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2-08 13:40:13| 人氣3,2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道德經心得--第七十七章 張弓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道德經》心得--第七十七章 張弓章

  【本文】                        興毅總壇-經典研習班-心得報告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起)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承)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轉)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
     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

此章老子講述平等待人,平等修己,言人道天道,不過一理持平(平衡謂之中),皆是致中和的道理。也是「天道論」,因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以喻公平 。以動物為例,凡生有銳利牙齒之獸,頭上便不必長角,凡有翅嵭之飛禽,就只須兩隻腳,財產多的人卻往往沒子祠,而人之力氣,足力、臂力均不如猛獸,卻能以萬能的手和靈敏的頭腦發明各種工具、武器,以補人之不足處,並與天地同列三才。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出於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觀察,認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對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人之道不但為私、為已而損及大眾,所謂「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的啟示,豈不深乎。

讀經心得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

天道的作用,平直最為平等合中了,就好像人在拉弓射箭一樣,當在射箭的時候,會調整弓弦,如其鬆緊度、角度等等,以促使想射出的箭,能與目標一致。

因天道有持平調和作用,不偏不倚,如寒暑四時之運行,皆視造物之條件中節而發,當寒則寒,當暑則暑,雖極寒或極暑也不會超過萬物所耐之限度,周流準確,不遲、不迷是即天道平衡之一,

再如風與之調節,和陰陽之配合亦視萬物之生而發,當風則風,當雨則雨,同沾均被,不但無厚此薄彼之偏,亦不因好惡而各別施與,是以天道平衡之二。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所以 天之道,其猶張弓乎。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有餘者,是指弦有餘,也就是弦太鬆了,故需減少在弓內的長度,以便拉緊。反之,若有所不足時,表示弦太緊了,需要做些放鬆的事,也就是在弓內補些弦,增加在弓內的長度。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天之道既然以平等,合中為主旨,故減少有餘的,用來彌補不足的,使其各得其所,天地位,萬物育,各安其位,各遂其生。 而人之道卻與天之道相反,往往是喜於錦上添花〈雪中送炭世間無〉,剝削不足的去供給有餘的。

孰能以有餘奉天下,為有道者。

天道的微妙也是如此,物極必反,循環不已。萬物總是在平衡又調合的情況下,生生化化,調節運轉。可是世人就不是這樣了,比如為人處事方面,常常去做錦上添花這些虛偽的事,而救濟貧困這些實質的工作,卻少有人要去做。 所以有誰能善體天道,能夠將有餘的精神與能力,奉獻給天下的蒼生呢?我想只有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吧!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耶。

因此,聖人體悟大道,還不敢仗恃自己的能力。順天行道也不想自居其功,這就是聖人他不願處處誇耀自己的能力,將自己的長處去補助天下百姓的不足。這就是聖人所行的天道,以贊天地之化育。

心得結論

修道猶如拉弓射箭一樣,弦舉太高了就把它壓低,弦低了就把它升高,力道過多了,須留幾分,力道不夠了,當加幾分,然後才能射中目標。喻修道要修得圓滿正中,要調整心性使之平直 ,不要過與不及。

天之道是「道」體居中應事,才能四時節令協調進行,萬物因之才能生生不息;人之道因與天之道相反,損不足以奉有餘,故才弱肉強食,階級懸殊,世界之不平與不靖,也就因此而造成。人之道,損不足奉有餘,有若天秤之本來平等,但人有智慧不同,這已產生有餘和不足之分別;何況智者,欺弄愚者,致將財貨掠為智者之私有,自是愚者愈貧,而智者愈富了(智者是善用心機的人)。這皆這反了天道的平衡法則。

天道之盈虛消息,盛衰生滅,無不循環不息,周行不殆,且復平等不二,能均衡和諧謂之得中和,方能「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小人反是,自限於天地之內,且囿於功利主義之中,自拘於人我思想之域,而不能超然卓立,而與宇宙精神合流。

持平守中,明道的人,才做得到啊!所以唯有那體悟道的聖人,作育萬物,參贊天地,卻不自認為自己有能力,成就萬物也不自佔居其功勞,他這樣的無私無欲,一切順應自然,不願表現自己的賢能才德,才能把有餘的,自自然然地奉獻給天下蒼生了。

天道,猶之乎張弓者然,不偏不倚之謂也。故古之聖人,內省其私(慎獨),故不自見其賢也。因退修而自固,以中和體天,而合天道;補不足,損有餘,而合張弓之道。張弓者,〝中〞而已也。

凡修道,內外合天,氣秉於和,而居於中,天道人道盡矣。故老子以張弓譬之,不過一〝中〞而已矣!通達此〝中〞盡矣;道德經五千言,亦在此〝中〞一字盡矣!離此〝中〞即非道矣!

台長: 福哥
人氣(3,2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道家資料夾 |
此分類下一篇:道德經心得--第七十八章 水德章
此分類上一篇:道德經心得--第七十六章 柔弱章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