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12 13:52:59| 人氣10,9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序曲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唐懷瑟」(Tannhuser)WWV.70是華格納創作的3幕歌劇,其正式名稱是「唐懷瑟與瓦特堡歌唱大賽」(Tannhuser und der Sngerkrieg auf Wartburg),並有副題「由3幕構成的浪漫歌劇」(Romantische Oper in 3 Aufzgen)。華格納在此作品脫離號碼歌劇形式,並隨時巧妙使用他自己所說的「移轉的技法」。這些是此作品的特徵。

此劇的時代背景是13世紀初,地點是圖林根的瓦爾特堡。
華格納主要依據兩則傳說撰寫此劇腳本。其一是「唐懷瑟傳說」,其二是「瓦特堡歌唱大賽傳說」。

「唐懷瑟傳說」:唐懷瑟是在歷史上留有記錄的生活放蕩的真實人物。依16世紀形成的傳說,唐懷瑟為了享受戀愛的快樂,沉迷在維納斯的洞穴1年,後來悔改這種生活,就到羅馬教皇面前懺悔求救。然而教皇告訴他無法得救,除非教宗的枯木柺杖長出樹葉。唐懷瑟悲傷之餘,重新回到維納斯的洞穴。後來教宗的枯木柺杖竟長出樹葉,於是趕緊尋找唐懷瑟,但始終找不到他。

「瓦特堡歌唱大賽傳説」:1207年,德國詩人沃爾夫拉姆‧封‧埃申巴赫(Wolfram von Eschenbach)的資助人圖林根方伯赫爾曼1世(Hermann I)的宮廷內舉行的歌唱大賽。這種歌唱大賽並不是現今比較誰唱得好的競賽,而是就某一題目,把自己的意見即興作詞作曲,並以歌聲表達出來的論戰,敗者還得賠上生命。(因此這種比賽應該翻譯成歌唱決鬥)。在這場大賽中,匈牙利詩人韓立希‧封‧奧夫塔頂根(Heinrich von Ofterdingen)戰勢不利,乃召魔術師想利用魔法獲勝,卻被沃爾夫拉姆解開魔法打退。

13世紀,在德國中部森林中山頂上的瓦特堡盛行這種比賽。華格納就以這種歌唱大賽為題材,寫成歌劇「唐懷瑟」。遊唱詩人唐懷瑟沉醉於女神維納斯官能性愛情,後來接觸到純淨少女伊莉莎白的愛情而回到瓦特堡。但是遇到「什麼是愛情」的比賽題目,竟唱出與維納斯的歡樂。

華格納在1842年29歲時,就開始構思「唐懷瑟」,並著手寫此劇的散文稿。次年,他把散文稿寫成韻文,秋天就開始作曲,11月完成第1幕,1844年10月完成第2幕,年底完成第3幕,次年1月完成序曲,4月完成全曲總譜。最初的劇名是「維納斯堡」,後來接受一位醫師朋友的建議,改成現在的劇名。


在德勒斯登宮廷歌劇院舉行的首演(1845年10月19日)由華格納本人指揮,也聘請優秀的歌手飾演。表面上首演獲得某個程度的成功,但觀眾的反應相當冷淡。主要原因是大半觀眾都期待像「黎恩濟」那樣的作品,也無法理解「唐懷瑟」的內容。因為維納斯不在終場現身,也看不到伊莉莎白的葬禮。第2次上演(12月27日)時觀眾不到一半,第3次上演(12月28日) 時觀眾雖多於第2次,但上演8天後只好收場。這首演版本被稱為「德勒斯登版」,雖然上演成績不很好,在1850年代中,還是有40多家德國各地的歌劇院上演此劇(1856年1月7日在柏林上演)。

華格納自己也覺得不妥,因此首演後馬上著手修改,讓維納斯出現在終場,也讓觀眾看到伊莉莎白遺體,並於1860年把修改過的「德勒斯登版」出版。

1859年9月,華格納移居巴黎以尋找演唱「崔斯坦與伊索德」主角的歌手。在1860年1月到2月之間,他在巴黎義大利劇院舉行演奏會,介紹「徘徊的荷蘭人」序曲、「崔斯坦與伊索德」前奏曲等作品。雖然演奏會贏得不少藝術家的支持,但報紙的評論卻對他不懷好意。本來他很希望在巴黎上演自己的歌劇,這一來無法實現他的願望而非常失望。正當這時候,華格納接到拿破崙3世的敕令,要他在巴黎上演「唐懷瑟」。據說,這敕令的背後,有崇拜華格納的包利妮‧馮‧梅特爾尼希伯爵夫人(Pauline Clementine Marie Walburga Frstin von Metternich-Winneburg zu Beilstein)的支持,同時這也是她「外交策略」之一。

華格納接到這意外的敕令,一方面把台詞翻譯為法語,另一方面趕緊改訂「唐懷瑟」的音樂。主要改訂內容是把第1幕開頭維納斯堡的部分插入芭蕾音樂,展開芭蕾「酒宴」(Bacchanale)。還從第2幕歌唱比賽場景中,刪除華爾特的一首詠唱調。芭蕾「酒宴」,是歌劇院依當時在巴黎流行的大歌劇慣例要求插入芭蕾做為上演的條件。華格納為了要達到夢寐以求的巴黎首演,不得不妥協,依當時習慣插入一段芭蕾。但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妥協,因此把芭蕾插在第1幕而不是通常的第2幕。當時的貴族們常常是要來看芭蕾舞孃的,他們總是在第2幕時才進來,因此無法接受這種安排。
華格納於1861年1月完成「巴黎版本」,並慎重其事,在上演之前舉行的練習竟達164次。這比貝爾格的「伍采克」150次,與斯特拉溫斯基的「春之祭禮」120次還多。

華格納的音樂,在「崔斯坦與伊索德」以後變得更為多采多姿,更為逼真動人,「唐懷瑟」經這次改訂,就擁有這種面貌的音樂,卻因而引起與當初作曲時的音樂樣式不統一的情形。於是華格納繼續修改這部作品,1867年還把「巴黎版」的台詞再翻譯為德語在慕尼黑上演。

1861年3月13日「巴黎版」在巴黎歌劇院首演,當天拿破崙3世也蒞臨觀劇。沒想到這次首演竟引起歌劇史上最大的失敗。原來巴黎歌劇院的預約觀劇會員、也是賽馬會會員的年輕貴族,他們懷恨以前要求華格納在歌劇中插入芭蕾被拒,就企圖妨害這次首演。再加芭蕾安排在第1幕使得姍姍來遲的貴族們錯過芭蕾,乃在上演中大聲嘲笑漫罵,第1次公演鬧到無法收拾。第2次公演(3月15日)與第3次公演(3月25日)時妨害動作更為加激,賽馬會的貴族們召集同伴,歌劇一上演就亂吹喇叭、獵號,打響鞭擾亂,喧嘩至極,發展到無法繼續上演。華格納知道這情形後,寫信給歌劇院經理對自己的態度與不依習慣的作法道歉後,停止上演「唐懷瑟」。

不過這次大失敗醜聞,反使華格納受到注目,法國音樂界與文壇有此機會而受到極大的影響。這次使用的「巴黎版」,現今幾乎已沒人再用。在「巴黎版」中,序曲還採用與歌劇本身分離的形態。

1875年在維也納上演時,華格納又加以修改,把序曲與第1幕連在一起,從序曲直接進入酒宴場景(從序曲的289小節進入酒宴)。這就是現在所謂的「巴黎版」。嚴格來說,這一版應該稱為「維也納版」以別在巴黎使用的「巴黎版」,事實上在新全集版中,就直稱此版為「維也納版」

由此,「唐懷瑟」共有4種版本。即:1845年在德勒斯登首演的版本(所謂「德勒斯登版」);1860年版(修改「德勒斯登版」而成的「德勒斯登版第2稿」。現今所說「德勒斯登版」多指這一版。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序曲,一般都使用這一版的序曲);在巴黎歌劇院使用的1861年稿(所謂「巴黎版」);華格納監修的1875年維也納稿(「維也納版」,也就是現今所說的「巴黎版」)。

華格納自己對最後一版還不滿意,曾好多次想再修改。據柯西馬的日記,1883年去世的前一個月,華格納還說「對世間還欠一個唐懷瑟」。

序曲
「唐懷瑟」序曲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樂曲採3段體,前後兩段有德國音樂常見的重厚而有深度的聲響,中間樂段則充滿色彩感。華格納的歌劇中,這是最後一首有「序曲」(Overture)為名的樂曲,次作「羅恩格林」以後,都只有「前奏曲」(Vorspiel)而廢去「序曲」,其性格與在整齣作品中所擔任的角色,也有很大變化。
這首序曲,以表現故事重點的兩段旋律為中心,以很清楚的形態預告全體。

樂曲第1部分是莊嚴的行板(Andante maestoso) 3/4拍子。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奏出大家很熟悉的旋律。這旋律在劇中是「香客們的合唱」的旋律。值得注意的是這旋律在序曲中採用E大調,而在劇中則採用降E大調。降E大調的調號是3個降記號,因而被認為是代表基督教的三位一體,在古典主義時期,常常用來表現神聖場面或釀造莊嚴氣氛。如莫札特歌劇「魔笛」中的號曲就是一例。再如貝多芬的交響曲第3號「英雄」、鋼琴協奏曲第5號「皇帝」都以降E大調為主調,寫成充滿威嚴的雄壯作品。之後,降E大調被稱為「英雄調性」,其使用方式也逐漸有了變化。其他如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理查‧史特勞斯的交響詩「英雄生涯」等,都以降E大調為主調。

在「唐懷瑟」裡,降E大調應該是表現神聖或莊嚴,而不是當做「英雄調性」。在第3幕終場,香客們舉著發出綠葉的羅馬教宗拐杖進行時的合唱,是稱贊純淨的伊莉莎白犧牲自己,結果得到神的恩寵。

那為什麼這旋律在序曲中採用E大調?下面是幾種考察:首先,序曲究竟是全劇的預告,在這裡出現「香客們的合唱」,表示唐懷瑟終究會得救。序曲一開始就暗示這件事。而E大調在劇中是維納斯堡的音樂所使用的調性,這是否在表示唐懷瑟早先耽溺在溫柔鄉?一般來說,兩個調性如果只差半音或1度,兩者的調關係最為稀疏。那E大調的維納斯堡的音樂,與降E大調的「香客們的合唱」是否離得最遠?在序曲開頭的E大調,是否暗示雖然唐懷瑟向教宗求救,但是他離得救非常遠?

不過,E大調被認為是會發出悠然平靜聲響的調性。採用此調的名曲,有韋瓦第「四季」中的「春」,德布西「牧神午後前奏曲」,布魯克納「交響曲第7號」,理查‧史特勞斯交響詩「唐潢」等作品。

閑話休提(不過本台既是「古典音樂漫談」,因此就多「漫談」一些了),從第17小節開始由大提琴演奏的旋律是「悔悟的動機」。這是在第1幕,唐懷瑟脫離維納斯堡,回到現世時遇到香客們的行列,悔悟自己所犯的罪惡時所唱的旋律。從大提琴開始的旋律,逐漸加入小提琴等聲部,最後發展為全體奏,並由長號與大號高歌「香客們的合唱」的旋律。
高潮過後樂器逐減,音量減弱,音樂進入快板(Allegro)2/2拍子的中間樂段(82小節)。在這裡出現在中提琴的旋律,就是「維納斯的動機」或「快樂的動機」。然後,小提琴奏出「誘惑的叫聲」旋律。各聲部再度加入,音樂高揚到全體奏的強奏,出現「稱讚維納斯之歌」,達到陶醉的頂點(296小節)時,大號吹奏宣告黎明似的長音,定音鼓、鈸等敲擊樂器大響,之後音樂像退熱似的靜下來。

音樂進入第3段。管樂器再次靜靜奏出「香客們的合唱」的旋律,像是清除快樂的陶醉,並逐漸增加力量,最後全體奏重複這旋律,似乎在預告「救濟的勝利」,莊嚴、堅定而有力的以主和弦的強奏結束序曲。
 
(Christian Thielemann指揮, 慕尼黑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TM7E4-DN0o

台長: 雲翁
人氣(10,960)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管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布瑞頓:青少年管弦樂入門
此分類上一篇:李爾本:「奧特亞羅瓦」序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