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金馬很愛換跑道…談金馬獎評審制度
粟子
無論任何競技比賽,評審絕是最搶鋒頭的一位,雖沒有一位觀眾為他們製作加油板、聲嘶力竭喝采叫好,但針對他們的質疑甚或謾罵肯定少不了。訂立明確標準的體育運動尚且誤判連連(有趣的是,不利的一方恨得要命,得利的一方也不可能出面叫好,裁判真是豬八戒照鏡子),主觀的藝術評判一定更具爭議,舉凡世界各地影展,沒有任何獎可以「皆大歡喜」,卻幾乎都有「大爆冷門」、「眼鏡碎滿地」的經驗……
當然,影展主辦單位不能因噎廢食,既無法做到人人認為公平滿意,至少要建立一套「基本服眾」的遊戲規則與評判標準,如此電影公司與從業人員才會願意持續參與,不覺得作品被外行人「凌辱」(蔡明亮就曾以此為由退出金馬獎)。經過多年討論修正,馳名於世的影展皆發展出一套具權威性的評審制度,全球矚目的奧斯卡金像獎可謂箇中範例…以數千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為固定評審團,投票選出獎項得主,儘管「多數決」不等於公平,卻是該學院成員的「多數共識」,較貼近普羅大眾的期待。由於評審成分大致相仿,使金像獎有一定的「可預測性」,雖不可能百分百準確,但絕對有軌跡可循。相形之下,同樣行之有年的金馬獎,始終難逃屆屆受責難的命運,其主因就在「無跡可循」的評審口味。
「金馬獎是世界上最難得到的獎,別的影展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知道什麼片會得獎,只有金馬獎年年在變。」編導吳念真的一席話,想必也是許多參展電影人的感嘆,就像白景瑞所說:「這麼幾年來說不定有好幾百人做過評審。」以「沒有特性」為特性,風格跳躍不定,弄不清到底怎樣才會得獎。坦白說,金馬獎的問題並非食古不化,而是在過分在意各界指教、想做到盡善盡美,導致屆與屆之間形成巨大鐘擺效應,即今年因著重藝術性而挨罵,明年就徹底偏向市場;明年因商業片大勝遭批評,後年就讓獨立製片大放異彩。看似融合各家優點的台灣特色,實際卻瞻前顧後、原則搖擺、四面不討好,一如記者陳希林在「評審制度的謬誤」報導的妙譬:「換句話說,這隻金馬很愛換跑道。」
金馬定位
橫跨理論(影展評審)與實際(編劇導演)領域的影評王瑋,2001年曾發表一篇名為「評審金馬獎」的文章,刊登於《金馬四十專刊》,細細梳理獎項評審制度的沿革與缺失。時隔十年,類似的問題依舊存在、同樣的爭論仍然不斷,看似原地踏步的無奈,其實也反應金馬執委會的求好心切(改來改去改不停),以及電影從業人員與觀眾的愛深責切。
欲討論金馬獎的評審制度,得先瞭解獎項的定位為何?是放眼華語電影的優秀作品、獎勵本國新秀、鼓勵製作精良的商業片、挖掘藝術性強的小眾創作……關於這點,王瑋分析:「金馬獎所頒發的獎項,是在主流電影工業的體制下,依不同的分工所設定的。因此,金馬獎的評審制度、邀請評審的取向,以及評審的結果,基本上就會趨近於主流電影工業。相對於主流電影工業,凡是個人的、藝術的、或任何非主流電影工業體制下所產生、創作的電影,勢必會在這樣的評比、競賽中居於劣勢。」因此,他認為金馬獎的本質類同於奧斯卡金像獎,技術性獎項都被含括其中,而坎城和威尼斯影展則是「強調電影的藝術性、文化性與創作者的美學突破為主」,矚目焦點在電影的「作者」(即導演),對「工業性的分工項目」著墨甚少。根據王瑋的論述,獎項「定位」的差異直接影響評審組成,前者是由上千會員投票,後者則屬菁英取向的小評審團負責看片、討論和票選。
其實,早在金馬獎設立之初,最佳劇情片得主…第一屆〈星星月亮太陽〉(1962)、第二屆〈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第三屆〈養鴨人家〉(1965)、第四屆〈西施〉(1966)……都是數一數二、叫好叫座的賣座巨片。這樣的結果自有其時代背景(試問六0年代誰有資本熱情拍不賺錢的藝術片),卻也真實反映金馬獎的初衷…獎勵港台商業片。
評審改革
前段提到,金馬獎與奧斯卡金像獎都以「主流電影」為評比範疇,但作為競賽影展的金馬獎,卻未發展出金像獎的大評審團制度(最現實的困難是,台灣的電影市場無法與美國相比,無法支撐那麼多專業人士)。金馬獎每年遴選十餘位足勘重任的人士(包括:編導、各項專家、影評、演員等)組成評審團,透過討論方式於「決選會議」投票選出得獎者,沒有固定的遴選制度與條文。
萬眾矚目的獎項實際由一個小型團體拍板,想當然爾會發生與民意相左的窘境,所以每年頒獎典禮過後,都免不了一番對評審觀點(有幾屆將過程實況轉播,記者原文抄錄評審講話,令人匪夷所思的種種白目言論無所遁形,觀眾自然罵得更厲害)的抨擊。經過一番彙整,這些具建設性的建議成為下屆金馬執委會的依據,新官上任的執委會主席於是宣布改革評審制度,無奈新制度又引發新批評……年復一年。
八0年代,以台灣本土意識為題材的新電影崛起,其與講求賣座的港片截然不同,蘋果與籃球放在一同評比,來自各個領域的評審各有支持,形成給獎分裂(不像同一批人決定)的奇特現象。壓力排山倒海,試圖確立「權威地位」的金馬獎主辦單位接連宣示大刀闊斧,不斷舉辦聽證會,謙卑收集各方意見,就此展開漫長周折的評審制度變革。
一、評審過程對外公開
緣起:1985年,接手辦理金馬影展的學術團體電影圖書館,與電影界人士及學者專家多方徵詢,提出「決選過程將全部錄音,事後再予公開」的「大幅變革」,直接訴諸社會大眾公評,杜絕評審利益交換、學養不足等各項傳聞。數年後,李行接手擔任執委會主席,更採對媒體現場實況轉播,理由也是異曲同工。
批評:評審團組成人數往往在十餘人左右,各專業項目評審不過一、兩名(技術獎項尤其明顯,如:最佳音效、服裝等),因此討論到專業性獎項時,少數人就容易造成「一言九鼎」的效果,即說誰好就是誰好,無形間造成壟斷;外行評審難保沒有「雞同鴨講」的「爆炸性發言」,如:第36屆金馬獎時,某位評審對〈一代梟雄——曹操〉(1999)特別偏愛,以「曹操一路當上宰相的過程裡換了很多衣服」為由,認為該片應得最佳造型設計。不論是「一人坐大」或「胡言亂語」,只有評審團知道的「祕密」,都因「全部錄音」公諸於世,不只媒體、觀眾聽得驚心動魄,想必評審自己也是捏把冷汗。
修正:鑑於部分評審認為錄音錄影有違「隱私」,造成討論與投票時的壓力,又於後屆改成「不對外公開」。不過,這樣的改變又引來「黑箱作業」的疑雲。
二、仿奧斯卡
緣起:1995年,金馬影展執委會決定做出「大幅改革」,內容脫胎自奧斯卡評審制度。評審分兩段進行,初選由四十三位執行委員提名,複選由社會和專業人士分別評選,再由會計公司以電腦依比例算出得分,至典禮會場才公布結果,務必做到揭曉前「滴水不漏」。此評選方式打破三十一年來(該屆金馬獎首創)一向「大鍋炒」(由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專業的評審一同做決定)的作法,在「尊重專業」的原則下,決定專業和社會人士評分所佔總成績的比例,而非不分內外行的一人一票、一票一值。
批評:人數變多,雖減少壟斷的質疑,卻浮現評審委託他人「代看」的問題。為在時限內看完數十部電影,主辦單位往往會安排評審一同欣賞,未簽到者也需找時間補看。只是,一些受邀擔任評審的社會或專業人士根本無暇一一過目,便發展出找人代看、再簡報的「權宜之計」。最終只有二十多人參加看片,其餘都是將別人的觀影經驗「融會貫通」後所下的結論。此外,相對部分評審興趣缺缺,代表片商的執委在初選投票時總是有志一同,不免給人「運作」聯想,因為只要片商委員動員成功,即可合法選出他們心中的最愛……面對質問,該年接任影展主席的邱復生不以為然:「假設在選舉中有人做票,是不是就要廢掉選舉制度?」
修正:連續兩年(第32、33屆)採初、複審制度,前者的大評審團引爆「代看風波」,後者發生複審推翻初審看法的分歧情形。至第34屆,記者筆下「為人詬病」的兩階段評審遭取消,改成直接由評選委員挑出評審名單後,選出其中九至十三位為評審……改來改去又回復原狀。
三、不公開評審名單
緣起:2007年,第44屆金馬獎執委會決定「一改慣例」不公開入圍評審名單,理由同樣來自「評審制度革新」…從十餘人的小評審團,變成廣邀各專業人士組合的二十多人大組織,評審在討論後各自投票、進行密封,至現場才公布結果。由於同批評審還需參與決選,為免名單曝光導致引來「拉票」之嫌,才決定於完成兩段投票後再行公布。
批評:該屆執委會不事先公開評審名單,不說明評審投票討論過程,很難不被指為黑箱作業。此外,所謂的「大評審團制」,也僅是初審21人加決審7人,決選評審每樣皆評,初選評審只就專業項目給分,結果和以往的小評審團差不多。
四、改投票制為計分制
緣起:第44屆金馬獎採取計分方式,即不再是一票票的「零合遊戲」,而有更細膩的評判。
批評:影評聞天祥表示,計分制的最大問題在於「部分評審刻意拉大分數差距」,造成討論時不顯眼的選項,最終卻詭異勝出。也就是說,好惡強烈的電影往往高低差距很大,平均分數反倒比不上穩當平淡的作品,導致未獲評審喜愛的人或片子反而得獎。
極短時間內看完所有報名影片,累得要命還被罵到臭頭,加上不同看法的評審常有衝突甚至對外放話,沸沸揚揚吵得不可開交。好處不多、樹敵不少,金馬獎評審著實事件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查閱關於金馬獎評審制度的報導,十有八九含「大幅改革」四字,顯示這匹馬跑了四十多年,還沒確定要走哪條路。從評審過程公開或保密、評審團組織人數、公不公開評審名單到使用計票或計分,曲曲折折的摸索嘗試不及備載。儘管年年有錯年年改,搖搖擺擺的金馬至少「有心向善」,在「先天不怎麼良、後天不怎麼調」的情況下,尋覓一套令專家影人記者觀眾都能接受的評選制度(例如:時任執委會秘書長的白景瑞提出「固定專業評審」的看法,即挑選品德操守優良的專業電影人士擔任長年評審,就是可以考慮的方向。)當然,世上沒有完美的評審與制度,但建構足以依循的長期性規範與令人信服的專業化結果,勢必是延續品牌的王道。
參考資料:
1.台北訊,「集合專業人才,訂定評審制度」,《聯合報》第九版,1985年4月29日。
2.粘嫦鈺,「我不幹,是要金馬好好檢討!」,《聯合晚報》第五版,1988年10月26日。
3.台北訊,「改進金馬評審缺失 下週二舉辦聽證會」,《聯合報》第二十六版,1992年3月18日。
4.胡幼鳳,「金馬影展體制變革」,《聯合報》第二十二版,1995年7月19日。
5.陳希林,「金馬起跑:制度篇」,《聯合報》第二十二版,1995年10月25日。
6.陳希林,「1995【金馬起跑】系列10. 評審制度的謬誤」,《聯合報》第二十二版,1995年12月2日。
7.胡又鳳,「制度今年有變」,《聯合報》第二十六版,1997年5月30日。
8.葛大維,「金馬不停蹄 還要大改革」,《聯合報》第二十七版,2002年4月24日。
9.葛大維,「不公開評審名單 金馬獎違往例」,《聯合報》D6版,2007年10月27日。
10.聞天祥,「評審採計分 非焦點勝出」,《聯合報》D2版,2007年12月10日。
11.王瑋,「評審金馬獎」,台灣電影筆記,2001年11月7日。
收聽網址:中央廣播電台「台灣紅不讓」點選02/10,節目音檔將保留45天。
節目摘要:【影展面面觀】這隻金馬很愛換跑道,談金馬獎的評審制度
播放歌曲:金馬影展主題曲「金馬奔騰」
本文同時刊登於「玩世界‧沒事兒」部落格
文章網址:【廣播】這隻金馬很愛換跑道…談金馬獎評審制度
該處有更多粟子的旅遊與各類文章可以欣賞唷!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