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溫斯基
斯特拉溫斯基(Igor Fyodorovitch Stravinsky,1882 - 1971)是俄國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他最有名的作品,是受俄國藝術製作人迪阿基列夫( SergeiDiaghilev, 1872 - 1929)委託而作曲的3部初期作品『火鳥』、『彼得魯什卡』、『春之祭禮』。他是代表20世紀作曲家之一,一位廣泛影響20世紀藝術之音樂家。
他誕生於聖彼得堡近郊,波裔俄國人的父親是彼得堡‧馬林斯基劇場的男低音歌手,家裡有20萬本藏書。斯特拉溫斯基本來進大學唸法律,後來決心要當作曲家,乃在1902~1908年之間,師事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學習作曲法與管弦樂法。
在一生當中,他的作風從原始主義轉為新古典主義,再轉為整體序列主義(Total serialism),因而其創作活動涉及許多範疇,留下不同作風的作品,甚至被戲稱是「變色龍」。不過最有名的就是上述3部芭蕾音樂,而原始主義時代的代表作『春之祭禮』,被認為是20世紀的最高傑作。
管弦樂作品
他的管弦樂作品充分發揮乃師所教授的管弦樂法,更進一步加強表現力,使他能與白遼士、拉威爾、其師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並稱色彩主義管弦樂法的大師。斯特拉溫斯基到晚年還在追求「有商品價值的獨特寫法,而且在同時代裡不曾有過的聽感」。他對過去的作品很執著,更由於「在美國得不到原曲著作權費」的理由,對演奏頻率較高的『火鳥』等3部舞劇音樂繼續不斷的修改。還有,只要有錄製自己演奏的機會,他就留下他自己指揮的,或是彈奏鋼琴的錄音。到後期,他能稍微離開現代音樂界寫真正自己的音樂,但這時期的音樂,到現在還褒貶並存。他在最晚年只喜歡聽貝多芬後期的弦樂四重奏曲唱片,而決不聽轉進整體序列主義時贊賞的魏本 (Anton Webern 1883-1945)的音樂以及他自己的曲子。
作風
斯特拉溫斯基的作風可大別為3個時期:
最早期是原始主義時期。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是上述3部芭蕾音樂,其特徵為多調性、變化拍子、使用節奏主題等。其音樂顯得神秘、咆哮、嘶鳴,又包含許多不協和音。到1923年發表舞劇音樂『婚禮』後,這種傾向就結束。
接下來是新古典主義時期,這時期開始於1920年發表舞劇音樂『普爾欽奈拉』時。(因此『婚禮』是在新古典主義時期中寫的原始主義音樂)。在這時期裡,斯特拉溫斯基傾心於巴洛克音樂與古典主義音樂所表現的簡樸作風,因而和弦的聲音比他初期的作品簡明得多。他有一部著作『音樂詩學(Poétiquemusicale)』,是根據他在1939~1940年間的講義內容所寫,正好代表他這一時期的音樂觀。然而,在這一時期發表的『詩篇交響曲』則使用整體序列主義操作,可見斯特拉溫斯基經常在注意其他主義的音樂寫作語法。
到後期是整體序列主義時期,這也就是十二音技法時期。斯特拉溫斯基本來與荀貝格(ArnoldSchoenberg,1874-1951)等人是敵對的,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也採用十二音技法,也稱讚魏本的音樂是「真正之音樂」。這也受當時逃到美國的克熱內克(ErnstKrenek, 1900-1991)所著教科書之影響。斯特拉溫斯基本人則說,「我的整體序列音程還是由調性引導,在某種意義上是依調性作曲」,因此是調性要素很強的整體序列主義音樂。這時期的作品愈來愈加強讓各樂器獨奏的傾向,在各樂器群中盡量有室內樂曲的聲響,於是初期作品常呈現的豪華燦爛的色彩,就完全聽不到了。
斯特拉溫斯基在這時期所追求的,不是如何把音列絞合在一起,而是交錯使用各樣式以獲得一種多樣式主義(polystylism)的感覺。晚年也創作「安魂曲」,其中嘗試勉強把十二音適用在奧凱根(Johannes Ockeghem,1410-1497)的節奏法,或用樂譜描出十字架等等,都表現出獨特的風格。以前那種指揮世界各地的管弦樂團,演奏威逼聽眾的音樂已經聽不到,而他本人也希望如此。在『頌歌安魂曲(RequiemCanticles:)』的結尾處,他讓鋼片琴與鐘琴的二重奏模仿教會的鐘聲,可見他到晚年還在追求新的音樂。
作曲
『春之祭禮』(Le sacre du printemps)是斯特拉溫斯基為迪阿基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Ballets Russes)作曲的芭蕾音樂。完成於1913年,同年5月29日首演。是20世紀近代音樂的傑作。作品中充滿複雜的節奏、複音音樂、不協和弦等,以致首演時引起大騷動,甚至有人受傷。
『春之祭禮』是由斯特拉溫斯基所看到的幻想產生,那是1910年初的事情。後來斯特拉溫斯基在他的自傳裡寫道:「有一天,正在寫『火鳥』最後一頁時,我看到短暫的幻影。……我在空想中看到莊嚴的異教徒的祭禮。坐成圓圈的長老,注視一個舞蹈到死的少女。他們為了安撫春神之心犧牲少女」。他根據這幻影構思一齣芭蕾,並把這創意告訴熟悉古代俄羅斯風俗的民俗學者、畫家尼可萊‧列利希(N.Rerich),請他協助。於是劇本由斯特拉溫斯基與列利希共同執筆,美術與服裝由列利希設計。列利希後來以神秘主義聞名世界。
這種把處女奉獻給神的故事,聽來好像在古代真的有這麼一種儀式,但名著『迪阿基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作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林‧嘉拉佛拉(Lynn Garafola)博士指出並沒有那種風俗,這只是20世紀藝術家的性幻想之產物。
舞劇『火鳥』成功後,斯特拉溫斯基本來就受託再為俄羅斯芭蕾舞團續寫新的芭蕾音樂,因此當他發表『春之祭禮』的構想時,迪阿基列夫與設計『火鳥』舞台美術的雷翁‧巴克斯特( Leon Bakst)都對這構想表示興趣,迪阿基列夫的筆記本上記錄1911年度上演預定作品為『牧神午後』與『祭品(『春之祭禮』)』。沒想到1910年9月末,迪阿基列夫訪問斯特拉溫斯基時聽到正在作曲的『彼得魯什卡』而發生興趣,決定編成舞劇,於是上演『春之祭禮』的計畫暫停。
1911年6月上演『彼得魯什卡』之後,正式開始創作『春之祭禮』。斯特拉溫斯基回到俄國訪問列利希,決定具體的情節內容,列利希前往俄羅斯美術的支持者德文郡公爵夫人(Duchess of Devonshire)處,從她的收藏品中借古代衣裳做為設計參考。差不多同一時期斯特拉溫斯基從「春之預兆」開始作曲,到1912年1月已完成全曲,只管弦樂化的工作還沒做。本來斯特拉溫斯基希望當年春天就上演此劇,但迪阿基列夫決定延後到翌年才上演,並要求寫成由大規模管弦樂演奏的作品。1913年,管弦樂譜完成。
版本
這部作品也依斯特拉溫斯基的習慣修改過好多次,因而有好多版本,即:(1)首演手稿;(2)1921年初版;(3)1929年初版2刷,有許多修改;(4)1947年版,簡化結尾部分;(5)1960年版(只有作曲者自演版);(6)1967年決定稿。究竟要使用哪一版,就要看指揮喜歡哪一版,現在主要使用(4)1947年版。
斯特拉溫斯基甚至於在練習中還在修改。首演的指揮者孟都知道作曲者有這種習慣,曾告訴他說「最初的版最好」。指揮家蕭提曾問斯特拉溫斯基的弟子羅伯‧克拉夫特為什麼修改,該用哪一版時,克拉夫特回答他「因為斯特拉溫斯基自己都指揮不出來最後部分的變化拍子」。事實上,斯特拉溫斯基初期的錄音,也有他自己指揮錯了的例子。斯特拉溫斯基修改『火鳥』與『彼得魯什卡』時都會縮小樂器編制,『春之祭禮』則沒有這種事。他還留下鋼琴聯彈版的『春之祭禮』,這一版本最接近手稿版,也幾乎沒有修改。
1967年版的樂器編制
此曲使用的管弦樂編制是5管編制,雖然沒有像『火鳥』、『彼得魯什卡』那麼大規模,也是增強銅管樂器的華格納風格的極大管弦樂。
木管樂器
長笛3(其中第3長笛兼奏第2短笛),短笛1,中音長笛1,雙簧管4(第4雙簧管兼奏第2英國管),英國管1,單簧管3(交換演奏A管與Bb管,第3單簧管兼奏第2低音單簧管),小單簧管1(交換演奏D管與Eb管),低音單簧管1,低音管4(第4低音管兼奏第2倍低音管),倍低音管1。
銅管樂器
法國號8(第7、8法國號兼奏華格納大號),短號1(D管),小號4(C管,第4小號兼奏低音小號),長號3,大號2。
敲擊樂器
定音鼓5(有高B音的超小定音鼓1,小定音鼓2,大定音鼓2)需要演奏者2人,大鼓,三角鐵,鈴鼓,鑼,鈸,刮葫,鐃鈸2(降A與降B)。
弦樂器5部
劇本
『春之祭禮』有兩幕:
第1幕:白雪溶化,又是遍地花卉時節。人們心中充滿喜悅。率領長老們的老賢者祝福春天來臨,人們歡樂跳舞。
第2幕:夜,小山上。處女們圍着圓圈舉行神秘的遊戲,選出一個處女為祭品。被選的處女一面懼怕一面跳犧牲之舞,最後氣絕身死,長老們將她獻給太陽神伊阿里羅(Iarilo)。
劇本上沒有設定具體的地點,名字也只有太陽神伊阿里羅。其內容被認為是基督教以前的俄國原始宗教的世界。如上所述,斯特拉溫斯基在自傳裡說,他看到幻影而構思此劇,其實此劇來自其友人列利希在1910年4月28日(儒略曆)『彼得堡新聞』上發表的芭蕾草案。斯特拉溫斯基把此作品獻給列利希。
編舞
『春之祭禮』是芭蕾音樂,因此為這破天荒的音樂編怎麼樣的舞步,是一項很重要,也很引人注目的事。
俄羅斯芭蕾舞團初期舞碼,幾乎都是密哈伊爾‧佛金(Mikhail Fokin)編舞。1812年春天,迪阿基列夫看出佛金的異國情調風格已是末途技窮,於是決定由他的愛人天才舞者尼金斯基(Vatslav Nijinsky)為主要編舞者。尼金斯基是俄羅斯芭蕾舞團當紅舞星。尼金斯基的第1齣編舞作品是『牧神午後』,當時還沒發表,因此也不知道他真正的編舞能力。這齣作品現在已是20世紀的古典作品,但發表當時雖然引起大家的話題,卻不能算是成功之作。迪阿基列夫無法信任尼金斯基當編舞者的能力,斯特拉溫斯基也懷疑尼金斯基能為『春之祭禮』這麼複雜的作品編舞。他在自傳裡寫道:「坦白說,不管對他的友情或贊歎他高超的舞技,與尼金斯基一道工作會讓我非常不安。很明顯的,他對音樂的最初步的知識都沒有。這可憐的年輕人,一點都不懂音樂。」
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在練習上面,因為斯特拉溫斯基必須教尼金斯基有關2分音符與4分音符的差異,小節、節奏、速度等音樂的基本項目。每次尼金斯基為句過門樂句編舞,就必須提醒他「舞步必須配合音樂的速度、節拍與音符長度。」迪阿基列夫覺得不妥,決定採用達爾克羅茲教育法,另外聘請瑪莉‧蘭芭特(Dame MarieRambert)當編舞助手。但練習次數竟達120次,遠超過團員的肉體負荷限度,團員都筋疲力盡,沒人要聽蘭芭特的達爾克羅茲教育法,因而練習情形一點都沒有好轉。
尼金斯基完全沒有當教師的經驗,編舞經驗也可以說幾乎沒有,因此每遇團員搞不懂他的意思他就大發脾氣,破口大罵舞者。依照蘭芭特在她的自傳『水銀』中所記載,尼金斯基跳給舞者看的舞姿極為出色,以致讓她覺得「如果尼金斯基自己飾演祭品的少女,那不曉得會多麼精彩。」首演時飾演祭品少女的是瑪麗亞‧琵兒姿(Maria Piltz),雖然獲得好評,但依蘭芭特的說法,她只不過是尼金斯基的「簡陋的拷貝」而已。
首演及以後的公演
1913年5月29日晚上,『春之祭禮』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首演。指揮是孟都,觀眾席上有聖桑、德布西、拉威爾等名作曲家。在首演之前舉行的公開彩排平安無事,首演則引起軒然大波,當時發生的騷亂非常有名。
西洋古典音樂界在首演時引起騷動並不限於此作品。(請參閱本台『羅西尼:「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序曲與其他』一文)。如荀貝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的弦樂四重奏曲第2號的首演,也曾引起大騷動。日本指揮家岩城宏之在他的小品文中提到,他在歐洲聽的現代音樂演奏會,有幾次碰到聽眾間怒罵聲交錯。『春之祭禮』首演時的騷動,主要是由於芭蕾的服裝與編舞太革新了。
音樂一開始,嘲笑的聲音漸起。有些人說,『春之祭禮』是『春之大虐待』。反對派說,「這哪算是藝術,不要演了!」贊成派說「閉嘴,這是傑出的藝術!」兩派觀眾互相對罵,甚至出手打人。喝倒采與腳踏地板弄出的聲音掩蓋音樂,最後還要尼金斯基在舞台旁邊為舞者打拍子數腳步。迪阿基列夫指示點滅照明,劇院總經理阿斯特留克站台大喊「請各位先聽完全曲」。據說,聖桑只聽開頭幾句就說,「不想聽不懂樂器使用方法的作曲家所寫的音樂」,離席而去。斯特拉溫斯基在他的自傳裡回顧說,「極為不愉快的示威逐漸高昂,最後發展為可怕的騷動。」畫家娃蘭迪奴‧格羅絲寫道,「好像是地震,好像劇院本身就在發抖。觀眾叫罵、怒號、吹口哨,根本聽不見音樂,卻聽到刮臉、互毆的聲音。那種混亂場面,實在無法以筆墨形容。」格羅絲是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忠實觀眾,只要該團有公演就必到,並從觀眾席俯瞰舞台,努力畫舞台素描。這些素描在重現迪阿基列夫的編舞時,成為很珍貴的資料。
BBC有一段影片,根據資料模擬首演當時的情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2Et0XVChs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ECqq6rrdQM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J6MN0Wch70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zhXPobgFlU (4)
這次的騷動有點故意安排的成分。迪阿基列夫好像事先猜想一定會發生騷動,就發大量招待券給喜歡前衛藝術的學生,希望他們來護航。不過,這次首演為什麼引起那麼大的風波,又為什麼發展成社會事件。上述嘉拉佛拉指出,列利希的美術與服裝只是忠實再現古代俄羅斯而沒有現代氣息,因而另當別論外,斯特拉溫斯基的音樂是人們從來沒聽過的「噪音」,尼金斯基的編舞也是遠離人們在頭腦裡的芭蕾的概念。而且,不是前衛的藝術團體在小劇場舉行實驗性的公演,而是當時最主要的芭蕾舞團在大劇場公演,因此給人的衝擊比較大。
在1913年,此劇在巴黎上演4次,在倫敦上演4次,引起大騷動的只有第1次公演,第2次以後就沒有引起大騷動。1914年在香榭麗舍劇院以演奏會形式再演時已獲得大成功,『春之祭禮』就成為管弦樂團經常演奏的曲目。首演4個月後,尼金斯基在南美結婚,於是迪阿基列夫解雇他,俄羅斯芭蕾舞團也不再演『春之祭禮』。
到1920年,因為斯特拉溫斯基的新芭蕾音樂『結婚』遲遲未完成,俄羅斯芭蕾舞團決定蘇演『春之祭禮』。當時,已經沒有一個人記得尼金斯基的複雜舞步,只好另請馬辛(Leonid Myasin)重新編舞。馬辛研究教堂的圖畫、木板畫等,再聽斯特拉溫斯基的意見,以單純的農民輪舞為基礎編製新舞。此劇的再演由安塞美指揮,香奈爾還資助俄羅斯芭蕾舞團30萬法郎。
尼金斯基版舞蹈被遺忘了很久,直到1979年,舞蹈史學者霍德頌(Millicent Hodson)與美術史家阿嘉(Kenneth Archer)夫妻根據現存的資料,尤其是格羅絲的素描畫,再聽蘭芭特等有關人員的證辭,花8年時間研究使之復甦,1987年重新上演,現在已成巴黎歌劇院的舞碼之一。
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禮』是一部真正的傑作,而對編舞者來說,這是很有引誘性的音樂,因此至今有很多編舞者挑戰為此曲編舞。
在1930年,馬辛版的『春之祭禮』在費城上演,當時由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飾演當祭品的處女,之後米蘭斯卡拉劇場、瑞典皇家芭蕾舞團都一再上演。不過馬辛版的『春之祭禮』不大成為話題,不久就沒有人演了。7年後,現代舞的雷斯達‧荷騰(Lester Horton,1906〜1953)上演自己的版本。荷騰一面維持原有的原始性,加入美國原住民的舞蹈以去除原有的俄羅斯風味,把此劇美國化。去除俄羅斯風味的結果,浮現主題的普遍性。1954年,同一家荷騰公司還上演喬斯‧特萊斯拉版。
到1950年代,瑪莉‧維格曼(Mary Wigman)為柏林節慶創作的『春之祭禮』在黑幕前的橢圓形舞台演出,一方面維持劇本的骨架,另外開闢抽象性之路。1959年,因鹿的交尾得到靈感的莫利斯‧貝佳爾(Maurice Béjart)版在布魯塞爾首演,這使貝佳爾的名氣響遍國際間。貝佳爾與創作『火鳥』時一樣,放棄原劇本,讓音樂脫離古代俄羅斯,把原始人的「春之儀式」改為「性之儀式」。穿著貼身舞衣(Leotard)的男女舞者,在沒有什麼裝置的舞台上進行性行為。群眾煩悶、爬行、捲成一團,緊張氣氛把情緒推到最高潮。這是代表20世紀後半芭蕾的傑作。
到1970年代發表的華爾達 ( Eric Walter)版,1972年的達拉斯(John Taras)版,1976年的諾伊邁牙(JohnNeumeier)版,都受貝佳爾的影響。1974年由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芭蕾舞團首演的帖特利(Glen Tetley)版,則把祭品的處女換成男性,青年成為贖罪的山羊而被虐殺,最後還復活。1975年首演的鮑許(Pina Bausch)版讓赤腳的少女們在舞台上的一片泥土上奔跑。整個說來在樸素的色調中,以顯明的紅布選出當祭品的少女。但是她不是獻給神,而是推給一堆男人。這作品向觀眾提出男女關係的殘忍性。
1980年,泰勒(Paul Taylor)放棄貝佳爾的抽象性,融合古代的儀式與紐約貧民窟的日常生活,想描述在日常生活下潛在的暴力性與殘暴性。不過,他使用的音樂是改編為由雙鋼琴演奏的版本。1981年歐爾斯洞(Richard Alston)為蘭芭特芭蕾舞團編舞的作品,就不像霍德頌那麼實證事物,而是依編舞者的直覺,嘗試再現尼金斯基所意圖者。瑪莎‧葛蘭姆在1930年代在馬辛版中飾演當祭品的處女,但到1984年,90歲的葛蘭姆發表自己的『春之祭禮』。在此以前的編舞,大多嘗試去除原作所有的原始性與俄羅斯性,以描述人類的普遍而根源的性衝動與攻擊性,葛蘭姆則違反這種潮流,回到原來劇本,雖然把古代俄國換成美國西南部,把老賢者換成美國原住民的巫師,總是想用現代舞表現古代儀式。
除了上述以外,還有許多編舞者創作不同版本的『春之祭禮』。如上所述,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禮』是很誘人的名曲,會促使編舞者發展想像空間,天馬行空,創造出自己的一套「祭禮」。然而這部名曲,也是不接受半吊子才能編舞的難曲。那複雜的層層疊疊的構造,聽聽音樂還可以,要用舞蹈表現出來,那就得面對複雜的節奏。
音樂
全曲分為兩部。依1947年稿1967年版樂譜(非1967年稿)上面,各部的標題只使用英語與法語記載,但在此以前的版本,則也使用俄語記載。不同語言的標記,其意義不盡相同,因此必須注意。
第1部 禮讚大地(Première Partie: L'adoration de la Terre)
1. 序奏(Introduction)
音樂以低音管非常高音域的A調獨奏開始,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是以立陶宛民謠為基礎之旋律。光是開頭這一句,就打破當時聽眾的常識,讓大家嚇一跳。精通傳統樂器法的聖桑一聽這句就下惡評,並離席而去。有許多記錄描述當時聽眾的反應。有一位老貴婦,聽到高音域的低音管旋律就破口大罵,說有生以來沒有人敢這樣子戲弄她。
要演奏這一部分非常困難,與德布西「牧神午後前奏曲」開頭的長笛獨奏,都是作曲家故意使用該樂器不善於發音的音域寫曲。變化節拍,加上各種管樂器以不同的調性激烈吹奏味道完全不同的旋律。這真是名副其實的各吹各的調。達到最高潮之後樂曲中斷,低音管以升G調再次演奏開頭的旋律。指揮家布雷茲(PierreBoulez)在他的論文「斯特拉溫斯基活着」裡說,這是「最奇怪,且很有趣的語法」。
2. 春之預兆:少女們的舞蹈(Les Augures Printaniers: Danses desAdolescentes)
以同樣和弦的連續,與重音的變化形成的音樂。以弦樂器為中心的有力和弦,是以複調同時奏出E大調主和弦(E,G#,B)與降A大調屬和弦的第1轉位(G,Bb,Db,Eb)。這種和弦結構,如以平均律上的異名同音來表現,則是降a小調和弦小音階(G#,A#,B,C#,D#,E,G),但第1次聽到這種和弦的人,會覺得是強烈的不協和弦。另外出現在木管樂器上的對應旋律,是E,G,C,E,G,E,C,G音的斷奏琶音顯示為C大調,於是在五度圈上形成正三角形、相隔大3度移調關係的C大調、E大調、降A大調就連結了。這種調性關係,早在貝多芬後期3大鋼琴奏鳴曲中,甚至更早的『華倫斯坦奏鳴曲』『槌子鍵鋼琴奏鳴曲』的轉調過程中,已以依序提出的方式使用,只是同時響起這三個和弦,恐怕這是音樂史上的第一遭。
3. 掠奪遊戲(Jeu du Rapt)
這是掠奪結婚的場面。弦樂器、管樂器、敲擊樂器各自發出複雜聲音演奏。氣氛急促激烈。
4. 春之輪舞(Rondes Printanières)
開始於單簧管俄羅斯民謠風格的旋律,主題出現在弦樂器拖拉似的焦躁樂句上。音樂釀出奇異的氣氛。
5. 敵對部落的戲耍(Jeux des Cités Rivales)
銅管樂器欣然躍動,其它樂器卻彷彿決意破壞氣氛,各旋律分別表現兩個部落,是強有力的場面。音樂速度加快,樂曲氣勢漸趨激烈。
6. 賢者之行走(Cortège du Sage)
銅管樂器群的聲音覆蓋在大號聲響之上,描出長老與賢者走到。
7. 跪吻大地(賢者)(Adoration dela Terre (Le Sage))
賢者跪吻大地。極短的音樂,弦樂器以泛音釀出激烈的不協和弦。氣氛神秘。
8. 大地之舞(Danse de laTerre)
禮讚大地之舞。音樂粗獷而急速,銅管樂器有如叫囂的樂句,突如其來的敲擊樂器都會留下深刻印象。音樂在絕頂高潮中,不帶終止句突然停止,第1部結束。
第2部:祭品(Seconde Partie: LeSacrifice)
1. 序奏(Introduction)
這最緩板的序奏表示夜晚來臨。氣氛還是很神秘。
2. 少女們神秘的聚會(Cercles Mystérieux des Adolescentes)
一群少女圍成圓圈聚會。弦樂器上的主題、長笛的獨奏,不久就釀出不可思議的和聲。圍著圓圈旋轉的少女們,最後選出要當祭品的少女。
3. 讚美祭品(Glorification de l'Élue)
節奏很特別,而很有精力的樂句炸開。少女們喜極而圍着被選出的女孩跳舞。
4. 呼喚祖先之靈(Evocation des Ancêtres)
長老們要把當祭品的少女獻給太陽神伊阿里羅,就呼喚祖先之靈。銅管原始的號曲旋律,描寫長老們的呼喚。定音鼓隆隆作響。
5. 祖先之儀式(Action Rituelle des Ancêtres)
對祖先之靈舉行儀式的場面。鼓聲敲出沉重的節奏,氣氛像是在祈禱,也像是在唸咒語。後半由小號刻出很有特徵的樂句。
6. 祭品少女之祭祀舞(Danse Sacrale(L'Élue))
當祭品的少女瘋狂跳舞至氣絕。獨特的節奏,表現舞蹈之激烈。在中間音量略減,弦樂器與管樂器似乎在對話。長老們高舉氣絕的少女獻給太陽神伊阿里羅。激烈的節奏繼續下去,忽然音樂安靜下來,而猛烈的一擊結束全曲。
這是最難演奏的一曲,也是作曲學上寫得很特別的部分。組合5/8、7/8等變化拍子,寫成節奏極為複雜的複曲調音樂。法國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稱呼這部分為「節奏之劇中人物(personnagesrythmiques)」,布雷茲則稱為「節奏之細胞」,並各發表其分析結果。依據梅湘的說法,此曲中複雜的變化拍子所呈現的節奏動機,可分為會擴大的動機、會縮小的動機、不會發展而靜態的動機等3類型。
由於這一段很難演奏,因此曾發生一些趣聞。1950年此曲的日本首演是由山田一雄指揮日本交響樂團(後來成為NHK交響樂團)舉行。當時音樂進行到這裡,山田竟迷失進度,差一點無法結束音樂。岩城宏之在他的著作『樂譜風景』中說,他挑戰背譜指揮此曲失敗。在別的書中提到卡拉揚曾向擅長指揮現代音樂的岩城宏之請教「如何指揮『春之祭禮』的變化拍子比較好?」斯特拉溫斯基自己,有時候以通常的4/4拍子指揮尾聲部的複雜部分。
後年,迪斯耐電影『幻想曲』中,以這首音樂做為描述地球誕生、生命萌起、恐龍絕滅一段動畫的配樂。斯特拉溫斯基看到這段影片說,因內容與他所想像的差太多而受到驚嚇。
《芭蕾》
下面兩齣芭蕾,第1齣是重現尼金斯基的編舞,由 Joffrey芭蕾舞團演出,第2齣是由貝佳爾編舞,由TaniaBari 與GerminalCasado演出。
(Nijinsky版, Joffrey Ballet演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F1OQkHybEQ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H1t0pCchxM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endscreen (3)
( Maurice Béjart 版, TaniaBari 與GerminalCasado演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L4PsV0eh0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eIcrG3Cmwo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dGyeU-7XiU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endscreen (4)
《音樂》
(布雷茲指揮斯卡拉歌劇院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wyqXI21vp0 (1, 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1tn7WJ9lRc (1, b)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n_PGrl5vYg (2, 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tAzaQ_fd-A (2, b)
下面這段影片,可以聽到布雷茲解析『春之祭禮』(英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TbhJRc1sB8 (1, 解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FKRKPVUxGg (2, 解析)
(Jaap vanZweden指揮廣播愛樂管弦樂團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UJOaGIhG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