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下面兩組章節的標題,可知《陳凱歌電影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又本陳墨式兼具縱向「電影史」和橫向「概論」的著作。
第一章 精神凱歌:詩人與少年。 一、“文革”之子。二、英雄之詩。 三、少年之志。
第二章 《黃土地》:自然與歷史。 一、人與大地。 二、善與求真。 三、苦與理想。
第三章 《大閱兵》:反常與常規 一、劇情與人物。 二、影像與音響。 三、思想與物件。
第四章 《孩子王》:歧義紛紜的呈現 一、敍事。 二、表意 。三、呈現。
第五章 《邊走邊唱》: 隱秘的精神自傳。 一、《命若琴弦》 二、《邊走邊唱》 三、《Life On A String》。
第六章 《霸王別姬》: 人生與戲劇。 一、人生故事。 二、影戲形式。 三、文化內涵。 四、電影規範。
第七章 《風月》:男女戰爭與遊戲。 一、真情與謊言。 二、意念與虛飾。 三、摹仿與編造。
第八章 理想衝突:從自然到自我。 一、理想的衝突 。二、自我的演變。 三、思想的尷尬。
第九章 性愛表現:從壓抑到變態 。一、壓抑。 二、茫然。 三、變態 。
第十章 傳統與流行:從民歌到俗曲。 一、“酸曲”與“進行曲”。 二、複製與創作 。三、傳統戲曲與流行歌曲 。
第十一章 物象辭典:從寫實到寫意。 一、碾盤。 二、靈牌。 三、孤樹。 四、月亮。 五、魚。 六、鏡子。 七、風箏。 八、石頭。 九、燈籠。 十、空山綴語 。
可惜只寫到《風月》,不然可能會有以下分期:「陳凱歌是中國第五代電影的領軍人物,其電影總是辭章華美,影像講究,節律佳妙,如圖畫了的詩章;又喜歡浮想聯翩,遐思層疊,意象繁複,呈少年之心態。對陳凱歌電影,電影批評界曾有過度的闡釋,也曾有缺席與失職。本文是對陳凱歌電影創作歷程的一種讀解,認為到目前為止,陳凱歌的電影創作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邊走邊唱"階段,包括<邊走邊唱>之前的四部影片,是典型的作者電影時期,可看成是其精神的自敍傳。第二階段:"風月迷茫 "階段,包括從<霸王別姬>到<溫柔地殺我>等四部影片,是作者電影與商業電影妥協的產物,述人間奇情畸戀,有靜觀也有迷茫。第 三階段:"愛之無極"階段,包括最近的兩部影片<和你在一起>和<無極>,是陳凱歌式的商業電影,主題為愛的宣敘。」(忘了是誰的論文提要了)
陳墨 被譽爲 內地“金學”第一人 >百度百科
陳墨,安徽省望江縣人。1960年生,1982年畢業于安徽大學中文系,1988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現爲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中國武俠文學學會常務理事。著作有“評金庸系列”, 另有《新武俠二十家》、《新武俠五大家導讀》、《新武俠之趣》、《海外新武俠小說論》、《細讀神雕:問世間情爲何物》、《<碧血劍>拍攝秘笈》、《武俠文宗:金庸小傳》、《中國軍事精粹》、《妙悟心禪》,以及《劉心武論》、《張藝謀電影論》、《陳凱歌電影論》、《黃建新電影論》、《費穆電影論稿》、《中國武俠電影論》、《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百年電影閃回》、《影壇舊蹤》、《半間齋影話》、《中國電影十導演》等。
陳凱歌 >百度百科
美籍華裔著名電影導演,原名陳皚鴿,祖籍福建長樂,1952年8月12日生于北京。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至今仍爲惟一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華人導演。在第47屆希臘塞薩洛尼基電影節上獲得終身成就獎。
陳凱歌出身于藝術家庭,其父是著名導演陳懷皚。少年時期經曆過文革和插隊。初中畢業後到雲南省西雙版納農墾局當工人。1970年,陳凱歌參軍1974年複員轉業1976年到北京電影洗印廠工作。1978年,陳凱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2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 ,後任北京電影制片廠導演。1984年 ,他執導的《黃土地》,以其突破性的電影語言,對中國電影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並爲中國第五代導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主要電影有《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別姬》、《風月》、《荊軻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
陳凱歌前妻是洪晃,現任妻子爲著名演員陳紅。
1970年,陳凱歌參軍。1974年複員轉業。1976年到北京電影洗印廠工作。1978年,陳凱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2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自1984年至今,他導演了《黃土地》、《大閱兵》、《孩子王》、《邊走邊唱》、《霸王別姬》、《風月》等作品。《黃土地》僅僅把故事當作外殼,它通過超時空的開拓,抒發了作者對土地、對人民的赤子之情。影片在攝影、色彩、造型、構圖等方面也出了大格,然又無不內蘊深意。《黃土地》以土地、民俗文化與人物的三者統一,以敘事因素、隱喻因素、抒情和哲理的三者統一,表現了陝西高原古樸、蒼涼、深厚的民風,表達了創作者對民族特性、農民命運的思考。影片獲1985年金雞獎最佳攝影獎;獲1985年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等6項國際獎。90年代,陳凱歌拍出大異于以往風格的《霸王別姬》。影片借助于幾位京劇演員人生、命運的曲折展現對人的生存理想與現實存在著的永恒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與闡釋。影片因其嫻熟的藝術技巧及內蘊的豐厚的東方化的人文主題獲法國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等8項國際獎。說到陳凱歌,他的夫人陳紅有點動情:“可以說陳凱歌把人生中最精彩的東西都給了電影。我記得他以前拍《刺秦》的時候,像一個苦行僧,背負了太重的曆史感、使命感,悲天憫人。但是他拍《無極》的時候我覺得他很快樂,他的人生觀有變化了。”陳凱歌的成就,首先在于其高度的人文精神,對人的本體與人的生存狀態的關注。他善于剖析曆史和傳統的重負對人精神的制約與影響,展現人的複雜性,同時,針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點。他的影片充滿了對更和諧、更明智的人類生存狀態的關切與響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紮實的藝術功力,表達強烈的人文意識和美學追求,並調動多種電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沈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電影風格。
【與《霸王別姬》】
陳凱歌電影事業的巔峰之作,從《黃土地》開始陳凱歌就以凝重深沈的電影語言呈現著自己獨有的鏡頭世界。然而《霸王別姬》是他最燦爛的一次歌唱,看罷全劇,你會禁不住長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整部電影充斥著曆史與現實的交織,仿佛戲裏戲外不分情境的糾纏掙紮。少年程蝶衣無論如何不能抗拒自己是男兒身的意識,在師傅近乎嚴酷的責打命令中硬聲聲改口說出了一句“我本女嬌娘”,那一刻起他的悲劇命運即是一種注定。
沒有人懷疑張國榮在此片中的投入演出,以至于很長的時間裏連他自己都承認很難一下子走出程蝶衣的流轉牽挂。舞臺上的生動眼眸,舞臺下不可自已的墜落沈浸,在整個曆史前進的滾滾車輪中他始終扮演著被動悵挽的角色。就如多少年前那一出英雄美人的悲劇上演時一樣,他無論如何是一個逃不開放不下的唱響挽歌者。陳凱歌在程蝶衣的身上花費了太多的心血,從開始的被迫入戲到最後的淒然自刎,一貫凝重的鏡頭竟然透出無限哀怨的惋惜。是爲他悲亦是爲己悲?!
相比之下張豐毅從形象到氣質都是男性陽剛的代表,只是不夠鮮明的愛恨情愁更使故事本身添了無限蒼涼。一個始終墜落,一個終究還是不能免俗的沈浸世事,這樣的錯位怎能不令人惋惜?
很多年前看李碧華的原著,看到的是女性細膩柔軟的淡淡憂愁;再久之前是張愛玲青澀時期的練筆之作,也是同樣的一出戲于張愛玲的筆下則多了幾分諧謔,我想世事洞明的張愛玲對人生的無常變換應是了然于心,不多的文字背後掩藏的也是無限悲涼的心境,只是她不明說,不明說,故作瀟灑的任有你我自己來看。
然而陳凱歌還是將故事搬上了銀幕,當趙季平浸透中國古典韻律的音樂配合著影像作出呈現時,我幾乎感到了一陣壓迫的沈重。扛不起的是人生,曆史,宿命和掙紮,剝離了想象的虛幻,不得不直面臺上臺下的孤獨起舞時,沒有人能夠逃脫倉皇的失落。
鞏俐在裏面的演出像是94年張藝謀《活著》的提前彩排,或許跟陳凱歌刻意凸顯張國榮有關,總覺得鞏俐的菊仙少了一些立體深沈的情緒。這個女人其實也很可悲,她跟一個男人爭奪著心愛的男人。故事和戲裏都沒有她的加入,然而生活中她不得不扮演糾結心願的女子。青樓生涯的賣笑,紅塵俗事的紛擾,走過了日日夜夜或悲或喜或剛或柔的歲月,以爲終于走到了幸福的彼岸,可是弄人的蒼生仍然不能讓她善終。她死的時候分明帶著尋求救贖的微笑,卸下僞裝的堅強,這個女人比誰都脆弱。這一次她跟死神的親吻也算是一種成全吧。
影片的高潮在我看來是文革武鬥的火焰,彌漫的火光煙霧中鏡頭對准了妝面變形扭曲的程蝶衣和段小樓。沒有人能夠解釋人性中真善對錯的變換,他們相望的眼神至今令我耿耿于懷,一個無言質問的悲苦,一個無奈受責的內疚。可是互相撕咬的同時是心裂般的疼痛,中間的那個女人何嘗不能體會?!
開始的時候是沒有燈光的體育館中場,站著遲暮的段小樓,進來的是同樣遲暮卻依然癡情的程蝶衣。結束的時候還是這樣的場景,這樣的人,中間隔著的曲折艱難,我們已經看在眼裏。于是那一個轉身的慨然自刎,我們並不驚訝,只是面對注定的悲劇,仍然免不了歎息。爲什麽虞姬注定要死在項王的前面,爲什麽如此的深情對唱換不來一次轉世的幸福?
陳凱歌不能放棄悲劇帶來的震撼和凝重,一如後來在《刺秦》中他對曆史近乎固執的迷戀。《霸王別姬》的成功來自故事,來自人物,來自導演,來自音樂,來自戲裏戲外不能分割的愛恨糾纏。這樣的電影看一次就是一次消耗,回頭張望自己和命運的連接時,前生來世的驚覺輪回是不能用言語描述的。
是宿命的注定還是今生的真相,我們不能從電影裏尋找,唯一的途徑應該是你的生活本身。
一出人生的悲劇,一首驚世的絕唱,只是看的時候不要被陳凱歌的凝重壓垮了信心的肩膀。
【人物年表】
陳凱歌1952年8月12日出生于北京。陳凱歌經曆過文革和插隊,這段經曆可參見《少年凱歌》一書。雲南省西雙版納農墾局當工人。
1970年,陳凱歌參軍,1974年複員轉業,1976年到北京電影洗印廠工作。1978年,陳凱歌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八十年代
1982年4月,畢業分配陳凱歌被分配在剛成立不久的北京兒童電影制片廠.
1984年陳凱歌被借調到廣西電影制片廠。1984年7月下旬,《黃土地》完成雙片送文化部審查,電影界一直爭議了約一年,直到1985年底1986年初,才得到充分肯定。《黃土地》讓陳凱歌一鳴驚人.
1986年7月,由吳天明擔任新廠長的西安電影制片廠投資的《孩子王》搬上銀幕。
陳凱歌于1988年應美國亞洲文化交流基金會及紐約大學的邀請,赴美訪問,並于同年獲得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評選20名“走向未來導演”第6名。3年後回國,執導《邊走邊唱》,結果受到諸多質疑。
【作品年表】
作爲導演
《梅蘭芳》(Mei Lan Fang,2008年)
《每人一部電影》(2007年),爲慶祝戛納電影節60周年,組委會邀35位與戛納有聯系的世界知名導演,各拍一支約3分鍾的電影短片,表達他們心中對于電影院的感受與感情。
《無極》(The Promise,2005年)
《殺死你的溫柔》(Killing Me Softly,2002年),陳凱歌進軍好萊塢的一部外語片
《和你在一起》(Together,2002年)
《蝶舞天涯》 (Die wu tian ya,2002年)
《十分鍾年華老去----百花深處》 (Ten Minutes Older,2002年),芬蘭/ 德國/ 荷蘭/ 西班牙/ 英國/ 中國,15位導演、15部短片,2002年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影片
《荊軻刺秦王》(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1999年)
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片及技術大獎(屠居華)
《風月》(Temptress Moon,1996年)
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片
第3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女主角提名
《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年)
作爲演員
和你在一起 Together (2002)
大宅門 (2001) ..... 府衙差官
荊軻刺秦王 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1999)
男生女相:中國電影之性別 Yang ± Yin: Gender in Chinese Cinema (1996)
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1987)
書籍作品
《少年凱歌》
《我們都經曆過的日子》
【榮獲獎項】
第四十六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及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第七屆臺北電影獎商業映演類大陸電影推薦獎
第五十一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全美影評人聯盟年度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
法國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四十七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第三十八屆亞太影展最佳導演,最佳剪輯
《邊走邊唱》(Life on a String,1991年)
戛納國際電影節競賽片
《孩子王》(King of the Children,1987年)
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影視委員會特別獎
比利時電影探索評獎活動的探索影片獎
第四十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教育貢獻獎
《大閱兵》(The Big Parade,1986年)
第十一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意大利都靈青年國際電影節大獎
《強行起飛》 (1984年),電視電影
《黃土地》(Yellow Earth,1984年)
第五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法國第七屆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瑞士第三十八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
英國第二十九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
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
美國第五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文化技術交流中心電影獎和柯達最佳攝影獎
第21屆東京電影節獲黑澤明獎
2008星光大典 年度最佳導演
http://baike.baidu.com/view/6199.html?tp=0_11
另參本館《黃土地》《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無極》《梅蘭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