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共十六大新寡頭集團。雖然這群寡頭的政績不算太差,但是「民主化」終究是必須要走的路,他們心中也許有數?不過除了政治改革,還有些別的事情,可以談談。本文談兩個:人口與知識。
本文正式刊載時編輯略有刪節,原標題為「中國應維持人口優勢、建立知識優勢」。刊載訊息如下:包淳亮,〈中國:維持人口優勢、建立知識優勢〉,《中國評論》,2005年6月,頁26-8。
以下為原文。
====
中國正在快速的發展,並可能在半個世紀內,與美國一起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政治與經濟力量,從而改變當前西方主導的國際秩序。中國人固然為此前景而振奮,但此一前景除了政治與經濟體制改革之外,還有一些值得重視的變數,需要加以特別的注意。筆者特別要強調的是中國的人口數量與中文的知識含量,認為在這兩者上有許多有待加強之處,但目前這兩個課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人口的根本重要性
中國崛起之所以影響世紀秩序,根本原因在於人口眾多。雖然無論古今,科學技術等其他因素都影響國家的強弱,但人口多寡卻也始終與國力具有絕對的相關性。誠如國際政治學者漢斯‧摩根索強調的,人口眾多未必能成為大國,但大國必定人口眾多。
一般而言,由於中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人並不擔心喪失其人口優勢。相對來說,美國由於居於人口劣勢,因此擔心中國崛起後美國霸權可能衰頹。在全球市場之下,隨著技術與財富的擴散,各國之間的人均收入將逐漸趨於一致,於是人口遠多於美國的中國與印度,在未來有趕上乃至於超越美國的潛能,從而成為新興霸權國家。然而中國的人口優勢是否果真如此突出,並非沒有疑問。
此處的關鍵在於,中國的一胎化人口政策使中國的廿一世紀人口動態變得極為可慮。目前中國每位育齡婦女一生僅生產1.2位嬰兒,居於世界最低之列,更遠低於2.3的替代水平;以此到了廿一世紀中葉,誠如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的「金磚四國」(BRICs)報告所顯示,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將與美國處於伯仲之間,而由於人口撫養比遠高於美國,因此人均生產毛額將遠不及美國的二分之一。
中國的人口政策需儘速改變
進一步言,倘若目前的人口政策未能大幅改變,則中國人口將由二十年後高峰期的不到十四億人,跌至2080年代的八億人左右,而其中僅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就達三億以上,而勞動年齡人口則將不到三億人。這樣的年齡組合,當然談不上爭奪世界霸權。
人口問題若與美國和印度作比較,會顯得更為清晰。目前美國每位育齡婦女一生的生育數(即總生育率)達1.8人,是發達國家之中相對較高的;同時每年接收移民達一百萬之眾。這兩者使得美國人口不僅將繼續大幅成長,且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也可以維持在較高的水準。英國《經濟學家》週刊曾預期21世紀中葉的美國人口將從現在的近三億增至近五億人,而歐洲將從現在的四億五千萬減至三億五千萬。文章未提及中國的狀況,但讀者從本文應可瞭解到其中的對比。
印度的人口曲線相對於中國也具有優勢。目前印度每年出生人口還在兩千萬以上,並漸趨於穩定;中國每年出生人口卻已從1970年代中期的接近三千萬,減至近年的一千五百萬左右,且每年還以近百萬的數量遞減。中國的知識界對此似乎還表現出得意的神態,對其中危機多無所察覺;或許這樣的無所察覺將有利於廿一世紀中葉之後,出現大國均勢而非新興霸權。
拋開政治不談,僅從經濟、文化或者人倫的角度來說,當前大陸的人口政策也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決策部門不應繼續把國家的問題歸咎於一些因果關係可疑的說法:無論是歸咎於六十多年前的日本侵略,因此上街抗議,或者歸咎於祖先傳承的文化,因此文革或者「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或者歸咎於人口,因此推動一胎化。這些推論與對策已經不合時宜,不進行根本的改變,對中國的外交、內政,或者國家的前景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中文含金量不足
中國崛起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中文知識力的提升,而這方面中文與英文的距離還非常遙遠。由於美國、加拿大、澳洲都是英語系國家,英語國家佔有世界最大的土地;由於兩百年來英國與美國的經濟優勢,絕大多數世界貿易都以英文開展;由於經濟優勢帶來的文化優勢,使絕大多數的新知識都被以英文撰寫。因此遊客為了玩得盡興,有很大的機會得學習英語;貿易商為了進行買賣,經常得使用英語;知識份子為了掌握新知或者發言霸權,更幾乎不得不學習英文。
不過英文勢力也不是沒有其邊界。在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強盛時,東亞的韓國、台灣等地也有許多人在掌握有限的英文後,就轉而專精地學日文;波蘭、捷克等德國周邊國家,許多人的第一外語是德文而非英文;西班牙、義大利、羅馬尼亞等拉丁語系國家的人民,常能掌握彼此語言,尤其是法文。至於東亞近年的中文熱,看來也很有可能不再退燒。
事實上,中國在世界貿易上的地位已經超過日本,緊追德國,並可能在下一個十年超過美國。世界旅遊組織預計2020年時中國將成為最大的遊客目的地,並將成為第四大的遊客輸出國。同時隨著近年高教規模的擴張,中國大學生、研究生的數量已超過美國、印度,中文網路的人口幾年內也將超過英文網路人口,中文知識的積累也會愈來愈迅速。由此看來,中文的前景似乎頗為樂觀。
然而英文的知識含金量確實還遠非中文可比。例如現在的英文學術著作,無論是自然科學或人文社會科學,絕大多數仍無須參考外文資料。研究國際政治者,當提及中國如何,也常只需參考英文相關文獻。各國知識份子爭相以在英文刊物發表文章為榮,北京大學以及台灣的大學教師評量還進一步將此種自我殖民給規範化。到華語國家留學的其他語種留學生也跟著受苦;他們絕大多數並非來自英語國家,但到華語區無論學習什麼科目,幾乎都還是要掌握英文。
現實雖然是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知識是以英文記載,其他語種無論是法文、俄文、西班牙文或者中文,都遠遠不及,但就像人口問題可以轉圜,中文知識含金量的多寡,也可以經由一些努力而改善。改善的根本之道雖在於中國一般民眾教育程度的提升,以及中國學術界整體水平的高低,但翻譯事業能否擴而廣之,也是一個便捷有效的方向。
大規模翻譯本小利大
其實只要讓全世界各種語言撰寫的科學刊物、書籍都能很快翻譯為中文,就可以提升中文的知識含量,降低一般學者皓首窮經於英文的必要性,並使本國學術著作與外國的比較由此將極為簡易,從而有助於避免濫竽充數。至於外國來華留學生,更可以在掌握中文一種外語的同時,即盡享世界知識之精華。
在此我們得面對一個現實。那些為接近中國市場而來學習漢語的留學生,相比於為掌握先進知識而來的留學生,根本上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後者的多寡才真正顯示出留學接受國的文化吸引力。而為與世界交流而學習外語,和為了掌握知識而得學習外語,也不是一個層次的問題;後者顯示國家的落後與不得不然,前者則顯示行有餘力、積極進取。
因此,華文世界必須進行大規模的翻譯事業,以提升知識含量。在翻譯事業上,美國的FBIS外電翻譯工作就是個好榜樣,但這種翻譯是基於美國人的需要;他們已經以英文掌握了新知識,但是希望再以英文掌握各地動態。華語區由於還不能直接以中文掌握絕大多數的新知識,因此當務之急應以類似的作法大規模翻譯外文新知刊物。
新的科學成果多發表在各國、各學科的學術刊物,重要學刊合計若有一千種,專業譯者數百人即可將其全數翻譯。這種翻譯成果無論是提供數千所大學圖書館陳列,以供數千萬大學生閱讀,或者上載於網路,使十餘億華文人口受惠,都功德無量。經濟上,由此減少購買外文刊物的龐大經費,並且方便了知識的傳播與積累。法律上的阻礙也甚小,因此關鍵是有一機關牽頭玉成此事。
當然,大規模翻譯不排斥各級學校的學生學習外語,甚至其基礎本就是需要一大群掌握外語的人才。然而中文知識含金量的多寡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對於中文知識的生產具有很大的加成效果,也是軟權力的基礎工程。例如東南亞國家,乃至於華人城市如新加坡、香港,現在不得不選擇英文作為高等教育用語;中文的知識含量若大為增加,這種現狀難道是不能改變的嗎?
人口要穩定、知識要累積
總之,本文認為,中國的未來除了要在政治與經濟上進行改革,以在改革中發揚法治、擴大自由、實現民主,還有許多可以注意的地方;而人口與知識含金量的問題,都是應該注意、但並未得到足夠注意的環節。
中國的總生育率若能從今日的1.2人提高到2人,中國在未來一個世紀的人口將維持在十四億人左右;但從各國經驗以及大陸當前社會氛圍看來,這應該已經沒有可能性了。然而中國的總生育率若能從目前的1.2提升到1.7,雖然總人口仍將從2030年代的不到十四億減至2080年代的十億餘人,至少也能減緩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災難。倘若中國從上到下仍把一個多世紀的貧窮落後歸咎於人口數量太多,對於當前總生育率節節下跌的趨勢無動於衷,那麼半個世紀之後的中國前景將頗為堪憂。
另方面,各國學術刊物的翻譯雖是不急之務,但愈早進行累積愈多,成就愈大。無論採分工方式或由大陸擔起責任,無論官方主動或由民間募資,無論是建立官方、半官方或私法人性質的組織,希望此一事業能及早開始。倘若華文世界十多億人口中的百萬分之一能貢獻於學術刊物的翻譯事業,就會對中文知識的積累產生顯著巨大的效果。
如此,中國乃能立足於人口優勢與知識優勢,更從容穩定的崛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