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度瑜珈對我太極拳鍛鍊的幫助
基本上太極拳是門由內而外的修心鍛鍊,起源於千年前道家養生功法、吐納、淨心等修煉,後來慢慢把這樣的完整的內氣鍛鍊整合成內勁,套上不同的長拳拳架於是衍生出各家套路及器械應用。因此太極拳的鍛練從根本到進階都要同時練氣及修心,才可以練到神明。這神明的解釋英文的表達最清楚-Mind Freshness。也就是身體整體的平衡(身、心、靈)每天都隨著練習而與日提升。標準就是今天比昨天輕鬆快樂,而不是與他人比較。但是由於社會的需求,使得太極拳變成變成專練拳架不練氣的運動了,相當可惜。
印度瑜珈也是門流傳千年由內而外的修心鍛鍊,起源於早期的修道士。練習是非常著重於各種吐納、淨心等修煉,體位則是靜坐、練氣後再進行的養生方法,主要是體會心神合一後氣脈的推動。只是到了台灣也是為了社會需求,這樣的修心鍛鍊被變成體位。甚至演變 找幾個身材姣好的辣妹、帥哥練習一下就可以教授體位法了。這與印度教導瑜珈大師有很大的差別。
當然差別是,不用呼吸來帶動體位與不用呼吸來帶動拳架的練習都會不斷追求不同的體位及套路。都是產生運動傷害,另外,當最後一招練完時,才發現如爬山時攻頂後的空虛,好像少了什麼?
跟陳香蘭老師練習印度傳統瑜珈已經有一陣時日了。原來呼吸(數息)是專注的入門、專注是靜坐的入門、靜坐則是神明的入門,沒有這樣的修煉,所練習的體位及拳架跟體操就會差不多,根本無法體會心神專注時,生物能流過氣脈的舒暢。自然就無法把這樣的鍛鍊隨時練習了,反而希望練習更多體會及拳架了。
陳老師的瑜珈非常重視呼吸、靜坐及緩慢的用呼吸把每個脈輪鎖緊後再往上提。這對我練習太極拳必須氣要由腳底往上逐步上推的要求有很大的啟示。因為沒有練氣(呼吸方式)、如何提精練炁、沒有炁如何明神;打坐無法超過三十分鐘,如何意守丹田;練拳時心神都無法專注了,如何練到神明?
因此每星期我都會跟陳老師練習瑜珈,這一練也快七年了。
古老的智慧總是會吸引有耐心的人,當你慢慢的學會如何琢磨身邊的智慧時。你才會發現所謂的天堂、地獄、輪迴其實就在自己的意念之間而已,只要神明就會覺得身處天堂無入不自得。但只要是心亂,就算每天行善、吃齋念佛,冀求來生或往生極樂,都是惘然。
建議有興趣的人,真的可以開始練練瑜珈。不過是傳統的印度瑜珈,而不是充斥街坊的體位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