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3-28 08:14:49| 人氣4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下道之六】 20150314-20160327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地下道六20160327 完成 (20160324起寫)

20160325 晚上十一點半,B先生再一次走進東門城,現稱新竹之心的再生古蹟--其中某處牆壁上的隱密門內。這一次,在沒有”沒有人”的指引下,B先生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沒有人”的,B先生要自己找到”沒有人”的原因是他已經知道該如何找到他,而B先生必須要完成的就是求證,必須得到結果才能證明他的想法沒錯。

幾年前,B先生與”沒有人”相遇以來,他得到啟發而開始了人體各種感官的專注程度,除了耳朵,觸覺,味覺以外,另一個一直不敢向太太揭露的秘密是,透過專注的某種技巧,B先生的眼睛可以把物體的組成分拆,那不是左右眼各自成相沒有對焦的同一件物體,而是可以把物體的組成輪廓與重要部分分離,不管是穿透或拆開,只要專注在那一部份就可以看得更清楚,應該說,就像是拿著各種工具拆卸了每一部份排列出來,或用三維X光造像,想要看到甚麼就能看到甚麼。

當你看得夠仔細夠深入,B先生深刻了解”眼--見--為--實”不是錯的。(註1,地下道四中B先生曾以為,眼見不為真)。是觀看的方式以及推論的過程,水流動的樣子從這邊到那邊,它是不會錯的,但是經過B先生專注地看,可以將水流拆成兩種以上的組合,每兩層之間的結合與互相動作的細節,在對層流與紊流的界線之間,在一段又一段小小的慢慢轉變之下(按: 對時間取微分的每一個小段,在對每小段取積分合成),這種體現抽象結構的方程式於眼底所見的真實,怎能不說眼見為實? 或者,可以聽見。 (按: 重力波轉為聲響,人類就聽見了這一事實)

能夠眼睛解構的特殊能力去支解堆疊上來的一切構成方式,
B先生因此很苦惱如何利用這種能力
要明白的是(事)太多了,不明白某些事(是與非)的人太少了。

++++++++++++++++ (一 年 以 前) ++++++++++++++++++++++++++++

20150313,周五夜晚,晚上的天氣與白天大不相同,這一日的日間溫度從清晨12度上升到22度,因為日出而感覺白天溫暖,然而風向靜風由南轉東轉北,相對濕度從93到白天 71,到了晚上又回到93。

這樣變化多端,有著春天後母心說法的天氣,對天天跑步的B先生來說,每天都感覺得到短時間上的變化,它是流動的,沒有斷裂的。在季節變換的時候雖然難以預測,但卻是可接受,不,或許說必須接受更為正確一點。

這是一個缺水的春天,濕度高,遲遲沒有春雨。

過了十一點,B先生出了門,沿著中正路慢慢跑向新竹之心,路上的車出奇地少,對向也有幾人跑過,不過舉手打招呼並沒有回應。 B先生觀察到最近一兩年晚上跑步的人多了起來。如果是連續下了幾天雨之後,有轉暖趨勢的天氣正好,但春天畢竟天氣變化難測,這個春天過了驚蟄居然還沒有春雨。連續幾天工作上有美國來的訪客,中午都沒法去十八尖山跑步的B先生只好在晚上跑步。(按: 低溫的天氣(甚至於雨天)是阻擋不了B先生與他的朋友們上山跑步的,那反倒是絕佳的天氣。)

東門圓環到了,繞過一圈之後回家的距離約是四公里。 這段路不是全段都有人行道設計,B先生居住的這城市,在地面以上已經歷經了一百多年來各種擴張與修砌,它的變動在時間上也是交錯的,五十年的老樹下是新鋪設的地磚,百年老屋旁有著最新建起的摩天大廈(註2)來回十四個紅綠燈不見得各個都是綠燈,跑步時需要專注在道路四周的狀況,道路上的人與車各自要注意也是一種慢慢演進的過程。

B先生到了這裡,總是會有著沒有人在這裡的感覺。 那地下通道不僅是不在地面上的連結而已,它反應著發想者在設計中企圖連結時光斷鍊的潛在意涵,一個城市的新地標---究竟這樣的建築是表達榮光功勳或者是要給市民公共空間,長遠建立共有記憶呢? 沒有人幾度引導B先生所要看的,是在地面以上與底下,是在眼前與歷史對話之間。

B先生想著那面沒有人沒入的牆,是親眼看著沒有人消失在眼前的啊,他究竟是
怎麼辦到的呢? 這其中必有道理。 沒有人的說話一再指向B先生可以揭開這一切(按: 地下道系列),是過程也是結果,是透過過程自然得到結果。B先生反覆地從第一次那個消失的地下道而後是那面牆,到聲音,到每一次沒有人的引導,要B先生來,去,疑惑,解答。似乎真有其順序與發展。

森森然的斑葉欖仁隨著一點點風動,東門圓環附近的廣告看板LED燈光微弱的反射在葉面,一點點細密的光線,B先生繞著下下上上的水泥板步道跑了幾圈,聲響靜了,少數游人的身影也停滯了,B先生可以感覺到是甚麼正在”在” (something is to be),是沒有人嗎? B先生很快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跑上這區域的中心位置,而自己在緩慢地旋轉,或者是四周圍在旋轉但是他不能分辨(按:慣性坐標系到旋轉參考系),他可以聽見一點點細微的交談聲音,是兩種不同語言的對話,他又看見越來越多的人出現在新竹之心周邊的圓環路面,他倒是能一一分辨外觀,面貌,甚至,B先生的祖父母也在某個角度裡出現。

時間不是流動著,第一次,B先生清楚知道應該要怎麼找到沒有人了。
而且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一 年 之 後 ) ++++++++++++++++++++++++++++

B先生從東門圓環邊上走下樓梯,再向著有著迎曦門這個舊名的東門城,進到有著陳年老照片的地下通道,這裡,就是B先生認識沒有人,沒有人認識B先生的地方。

那面牆。

這天幾乎整天下著雨,溫度是十一度。

沒有人提過,不能只是觀察的能力,還要有實踐的能力才能完備。

B先生專注在牆上。
用看的。
牆會裂開。
B先生知道。
而且他必須進去。

甚麼是實踐的能力,沒有人暗示,必須要自己先通透事或物本徵,影響他人才能再共進一步,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僅憑知識上的猜測,就完全沒有爭議地去說服,利益上衝突的權衡,執行上的先後順序與各種衍生的成本,
這正是dilemma,有許多必須容忍發生的差錯---

“在季節變換的時候雖然難以預測,但卻是可接受,不,或許說必須接受更為正確一點”

“追究細節必須知道在哪裡停止,當總和成本已經超越了繼續下去的時間成本,信心成本(信任度)”

B先生清楚知道。當一年前體會到尋找沒有人的最後一步就是培養各種能力的建立,進而實踐。那句話就不斷湧現在腦裡, 有人在耳邊不斷地說:

視而不見—那麼我們的眼睛雖然不瞎,卻確確是盲的

B先生,我,不免想起那種頭腦清醒的時刻,
慢慢跑回家,而新竹之心,就在我身後。

只要正視,它就會與我對話
原來我在追尋的”沒有人”真的存在。

在記述到這裡的時候,B先生,這個我用以替換自身經驗的代言者,其視角終於回到我的視角,作為一個敘事的主體,B先生,可以是任何一個人,但在這裡 (To be here),我越來越相信,或許目前為止只有我體會到了。

沒有人真的存在
沒有人就是我
沒有人是我
我是我


後記:

事實上這世界還是有許多獨立著,而且使連續的事件斷裂了的事件。
某人之辭世,恐怖分子的炸彈,差那一公分就不應該發生的碰撞。我們不見得能夠在每件事上的發生順序都預測的準確並得到良好的應對,但是絕大多數的事件,我們都已經可以基於歷史堆積(如大海一般廣闊)的經驗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判斷,對於自然或許已經一層一層找出其基本原理(事實是基於人類所建立的理性思考方式所建立的說明方法),但對於人自由意志的變動卻難以真正完全掌握,不然為何你還有這種經驗? 跟太太為了一件小事而翻出一些舊記憶。

有這種經驗的人想必很多,看到一本書裡提到一個名字或聽到新聞裡有某個事件,然後這兩者奇怪地在某個小說裡,或者你的夢裡出現過了。 這不是預言的能力,而是我們的思維在併合大量資訊中,真的有那麼一些有意義的組合。

這應該會是地下道系列的完結篇。最後面我放了本來在進行中的地下道五的片段後記。

註一

註二

註三

(註四):昔日秋日三部曲曾以以命名,分類,結構三部分為題試圖從這樣的順序去理解人類思考建立過程,但吾友大岡精闢指出將這分類,就要從有無,計數再到結構來描述抽象化過程才是)。至於實踐,是在結構建立的過程中所付出的總和


地下道五的一些後記,寫於20140801


因為高雄地下管線爆炸事件,因此我決定地下道五不寫了。


一年前因為某個原因,忘了是某電影或某本書的一個段落,自己突然興起在一整個晚上研究起紐約地鐵世界,大致上從路線,現狀,以及它複雜的運作,隨時間增加的地鐵路線,是一層一層向下(也有地面向上)的套疊。


然後我想到了自己的地下道,幾年以前所出現的沒有人這個系列。


地下道五原來的敘述有這些片片斷斷


這裡似乎應該有個由此去的牌子。


只有直徑六十公分大小的管線道


鑿井,通風井,人孔蓋


有著各種管線的交錯


水滿,電力消失的橋段(現在不必寫了。 高雄氣爆,已經是"沒有人"最大的現實警示。)


災難是累積的,一旦越過了極限,critical point


就是大崩壞


是啊,他們在建造一個地下網絡。居住的是電線,瓦斯管,水管。或許還有老鼠


有一天,一切都如煙火一樣燦爛地上升

 

台長: 葉諼/bee/彭弼聲
人氣(418)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地下道 |
此分類上一篇:【地下道之四】20140227-03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