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步驟是我的起點。
它們也不僅僅是我的起點:
這些是我的“回到基本”
“在我不知道有其他事情做的時候工作”
以及“努力去保持它”的任務。
1、不要一開始就陷入債務中
現在,我要告訴你這次我不會安一條一條的來說。
所以它不是演講,而只是一個聲明。
想成為一個的消費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照預算消費,
並且為購買大型商品而存錢
2、先付錢給自己
如果你負債了,並且老是擔心債務人,
那麼你很可能會忘記這麼做。
但是,存上至少你收入的10%是非常重要的。
事實是,如果你一直這麼做,
那麼你的帳戶中就可能有足夠的錢來支付旅遊花費,
那麼你就不會再要付信用卡的利息了。
3、儘量多償還債款
抵押以及其他貸款都可能會累計出很多利息。
每個月多償還債務,我們就可以減少一些利息,
長期以往就可以節省很多。
4、使用現金
在可使用現金的場合,例如餐廳、加油站、以及超市時,
一定要使用現金而不是刷信用卡或借記卡。
支出現金能使你更加真切地感受自己的消費行為,
此外,還可以便於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經濟狀況,
避免入不敷出的情形出現。
5、每週轉存點錢
我有一個在SimpleDollar工作的朋友,
特倫特,他每週都從開支中留出20美元
並存到一個固定的帳戶。受他啟發,
我決定每週拿出40美元存起來0美元其實不算多,
它完全不影響我的日常生活品質。
一年下來,我竟然存下了2000美元
這都是每週轉存40美元的功勞。
6、待在家裡
待在外面會使你花很多不必要的錢。
上餐館會多花錢、逛商場也會多花錢、
就連停在加油站你都有可能因為買零食而多花錢。
你在外面就避免不了各種各樣的花銷,
而留在家裡,你不但可以觀看免費娛樂節目,
還能增進與家人的感情——多棒啊!
7、拒絕宣傳手冊或宣傳銷售產品的電子郵件
他們對其新奇酷或促銷產品的宣傳很
可能誘使你購買你用不著的東西。
因此,從源頭上杜絕這類慫恿你買東西的宣傳資訊,
能大大減少你的開支。
8、列個“30天考驗”清單
如果你因為衝動而想買一些不是特需要的東西,
那麼你先把它放到“30天考驗”清單上。
你的錢只能你買生活必需品,
所以其他的都列到清單裡,
並標注好日期。當30天考驗期一過,
你就可以買下它們了
但結果往往是,你早已失去那強烈的購買欲了,
這也有利於你更冷靜地做出買或不買的決定
9、在家就餐
我知道你肯定會說這比下館子麻煩多了,
其實,在家做飯並非那麼困難。
你只需要把冷凍蔬菜和去骨雞肉放到鍋裡,
炒一炒,過過熱,就可以出鍋了。
你還可以試試自做披薩:在做好的披薩底上,
放一些醬、乳酪和蔬菜,在撒上一些香料後把它放到烤箱裡,
在等待披薩出爐的同時,你可以煮幾杯糙米。
比起外出就餐,自己做飯不但更經濟實惠,
還更加健康營養。
10、忽略增加的工資
如果你碰恰工作加薪了,那麼你該忽略掉這些不同。
你不能乘機花費更多的錢,相反你該抓住機會多償還借款,
或者多存些錢進帳戶,儘量不要改變一點你的生活方式。
11、擴展收入來源
如果碰恰你又一種愛好,你非常喜歡,
而且同時能取得一些收入,
那麼這將會是開拓第二條收入來源的最後方法。
另一個好辦法就是建立資訊源,
比如說博客,這樣你既可以分享你的專業知識,
而且還可以取得一定的收入補償。
12、找出當地圖書館所在地.....並且經常去看看
在一個人根據他寫的目錄在圖書館定了62本書,
這個辦法便由此而來的。
認真想想,我經常回去圖書館去接一些免費書籍,
和一些我可以在車上聽的免費CD。
對於那些重視個人發展的人來說,
這絕對是一個省錢的好辦法。
13、利用信封理財
這與使用現金是一個道理,
只不過你需要用信封類為你的開支分類。
我的非支票支出分類如下:
日常食品、天然氣和其他雜項支出。
當這三個信封一空,我就不再亂花錢。
14、每週與你的愛人聊聊
你的愛人是否與你同步是很重要的。
你們應該有相同的經濟目標、
共同商定大致開支計畫以及制定非理性購物
(衝動購物)善後政策
即當任何一方因衝動購買某物後,
如何處理才不至於出現拼個你死我活的場面。
建議你們每週開個20分鐘的小會,
以確保你們倆都清楚帳單支付情況、
以及帳戶餘額等。總之,溝通是關鍵
15、電子記帳法
購買諸如微軟出品的理財通、
Quicken及其他類似軟體是很費錢的,
但他們處理各類財務資訊的功能也的確不是蓋的。
你甚至可以從你的軟體庫裡或網上,
找到具有此類功能的免費安裝程式。
但問題是,那麼多的功能我根本用不著,
我所想要的不過是找到一種易操作的方法,
來記錄我資金的流向,不需要多花裡胡哨,
只要能兼具聯網功能就可以了,
因為這樣我就能隨時隨地監控了。
通過實踐,我發現谷歌文檔和
試算表可以達到我想要的功能。
以往需要微軟理財通才能實現的帳戶追蹤,
如今僅需要建立一個試算表就可以了。
它能記錄每筆交易的日期、內容和數額,
還可以添加備註,以及顯示收支狀態。
一切我想要的功能它都有,我還在奢求什麼?
保持簡單最好。
16、存錢還款第一位
當你開始支付帳單時(我通常線上完成),
請務必確保你把儲蓄轉存和債務還款排在首位。
如果你不這麼做,而拖到最後才轉存和還款...那麼,
你會發現你沒法完成你的預定存款額或還清欠款。
但如果你第一步就是轉存和還款,
那麼你會精打細算以確保留有足夠的
錢來支付房租或抵押貸款、水電費、雜貨和燃氣費用...
從而自然而然地削減其他不必要的開支。
17、賣掉你不用的東西
大部分人每年都會有許多不用的東西堆放在家裡,
比如說衣服,小玩意,珠寶等等。
你不僅可以處理掉它們,而且你還可在易趣上進行拍賣,
或者辦個舊物出售來掙些錢。
18、自由職業
如果你有別人所需要的技能,
那麼有很多自由工作的平臺來供你選擇,
你可以在休息時間選擇客戶,額外掙些錢。
19、製作一小份黑名單
對於曾經向你結果錢的人,你應該記得他們,
並且保證適時的提醒他們他們欠你錢的事情。
不妨督促他們早點還錢。
20、要求漲工資
如果你已經很好的完成了你的工作,
那麼是時候給你漲工資了。
如果你的老闆認為你對於現有工資很滿意,
那麼他就會忽略這件事情。
21、簡化房間
把家裡多餘的東西都丟掉,你會發現,
不僅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安寧了,
你也變得不再輕易買只會給家裡添亂的東西了。
一旦你的家變得簡潔明淨,
你就會竭力保持它的整潔而避免歷史重演
22、贈送與索取
把你不再需要的書籍、衣服和玩具送給你的朋友和家人,
而當你需要什麼東西時,就發封郵件詢問誰有。
你會發現,如果他們正好有而且再也用不著的話,
他們會免費送你你需要的東西。
23、一物換一物
這是一項失傳的藝術。
也許很多人交換的將是你的服務或商品而不是金錢,
特別是你的朋友,或者認識的人。你會發現,
以貨易貨的習慣能為你省一大筆錢。
例如,我的網站設計工作就是得益于易貨交易,
這為我至少省了1000美元。
24、使用線上儲蓄
我用的是移民公司的線上儲蓄服務,
但ING公司(荷蘭線上銀行)的也很受歡迎,
此外還有其他很多線上銀行。
你不僅可以得到幾乎兩倍于普通銀行存款的利息,
還可以避免因一時衝動而亂取錢花
因為如果你不開設ATM帳戶,取錢就很費勁,
那麼你就不那麼輕易花錢了。
25、送禮從簡
送禮是我們最美好的傳統之一,
因為它表達了你對他人慷慨和關愛之情。
但隨著送禮商業化,它貴得越來越離譜。
那麼,就換種方式吧:嘗試多陪陪他人,
這也是一種形式的禮物;
或者送給他們你親手烘焙或製作的東西;
要不然還可以試著提供他們會喜歡的服務。
總之,你不需要通過花錢來顯示自己有多麼大方。
26、使用數碼恒溫器
你可以設定你的空調,
在你外出工作的時候溫度達到一定程度可以自動關掉,
在你回來之前又能夠即時自動打開。
這樣的話你既可以保持家裡舒適,
又可以在你不使用時節約用電。
27、在你的花園裡種些樹
如果氣候適宜的話,你可以種些每年落葉的樹,
比如說楓樹,橡樹,或者榆樹,
這樣在夏天的時候就可以乘涼從而減少使用空調,
並且在冬天樹葉落光了也不會擋住太陽光。
28、使用小型日光燈炮
代替傳統的白熱燈泡。如果每個美國家庭替換一個燈泡,
那麼相當於給250萬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對你來說就意味著你在節省電費的同時,
還保護了環境。
29、遠離誘惑
遠離比如說購物中心這些會誘使你購物的地方。
30、抑制你的惡習
所有的惡習,包括煙,毒品,酒精,黃色書籍
以及垃圾食品都對你的健康,錢包和時間有不利影響。
改掉這些惡習,能夠大大改善你的生活
理財七毛病越理越窮
理財意識日益增強,
但是很多人卻仍然多理財一知半解。
理財的毛病讓你理財不見錢。
是不是偶爾會鬱悶:
怎麼幹理財卻不見“財”?
那麼就要檢查一下,以下理財小毛病,
你犯了哪些。
毛病一:從眾心理重別人賺錢就跟風
前兩年股市火的時候,
不管是炒股還是買基金,輕鬆就能賺錢,
這讓很多根本不懂的人也一頭紮進了資本市場。
理財師接待的一位XX,兩年前看到朋友炒股賺了錢,
自己什麼都不懂,就把自己的20多萬存款全部扔進了股市,
心裡想著半年恐怕就能翻一番。
XX的股票市值最差時縮水三分之二,
如今還虧著三分之一。
理財師建議:
在對自己的情況充分瞭解之後,
再制定一個長期的理財計畫,
尤其注意,自己不懂的東西千萬不要碰。
毛病二:忘記最根本的理財手段--------存錢
理財師諮詢的一位市民,家庭年收入超過20萬,
但是兩口子花錢都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
他們奉行的是“能花錢才能賺錢”。
理財師建議:
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
毛病三:固定資產占比過高
許多市民覺得買樓是很保險的投資方式,
所以手頭一有錢,就去樓。
其中有個家庭買了五套房子,
占到家庭資產的95%。
理財師建議:
固定資產雖然保值功能比較,
但是增值的空間有限,而且變現能力較差。
所以,固定資產在所有家庭資產中的占比最好不要超過60%。
毛病四:妄想一夜暴富
許多人對於理財沒有清醒認識,
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
有的人甚至認為,
要一年內資產翻幾番,才算真正的理財。
理財師建議:
理財就是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的分析,
制定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準蒸蒸日上,
最終達到財務自由。
一夜暴富不是理財,
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觀念。
毛病五:沒有長期規劃只注重當下
理財師接待了一位40多歲的市民,資產超過500萬。
但是理財師發現,這些資產主要是鋪面和廠房,
對於保險規劃和養老計畫,這位市民還沒怎麼想過。
理財師建議:
很多都市人都只知道拼命掙錢,準備掙到了錢就休息,
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所以,應該從現在開始,
建立長期規劃。
毛病六:緊急備用金不充分
理財經理指出,很多家庭都忽視了這一點,
股票、基金、房子一大堆,但是用於救急的現金很少。
理財師建議:
雖然把錢放在銀行存活期沒有多大的增值效果,
但還是應該將3~6個月的收入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
以備不時之需。
毛病七:不明確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理財經理接待的一位市民花錢大手大腳,
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一個月下來沒什麼結餘。
理財師建議:
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
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
應該每個月一拿到工資,
就存一定比例的錢到銀行,
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基金定投,
剩下的才是支出部分。
另外,記帳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
一群豬和狼,王八,狐狸,鼠還有驢的故事
豬通過勤勞致富有5元錢存在老鼠開的錢莊裡。
豬打算拿這5元錢建一個小窩,大概要花2元賣地,
花3元搭窩。王八是搞工程的,他想在豬身上掙更多的錢,
於是找來當投資顧問的狐狸想辦法,狐狸說:這好辦。
於是找來管地盤的狼,開錢莊的老鼠一起來商議,
結果王八從老鼠那裡借來200元,用100元賣了狼的地,
花了3元把豬窩蓋好,花了50元給了狐狸諮詢服務費,
豬沒有地,只好求王八把窩賣給它,王八要價500元,
老豬說只有5元買不起,這時候狐狸說服豬去向老鼠借錢,
老鼠答應借500給豬,前提是要他連本帶利還600元,
可以分10年還清,並且產權證拿來抵押。結果成交。
豬到最後花了600元買來了豬窩,比他原來的計畫高了11倍,
豬努力了十年去掙錢還貸。
在這場交易裡面,狼,老鼠,狐狸還有王八都掙了錢。
以後他們就如法炮製。更多的豬去貸款買房子了,
這時候,當商人的驢看到有機可乘,
到老鼠那裡貸了好多好多的款,把王八蓋的房子都買下來,
然後以更高的價格賣給了豬。豬的還貸期就越來越長,
吃的越來越差,小豬崽子也不敢生了。
由於豬的數目越來越少,狼覺得這樣下去自己沒有豬肉吃了,
非餓死不可,於是開始調控,不讓老鼠再借錢了。
但是王八還沒有停止蓋房,把自己掙的錢和貸的錢全投入生產了。
驢手上的豬窩囤積的很多,賣不動了被套牢了。
結果,老鼠,王八,還有驢都掙了好多的豬窩。
錢到最後集中到狼手上。
狼手上有錢了, 宣佈免除附近其他土狗的債務,
並表示為了睦鄰友好承諾對土狗的家進行投資。
交易人自我評估以下是Van K. Tharp在
「Super Trader / Make Consistent
Profits in Good and Bad Markets」
一書中所提出的一份交易人自我評估表。
如果拿這份問卷去給巴菲特考,他大概會得鴨蛋。
所以,這份問卷應該只對走同一個路線的人有效。
哪一種路線?就是純交易路線的人。
我認為這個市場基本上可以分成三種類型的投資人,
第一類是投資者,他們靠長期投資績優的公司而獲利,
比如巴菲特。
第二類是投機家,他們靠遠見與勇氣而獲利,
比如科斯托蘭尼。
另一類是交易人,他們靠正確的操作而獲利,
比如Ed Seykota。
如果你是交易人,下表的評估才有意義。
01.我有份書面經營計畫指引自己的交易/投資。
□是 □否
02.我了解市場正在做什麼,以及哪些事會影響大局。
□是 □否
03.我對自己的交易結果負起完全的責任,
因此我能持續不斷矯正自己的錯誤。
(任何一點為否的話。整句算否。)
□是 □否
04.我敢摸著良心說,放手讓獲利愈滾愈大,
遇有損失則斷然認賠批出,這件事我做得不錯。
□是 □否
05.我有三套交易策略,能夠配合大局加以運用。
□是 □否
06.對於交易策略一,我已經蒐集了至少50筆交易
(亦即從歷史資料或者實地交易)的R倍數分布。
如果你不知道R倍數分布是什麼,
那表示你還沒蒐集,請答「否」。
□是 □否
07.對於交易策略二,我已經蒐集了至少50筆交易
(亦即從歷史資料或者實地交易)的R倍數分布。
□是 □否
08.對於交易策略三,我已經蒐集了至少50筆交易
(亦即從歷史資料或者實地交易)的R倍數分布。
□是 □否
09.對於我的每一套交易策略,我都知道分布的期望值和標準差。
□是 □否
10.對於我的每一套策略,我都知道它們行得通和行不通的市場類型。
□是 □否
11.我只在目前的市場類型是某套策略行得通時才用它去交易。
□是 □否
12.我對我的交易有清楚的目標。
我知道自己對賠損(drawdowns)能夠容忍到什麼地步,
也知道今年要達成什麼。
□是 □否
13.根據我的目標,我有清楚的部位規模設定策略,以達成那些目標。
□是 □否
14.我完全了解在我的交易中我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且我在自我修練上所下的工夫,
多於執行交易/投資的其他任何層面。
□是 □否
15.我完全了解我的心理層面問題,且常處理它們。
□是 □否
16.我經常做交易的優先要務。
□是 □否
17.我認為自己是嚴以律己的交易人/投資人。
□是 □否
每答「是」一次,給自己一分,務必誠實作答。
把分數填在這裡 。來看看你的分數代表的意思:
*14分或以上。
你有當出色交易人/投資人的基因,
而且可能在市場上表現得很好。
*10-13分。
你有很大的潛能,但也許犯了一些重大的錯誤;
許多人可能是犯心理層面的錯誤。
*7一9分。
你遠高於平均值,但還沒能躋身大聯盟。
你就像中學的美式足球明星,
想要擠進美國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
*4一6分。
你比街上的普通投資人要好,但要磨練技巧,
你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你可能需要改進自己、
加強紀律,以及你的交易策略。
*3分或更低。
你是普通交易人/投資人的一員。
你也許希望有人告訴你,到底該做什麼事,
而且想要現在就賺到大錢;如果辦不到,
你會另找吏好的顧問或者大師幫你忙。
結果呢?根本不管用。如果第3和第12題你答「是」,
那麼你是有些潛能,而如果你願意追求卓越,
幾年內或許可望躋身到上層。
貧富差距隱含金融風險
貧富分化威脅到的不僅是社會穩定。
如果富人攜資離開,
金融系統也有可能遭受打擊。
中國的貧富差距或許比官方數據顯示的更大。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
中國城鎮最富10%人口一年的可
支配收入只有6,300美元,
僅為最窮10%人口的九倍。
如果到北京或上海的市中心轉轉,
你就會對這些數據產生懷疑。
中國新富開著奧迪(Audis),
挎著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包,
一年區區6,300美元的收入可辦不到。
中國改革基金會王小魯教授的一項獨立研究發現,
中國最富10%人口每年收入接近20,200美元,
是最窮10%人口的25倍。
與此同時,最頂層人口獲取了巨大財富。
據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和
貝恩公司(Bain & Co.)近期一份研究報告,
中國最富的59萬人佔總人口不到0.05%
2011年的可投資財富將達到2.7萬億美元。
富人濫用特權已經成為引發社會不滿的一個導火線。
而政治抗議還不只是唯一的問題。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教授說,
中國超富階層掌握大量資源對金融穩定構成了威脅。
讓中國領導人夜不成眠的是對資本外逃的擔心。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投資者的突然撤離給印度尼西亞、
韓國和泰國造成重創。
中國一直沒有開放資本賬戶,
這使得投機資金無法合法進出這個國家。
但巨額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意味著逃避管制相對容易。
中國經濟年增長速度接近10%,人民幣又在升值,
這意味著中國富豪們沒有什麼理由把財富轉移到國外。
但這些條件不會永遠維持。
對2,600名高淨值個人的調查結果顯示,
接近60%的人已經安排或正在考慮經濟移民。
資本出逃是一個不太可能發生的「尾部風險」,
理財箴言
在人多優質職位少而
競爭大的社會不容易突圍而出。
以下理財箴言可以作為參考:
一、先買房,後買車
工作賺到第一桶金後,要先買房,後買車。
因為房子是必需品,車子是奢侈品。
如果有兩個人A和B,分別用第一桶金買房和買車。
五年後,房價漲,A把原先的小單位賣掉,
可以換更大的單位。而五年車齡的舊車是不值錢的。
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筆錢,足夠買房和買車的話,
要買就買昂貴的房,開平價的車。
所謂昂貴的房不是指裝修豪華的房子,
而提指地段好的房子,所謂地段好就是指,
要不就是繁華熱鬧,交通方便,要不就是環境優美,
再要就是有發展潛力。
以北京為例,現在已是向五環發展,
三、四環的房價簡值是天價,
但三、四環的房子也不見得新,
也不見得裝修豪華。
二、不要說發薪水給你的人的壞話
最笨的人就是說老闆壞話的人,
很少老闆會有唐太宗或武則天的肚量,
勇於納諫,從善如流,喜歡批評自己的下屬。
尤其現在有博客、微博,只要稍不留神,
說溜了嘴,話很快便會傳到老闆耳裡,
以前說老闆是「米飯班主」,這是金科玉律。
三、永不背棄朋友
所謂「出門靠朋友」,「多個朋友多條思路」,
有很多機會都是靠人情拉攏回來的。
所以在現代社會,有廣闊的人脈,
良好的人際關係尤為重要。
任何時候都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
朋友之間,互惠互利就最好了。
四、提防永不吃虧的人
提放不吃虧的人,通常比較斤斤計較,
不肯多付出一點,好佔小便宜。
在利字當頭,可能會出賣朋友,背信棄義。
同樣,自己也不要做永不吃虧的人,人生在世,
很難一輩子不被別人佔便宜,有時,
吃小虧反可以佔大便宜,因為人都喜歡佔小便宜,
對方佔便宜多了,也會心存感激,
在適當時候給予你一些補償,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
就是「心無城腑就是最大的城腑」,最後的贏家還是自己。
五、找一個可以甘苦與共的伴侶
如果兩人的理財觀念不一致,
這不但預示兩人以後潛在著為金錢鬧矛盾的可能性,
還暗示兩人的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的不同,
揭示了兩人的性格壓根兒的不合。
拍拖時,還可以單方面遷就,
結婚後,就要一同分擔家庭的壓力,
如果一個賺錢,但一個一味兒的花錢,
二人肯定不可以同舟共濟,關係肯定也不可以長久。
有錢人是怎樣煉成的?
也許我們不一定能成為百萬富翁,
但從有錢人那裡我們可以學到
許多關於理財和人生規劃的秘訣。
大多數人都知道,
美國的財富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如今,在這些淨資產達到或者
超過一百萬美元的人當中,
大部分人的錢都是靠自己掙來的。
他們中有許多人都是企業家,
其中既有創建了高速網路的人,
也有垃圾車製造商,涵蓋的範圍無所不包。
他們中有些人建房築渠,
種植玉米,製造珠寶。
有些人同郵票、硬幣和藝術品打交道,
有些人從事害蟲防治以及修剪草坪的工作。
還有的人救死扶傷,給人們安裝新牙。
另外有些人還會幫助他們的鄰居,甚至供養他們。
而他們花錢並不是大手大腳。
實際上相對他們的財富來說,
這些富豪中的大多數都生活得相當簡樸
想想仍然住在奧馬哈那座簡陋房子
裡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吧
他們把錢用於投資,
讓這些錢為他們帶來更多的財富。
《鄰家的百萬富翁》
(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
一書的作者斯坦利(Thomas Stanley)和
達科(William Danko)說,
財富是你積累了多少,而不是你花出去多少。
這本講述美國富人故事的書於1996年首次出版,
是一部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大作。
這兩位作者寫道,人們很少是靠運氣、
繼承遺產、高學歷或是高智商而致富。
更多情況下,財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結果,
一種兢兢業業、鍥而不捨、
做事有規劃、尤其是自律的生活方式。
財富的定義方式有很多種,
不過通常它被定義為除去
債務後你所擁有的一切東西的價值。
但市場性資產與個人財產是有差別的,
前者是指可以很快變現的資產,
如股票、債券和房產,而後者是指像汽車、
服裝和家庭用品這類你會經常使用而
不大可能出售的資產。
一個人單靠收入並不能成為有錢人。
當然,它對於財富的增加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但那些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人將
他們的工資視為一種手段,
一種為了獲得更大財富的手段。
聯合行銷(Unity Marketing)的創始人
丹齊格(Pam Danziger)說,
有錢人並不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他們通過使投資價值最大化來獲得財富。
聯合行銷是一家消費者市場研究公司,
專門從事奢侈品及其消費情況的研究。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去買價格昂貴的
漂亮鞋子或是衣服,
只是說他們大部分人會對商品精挑細選,
他們買的是品質和價值。
丹齊格說,他們真的是將購買行為
看成是一項投資,而不是一筆開銷。
不過他們所做的是將這些投資多元化,
這使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有更大的
適應性和靈活性來度過難關。
摩根大通私人理財業務
(JPMorgan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的董事總經理
萊斯特(Leslie Lassiter)說,
財力最為雄厚的客戶有著十分多樣化的投資組合,
他們的投資領域不僅僅限於股票和債券,
還涉及對沖基金、匯市、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
萊斯特說,現在有很多共同基金可供選擇,
你可以通過它們來投資上述各類資產。
有錢人和那些希望成為有錢人的人,
二者之間最大的差別之一在於他們買單的方式不同。
百萬富翁們通常是用現金購買大部分商品,
包括汽車、房屋和遊艇。
當然,對普通的工薪階層而言,
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
但這一事實仍然傳遞出一個道理:
不要讓債務為你的生活方式買單。
大多數有錢人舉債是為了用於投資,
而且他們十分小心不讓自己的負債水平變得過高。
萊斯特說,任何人都應當謹慎利用債務。
他們還會進行細緻的規劃,
並為它投入大量的時間。
許多有錢人在喜歡攢錢的同時也鍾愛投資,
他們常說發財致富的過程要比這個結果有意思得多。
此外他們富有耐心,
願意進行長線投資並耐心地等待。
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旗下
國民金融公司(National Financial)的總裁
米爾查達尼(Sanjiv Mirchandani)說,
他們穩定地持有自己的投資品,
很可能事先便制定了財務計劃。
許多富人採取長線投資的策略是
因為他們眼下是為了實現財務自由而工作。
比如當他們退休後,
他們當中的很多人會清楚地知道
他們需要多少錢來維持生計、
多少錢用於捐贈以及留下多少錢作為遺產。
萊斯特說,最具頭腦的人十分清楚維持
日常開銷所需要的流動資金數量,
他們會確保手頭上有這麼多的現金。
她還說,普通人也應該做到如此。
與此同時,她說大多數富人
都會非常謹慎地對待債務。
富人們傾向於在資產和債務之間實現平衡。
下面是對如何積累財富的一些建議:
量入為出:
那些收入不菲但卻是“月光族”的人
其實並不富有,他們只是很傻。
做好計劃:
就是說為今天、明天以及
退休後的三十年做好計劃。
慢慢地去規劃,不要著急,
每天都花些時間去檢測你的計劃。
制定出預算並且嚴格地執行。
多樣化投資:
正如萊斯特所說,不妨嘗試投資共同基金,
通過它們你可以對彼此沒有關聯的資產類別進行投資。
減少信用卡的使用,採用現金支付:
當然對於有錢人來說,
用現金買下一棟房屋要比大多數普通人更容易,
但由於購買奢侈品或是享受豪華假期而欠下的
信用卡債務是永遠不會引領你走上致富之路的。
讓現金隨手可得:
雖然富人們將他們的大部分財富都用於投資,
但只要有所需要他們就能獲得現金。
萊斯特說,要擁有某種可以使用的信貸額度,
比如你從未用到的房屋淨值信貸額度。
它就像是一個安全閥。
萊斯特建議手頭留有的現金應該能夠確保一年的花銷﹔
丹齊格認為這一時間最好為三年。
將現金分散:
當富人們兩三年前將資金從股市中撤離時,
他們轉而在銀行開立了帳戶,
銀行存款帳戶都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
提供的高達25萬美元的存款擔保。
將子女考慮進來,牢記遺產規劃的重要性:
富人們會盡其所能地對他們的子女進行理財方面的教育
這也是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做的。
儘管與孩子們說到錢的問題時總是很容易令人心生不祥之感,
但你的繼承者應該知道你所有的銀行存款和銀行保險箱在哪兒
即便上面已經寫有了他們的名字以及律師是誰,
遺囑和受託物是向誰遞交的,這很重要
你知道如何成為有錢人嗎?
你想發財嗎?
你知道如何成為有錢人嗎?
不如自己成為有錢人?
01.做你真正感興趣的事
你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
因此你一定要感興趣才行,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你不願意把時間花在上面,
就得不到成功。
02.自己當老板。
為別人打工,你絕不會變成富翁,
老板一心一意地縮減開支,
他的目標不是使他的職員變成有錢人。
03.提供一種有實效的服務,或一種實際的產品。
你要以寫作、繪畫或作曲變成百萬富翁的
機會可以說是無限小,而你要在營造業、房地產、
制造業發大財的機會比較大。
記住,出版商賺的錢比作家多得多。
04.如果你堅持要用自己的靈感來創業?
最好選擇娛樂業,在這方面,
發財的速度相當快,流行歌曲和電視最理想。
05.不論你是演員或商人,盡量增加你的觀眾。
在小咖啡館唱歌的人,
所賺的錢一定比不上替大唱片公司灌唱片的人,
地方性的商人,不會比全國性的商人賺的錢多。
06.找出一種需要,然後滿足它。
社會越變越復雜,人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
最先發現這些需求而且滿足他們的人,
是改進現有產品和服務的人,
也是最先成為富翁的人。
07.不要不敢採用不同的方式。
新的方法和新產品,會造成新的財富。
但必須確定你的新方法比舊方法更理想,
你的新方法必須增進產品
外觀、效率、品質、方便或者降低成本。
08.如果你受過專業教育,或者有特殊才能,充分利用它。
如果你燒得一手好菜,而卻要去當泥水匠,那就太笨了。
09.在你著手任何事情之前,仔細地對周圍的情形研究一番。
政府機關和公共圖書館,可以提供不少資料,
先做研究,可以節省你不少時間和金錢。
10.不要一直都想著發大財。
不如你想想如何改進你的事業,
您應該常常問自己的是:
“我如何改良我的事業?”
如何使事業進行順利,
財富就會跟著而來。
11.可能的話,進行一種家庭事業。
這種方法可以減少費用,增進士氣,
利潤的分配很簡單,利潤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
整個事業控制也較容易。
12.盡可能減少你的費用。
但不能犧牲你的品質,否則的話,
你等于是在慢性自殺,賺錢的機會不會大。
13.跟同行的朋友維持友誼。
他們可能對你很有幫助。
14.把盡量多的時間花在事業上。
一天12小時、一星期6天是最低要求,
一天14小時到18小時很平常,
一星期工作7天最好了。
你必須先犧牲家庭和社會上的娛樂,
直到你事業站穩為止。
也只有到那時候,你才能把責任分給別人。
15.不要不敢自己下決心。
聽聽別人的讚美和批評,但你自己要下決心。
16.不要不敢說實話。
拐彎抹角,只會浪費時間,
心裏想什麼就說什麼,而且要盡可能地直截了當地、
明確地說出來。
17.不要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犯了錯誤並不是一種罪行,犯錯不改才是罪過。
18.不要因為失敗就裹足不前。
失敗是難免的,也是有價值的,
從失敗中,你會學到正確的方法論。
19.不要在不可行的觀念上打轉。
一發現某種方法行不通,立即把它放棄。
世界上有無數的方法,
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不可行的方法上是無可彌補的損失。
20.不要冒你承擔不起的風險。
如果你損失10萬元,若損失得起的話,
就可以繼續下去,但如果你賠不起5萬元,
而一旦失敗的話,你就完蛋了。
21.一再投資,不要讓你的利潤空閒著。
你的利潤要繼續投資下去,
最好投資別的事業或你控制的事業上,
那樣,才能錢滾錢,替你增加好幾倍的財富。
22.請一位高明的律師。
他會替你節約更多的金錢和時間,
比起你所給予的將要多的多。
23.請一位精明的會計師。
最初的時候,你自己記賬,
但除非你本身是個會計師,
你還是請一位精明的會計師,
可能決定你的成功和失敗,
他是值得你花錢的。
24.請專家替你報稅。
一位機靈的稅務專家,
可又替你免很多的稅。
25.好好維持你的健康和你的平靜心靈。
否則的話,擁有再多的錢也沒有什麼意思。
當官」的一招半式伸延至職場上傍傍身
「陽光下的政府」理念,
不少當官的是領會了的。
不少國家,地區的發展狀況和態勢,
主要取決於五大因素,即
區位Location、
資源Resources、
政策Policy、
機制System、
人才Talent。
這與經營一個品牌、一間公司、一個部門無異。
而從現實情況看,一個地方的區位不可選擇,
資源難以改變,政策調控餘地也很有限,
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又受到若干條件的制約,
只有在機制創新上可以大做文章。
先做人,後做事,在中國,不少有政績有民望的高官,
退下後都可以在民企私企中獲取高薪厚職,
前深圳副市長,現任嘉里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小抗,
年薪5000萬。
作為一個欠發達地區的領導者
(或者一個欠缺資源的小部門頭目),
當其他地方資源充裕,而自己卻窮到燶時,
是怎樣營造後發優勢,實現追趕型、
跨越式發展的呢?
以下是綜合分析當官考的SWOT,伸延至職場上:
001.
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快速找到有用的東西,
快速領悟並快速付諸實施。
002.
要有現代經濟學與政治學的常識,
一切放在陽光下檢驗。
003.
要有創新的意識與魄力,
敢想敢做,有突破性的想法和舉措。
004.
要有超強的執行力,不但身體力行,
而且強迫你行,付出代價亦在所不惜。
005.
要有很強的表達能力,Presentation Skill很好,
說話一套一套,語錄朗朗上口。
即使不當官,在職場上學識一招半式,也可傍傍身
發現上帝粒子露曙光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一份疑似內部備忘錄
近日在網上流傳,內容指瑞士的全球最大強子對撞器
可能已成功找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
是人類首次發現這種被視為「粒子之母」的物質。
消息在粒子物理學界成為熱談,
但物理專家強調結果仍須進一步證實,不宜過早下判斷。
專家強調待證實勿武斷
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學
「標準模型」(Standard Model)理論中
假設存在的一種基本粒子,若能成功發現它,
將有助解釋物質為何擁有質量。
CERN成立的主要目的,
正是要利用「超級強子撞擊機」
(Large Hadron Collider,LHC)
令粒子高速撞擊,產生其他粒子,
包括希格斯玻色子。
美國物理學家沃伊特(Peter Woit)的博客網,
日前有匿名者貼出CERN一份內部備忘,
內容是「超級強子撞擊機」其中一個偵測器,
發現了一種粒子的信號,顯示它衰變成兩粒高能量光子,
當中的信號與科學家預計希格斯玻色子的信號很相似。
4名科學家在備忘中道:
「令人興奮的新物理學,包括新粒子,
或會在短期內被發現。」
CERN發言人吉利斯(James Gillies)證實,
備忘是真的,但強調它只是數以千計的備忘之一,
評估仍處於非常初步階段,結果未經確認,
要經科學團隊幾個階段的評估後,才可正式發布。
英國粒子物理學家考克斯(Brian Cox)博士亦說,
這項傳聞來自一份內部文件,而未經同業檢視評估的文件,
往往錯漏百出。
就算本身在CERN工作的粒子物理學家
杜里戈(Tommaso Dorigo)亦質疑有關結論,
說不惜與人打賭1000美元 。
美國物理學家史東(Sheldon Stone)說,
雖然揣測備忘的含意並不成熟,但今次測出的信號,
與預計的希格斯玻色子有些不同,
也有可能是科學家找到前所未見的新粒子,
若是這樣,可能更有趣。
在辦公室之內,壞消息又何止一個
在辦公室之內,壞消息又何止一個,
可能還有削福利、懲罰甚至裁員等,
這是考驗大家EQ的時候。
作為管理層又會怎樣處理下屬對期望的落空反應?
把壞消息定位
不同類型的壞消息,有不同的處理手法。
然而,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兩種,
一是全公司的整體壞消息,
例如:凍薪、減薪或裁員等。
另一種是屬於個人壞消息,
如被突然取消假期、遭受處分或升職失敗等。
兩種壞消息都雖要有
一定的技巧及心理質素去應付。
事實上,我們要在平日無風無浪的日子,
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準備,
因為壞消不會預先告知你出現的時間。
與其突如其來,導致手足無措,
倒不如作好準備,迎接最黑暗的一刻。
事前吹風降期望
當公司決定要減薪或裁員的時候,
管理層應該預知這個消息會非常震撼,
而且會嚴重打擊員工士氣,
但是事實已成沒有得撤回決定。
因此,這個時候應該是想想如何令壞消息
「軟著陸」減少對公司的衝擊,
而最好的方法是管理期望。
最懂得用管理期望的方法,
當年做財政司時的曾蔭權,
就是每當財政預算案公佈前向媒體吹淡風,
如大幅削減開支、免稅額大幅下降等。
但到真正公佈時,預算案卻比原先消息好時,
公眾的滿意度就會相應提高。
所以,同樣道理當公司有壞消息出台前,
最好將本來不利消息放大,
透過某些同事再傳給其他員工,
讓各位有心理準備。到結果是勝於預期時,
大家反而會欣然接受。
增加透明度
當大家收到壞消息得到證實之後,
管理層理應讓大家清楚知道細節,
例如:公司裁員,應該說明裁減人數,
裁減部門,以及什麼原因等。
盡量減少公司的內部流言,
以免進一步打擊低落的士氣。
作最壞的打算
作為員工方面,在任何時間都要有最壞的打算,
要知道沒有公司可以養你一世,
所以不可以存在安逸的心態。
當你聽到壞消息的時候,可能公司已經有了決定,
你做什麼已經改變不來,唯有讓心理調節,
作最壞的打算預備善後工作。
理性戰勝感性
每個人接到壞消息都會不開心,
是正常的反應,但有人卻會反應過激。
曾有一位員工突然收到公司「大信封」後,
可能受不了刺激而像發瘋了一樣,
四處表示自己已被裁了,
這樣的舉動令各人為之側目。
其實,既然都是被裁了,
倒不如大方地下台來得有體面。
如果,你是管理人員身份向一位員工,
作出懲罰的時候,或許你是極之討厭他,
但是都要保持理性的態度,避免用辛辣的語氣刺激對方,
令整件事情能夠以和平解決
運用在投資學上物理學上有兩個重要的定律
可以運用在投資學上,
一個是慣性定律,一個是地心引力。
慣性定律即強者恒強,漲者恒漲,
信此定律者以追逐強勢市場,
順勢操作來獲利。
地心引力正如把一樣東西丟得再高,
也終究會掉下地面一樣,
漲個不停的股市,終究有一天會跌下來,
信此定律者以逢低買進,
逢高出脫的反市場心理來操作獲利。
當一支基金的價格往上走時,
最近的價格會高於過去六個月的平均價格,
以最近價格除以六個月的平均價格,
可以得出一個倍數,我們定義為趨勢倍數。
以趨勢倍數做轉換指針是以慣性
定律在未來一段期間仍會發揮作用來假設,
把趨勢上可能繼續下跌的基金
轉換至可能繼續上漲的基金。
而此累積平均的趨勢並不會受單一月份
熊市反彈或牛市回檔而輕易改變,
因此據此判斷的可信度,
應可達到六、七成。
另一個地心引力定律亦可用於轉換操作上,
把漲幅過大的基金獲利了結,
轉換至漲幅落後的基金撿便宜,
或轉換至保守型的基金來持盈保泰。
怎樣的漲幅才算是過大呢?
此時就要以過去較長期間的標準差來判斷。
X=以過去5年以上的資料算出的該類型基金的平均報酬率
S=以過去5年以上的資料算出的該類型基金的標準差
R=投資一段期間後的實際投資報酬率
在兩定律間可有以下取捨準則當參考:
1.
當X+S>R>X,且過去六個月趨勢倍數>1時,
由慣性定律向上趨勢主導,已持有者可續作,
未持有者可把此基金當做轉入標的。
2.
當X>R>X-S時,
且過去六個月趨勢倍數<1時,
由慣性定律向下趨勢主導,
已持有者可把此基金當做轉出標的,
未持有者不要選擇此種基金當投資標的。
3.
當R>X+S時,
表示該基金所投資的股市有超漲可能,
地心引力遲早會發生作用,已持有者可轉出,
未持有者不宜追價買進。
4.
當R<X-S時,
表示該基金所投資的股市有超跌可能,
未來終究會觸底反彈或回升,
已持有者可長期續抱耐心等待回春,
未持有者可開始分批買進。
舉例來說,
如某大型股票基金過去十年的平均報酬約為10%,
標準差約為20%,以正態分佈兩個標準差為例,
10%+2*20%=50%,10%-2*20%=-30%,
未來有95%的機會此基金的
年報酬率會落在50%與-30%間,
超過50%的機會只有2.5%
[(100%-95%)÷2=2.5%]。
因此若此股票基金過去一年幅超過50%,
便可視為超漲,可轉換至無風險的貨幣基金,
暫時停聽看一番。但此時仍不建議轉換至仍處於熊市,
趨勢倍數仍低於1的其他類別基金。
牛市時,年漲幅超過50%時才考慮暫時轉出,
不要太早下車,錯失幾年一次的機會。
熊市時,年跌幅超過30%才考慮分批投入,
以避免太早上車再跌一波的套牢風險。
至於怎樣判斷現在是處於牛市或熊市,
還是以連續六個月趨勢倍數大於1或小于1為依據,
簡單又不失可靠,再請教券商或基金公司的看法來相印證。
以慣性定律與地心引力兩定律來轉換基金,
運用之妙還是存乎一心,能準即行。
海龜派衡量市場的震盪R值,
也是很值得關注的一個研究,
不同市場的震盪R值,再加上資金控管的R值,
能做好『雙R』要在期貨市場存活就不會是問題。
再來就是交易策略。
工作糟糕,不如失業?
人們通常認為工作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有好處,
但如果事實並非如此呢?
《職業與環境醫學》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期刊上
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有些工作實在是太差了,
它們對員工心理健康的危害實際上比沒有工作還要糟糕。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
研究人員七年來分析了7,155名成年人的歷年資料,
對他們的工作性質與心理健康的關係進行了評估。
研究發現,失業人員的心理健康水準與從事最糟糕
工作的員工相當,或者還要優於後者。
要求高、工資低、缺乏自主權和安全感的工作被
認為是低品質的工作。參與研究的人員被問到一系列問題,
比如一份工作
「是否比我想像中的有更大的壓力」,
它是否「複雜而且困難」,
或者這份工作是否讓他們「擔憂自己的未來」。
在剔除員工個性以及經濟困難等因素外,
工作越糟糕,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就會越差。
為了確保這項研究不是選擇效應的結果也就是說,
不快樂的人往往會從事糟糕的工作,
因為他們原本已經不快樂了研究人員還研究了
失業人員找到工作以後的情況。
他們發現,那些找到好工作的人的
心理健康水準會有顯著改善,
但從事糟糕工作的人的心理健康與
他們先前的水準以及其他失業者相比,
均有明顯的下降。
衡量心理健康水準的因素包括參與研究人員
近來感到緊張、抑鬱、平靜或者快樂的頻率。
在當前的經濟衰退後復蘇時期,
很多工作場所的環境都很惡劣,
因此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
一位職業發展顧問感到
有必要建議客戶辭去有害的工作,
即使他們手中並沒有其他工作機會。
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每天一早去上班
不論是什麼工作
總要好於苦苦尋覓工作。
朋友,你有沒有經歷過那種糟糕的工作,
糟糕到你只好辭職才能感覺好一些?
或者曾經想過要辭職?
這份工作為什麼讓你覺得比失業還要糟糕?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經歷,
那麼你能想像自己會因為工作糟糕而辭職嗎
即使還沒有找好新的工作?
你從事過的最糟糕的工作又是什麼呢?
理財訂立目標
很多人都期望一年比一年富足。
不少人沒有目標,
一生都為面前的問題煩惱,
工作了10年後可能也一事無成,
甚至連少量的儲蓄也沒有。
在理財上,財務目標可分為短期及長期,
一般而言,短期是指五年內實現的目標,
而長期是指需要充份部署,
並可能需時十年或以上才能實現的目標。
部分人的理財毛病是忽略為長遠財務目標籌謀,
或不願正視其迫切性。
例如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士對累積退休金
這長遠財務目標視若無睹,
依然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費模式,
花盡薪金追求新潮玩意、美酒佳餚,
令到自己的存款額毫無增長,
至十多年後臨近退休時才恍然。
另一些人的理財毛病是對自己的人生
及財務規劃缺乏周詳考慮,
未有考慮人生不同階段的變數,
作出兩手準備。當人生出現突變,
便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
財務目標是理財的方向,
其意義是協助你實現你的人生規劃,
令到人生更豐盛。
理想的財務目標應配合你的人生目標、
生活現況及考慮未來可能出現的環境轉變。
此外,你的財務目標亦要SMART,這才容易達標。
這個SMART不但指醒目,
也是指財務目標要包含以下五項元素:
一、Specific(具體):
目標明確不足夠,要具體才易執行。
舉例說,生活美滿目標明確,但這只是一個方向。
如何才算生活美滿?
你可能要在家庭、工作、健康、財務等
各具體方面再仔細訂立目標。
二、Measurable (可量度):
你的目標能夠有尺可量度。
假如你的財務目標是成為「高資產淨值」人士,
哪如何界定「高資產淨值」?
五百萬、一千萬、還是五千萬元?
你又要幾多歲前獲得上述財富呢?
三、Achievable(可達致):
目標要合理及能達到的。
一名「打工仔」希望一年後累積三十萬元的首期置業。
這目標很具體,也能量度,但能否達致呢?
一年三十萬元即平均每月二萬五千元,
若你是管理層,除稅後月薪五萬元,
只要你儲起五成收入便可達致,
但若你是月入萬餘元的僱員,
這個目標便不太可行。
四、Realizable(可實現):
要考慮現實狀況,提高實現目標的機會。
朋友A有一定的財務基礎,
幾年前曾打算獨力負擔一層在新界北區百多萬的樓宇,
以當年的樓價水平,朋友A的財務目標是可實現的。
但近年樓價飛升,他已找不到合心意的物業,
其財務目標變成暫未能實現。
五、Time(限時):
你的財務目標應包括訂立時間表,
限時執行計劃,不能拖延,令目標遙遙無期。
最後,財務目標非一成不變,
可因應個人目標及環境轉變而改動,
最終目的是令到人生更圓滿。
本文原引自 : http://tw.myblog.yahoo.com/jw!4_ltTWaFGRlZDPIlaXb6ln4-/article?mid=27823&prev=27824&next=2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