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法會因由分第一】
讀慈心園的前人所述解-心得分享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食時 … … 至洗足已,敷座而坐。
此段經文為佛借平等覺性於日用尋常行、住、坐、臥、著衣、飯食中放光,示現真心本體,以無住之妙用。
本經假此乞食之因由,不過要學人向日用中識得自己與諸佛無二無別,則能事畢矣。
古德云:「著衣持缽平常心 ,冷暖飯飽各人知」。又云:「終日行路未踏一片地,每日吃飯未 咬著一粒米。」
孔夫子亦云:「人莫不飲食,鮮能知其味。」
又云 :「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
此皆是感嘆人人與佛不異,為何不知呢?
世尊於本分不說一字,直現不立文字,見性成佛,更無別法。若向這裡知個落處,即大事已了,佛法世法無可不可。即知,日用飲食無非是道,仰事俯首無非是道,但非在形相,而在不睹不聞處悟,對境無心,六根俱淨,不染一塵,不起一念,萬緣當空,無心合道,此為率性之道也。緣起本無,則性空理顯,大道體寬
,無難無易。法華云:「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經行及坐臥,
常在於其中。」若觸目不會道,即運足焉知路,故大道貴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機當下悟,若離開生活也無道可悟。六祖云:「佛法在
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是則達摩九年面壁已多事,立雪神光亦強求。故學人若能當下悟入,本經即此已足,何用須菩提再多費口舌,請佛開示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昔龍潭崇信禪師問天皇曰:「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皇曰:
「自汝到來,吾未嘗不指汝心要。」信曰:「何處指示?」皇曰: 「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合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
首,何處不指示心要。」信低頭良久。皇曰:「見則直下便見,擬 思即差。」信當下開解,復問如何保任。皇曰:「任性逍遙,隨緣
放曠,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後棲止龍潭。李翱刺史問:「如何 是真如般若?」信曰 : 「我無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尚。」
信曰:「此猶是分別之言。」各位會嗎?說出來即非分 內事。
☆另者,僧問趙州:「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示。」州云:「喫粥了
也未?」僧云:「喫了。」州云:「洗缽盂去。」其僧因此契悟。 且道此僧當時,悟無咎耶,悟無法耶,悟不生耶,悟不心耶?試會 看。
☆古德云:「諸仁者,飢則吃飯,睏則打眠,熱則乘涼,寒則向火取
暖,一一天真,一一明妙。何得踏步向前論禪論道,將魚目為珠, 認橘皮作火,不見道,大機須透徹,大用須直裁,不識東家孔氏翁
,欲向他邦尋禮樂。」如孔夫子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 中矣。顏回夫子一瓢飲,一簞食,居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二者所樂者,學人當應細味會之,則不難體會「道」在其 中,不要因平常而忽略。
學人逐日(日用之中),行時行時看取,坐時坐時看取,著衣時著 衣時看取,吃飯時吃飯時看取,直下腳跟有個發明處,深信此大事
因緣從空劫那邊以致父母未生前合下圓明朗照,只如即今(日用之 中)又何曾虧欠一處,透得千處百處無遺。所謂處處真,處處真,
塵塵盡是本來人,真實說時聲不現,正體堂堂沒卻身,則一塵才舉 大地全收,遍法界都是個自己,更向何處著眼耳鼻舌身意,軒知無
二無別,如水入水,如金博金,真如如實際大解脫。
☆臨安五雲悟禪師曰:「月堂老漢道:行不見行是箇甚麼?坐不見坐
是箇甚麼?著衣時不見著衣是箇甚麼?喫飯時不見喫飯是箇甚麼? 山僧雖與他同床打睡,要且各自做夢何故,行見行,坐見坐,著衣
時見著衣,喫飯時見喫飯,無有不見底道理,亦無箇是甚麼,諸人 且道老漢底是,五雲底是」。拈拄杖卓一下,曰:「桃紅李白薔薇
紫,問著東風總不知(率本然之性)。」經云:「行住坐臥不離這 個,有了這個方可言那個,那個這個總須合成一個,天地有壞,這 個不壞。」
本分如來未曾說一法, 直顯無法之法也是法,以現諸法實相。
衣食行坐事即理,要學人能直下悟本來現成之這個○,此與師尊師母當機在空中畫個圈、點一點,而不說一語有何差別?悟則皆同
,迷則為二。故本分為佛之顯密,為最切要之處,眾人皆應深深去 了悟,悟則一了百了。此即是世尊默時說、說時默,若會得,方 可稱唱宗風,題綱祖令也。
☆昔惠明自黃梅趁逐慧能祖師至大庾巔,
及之遂咨稟不為衣缽來,只為法來。六祖乃令坐於磐石冥心,語之,汝但善惡都莫思量,正當與麼時,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依言斂念尋有省悟,乃復問祖:「為只這個,為當更別有密意?」
六祖云:「我若向汝道即不密也,只如上說,若會即密在汝邊。」 故世尊顯密在各人邊,覺在別人邊。
偈曰:無始劫來祇這箇
今日依然又這箇
復將這箇了那箇
這箇那箇同安樂
心得編輯分享
那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中,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眾隨侍左右,靜侯佛陀說法。
有一天,已到了吃飯的時候了。佛陀穿上袈裟,拿著飯缽,帶領著弟子們走進舍衛城去乞食。不分貧富不分貴賤,挨家挨戶地托缽,乞食後,回到給孤獨園中。吃過飯後,佛陀將衣、缽收拾好,洗淨了雙足,舖好座位便盤腿靜坐。
此分佛在示現著衣乞食,入世法(人乘)的衣食住行的戒律規範,儼同凡夫,佛不住佛相也。即是顯示佛之無我相也。全經宗旨,在於破我相。今示現無我相,不說一字。亦即示佛之無法相也。雖不說一字,而實示以無我法。又所以示佛之亦無非法相也。三空之理,徹底全彰矣。
「人空、法空、俱空的三空。人空(或我空、生空)是謂有情的實在為空。法空是謂諸法(一切的存在)為空。俱空是謂人與法皆空之意。」
(一)「人空」又稱我空、生空,即人我空無之真理。凡夫之人妄計〝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是我,強立主宰,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為破除此一妄執,故說五蘊無我之理,謂我僅為五蘊之假和合,並無常一之主宰。聲聞、緣覺等二乘之人,聞之而入無我之理,稱為人空。
(二)「法空」,即諸法空無之真理。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時猶計五蘊之法為實有者,佛為破除此一妄執,故說般若深慧,令彼等徹見五蘊皆空。菩薩聞之而入諸法皆空之理,稱為法空。以上種稱為二空。
(三)「俱空」是謂人與法皆空之意。當內無身心,外無世界;人空法空,一切皆空,你說這不是個妙○嗎?這個妙是要把身心放下才能得到真正自性本有的妙。
也示規了(身)戒,(心)定,(性)慧。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是戒律,「定」禪定,「慧」是智慧
順序: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要達到禪定的功夫,起碼要用戒律規範,守住十善業。要開發「智慧」,就是『真如本性』,先要得到禪定的功夫。戒、定、慧是循序漸進的,守戒圓滿才能有禪定的功夫,禪定功夫深了,「智慧」才能顯露出來,『真如本性』。
一般眾生心不能靜下來的原因很多:
一般的情況都是犯戒之下,心就會浮動。修道要守妄語戒的,當你說出謊話的時候,心就浮動了,心就不能安靜下來了。當你在十字路口遇到紅燈的時候,你直接衝過去,那時候你的心就浮動了,心就不能安靜下來了。
還有倫常規範,頂撞父母冒犯兄長,頂撞自己的上司,這是違背人倫的秩序,那時候你的心就浮動了,心就不能安靜下來了。
所以一切的法律,秩序,人倫規範,都要去遵守,犯了這些人所應當遵守的『規範』,心馬上就不能平靜下來。修行用功夫,就是在遵守這些佛規『規範』上面。
佛家講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律→禪定→智慧,這是循著次序而往上的。必定要先守戒圓滿,才能得到禪定的功夫,必定禪定功夫有了、深厚了,才能開發智慧。要開發智慧。這裡所含的『戒』,不只守住佛規戒律而已,一切的法律,秩序,人倫規範,都要去遵守,才能得到禪定的功夫,心才能『定』得下來。也就是儒家在大學所說的五步功夫一樣,第一必須從「知止,做起,知止就是從君子素位而行,五達道皆須圓滿,然後心才能得定,一切
合於理,此合理則心定,心安理得。
講『人倫規範』,是要很長久的時間去學習的,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說的明白的。儒家的學說是「世間法」,講做人的道理,就是講人倫的規範。時下一般人,處處觸犯了人倫規範,而不自知,所以每天的心情都是浮動的。因為儒家的學說,講做人的道理,將近一百年都不受到重視了,這四書五經上的學問,你如果要開悟證果,不來學儒家的做人的道理,不知道要怎樣遵守『人倫規範』,每天的心情都是浮動的,那不知道怎麼定得下來。所以所人道人乘為天道佛道之梯。
修學的次第: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五乘說法,1、人乘。2、天乘。3、聲聞乘。4、菩薩乘。5、佛乘。這五乘都是佛法。佛經一翻開來都是講聲聞、菩薩、佛的境界,對剛開始學佛的人,是一大障礙。
在中國儒家所講世間法道理,講的比佛家的還透徹,所以在翻譯佛經的時候,有關於世間法部份,都不再翻譯了。翻譯過來的佛經,就直接講聲聞、菩薩、佛的境界。如大家所持誦的金剛經,一般的凡夫境界不到,拼命的讀金剛經,都不能達到金剛經的境界,只能望文心嘆!從古到今,不知多少佛子,用整個生命的歲月研究金剛經,到生命結束都不能明了。
學佛跟人求學或蓋高樓大廈一樣,求學要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才能升二年級、三年及,一直讀到大學、研究所。蓋高樓大廈要從地基先蓋好,地基穩固以後,才能一樓一樓往上蓋。
學佛要從人道圓滿做起、要人先做好,才能升天。一般學佛的人,做人的基本條件都還沒建立起來,就開始研究佛家的大經大論,當然是看不懂,修了十幾年、二十幾年,還在原地踏步。
過去的人讀書認識字,都要從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開始學,而且要背誦,過去的讀書人有智慧,是因為四書的經文都背誦在腦海裡面,四書的經文都是聖人教導人怎麼為人處世,做人應對進退的道理。遇到事情要做出決擇的時候,經文的章句從腦海裡顯示出來,依照聖人所講的言語去做,都是正確的。
現在學校教育不教四書了,所以人就沒有行為規範可以遵尋,這樣來學佛修道,就不能開悟證果。在人際的關係處理上,已經處置錯亂了,「心」馬上就浮動了,「心」就定不下來,怎麼能開智慧(明心見性)。現在人沒有讀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基礎,那就要來學弟子規。弟子規是把做人的規範,詳細的條列出來。按照弟子規裡面的條文,全部去遵循,行為上就不會偏差。
例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一段弟子規是對待父母親的方法,如果是一個修行人,就不會做出違逆父母的事情來。因為這些準則,已經深植在腦海裡面了,與父母應對的時候,就會遵照這道理去做。如果只學佛法,不學儒家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人際關係上處理的不好,跟別人有所嫌隙,那心就不能定下來,就不能開智慧(明心見性)。
一切眾生,同具佛性,即是人人本具有法身如來。然其法身如來,藏而不顯。所以藏而不顯,不謂之如來,但謂之如來藏者。以其奔走衣食,背覺合塵,久已忘卻本來故也。佛以法身如來,示現同如凡夫,奔走塵勞者。無他,欲令一切塵勞中眾生,各各回光返照其本具之如來藏耳。
乞食等等,持戒也。敷座而坐,將以入定也。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故序以為說金剛般若之發起者,又指示眾生以無漏三學,一定之程式。以明持戒修福,能生實信,而入門矣。然欲般若正智現前,又非修定不可也。「還至本處,敷座而坐」這八個字很重要,正是吾輩奔走塵勞中眾生的頂門針、座右銘。以此為發起,正的示般若不是空談的。須要依文字,起觀照,刻刻不放鬆,事事勤勘驗,方許有少分薦得。
總結
心得分享
此分無上大法之理事全彰,從人世法的修持,進而入出世法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並為修行者的預備之方,入手之法,亦盡在裏許,真希有也。若不一一領會,如法而修,豈但辜負護念付囑的希有世尊哉!並辜負此希有之發起序矣。
須菩提尊者,就因為看到世尊,
[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迄。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而讚嘆[希有世尊]啊!
這裡有幾項,可與大眾學習實證的地方:
一、佛陀的行持,與他人凡夫相同--「平等心」。
二、佛陀為後人,示現依教奉行--「直心」。
三、佛陀為與眾生廣結善緣--「慈悲心」。
四、以佛陀這樣的聖人,尚身體力行,我們這樣的凡夫算什麼?--「卑下心」。
五、金剛經內有[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行一切善法。] 這句話,佛陀為我們做了最佳的典範--「福慧雙修」。
六、~[敷座而坐],更說明所有一切法,皆離不開以〝禪定〞使心不散亂為基礎的修行次第--「定慧等持」。
還至本處(⊙),敷座而坐(守玄)。誠心抱守,不離如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