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六種罪孽之相時須趕緊懺悔和拜懺的方法╱淨界法師
本文來源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26/256102.html
“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捨舊圖新,幸勿自誤!”
好,我們怎麼知道我們身口意已經背負重罪要懺悔呢?這以下有六種情況,都必須要趕緊的利用時間,把這個罪懺掉,否則臨命終的時候就不吉祥了,這有六種,這個是越後面越嚴重。
先看第一個,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這個人你經常覺得,你那個心老是昏昏鈍鈍的,就表示你那個明了性的外面,有一層罪業在遮住你了,因為這不正常。正常人的心是明了性很強的,你就是覺得精神昏昏鈍鈍的,那個心識昏昏鈍鈍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無事而常起煩惱,這更嚴重了,不但是昏鈍,你經常莫名其妙躁動不安,這個業力就比之前那個更嚴重了,它不但是遮蔽你,它已經有一種活動力開始活動了,因為這個罪業是躁動性的,善業是寂靜性的。
第三個,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你見到有德行的君子,應該要隨喜讚歎,結果你反而心虛,這個就是你罪業的第三種狀態。但是到這個時候,問題都還不大,都只是一個業力的問題。但如果這個時候你不懺悔,繼續造作下去,那就不是業力問題,就破壞善根了。前面三個是增長罪業,這三種是罪業的增長相狀,四、五、六就是善根的傷害了。第四,或聞正法而不歡喜。你聽到正法,你應該要歡喜讚歎,結果你反而排斥,表示你已經是無慚無愧了。第四個,你的善根已經失掉了。第五個,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幫助別人應該得到讚美,結果人家反而傷害你。這個就是《金剛經》說的,你在弘法或者在做義工,你本來是在造善事,結果反而產生很多的問題,那表示你過去一定有罪業,這種情況就是好現象了,重報輕受了。
這第五個。當然這個地方也表示,你的罪業要懺悔了,因為它善業跟罪業,兩個互相的衝擊,它會先把罪業逼出來。
第六個是最嚴重的,夜夢顛倒,妄言失志。這個人已經顛三倒四了,這個人根本談不上善根了,已經沒辦法判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了,內心的觀照善根完全喪失了。
以上六種都是罪孽之相,就是有重大罪業之相,那怎麼辦呢。苟一類此,即須奮發,捨舊圖新,要把握時機好好懺悔了,這個地方就是說什麼呢?因為這個造罪它要得果報,先有一個種子的過程,但這個種子是沒有形相的,所以我們很難去看到內心的種子,到底我是不是有業種子,你看不到,那怎麼辦呢? 佛菩薩的智慧,就是這個種子,當你有這個業種子,罪業種子的時候,它有些徵兆出來。
我們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你看到大風吹就知道要下雨了,一種徵兆。正常人的內心在唯識學上說,一個修行人的內心有三種功德,修行人你有修戒、定、慧,第一個,明了性很強,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第二個,它是寂靜的,明了,就是不暗鈍,它是寂靜,它絕對不能躁動,你平常沒有事在那個地方,你的心是寂靜的,安穩的。第三個是法喜,帶有一種淡淡的歡喜,它那個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是你內心有一個法,念佛持咒,你自然會產生一種法的力量的歡喜,由內生出來,內心生出來,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的。
前面的六種情況,跟這三種功德都不相應,它既不明了,也沒有寂靜,也沒有法喜,所以合理的推論,你那個明了的心,已經有罪業遮住了,有一片烏雲遮住了,要趕緊處理了,這是判斷這個懺悔的對象。
我們看拜懺的方法:一、請聖明證。二、說己罪名。三、立定誓願。四、讀誦禮拜。五、如教明證。在律上說懺悔要具足五個條件,第一個,要請懺悔主,請一個聖人當懺悔主。
諸位,我們前面的下品跟中品,懺悔的對象,可以是一個凡夫的出家眾,或者是同梵行的,你受五戒,找一個五戒的,你受菩薩戒,找一個菩薩戒的,或者找出家眾,都可以。但是取相懺,只要是上品的,不可以,一定要找聖人。
比方說大悲懺,是請觀世音菩薩當懺悔主,比方說八十八佛,是普賢菩薩為懺悔主,你要先頂禮懺悔主。不過大部分,有的像八十八佛是在後面,它是拜完以後再頂禮,南無大行普賢菩薩是在後面,總而言之我們要請一個懺悔主。
第二個,幹什麼呢,在懺悔主面前,發露自己的罪業,這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你自己知道,你造了什麼罪業,你就要在修懺之前,你就要至少,你第一次就要白告,我要做一個三個月的加行,我每天拜一部八十八佛,為什麼呢,因為我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空間,做了什麼事,我向懺悔主普賢菩薩發露,我從今以後寧捨生命絕不再做,這個要發露罪業,這個是你已經知道的罪相。
但是我不知道我今生沒有做,但是我過去做了,那麼就是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就總相懺悔也可以,總相的發露。第三個懺悔以後,不但發露要立定誓願,從今以後寧捨生命絕不再犯,懺悔是針對於過去做的,發願是針對於未來的時間,我不再造做了。
第四個,要有方便要讀誦、禮拜,這個在懺法裡都有規定,就照著做就好。
第五個,如教明證,就是要見好相。我們一般來說,你不要自己設立一個懺法,因為你懺的法不見得會比祖師好,一般我們是拿現成的,這五個條件,你找八十八佛,找大悲懺,找梁皇懺,水懺,都可以,它都已經具足這五個條件了。
諸位如果說,你有這個前面的六種情況,身心暗鈍,躁動不安,或者是顛顛倒倒的,經常自己會莫名其妙起煩惱,這合理的推論你有罪業。我們的建議是這樣子,古人是以一百天為一個加行,而且你只能夠選擇一個固定的法門,你修一百天,每天拜一部八十八佛,或者拜一個大悲懺,你量你的時間,那麼你一百天,衝一百天,見到好相,那就OK了。
如果沒有見到好相,第二個,再衝一百天,你衝三次,都沒有見好相,但是你如法的三次的加行,也可以滅重罪。你可以找你相應的時間,但是你這個三個一百天的加行,你最好在臨終之前把它完成,你會發覺有不可思議的效果。罪業真的是沒有體性,只要你願意開始去懺悔的時候,它的勢力就算沒有懺乾淨見好相,起碼你可以讓業力沉澱下來,變成不增長業。
如果你見好相,那當然表示你罪業消除了,你見不到好相,起碼它不障礙你了,它勢力薄弱了。從臨終無障礙來說,已經及格了,那你到了淨土再來處理,就比較簡單了。因為你到了淨土,你是一個聖人,你內心有不可思議的般若波羅蜜,你往內一觀照,照見五蘊皆空,你那個觀照力強,就把那個業給破壞了。
所以說我們的標準,當然是取法乎上,最好是以見好相為標準,但是見不到好相,你拜三個加行,起碼讓罪業的勢力,變成不增長業也可以,不障礙你臨終,這也是可以的。
如何知道罪業已經懺悔乾淨╱淨界法師
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相也。
以下它講到了八種情況。八種情況,前面五個是初步的懺悔,叫作業障消除。第六七八就不容易得到,叫作善根增長。懺悔不但把過去的業障給消除了,你還因此而進步了,因禍得福了,善根增長。所以,它有兩塊:一個是業力的改變,一個是心靈的改變。
先看第一個,“或覺心神恬曠”。心神恬曠表示說這個罪業不再障礙你了,你覺得很愉快、很開闊,這個是第一個判斷。
第二個,你覺得“智慧頓開”。表示你的心識比較靈巧了,不像之前那麼暗鈍。
第三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遇到很繁瑣的事情,你也不起煩惱,你的心非常寂靜、安穩,不會因為外在的因緣經常干擾你,而動不動發脾氣了,你心的寂靜力增長。
第四個,“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這個人本來對你不歡喜,你懺悔以後這個業消了,他對你沒有對立心了。
第五個,“夢吐黑物”。在夢中,夢到你吐出髒東西,夢到你洗澡,夢到你排出大小便等等,這都是業障消除,罪業從你的內心裡已經脫落了,見好相就是業已經消了。
六七八就不容易了,是善根的問題。
第六個,“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你夢到祖師大德來跟你開示,這是感應道交的問題。《論語》上說,孔夫子有一段時間他做官,整天忙政務,他就感嘆,說:“我很久沒有夢到周公啦。”這什麼意思呢?因為孔夫子提倡的就是周禮,他以周公為他的上師,他對這個內心的道生疏了,所以他跟周公的感應力量薄弱了。
你今天如果能夠懺悔到見到祖師大德,表示你不是罪業消而已,而且你的善根增長,因為你的磁場已經能夠感應到祖師了。
第七個,“或夢飛步太虛”。你覺得你的身心世界,很輕飄,不粗重。在《楞嚴經》上說,你的心經常很輕鬆愉快,夢中看到你在飛,這個人一定有菩提心,有願力。有願力的人他的身心是輕鬆的,輕飄的;沒有願力的人,他很容易落入一種當下的煩惱粗重。所以,夢到自己是往上飄的,這非常好。在空中飛翔,表示你有很清淨的很堅固的願力——出離心,菩提心。
第八個是最好的,“夢到幢幡寶蓋”。這是佛的智慧光明,幢幡寶蓋表示佛的智慧,表示你的心“心與佛合,心與道合”。
所以,夢到一二三四五,你這個懺悔剛好持平,恢復你原來沒有造罪之前的相貌而已,把罪業消了。如果你夢到六七八,那恭喜你!你因禍得福了,你因為這個懺悔,不但把罪業消了,你的功德還增上,這一定要理觀才有辦法做到。你沒有理觀,很難達到六七八的,你不但是把過去的罪消掉,還比以前沒有造罪之前更加殊勝,所以懺悔不但是消業障,還可以增上,看你怎麼懺。
消業滅罪的種種徵兆和夢驗 (重要參考文章)
http://jan51511.pixnet.net/blog/post/18626911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