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9 21:54:03| 人氣2,7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而-第四章 前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前言:

中庸云: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

誠明謂之>「性」 這不是修出來的,這是與生俱有的,天命之謂性,本有的,不屬修,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誠」就佛法來說是〈一念不生〉,寂,寂而常照。

「明」就佛法來說是〈般若智慧〉,照,照而常寂。

*「誠(寂)」而不動,動則起無明,動即妄意在動,動則染汚阿賴耶識,自性本來是沒有染污的。污染是妄。

六祖云: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中峰國師:混千差(十法界)而不亂(自性)。歷三際(過去、現在、末來)以靡遷。炳然獨照。卓爾不群。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居涅槃岸。

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般若是心智,淨土是心地。

心經云: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明誠謂之>「教」 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就無污染的,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第四章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從論語和其他有關材料可知,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顏渊。從所見到的材料看,孔子對顏回從未有絲毫的批評。之所以如此,我看有下面幾個原因。一是顏回特別虛心,學習領悟孔子思想最到位。如對於仁的理解即是如此,而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內容。二是顏回安貧樂道的行為最符合孔子的要求,成為孔子為其他弟子樹立的楷模。三是顏回學習刻苦,最理解孔子的思想。

   顏回字子淵,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就住在曲阜。曲阜今日尚有顏回井,可以作為顏回當年住所的座標。顏回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意謂如果人人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而恢復到禮治的要求,恪守各種典章制度,那麼,天下的百姓便都會歸向仁愛了。這是孔子對其政治思想最簡明扼要的解釋,也是他一生到處奔波所追求的理想目標。顏回所提問的問題均是有關人生與社會政治的關鍵問題,都是孔子所關注的,不像樊遲那樣問些種地的瑣事。

    顏回身體不好,29歲時已經滿頭白髮。死得較早,可能是孔子困于陳蔡回國後不久就死了。孔子哭得很傷心,說:“自從我有顏回之後,弟子門人對我更親了。”可見顏回很有凝聚力,對老師特別尊敬。其後,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中誰最愛好學習。孔子說:“有個叫顏回的好學,不遷怒於別人,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不幸他早亡。現在則沒有了。”
    可能是孔子對顏回偏愛的緣故,顏回死時,顏回的父親顏路因為家貧,請孔子把車賣了給顏回送葬。孔子沒有答應,並說自己的兒子孔鯉死時也是有棺無槨。自己是下大夫,不能沒有車。
    顏回死,門人提出要厚葬,孔子不同意。結果門人還是厚葬了。孔子說:“顏回把我當父親對待,可我卻沒有把他當兒子對待啊!可這不是我啊,是學生們啊!”孔子可能是內心有些矛盾。因為父親在,兒子則不當厚葬,孔子兒子孔鯉死就是薄葬。此事可看出孔子重視人之本生,主張薄葬的觀點。

因孔子想把道脈傳給顏回,因早死,故有顏淵死。 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故而把道傳給曾子,孔子之道,只有曾子傳道,在孔子的三千弟子裡得孔子正法者,只有兩個半,一是顏回,顏回早死,一個是曾子,半個是子貢,因子貢對孔子的道只了解一部份,沒有完全的了解。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 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顏回是天才,但曾子是後段班的,孔子曾說,參也魯,魯者遲鈍的意思。那為何孔子會把道傳給曾子呢?因曾子的成功在於教之道 貴以專,這是曾子為宗聖的原因。

論語第一章放子曰,孔子說的。第二章放有子,引孔子之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第三章放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第四章用曾子曰,可見曾子「貴專於道」的重要性。

台長: 福哥
人氣(2,7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儒學資料夾 |
此分類下一篇:-學而-第四章
此分類上一篇:-學而-第三章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