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2-06 10:58:23| 人氣2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2001年國際貿易形勢和中國競爭地位的顯著提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1年國際貿易形勢和中國競爭地位的顯著提升

2002-01-29

2001年全球經濟進入衰退,世界貿易增長從2000年的12.4%急速下跌到了1%,發達國家的進出口在2001年第二季度開始呈現衰退,亞洲發展中國家/地區的出口則早在2000年下半年開始滑坡,而中國在美、日、東南亞和歐盟等主要市場的貿易在2001年依然近乎唯一的保持增長,市場佔有率普遍提高,主要産品的出口增長速度和市場佔有率均趕上或超過了重要競爭對手——亞洲四小龍,成爲這些市場在亞洲發展中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




國際經貿形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2001年12月出版的2001、2002年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以下各點:1)除中國外,全球各國/地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全面下調,預測200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由今年5月的3.2%降爲2.6%。2)受美國資訊科技投資支出下降,國內需求回軟,消費者信心下滑,外貿收縮,股市重挫等影響,在産業供需鏈上各個經濟體景氣普遍走弱。3)9·11事件重創原已疲弱不振的美國經濟,連帶壓縮了歐盟、日本、亞洲新興經濟體以及其他各地區/國家的復蘇展望。4)爲防止經濟持續疲弱,降低風險,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年初以來通過減稅降息等措施積極推動全面寬鬆的宏觀經濟政策。5)世界經濟疲弱對於高負債的貧窮國家傷害尤大。6)9·11災難增添了全球經濟展望的不確定性,因此如何解決當前困境成爲各國政府的重大挑戰。

IMF預測200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爲1.0%,較上年的4.1%下降許多,日本景氣持續惡化,2001年經濟增長率爲-0.4%,而歐盟今年增長預測值也由5月的2.4%調降至1.7%。年初以來經濟增長逐季下滑的東亞新興經濟體(NIEs)受到美國和日本科技産業景氣衰退的打擊嚴重,由於需求萎縮、投資劇減、股市重挫以及9·11事件的後續影響等負面因素,各國政府相繼推出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但因短期內外部不景氣難以改善,今年的經濟展望並不看好。世界貿易也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下,2001年僅增長1.0%,其中以轉型中經濟表現較佳,發達經濟體增長幅度最小。



2001年世界主要國家/地區的進出口貿易比較

IMF於2001年12月出版的《世界經濟展望》最新預測資料再次全面調降2001年及2002年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率,預期2001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向下調整爲2.4%,遠低於2000年的4.8%。經濟增長遲緩也使國際貿易減弱,對國外市場依賴程度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則倍受打擊,中國的出口表現較亞洲主要經濟體出色,累計1-9月增加了7.2%,但增長率自5月起明顯減緩,至6月份甚至衰退了0.5%,1-9月進口增長了11.22%,但在6月起也降爲個位數的增加。由於此波不景氣起因於美國資訊科技産業投資泡沫崩潰,因此以IT半導體和機電産品爲出口的亞洲四小龍受創尤重。2001年1-10月中國臺灣省出口值縮減了17.1%,在四小龍中跌幅最深,韓國出口受大部分發達國經濟景氣持續低迷的影響,且半導體、電腦等資訊技術等出口主力産品長期性持續縮減,累計1-9月衰退了10.1%,新加坡自3月起也開始衰退,累計1-9月衰退了7.9%,在全球電子産品需求持續下滑,以及美國和區域經濟增長較原先預期不理想,使其出口下降,中國香港在2001年1-8月出口小幅縮減2.5%,在四小龍中跌幅最小; 2001年東南亞國家的出口情形,除越南大幅增長外,其餘大多國家均呈現負增長,其中衰退較多的是馬來西亞的7.5%,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縮減2.4%、5.6%、1.5%。



2001年以來,美國出口呈逐月遞減,自第二季起開始呈現衰退,累計1-8月減少1.4%。受美國、亞洲經濟增長減速以及全球IT相關産品嚴重衰退的衝擊,自2000年第四季起日本的出口增幅即明顯下降,2001年各月均呈負增長,累計1-9月減少了14.0%。歐元區及歐盟受歐元貶值的影響,出口在2001年上半年表現仍屬穩定,其中德國1至8月出口增長4.8%,英國則下降1.9%,1-7月法國出口增加1.9%。


國際經濟走緩,各國出口增長下降,2001年世界各國累計進口增長普遍低於2000年。然而,2001年,中國1-9月卻增長了11.2%,表現最爲突出優異。亞洲四小龍以中國臺灣省1-10月縮減22.8%最多,1-9月韓國也減少10.4%,而新加坡減少9.9%,中國香港1-8月減少1.5%。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發達國家第一季尚能維持正增長,至第二季止,則紛紛由正轉負,東南亞國家中馬來西亞、菲律賓爲衰退,而印度尼西亞增長21.8%最多,泰國與越南則維持8%以上的增長。


我國與亞洲四小龍在世界各主要市場的比較

四小龍作爲一個整體,在經濟規模上與中國相若(2000年),同爲出口導向的亞洲發展中國家/地區,主要出口目標市場與中國一致,市場競爭力(佔有率)方面長期以來與中國存在較強競爭關係,因此,本文在此選用亞洲四小龍作爲參照,說明中國2001年在世界各主要市場的表現。

1.美國市場


自2000年第四季以來美國經濟逐漸走緩,內需下滑,這種情勢反映在進口表現上,其進口在2000年10月尚有19.87%的增長,但在2001年2月開始已出現0.32%的負增長,5-7月的衰退幅度更加擴大,而美國自亞洲四小龍及中國的進口增長自2001年2月起也呈現縮減,累計1-8月美國整體進口衰退1.88%,自亞洲四小龍進口除韓國外,減幅均超過10%,就市場佔有率而言,2001年起韓國以3.02%超過中國臺灣省居亞洲四小龍之首。2001年1-8月美國自中國進口仍增長4.03%,比重也較上年增加0.48個百分點,達到了8.39%首次超過了四小龍的市場佔有率總和。主要原因是中國生産成本低廉、加以許多外資相繼將生産據點移往中國,使中國在美市場仍能穩定擴張。中國在美市場的主要出口産品除電機設備以外也全部爲正增長,且比重持續上揚。


2.日本市場


2001年受國際經貿大環境惡化的影響,日本進出口增長均較上年明顯下滑,累計1-9月出口較上年同期縮減了14.03%,進口也衰退3.99%,使得亞洲四小龍及中國在日本市場增長普遍不如2000年,其中日本自中國臺灣省進口從3月起呈現兩位數的負增長,累計1-9月衰退了14.92%,其中又以9月份減少40.42%最多,爲四小龍衰退最大者,韓國也自3月開始減退,1-9月縮減了10.69%,新加坡在日本市場衰退7.14%,爲四小龍中衰退最少者。就市場佔有率觀察,四小龍中仍以韓國的比重5.01%居領先,中國臺灣省則以4.18%居次,新加坡1.61%、中國香港0.42%比重最低。中國在日本市場持續擴張,1-9月增長7.23%,佔有率也上升至15.97%,連續6年超過四小龍的總和,並將差距逐步擴大。2001年1-9月,中國在日本的市場佔有率比四小龍的總和高出4.75個百分點,是2000年全年這一差距的2倍。除漁産品外,中國對日出口主要産品都呈較快的增長勢頭。顯示中國産品在日本市場的整體競爭力迅速提高。


3.東盟四國(泰、馬、菲、印)市場


2000年東盟四國的經貿表現,仍維持1999年的高位,除菲律賓以外進出口增長幅度均超過10%,東盟四國進口的增長率爲22.21%,中國在東盟四國市場擴張的速度仍然較快,2000年大幅增長36.02%,市場佔有率增加至4.50%。2001年1-4月東盟四國進口增長9.79%,其中自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分別衰退8.29%、5.42%及6.35%,中國臺灣省增加4.57%,而中國則大幅擴增17.23%。展望2002年的經濟,由於美國經濟增長的減緩,加上全球性電子産業可能再一次進入調整期,勢將影響東盟各國自四小龍進口的表現,情況將難以樂觀。

目前,中國在東盟的主要出口商品市場佔有率還普遍低於中國臺灣省和新加坡,但增長勢頭大大高於這兩個經濟體。在1999年以來,中國對東盟四國的出口增長速度持續高於東盟進口增長的速度,顯示出中國在東盟四國市場的重要性正日益提高。儘管如此,四小龍作爲一個整體,近年來在東盟的市場佔有率與中國的差距始終保持在15個百分點左右,顯示出東盟是四小龍與中國爭奪最激烈的市場。2001年11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意向的敲定,將使得未來中國在東盟市場的擴張進一步加速。


4.歐盟市場


2000年,歐盟在全球經濟強勁復蘇與歐元貶值等因素下,經濟穩健上升,表現在貿易上,歐盟出口增長6.48%,進口增幅爲13.76%,而亞洲四小龍及中國對歐盟出口表現除中國香港衰退4.91%外均呈現正增長,其中以韓國增長15.80%最多,中國臺灣省增長13.82%次之,新加坡小幅增長4.76%;中國則大幅擴增21.12%,表現遠在四小龍的上。2001年受國際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歐盟進口增幅較上年明顯下滑,累計1-5月增加3.18%,使得亞洲四小龍及中國在歐盟市場增長普遍不如2000年,四小龍在歐盟市場的比重均較上年同期下降。今年1-5月中國在歐盟的市場增長了12.54%,佔有率爲6.83%,較上年同期增加0.57個百分點。

中國在歐盟市場擴張的速度遠超越四小龍,中國的機械用具、運輸設備分別增長29.16%、42.40%,電機設備、鋼鐵製品的增長率也在一成以上,由於許多國際製造者將生産基地移往中國生産,在全球産品趨於價格導向的潮流下,中國價格低廉的産品已成爲歐盟買主前往採購的主要來源。2001年1-5月歐盟自中國進口的主力産品,最大宗的電機設備增長12.4%,比重較上年同期增加0.5個百分點,第二大項的機械用具增長29.16%,而運輸設備更增長了42.4%、鋼鐵製品及塑膠製品均呈較高的增速。就中國這五項産品與其他四小龍在增長率的比較,普遍出色得多,而市場占率則除運輸設備較韓國爲低外,其餘均居於領先的地位,如果將四小龍作爲一個整體,從目前的趨勢看,中國2001年在歐盟的市場佔有率首次超過四小龍已經成爲定局。中國與四小龍在歐盟市場的競爭中逐漸從劣勢轉變成並駕齊驅,並有超出的趨勢。


從以上資料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在世界主要市場的擴張速度很快,儘管四小龍的貿易總量和出口規模是中國的3倍(2000年),但在除東亞發展中市場外的世界主要市場上,中國已經全面超過了這個競爭對手,成爲美、日、歐在亞洲發展中國家/地區中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發掘外貿潛力的選擇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前景和挑戰

中國在東亞(除日本外)的發展中地區的貿易與四小龍相比依然處於明顯的劣勢,這同時也表明,東亞是中國進一步發掘外貿潛力的首選重點地區。因此,著手建立自己的國際産業分工鏈,形成並加強新的中國與東亞的互動增長關係是中國未來發展外貿的重要內容。

2001年11月中國與東盟提出了在10年內建成自由貿易區(“10+1”自由貿易區)的目標。這是世界貿易體系中第一個東亞區域的自由貿易區,覆蓋接近全球30%的人口,擁有大約世界40%的外匯儲備,國內生産總值和對外商品貿易額分別占世界總額的10%左右,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際,中國的在東亞經濟合作方面的勇敢嘗試,將促成21世紀初,世界貿易體系的重要變化。據東盟的測算,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貿易總額將從目前的1.3萬億美元大幅提高,接近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水平。各成員的區內貿易比重將從目前的20%左右提高到30%以上,區內外資比重也將有顯著提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將爲東盟國家和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增長分別貢獻1和0.3個百分點,從而使雙方的經濟發展達到雙贏。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估計還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然而,在世界經濟區域化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以外向型經濟爲主體的東亞地區長期以來,沒有形成自由貿易區並非偶然。

東亞各個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巨大,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的差距在100倍以上,遠遠高於歐盟內部16倍和北美自由貿易區內部30倍的差距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和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合作的目標和承受能力也不盡一致。自由貿易區的步伐協調不好,合作將難以深入開展。

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目前實際存在3個時間表。由於東盟有6個成員(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泰國)和中國同時又是APEC成員,按照APEC的貿易自由化時間表,這些國家在2020年前將實現貿易自由化。依照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展目前的進展,在未來10年內實現中國與東盟的貿易自由化,對所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時間表。此外東盟內部還有一個自由化的時間表,也就是在2010年建立東南亞自由貿易區,2018年之前區內貿易關稅降爲零。但這個時間表對東盟成員是區別對待的,東盟老成員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自由化進度較快,東盟新成員相對落後,自由化進程也相應落後。




因此,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中,最終時間表安排上的妥協將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合作過程中的一個複雜的問題。

東亞一直沒有形成自由貿易區,與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分不開。東亞是美國全球戰略的經濟、政治、軍事重點地區,美國不希望該地區形成獨立、強大的力量,因此,對該區域內部任何加強經濟技術合作的行動都採取密切關注,對有政治合作內容的行動,如東亞經濟論壇等,甚至多次出面干預。前面提到過,東亞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高度依賴美國經濟,目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各成員對美貿易的比重,比域內貿易的比重還要高,對美出口占出口總額的比重超過了對日本出口的比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過程中,各個重要議程和步驟都要考慮美國這個不在場的重要成員的影響和作用。


非經濟因素的挑戰也不容忽視。今後整個東亞地區的政治、戰略與安全的局勢與環境和自由貿易區的成立息息相關。在未來5到10年之間,台海兩岸獨統的問題,印尼政權轉型的陣痛,南中國海主權糾紛的問題等,任何一方的衝突都會影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成立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東盟成員對中國的期望值可能遠遠超出了我國的經濟承受能力。以往東亞地區的日本雁陣中,日本向東盟的直接投資一直是維繫和發展日本與東盟經貿關係的主要紐帶。雖然日本雁陣已經瓦解,但東盟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在其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仍選擇外資依賴的發展途徑,許多國家希望來自中國的新增的投資能抵消其他國家投資的減少,使東盟地區的外資增長得到恢復和保持。但以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尚不能滿足其全部需要。此外,由於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尚未走出金融危機陰影,又遭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外貿、外資受到嚴重影響的東盟國家希望能從中國得到更多的經濟增長助力,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後,東盟勢必在開放市場等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在處理這些問題上,中國政府需要遠見、決心與膽略。

作者:國家資訊中心 秦海菁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1月29日第7版
http://www.drcnet.com.cn/html_document/guoyan/greatview/2002-01-29/BD3BC0A6DF85387B48256B50000F7496.asp




照片:印度奧里薩省玩偶。Tino攝。

台長: 包淳亮
人氣(2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