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10 00:05:19| 人氣445|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北京福娃真不稱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6.01.03  中國時報
張登及(作者為英國雪菲爾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這使筆者想起了十一月中,北京揭曉奧運吉祥物。出乎意外的,呼聲最高的中國龍、東北虎、孫悟空等都沒有入選,當選的是以奧運五環色為基礎、抽象與具體並重的五隻「北京福娃」:貝貝(魚)、晶晶(貓熊)、歡歡(聖火)、迎迎(藏羚)、妮妮(京燕),合稱「北京歡迎您」。

北京選用五福娃,背後傳達的邏輯與「和平發展白皮書」是一致的:促銷「和平崛起」,矢言「絕不稱霸」。白皮書是理論表述,吉祥物是符號宣傳。由於去年下半年台灣還沉溺於選舉風暴和權鬥歹戲,對岸的這些動態沒有引起公眾注意。但是其意義與影響不可等閒視之。

中國經濟崛起和軍事現代化成績不惡,引起現狀秩序中的霸主與列強們的焦慮是正常的事。而單一大國稱霸體系,其他大國也不甘永久臣服,通常會合縱以捍衛均勢。去年上海合作組織擴及印巴伊朗,中俄擴大軍演,正是分別對付美國的北約東擴、東歐中亞「顏色革命」、亞洲的美日安保強。中、俄,南美若干新左翼政權,和部分歐陸國家不滿美英販售「自由帝國主義」,美日則指責中國企圖利用東協,搞「亞洲門羅主義」,都可以從大國權鬥得到解釋。

然而不可諱言的是,北京近年的戰略、宣傳和行動,雖然還沒有免除霸權對抗的宿命,卻至少延後了霸權對抗的發生。經濟方面,中國自身快速的增長,除了增加對全球成長的貢獻度,大陸進口也快速倍增。除了是世界第六大經濟體,也是第三大進口國。十年內中國資訊、汽車、通訊等內需將成為世界最大市場,現在已使七成以上美商在華投資營利,四成營利超過全球美商各國獲益率的平均值。

利用此一經濟優勢,中國與澳洲、加拿大和南美、非洲許多國家簽下巨額原料採購契約,在週邊則實行睦鄰,刻意放任東協對中國的出超,其經濟外交已經使跨國資本謳歌「金磚四國」,使部分發展學和國際政治學界認真思考「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的可能性。英國皇家非洲學院主席甚至認為,中國原料需求猛增甚至比發達國家減債更有利於非洲。

政治上,北京近年來已經認識到,美國霸權在東北亞與東南亞的常駐,的確起了穩住日本大幅擴軍、北韓冒險的作用,緩和了東南亞擴大與中國交往時的戒心,遏制了核擴散趨勢,使週邊環境益於管理。共黨要維繫政權,推動經改政改,必須穩住經濟上的絕對收益高速增長。如此向美國支付世界霸權大廈的管理費無傷大雅。

美國若干人士,特別是有別於新保守主義的傳統現實主義學者和自由制度主義者,也逐漸認為中國的發展並不真正損及美國的相對優勢,反而可以拉來做現狀中的責任承擔者。佐立克的言論多少代表著萊斯進入國務院後的務實,和老布希-史考克羅(Scowcroft)風格的回潮。美國繼續稱霸作莊,北京坐視增收籌碼,自由帝國主義與區域霸權主義各取所需,並不令人意外。

有兩種情況特別值得台灣關注:第一,固然霸權衝突不可避免,設若中國成功地將它盡可能延後,台灣在此過渡期獨守硬性的管制對抗路線可否持久?北京福娃若笑臉迎人十餘年,我國除了宣傳具有強烈「華盛頓共識」色彩的自由民主,訴說遭受悲情打壓,能引起多少共鳴?

第二,除了對北京的經濟後發優勢要從寬估計,臺北對其制度創新潛力也不宜輕敵。北京要將自身的增長與改革與全球的發展綁在一起,不稱霸除了對台例外,還真有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比如近年來中國國內仇日高漲,胡錦濤最就在人民大會堂「中國電影一百年」大會與趙薇、章子怡同台,確保民族主義在共黨的掌控之中。這是北京外交趨於成熟的顯例。台灣如何與這個「中國特色」共處?

北京能有福娃的智謀創意,台灣自不能關起門來做怨恨的棄嬰。台灣的軟國力還保持有限領先,政府與其玩文字猜謎,不如把握二○○六年機會之窗的最後契機。

台長: 包淳亮
人氣(445)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金磚四國」原來的英文原意,根本就不是“金磚”。不知哪個媒體為了迎合島內盲目的中國熱,將之硬是扭曲原意,翻譯為金磚,這名詞引起強烈的心理暗示,彷彿這四國是淘金天堂。卻完全忽略這四國投資環境高風險的事實。

對該四國政經情勢不了解者,很容易被誤導,而將大筆資金盲目投入,血本無歸。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取第一個字母,成為BRIC。

此BRIC,與「磚塊」Brick 同音。因此原本應該稱「磚塊四國」。

有個風行全球的Game,稱為Bricks,就是一種得分遊戲。該得分遊戲的特色是可以打到很高分,很有成就感,但是也可能死光,什麼都沒有。就是一種高風險的得分遊戲。

因此BRIC原意,有假借諧音來暗示投資在這四國,如同「一場高風險的得分遊戲」之暗喻。

簡而言之,歐美日外資敢投資中國大陸的,全都是在豪賭。他們本錢雄厚,玩得起。而台資去大陸,尤其中小企業台商,大多是被錯誤的媒體資訊所誤導。媒體瘋狂鼓吹資金西進,就如同當年盲目鼓吹投資網路股一樣,一窩瘋,非常盲目,愚蠢且不負責任。

台商目前在中國大陸,虧錢比例仍超過一半,已經是歷年來最少虧錢比例的時刻。而之所以減少虧損,原因是台資不再瘋狂投入。因為減少資金投入,因此少虧。

中國經濟,只有中共一黨賺最多,中國人民賺很少,外資大多數虧錢。本地企業與共幹勾結,用內線交易方式大力剝削本地勞工血汗錢。

整個中國經濟成長的利益果實,八成以上落入共幹的口袋。小老百姓的薪資成長極為,還經常跟不上物價膨脹率。因此長期來說,內需市場難以有根本性的成長,必定遲早會陷入停滯性經濟蕭條。現在還沒陷入,原因是外資仍在湧入,但等到外資因為無利可圖而不再湧入,中國立刻就要經濟崩盤。

這些記者不了解中國內情,一味盲目樂觀,遲早害死所有投資人。
2006-07-14 17:40:50
和平是最偉大的戰略!
小更正:

整個中國經濟成長的利益果實,八成以上落入共幹的口袋。小老百姓的薪資成長極“微”,還經常跟不上物價膨脹率。

補充: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目前大陸本地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共幹、或是共幹的親友所投資開設,而其獲利的原因,絕大多數都是與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相勾結,用特許方式獨攬特權。當中黑幕重重,被挖出檯面的僅是極少數,但已經怵目驚心。

像趙建銘這種算什麼駙馬,大陸共幹子弟每一個都是皇太子,每一個玩的錢全都比趙建銘更兇狠十倍。趙建銘與中共高幹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怎麼沒看見台灣媒體有勇氣去挖共幹內幕?
2006-07-14 17:47:10
沙包
哈哈,你應該會很喜歡自由時報吧。挖共幹內幕的事情,其實蘋果在香港也做了不少,還有就是傳統的反共報刊,像是爭鳴、開放等等。

不過把經濟發展一股腦ㄦ都說成什麼共幹皇太子云云,我是很難同意的。在學術上、經驗上都不成立。因此我很懷疑您有去過中國嗎?

問題當然有,不過那種中共是依靠貪腐外資發展的觀點,禁不起推敲,只會打壞質疑者的名聲。
2006-07-16 11:55:20
蓝岛
我是不喜欢谈论什么黑幕,或者潜规则之类的.
关键是要制度保证,否则,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都不用奇怪的.而且一定是比比皆是的.
用鲁迅的话说,
中国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坐稳了奴隶的位置的人,
还有一种就是还没有坐稳奴隶位置的人.

意思是,
没有制度,就不会有”好人”
在这样的制度下,你要找到”好人”去做这事情?
那现在就是一个努力发挥的极限了,已经是对寻找”好人”,找好人,用对人的事情,发挥到极限了,
那本身实际也就是对任何人而言,是个极限了.
因为人性本身就存在恶的一面.对任何人都不例外.并且也不可能是修炼完美的.
2006-10-06 19:10: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