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克力斯和翁法勒
聖桑共譜寫4首交響詩,就是「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翁法勒的紡車」(Le rouet d'Omphale)、「法厄同」(Phaéton)與「年輕的海克力斯」(La jeunesse d'Hercule),其中最有名的是1874年譜寫的描寫骷髏在深夜跳舞的「骷髏之舞」。大致來說,聖桑的管弦樂效果不在具有異國風趣的樂器運用法,而在巧妙調和音色而釀成。在「骷髏之舞」中,就以木琴象徵骨頭相撞的聲音,以描述跳舞的骷髏。
交響詩「翁法勒的紡車」在1871年譜寫,創作時期在可怕的巴黎公社(Commune de Paris,1789 -1795)之後,但其輕妙又纖細的管弦樂寫法中,絲毫都感覺不到稍早前的悲劇的影子。
英國評論家羅傑・尼克斯(Roger David Edward Nichols)認為這些管弦樂曲,把給人深刻印象的旋律、堅固的架構、難忘的管弦樂法成為一體,「成為法國音樂的新基準,鼓舞年輕作曲家如拉威爾」。
聖桑在17歲時遇到李斯特,之後,兩人互相尊敬。他在30多歲到40多歲之間關心李斯特創始的交響詩的樂曲架構,創作4首交響詩。在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充分發揮其勻稱的作風與管弦樂法。4首當中,有3首是依據希臘神話譜作,表現出他對古典神話教養之深。
「翁法勒的紡車」與「年輕的海克力斯」,都取材自希臘神話的英雄海克力斯的故事。在4首交響詩當中,「翁法勒的紡車」譜寫得最早,1871年聖桑36歲時就作曲。最先完成的是雙鋼琴版,在1871年12月7中日首演;管弦樂版完成於1872年,4月14日首演。後來聖桑也譜寫鋼琴獨奏版。這首作品在1872年出版,呈獻給法國女作曲家歐爾梅斯(Augusta Mary Anne Holmès)。據說,歐爾梅斯成為這首作品裡的翁法勒的模特兒,也預定為雙鋼琴版的首演者。
海克力斯是希臘神話中宙斯與阿爾戈斯王的獨生女阿爾克墨涅之間所生的英雄,也是一位統治者,其名字成為剛力無双的勇者的代名詞。然而他激怒了宙斯的妻子赫拉,發瘋了數次,還殺死妻子,是個情緒不穩定的英雄。這首「翁法勒的紡車」,是描述犯了兩次殺人罪,因而被罰在小亞細亞的女王翁法勒處當奴隸的海克力斯。據說翁法勒是喜歡男裝的美麗女性,海克力斯被她的魅力迷住,竟有3年之久在她底下討她歡心。
這首音樂藉海克力斯的心態描述女性的魅力。
「翁法勒的紡車」A大調,6/8拍子。小行板(Andantino)。
此曲分為3個部分講述海克力斯穿著女裝,成翁法勒女王的奴隸,在她身邊轉動紡車的古老故事。
一開始,加裝弱音器的第1小提琴與長笛奏出6連音符的瑣細音型。這是暗示轉動紡車的音型,除了中段外,會一直在全曲中出現。長笛與第1小提琴像要挑逗似的奏出翁法勒的主題。
到中段,低音中的陰鬱旋律,描繪了哀嘆、呻吟的海克力斯。作曲者說,「這是描繪被牢不可破的鎖鏈束縛而呻吟著的海克力斯」。這男性化而強有力的主題不久就失去力道,屈服在翁法勒的魅力下。
音樂回到開頭部分,翁法勒很快又讓他開始工作,車輪恢復其活潑、特有的節奏。最後像是暗示女性的力量,只剩紡車的主題而靜靜結束全曲。
通篇充滿活力和優雅,說明了聖桑在樂器方面的聰明才智。
(未註明演奏者) https://youtu.be/96aapx3DFdM?si=vKW3oOCirpZpn-4o
(Stanislav Kochanovskiy指揮) https://youtu.be/azpG5QjnNC4?si=H9pT-3yxqu-G2-OL
(Bernstein指揮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
https://youtu.be/jlWYr43rWXs?si=TloGYXvO2XEJ0__S
( Munch 指揮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 https://youtu.be/-VExow3jJCY?si=KI9UrVS5bySlPa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