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04 22:15:05| 人氣9,6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壇經粹理: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壇經粹理

六祖云:「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菩提」是一種覺悟的意思,也是道的意思。六祖一開頭就講;每個眾生都具有菩提覺悟的本性,這種自性是原本清淨無染的。什麼叫「自性」呢?即一切萬有的本體,每一個人,每一事物的本來體性叫做「自性」也稱「本性」。

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純善的,都是光明的,所以六祖説;「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本心是佛心,也是清淨的心,是沒有染著,離開善惡對待,無分別比較的。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發露菩提自性沒有分別心時,才能真正體會佛法奧義。清淨自性是不假外求的,那麼如何保有本來清淨之心呢?就是時時以般若智慧自内觀照。

「心外求佛路就差  
  水中月影鏡中花  
  先天妙理君知否  
  只在一心便可誇」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的「頓悟法門」,他要大家時時刻刻都用「這個本心」來修行,是哪個本心呢?就是「原心」愿的這個心,你能守住你的本心、初心、即使後天環境不斷的變化,你都如如不動,絲毫不受影響,則皆可免於輪迴交戰,在聖凡更迭之中,生生滅滅,如此就能證得智慧德相,而當下直接了悟本來,成就佛道。

學佛道者,最重要的是初發心,讓我們的心作佛,一個修行者的初心,倘能保持不退轉的話,他便成佛有望。

古德云:「學佛如初,成佛有餘」;發大弘願,廣利有情眾生。

心得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眾生覺性本具,即使在迷途,亦具足本不生滅的覺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可惜眾生把生滅的虛妄境界當作是真的,跟隨這些塵境因緣生起「我所見、所聞、所愛、所憎、所有、所失……」種種妄想心、執著心、生滅心,更將這些妄想心、執著心、生滅心的作用(色、受、想、行、識)當做自己,就蒙昧了自性。這就是所謂的「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心外並無別佛,也無須在心外求法。但用此本來清淨的菩提自性,於生活中起用,隨時依般若波羅蜜觀自在, 必能到彼岸成大覺者。

性體心用,身為行為表現曰德行,一心為初心,亦是初念,初心初念為原心,凡人觸境起心動念,初念用心最真無邪,當再起二念即起分別,一起分別就落入計較心,生
人我相,落二法中,是輪迴種子,苦海因。

六祖教我們修菩薩行的我們要明心見性,由體發用,由用歸,不離這個本心,但用本心率直不阿,不起三心兩意,直了正道,中正不偏。凡起心動念不離本心(良心、佛心、慈心、悲心、忠心、恕心、誠信之心)。本為一心,近道矣!直了返本歸元(收圓),復明性德入理歸真,直了成佛

台長: 福哥
人氣(9,617)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儒學資料夾 |
此分類下一篇:三字經先天解:「子不學 非所宜」
此分類上一篇:三字經先天解:「教不嚴 師之惰」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