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7-26 15:43:49| 人氣9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蓋札·安達 談 福特萬格勒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蓋札·安達 (Géza  Anda, 1921-1976)


蓋札·安達 談 福特萬格勒

要寫有關福特萬格勒的東西,實在是任務艱鉅。事實上,我自問:對他真正的評斷,完全有可能嗎?他每一場演奏會所意含的經驗硬是無法以文字來形容,也許正是因為他缺乏所有便於描述傑出人物的外在條件*。他的藝術是內在完美的藝術。他覺得指揮家的任務不在於機械式的精準,而在於表達音樂問題的解決方式。他並未“形構”宏大的樣式、或“發展”漸強、或“強調”重音。從音樂原動力產生的所有東西,就像島嶼從海面上升起一樣,是由神秘的力量推動著。他詮示一件作品時,不是依學究式推斷而達到“忠實於作品”,而是掌握了音樂的內在脈動因而忠實於作品。福特萬格勒的藝術才華,是出於身為人的存在、藉由音樂這種天堂的語言以觸及無限的一場奮鬥。他追求這目標直到生命的終結。如有任何人懷疑他所發現的,那麼就請聆聽福特萬格勒的舒伯特九號和舒曼四號的錄音吧。
(譯自:"Furtwängler Recalled")

*譯註
1.
《福特萬格勒論音樂 Furtwängler on Music》英語編譯者Ronald Taylor寫的序裡提到:
1911年,25歲的福特萬格勒接受第一份重要的正式職位──盧貝克(Lübeck)的音樂之友管弦樂團。一位觀眾寫下的紀錄:
我必須承認,福特萬格勒的外表和姿態滑稽得無從形容。他像風車一樣揮動著雙臂,做出最恐怖的怪相,雙腿則做出另外不搭嘎的動作,給人整體上完全混亂的印象。但是,當音樂飄入耳際,所有一切都可原諒並置之腦後……結束時,掌聲震耳欲聾。沒有人急著搶先衝進衣帽間收回帽子和大衣,也沒有人匆忙離開趕搭最末一班火車和電車,沒有人有這麼一絲念頭;大家只是站在那兒,狂熱地鼓掌直到雙手痠痛為止。
2.
我最後一次和福特萬格勒相遇是在他過世前兩年⋯⋯談話中他喜形於色⋯⋯。
我願永遠記得那天福特萬格勒談笑風生的樣子,而不是他經常拘謹、內向並相當靦腆的刻板印象。
參閱:《樂手眼中的福特萬格勒:恐懼的昇華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931)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福特萬格勒 專輯 |
此分類下一篇:福特萬格勒 談 音樂的詮示
此分類上一篇:福特萬格勒 論 音樂會的節目單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