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26 14:06:59| 人氣2,956|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070926筆記50~【新聞】宅的3C消費特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圖引用自雅虎新聞)


宅男宅女 掀消費革命
聯合新聞網:2007/09/24 記者:記者 何佩儒


「御宅族」這個源自於日本的語彙,是形容熱中動畫、漫畫或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專注沉迷於所喜歡的事物,在特定領域有相當深的造詣者;不過,御宅族來到了台灣,變身為「宅男」「宅女」,被衍生成為電腦的重度使用者,整天足不出戶,坐在電腦前,娛樂、購物都可以「一指搞定」。

這股風潮為網路購物、宅配、外送等行業創造出新市場,也帶動「宅男概念股」的新商機。

宅男宅女不僅是休閒時刻和電腦黏在一起,甚至到了辦公室,還是窩在自己的電腦前,連跟隔壁的同事溝通,都是透過即時傳訊(如MSN Messenger),懶得站起來走動,讓「宅」這個字不僅是一個名詞,甚至變成了動詞。

在一片「宅」風潮中,自然帶動了相關商機,包括網路購物、宅配、外送、線上遊戲、線上音樂等線上服務的商機。所謂「宅男概念股」,也包括智冠、遊戲橘子、中華網龍、大宇資訊、網路家庭、統一超商等。

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統計,20歲到29歲是台灣網友的主力族群,這些網友在網路上的主要行為包括即時傳訊、收發電子郵件、搜尋以及購物,而且這些網友造訪網路購物網站的頻率,甚至高過百貨公司。

康迅科技(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表示,十多年前在「爆米花報告」這本暢銷書中,預言隨著科技進步,人們不一定要出門才能工作,只要在家中就可完成工作或滿足生活所需,成為所謂的「繭居」生活,似乎早已預見到現今的宅男宅女。

康迅因為獨家網路銷售牛爾的化妝品,打破過去化妝品市場,大多數是知名國際品牌的現況,最近推出瞄準上班族的廣告中,也打出「只要是我喜歡的,就是名牌」,打動許多網路一族的心。

林坤正認為,所謂的宅男宅女,其實並非離群索居,許多網路的重度使用者常常在網路上購物,但也會去逛百貨公司,只是在網路的時間比較長。

由於網路沒有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宅男宅女可以在半夜12時,穿著睡衣買高跟鞋,因此在真實的生活中,慢慢地對外在名牌不太在意,趨向簡樸;但是對自己在網路上的虛擬身分可就講究得很,例如網路娃娃Avatar,或是在「愛情公寓」的分身,甚至線上遊戲自己的角色,則會不斷投入金錢,購買更酷炫的虛擬裝扮,或是砸大錢去買遊戲中的寶物。

網路上的宅男宅女一族,雖然在真實社會的社交活動時間相對較少,人際網絡卻因為網路更加多元而豐富,因此形成兩種高反差的現象。

以替康迅從事網頁設計的一組工作團隊為例,主要接單的老闆是個台灣人,另外引進企劃的是一位香港人,設計的是一位還在大陸清大唸書的大學生,這一組人馬分處在兩岸三地,形成一個虛擬團隊,只要連上網路,在個人的電腦桌前,就完成每個月上百萬元的業績。
除了網路購物以外,線上遊戲、線上音樂都因為宅男宅女一族的增加,而帶動更多營收。衍生出來的商機,包括統一速達等宅配業,因為網路購物成長而受到歡迎,另外不少網路購物透過超商取貨,既然來取貨,也會順便買個飲料或牛奶,使得統一超商成為相當具代表性的宅男概念股。


宅男達人 左右消費動向
聯合新聞網2007/09/24 記者:記者顏甫珉/台北報導

曾經以宅男文化作為研究重點的師大研究生陳順傑指出,宅男是網路世代下產
物,甚至是這個世代最具競爭力的一群人。

陳順傑的研究顯示,過去由於資訊不發達,所以知識的取得必須向外發展,包含圖書館、教授等方式,因此人被強迫與其他人面對面相處。但現在因網路過於發達,因此只要「宅」在家裡,小學生也可以學到英國牛津大學的課程,因此造就許多專業的「宅男達人」。

這群宅男達人知識取之於網路,也用之於網路,他們雖然足不出戶,靠網路購物打點生活,但他們卻可能一句話就影響一大群人的購物行為。網路上部落格、專門社群、奇摩知識與維基百科的興起,可以說是宅男的功勞。

奇摩知識表示,目前已經有數百萬筆經過認證知識,甚至知識家有出現一群上百的網友,而每個人針對不同的知識都相當專精,幾乎都全天候掛在網上,幫網友解答。

台灣維基百科編纂者之一的張先生指出,經過調查,主動協助維基百科編寫的不是教授級的人物,而是一般的大學生和剛出社會的人為主。宅男是造就維基百科的重要推手,甚至還影響實體學術界的威望。

負責奇摩購物中心營運的興奇科技指出,3C商品的販賣率在網路上居高不下,販賣的對象絕大部分是宅男。興奇科技表示,愈來愈多人在購買這類商品前,會先去3C論壇、或是部落格看評論,再決定要不要買或買那種。這群發表評論而成為一方言論領袖的宅男,正是電腦、科技公司急欲拉攏、最想影響的對象,但是這群人又有莫名的正義感,讓業界對他們既愛又恨。


筆記:
在進行宅男田野調查的同時,的確也發現了一些他們的消費特徵,但我質疑這些文章對於「宅男」的定義。如同日前電視主持人吳宗憲將愛看動漫的「御宅族」與「宅男」混為一談,惹出動漫迷們的抗議,「宅男」本身能否等同於3C消費族群也值得再進一步分析。

在自己與宅男的互動中,的確發現男性的確是3C的主要消費群,但這也如同女性為網路上服飾與化妝品主要消費群一樣,只能說這與當代網路消費習性有關,但他/她們能否稱為「宅男」或是「宅女」,尚待討論。

依照台灣目前的定義,「宅」這個詞彙越來越偏向「網路成癮者」。當一個人過度依賴網路,長時間待在網路前而失去其直接的社會性人際互動能力,更容易被稱呼為「宅」。但網路成癮者,或是網路重度使用者,能否等同於網路消費者卻是一個尚未被回答的問號。

「宅」所形容的是「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或是直接可用社會學詞彙「慣習」(Habitus)來稱呼。伴隨著以「室內」、「網路」為特徵的生活慣習,「宅男」自然也有其消費習慣,但是這能否等同於「線上消費」,或是「3C主要客群」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當然,「宅」與「3C」並非沒有關連。當宅男強調對於資訊攝取與分享的速度時,自然會在3C上投資。但沒有「宅」性格的消費者,是否就不是3C的主要客群呢?還是他們就不偏好網路購物呢?這就值得進一步討論。至少,在我身邊很多朋友,雖然他們愛好網路購物、或是喜愛3C,卻沒有「網路成癮」,或是「網路重度使用」,也就自然不適合以「宅」來形容他們。

「宅」當然有其銷費特徵,但必須要有更明確的分析架構。比方說「大學生宅男」與「上班族宅男」,在消費能力上有異,自然在消費行為上也有不同。再者,「動漫宅男」、「網路遊戲宅男」與「攝影宅男」在美學概念上也有差異,各自在消費傾向上也會不同。要直接以「宅」來指稱所有宅男的消費傾向,顯然過於簡單。

行銷研究向來喜於透過對於消費者客群的屬性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市場的對策。但當「宅」這詞彙在台灣社會還妾身未明,或是這詞彙此指射的範疇已經太大而失去特殊性,要拿來作為行銷分析的架構,需要更加小心。

台長: 咖啡海



上次來之後看見你找了很多資料
不過或許因為文化問題,方向有段落差
細說的話我想整個文本都需要再定義了吧
即使針對這種詞語的誤用一再進行澄清
不過傳媒的影響力仍然大於想像

儘管『宅』這個字眼定義上還有爭議
恕我直言,你的研究方向似乎因為定義關係
已經產生不小的偏差
更嚴重的問題是,當這些誤用的資料也變成人們相信的事實時,就變成以訛傳訛了
2008-02-04 04:47:07
版主回應
感激您的指教
關於您指教的部分,在我的立場而言,我想即便是誤用,也是這個觀念本身一個在地化的轉變。
站在我的專業立場上,我偏向去捕捉這個轉變,而非去澄清到底這「應該」是怎樣一個定義。

還請繼續賜教!銘謝!
2008-02-04 08:53:17
我知道立場不同
不過,如果說這是一種『在地化』的引用
媒體或者文化工作者沒有查證,反而推波助瀾以此大做文章,貶低其他族群來炒作新聞
這也是一種在地化嗎?
換句話說,您所謂的在地化
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

就社會觀察的角度而言
觀察一個字詞的轉變,新的意義賦予的確有其價值
但如果字眼本身擁有歧視性
這樣的文化觀察等於建立在謬誤與錯誤的認知之上
從我的觀點看來
這只是將傳統過去價值觀中認為不好的部分
對於自己無法理解的文化,全部貼是『宅』這個標籤
當然這樣的觀察還是有其意義
只不過,我對於背後的價值以及更根本的問題感到無奈

雖然這不是個人可以解決的問題
2008-02-04 22:36: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