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5 00:46:10| 人氣6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8-1 「霧峰學‧學霧峰」授課大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課目概要

 

本課程在於彰顯人的存在價值,人與自然和所生長土地的不可分割性。人與所處社會的相依存,取之於社會,服務社會,對所處社會的了解與接納,是本課程的基本訴求。

 

本課程的構想來自於引導學生對於本體知識的探索,學生從己身經驗出發去看待知識,透過閱讀、反思、討論、批判,在實務與理論中來回辯證,了解己身所處的時代與所屬的文化,繼而了解其存在價值。

 

本課程邀請不同背景的講師授課,開放不同學群與文化背景的學生選修,引導學生從多元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老師學生形成學習圈,共同思考,合作學習。

 

本課程涵蓋人文、歷史、文學、社區、空間、產業等不同領域的知識,有助於啟發學生的知識、發揮其創意,俾使專業研究與直覺之創意結合,賦予專業知識新意涵。

 

本課程探討霧峰之過去與觀察其現況、繼而展望其未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藉由問題的探討穿越專業間的藩籬,並以開放的胸懷與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習者互動,發揮潛能,彼此激勵,知識在辯證中成長。

 

 

教學目標

 

透過社區實地體驗與接觸,了解霧峰文化、歷史、文學、詩歌和環境空間。

藉由小組撰寫報告,學習團隊合作,共同創造知識。

開創在地新視野,立足霧峰,與國際接軌。

建立社區與大學的夥伴關係。

 

教育目標

 

提供學生多元化教育,以增加其通識涵養。

重視博雅教育,陶冶學生身心靈的均衡發展。

架構博通理念,提昇「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應用科學」的通識素養。

 

 

評量方式

 

上課出席、參與討論           ………………..      20%

期中學習評量                  ………………..      (30%)

罩子製作……………………………………………..… …20%

期末「田野調查」報告(小組)與個人心得報告        (30%)

 

課堂要求

 

(1)認真上課,上室外課時,保持秩序,認真學習。

(2)到社區上課時,保握住學習機會,把社區看成學習的場域,多觀察,多紀錄。

 

教科書與參考書目或網址

 

(1) 謝仁芳(2007)。霧峰林家開拓史。台中縣霧峰鄉:貓羅新莊文史工作室。

(2) 霧峰文化創意協會(2005)。紀錄光復新村的口述歷史。

(3) 霧峰文化創意協會(2005)。擁抱在地人的感情:霧峰履歷創作。

(4) Meskill, J. M. (1979)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ew Jersey, 1979。中文譯本,王淑掙(1986)。霧峰林家台灣拓荒之家。台北:文鏡出版社。

 

(5) 黃富三。(1987)。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6) 黃富三。(1992)。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7) 許雪姬。台中縣口述歷史第五輯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頂厝篇、下厝篇)

(8) 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9) 郭雙富,《櫟社風流應猶在-櫟社拓碑手冊 

(10) 黃圻文(2004)。神彩揮揚:黃圻文的藝術世界。台中縣豐原市:中縣文化。

(11) 黃得時,梁任公遊台考。台灣文獻163期。

(12) 林伯維,文化協會的年代。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13) 沈哲洲(2002)。萊園寫真。台中縣:明台高中。

(14) 劉還月(1996)。田野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常民文化。

(15) 劉永毅(2003)。霧峰林家等待明天。台北。

 

(16) 葉榮鐘(2000)。台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

(17) 連雅堂(2001)。台灣通史。台北:黎明。

(18) 李筱峰(2000)。台灣史100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19) 戴寶村。林獻堂與近代台灣民主運動

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1022.htm

(20) 每個學期師生作品

 

課程內容與進度

 

週次與日期

內容

備註

1 98/09/15

課程統整介紹、說明課程二大單元:(1)霧峰文史、(2)田野調查。詳述教學目標、與學生討論課程內容、介紹講師、了解教師與學習者的要求與期待  

廖淑娟 

2 98/09/22

歷屆期末成果分享一

廖淑娟

3 98/09/29

歷屆期末成果分享二

廖淑娟

4 98/10/06

服務學習理念

廖淑娟

5 98/10/13

阿罩霧迷情展覽介紹與討論

何佳修

6 98/10/20

罩子說明與實際操作

孫崇傑

7 98/10/27

彩繪罩子內容布置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8 98/11/3

阿罩霧迷情展覽討論檢討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9 98/11/10

期中考、田野分組、田野踏查準備

廖淑娟 

10 98/11/17

田野踏查(一)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11 98/11/24/

田野踏查(二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12 98/12/01

田野踏查(三)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13 98/12/08

回教室討論

廖淑娟

14 98/12/15

田野調查(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15 98/12/22

田野調查(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

16 98/12/29

期末成果報告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繳交「田野調查」組報告(含心得),加分週

17 98/01/05

期末成果報告 

廖淑娟暨社區教師群,繳交「田野調查」組報告(含心得) 

18 98/01/12

學期回顧 

廖淑娟 

台長: 主持人:廖淑娟老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