企業家和45%的韓國企業家列舉了強征勞工的歷史問題,還有28%的韓國企業家回答“慰安婦”問題。2018年12月發生了韓國海軍軍艦用雷達瞄準日本海上自衛隊巡邏機的事件,這成為日韓關係的新火種。
  對於2019年應該在哪國增加投資的問題,回答“韓國”的日本企業為零。相比之下,45%的日本企業家、77%的中國企業家預計今後兩國關係將改善。關於原因,超過六成的中日企業家列舉了中日首腦會談。
  文章稱,50%的中國企業家認為,旅遊和民間交流擴大是中日關係改善的重要原因。
  回應
日本會親華嗎?不能!
2019-01-11 09:41:49
阿楨
演員趙立新問日軍為何沒搶文物燒故宮

  趙立新,1968年出生于河南鄭州,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俄羅斯全蘇國立電影大學,曾擔任瑞典國家話劇院導演、演員,國籍為瑞典,目前在中國內地發展。因集演員、導演和編劇于一身,加上精通四國語言,被圈內譽為全能型人才,演員中的學霸。
  2019-3-31,@演員趙立新 發了一條微博,提問“英法聯軍為什麼要火燒圓明園?!”並在網友“得不到就毀滅”的評論下回復,“那紫禁城呢,是忘了還是沒帶打火石?”
  接著 ,他在4月2日突然在微博發問:“日本人佔領北京八年,為什麼沒有搶走故宮裡的文物並且燒掉故宮?這符合侵略者的本性嗎?”
  網友評論說這是因為日本人“準備佔領並統治,而不是掠奪”,結果趙立新卻回復道,如果是掠奪,為什麼“投降前”也沒燒。他還認為故宮文物被轉移的說法“不太信服”。
  言論一出,立刻引發網友的聲討。批評其“美化侵略”,在給日本人“洗地”,而且不瞭解文物被迫南遷的慘痛歷史。雖然故宮文物南遷,但來不及運走的文物遭遇浩劫,故宮損失明代銅缸54件以及2尊銅炮,後日軍又從故宮劫走銅燈亭91個和銅炮一尊,統統用來煉銅,以補軍用不足。經過統計,故宮古文物館損失191箱、文獻館損失1734箱、前秘書處損失826箱、頤和園損失89箱、古物陳列所損失113箱,總計損失2953箱。

演員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歷史觀 2019-04-04 北京青年報

所謂“歷史判斷”,必然形塑於兩個部分,也即“史實”和“史觀”。日軍侵華、南京大屠殺,沒有在北京屠城、沒有火燒故宮,這些都屬於“史實”;而如何解讀這些“事實”,如何為之歸因、如何為之賦義,這些都屬於“史觀”的範疇。
趙立新的“歷史觀”,其危險之處在於,架空了確定的、宏觀的歷史事實以及歷史評價,而拋出了一些細枝末節的偽命題,“因為沒抵抗所以沒屠城”“因為抵抗了所以大屠殺”,將侵略者的暴行歸因於受害者的“刺激”,這就算不是主觀上想替暴徒洗地,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大致相同的效果。此等奇談怪論招致輿論群起而攻之,趙立新並不冤枉。
2019-04-04 08:45:25
阿楨
賽前揚言打敗國乒,日本對國乒八戰全敗

2019-04-28,第55屆布達佩斯世乒賽落幕,國乒勇奪5冠圓滿收官。賽前揚言擊敗中國隊口號的日本軍團,也在5個單項比賽中8次遭遇國乒。結果如何呢?8戰全敗……
4月13日,即將出征世乒賽的日本乒乓球隊舉行媒體見面會。由於之前在日本舉辦的乒乓亞洲杯上,日乒四名主力慘遭國乒血洗,當時,他們的士氣稍顯低迷。就連向來張揚的華裔小將張本智和都沒了往日的鋒芒,“戰勝中國需要超常發揮……”
不過,沒有參加亞洲杯的伊藤美誠卻頗為令人矚目,豪言要打敗國乒:
“我現在狀態越來越好,本次比賽目標是三枚獎牌,金的。”
伊藤美誠本次參加了女單、女雙、混雙三個項目,兩度遭遇國乒。然後,她被打哭了……
日本女隊主帥馬場美香則在賽後反省,即便沒有這個插曲,日本也未必就能贏。“2比0領先的情況下,中國改變戰術,使用快慢速度的切換得到了很多分,但我們卻沒能對此作出良好應對。”
  回應
 日本人的劣根就在於此,出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老子天下第一。誰都瞧不上,誰都敢惹一下、結果碰到真格一下子就被打回原形了,要麼自卑哭哭啼啼,要麼死不承認是自己的問題。戰國時代起就是如此,二戰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此前一次次賭國運賭贏了,就讓日本人找不到北了,全民腦袋高熱到48度,再加上下克上的優良傳統,就敢侵華,就敢招惹美國。
 本來日本想從中國掠奪資源以戰養戰,最後發現是賠本買賣,敵後遊擊隊大幅增加了日本人的統治成本,前線國軍撐著不投降,全中國人民做出巨大犧牲抗日。沒有美蘇最後的出擊,中國一樣可以耗死日本。最直接的例證就是,日本不得已惹怒美國,攻佔東南亞和菲律賓。如果不攻佔,立馬就維持不住戰爭機器,都不用等到1945年日本國內就會亂。
 你看當年要買下整個美國的勁頭就知道日本的戰略眼光之低下,去收購好萊塢帝國大廈等等美國標誌性的事物,簡直就是得意忘形的典範。那個時候的川普就一直說要收拾日本。當然,美國馬上就收拾了日本,現在川普其實老看不上日本了,就說普京都看不上日本。
2019-04-30 08:36:14
阿楨
潘妮妮:日本文化也講情與義,但在中國人看來總覺得哪裡畫風不對?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2019-05-06 觀視頻

“義理”這個詞,確實在日本的大眾語言中還是長期存在的,一直在使用。比如我們可能熟知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是“義理的父母”;可能對於年輕的觀眾來說,更熟悉的是經常出現在動畫裡的“義理巧克力”。情人節時看到喜歡的女孩送你巧克力,特別高興是吧?結果對方跟你講,“這個是義理巧克力”。也就是說,“這不是我的本命巧克力,本命巧克力是送給隔壁那帥哥的,你這個是義理巧克力。
中國人講“忠孝不能兩全”,非常的糾結。但是我們明顯可以看到,它與義理、人情之間是不一樣的。中國“忠孝不能兩全”中的孝是私人感情,而忠是對公共的、對國家的更大範疇的感情,要從兩者中捨棄一個;但是義理和人情,人情是對自己、對家人的一些私人感情,而義理本身也是對私人的一種感情,是對主人、恩人的感情,是個人對個人的,顯然這與忠孝不太一樣。
日本現代的改革維新其實是不徹底的,於是義理的生命隨之延續。可能讓我們聯想到的一個很典型的問題,就是日本的戰爭責任問題。
日本學者丸山真男說,德國法西斯的邪惡,在於這幫人有明確的邪惡的意志——我想幹什麼事,所以我才這麼幹;而日本人發動戰爭這麼嚴重、邪惡的事情,其實他們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幹嘛,都是一種隨波逐流,你問他們責任是什麼,每個人都說“我的責任是忠於天皇”。所以這是一個“無責任的體系”,同時也會變成一個推卸責任的體系。
我們今天看到很多日本企業出事,大家都出來集體謝罪,全給你鞠躬,然而核心責任,找不到人承擔。這裡面也會看到傳統封建時代“義理”的影響。因為封建等級制的影響,接受義理的人並沒有很認真地思考“為什麼我要接受這個義理”,他僅僅覺得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恩情,所以我是必須去接受的。
  回應
日本人對人禮貌客氣,服務員對顧客微笑,都是出於“義理”,而不是本心。對日本人來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義理”的影響,所以日本人很累很壓抑。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你跟一個日本人是私人的朋友,你會覺得他(她)人很好。但是他(她)對日本政府做出的任何無理的政策和舉動都不會反對。同樣,當年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日本多數平民本身沒有什麼仇恨,也沒在戰爭中得到什麼實利,但多數平民還是支援戰爭,這也是出於“義理”。
2019-05-08 08:34:55
阿楨
村上春樹坦白:父親所屬部隊侵華時曾殺害中國俘虜 2019-05-11

   2019-05-10,在日本《文藝春秋》雜誌上,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一篇題為《棄貓 提起父親時我要講的事》的文章,首次曝出自己父親曾是侵華戰爭時期一名日軍士兵一事,侵華戰爭期間,父親所屬部隊曾殺害過中國俘虜,但其父一直對中國軍人抱有深深的敬意。
  村上春樹的父親名叫村上千秋,1917年出生,是京都古刹住持的次子。1938年時,20歲的村上千秋應徵入伍,作為照料軍馬的“輜重兵”參加侵華戰爭。父親生前幾乎從不談論戰爭,但在他小學時,父親曾突然講起自己所屬部隊殺害被俘中國士兵的殘忍情形。
   “當我還在上小學時,父親曾向我講起俘虜被殺害時的樣子。他說,中國軍人們即便知道自己馬上要被殺了,也毫不慌張,毫不害怕,只是閉著眼睛,默默地坐在那裡,然後被砍頭。我的父親,一直深懷著對中國軍人的敬意,恐怕到他死都是如此。”
   “用軍刀砍下人頭的殘忍情形,不言而喻地沉重印刻在年幼的我的心上。”但,無論這些記憶多麼令人不快、自己有多麼不願回想,人都應該將其視作自身的一部分,將其傳承下去。“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名為歷史的東西意義又在何處呢?”
  成為作家後的20多年裡,村上春樹一直沒和父親見過面,直到父親2008年去世前不久,二人才“和解”。此後,為調查父親從軍履歷,他在5年時間裡“同與父親有關的各種人見面,逐漸聽到了關於父親的故事”。
  報導稱,村上曾多次表示,日本應為過去的侵略戰爭認真道歉。2015年在接受日本共同社採訪時,村上曾說,“道歉並不可恥,(日本)侵略過他國是事實”,“歷史認識的問題非常重要,我認為,認真進行道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1年前,在接受《每日新聞》採訪時,村上還曾說過:“不論是關於日本1945年戰敗也好,還是關於2011年福島核電站洩露事故,從來沒有人真正負過責任。”
  回應
抗日戰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以上,日本鬼子所作所為滅絕人性,至今對其罪行敷衍塞責,甚至文過飾非,我只想說莫忘歷史,警鐘長鳴
村上在日本是被日本右翼分子恨如骨的,日本人裡能像村上一樣勇敢承認日本曾經犯下的戰爭罪行的文人裡鳳毛麟角。
2019-05-12 09:13:53
阿楨
未阻南京大屠殺…日皇昭和「我非常懊悔」 2019-08-19 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近日曝光的日本首任宮內廳長官田島道治與日皇昭和二戰後談話紀錄顯示,昭和私下曾對一九三七年日軍在中國大陸南京犯下的暴行表示遺憾,稱不清楚日軍所為,但希望當時能阻止這一切發生。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昭和當時基本上是個傀儡,無法阻止決意在東亞建立日本帝國的軍官。其他人則強調他實際參與日本的軍事計畫,包括授權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偷襲珍珠港。
  歷史學家畢克斯在二○○一年出版的昭和傳記中寫到,雖然南京大屠殺未經籌畫,但昭和知情並允許這項在中國的掃蕩行動,包括燒毀被認為藏有游擊隊的村莊。根據當時宮內廳長官田島道治的筆記,昭和在一九五二年二月廿日對他的助理說:「如果要談懊悔,我有非常多的懊悔。」昭和接著談到日本於一九三七年在中國發動戰爭和同年十二月攻占南京一事。戰後盟軍法庭判處犯下南京大屠殺的日本戰犯死刑,他們發現日軍在南京街頭肆意殺害中國人,約有廿萬人在日軍占領南京的六周內被殺。
  根據田島的筆記,昭和表示,他當時曾通過非正式消息來源「隱約聽到」,「有人在南京做出可怕的事,但沒有人公開談論,我也沒特別注意。但如果看到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中公開的事實,這真的很可怕」。昭和也說,他「做得不夠」,以致讓軍方激進分子進行戰爭惡行。昭和表示,他在一九四一年十月任命東條英機為首相,希望他可以約束軍中主戰派,和平解決當時日本和英美兩國的分歧。
  據紀錄,昭和在一九五一年九月十日表示:「當然,如果你說我是錯的,那麼你就是對的。」昭和承認,「這或許看來像是我在找藉口」,但他認為戰爭「無可避免」,因為主戰派軍官當時控制整個國家。
  回應
他該在國際法庭接受審訊
2019-08-22 06:58:00
阿楨
美不參戰日本「能吃全中國」?網曝兩大關鍵 2021/01/15 1

美國參戰無疑是二戰戰局翻轉的關鍵,而導因正是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有網友就提問,若美國沒有出手,日本當年是否真有辦法全面佔領中國,話題也引發熱烈討論。
該網友就在ptt貼文分析,「大家都說沒有美國的話,日本二戰早就吃下中國了,問題是光是合法割讓的台灣,日本人都搞了好幾年才全面佔領台灣,中國不知道是台灣幾倍大,有大中國思想的更多,如果沒有美國,日本真的吃得下中國嗎」。
對此不少人都抱持懷疑態度,「就是吃不下才要打美國啊,後面都沒油了」、「大概不行吧,吃下整個東北地區其實就很足夠了」、「很難說,當時日本在中國的戰場其實非常膠著,死傷也很慘烈」、「很多人以為當時日本是在中國開無雙到美國參戰,但其實美國參戰前日本就已經資本不足了」、「以戰養戰才不行的,要是只吃華北沒問題,就是打的太順,想要吃更多才會物資緊缺,連日本本土都窮死了」。
另外也有許多鄉民點出,即便能全面佔領,但統治又是另一問題,「可以但會很難統治」、「仗能贏啦,但管理是另一回事」、「佔領跟全面有效統治不一樣」、「想太多你殺太多,要有效統治就很困難」、「吃得下但是撐不久的」、「佔領是一回事,有效治理又是另外一回事。小日本沒能力統治這麼大的土地和人口,結案」。
  回應
很難想像這麼理性的文章出現在三立
世界無論左右派歷史學家早就已經透過各種第一手史料證明日軍在中國戰場早就已經陷入困境。短期的戰事優勢根本沒用,日本國內民生經濟都已經被徹底拖垮,不要說油料電力了,連糖和鹽都要靠配給。日本當初留過洋的高階將領全部反對擴大中國戰場,認為能夠維持滿州國就已經是萬幸,但是軍國民粹主義下東條英機主掌的軍部堅持全面擴大戰局。在哈佛讀過兩年書的山本五十六從開始策畫珍珠港偷襲就知道日本必敗無疑,策畫一號作戰的火田俊六更是說每次打完大型會戰,中國軍隊還是能夠馬上恢復一百萬左右的作戰部隊,連徵兵都不用。但日本已經徵到國內幾乎沒有兵可徵
2021-02-10 10:02:49
阿楨
沒有美蘇幫忙,中國能戰勝日本嗎?看看當時日本國內慘狀就有答案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9OahA3KLJ4
記得在很多年前,我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一個論調,就是——「如果沒有美國和蘇聯參戰,中國勢必會被日本的侵略打垮」,當時我還深以為然。
但是多年之後,隨著日本國內的各種資料逐漸被披露出來,我才知道日本帝國主義真的是紙老虎。尤其是在1939年侵華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後,中國軍民雖然是處於地獄模式的難度,但日本每走一步也都是如履薄冰。
固然,沒有美蘇參戰中國人民戰勝日本侵略者將需要更長的時間,也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但是,任何事情全靠外力都是不現實的,是因為中國有著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基礎,才有了美蘇介入加速日本帝國主義滅亡的結局。
是中國軍民自己的頑強抵抗才是根本原因
也許有人覺得我過於樂觀,因為日本在侵華戰爭初期的迅速推進證明了他們的實力。而我要說,日本人當初也是這麼想的,才會一步步走向滅亡。
要想全面系統的分析這個問題,可能幾十萬字都說不完,但是我今天想從一個相對比較獨特的視角來觀察,就是侵華戰爭對於日本國內的巨大影響,從而讓一些人明白——「為什麼侵華戰爭沒有美蘇也將走向滅亡」。
  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前,日本的社會情況如何
在此期間,日本國內的經濟和社會整體都處於向上的階段,文化也比較繁榮,大城市的街頭每天都在新增各類餐廳、咖啡館和啤酒館,歌舞廳和電影院也開始變的隨處可見。
  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前期勢如破竹的日本逐漸陷入戰爭泥潭
根據作家小熊英二的描述,從1938年開始,他家的生活以及社會狀況就開始逐漸發生變化。首先是東京等大城市街的計程車漸漸都消失了。開天婦羅飯店的自家開始買不到汽油生火,只能改用焦炭。而到了1939年,不僅是生火的汽油沒有,連炸天婦羅的食用油和魚都很難買到。
https://min.news/zh-tw/history/e832b1fdb944528590c2542427b5eedc.html
2021-02-10 10:06:41
阿楨
如何評價猶太人? 2020-05-29 盧克文工作室壹

在我青少年時,猶太人被包裝成一個好學、勤奮、愛讀書、擅理財,出現過無數科學家、思想家、藝術家、企業家的優秀民族。各媒體只要提到猶太民族,就會突出宣揚他們苦難深重、知恩圖報,在二戰中猶太人被德國納粹屠殺了600萬,好萊塢一遍遍地用《辛德勒的名單》提醒我們猶太人曾經有多慘,以前的中文雜誌,也著力描繪上海曾經救下部分猶太人後,猶太人默默回報的故事。中國的書店十分熱衷傳播這個理念,什麼《猶太人致富密碼》。
但是,在我這幾年開始深入瞭解世界各國的歷史時,我對猶太人的印象就產生了轉變。
在說出我的觀點前,我想說一下我的判斷邏輯。首先,我反對將任何民族進行面譜化、單一化處理,我反對極端地看待事物,不能簡單地將猶太人設定為“好人”或者“壞人”。其次,我個人跟猶太人沒有任何過節,只“以事實為標準、以利益鏈為準繩”進行分析。
第一個觀點是,今天的猶太人不太像一個靠血緣與猶太教關聯的民族,而更像是一個掌控世界金融與媒體的權貴階層。尤其是美國的猶太人。再通俗點說,今天美國的猶太階層,就相當於印度的婆羅門階層。
第二是,猶太人根本不是什麼高貴、善良、堅韌、智慧的民族,也不是什麼“神的子民”,那是他們吹出來的,他們跟其他民族本質上差不多,愛恨貪嗔癡的欲望也一樣,從來都不高級,最大的不同,是他們很會賺錢。
猶太人會告訴你他們被希特勒殺得有多慘,卻沒告訴你,當時56萬猶太人占德國人的1.5%,卻佔著德國的民生要害部門,占國民經濟收入的1/16(實際不止),猶太人放貸又一直沒什麼好名聲,希特勒順勢,殺掉了三分之一的猶太人。
二戰後,猶太人吸取了過去的教訓,開始向傳媒和文化兩大領域開始進軍,以控制美國金融、媒體、文化三大領域為基點,成功在全世界扭轉了他們過去糟糕的公眾形象。
蘇聯解體時,分食蘇聯財富的七大寡頭裡,有六個是猶太人。
  回應
70多年來經過媒體控制、道德綁票和悲情洗腦,猶太人把自己生生變成了道德禁區,說不得,碰不得,一說就是“反猶主義”。
就說二戰,要說淒慘,中國人沒被法西斯屠戮?中國人民遭遇的苦難少?憑什麼誰都敢反華?憑什麼說中國啥都沒事兒?中國啥都不敢幹,國際上動輒得咎,喘氣都是罪;猶太人啥都幹了,文明人噤若寒蟬,一個個睜眼瞎?不就是因為西方人把持國際話語權,猶太人把持西方話語權嘛。
還有一個因素,馬老漢是猶太人,然而最恨馬克思的,就是他同胞。...
2021-08-16 08:17:21
阿楨
胡錫進:日本如果廢了和平憲法,將是東亞現狀的重大改變

  《華盛頓郵報》2022-07-11社評《美國應該支持日本將其軍隊合法化》。讚揚安倍修改和平憲法的努力,主張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應該支持日本合法擁有軍事能力。由於自民黨在剛剛結束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席位,具備了在國會推動憲法修正案通過、並將之付諸全民公投的能力,自民党實現安倍這一最大“遺願”已經有了現實可能。
  美國要把日本軍國主義放出籠子,中國唯有用遠大於今天的軍事威懾力將它鎮住。
  所以,好好發展壯大吧,中國。請大家記住,日本最怕也最崇拜的就是力量。
  回應
這次沒有胡扯
老胡好樣的!
2022-07-14 08:12: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