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評<書同文說同音>之後,台獨杜教長的台獨部更獨裁到要「字同義」了,那些主張多元的教改分子怎不出來批批?
愛說笑!多元(民主亦然)只是幌子,台獨才是本質核心。這些十幾年前我早在《台灣共犯體》中就已析判出。
有那麼偉大麼?我看大概是杜想從<故宮想變新宮><杜正勝逃得了嗎>脫身而已。
管他啥動機,學歷史的杜難道就不會從國府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之失敗得到歷史教訓嗎?
「歷史教訓」嗎?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不會記取歷史教訓。
<改掉5000用詞 教科書全面去中國化>中國時報 2007.07.21韓國棟
中小學教科書全面去中國化!國父、國畫、國字、國劇、古人、水平、中日(甲午)戰爭、兩岸、台灣地區……等詞,都被教育部列為「不適合用詞」,應當的用詞,是孫中山、中國水墨畫、中國文字、中國京劇、中國古人、水準、日治、清日戰爭、兩國、我國(或台灣)……等詞。
「台灣僻處我國東南海域」的課文敘述,更不行,因為這種說法是以中國大陸為核心、以台灣為邊陲,明顯貶低台灣地位。「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復臺灣,所以後人尊其為民族英雄。」這也不行,因為「收復」和「民族英雄」都是有爭議性的價值判斷用詞,必須修改或刪除。
教部半年前委託「台灣歷史學會」進行一項「教科書不當用詞檢核」計畫,檢核對象含括國小、國中及高中各版本教科書。這項檢核計畫日前完成,教部隨即函轉各教科書出版社「參考」。
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表示,中小學教科書開放民編後,用詞混淆,對中小學生造成困擾,部長杜正勝發現這項問題後,才指示委託學者專家進行檢核。幾經琢磨,教育部決定委託「台灣歷史學會」進行這項研究,因為較混淆的用詞,幾乎都是歷史造成的。他強調此舉是專業的研究,和意識形態無關,也無強制修改之意。
這份厚約三百頁的檢核報告,是教育部廢除「統編本」實施「審定本」教材以來,首度發函各教科書出版社,統一規範攸關國家認同的相關用詞。現行的中小學各版本教科書,被檢核出來的不當用詞,總計不下五千詞。
這份報告檢核檢核標準不外乎以下幾項:
第一、不客觀的歷史價值判斷,刻意褒揚或貶抑的非中性詞彙。例如「國父孫中山先生說……」,應改為「孫中山先生……」。
第二、自我矮化為地區或主體意識不清。例如,「台灣地區」、「全省各地」、「兩岸」等,都是不適合用詞。
第三、對中國的稱呼未反應歷史事實與政治現況。例如,應稱「中國」卻稱「我國」,如:「王羲之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這段課文中的「我國」應改成「中國」。
第四、臺灣與中國大陸分屬不同政權時期的敘述,對中國的地名、歷史朝代、特定人物等,未加註國名。例如,「余光中,福建省永春縣人……」,應當改為,「余光中,原籍中國福建省永春縣……」。
第五、敘述日治時期臺灣的人、事、物,卻用大清帝國、中華民國紀年;如應把日治時代的民國廿三年,改為西元一九三五年。
第六、對於特定詞彙的使用不夠精確。例如,指稱中國特有的文物、書畫等,卻使用「國字」、「國畫」、「國劇」、「京劇」、「古典詩詞」等詞彙。
第七、敘述時間或對象泛指中國古代或是古代之人,卻用「歷史上」、「古時候」、「古代」、「上古時代」、「老祖宗」、「古人」等詞彙,應都改為「中國古人」。
檢核報告指出,在近現代「中華民族」一詞未出現前,應用「華夏民族」;「外省人」也應改成「中國各省隨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人士或新住民」;「國曆」應改為「陽曆」;「中外遊客」應改成「國內外遊客」。報告檢核出來的不適合用詞中,以中國地名前未加註「我國」用詞最多,逾二千個。
<批教部下政治棋 家長:老搞無聊事>中國時報 2007.07.21林志成
中小學教科書的「大陸」全都要改成「中國」?家長要教部「現在不去搞這些無聊事」;老師認為教學內容應該多元,不要只灌輸單一思想給學生。但一位國二學生和好友討論後決定,感覺上兩岸如不分清楚,台灣會完蛋,他支持將「大陸」改成「中國」。
台南縣歸仁國中地球科學教師楊秀碧表示,台灣和中國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國人意見紛歧,教育部要將教科書中「大陸」改成「中國」,應該等社會各界有共識再來做。
楊秀碧說,過去民進黨批評國民黨灌輸學生單一思想,現在民進黨犯了跟以前國民黨相同錯誤,「只想捍衛自己價值,要消滅對方信仰」,這不是多元社會該有現象。
楊秀碧指出,教科書中「大陸」要不要改成「中國」,應該由各版本教科書自行去決定,學生讀的書有的是「大陸」、有的是「中國」,同時讓他們看到所有台灣、中國互動史料,最後他們要接受哪一個用詞,自己決定。
台北市文化國小校長黃三吉說,將教科書中「大陸」改成「中國」,沒有必要。他覺得現在較重要是將一些不符合現實內容改掉,譬如有些教科書寫中國大陸有卅五省,現在其實只剩廿二省及一些直轄市及自治區。
「教育部有更重要的事做,現在不要無聊去搞這些事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林文虎表示。他說,現在台灣政治緊繃、族群對立嚴重,如果又急著將教科書中的「大陸」改成「中國」,情勢會更惡化。他強調,「政府不應將教育拿來做為政治的棋子」,後遺症會很大。
彰化縣員林大同國中要升國二的林同學,特地和好朋友討論後決定,「我們支持將教科書中的大陸改成中國」。他說,就像「你家是你家、我家是我家」,台灣和中國應該分清楚一點,一邊一國;如果沒有,「感覺上台灣會完蛋」。
<「教育文化台獨」 書商、編者火大>中國時報 2007.07.21韓國棟
「民進黨政治台獨不敢搞,只好搞教育文化台獨!」高中康熹版歷史教科書主編、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王仲孚抨擊教部進行教科書檢核的作法,就是想要透過審查去干預教科書編輯的自由,讓他感覺彷彿回到戒嚴時期。
教育部委託台灣歷史學會研究整理的中小學教科書「用字不當」檢核結果,讓教科書相關編輯者頗為生氣。教科書出版商更直言,教育部雖然表示:「這只是參考性質」,但是「我們若不依照這種標準去編書,能通過教育部審核嗎?」書商說,以後中小學教科書,恐怕都須全面去中國化。
王仲孚表示,民進黨知道政治台獨會招致中共武力犯台,教育文化台獨則不構成中共犯台條件,於是在中小學教科書大搞台獨。他說,教部官員都是「中華民國教育部」的官員,領中華民國薪水,所作所為卻像癌細胞一樣,吸食中華民國營養,去破壞中華民國的生存。王仲孚說,審查權掌握在教育部手中,因此他主編的歷史教科書,最後還是會採用這項檢核報所列的「應當用詞」,否則審查通過不了,影響了出版社的商機,他會對不起出版社。
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召集人、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張茂桂(濫邪者!)表示,「國民教育」,本來就是國家意志的展現,教部完成的《教科書不適合用詞檢核》報告,基本上是國家認同「正確化」過程。他認為教部作法原則正確,但放在國家認同有爭議的台灣,很容易變成問題,教部現在要考量的是,「要做到什麼程度?」
不過有些出版社收到教育部的這份檢核報告後,火氣就大了。「教部自己很爽,我們卻被整死了!」一名教科書業者說,每年都在修教科書,如修得有道理,沒話說,但這明明是政治認同的問題,用特定意識形態「檢核」教科書用詞,「如明年換成馬英九執政,是不是又要重新檢核?」
<為何沒有多元聲音>中國時報 2007.07.21韓國棟
教育部推動國家認同,沒有人敢說不對;但很多人要質疑的是,為什麼認同的方向是「獨」而不是「統」?為什麼教育部委託研究的學者是獨派學者,沒有統派學者參與這項研究計畫?
目前中小學各版本教科書,有關國家認同的用詞確實混亂,有的地方稱台灣為「我國」,有的地方稱台灣為「台灣地區」;有的地方稱對岸為「中國」,也有稱「中國大陸」或「大陸地區」的。「國父」一詞也很麻煩,早期的教科書,不但要稱「國父孫中山先生」,而且國父之前還要空一格,以示尊敬。
早幾年,統獨爭議被視為教科書的禁忌,教部修訂課綱時,只要提及統獨議題編入,就會被狠狠修理;但今年九月高二學生使用的新編教科書,不但統獨爭議及兩岸關係都編入教科書,還設計活動,讓學生討論,而且沒有被修理。這顯示,社會已漸接受兩岸分治現實,將來會走向合還是分,可以理性討論。
雖然統獨爭議的死結現在還沒有解開,但這幾次大選劃開的裂痕傷痛,已經讓台灣民眾逐漸醒悟,在台灣這塊土地,不同的意識形態是可以並存的,而且應該相互尊重。「你主張統,我尊重你;你主張獨,我也尊重你;你主張不統不獨,我還是尊重你。」
教部要統一中小學教科書中有關國家認同的用詞,化解統獨爭議,站在教育立場並非壞事;但教部做這件事時,不但要尊重獨派想法,也要尊重統派及不獨不統想法,將不同意識形態學者請來,討論出目前大家都可接受的用詞。教育部想從教科書上面解決大家不敢碰觸的統獨爭議,但可惜的是,教育部只邀請了獨派學者進行這項研究,不同意識形態的學者不服,教科書的編輯、學校老師、甚至學生家長也未必服氣。
統一教科書用詞原本是一件單純的事,但是,由教育部指定某個特定單位研擬未免失之過偏,難道教育部就可以據此做成這樣一個影響深遠的決策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