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6 13:55:51| 人氣2,13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穿越歷史記憶的謎廊—時間的女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Josephine Tey 《時間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Time, 1951)

“Though God cannot alter the past, historians can.”
~ Samuel Butler, 1901

《唐吉訶德》(Don Quixote)的作者Miguel de Cervantes曾言:「一個歷史學家應該是公正不偏的,不論利益或恐懼,恨意或偏好,都不應使他們偏離實情之道,此道之母正是堪與時間匹敵的歷史……是鑑古知今的明鏡。」從前我也對此深信不疑,認為歷史是不能夠、也是不應當欺騙的。然而,每一個人都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認知在做事的,一個人所處的客觀現實和心理印象總是會有差距。每個人對現實世界都有一些印象,這些印象加起來便構成一個信仰、過濾系統,幫助我們分析每天所碰到的事物,印象可以增進我們掌握事實的效率,但也會使我們眛於事實,做出錯誤的判斷。我們往往只注意那些我們想要看見,認為合理或習慣看見的事物;對那些不可能看不見,但卻和我們印象不符的事物,我們容易視而不見,跌入自欺欺人的迷障中(心理學家稱之為「選擇性的注意」)。

Can you believe what you see when you see what you believe?

決定我們行為的並非真實的外在世界,而是活在我們思想中的世界。有人說,人的一生真的只有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歷史學家亦不例外,他們若沒有告訴我們「歷史的真實」,往往是「不能」也,非「不為」也。所以我們也不該對他們過於苛刻,要求歷史學家做到事事公正,其實是強人所難,不太「公正」!

對我而言,這本「推理史上第一奇書」的趣味自然不在那一大堆難以分辨的人名,那些錯綜複雜的英國史實,甚而也不在Josephine Tey以嚴謹考證精神創作推理小說的特殊書寫風格,或是挑戰William Shakespeare和Thomas More的權威。而在於,《時間的女兒》提醒了我,引領我去思考我們所認知的歷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類歷史記憶的建構和解消又是怎麼一回事。從前讀歷史故事時,我們習慣把裡面的人物分為好人和壞人,劉備是好的,曹操是壞的,同盟國是好的,軸心國是壞的,這樣不但容易記憶,而且也增加了閱讀的樂趣。可是,這些好壞的觀念判斷,這些我們信以為真的「歷史」,其實都不是我們自身的體驗,而是「被告知」的。就像後現代的思想家會說:「……我們被告知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的(將會發生的)歷史……,於我之外有一個超越的主觀(先驗的理性)可以看到我自己所不能看到的時間序列,於我們之外有一個歷史家告訴我們『我們的歷史』。」

就算是自身的經驗吧!有時也不盡可信。經驗一經轉述,就成了故事。William Shakespeare和Thomas More告知我們關於理查三世的故事,活靈活現地描寫他在敗北之際倉皇地呼喊著”A horse! A horse! My kingdom for a horse!”而靈心慧眼的Josephine Tey則以同樣的知識和理性,以一幅畫像作媒介,以在醫院養傷的葛蘭特探長為嚮導,告知讀者另一套關於理查三世的故事。當我們發現秦始皇可能是好皇帝,岳飛可能是軍閥,莎士比亞的劇本可能是培根所寫,Conan Doyle可能是殺人兇手,那麼當我們知道理查三世可能是賢明的君主時,自然也不會太過訝異。「一個理查三世各自表述」,孰是孰非,孰真孰偽,或許這種真假虛實的探求正是歷史的魅惑所在,也正是推理小說的迷人之處吧!

不過,為什麼世上會有這麼多「湯尼潘帝」(Tonypandy)呢?為什麼人們如此容易信以為真地掉入虛構的陷阱中呢?為什麼知道真相的人往往三緘其口袖手旁觀?為什麼人們不願意違抗原先的想法?

Tonypandy是南威爾斯的一處地名,據說這裡曾發生軍隊血腥鎮壓罷工礦工的慘劇。Josephine Tey舉出Tonypandy事件、波士頓大屠殺、蘇格蘭殉教事件等來說明歷史往往是由層累的論述和傳言構成的,年代一久,我們將再也分不清哪些是三人成虎的謊言,哪些又是以訛傳訛的蜚語。然而不可否認地,歷史記述的目的有時並不在於揭示、保存真相,而在於凝聚人群,或在於宣傳控制。一如王明珂在〈臺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一文中所言:歷史記憶不一定是對某一「歷史事實」的記憶。經常它只是一種想像,或集體創造的「過去」,一種對歷史事實的選擇、修飾和遺忘。人類便在這種回憶和失憶中,不斷地重組各種社會群體。人類以歷史記憶凝聚人群認同,以失憶與重建記憶的方式造成認同變遷,這種現象發生在過去,也發生在現在(未來恐怕還是會這樣吧!)只不過,「如果我們熟知的歷史,只是人們以選擇、創造、修正、組合各種對過去的記憶,以維持一種認同,或造成認同變遷,那麼,究竟什麼是『歷史事實』?什麼是『正確的歷史』?」

歷史洪流裡天長地久的叩問,恐怕是永遠無法回答的謎。

台長: Brsuny
人氣(2,13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History & Memory |
此分類下一篇:穿越歷史記憶的謎廊—玫瑰的名字與傅科擺
此分類上一篇:穿越歷史記憶的謎廊—楔子

古嘉
正確的歷史是不可能有的,因為歷史是當時的新聞。
我們也不可能知道歷史真相,因為我們還原不了歷史。

這是我高中就知道的事,因為我遇到了一位有見地的歷史老師。

在遇到她之前,我就寫過一篇論述〈話說曹操〉,刊在校刊上;
當中最大的主論點就是,正史不一定為真,野史不一定為假,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讀到的歷史故事來源,相互參照,
最怕有人拚命批評野史時,引用的故事卻是野史的內容。

遇到這位老師之後,我更去思考歷史的角度、發言權與詮釋問題,
也開始關心我們台灣自己的歷史,分析它的假假真真。

畢業前,她找我過去談話,鼓吹我去唸歷史系。
我回答她:「我不想唸。」
2007-03-16 15:42:56
版主回應
所以看最近學者對關公形象的顛覆,其實也不用太過訝異。
至於我所寫&quot繁華事散逐香塵—石季倫傳奇&quot倒不是有什麼為歷史人物翻案的雄心壯志,自己寫得開心就好!
2007-03-19 09:26: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