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說明:我的對小威兄的回覆有點不那麼切題,只是就大方向說說自己的看法而已。下文為我回應,之後是小威兄的留言。他留言最後兩段提到我的「聯想」,其實是我工作的環境使我習慣去聯想,希望小威兄體諒;還有關於「問題」是不是敏感,我想對我是不敏感的。
=======================================
關於如何才能避免中國經濟出大問題,並提昇人民福利,自由派經濟學家和老左與新左理論家的觀點,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目前很多問題都是舊時代的遺留,例如城市與農村戶口體制帶來的很大的薪資水平差異,福利差異。這還得靠更多人口流動來舒緩,而非相反。
提出再多方案,如果還是八億農民分田地,那仍然是絕對貧困;只有轉移到城市,轉移到服務與工業部門,才能改變生活方式,提昇生活品質。這是經濟發展的第一原則,抵觸此一原則的任何方案,我都懷疑有欺騙之嫌。
大陸的城市既得利益階層放了很多氣球,總之就是要維持城鄉分立隔絕,例如我轉寄給你的文章的作者何新,就是一個例子。這種炒作中國數億人民最熟悉的左的語言,用以維護少數既得利益階層的大壞蛋,我瞧了很火大。「惡紫之奪朱」,包裝過的欺騙,更是害人。
這傢伙一以貫之的欺騙社會大眾,看他的舊作「三隻眼」、「四隻眼」就知道了。中國大陸的改革派學者根本不想理他,一些海外媒體卻往往把這等人捧得老高!還有一些對於市場經濟對於當代中國的意義認知不清的海外左派,往往也對此不察。
外界的良心美意放到當下的中國大陸的環境中,往往變質。問題常是由於海外具有「後現代」意涵的新左派,看不清當前中國仍存在的、以「左」之名行前現代殖民統治之實的老左。
就說一千多萬在廣東生活的外來勞工好了,外界說他們被剝削,嘿!他們的老家可能只有一個電器:電燈泡呢!(我媽媽的老家就是這樣一個窮地方)勞動力不移動,可能就意味了繼續三餐都是「青椒」。(還是我老媽老家的例子:青椒湯、青椒、青椒炒蛋。附帶一說,那是七年前了,現在也許因為外出打工賺錢,生活好些了。)
目前中國大陸仍然必須大力藉由對外貿易來刺激內部改革;最能推動改革的就是對外貿易,最推動改革的政府部門也是對外貿易部,國內最反對改革的也就是那些因為對外貿易而受損的既得利益國有企業部門。保護國企就是保護既得利益者,保護落後。
期望國內市場自己變好,無異於期待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善心美意,期待最腐敗的一群人變成天使。
再過一陣子,也許三、五年,也許七、八年,中國GDP的成長率會超過進出口成長率,中國的市場會變成世界商品的重要市場。他出口,他也進口;現在已經如此,未來更加如此。他佔領國際市場,世界其他國家的商品也佔領她的市場,這是互惠互利的過程。
誰獲利最大?中國勞工。
誰利益最被挑戰?中國國有企業,以及較富裕國家,例如台灣的勞工。
這就是我對當前的現實環境的認知。
(R:163.30.223.169)
--2001-07-2201:04:15-
=========================================
姓名:小威E-mail:waiting@noos.fr
留言:
沙包:
謝謝補充新數據。其實你也清楚看出問題所在。我寫這些,無非是想說明,中國的經濟發展背後,潛藏許多問題。中國的貧富差距若真到達十一倍,那是很可怕的數字(台灣目前約六倍,問題已經很大了)。問題不在於能否維持統治,而是「社會解組」的危機,這才是我關心的重點(也是聯合國《人文發展報告》的論旨)。當然,社會解組的力量,只是可能影響政權穩定性,但也可能不會發生,不過即使不發生,也不表示問題不會以其他更嚴重的方式爆發出來。我很早就說過,台灣經驗值得中國參考的部分,不是經濟發展如何成工,而是經濟發展背後的問題。可惜中國似乎一一步上台灣發展中的錯誤道路,且問題積累得比台灣還嚴重。
在資本主義經濟領域中,工資水準是國家力量最不容易介入干涉的部分,但也可能是最核心的問題,也因此,當代許多調節理論(regulationtheory)都特別重視這個變項。目前中國的實質工資水準偏低(相對於其他指標),就長期而言,這是嚴重的問題(台灣也有這個問題)。此外,中國西部地區(指文中所提的十五省)和沿海地區(環渤海、長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珠江三角洲等經濟區域)的地理經濟差距也很令人擔憂。我的態度是,中國應放緩經濟成長率,去縮小東西差距。想發展西部,不是靠輸出礦物,讓東部人在市場上賺更多,而是必設法讓西部活起來。這跟農村的問題很相似。
比方,你要有獎勵辦法,幫助農村青年貸款創業,才能有效輔導農村勞動力轉移至輕工業或服務業部門(這也是台灣過去的做法)。但你去看看中國農村青年,想創業,銀行肯借你嗎?國家介入當然會是最有效的方式,但這就意味著必須放緩沿海的成長。中國農民佔全國就業人口的百分之五十,這比例實在太高了。中國經濟若要追求長遠穩定的成長,就務必放緩成長,先以擴大內銷和流通來替代不平衡的發展模式,這同時也是依賴海外市場最低的發展模式。你想,中國就算能搶海外市場,又能搶多少?要把幾億人都轉入出口工業部門是不可能的(世界市場的規模還沒那麼大),好吧,就算海外市場還能擴充,也需要時間。但在此之前,農村問題要怎麼辦?
我這裡的討論只是就社經問題提出看法,無關政治,您也毋須聯想太多。我對台灣、中國或世界其他地區的態度都是一致的。相較於我對台灣的批評,我想我談中國,並沒有特別嚴苛。新的數據不斷在變動中,歡迎你多提供,這可以修正若干假設,但數據再怎麼修正,都不影響能客觀討論的社經規律。至於政治上的意涵,我實在不想扯進來。就像台灣的政局,我早說過「兩股力量如何發展並不重要,至少對我並不重要。我關心的是誰贏了以後要做什麼。」關心弱勢權與社會正義,是我一貫的態度,我不知道這是否與新左派有關,反正我對門派並無偏見,若您要贈我「新左派」標籤,甘受便是。
今天收到您的郵件,怵目的標題上寫著「避免與之成為隱性同盟軍」的警語。其實對我而言,思想的道路同時也是良心的道路。我不需要同盟軍,但需要繼續成長。我不玩政治,但竭誠歡迎大家批評和討論。原訂的系列論文,還要續談中國金融與國企問題,環境、社會與教育問題,以及十五計劃。大家若覺得話題太敏感,我換個題目講拉美黑非好了。只是,愈遠的問題談起來愈融洽,卻是什麼道理?
(X:212.198.37.69)
--2001-07-2107:19:28--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