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篇-第十七章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讀論語心得
孔子說:「由啊!(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誨女,就是教汝。教你如何才是『真知』的道理。如果遇到知道的事,就說知道,遇到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樣能清清楚楚分辨『知道』或『不知道』,而能誠實面對自己,不加掩飾,正是『真知』的真正涵義。」
孔子教子路之知,不作知識講,而是自心本有之知,是為真知。此須經過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五步功夫,方能啟發出德性的真知。
「由,誨女知之乎!」
「誨」是教導、「女」是「汝」的古字,就是「你」的意思。「知」是真知,這個字不簡單,孟子講「良知良能」,王陽明提倡「致良知」,都說到本來就有的「真知」,所以不可輕忽「知」這個字。
「知之為知之」
如果時習道理之後,不能進一步「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尤其缺乏「篤行」的工夫,沒有確實去做,只停留在「說食數寶」,就不算是真正知道。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如果剛才說的五層工夫,尚未完全做到,就不算是「真知(開悟)」,唯有誠實而不虛偽,承認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正是內心「真知」的作用呀!
一般人為了面子,總喜歡掩飾自己的缺失或不明白的地方,所以趾高氣昂,表現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這樣內心的「真知」就被泯滅了,而識神分別執著興起,而蒙昧了明德性的真知。
孔子晚年所整理的典籍中,春秋一書是依據魯國歷史改編創作的。孔子以審慎的態度,記載了魯隱公一直到魯哀公,共有十二公的歷史。為什麼孔子只記載這十二公呢?原來孔子透過「親見」「聽聞」「傳聞」的方式,來印證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的史實,一字一句都是謹慎不虛言。所謂「親見」是指孔子本身親自見到的事實;「聽聞」是指別人親見而說給孔子聽的事跡;「傳聞」是指別人聽到而轉述給孔子的故事,孔子秉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嚴謹的筆法,作成春秋。當春秋一書完成之日,亂臣賊子懼,因為春秋明白寫出各國亂臣賊子的罪行,使得小人的行徑無所遁形,讓人感到畏懼,犯上作亂的惡行自然收斂起來。
編輯心得結論
知與不知,這是二分法,也是二法,分別識,絕不是自性妙慧,自性妙慧是為不二,是率性之直心認知,自然不假造作,方為明德性的真知。
本性猶如虛空,了無一物可見。是名正見。
無一物可知。是名真知。
僧智常是江西貴谿縣人,他小時候就出家,他的心志是想要見性。有一天來參拜六祖大師,六祖大師問他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啊?來求什麼?」就像當日五祖大師問六祖一樣。大師說:「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六祖大師答說:「我從新州來,惟求作佛。」五祖大師說:「你是獦獠,怎可作佛呢?」六祖就答說:「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但佛性有何分別?」現有人來,故六祖也這樣問他。
智常答說:「我最近到洪州白峰山拜大通和尚,承蒙大通和尚開示成佛見性的義理,可是心中仍有很多疑問,所以從遙遠的地方來親近大德善知識,祈望和尚慈悲指示道理,令我不再有所狐疑。」
六祖大師問說:「大通和尚對你說什麼話,你姑且說一說給我聽。」
智常答:「弟子智常到大通和尚那裡,經過三個多月,都沒有得到教誨指示。因為我要為法忘軀,為法懇切的緣故,有一天晚上就獨自到方丈室,請教大通和尚,如何才是我智常的本心和本性。」
大通和尚就對我說:「你看見虛空了沒有?」
我答說:「我看見虛空。」
大通和尚說:「你知道虛空有什麼相貌嗎?」
我又說:「虛空是沒有形相,若有形相,就不叫虛空啦!既然是無相,那又有何形相呢?」
大通和尚開示說:「你的本性和虛空是相同的,沒有一物可見,這就是正見。沒有一物可知就是真知。你的本性是沒有青黃的顏色和長短的形相,你但見本源清淨,覺體圓明,這就叫見性成佛,也叫如來知見。」
學人智常雖聽說這種的說法,但還是不明白,故乞請和尚開示我。
六祖大師聽後就說:大通和尚所說還存有知見,所以才令你不明白。我現給你說一偈頌:
不見一法存無見 大似浮雲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 還如太虛生閃電
此之知見瞥然興 錯認何曾解方便
汝當一念自知非 自己靈光常顯現
不見一法就萬法皆空了,若你還存「不見」這個見,則還有一個「不見」存在,這就好像浮雲遮住太陽一樣。一法不立,就是不知一法什麼也不存在。但你仍然守住「不知一法」的一個知見,還有一個空知。你對於道理好像明白似的,其實還有知見存在,這就好像在太虛空裡本來什麼都沒有,但卻生出閃電。你這個無見之見,和空知之知,就在你眼前瞥然現前了,因為錯認這種知見,所以不能明白方便的法門。你現應該就在當下這一念,覺悟到固守這無見之見,空知之知是錯誤的,那麼自然你自己本有的智慧,本有的佛性,本有的如來藏性,常會現前。
智常法師聽六祖大師偈頌之後,才當下把萬緣放下。你說放下時,不能還存著一個「我放下了」。若還存「我放下」之念,則還是沒有放下。若真放下了,那裡還有一個「放下」在你心裡。若你真沒有知見,返本還原,就不該還存有一個「知見」。
當智常明白之後,也作了一首偈頌:
無端起知見 著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 寧越昔時迷
自性覺源體 隨照枉遷流
不入祖師室 茫然趣兩頭
無端起知見:沒有一個理由,無端端地,怎就生出一個無見之見,空知之知了呢?生出無見和空知,這都是著到相上。像前邊所講的「無念」,若你心裡總想著我無念,無念,那仍是生出一個念,因無念的念就是一個念。「有念若無,無念不滯」:當有念都沒有,無念目然就不存在了。所以參禪參這個「念佛是誰?」你就要去找是誰念佛呢?怎麼樣也找不著的,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誰。因為別入看不開,不知道沒有一個誰,總覺得有個我。故要參念佛是誰?因為有我故要找入,找入就要問是誰呢?可是找誰,不要著相,不要著到「我」上。
心裡還有疑情,存一念「悟」,說我看見虛空,什麼都沒有了。若還存有這一念的知,一念的見,以為這就是悟,這和以前迷的時候是一樣的,根本就沒有悟。
自性覺悟的根源本體,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雖然它有所遷流,但本體不變。假使我智常不入六祖大師祖師的堂室來,若得不到六祖的開示,至今還是兩頭跑,落於知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