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16 01:15:30| 人氣18,5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華格納:「愛之死」-自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推薦 6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華格納的音樂,在愛樂者間好像愛憎分明,喜歡者多迷陷其中,無法自拔,憎恨者多覺得那連綿不斷,不知止境的音樂,又沒有義大利歌劇那種悅耳的詠嘆調,實在無法奉陪。他的作品,以歌劇與他所創造的樂劇為主,而這些作品,都是要演幾個小時甚至幾個晚上的大手筆音樂。最短的1幕形式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上演也要兩小時10分鐘;最長由4齣樂劇構成的「尼伯龍根的指環(通常譯成「尼伯龍指環」)」,需要上演4個晚上,上演時間合計達15小時以上。這就使急性子無法聽下去。

上面提到華格納的作品,以歌劇與樂劇為主,而樂劇又是什麼?樂劇是歌劇的樣式之一種,是德語所謂的Musikdrama。這是華格納所提倡的整體藝術作品,其中把音樂、文學、舞蹈、造形設計等藝術統合在一起表現出來。樂劇不像向來的歌劇架構只把好多首詠嘆調連接在一起,而是音樂在整個一幕或一場景中連續不斷的「無限旋律」為基礎,還使用具有近似語言表現力的「主導動機」。

華格納對於從前的歌劇那種每次唱完一首詠嘆調就有觀眾拍手叫好,以致音樂演奏與戲劇進行被中斷的形式很不以為然,乃特別創作在一幕或一場景中不會中斷的樂劇形式,因而使觀眾的掌聲只能在一整幕或場景結束時,才能插入。「主導動機」在華格納之前就有人用過。這是驅使音樂技巧,用音樂描繪在故事裡登場的劇中人物、事物、事件、概念等,每次某一劇中人物登場,或是提到該人物時,奏出該人物的主導動機,以獲得好像視覺上看到該人物似的描述效果。

「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是華格納完成的第1齣樂劇(1859年完成。樂劇「尼伯龍指環」雖然在較早的1853年着手作曲,但整劇完成的是1874年),他在這裡不但革新了歌劇,其嶄新的和聲語法,打開調性崩潰的道路。因而從整個西洋音樂史來看,也是非常重要的作品。

網路上有一篇傑出文章詳細討論「崔斯坦與伊索德」,有興趣的讀者最好仔細參閱。

「進入崔斯坦世界的四堂課(詹益昌)」

http://y2168g.myweb.hinet.net/activity/lecture/Tristan-1.htm

 

常常有人說,華格納是麻藥。中了這麻藥的毒的人(所謂「華格納之崇拜者」-Wagnerian),會被華格納的音樂所具有的濃厚情緒與甘美魅力蠱惑沒頂。而這齣「崔斯坦與伊索德」,是他令人陶醉的舞台作品中,最濃厚最革新的、也就是最強烈的麻藥。

「崔斯坦與伊索德」是1859年作曲,1865年首演的樂劇。這齣樂劇以中世紀德國詩人舒特拉斯布魯格(Gottfried von Strassburg1170左右~1210左右)所著,描寫在基督教倫理下,發生熱烈愛情悲劇的同名敘事詩為基礎,由華格納本人撰寫把主題專注在愛情的劇本,再配以官能性的甜美音樂而成。這次要談的是其中「愛之死」音樂,而不是介紹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不過為了要瞭解「愛之死」音樂,還是要簡單提起「崔斯坦與伊索德」本身。

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是描述終極的「愛與死(ErosTanatos)」的大作。Eros是古代希臘語受苦而生的「愛」。此語神格化而在希臘神話中成為專司戀情與性愛的神。在羅馬神話中,則以拉丁語中接近受苦的愛的意思的“Amor”或“Cupido”對應。後來Cupido幼童化而成為可愛的小天使邱比特,但在神話中原來是長鬍鬚的男子。古代希臘神話中也一樣,在古代是強壯有力,還有翅膀的男性或是年輕的青年人,後來就被想像為少年模樣。Eros的象徵物是弓箭與火把。

   

(左:Eros雕像)             (右:ErosPsyche雕像)

 Cupido雕像)

依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Hēsíodos)所著『神譜』,Eros卡俄斯、該亞及塔耳塔羅斯一同產生的原始神。是崇高、偉大,比任何其他的神具有卓越力量的神。而且這種姿態就是Eros本來的狀態。近世以後所畫的圖,Eros已變成背上有翅膀,手持弓箭的少年,這就不是原來的Eros,而是與“Amor”或“Cupido”混同後產生的圖。這少年(甚至於幼童)就是邱比特。被他的「金箭」射到的人,會被激烈的愛情纏住,被他的「鉛箭」射到的人,就會厭惡愛情。

  (防範邱比特的少女-Bouguereau )

Tanatos是在希臘神話中,把「死亡」神格化的死神,是睡神Hypnos孿生兄弟,其母為黑夜女神倪克斯。依據『神譜』說,Tanatos是有鐵的心臟與青銅心靈的無情神,背部也有翅膀。在後世神話中,Tanatos被描繪成把即將臨終的人類靈魂,強制引導到冥府的死神。英雄的靈魂由赫耳墨斯引導,凡人的靈魂則由Tanatos引導。

簡單介紹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的故事。

中世,康瓦爾公國(英格蘭)騎士崔斯坦在一場比賽中殺死愛爾蘭公主伊索德的未婚夫,伊索德偶然有個機會可以殺崔斯坦報仇,不料見到受傷而無助的仇人時,卻一見鍾情於仇人。之後,伊索德被安排嫁給康瓦爾國王馬可,她搭乘迎親船後,發現操舵者竟是王甥崔斯坦。在到岸之前,伊索德令侍女殺崔斯坦,自己也擬飲鴆自盡。侍女不捨,以媚藥易毒藥,於是兩人陷入熱愛。馬可王在結婚後,知道他們的戀情而激怒,令屬下殺崔斯坦,幾經曲折,馬可王要原諒他們的戀情,可是為時已晚,受重傷的崔斯坦在伊索德懷中斷氣,伊索德也抱着崔斯坦死亡。這故事有許多細節不同的版本,2006年也有一部電影問世(http://www.youtube.com/watch?v=fwILSdjsMeo),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其幾個片段。

這悲劇的主題,在給命運做弄的年輕男女的相遇,其相愛無意間演變成外甥與舅母近親關係的亂倫,最後以死結束。這種題材屬於一些禁忌,不像以前的歌劇,最多只談外遇或搶別人的情人。華格納刻意挑戰這一主題。不過,華格納之所以挑選這種主題,或許由於他本人與當時他的資助者富豪魏森東克的夫人瑪笛爾得(MathildeWesendonck)有染的關係。這段外遇,成為他創作「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導火線,他還根據瑪笛爾得的詩,譜作「魏森東克的5首歌」。5首之中,「夢」與「在溫室中」兩首附有副題說是「崔斯坦習作」,其旋律各自轉用到「愛的二重唱」(第2)與第3幕的前奏曲。

 瑪笛爾得‧魏森東克

對於「崔斯坦與伊索德」,華格納自己都說:這是「在所有夢中最美麗的夢的紀念碑」,可見這部作品是對愛的終極讚美,另一方面則希望能超越感情體驗,覓得形而上的救濟。浸透在作品全篇的不協和音的解放,使「崔斯坦與伊索德」成為西洋音樂史上的里程碑。另外,這部作品到極限的感情表現,給各範疇以後好幾代的藝術家很重大的影響。在全劇首演之前,華格納以演奏會方式發表此劇第1幕前奏曲與第3幕終結部(伊索德的「愛之死」),因此這兩曲現在也常依例單獨在演奏會上演奏。

在前奏曲開頭,會出現「崔斯坦和弦」(下圖橙色處)。


「崔斯坦和弦」是由F, B, #D, #G組成的減五七和弦之一種。這和弦在和聲上的機能有各種解釋,其調性很曖昧。華格納使用這和弦強調聲音與音響,而沒有特別注意和聲之機能。當時大家嘩然說這是「和聲的危機」,但後來布魯克納在交響曲、德布西在『牧神午後前奏曲』『兒童天地』等作品已用得很頻繁。而且在巴赫時代,這種和弦就存在。在前奏曲中,華格納凝聚「主導動機」、「無窮旋律」、調性與形式之崩潰等嶄新的創意,很成功的以最大限度描述終究的愛之苦、之喜。不過這次談「愛之死」,「前奏曲」則暫且不提。

 

「愛之死」是約有7分鐘長的音樂,出現於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第3幕最後,由伊索德看到崔斯坦死亡後唱出,唱完伊索德也死亡,全劇也結束,幕下。常有人說,「崔斯坦開闢了通向無調音樂之路」,的確,「前奏曲」以及其他音樂有此傾向,但「愛之死」似乎未必是如此。此曲有調性,而且幾乎都是大調。此曲會令人覺得這就是華格納的音樂。

「愛之死」是再現在第2幕由崔斯坦歌唱的「於是我們一同死去,永不分離
So stürben wir,  um ungetrennt,  ewig einig  ohne End',)」部分旋律的再現。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z3qkPbDcA)
。就這一點來說,這裡跟「指環」中齊格飛的「小鳥之歌」「辭世之歌」很相似。在第2幕,這旋律以降A大調出現後,經「布蘭給妮第2次警告」,兩人靜靜的互道愛意,情緒高昂後,才轉到B大調再度出現,其間約56分鐘。

  (崔斯坦與伊索德第2幕)

整個第2幕第2景是崔斯坦與伊索德的「愛的二重唱」,表現出他們兩人愛情的恍惚、陶然與激烈,是最長的情歌,也是最激動的愛情音樂。「愛的二重唱」也是「崔斯坦與伊索德」中很重要的音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OA6tDasa6s (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Mz3qkPbDcA (2/2)

 

3幕第3景終曲「愛之死」,開始也以降A大調由伊索德唱出「多麼溫柔安祥他微笑着(Mild und leise  wie er lächelt, )」(詳細歌詞,請參閱上述詹益昌先生「進入崔斯坦世界的四堂課-第一課:愛之死」的「第三幕終曲「昇華」」部分)。很快就轉入D大調唱「他的心生氣滿溢(Wie das Herz ihm  mutig schwillt, )」,終於轉入B大調唱「只有我聽到這旋律嗎?(Höre ich nur diese Weise)」,此後就一直維持B大調到最後。從這一點來看,這段音樂是第2幕第2景後半的大致完整的再現。然而其意義或味道完全不同了。這種地方表現出華格納技術之高超。

在「崔斯坦與伊索德」當中,管弦樂的聲響比別的歌劇更有特別的意義。這是不可置疑的。管弦樂在這裡已不是歌手的伴奏,有時還壓倒歌手的歌聲,很雄辯的道出戲劇的狀況與思想。關於這一點,有名的唱片製作人約翰‧卡爾修(John Culshaw)(請參閱前文「華格納:樂劇「尼貝龍的指環」索地盤唱片」)寫道:

「「崔斯坦與伊索德」被認為是「現代音樂的開始」。而且恐怕也不像以前的任何作品。其音樂表現幾乎所有的心理狀態與在兩極端的感情。而管弦樂比聲樂更有說服力的描寫出現在發生的情節。因此「崔斯坦與伊索德」的許多部分,單獨用管弦樂就可以在演奏會上演奏,而幾乎不需要加以修改。其他的曲子如以這種方式演奏,就一定會聽來無聊。其理由不單是省略聲樂才會如此。…華格納一到必須以語言來說明的地方,就馬上把管弦樂部分壓下來,讓聽者很容易就聽得到聲樂的旋律線。然而遇到音樂全體的效果比文學的意函重要時,就毫不猶豫的讓人聲埋沒在音響之中。把這人聲用錄音技術弄成可聽到的狀況是錯的。例如在第2幕布蘭給妮在塔上的聲音無法清楚聽到,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警告的聲音,而不是語詞本身。」(約翰‧卡爾修:「唱片要真實:一個製作人之回憶」)

 

那「愛之死」究竟在唱什麼?這是1962Hans Knappertsbusch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Birgit Nilsson以音樂會形式演唱的「愛之死」,有中文字幕歌詞(謝謝提供人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SGbM2jvahY

伊索德這個角色,是與『指環』的布侖希爾德比肩的超戲劇女高音。然而,伊索德雖然在第1幕顯得是個女強人,但誤喝媚藥後的許多場面,則適合於抒情的聲音與表現。在第2幕的「愛的二重唱」,有許多句子是跟着崔斯坦在講的。雖然有時候表現出激烈的愛情,但伊索德絕非女強人。她在劇中,一貫表現出柔順的態度,這在華格納的作品中,是比較少見的。

 

弗拉格絲塔德Kirsten Målfrid Flagstad1895 - 1962是挪威的歌劇歌手。被認為是20世紀最高女高音之一,尤其是華格納樂劇的最高演唱者。在挪威航空的機尾畫有她的畫像。

1.KirstenFlagstadReiner指揮倫敦愛樂,193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dfbZ6S6DU4

  弗拉格絲塔德

這是1936年弗拉格絲塔德在高文花園演唱的錄音。可惜當時還是SP唱片的錄音,因此音質較差,尤其最後高潮的部分很不夠力量。但是這還是最高的演唱。開頭處的歌聲像耳邊細語似的小聲,每個音都唱得很仔細又不斷斷續續。她好像在為崔斯坦唱搖籃曲,小心疼他。也許這就是此曲的本質所在。她好像在小聲地安慰他「好了,解脫了,安眠吧」,然後也在高興她能永遠在他身邊。她唱完後死去。不過這樣的伊索德有點奇怪,她怎麼會無緣無故的死去呢?

下面這段錄音就比較好一點。這是1948年的錄音。

2.KirstenFlagstad1948在倫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gpesiHWTbQ

這次的演唱,基本上與1936年時一樣。或許是錄音的關係,聲音比較圓潤一點。

3.KirstenFlagstadFurtwängler指揮,現場錄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tgn511ceNQ 

這似乎是FlagstadFurtwängler兩位合作的唯一現場。這次的演唱比較有戲劇性,因而她演唱的特色稍減。

4.KirstenFlagstadFurtwängler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p2q7iFFhvc 

這是FlagstadFurtwängler兩位在錄音室製作的「崔斯坦與伊索德」。

 

下面是娃爾奈Astrid Varnay, 1918 - 2006)的演唱。

Astrid VarnayFerdinand Leitner指揮Bamberger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Bl-KI2jLK4

娃爾奈是匈牙利裔美國人。父母都是歌劇歌手,因而娃爾奈生下來就在各地歌劇院流蕩。後來父親在奧斯陸創立喜歌劇院,由父母合力經營。娃爾奈還曾以弗拉格絲塔德衣櫥最下層的抽屜當搖籃過。後來一家人移居約,1924年父親去世,母親再嫁一位男高音。娃爾奈在18歲時決定當歌手,並受母親嚴格的訓練。一年後由弗拉格絲塔德安排,接受首都歌劇院指揮赫爾曼‧瓦伊格爾特(HermanWeigert 18901955)之指導。她在22歲以前習得匈牙利語、德語、英語、法語、義大利語,並演唱15個重要的戲劇女高音角色,其中包括華格納作品之11個角色。1941126,在首都歌劇院未經排練就替代羅特‧列蔓(Lotte  Lehmann)演唱『女武神』的齊格琳德,獲得大成功,6日後又代唱布侖希爾德。1944年,她與瓦伊格爾特結婚。1951年,弗拉格絲塔德推薦她在拜羅伊特音樂節演出,之後7年之間,她都在拜羅伊特音樂節演唱華格納。

娃爾奈與弗拉格絲塔德相差23歲,兩人親如母女。

娃爾奈演唱的「愛之死」與弗拉格絲塔德演唱的完全不一樣。首先,她的發音很清麗感人。她不會把句子切成單字,而是表現得像一篇文章還清楚分出強弱,因而產生戲劇感。她的演唱好像在激勵他說,「不要死,醒過來」。她與弗拉格絲塔德演唱的是同樣的歌詞,但是兩人的演唱給人的感覺,正好相反。

上面這段影片,提供者附加歌詞原文與翻譯成英文的歌詞字幕,而且對準演唱顯示出來。這給欣賞者很大的幫助。

 

然後是傑西‧諾曼Jessye Norman, 1945~),美國女高音,也是世界性有名的歌劇歌手。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5_r33sCLYY

這段影片一開始,其舞台設計就會讓人嚇一跳。這究竟是歌劇中的一景呢,或是演唱會的一幕!諾曼的演唱很有特色而傑出。如果弗拉格絲塔德演唱的像是「搖籃曲」,娃爾奈演唱的像是「激勵歌」,那諾曼演唱的好像從劇中切出來,單獨演唱的「福音歌」。諾曼把曲中的歌詞,像疼愛似的仔細唱出來。以上最被稱道的3位華格納歌手,各有各的唱法,都不一樣。我們能夠這樣比較欣賞,真是很幸福。這段影片沒有註明指揮與樂團,尾端又忽然切斷,非常可惜。

諾曼還有幾段演唱「愛之死」的影片,下面是其中兩段:

2. Jessye NormanKarajan指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PUT-LDo_nY

這是卡拉揚自我陶醉的影片。卡拉揚的錄影,常常是這個樣子。諾曼的演唱,以上一片較佳。

3. Jessye Norman Klaus Tennstedt指揮倫敦愛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SX23Pa6HI

這段影片只有聲音,沒有動畫,但或許是諾曼融入劇中而表現得最好的演唱。

 

比爾吉特尼爾森Märta Birgit Nilsson19182005),瑞典歌劇女高音,是二次大戰後代表性華格納歌手之一。據她自己的回憶錄,她在會走路以前就會唱歌。她的生平請看維基百科「比爾吉特‧尼爾森」條。

1.Birgit NilssonKarl Bohm 指揮Bayreuth Festival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65lMKUB1xc

Youtube網站上,有許多尼爾森演唱的「愛之死」,而這一則或許是最好的。她開始得不錯,也進行得很順利。但是她不太表現句子的緩急與大小,以至給人的感覺比較平坦,不夠戲劇性。不過尼爾森仍舊是偉大的華格納歌手,她的特徵是驚人的音量。她在最高潮時毫無保留的發揮其特點,把聽者的情緒帶到瘋狂似的境界。這種演唱,最好是聽現場演唱,唱片是無法充分發揮,聽者也無法完全感覺到她演唱的迫力。她也很輕鬆的唱出高音,她的高C音,常常成為口碑。她跟娃爾奈同年紀,因此兩人都難免意識到對方。不過,娃爾奈曾說:「我們沒有互相妒嫉」,只是「我很希望得到她的C音,她卻喜歡我的戲劇性表現能力。

尼爾森Youtube網站上還有許多影片,如: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s6oucXS0c

這段影片沒註明指揮與樂團。

3.Birgit NilssonKarl Böhm 指揮. 朗日的古羅馬劇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6vtug-fTHc

朗日的古羅馬劇場又稱古代劇場,是在1世紀奧古斯都治世下建造的圓形劇場,推測其收容觀眾人數為八千到一萬人。4世紀時被廢棄,1825年開始修復,1869年以後,每年夏天都在這裡舉行藝術節。這藝術節以前稱為「羅馬節」,1902年改稱「Chorégies d'Orange」,Chorégies是希臘語,「舞蹈」之意。

尼爾森在圓形舞台設計上演唱「愛之死」,仍舊很傑出。

 

娃特勞德‧麥雅Waltraud Meier, 1956 - )是得過葛萊美獎的德國女中音歌唱家。

Waltraud Meier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SA2KsY0ZRI

這段影片沒有註明指揮與樂團。麥雅在幕前演唱,唱完與崔斯坦(?)走進去,(這時候崔斯坦應該已氣絕的啊),然後顯出整個舞台,舞台上又看不清楚是怎麼排設,因此是有一點撲朔迷離的演出。不過麥雅的演唱很不錯。她是女中音,但是把此曲的高音部分唱得很美。她也慢慢的把每一句仔細唱出來,好像一句一句交待給聽眾一樣。麥雅在許多世界有名的歌劇院演唱,也跟許多大師級的世界偉大的指揮家合作,更得慕尼黑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授予的宮廷歌手稱號,以及法國政府贈予的藝術文化勳章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她的「愛之死」的影片也很多,如:

2. Barenboïm指揮Le 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tKxaUeAD5I

3. Barenboïm指揮斯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GbmjX7AYyU

這次的演出讓伊索德受傷,使她唱完後就死亡的劇情合理化。只是不知道在哪裡受傷的?是誰傷她的?

 

台長: 雲翁
人氣(18,540)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歌劇與舞劇 |
此分類下一篇:小約翰‧史特勞斯:輕歌劇「蝙蝠」─第1幕
此分類上一篇:德利伯:舞劇「柯碧莉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