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6-09 23:17:35|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組織有機論與生命現象20010510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We read the world wrong and say that it deceives us. – Stray Birds, R.Tagore

過去幾個月因為春天的緣故,常常夜不成眠。其實這是老問題了,有點像是當一個笑話來說了,因為接下來我就會正常,而且可能要睡很多,補回來。今年在小樺生日(5/2)--那天他好像去了台南—補一句生日快樂--之後,好像,找到了窗。過去的幾個月,有人找我去新創公司,有老師要我去考博士班,老闆的期許也高,但是我真正花最多時間的竟是原本以為四十歲後該做的事。十年前大學畢業時幾個模糊的方向,在十年來逐漸窺見了一個模糊的輪廓,似乎是逐漸起風的時刻,南風。

Ernst Mayr 曾說—
….唯物論者的觀點,像是’ 構成複雜生命系統的每一元素,都可以透過更小組成(如分子、基因等等)的研究來了解,’ 這樣的陳述讓我感到荒謬悖理。在生命世界中,從分子、細胞、組織,到整個生物、族群、甚或物種,生命有機體不斷可向上發展出層級更高也更複雜的系統,而每一層系統都會有一些新的特質出現,那是即使透徹探討過組成份子也無法預測得知的。

同樣的現象我想也發生在語言學,單字、語詞、句子和文章,然後是小說或理論。心理學,一般研究對象限於特異性個體研究,因為普遍性或共通性容易舉例或說明,於是有人認為社會心理學亦即以心理學之方法去推及社會現象,謂之大眾心理或社群研究,似乎都忽略每一層系統都會有一些新的特質出現。小的突變(在生物學)長時間的演化之下是一種天擇,而人類現在對社會現象研究並未以多樣化作為研究的邊界條件,反而企圖以科學精神(我特指物理學的量子力學理論/實驗建立其系統的過程)所示,將社會現象拆解至最小的積木塊,然後重組之,卻忽略一些重要的背景及組成結構的力量。

每一層級都有其組成過程中所遭遇的,特有的環境適應,這絕對不是原來的組成分子的特徵或效能,譬如社群的組成是人,但是社會現象是一種互動變遷的過程或結果,並不是個體特徵的總成。之於此,研究方法的施用是何目的,必須重新予以探討,有識者認為科學不能解決的部分,必須讓哲學家來說明,但任何研究的目的若不釐清,則其研究過程必然時時失真。如何識別研究的目的?

諼諼在清晨五點半左右醒來,喃喃自語,發出咿咿呀呀和8888,我就著晨曦矇矇的光,看她翻來翻去,不知多久,又好像睡著了,趴著,像個大字。我們不必over-react 反應過度諼諼的任何反應,她在交給你東西時會向你點頭,像是在說謝謝,她在吃蘋果泥時會不斷地鼓掌,她會吃一口稀飯,就移動一小段,再移動(抓著矮桌子邊緣)回來要吃另一口,她會把臉貼著遊戲床,我暫稱為豬鼻子,她會對外公大聲一點就別過頭,上週日最神奇,她自己開電視並選到了66的幼幼台。我看著太太睡覺的樣子,真像是大一號的諼諼。

孩子需要一個安全的勢力範圍—小天地。

台長: 葉諼/bee/彭弼聲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