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2 06:11:51| 人氣2,144|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字同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繼前評<書同文說同音>之後,台獨杜教長的台獨部更獨裁到要「字同義」了,那些主張多元的教改分子怎不出來批批?

愛說笑!多元(民主亦然)只是幌子,台獨才是本質核心。這些十幾年前我早在《台灣共犯體》中就已析判出。

有那麼偉大麼?我看大概是杜想從<故宮想變新宮><杜正勝逃得了嗎>脫身而已。

管他啥動機,學歷史的杜難道就不會從國府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失敗得到歷史教訓嗎?

「歷史教訓」嗎?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不會記取歷史教訓。
 
<改掉5000用詞 教科書全面去中國化>中國時報 2007.07.21韓國棟

中小學教科書全面去中國化!國父、國畫、國字、國劇、古人、水平、中日(甲午)戰爭、兩岸、台灣地區……等詞,都被教育部列為「不適合用詞」,應當的用詞,是孫中山、中國水墨畫、中國文字、中國京劇、中國古人、水準、日治、清日戰爭、兩國、我國(或台灣)……等詞。

「台灣僻處我國東南海域」的課文敘述,更不行,因為這種說法是以中國大陸為核心、以台灣為邊陲,明顯貶低台灣地位。「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所以後人尊其為民族英雄。」這也不行,因為「收復」和「民族英雄」都是有爭議性的價值判斷用詞,必須修改或刪除。

教部半年前委託「台灣歷史學會」進行一項「教科書不當用詞檢核」計畫,檢核對象含括國小、國中及高中各版本教科書。這項檢核計畫日前完成,教部隨即函轉各教科書出版社「參考」。

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表示,中小學教科書開放民編後,用詞混淆,對中小學生造成困擾,部長杜正勝發現這項問題後,才指示委託學者專家進行檢核。幾經琢磨,教育部決定委託「台灣歷史學會」進行這項研究,因為較混淆的用詞,幾乎都是歷史造成的。他強調此舉是專業的研究,和意識形態無關,也無強制修改之意。

這份厚約三百頁的檢核報告,是教育部廢除「統編本」實施「審定本」教材以來,首度發函各教科書出版社,統一規範攸關國家認同的相關用詞。現行的中小學各版本教科書,被檢核出來的不當用詞,總計不下五千詞。

這份報告檢核檢核標準不外乎以下幾項:
第一、不客觀的歷史價值判斷,刻意褒揚或貶抑的非中性詞彙。例如「國父孫中山先生說……」,應改為「孫中山先生……」。
第二、自我矮化為地區或主體意識不清。例如,「台灣地區」、「全省各地」、「兩岸」等,都是不適合用詞。
第三、對中國的稱呼未反應歷史事實與政治現況。例如,應稱「中國」卻稱「我國」,如:「王羲之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這段課文中的「我國」應改成「中國」。
第四、臺灣與中國大陸分屬不同政權時期的敘述,對中國的地名、歷史朝代、特定人物等,未加註國名。例如,「余光中,福建省永春縣人……」,應當改為,「余光中,原籍中國福建省永春縣……」。
第五、敘述日治時期臺灣的人、事、物,卻用大清帝國、中華民國紀年;如應把日治時代的民國廿三年,改為西元一九三五年。
第六、對於特定詞彙的使用不夠精確。例如,指稱中國特有的文物、書畫等,卻使用「國字」、「國畫」、「國劇」、「京劇」、「古典詩詞」等詞彙。
第七、敘述時間或對象泛指中國古代或是古代之人,卻用「歷史上」、「古時候」、「古代」、「上古時代」、「老祖宗」、「古人」等詞彙,應都改為「中國古人」。

檢核報告指出,在近現代「中華民族」一詞未出現前,應用「華夏民族」;「外省人」也應改成「中國各省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人士或新住民」;「國曆」應改為「陽曆」;「中外遊客」應改成「國內外遊客」。報告檢核出來的不適合用詞中,以中國地名前未加註「我國」用詞最多,逾二千個。

<批教部下政治棋 家長:老搞無聊事>中國時報 2007.07.21林志成

中小學教科書的「大陸」全都要改成「中國」?家長要教部「現在不去搞這些無聊事」;老師認為教學內容應該多元,不要只灌輸單一思想給學生。但一位國二學生和好友討論後決定,感覺上兩岸如不分清楚,台灣會完蛋,他支持將「大陸」改成「中國」。

台南縣歸仁國中地球科學教師楊秀碧表示,台灣和中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國人意見紛歧,教育部要將教科書中「大陸」改成「中國」,應該等社會各界有共識再來做。

楊秀碧說,過去民進黨批評國民黨灌輸學生單一思想,現在民進黨犯了跟以前國民黨相同錯誤,「只想捍衛自己價值,要消滅對方信仰」,這不是多元社會該有現象。

楊秀碧指出,教科書中「大陸」要不要改成「中國」,應該由各版本教科書自行去決定,學生讀的書有的是「大陸」、有的是「中國」,同時讓他們看到所有台灣、中國互動史料,最後他們要接受哪一個用詞,自己決定。

台北市文化國小校長黃三吉說,將教科書中「大陸」改成「中國」,沒有必要。他覺得現在較重要是將一些不符合現實內容改掉,譬如有些教科書寫中國大陸有卅五省,現在其實只剩廿二省及一些直轄市及自治區。

「教育部有更重要的事做,現在不要無聊去搞這些事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表示。他說,現在台灣政治緊繃、族群對立嚴重,如果又急著將教科書中的「大陸」改成「中國」,情勢會更惡化。他強調,「政府不應將教育拿來做為政治的棋子」,後遺症會很大。

彰化縣員林大同國中要升國二的林同學,特地和好朋友討論後決定,「我們支持將教科書中的大陸改成中國」。他說,就像「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台灣和中國應該分清楚一點,一邊一國;如果沒有,「感覺上台灣會完蛋」。

<「教育文化台獨」 書商、編者火大>中國時報 2007.07.21韓國棟

「民進黨政治台獨不敢搞,只好搞教育文化台獨!」高中康熹版歷史教科書主編、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王仲孚抨擊教部進行教科書檢核的作法,就是想要透過審查去干預教科書編輯的自由,讓他感覺彷彿回到戒嚴時期。

教育部委託台灣歷史學會研究整理的中小學教科書「用字不當」檢核結果,讓教科書相關編輯者頗為生氣。教科書出版商更直言,教育部雖然表示:「這只是參考性質」,但是「我們若不依照這種標準去編書,能通過教育部審核嗎?」書商說,以後中小學教科書,恐怕都須全面去中國化。

王仲孚表示,民進黨知道政治台獨會招致中共武力犯台,教育文化台獨則不構成中共犯台條件,於是在中小學教科書大搞台獨。他說,教部官員都是「中華民國教育部」的官員,領中華民國薪水,所作所為卻像癌細胞一樣,吸食中華民國營養,去破壞中華民國的生存。王仲孚說,審查權掌握在教育部手中,因此他主編的歷史教科書,最後還是會採用這項檢核報所列的「應當用詞」,否則審查通過不了,影響了出版社的商機,他會對不起出版社。

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召集人、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濫邪者!)表示,「國民教育」,本來就是國家意志的展現,教部完成的《教科書不適合用詞檢核》報告,基本上是國家認同「正確化」過程。他認為教部作法原則正確,但放在國家認同有爭議的台灣,很容易變成問題,教部現在要考量的是,「要做到什麼程度?」

不過有些出版社收到教育部的這份檢核報告後,火氣就大了。「教部自己很爽,我們卻被整死了!」一名教科書業者說,每年都在修教科書,如修得有道理,沒話說,但這明明是政治認同的問題,用特定意識形態「檢核」教科書用詞,「如明年換成馬英九執政,是不是又要重新檢核?」
 
<為何沒有多元聲音>中國時報 2007.07.21韓國棟

教育部推動國家認同,沒有人敢說不對;但很多人要質疑的是,為什麼認同的方向是「獨」而不是「統」?為什麼教育部委託研究的學者是獨派學者,沒有統派學者參與這項研究計畫?

目前中小學各版本教科書,有關國家認同的用詞確實混亂,有的地方稱台灣為「我國」,有的地方稱台灣為「台灣地區」;有的地方稱對岸為「中國」,也有稱「中國大陸」或「大陸地區」的。「國父」一詞也很麻煩,早期的教科書,不但要稱「國父孫中山先生」,而且國父之前還要空一格,以示尊敬。

早幾年,統獨爭議被視為教科書的禁忌,教部修訂課綱時,只要提及統獨議題編入,就會被狠狠修理;但今年九月高二學生使用的新編教科書,不但統獨爭議及兩岸關係都編入教科書,還設計活動,讓學生討論,而且沒有被修理。這顯示,社會已漸接受兩岸分治現實,將來會走向合還是分,可以理性討論。

雖然統獨爭議的死結現在還沒有解開,但這幾次大選劃開的裂痕傷痛,已經讓台灣民眾逐漸醒悟,在台灣這塊土地,不同的意識形態是可以並存的,而且應該相互尊重。「你主張統,我尊重你;你主張獨,我也尊重你;你主張不統不獨,我還是尊重你。」

教部要統一中小學教科書中有關國家認同的用詞,化解統獨爭議,站在教育立場並非壞事;但教部做這件事時,不但要尊重獨派想法,也要尊重統派及不獨不統想法,將不同意識形態學者請來,討論出目前大家都可接受的用詞。教育部想從教科書上面解決大家不敢碰觸的統獨爭議,但可惜的是,教育部只邀請了獨派學者進行這項研究,不同意識形態的學者不服,教科書的編輯、學校老師、甚至學生家長也未必服氣。

統一教科書用詞原本是一件單純的事,但是,由教育部指定某個特定單位研擬未免失之過偏,難道教育部就可以據此做成這樣一個影響深遠的決策嗎?

台長: 阿楨
人氣(2,144) | 回應(1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評政治 |
此分類下一篇:毋忘監察院
此分類上一篇:白色恐怖的真相

塵俠
幹嘛這樣畏首畏尾 沒有肩膀
老是拿學生開刀
叫學生承擔一切大人想作又因為不確定後果
所以拿學生當試驗品(祭品?)的作為
有一點最起碼的所謂&quot臺灣人的骨氣&quot的話
就勇敢去做吧--- 
廢中憲  制臺憲   定臺語為國語(官方語言)
2007-07-22 12:07:38
版主回應
沒用的啦
別說以前的乖學生無法被規訓
現今的小孩
更是强教啥就反啥
2007-07-23 07:09:52
杜獨裁
<哪條法律給教育部長定義國家的權力?>中時社論2007.07.23

教育部對中、小學教科書全面去中國化的動作,說穿了,是想在下一代腦中植下「一邊一國」的種子,從根源切除與中國的聯繫,逐漸建立起一個完全以台澎金馬為疆界的國家意識。但,目前這還是一個既敏感又高度衝突的議題,以粗暴手段強行灌輸台獨思想,將讓台灣社會進一步深陷於分裂仇恨中。

根據報導,教育部長杜正勝認為當前中小學教科書用語混淆,主動指示委託學者專家研究,受委託的「台灣歷 史學會」提出了一份檢核報告,列出多達五千項的「不當用詞」,教育部隨即將這份報告函送國立編譯館及各教科書出版社「參考」。雖然杜正勝表示這不是「去中 國化」,教育部函也只稱供「參考」,但任何人都知道,編撰教科書的出版社如果想讓教科書通過審查,當然必須非常「認真」地參考。

這份報告幾乎是針對國家定位而來,每個把台灣視為廣義中國之一部分的習慣用語,無論是基於文化、傳統還是政治,都要予以糾正。例如魯班不再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木匠,而是「中國」,「國畫」應改成「中國水墨畫」,「國字」改成「中國字」,「兩岸」改成「兩國」,「明代」要講清楚是「中國明 代」。這些習慣用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勝枚舉,如果按照新的要求全部都改過來,恐怕大街上的「川菜館」也都得加上「中國」兩字,「國語」當然更得正名為「中國語」了。

很明顯地,這是一個目的性極強的政治動作;而且與其說是「去中國化」,不如形容為「一邊一國」教育,是為台灣獨立建國打底的基礎建設。看來杜正勝想趕在陳水扁總統任期最後的這段時間,以教育部長擁有的公務職權,把國家幼苗都教導成相信中國是和台灣相區隔的另一個國家,從源頭開始調整下一代的思考方向,澆灌一套完全把中國當外國的國家定義,為將來的台灣社會培養出愈來愈全面的台獨意識,終至讓台獨成為長久的主流、永遠不敗的政治正確。

國家認同是感性而主觀的,各人有不同主張,很難彼此說服,只能相互尊重。但國家定義卻往往是個政治決定,這個決定權大部分掌控在當權者手上,而且愈是霸權心態,愈不願給予不同聲音辯論、妥協與包容的空間。擁有歷史的解釋權與國家的定位權,是權力最極致的展現,能讓當權者享受到權力的得意暢快。藉此留下歷史地位及塑造未來走向,更給人極大的自我滿足。取得政權之後的民進黨政府,試圖改變國家定位,實現自己長久的主權理念,並不讓人意外。

問題是,台灣是個民主國家,任何決策都應該符合民主與法定程序,取得充分的民意背書,何況是國家定位這麼重大的基本問題。更別提對台灣已經 嚴重撕裂的社會來說,這更是一個極端敏感,甚至痛苦的議題。但是,在教育部推動「一邊一國」教育之前,我們不曾看到經過任何法定程序、得到任何形式的民意 授權,不曾看到與全民溝通、對話、取得基本共識的嘗試,甚至不曾明白告知這些動作真正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就算是弄成個公投案,或者總統候選人納為政見, 讓大家有機會表示個意見也好,結果卻完全不走民主法治的正當程序。教育部長只負責推動教育,憑什麼權力替大家重新定義我們的國家?總統都未必有權片面決定了,一個教育部長和一個立場鮮明的學術團體,哪一條法律給他們這個權力?

而且,既然大家唾棄過去以一元思考強加於他人的霸道作法,反對以未經民意認可的政治論述進行洗腦式教育,在邁入自由開放的新時代後,我們應該學習尊重多元包容異議,讓不同的聲音都有平等的表達權,這樣台灣的文明才算有進步,過去的傷痕才算有代價。結果我們看到的是,除了強迫別人吞下的是另一套說法之外,手法和過去一樣專制,思考和以往同樣一元,論述依然只容一言堂。就思考的霸道性來說,民進黨並沒有比國民黨高明,而且還因自居族群多數而更自以為可以為所欲為。
台灣其實已轉化成一個以台灣本土為認同主體的國度,不管大家在廣義的文化血緣上有何看法,至少幾無人認為自己屬於中共那個集權國家。但這些年來,在挑撥下急速撕裂的族群關係,讓台灣社會付出了慘痛代價。操作國家認同時如果不願尊重其他族群,甚至刻意打壓,很容易引發生存被威脅的焦慮不安,導致對立益發激烈,和解繼續無望。這完全無助於求取一個共同的國家方向,也將傷害台灣的長遠利益。
2007-07-23 10:07:19
念情
我覺得
以後上課
可能會常常&quot口給&quot
光是台灣人和中國人
有時習慣用法
就常說得結結巴巴
2007-07-23 20:42:29
版主回應
無妨
誰叫咱祖先從北方中原
移民到孟子口中的南蠻鴂舌之地
2007-07-24 06:40:47
強要大考中心
強要大考中心董事 教部違法

【聯合報07.07.28洪泰雄/台大註冊組主任、大學招聯會秘書】

教育部以修正後之「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第十條規定,要求能擁有大考中心董事席次至少七席以上,亦即三分之一以上席次,本人期期以為不可。畢竟我們為法治國家,政府一切施政及作為均須依法行事: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基金會(大考中心)捐助章程應經教育部許可完成財團法人登記後始准設立,故教育部為大考中心之主管單位,教育部以修改本要點來取得三分之一董事席次,不啻為球員兼裁判,其公正性不僅令人懷疑,且難杜眾人悠悠之口。

大學入學多元方案實施考招分離政策,考試由獨立超然之大考中心負責辦理命題及相關試務工作,招生策略之擬定及分發等工作則由各大學校長所組成之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負責,兩者之間並無隸屬關係,而係以契約釐清彼此之權利義務關係。

依大考中心捐助章程第十條規定:「本會董事會由教育部代表一人(次長、主任秘書或司長)、公私立大學暨獨立學院校院長互推十八人,並由董事會選聘社會公正 人士與教育專家二人,共廿一人組成之。第二屆以後董事由前一屆董事會選聘之。董事均為無給職。」目前公私立大學校院長互推之十八人,其中九人為公立大學校長,九人為私立大學校長,以董事會成員言,多以校長為主體,十八人均以民主方式相互推選產生。若率爾由教育部指派七名董事直接介入,則此獨立超然精神將蕩 然無存,其後果不僅失去多元入學之精神,對多年來辛苦推動之考招政策將有莫大之衝擊及不良影響。

教育部修改該要點第十條之規定,其適用對象應為政府捐助之教育法人;但大考中心成立時係由公私立大學及獨立學院共同捐助設立,設立之初政府捐助比率為零。 依法律性質,大考中心並非政府捐助之教育法人,故不受該要點之拘束。建議大考中心對教育部之來函應不予理會,參考即可。
2007-07-28 09:51:10
御用邪者
院士負面笑話與「公民」教改問題

【聯合報╱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07.09.12

張茂桂/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課綱委員(台北市)
中研院院士、教育部顧問室顧問朱敬一教授,日前在「名為」(實為「假設」)高中生「人文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課堂上,將自己規劃為唯一授課者,當著約一五 ○位入學方兩周的十六歲高一學生面前,批評他們正在學習的高一「公民與社會」課程內容:「教材太差,不值得考,若硬要考,就中了『匪諜』的陰謀!」還說 「社會科學沒有標準答案、不能考」云云,據說這是當天課堂上很多的玩笑話之一。
過去數年我陸續投入重新訂定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擬定的工作,近數日和不同的高中老師與校長等務實的第一線工作者談及朱教授上述批評內容此事,大多不以 為然。這場景彷彿是在教育部蓋章支持的資優生「課外補習班」裡,任由班上的「明星補教」譏笑學校老師與其他在校同學的「一般」學習不值一顧。針對朱教授的 輕慢高論,必須予以駁斥,並正社會視聽。(張才是當局白手套、御用邪者、打手!)
一、關於「社會科學不能有『標準』答案,『公民與社會』也必定不可『考』」的問題,持平的回答應是:「看問題怎麼設計評量,使其能鼓勵思考」。的確,社會 科學的知識有隱藏價值引導性,容易引起爭議(其實這和其他許多學科一樣),表面看來似乎不應該有「標準」答案。但是,如果社會科學依然有典範傳統,有核心 關懷,「通說」與慣用概念,公民權利也有既成的典章制度,如果說完全不能考評,那恐怕也只是一種偏見。
眼前問題在於如何建構可以搭配教學目標的適當評量方式,並不是問「可考或不可以考」的二選一問題。
二、高中「社會科學資優」班的設置,本屬實驗草創,有不少疑問待解,須要慎重檢討。例如資優標準定不出來,一改再改,資優標記對於學生心理、校園「一般」 的學習風氣,是否產生不良影響,時有所聞。更重要的,「公民與社會」科現在雖然常被當成高中「社會科學」的主要學科,但「公民與社會」到底要走「公民養 成」路線,還是走「純粹」「社會科學知識學習」路線,仍有定位不明的問題。
就我近來接觸過的教育界(國、高中與大學)數百位人士,以及相關的社會倡議團體的經驗,除了少數意見外,大多認為新的「公民與社會」科應該要包含社會科學 知識,此為其必要基礎,不可或缺。但公民與社會課程,不能設定為等同大學社會科學概論精簡版或者預備科,如此將喪失培養未來成年公民,發展公民社會的諸多 可能。
現行(九五)「公民與社會」課程綱要頒佈實施同時,取代多年來的「公民」、「現代社會」與「三民主義」三科。在此之前,高中「公民」普遍有教學不正常的問 題,如被拿來配課,時數被縮減,教師背景欠缺專業化等等。各界對於建立新公民課程的關心,雖時可感受,但是卻很少有人瞭解,任何學科的轉型,其所涉及工程 之龐大,問題廣泛複雜,其實就等於是一次具體而微的「教改」。
所有過去「教改」曾出現的問題,例如規劃協調不足,同時也都是「公民與社會」轉型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面對這樣的一個「教改」難局,轉型陣痛不斷,的確須要有更多人集思廣益,願意捲起袖子投入。
希望身居政學要津又不乏機會可插手教改事業的學術菁英,必須記取自己過去的教改經驗,能知道教育的真正問題,以及擔負起改革者應有的責任倫理。
2007-09-12 08:44:28
繁簡共存
國際漢字會 統一用字>中時07.11.04徐尚禮

 同屬於漢字文化圈的韓國、中、日、台學者近日在北京開會,決定製作統一字形的五千至六千個常用漢字標準字。雖然漢字標準化以繁體中文為主,但中國一改以往的消極態度,積極爭取漢字標準化主導權,喊出「繁簡共存」口號。
 據《朝鮮日報》報導,第八屆國際漢字研討會上周在北京傳媒大學召開。會議計畫將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吸收為新會員,擴大漢字使用國家的範圍。決定製作四國漢字的「比較研究詞典」,逐漸統一各國使用的字形。
 國家(際)漢字研討會於一九九一年,由韓國發起成立。目的在預防東亞國家因為使用韓國和台灣的繁體字、中國的簡體字、日本的略字等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混亂。
 中國曾一度擔心國際統一漢字可能動搖以簡體字為主的語言政策,因此以往會議都消極以對,但這次會議卻提出了「簡體字和繁體字共存」的口號,有意在向全世界普及漢字的過程中掌握主導權。會中決定,五千多個常用標準字將以繁體字為主進行統一,如果個別漢字有簡體字,就繼續保留。
 國立台灣花蓮教育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文字協會理事長」許學仁也參與這次會議。
2007-11-04 10:48:18
阿楨
別對「說文解字」斷章取義【聯合報╱戴定國 2011.05.25

本土社團組成的「反對閩南語歧視稱呼」正名聯盟,抗議教育部將九年一貫課程「台語課程」改為「閩南語課程」,並要求為使用閩南語這一「歧視稱呼」公開道歉。
本土社團認為,根據「說文解字」一書,「閩」字原是「蛇」的意思,具有對中國閩南地區先住民及其後代歧視的意味。其實,福建自古多蛇,人們敬畏蛇,把牠當作部落的象徵,就如排灣族以百步蛇為圖騰,並無歧視之意。
………
多數台灣人的祖先來自閩南,而本土社團竟說,稱台灣人為「閩南人」是欺負人。這是昧於歷史、族群事實的詭辯,是對地名起源的不瞭解,更是以政治偏見去解讀說文解字,斷章取義。
提遠古往事,自謂祖先是蛇種、野蠻民族,罵到的是自己。東南亞的華人也自稱閩南人、廣東人等等,為何不覺被欺負?今天的福建依舊簡稱「閩」,為何無人要求改名?

台語就是閩南話?【聯合報╱鍾貴任/大學生(高雄市) 2011.05.25

近日有些閩南語社團要求教育部應將「閩南語」一詞,改回「台語」。不免讓人聯想到去中國化的味道。
筆者出生高雄美濃,是客家人。從小講客家話,閩南話只聽得懂幾分,因此常被笑「台灣人不會講台灣話」。………這種作法造成非閩南語系族群的憤怒。他們要救援母語,卻不斷凌辱其他種族。
台語,不應該是選閩南話、客家話或原住民語言等其中某一種,稱作台語。在這島上,我們大家所說的,都是台灣的語言。它是一個概括的意思,代表著族群的融合,和共同甘苦的記憶。大家都有資格說他是台灣人,他講的母語就是台語。

另參本館:書同文說同音 字同義 臺羅拼音 客語文字化 《瀕危語言研究》
2011-05-25 10:20:41
阿楨
「台語」 讓人不安的稱呼 2011-05-26 中國時報 【羅肇錦】

 這幾天報紙上又開始炒「台語」,這個讓人不安的稱呼,標題上說「台語改稱閩南話是去台灣化」(自由時報五月二十四日),我直覺的感觸是「閩南話改稱台語是去客家化」。
 在學術界,「台語」(Tai language)本來是指今天的「傣語」,而民間所流行的ho/lo hue學術界都稱閩南方言或閩南話,譯成英文時則用Minan dialect。
 後來在台灣的大眾傳播,把「台灣的語言」簡稱為「台語」,而台語之中又以閩南語最流行,說這種話的人也最多,於是大家都不顧事實,把台語等同於閩南語,譯成Taiwan language,更有人就從Chinese對譯出Taiwanese。
 以「台語」或「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犯了以偏概全、以大吃小的謬誤。這個稱呼有兩個盲點:第一,內涵上並不符合台灣所有的語言,容易引起原住民、客語等族群的不滿;第二,對廣大的閩南話不利。因為使用台灣話來代表閩南話,就自外於其他地方的閩南話,如海外的閩南話,如福建各地的閩南話,他們不可能稱他們的閩南話為「台灣話」的。因此以台灣話代表閩南話,是自我減弱語族勢力,自我縮小語言疆域的矮化做法,殊不足取。
 放眼世界各地語言,向來稱呼從根據地搬移到別處的自己的語言時,都不另外取一個新的名稱的。如阿根廷、智利或墨西哥他們在當地說西班牙語的人數,遠超過西班牙本國,但一律稱他們說的話為西班牙語(Spanish),不另稱做阿根廷話或墨西哥話。又如在巴西說葡萄牙語的人口,有一億多,比起葡萄牙本國的一千多萬,簡直不成比例,但在巴西沒有人把巴西的葡萄牙語(Portuguese)改稱為「巴西話」。
 比較不同的是美國和台灣,美國因為國勢超強影響力大,所以把「美式英語」(American English)簡稱「美語」,讓國內各不同民族都認同這個自主稱呼。然而在台灣,只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閩南人,卻硬要把自己的「閩南話」改稱為「台語」,不但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人不滿(客家人和原住民第一個反對),也因此削弱了「閩南話」的勢力,的確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非閩南語族群,看到「台語」兩字,很自然的認為是指在台灣所有常使用的語言都是台語,包括原住民語、北京語、閩南語、客語。這與中國話包括中國境內的漢語、阿爾泰語…,不能以漢語等同於中國話,也與國語不能只以北京話來替代一樣。
2011-05-26 14:08:50
版主回應
 但是目前有一種令人最難以接受的狀況是,很多人不能接受國語就是北京話,卻一再強調「台語」就是閩南話,這是很矛盾的認知。我們認為既然北京話不能等同於國語,那麼閩南話也不能等同於台語,免得被冠上「以暴易暴,不知其非矣。」的難堪。
 至於長遠以來福建簡稱「閩」,福建一帶的語言泛稱閩語。而閩南一帶的人所說的話就叫做「閩南話」。很清楚的,閩南話的名稱是純以所居住的地域來命名的,漢方言的名稱,基本上都是從居住的地方得名的,如:「吳語」在長江口,古吳國所在地。「粵語」在兩廣一帶,古為百越之地,後改稱「粵」。「贛語」在江西一帶,向來以贛江流域為代表,所以稱「贛」。
 唯獨「客語」不以居住地域來稱呼,原因是客語住地廣闊分散,無法以一個定點命名,只好以住地都是山區所以稱為「山客」(或稱山哈),「客」的原意是「山」,專指住在山上的人。因此,住在閩粵贛山區的人所說語言稱「客語」,地處閩之南的人所說的語言簡稱為「閩南語」,一點也不奇怪。
 「閩」「客」的稱呼由來已久,以本人涉獵所及,「客」的本義是彝緬語「哈」(音ha)的同音字,意指「山坡陀」,「閩」的本義是侗傣語「阪」的同音字(音ba:n),意指「村子」。如果這個說法研究底定,是以當地特色產生的稱呼,無關統獨無關褒貶,那麼沿用歷史及地域的稱呼,稱為「客語」「閩語」理所當然,何必危言聳聽惹出那麼多不安? (作者為台灣客家語文學會理事長、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所長)

留言:
又在咬文嚼字了,到民間找人問一問,有幾個人是稱閩南語,大家都嘛稱台語,就只會意識型態看事
在這邊詭辯台語是什麼鬼的根本是吃飽太閑,政府把台語改成閩南語更是他媽的浪費國家資源
給那些叫閩南語是「台語」的朋友 -當你走在廈門街上,滿街的廈門人都在講「台語」?你很奇怪他們怎麼會講「台語」?他們會認為你是肖ㄟ!台灣人有很大一部份的祖先是從閩南移居台灣的,他們把自己講的閩南語帶來台灣。同樣的語言,沒有在福建叫閩南語,在台灣卻叫「台語」這種事!英語就是英語,在英國叫英語,在澳大利亞也叫英語,在美國還是叫英語。我認為台灣人必須尊重閩南語的來源,不能擅自把閩南語改成「台語」。再舉個例子。香港人講的話還是叫廣東話,他們沒有把廣東話改成「香港話」或「香港語」。所以,我認為不宜把閩南語改成「台語」。
客家話稱閩南人為河洛人, 外省人為唐山人. 客家話裡沒有所謂的台灣人, 或台灣話. 只有河洛人, 河洛話. 客家人是從族群的平等為出發點, 但那些福佬沙文主義者總想霸佔台灣的一切. 方言文學之所以無法久傳或廣傳就是因為它的侷限性. 福佬沙文主義想自創文字推行福佬話, 就儘管做, 但根本出不了自己的小圈圈. 推行所謂的台語根本就是民進黨的政治意識
台灣自己各地的閩南語腔調都不同,哪一種算是台語?新加坡與馬來西亞華人也大都講閩南語, 他們沒來過台灣, 你們民進黨徒也要說台們是在講「台語」嗎?民進黨徒真的夜郎自大到了非常荒唐的地步! 什麼時代了蔡雜種和扁雜種以及牠的濫信徒還在玩正名真是一群狗雜種
國語,改成狗語如何?
那國語,國文是不是應改為北京語,北京文,才能表示對其他族群的尊重,真腦殘!寫文章須慎思
國語什麼時候成了北京話?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北京有北京的方言,國語是滿清入關後創造出來的語言,本來就不屬任何一地的方言,一堆呆頑豬 DiewanYes 喝多了,全成了重度腦殘,專門鬼扯蛋!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52600403.html
2011-05-26 14:15:11
阿楨
蔣為文嗆可恥 黃春明激動想打人【聯合報2011.05.26(另參本館:福佬沙文主義 莎喲娜啦‧再見

作家黃春明前天在台南演講時,遭台下成大副教授蔣為文高舉大字報,罵他不用台語文寫作「可恥」;黃情緒激動兩度衝下台要打蔣,口出五字經、比中指,被工作人員拉開。
七十六歲的黃春明昨天受訪時情緒還無法平靜,指蔣為文「太不尊重人」、「如果不是被拉住,我真的會打他」。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表示,並沒有去鬧場,只是台語文推動不易,聽演講實在「聽不下去」,忍不住才會站起來抗議。
由文建會、趨勢文教基金會、文訊雜誌及聯經出版社等單位舉辦的「百年小說研討會」,前天邀請黃春明演講「台語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包括凌煙、陳若曦、愛亞、楊照及李喬等多名作家參加,現場兩百多個座位擠得滿滿。
黃春明表示,語文的發展有背景因素,台灣過去使用漢文,日本占領後實施皇民化,有人改念日文,國民政府來了後又全面改國語,解嚴後台獨意識抬頭,台語文又跑出來,但他認為台語文在書寫與教育上有商榷之處,目前並沒有統一的版本,老師教得勉強、學生也學得痛苦。
他講到一半,蔣為文突然舉起事先準備好的大字報,上面寫著「台灣作家不用台灣語文卻用中國語創作可恥」,在現場引起騷動。
黃春明勸蔣「你等我說完,可以表達意見」,蔣仍高舉大字報,黃火大摔麥克風衝下台要與蔣理論,被工作人員拉開。
黃春明轉回台上,脫下上衣僅著白色內衣繼續演講,話題一轉,以「百年孤寂」一書作者馬奎斯也是用殖民者的語文西班牙文寫書,說明台灣人用中文寫作並不可恥。
「美國人獨立後仍使用英文,他們可恥嗎?」黃春明反駁蔣為文,認為語文本來就是「混種的」,台灣目前使用的國語與北京話已很不一樣,像是「凸槌」、「喬不攏」、「凍抹條」等,都已與台語混合。
蔣為文再次舉起海報,批黃春明不是台語文的專家,憑什麼否定台語文。黃春明衝下台,一邊飆五字經,一邊對蔣比出中指,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後來有人在現場鼓譟,「我們是來聽黃春明演講的,請你離開」,蔣才離開現場,演講也草草結束。
相 關 新 聞
台語文遭嗆 黃:成大怎有這種教授?
蔣為文:黃一再批評台語文 我才忍不住
陳芳明批:蔣為文窄化台灣文化
蔣為文學機械出身 嗆聲紀錄多
台文唯我獨尊 難道不算文化霸凌
台語文學創作 分三種(純漢字/純羅馬字/漢羅並用)
2011-05-26 14:23:21
版主回應
王道還:「母語」的演化【聯合報╱王道還2013.01.05

母語是個政治概念,與「國族」(或者「民族—國家」)一樣,都是歐洲現代史的產物。廿世紀以前,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是「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所謂風俗,包括語言。而大部分人類社會是父系社會,嫁、娶主要發生在村落之間。剛進門的新娘子除了洗手作羹湯,還必須學習夫家的語言,自不待言。好在過去流行早婚,加上娘家與婆家的空間距離不至於太大,新娘子不難克服語言適應的問題。
簡言之,傳統世界裡無所謂母語。一開始婆婆與媳婦言語不通,是常態。子女從小浸潤在父親、祖父的語言世界裡。這種父系社會有自然史根源:與人來自同一共祖的兩種非洲黑猩猩,雄性一生不離開出生的社群;雌性成年後必須出走、加入其他社群。換言之,黑猩猩社群中的成年雌性,彼此不是從小玩大的伴侶;她們必須結盟,才能抵抗雄性父子檔、兄弟檔的欺凌。
國族以民族概念為基礎。民族的要素雖然有三(血緣、文化、語言),卻以語言最顯著;何況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
不過,這個國族概念在現實世界中,根本禁不起考驗。首先,血緣難以稽考;而且人往往會以人事彌縫遺傳,如收養。其次,人有學習語言的天賦,出生在任何一個語言社群,都能學會當地的語言。再者,歷史、地理或共同利益可以創造超越民族定義的政治實體,如傳統邦國。此外,有些人文建制有強大的包容力,可將不同的語言社群結合在一起,如宗教。
無論如何,歐洲以國族為號召建立的國家,仍然依據民族定義創造了「國語」。對國境內大部分的村落,國語是與鄉音極不相同的語言。有趣的是,在國語的宣傳品中,往往把國語說成母語,也就是把母語當隱喻,重點不在「媽媽說的話」,而是血緣關係。國語政策貫徹實行之後,母語名符其實了,這個詞也就沒用了—直到新的政治動機為它找到新的政治意義。或者非政治意義。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公元兩千年起,每年二月廿一日都是國際母語日,提醒世人各國境內少數族群的權益,以促進人文多樣性、文化平等、共存共榮為理想。不過二月廿一日這個日子,仍然是政治選擇。原來是為了紀念一九五二年在孟加拉犧牲的幾位「語言烈士」。當時孟加拉還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那一天,達卡大學的學生示威抗議,要求將孟加拉地區的主要語言(與文字)列為官方語言。結果警察擊斃了幾名大學生。十九年後,孟加拉獨立。
倒是聯合晚報去年耶誕節刊出的一則國內新聞,令人有峰迴路轉的驚豔:「母語」不再是政治工具,成為表裡一致的人文概念。母語就是媽媽講的話,不多也不少。這是因為近廿年國人娶回來的外籍新娘不斷增加,她們的子女在小學學童中已超過百分之十。這些新娘在國內舉目無親、語言不通,無論自身的生活品質,甚至可能連累子女的受教品質。
新北市針對新住民設計的火炬計畫,由內政部推廣到全國,其中一個項目是母語學習營:讓子女學習母語,好與外籍母親談心。於是母語的內涵變得更豐富了:不專指母親對於子女的教育責任,而是子女為了親近母親而做的貼心努力。
源自生活的創意,才有動人的力量。
(作者是生物人類學者,任職於中研院史語所)
2013-01-05 10:28:20
台語文學創作 分三種
2011.05.26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

台語文學的創作方式,基本上分為「純漢字」、「純羅馬字」與「漢羅並用」,各種方式都有擁護族群,但最通行的台語文學作品應該還是屬漢羅並用。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林慶勳指出:用純漢字寫台灣話,約是在明鄭、清朝之後;像「歌仔冊」裡的七字仔,當時因為方便學戲者與看戲者印行的歌仔冊,就是用純漢字書寫,最為人琅琅上口的就是:「我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無人管,一心只想王寶釧……」
至於「純羅馬字」的台語文學,最著名的是早期台南教會公報,從日治時期就有,用的是教會羅馬拼音,現在仍繼續傳承中。作家蔡培火於1925年寫的散文集《十項管見》(Chap-hang Koan-kian),就是用羅馬拼音台語白話字撰寫。
「漢羅並用」在台語創作中最為通行。林慶勳表示:作者著眼於想讓大家都讀懂的功能性,漢羅是最普羅大眾的選擇。台語詩人陳明仁用庶民母語書寫鄉土,讓許多懂台語與農林生活的台灣人很感動。
成大副教授蔣為文寫的「海翁」就是漢羅並用:「我聽tioh海翁teh叫/伊,浮出我的腦海/親像teh抗議/為啥物/海/對伊來講/是痛苦的深淵!」
日治時期的台灣作家已萌發尋根傳承台灣文化的理想,推動文學台灣化、現代化,希望創作普羅大眾都能了解的文學作品。日治時期台灣重要詩人楊華,在短短卅六年生命裡寫了三百多首漢字台語詩以及白話文小說。同樣是日治時間的台灣作家賴和,晚期創作的不少小說、散文皆是用漢字抓音創作。
從日治時代到戰後,台語文學創作使用的載具一直被爭論不休,至今仍無定論。已過世的台灣文學作家葉石濤希望台灣文學不要因此而受限、窄化,他曾說:「心胸放大,台灣文學才會跟著放大!」
2011-05-26 14:52:43
版主回應
-還原台灣文學的國族認同2013-12-25旺報社評

文化的內涵是與時俱進且不斷充實豐富的,作為文化建構核心要素的文學,也是與時俱進的演變。就「中國文學」而言,隨著華僑遍及海外,及1950年後東西方陣營40年的冷戰對峙,東南亞首先出現並逐漸使用「華人」一詞,取代「華僑」與「中國人」稱謂,接著以「華文文學」取代「中文文學」和「中國文學」。時至今日,已約定俗成泛指全球範圍內以中文漢字書寫的文學。
  隨著時空推移,「華文文學」項下也出現「馬華文學」、「嶺南文學」、「客家文學」及兩岸三地的「大陸文學」、「香港文學」、「客家文學」和「台灣文學」等區域性文學,後者屬性在台灣較為人知者有「鄉土文學」、「眷村文學」、「山地文學」及冷戰時代國府倡導的「戰鬥文學」及日據時期的「皇民文學」等。
  就兩岸三地而言,無論是「嶺南文學」、「香港文學」或「客家文學」,其文學所涉及的中華國族認同,並不具有分離性。但無可諱言,「台灣文學」與島內國族認同異化密不可分。回顧台獨勢力自光復時台灣萬民慶光復到李扁執政時期進入廟堂之上,文學可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上世紀1960年代戒嚴時期,台獨在現實政治中並無立足之地,斯時台獨的分離主義意識乃寄生於文學領域。
  時至今日,台灣政治上的統獨激化反應到了文學領域,並使台灣文學活生生地淪為政治爭鬥。例如2011年5月24日,在台灣文學館舉辦的「百年小說交流與對話」研討會,黃春明、楊照、陳若曦、李喬、愛亞和凌煙等台灣知名作家均與會。但當黃春明以「台灣文書寫與教育的商榷」為題演講時,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蔣為文用上面寫著「台灣作家不用台灣語文卻用中國語創作,可恥」的海報強力打斷演講,就是變相將台語提升為「民族語言」,將台語文學與台灣文學掛鉤。但蔣為文在他的抗議牌上卻使用了「台湾」和「中国語」這樣大陸通用的簡體字來抗議,豈非五十步笑百步,何況羅馬拼音本身也是外來語,故當今「台灣文學」部分定義內涵具有中華國族認同的分離性。
  惟在國家一體化的正常情形下,中國人一向以中華文化為傲,並視地域文化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就地域而言,「台灣文學」就是時空上與台灣相關的文學。因此,就歷史長河而言,「台灣文學」不能自我設限台灣光復迄今的文學,而應上溯包括日據時期、清代及明鄭時期,亦即應貫穿台灣四百年有文字的信史,反應各個時代的變遷。
  綠色執政在文史界各個領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構台獨意識整整20年,文學領域自不可免,甚至成立「國立台灣文學館」以發揚「台灣文學」。但世間的事,客觀的歷史總是存在無法抹煞的,日前「台灣文學館」就以寬泛的屬地主義將「台灣文學視為在台灣這個地理空間所產生的文學」,該館出版的台灣文學史長編,就溯及充滿反清復明孤臣孽子忠義悲壯及眷懷故國之情的「明鄭文學」。
  就事實而言,台灣地方的閩南文化與大陸各地地域文化同步源遠流長,台灣文學與其他地方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台灣文史泰斗楊雲萍就認為:台灣文學「應該也是中國文學的一部分」。作家古遠清則從兩岸三地的角度指出:「華文文學既然包括台港澳文學在內,這台港澳文學就不可能是『他屬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更不可能『不被歸於輝煌偉大的中國文化』。海外華文文學如旅美的作家白先勇、於梨華、歐陽子等人,其『創作尊嚴』無疑有一分甚至一大部分『得自遙遠的母國文化的恩賜』。白先勇的《台北人》,就是大家熟知的例子。」
  知名作家陳映真曾直言「台灣文學是在台灣的中國文學」,因為兩岸在血緣、地緣、歷史和文化等的融合連結是過去與現在的事實,這也是為何日據時期,即使在日帝殘酷殖民統治下,台灣作家仍視中國為祖國,視「台灣文學」為中國文學的一部分。值此兩岸交流的大時代,我們應還原並傳承「台灣文學」之國族認同本質。
2014-01-08 12:45:44
jsoujsou
異體,正體,簡體

(太好笑了,異體正體傻傻分不清
更好笑的是,台灣正/簡體字的正/邪之分,沒傷到中共反而傷了自己人。)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28554

異體字之亂 十年輪迴 誰來終結2018-03-25 聯合報 葛希谷/大學教授

最近媒體報導,因為「黃」字的異體寫法,導致無法在銀行開票,甚至差點引發信用危機。其實早在二○○八年十一月時也有媒體以「姓『黃』一輩子,老師說寫錯字」為標題,報導「黃」字異寫問題。
  有趣的是,該報導最後一段提到「學者強調,字體是文化的一部分,改變速度很緩慢,部頒黃的字體迄今已廿幾年,仍有許多人沒注意到兩字差別,或許再過十年,民眾對於黃的寫法,認知上會較為一致。」今年正好滿十年,看來對「黃」字的認知,依然沒有太大的進步,爭議依舊存在。
  所謂「異體字」,是相對於「正體字」來說的,但是標準不好拿捏。比如寫作廿一的「黃」,是從西周時代傳承下來(見下圖)。
  字形表示人仰面向天(「口」旁),兩隻手下的腹部脹大,是一種殘疾之人。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要寫作「廿」(相當於「口」)、「一」(相當於「手臂」)。到了戰國中晚期開始出現筆畫省簡,秦漢隸書便出現所謂草頭「黄」的寫法。可見兩種寫法都有很早的淵源,但以正確性來說當然是廿一的「黃」。
  又比如「染」字,一般認為是上下結構,歸在「木」部。但是地下出土的秦漢古隸書、西漢銅器文字以及《說文》所載的秦小篆,都是寫作左右結構,歸在「水」部下,一直到宋代的《類篇》都是在水部(見下圖)。
  到了明朝《字彙》誤入為「木」部,《康熙字典》加以沿用,但按語已指出「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目前市面上字典沿用《康熙字典》都歸木部,只能說是「歷史共業」。這樣看來,歸在水部反而有憑有據,不能說是異體字,甚至是錯字了。
  文字演變有其序列,甲骨文、西周金文比較象形,對於國小學童來說,就像畫圖一般活潑有趣,倘若老師可以適時引導,絕對有助於正確理解字形結構,自然不容易寫錯字。大學端的中文系文字學老師,也當肩負起社會教育功能,編制正確且簡明扼要的教材供國中小的老師參酌。
  從另一方面來說,文字是人們所書寫的工具,肯定會出現各種異體的寫法。即便法律嚴密的秦朝規定要「書同文」,但檢視秦朝青銅器上的字體依然存在異體字。有理據的異體字,政府機關或許可以考慮放寬,不要再讓「異體字之亂」的新聞,於十年後再次出現。
2018-03-29 10:03:23
jsoujsou
附【圖博館】《實然觀》所言:

[故所謂漢服/字/人皆源自南蠻之楚漢、唐服/正楷/人含旗袍亦源自胡漢融合,而大漢沙文主義所言:簡體字非漢字乃邪體,不只不知清末民初以來漢字和儒教等傳統因承擔了中國衰弱的重責、而被從天下中心自大之右極陷於全盤西化自卑之左極的「邪者磚家叫獸/織識分子」之漢字革命史:先簡後併終廢、當然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的歷史實相證明中文不但廢不了連併音化也不行(日文的漢字與假名共用故廢不了而韓越漢字與併音分用故廢的了)、至於簡繁正邪之爭是一時的無謂,畢竟腔調字形非表意之體、能表達詩詞吟唱之韻味只具四聲調的北方官話亦優於保存多聲的南方方言(但音階南五北七);雖然電腦輸入下簡繁已無學習優劣之別、但既已約定成俗、就不必改繁除非為了書法美感、雙方能識簡/繁寫繁/簡便可,也不知中文只要還是表意就能發揮統一中國的作用、如像台羅併音則與台獨關聯、羅馬帝國的崩解便與各地民族語言併音化相關,台獨對此又鬧內訌:若廢國府的ㄅㄆㄇㄈ注音、改行拼音與國際接軌、又恐不能與中共的拼音區別,更不知一面自卑地去中國化一面又自大地宣稱1949尤其文革之後中華文化只在台是種矛盾分裂心理、這也存於中國周邊的日/韓:安史之亂後唐文化只在日/清兵入山海關後明文化只在韓,其實中華文化之體是創造性繼承的、改朝換代只是文明文物之形、故中國是四大農業文明中唯一幾千年不斷的文化型國家,...
  當然夷人華心只是理想的中國天下觀、現實的中國人是以父系血統之家族主義為判準、故常「家國」並稱...,而這一切在清末崇洋媚外毀損了天下觀之後可能都失準了,君不見如今港台獨以被殖民為榮,畢竟天下觀要立基於有天下最強文化如盛唐之吸引四方,而殖民時之英日便如盛唐[唐太宗和趙武靈王的「胡化」因掌握了知己知彼式「華體夷用」改革而成功、北魏孝文帝的「漢化」和唐玄宗的胡化則反之,蒙元則因拒絕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即使空前最大帝國、在中土的元代也不足百年(1271-1368),滿清則因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統治之初曾高壓(剃頭屠城等)但透過懷柔(科舉編書等)、不只明末遺老多服,連清末太平天國之亂時曾國藩等文將也以道統恢復滿清政統、而受洋式訓練的新軍武夫反滅了清朝政統成為軍閥之源、清代則近三百年(1636-1912)],除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成真,不然難再現中國天下觀)。
2018-03-29 10:07:15
圖博館
美媒:普通話在港日益流行 反映了一個事實

  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19-02-14報導,自香港1997年回歸中國以來,由於與內地的聯繫日益加強,普通話在這個特別行政區的重要性大大提高。鑒於內地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巨大的人口數量,會說普通話已經成為金融、貿易和旅遊業就業的必要條件。
  1996年香港有6.6萬名居民把普通話作為第一語言;20年後,2016年這個數字已升至13萬人,增加了99.4%。這已給香港教育部門造成了很多難題,父母們爭論不休:究竟該把孩子送到普通話學校還是粵語學校。
  目前,大約70%的香港小學使用普通話教學。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在香港普通話已逐漸被某些人視為比粵語更有用。
  今天,普通話是中國人最常用的書面和口語語言。1909年清朝政府將官話——北京人說的方言——作為中國第一國語。新中國成立後繼續使用這種語言作為官方語言。
  可是,在這段時期,香港尚未回歸祖國,廣東方言——粵語在英國人治理下的香港使用更為廣泛。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由於香港武打片和李小龍與成龍這樣的文化偶像的關係,香港輸出了語言和文化,粵語知名度激增,但是如今已是時過境遷。此後,中國內地經濟騰飛,普通話在香港愈發重要。現在,中文即意味著普通話,它已成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不過,粵語在香港也絕無消失的危險。自1996年以來,使用粵語的人口比例略有增長:從88.7%增至88.9%,香港使用粵語作為母語的實際人數也從519萬人增至626萬人。
  報導稱,今天,普通話在香港比過去更受歡迎,而且還會更加流行。這反映了一個事實:隨著時間推移,香港與中國內地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隨著二者經濟繼續融合,普通話在香港的應用會更加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粵語會消亡,相反它將繼續與普通話一樣為人們所用。
  回應
中國有無數的方言,但是因為有普通話才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印度也有無數的方言,因為沒有普通印度語,成為發展的大障礙。歐洲也有各種語言,可以看成是方言,要想出現一個強大的歐洲就缺乏一個統一的語言。因此,統一的語言和文字是一個國家能夠強大起來的必要條件,這也是中國幾千年來保持一同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文化的大一統!
2019-02-19 10:21: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