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1-08 16:06:27| 人氣1,3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生畢旅/光芒之源17】 無聲的力量 ● 記小友丁希如,以及更多牽掛在心的友伴們!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親愛的朋友:

    
      新年好!
    完成《人生畢旅》之17:《無聲的力量 記小友丁希如,以及更多牽掛在心的友伴們!》不容易,整整寫了兩年多,動筆於2022年10月底,頭兩頁還給志寧看過,她很滿意文章的開頭,沒想到她11月18日開始臥床,翌年元月4日就離開了。
    她走的如此倉促,太出人意料,我完全不能接受。
    如今,兩年了,她走了整整兩年,我在哀傷中撐著,讓不習慣的獨居生活漸漸正常化,讓心情漸漸平靜下來。
    去年下半年,重拾書寫的筆,斷斷續續地寫完《無聲的力量》。今年元月四日是她離開兩週年的忌日,那天一大早,我去她憩息之處,把萬字長文,一字一句唸給她聽,希望她一如生前,總是笑意盈盈,讚譽有加。
    附上《無聲的力量》,如附。
    此文是為陪同我走過艱困歲月的夥伴們而寫,借傑出的希如,寄上我對大家滿盈的思念和愛。寫的時候,內心全是揮不去的回憶。
    親愛的夥伴們,這人生路上,感謝同行!
    新年快樂!
 
                                                                                                 浩正 2025 / 1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畢旅/光芒之源17】

無聲的力量

● 記小友丁希如,以及更多牽掛在心的友伴們!

    「朋友,一直都是我們的另一半。」
                    ——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B.C.106~43;羅馬共和國晚期的哲學家)
    「所有遇見,都是命中注定。」——沈從文
    「了解自己,是一種美德(It is virtue to know yourseif.)。」
                                            ——李光耀(新加坡建國之父)
    「擇一事,做一生,惠眾生。」
                              ——洪蘭(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時間的真相〉
    「不成魔,不成活。」            ——張國榮(香港影星《霸王別姬》)

時間:二○二二~二○二四年

地點:台北←→台中,生活記實及回憶


1. 溫馨人間

     2022年10月某日,讀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下圖)的一段文字,感到無比溫馨: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裡出現的人,都有原因。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尊;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沒有人是無緣無故出現在你的生命裡的,每一個人的出現,都值得感激。」
 


    闔上莫言佳句,許多過去相識的人,居然鱗次櫛比似地在眼前閃現,好多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又鮮活地上演起來。所有喜怒哀樂,都真切地一一顯現;在那當下,工作夥伴們曾彼此分擔了職場上所有的重荷。
    跟老妻分享這些溫馨又充滿挑戰的往事時,她特別提醒我,說道:
    「在你退休後的日子裡,曾記錄了一些提攜過你的人,卻很少提到支撐你能堅持至今的人。你想想,少了他(她)們,哪有你立錐之地?人,不可以忘『本』啊!這些默默站在身旁的好友,才是你能生存的『根本』。」
    老妻說得好!我豈敢忘!
的確,生命中若缺了「支撐」這一層,必一事無成。更重要的是,若非這股力量一路扶持,我熬不到今朝。
    我無時無刻都惦記著、讓我不往下墜落的朋友們。

    「人間稀有才」詹宏志,寫了;「來自嘉義的才子」黃驗,寫了。現在,我懷著感恩的心,續寫丁希如,她是從「遠流」到「實學社」一路合作了十多年的親密夥伴。當然,更不敢忘記既往合作過的同事們——孫小英、朱榮智、黃清在、吳繼文、陳映霞、王玉靜、翁桂香、劉玲君、瞿德瑜、張靜慧、陳一銘……,都是我生命裡的貴人。



    如今,他(她)們在職場上,退的退,休的休;有相夫教子的、有在家安享天年的、有音訊全無的、亦有黯然遠去的。而,目前只有年輕的丁希如(上圖中,右是黃驗;台中家裡)還在職場拚搏。寫她,一方面是藉以表達我對大家的懷念,一方面是「佼佼者」的她,代表讓我挺直脊樑的力量。


2. 心有滿滿愧疚

    老後,回想從前,更多的是「說不盡的愧疚」——我這一生,在永不歇止的戰鬥中,辜負了所有信任、愛護我的人。
    說到「愧疚」,可從很多角度來說。如,高估自己因應變化的基本學識與能力,貪功、盲動、躁進……等,可說「罄竹難書」。
    從經營層面而言,我雖屢敗屢戰,卻讓相伴同行的夥伴們,虛擲光陰。本可凝聚的力量,最後如雲消霧散,散落江湖。
    日夜反省中,我顯然犯了根源性的錯誤。
    有一天,在《商業周刊》上,讀到陶世忠(「ARTAO藝術公司」執行長)的專文〈大佛〉上的一段話,震醒了我。
    當他經營公司時,曾犯了嚴重過失,他寫道:
    「我覺得最讓人難受的,不是自己受到什麼委屈,而是發現自己才是始作俑者;所有的後果,都是罪有應得。而那時候,最需要的,則是一個能原諒自己的人。」
    這些字句,像一枝利箭,直刺我心。
    平日,我常夸夸而談,自舞其智,一步步把公司引入險境而不自知,坐實了自己才是讓公司陷於困境的那隻手。而那些自始至終、默默支持、不離不棄的工作夥伴,才是我必須尋求救贖的「能原諒自己的人」?
    我終於明白自己的「蠢」和「失能」。
    因為失能,沒把公司和大家引領到美好的「應許之地」——那流淌著奶和蜜的國土。
    行走的途中,竟迷失了初心。

3. 人貴自知

    人,貴在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時至今日,已經可以清楚點明「盲點」所在。
    首先,需要理清的觀念,應是:「我是『成事者』還是『任事者』?」
    ——成敗的種因,會不會隱藏其中?
    我曾一再引用「這個觀念」來解釋發生在我周邊的人事物(請參閱《人生畢旅》11:今之伯樂/《中國時報》大家長余紀忠先生),我發現它正確地指明了我的錯失。
在此,請容許我在此再次引用「成事者」和「任事者」的簡釋。
    所謂「成事者」,他善用眾人之智,懂得「得天下英才而用之」,時時刻刻不忘搜羅人才為己用──此乃劉邦是也;得人者昌──企業的發展與興盛,也不能自外於這一鐵律。所謂「任事者」,則善用己智,勇於任事,能獨當一面──此乃張良、蕭何、韓信是也;他們專精於一,近乎大前研一筆下的「專業者」;在他們所活躍的時代,是那種不畏懼挑戰、「沒有路也要前進,能在荒野中找出路,在沒有路的世界中觀察、判斷,然後帶領組織(團隊)步向坦途」的人。

    看了以上「成事者」與「任事者」的粗略分際,但若粗暴逼問自己是前者或後者,不免落入「或此/或彼」的「兩分法」陷阱。真實的人和真實的人生,可不是像刀切豆腐這麽簡易。

4. 或此或彼;0 與1 之間

    當我年少時,深信「什麼就是什麽」,是非黑白分明。後來,在李敖主編的《文星雜誌》上讀到一篇談〈什麼就是什麽?〉的文章,才領悟到現實世界複雜紛擾的樣貌,難以截然兩分。讀巴斯卡(Blaise Pascal)的《沉思錄》讓我徹底甦醒,並將心得整理成〈正義是什麽?〉乙文,警惕自己時時刻刻保持清醒。因為光是一條子午線,便能分割出完全對立的信仰和價值觀,左邊「黑稱白」,右邊「白稱黑」,而它本色很可能「非白非黑」或「既黑且白」。
    後來,何秀煌在《0與1之間》中的描述,使我心裡越加清朗,他告訴我,真實世界可不是「非0即1」一刀切,從0到1,有無窮盡的分割,如0.0000000……1到1,從左極到右極,怎麽可能簡化成0或1的抉擇?



    所以,「兩分法」雖不失為一種思辨工具,但不免淪於過度簡易的判斷或論述。因此,「你是『成事者』還是『任事者』」的問法,不論答案是此或彼,在真實世界裡,是有欠周延的。
但,問題又來了﹕兩極之間,像磁鐵兩端,仍有「極性」存在。
──近0者,趨0;近1者,趨1(兩極性原理)。
    實際上,平凡的我們,性格上同時具備著「成事者」與「任事者」兩種素質,是個混合體。它們構成的比例,人人不一,有的「成事者」的成份多些,有的「任事者」的成份多些,由 0 → 1 組成每個人獨有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這兩端性格,常常不由自主地、忽隱忽顯地暴露出來,很容易不小心誤讀了傾向。明明是近於「任事者」性格,卻以為是趨於「成事者」;反之亦然。
    所以,投入職場首要之事,即在從「趨極性」中認識自己,可免去不少困擾。

    親愛的朋友,由此,我終於明白:自己才是如假包換的負面教材
    扼要的說,我明明是趨近於「任事者」的性格,但在過度自信下,扮演了「成事者」的角色,卻昧於「成事者」的功能是識人、擇人與用人,而我實際上卻做著「任事者」的事,不懂得善用人智,焉能不敗?說赤裸一點,應該讓你的工作夥伴高高興興做他最愛做的事 ,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做不到這點,就不是在培育人才,是在糟蹋人才。(唉──,罪孽深重!)
    錯在哪?我把支撐的力量工具化了,原本應該是乘法,卻做成了加法,不小心還變成減法或除法。


5. 我的救贖

    退休的日子裡,一直活在自怨自艾、追悔不已的情緒裡,難以釋懷;直到聽了當年同事丁希如(圖下,攝於十多年前天下遠見時期「國際書展」)的一席話,才讓我走出陰影。



    大約距今十多年前,她因公出差台中,相約午餐。不免提到過去共事的點點滴滴,當時我陳述了「成事者」與「任事者」的覺悟,因一己之愚,誤了大家的前程,心中自是感慨萬分。向她致歉道:
    「我先後成立過三個出版社(楓城、長鯨、實學社),最後均以『失敗』告終,直到現在,才明白自己在職場上的表現,乏善可陳,辜負了你們自始至終的支持。退休在家,朝『愧』暮『悔』,無法原諒自己。現在只能親口向妳說聲『對不起』!」
    哪知她的回應出乎意料,她委婉地指出我的偏誤,引導我從不同的角度,重新檢視我的人生故事。
她是這麼說的(時隔太久,只能略記梗要,重新完整她的意思):

    「周爺(因我出道較晚,比公司內的一般同仁,普遍大上一、二輪,這個稱呼,成了我的綽號),你這樣看輕自己,就有盲點了。依據你剛才提出的理論來做評估,當『老闆』固然有欠『圓滿』之處,但換從『編輯』的角度來看,並不像你自謙的那樣,乏善可陳。想想你長長的履歷表吧!你主編過《臺灣時報》、《中國時報》(美洲版)的副刊以及參與過《書評書目》、《幼獅少年》、《王子半月刊》、《新少年》、《小說新潮》、《新書月刊》雜誌的編務;再加上「華欣」、「楓城」、「長鯨」、「遠景」、「時報」、「遠流」、「實學社」、「智庫」、「正中」……等出版機構的鍛練,經驗積累,極其深厚,光是這一長串的名字就夠嚇人了;你的學、經歷,充滿傳奇,一生精彩,怎麼能輕易地跟『失敗』劃上等號呢?像你這樣,由臨時雇員→編輯→主編→副總編→總編……的閱歷(軍中退伍後,投身職場30多年間,共經歷了18個工作),是很多小編的夢想,你還曾被出版界推舉為『年度風雲人物』(1994),是不少人的榜樣,學習都來不及呢!若這叫『失敗』,那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要怎麼繼續往前走?



    聽她這麼一說,我愣住了。
    是啊!我在心裡暗思,從一個編輯的成長立場而言,最後能由競爭中脫穎而出,升遷到「總」字輩,當然應該納入「功成」之列;若這叫「失敗」,那「成功」何義?
    她的話,狠狠敲打了我。我不該天天沉溺於自責之中,應該正視過去30年的成敗,細細咀嚼,或可從中提煉出一些心得,回饋哺育我的社會。我比她癡長近三十歲,真是白活了。當時,我剛開始寫《編輯力初探1.0》,斷斷續續、有一搭沒一搭地寫著,並不認真。被丁希如如此質問,確像一記當頭棒喝,讓自己清醒過來。我的人生從此步入一個轉折點,重新去攀登一座新的聖山。



6. 打造自己的兵法

    退休之後,糊塗過活。經此棒喝,頓生壯志:立誓從此時此刻起,認真記下編輯經驗裡的起、承、轉、合。像玉石檢漏一樣,試試能不能從中發現有價值的東西?
三十多年職場生涯、前後歷經18個工作的背後,盡是說不完的「不堪回首」,進退之間,得得失失,或可用一句成語概括之,曰:
    「常常失之東隅,時時收之桑榆。」
    我的「不穩定」,被相識的人視為怪胎,甚至以「擺盪族」一詞來形容,並寫成專稿(《工商時報》記者陳雪蓮)。
    我希望自己能摸索出一條路,打造自成一格的編輯心法;若能成稿,雖難有「大成」,或能被後人當作「一個小小台階」。

    我想起在軍中的一段體驗。

    戍守金門、烈嶼(小金門)、大膽、獅嶼期間,對岸「單打雙停」,隔日發射砲宣彈,島上到處可見宣傳單和各類小冊子,其中當然有「毛澤東主席」的著作,如《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等。



    當時,這些心戰物品不許收藏、閱讀,必須上繳。人在外島,我又是主管,空閒多,不免帶著好奇心一閱。一讀之下,大驚失色,這些文章和我們平時讀的〈總統訓詞〉完全不同,那是真正可以學習到具有啓發性和應用性的知識,引人浮想聯翩;再加上偶而接觸到國防部頒發的各種「匪情資料」,如《共匪慣用戰法研究》、《越共游擊戰》……等,這些內容,開啓了一扇新的知識之窗。才知天下之大,而我竟如井底之蛙。
    回台後,想方設法,到台大正門附近書攤,蒐購毛著,用心詳讀。
    這些事移到今天再來反思,自然而然會興起一種想法:毛澤東沒上過一天軍校,憑什麼能從作戰之中,總結出極其高明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要訣、被全世界軍事學家尊為游擊戰的基本準則?而,「鄉村包圍城市」這個創意,更是溢出了軍事領域,滲入企業界,被奉為圭皋(如美國「沃爾瑪公司」(Walmart Inc.)的崛起)?
    毛澤東顯然成功了。
    ——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因為「實踐出真知」。
    就像兵法上一些重要的概念,不也是這樣發展而成的?例如「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內線作戰」(拿破崙)、「外線作戰」(毛奇)、「間接路線」(李德哈特)、「圍點打援」、「奔襲」、「麻雀戰法」、「你到我家來,我到你家去」、「人海戰術」(以上中共游擊戰法)等,都是實戰經驗的結晶。
    從拿槍桿轉入手握筆桿,我像一張白紙。既然非科班出身,沒有接受過大學正規傳播及出版教育薰陶——沒有基礎,那就土法煉鋼,以毛為師,從實戰中歸結經驗,發展出自我指導的編輯心法吧!我暗暗思索: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倘若每一個編輯都能用心實踐,總結自己在職場體驗所得記錄下來,發展出自己獨有的遊戲規則,不也是功德一件?假如一萬個編輯各自記下經驗心得,貢獻大家,日積月累,那是多大的智慧寶庫?
    這麼一想,勇氣百倍,決心做個小小尖兵,拋磚引玉。我兢兢業業,認真檢視所見所聞與所行所得,直面職場坎坷與果實,反芻再三,書成《編輯力初探1.0》之後,又續寫了《企劃之翼》、《編輯檯上的小確幸》。



7. 一步一腳印:我是這樣成長的

    丁希如的棒喝,讓我找回自己。從職場的18回進出中,爬梳點點滴滴的積累,終於集腋成裘。
    譬如說,剛入行時,什麼也不會,認識的作家幾無,初掌新竹地區「楓城出版社」時,怎麼做才活得下來?

    當時,曾在《書評書目》和我同為小編的張伯權(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留學美、英、日,現長居加拿大,譯過卡夫卡、卡繆……等作品,現在變身「賞鳥達人」。)翻譯了《卡夫卡的寓言與格言》,竟找不到願意出版的人(據說當年因政治過敏,顧慮多,出版社不敢接稿),聽到「楓城」初創,轉而問我是否肯圓他一夢。
    接稿拜閱,大喜。我終於找到「突破口」,知道怎麼上路了。我如初生之犢,一無所懼。果然,書出之後,月內迅即再版,楓城初啼,啼聲響亮。接著他的《卡繆札記》、《噢,父親:卡夫卡寫給父親的信》、《俄羅斯文學史》以及梅寅生的《羅馬帝國興亡史》(簡明版)……等逐一成書,「輕經典」成了「楓城」奠基之石。

 

    不久,為了避開台北地區的激烈競爭,重心移向創發地緣優勢,結合新竹地區中堅力量,出版了「新竹中學」史作檉老師的《三月的哲思》、《九卷》、《靈魂的苦索者》等。就這樣,「楓城」獨樹一幟,在出版圈生存下來。

    我跌跌撞撞,艱澀前行,除了出版之外,曾混跡於不同性質的雜誌和報紙副刊。我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也了解世上不會有一步登天的捷徑,必須勤奮學習。所以,每經歷一役,必歸納所獲,逐漸形成自我指導的「宗旨論」、「位置論」、「落版術」……等經驗總結。在肯定與否定的辯證以及得自書籍的智慧啓發作用下,我終於建立起一套不足與外人道的編輯之道。
    我很明白一個中年退伍的軍人,初入社會,常發生被年輕同儕漠視、不屑與排擠的情況;那就低下頭,乖乖地「抱樸守拙」,鍛練自己。籌劃出版稿源時,儘量避開一級戰區的暢銷書和暢銷作家資源,闖一條自己的路。
不參與競爭的「壹兵法」,於焉而成。
純野生的,卻自有甘味。

8. 簡釋「壹兵法」

    「壹兵法」說白了,一點也不複雜。
    首先要問:身為編輯,為了能在「競爭」中活下來,需要什麼樣的十八般武藝?

    答:除了基本功夫,依我現在「過來人」的立場而言,最迫切需要的,是找到一個不同凡響、可操作的「核心理念」,或 可以名之曰「最高戰略指導原則」,來統攝全局。
    在我學習求生的不同階段裡,最早讓我頭腦清醒的是孫隆基教授(圖下)的論文〈勢力均衡場論〉。我明白了任何同質化競爭場域都會產生「勢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現象,牽一髮而動全身,來自各方的力量彼此僵持時,便形成「膠著狀態」(stalemate)。這時候,中心區域的廝殺,必刀刀見骨,常常陷於人人俱傷,誰也佔不了便宜。此時此刻,若有一個聰明傢伙,轉向力場的周緣發展,找出被人忽略的「無人地帶」(no man’s land)經之營之,通常都會搏取最大勝利。



    我從這一立足點出發,發展出「不競爭原理」,不參與爭搶,寧可選擇一條寂寞的路。
    我是靠著廣泛閱讀求生的。書是我的最佳老師,書上的知識使我成長、成熟;而我藉由閱讀,漸漸明白了美國小說家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1922~2007)說的,「在不逾越的情況下,我想盡量靠近邊緣。在邊緣,你可以看見各種在中心點看不見的事」的意涵,以及由「哈佛大學」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1952~2020)所提出的「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的不得不。
    在上述眾多觀念啓發之下,我訂定了工作準則「四做」:

    「做別人忽略做的
     做別人不敢做的
     做別人不能做的
     做別人已經做而做不好的。」

    行之數年之後,隨著經驗陡增,覺得光是尋覓並開發「無人地帶」,不足以表達我所理解及構建的編輯心法。因為,即使找出了「無人地帶」,然後呢?
    這一問,問出一片天地。
我從彼得.杜拉克(Peter F.Drucker;1909~2005)的名著《管理學》中,讀到一段文字,頗受啟發,曾刻意把它編撰成一則小品:

三個石匠正專心於他的工作。
「你們在做什麼?」一個路過的行人問道。
「我正在賺錢過活。」第一個石匠答道。
第二個石匠頭也不抬,小心翼翼地修整著眼前的石塊,答道:
「我要雕鑿出最合用的石塊。」
第三個石匠舉首望向空曠的荒地,眼裡閃著亮光,說:
「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這篇被我傳述了一輩子的小故事,惠我良多。我從中理解願景(vision)的重要以及什麼叫做「整體」(完整性的認知與掌控),而找到了「壹」,活用了「壹」。
    接著,我從大畫家石濤(1642~1707,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畫語錄》那兒,偷了他的「一畫」理論,就像開篇〈一畫章第一〉說的:

「太古無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於神,藏用於人,而世人不知。……立一畫之法者,蓋以無法生有法,以有法貫眾法也。」



    若把所發現的不參與競爭的「無人地帶」,視為一個「整體」(壹;太朴)、視為一座建造中的教堂、視為一條出版社新闢的書系……?
    ——源頭活水,就此潺潺而流。
    概括言之,「壹兵法」即脫胎於此(詳細的詮釋,請參閱《編輯力初探1.0》與《企劃之翼》)。簡言之,即意謂著找出一個沒有競爭者的「無人地帶」,打造成新王國。並尋求它的內涵,如:=變化之母=混沌=胚胎=種子=自成體系的生態系統=巨集=圓滿=始終=凝聚力=完熟=一個整體=領域的佔領……。
我常把「壹=啥?」做為「企劃思考」的起點。
    我的編輯觀念,如一襲俗稱「百衲衣」的乞丐服,誠如俗語所形容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不停的學,不停的修補,拼拼湊湊,求個遮風擋雨禦寒。雖簡陋,我可用得稱心如意,靠著它,成全了自己。
    我策劃出版的《世界文學全集》(遠景版)、《輕經典》、《實戰智慧叢書》、《實用歷史》、《知產力叢書》、《商用25史》、《小說36計》、《改編電影的名家名著》……,均屬之。我策編報紙副刊時,曾將一整月的副刊,視作一本厚31頁的文學雜誌來做整體內容規劃,並把編輯工作牽強附會為處理時間和空間的藝術。例如,當我將「壹」的時間軸,轉化為「週、季、月、半年、年」來詮釋時(壹=1(天)=7(週)=31(月)=4(季)=52(1年52週)=365(整年日子)……),我立刻掌握到時間的「變化之鑰」,有了新的節奏,吹出新的樂章。若把「壹」視作空間或領域時,此時展延出來空曠的新疆域,空無對手!(如「實用歷史叢書」入據市場)
諸如此類,打破常規的思維,帶來不少意外驚喜。



    我像荒野中一頭獨來獨往的孤狼,為求生而發展出一套覓食本事,享受著狂野的自由與馳騁的快感。
世上最了解我的老妻在身邊靜靜地觀察我的成長,曾用半取笑、半誇張的八個字,總評我職場生涯的成績單,曰: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講的好有學問。
    (以上所述,雖可以讓我遮風避雨,卻不見得適用於他人,閱者小心。)

9. 她,堅毅地走出自己的路

    來自一位年輕小友的棒喝,居然讓一個老人幡然覺悟,認真檢視從前種種,組合成一套自我指導的異論——這是何等大的功德?

    這位棒喝者後來的發展,令入刮目相看。
    上網搜尋,取得訊息如下:

「丁希如(圖下),『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編輯出版專業博士,『南華大學』出版學碩士,『文化大學』日文系學士。長期投身台灣出版業擔任編輯工作,曾任職於『遠流出版公司』、『實學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等,並出任『康健出版總編輯』。
    學術著作有《出版企劃的角色與功能》(碩士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嘉義蘭記書局研究》;譯作有《人性辦公室》、《鬼龍院花子的一生》、《家有活神仙》。重要論文有〈網路時代的創作與出版〉、〈讀圖時代對電腦圖像處理的人文思考〉等。」



如何?很不一樣吧!

她讓人驚艷的,不止一端。譬如我讀了她的《日據時期臺灣嘉義蘭記書局研究》(元華文創出版),才知道當年由黄茂盛先生創辦的「蘭記書局」(1919~2004)有多不平凡。


.黄茂盛先生

    關於「蘭記書局」的介紹和發表的論文輯集、專著為數不少,但丁著是唯一一部徹底研究的學術專著,以近18萬字的篇幅,詳述「蘭記書局」的一生起伏,其中不乏面對種種困境與挑戰的因應之道。在還沒有「行銷」這詞彙的年代,黄茂盛面對挑戰,排除萬難,不但存活下來,而且還活成台灣出版史上最耀眼的星星,活成台灣出版史上的傳奇。



    在被異族殖民的年代,他策劃了各種中文讀本,維繫住血脈相連的文化臍帶。而,他的營銷觀念之新、佈局考量之寬廣,在他身處的背景裡,都是超時代的創舉,黄茂盛行過之處,播下了復興中華文化的種子。

    我覺得很慚愧,做了三十多年的編輯,若不是讀了丁著,竟然不知道百年前的台灣出版史上,曾有過黄茂盛和「蘭記」如此充滿吸引力的故事。這個遺憾告訴我「史」的重要,我不免猜想:現在的學校教科書裡,有沒有納入這些了不起的前輩們的奮鬥歷程?倘若沒有或不齊全,該怎麼補實?是不是應該牢記前輩曾經經歷過的成敗,留下智慧,啓迪後來者,避免重蹈覆轍?           


 

.「蘭記書局」的廣告海報

    面對「蘭記」和黄先生,頓時覺得自己的渺小,也感謝丁希如的贈書,才曉得因為對前人摸索的無知,白走了很多冤枉路。
    近18萬字的篇幅,我無法一一詳述內容,不如引用書前〈摘要〉中的文字,淺嚐一下:

    「當時的臺灣,雖然不論和日本或中國大陸,相較之下,文化力都較薄弱,新觀念、新知識多需從此兩地引進,但本土創作者並未甘於成為附庸角色,放棄自主的努力,他們在承襲傳統之餘,仍努力發揮本身的特色與長處,為當時臺灣的本土文化留下珍貴紀錄。以蘭記書局而言,在漢文學習教材、古典詩文、啟蒙書籍、善書方面,都有較為突出的出版成果
    文化貢獻之外,蘭記書局在出版社經營上的務實風格與靈活手法,也為人稱許。印行圖書目錄、刊登廣告、舉辦促銷活動,以及利用郵購銷售書籍之外,也用贊助方式與各文化社團保持良好關係,確保穩定的書稿來源及銷售管道;在中日戰爭期中,與官方色彩極濃的各種出版協會保持良好的關係等等,都是蘭記書局的發展及生存之道。蘭記書局的歷史,就是一頁具體而微的臺灣出版史,在昏暗的日據時期,努力放射出自己的一點微光。」

    沒錯!「蘭記書局」的歷史,就是一部具體而微的臺灣出版史。
    身為當代編輯,應以不知前人艱辛的奮鬥歷程為恥。

10. 她的另一山峰

    丁希如在「遠流」和「實學社」貢獻甚豐。除了掌管叢書出版外,還翻譯了多部作品,其中《鬼龍院花子的一生》(宮尾登美子著)和《家有活神仙》(原名《恍惚的人》,有吉佐和子著)是我的最愛。尤其是《鬼龍院花子的一生》,迄今仍深刻心版。



    我看過由五社英雄根據原著執導的劇情電影,演員均為一時之選,如仲代達矢、夏目雅子、岩下志摩、丹波哲郎……等。故事講述了自小被送入黑幫頭目鬼龍院政五郎家中做養女的松惠的故事,影片曾獲得第6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美術獎」、第25屆「藍絲帶獎」,而且代表日本向第55屆奧斯卡金像獎提交競逐「最佳外語片獎」。
    有人給予這部電影極高的評價,說是一部「關乎黑幫與情色、複雜而豐滿,講男人、女人、性別、進步與生命的電影,把日本當年的社會動盪,濃縮在這146分鐘裡,沒有一分鐘是浪費的」。
    這部作品帶給我的震動,卻是很另類的。我看到的是一齣時代悲劇:一個老派的英雄時代結束。
    當一個彷若什麼都將從頭開始,把一切舊的全掃歸歷史灰燼的時刻,人突然間變得十分渺小;當時代的巨輪輾過,一切都將碎成粉末。
    是的。一位那麼勇猛、雄霸一方的武士,在新型武器槍砲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只需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卒,輕扣槍枝的板機,這位曠世英豪,立刻頹然倒地,失去了生命。

    是的,我們看到了:「武士刀VS.槍枝;農耕時代VS.工業時代」交界點。
    當顛覆性變局來臨時,正如科學哲學家湯瑪斯.孔恩(Thomas S. Kuhn;1922~1996,圖下)揭示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意味著隨著競爭環境的變化,過去的規則已不再適用於現在,原來的認知跟著變了,決勝的因素也會隨之變化。)所預示的:「新時代」來臨時,一切都將不同
    《鬼龍院花子的一生》這個故事,讓我理解了「時代變遷」的不可抗逆。
    人,實在太渺小了。



    現在的我們,似乎也面臨相彷的境況。
    有人說,一日編輯,終身編輯。所以,即使退休二十多年了,仍心繫與編輯相關的所有事宜,例如關心書市的興隆盛衰。道聽途聞得來的消息:出版業步入網路時代之後,因讀者獲取資訊的方式劇變,紙本讀物已漸漸被電腦和手機取代,昔日的產業盛況不再。
    現在,AI又登堂入室,「內容產業」將何去何從?

     書寫至此,驚聞丁希如已於年中(老友王梅告知)果斷的從「康健出版」引退。我不由得突生奇想,是不是她從《鬼龍院花子的一生》得到啓發,還沒到長休年齡,就漂亮地急流勇退?

    這篇短文,因種種原因,從2022年的年底寫到今天,方勉強成稿。拖拖拉拉中,不知不覺寫了萬把字。如此囉嗦的長文,理應該有個適宜的結尾。



    我在老友王壽來的《臉書》上,讀到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195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圖上)的一句話,放在這裡,獻給所有跟我共同奮鬥過的老友們。史懷哲說:

「有時,我們自己的光,熄滅了,
  卻被另一個人的火花,重新點燃;
  我們每個人都有緣由,
  懷著深切的感激之情,
  去懷念那些點燃我們內心火焰的人。」
                                     
                                                                           ( 2024/12/31成稿,2025/1/6 修訂 )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1,346)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周浩正專欄 |
此分類上一篇:惺惺相惜 ——《講義》林獻章與我/周浩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