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01 07:16:42| 人氣5,1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語-為政篇-第四章

推薦 3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論語》-為政篇-第四章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此章是 孔子談起自己一生修學、證道、佈道的過程的經驗,放在《為政》篇裏。這經驗、體證實在太重要了。

讀論語心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孔子自我談起自己一生修學、證道、佈道的過程,古人為學,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學習窮理盡性,大學之道。 人因16歲時六陽滿,進而一陰生「識神」人心興起,降本流末,永失真道。故必須入大學,學習窮理盡性,大學之道,以還本歸元,復本然五常之德,才不致於流末,墮落迷失。

志者,士人之心。“志於學”的“學”,也應該是自己的道德學說,與“學而時習之”的“學”字是一個意思,正相呼應。

三十而立

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其志不變,而立身行道,也就是做大事業的時候。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動搖了,確定了,何謂大事業?,為大眾人群服務。然每人都立命在不同處:婚姻、家庭、事業,而 孔老夫子在三十歲見本性了,本立而道生,中者天下之大本,中乃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如何做到中?中者,天性在「未發」之前的體性☉,找到根本才能安身立命。

這是對於「仁」的核心價值做完整體系和說法。這便是“三十而立”,謂自己的以「仁」為核心的學說得以建立。以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為立志。這也是孔子教化天下事業的開端。

四十而不惑

“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四十歲,是最成熟的年歲, 通過十年的驗證和磨煉,傳道和教化,在學中知不足,在教化中知困,而且有不足便補充,有困惑就解決。所以,到了四十歲,便可以教學相長,左右逢源,遊刃有餘。也就是說,自己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成熟,能夠說服自己和別人了(自覺和覺他)。孔子做到了無所困惑,什麼問題都難不倒他了。
在經過十年的努力去說服和教化天下,困惑越來越少,覺悟自然越來越高,不再會為世俗的名利等俗務所纏身了,生活自在多了。 這才是真正的“不惑”。對人道(入世法)及天道(出世法)而不懷疑。

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知道了天地自然運行的理數及規律,道所賦予萬物和人類的使命,天命之謂性。認識了什麼該興,什麼該亡;為政誰能成功,誰必失敗,這都有其規律所制約。 這就是所謂的“天命”,“知天命”就是對道的規律的認知和順應,從此不會再逆天而行了。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天道來源,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到五十才了解河圖洛書的道理,河圖講的是「天」,天之所賦與之性,中庸云:天命之謂性。河圖是「天 」順生之理,由中間五數「元炁」統四元:元精、元神、元性、元情,共為五元,是先天元素,人人皆備;發乎於用曰「五常之德」性。落後天而受五物之蔽,五物者:妄意、濁精、識神、遊魂、鬼魄,為輪迴之種子。孔子五十歲就了解了先天河圖,及返本歸元的洛書「地」,故而學易而知天命,荷負天命教化之責。

六十而耳順

人身上的感覺器官中,眼、耳、鼻、舌、身、意,佛家稱之為“六根 ”,由之對應的外界事物被稱做“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執著“六塵”便形成了“六識”的分別執著;喜、怒、愛、思、憂、欲。這三個“六”便構成了十八 界,十八層地獄,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如《西遊記》中孫悟空所殺的那六個賊: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身本憂、意見欲。(見第十四回《心猿歸正,六賊無蹤》) 從我們自身的理解,“六根”之中,“身”、“意”屬於整體的概念,“鼻”則只管呼吸,“舌”和“眼”則可以開闔自如,只有“耳根”關閉不住,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外界的 「順.逆」資訊刺激。而這些資訊不見得都合乎於禮,你會聽到許多不正道的聲音,煩惱由之而來,痛苦與日俱增,反而違背了良心性命的自然。

孔子知天命後又修養了十年,明白了一切都是「天道」自然而然的,是諸行無常的。即使是那些逆耳的話,聽了之後自己也無能為力,剩下的只是徒喚奈何,生氣也只是徒增煩惱,受到最大損害的只是自己。有了這樣的認識,自然也就不會再執著任何 順耳.逆耳的話了。這就是“耳順”沒有障碍了

孔子在六十耳順了,耳根清淨,耳根圓通,通達無,在學問修養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盡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裏平靜。八風吹不動,所謂八風,是「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在佛教常用的一個名詞,指「得、失、謗、揚、讚、嘲、憂、喜」八種世俗常情的力量。古往今來,能夠真正八風吹不動的人,包括高僧在內,也實在少得太少了。

注意!心裏平靜不是死氣沉沉,而是很活潑,很明確,很分明了了是非善惡的,對善惡不二,內心平靜,至聖孔子以達這樣意境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耳官一旦圓通無碍,開闔自如,接受心靈的主宰,才能看淡人間的一切,一切行為都能夠順應天道生命的規律,不再會有牽掛攪心之事,人也就「返樸歸真」而成為自在了。自在便不會有 分別、執著所限制和拘束,從此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就是“耳順”之後孔子所成就的境界。
這就好象自然界的春夏秋冬、風雨寒暑一樣,沒有執意非怎麼樣不行,但卻什麼都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沒有規矩,沒有混亂,自由自在,無不合乎規矩,合乎「道」。 這也是孔子說的:「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是在他68歲那年(西元前484年), 孔子回到魯國的第2年,他的獨生子孔鯉就去世了,終年才50歲。第4年,他的得意門生顏回去世了( 得年32歲就去世了 )歲。第5年,忠心耿耿、經常挨駡但又喜歡的學生子路壯烈犧牲,終年63歲。愛子既喪,賢契又亡,孔子的心情可想而知。到了第6年,即西元前479年,孔子自己也撒手人寰成道了,終年73歲。

心得結論

後學的把孔聖的修學、證道、佈道的過程的經驗,做成以下↓。求道後的「學」、「修」、「辦」及「收圓」來做比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學道)
三十而立───────→(立愿)
四十而不惑──────→(明理)
五十而知天命─────→(苛擔)
六十而耳順──────→(了道)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成道)

孔子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是入世(從心所欲)出世(不逾矩)的不二。也是所謂的在塵不染塵,也是如如不動,不來不去。這不逾矩絕對不是一般世俗人道的規與矩,而是明德性,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規範裏,也就是超脫凡俗的的聖德。

從孔子所總結的自己的人生經歷看,他所追求的境界,也是老子《道德經》中所提倡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不過方法不同罷了。

孔子到了七十歲,更行深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以“德”為本,再以學來培育“詩”的溫柔敦厚的德性,再把經歷,談起自己一生修學、證道、佈道的過程的經驗,放在《為政》篇裏。這經驗體證實在太重要了。

参考:大佛頂首楞嚴經 ─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與孔子的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有同德之妙。

耳根靈明不受塵 圓通本妙全體現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台長: 福哥
人氣(5,193)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儒學資料夾 |
此分類下一篇:論語-為政篇-第五章
此分類上一篇:論語-為政篇-第三章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