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第一行由品--
06令各呈偈--6
[本文]
眾得處分。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用意作偈。將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現為教授師。必是他得。我輩謾作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咸言。我等已後。依止秀師。何煩作偈。
解說:
眾人得到五祖弘忍吩咐指示。告退後互相談論。我們眾人。也不須要澄淨心田,勞心費神作什麼偈語。即使將偈語呈給和尚。對我們又有什麼益處。況且神秀首席上座。他現在又是我們眾人的教授導師。衣缽正法必是他得。我們這般不自量力之輩,不用冒昧作偈語。何白費心機,枉費精神。眾人聽了這些話。全都打消作偈語的念頭。大家都說。神秀若當祖師,我們以後。就皈依他跟隨修道。何必勞煩作偈語。
神秀俗姓李,洛陽尉氏人,少覽經史,博學多聞,後依五祖出家,唐高宗上元中,五祖入滅後,神秀出住,荊州的江陵當陽山,緇徒響風,道譽甚盛,為北禪之始,武后則天,聞神秀的聲名,召赴長安,供養盡禮,又敕在當陽山,建築度門寺,以表揚神秀的功德,於唐中宗神龍年中卒,諡號大通禪師。
上座:
是寺廟的一種職稱,僅次於住持之下,德業為其他眾僧的領導者,地位最高,故稱之。
教授師:
能以身作則,宣傳聖言名為教,教導別人依義悔過名為授,乃是寺廟中,專門在教導僧眾弟子威儀作法的軌範師。
必是他得:
祖師天命傳承,那就不可?修道非憑年齡大小、時間長短、學識高低、口才好壞、道學有無,而是靠悟性,道是公道,無私無偏,不能私相授受,誰與我比較親切,誰在道場修道時間較久,就傳給誰?哪怕是自己至親之人,因為心法不是有形物品,可以傳交託付的,必須明心見性,而是以心印心,心心相契,默然吩咐,心印妙旨,任誰都爭奪不了。由此更可證明,欲得無上甚深微妙法。須由明師(祖師)之親授,而後可得也。
依止秀師:
乃依其所當止於(至善之地)也。
修道要認理實修,不可以崇拜偶像(跟隨人修),人人都有一良心師,都有妙智本覺,修道不是皈依誰?跟誰修?此為修人情道,認人而修。依法不依人,認理實修,應是修行之至要原則。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