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都在讀與阿德勒相關的書。發現讀了幾本比較近代的翻譯及導讀類的書,再回頭重讀《自卑與超越》好像比較讀得懂了。
這本書除了第93則的導讀說明令我有疑義外,其他在閱讀及騰打時都頗有提醒的作用。尤其中段與家庭、教育等有關的部分,更是獲益良多。
其中65則我很喜歡。 【65.當你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惑時,不妨問問自己:「對方透過這種體驗能學習到什麼?」這麼一來,一定能找到答案。】,讓我在做下一些與孩子相處時的選擇與決定時,有著警醒的作用,也與大家分享。
【重要的不是天生擁有什麼,而是如何活用擁有的東西。】
【一切取決於自己】 關於「自我決定性」的阿德勒名言
【1.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
「當下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過去」的創傷,而是自己的思考方式。」p.27
【2.人是描繪自我人生的畫家,只有你能創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後的人生。】
【3.只有自己能決定如何對抗病魔,是要怨天尤人的活著,還是懷著感恩的心,充實的度過餘生。】
「……就算無法改變生病或受傷的事實,我們還是能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心情面對、看待這件事。」p.31
「心智健全的人,能從眾人覺得痛苦的事情中找出值得學習、感恩的事,這是阿德勒教導我們正確的人生態度。」p.31
【4.遺傳和成長環境只是單純的「材料」,只有你能決定如何使用材料,打造真正舒適的家。】
「材料終究只是材料,如何使用端看自己的決定。你現在的人生,就是你使用材料,靠自己打造出來的「家」。」p.33
【5. 「都是父母的錯」、「都怪朋友不好」、「只怨生不逢時」、「反正一切都是命」這些都是推卸責任常用的藉口。】
「唯有起身行動、改變,才有可能扭轉情勢。」p.35
「……唯有接受過去,才能繼續前進。」p.35
「人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改變別人,只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才能改變未來。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力量,也就是改變未來的力量。因此,不要總是逃避眼前的課題,總有必須面對的時候。」p.35
【6.人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過往的原因就算能作為「解釋」,也無法成為「解決之道」。】
「……人可以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可以隨時依自己的意思改變自己,也就是阿德勒主張之「目的論」與「自我決定性」。」p.37
【7.人們有時為了逃避失敗,會捏造自己生病一事。「要是沒有生病就好了……」以此為藉口,躲進安全地帶,圖一時輕鬆。】
「人們利用一切東西,逃避人生的失敗。」p.39
【8.心態健全的人,不會試圖改變對方,而是改變自己。只有心態不健全的人,才會試圖操控對方,改變對方。】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與別人,但可以從現在開始改變未來與自己。……這個想法的重點就是,追究「到底是誰錯了?」這個「原因」是沒有用的。工作和家庭不需要什麼裁判員,與其投注時間和心力追究「到底是誰錯了」,不如將精力花在解決未來上更有效益。因此,就算其實是上司、部屬或是另一半犯錯,只要著眼於「現在自己能做的事」就行了。如果希望對方能多在意一點的話,不妨試著改變傳達方式,而不是一味責備不知道自己有錯的對方,努力讓自己的話語具有說服力,努力贏得對方的信賴。」p.41
「心態健全的人就算覺得百分之百錯在對方,也只會在「自己現在能做的事」投注心力。反觀心態不健全的人,只會埋怨過去、說別人壞話、不斷強調自己是受害者,藉以博取同情,自己卻什麼也不行動。哪一種人生才會幸福,不說自明。」p.41
【9.其實不是「不想做」只是自己決定「不要做」其實不是「無法改變」而是自己決定「不改變」】
「刺激(stimulus)反應(Response)是一種思考模式。面對「遭受斥責」這般刺激,通常會出現稱為「生氣」的反應(情感、思考、行動),一種單純的思考方式。然而,現代心理學反對這種說法。刺激與反應之間,有著稱為「認知」的主觀意識……這個「認知」就是前面曾提到的粉紅色與藍色鏡片……人可以藉由改變「認知」與「定義」,改變自己的反應,也就是改變思考、行動,以及情感。所以,我們不是「因為被斥責而生氣、不做了」,而是遭受斥責時,依造自己的意思,從眾多「認知」與「定義」中,選擇生氣這個選項,再任性的以不想做了為藉口,決定不做。因此不要責怪上司,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當然自己也可以改變選擇。」p.43
【10.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無論過去如何,只有「現在的你」能創造未來。】
「即使成長於相同的環境,人還是可以依造自己的意願,選擇未來。然而,我們容易無意識地將現在的問題推給過去。」p.45
【人是一種懷有自卑感的存在】
【接受真正的自己】 關於「自卑感」的阿德勒名言
【11.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正因為目標永遠不會有達成的一天,所以自卑感油然而生。」p.51
【12.懷有自卑感,不代表自己心態不健全,端看自己如何看待自卑感。】
「阿德勒將「自卑性」、「自卑感」、「自卑情結」這三個字眼做了明確的區分與使用。所謂「自卑性」是指長得不好看、個子矮、胃腸不好等等,與弱勢點有關的具體事實。「自卑感」是指自己「主觀認為」自己低劣,換句話說,就算有具體的「自卑性」,只要自己感到低劣,就會產生「自卑感;只要不覺得低劣,就不會產生「自卑感」,可見「自卑感」說穿了就是一種主觀的認定。因此,明明別人都認為你很瘦,你卻覺得「自己很胖」,這就是一種「自卑感」。……所謂「自卑情結」是以「自卑感」為藉口,藉以逃避人生的各種課題,意即以自卑感作為發條,反而更激勵自我的人,是懷有「自卑感」卻沒有「自卑情結」的人。……將現在的問題推給別人,放棄努力,只想逃避人生的課題,這就是「自卑情結」。」p.53
【13.有許多以自卑感為藉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也有不少以自卑感作為發條而成就豐功偉業的人。】
「以惡劣的環境作為發條,比他人更努力,還是可能有所成就,阿德勒稱此」
為「補償作用」。」p.55
「之所以做不到,真正理由是因為你以環境為藉口「逃避努力」,絕對不是由於環境的影響。」p.55
【14.人一旦做對的是沒受到關注,就會試圖去做對的事,以求受到「負面關注」。我們不該為迫使人生陷入悲慘境遇的事而努力。】
「阿德勒認為用功讀書得到好成績,與為非作歹誤入歧途,兩者看似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追求的是同樣的目標。因為就某種意義來說,二者努力的目標都是想得到親友和周遭人們的關注。小孩會傾全力得到父母的認同,阿德勒稱此為「追求卓越的努力」。但就算努力,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完美的時候,小孩會轉換策略,譬如在運動方面得到好成績。若還是不行,就轉換為音樂、繪畫等藝術領域。如果還是行不通……最後就想以為非作歹行為求得關注。人一旦知道無法求得「受人讚賞」這種「正面關注」時,就會試圖以「遭受斥責」求得「負面關注」。德蕾莎修女曾說:「愛情的反面就是漠不關心。」因此小孩會想,既然被忽視,那就討罵挨好了。」p.57
【15.逞強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不要努力「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變得很強」。】
「自卑情結是以自卑感為藉口,試圖逃避人生的課題。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坦率表明感到自卑的事,不少人反而會強調自己的優越感……這就是所謂的「優越自卑情結」,是一種變形的「自卑情結」。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會刻意誇耀自己很優秀,強調優越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
「懷有優越自卑情結的人,其實不會為了能讓自己「變得」很強而努力,而是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強,所以會頻繁地進行以下行為,像是打扮華麗;明明是女人,動作卻像個男人;自以為是;看不起別人;欺侮弱小;在家像隻蟲,出外像條龍;以生病為理由,隨意指使家人;批判針砭別人;故意大聲喧嘩;刻意強調自己具有特別的能力;話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把別人的話當作耳邊風……等等。這些行為都不是出於自己「很強」。由此可見,努力「看起來」很強的人,其實內心隱藏著強烈的自卑感。」p.59
【熱心的人,不見得是體貼的人。只是想讓對方依賴自己,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個重要的存在。】
「有些人為了隱藏自卑感,強調自己的優越性,習慣輕蔑、指責對方,藉以提升自我價值。這可不是什麼單純的策略,而是人們選擇的一種更複雜又高超的手法。……更高明的策略是責備自己、傷害自己。……藉由責備與傷害,指責家人與周遭人們……。」p.61
【17.人要是不受注目,哪怕使惡,也要引起他人的注意。一旦失敗,接下來就是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
「當孩子渴求父母的關愛時,會試圖阻止父母和其他孩子說話,要求父母陪在身旁直到睡著為止→目標1「引起注意」。要是這一招不成功的話,孩子就會鬧脾氣,用拒絕吃飯等詭計,傾全力引起別人注意。→目標2「誇示權力」一旦遭大人更強勢嚇阻,孩子感覺很受傷時,就會試圖報復,像是做些偏差行為,故意惹父母不高興→目標3「報復」。孩子終於放棄努力,刻意讓大人看到自己的無能與缺點,試圖逃避種種人生課題→目標4「逃避」。以上是將阿德勒心理學體系化的魯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主張的「不良行為的四個目標」。」p.63
「這四個目標不限於孩子,長大成人之後也會在親子、夫妻、上司和部屬、朋友之間一再重複,好比妻子對於整天埋首工作,不顧家庭生活的丈夫,起初是直接要求「晚上早點回家」,要是得不到回應,就會對丈夫發火、哭鬧。若這樣還是沒效,妻子會試圖報復丈夫,丟著家事不管,自己外出找樂子,最後則是放棄一切,刻意向丈夫暴露自己的脆弱、無助與病痛。」p.63
【18. 「大家都討厭我。」「這次不成功,下次肯定也不會成功。」只要試著冷靜舉證,便能破除這種迷思。】
「無論是誰都有自卑感,但必須克服過度的自卑感是不健全的心態。……阿德勒將與過度的自卑感有關,以自虐方式阻礙自己成長的錯誤思維,稱之為「基本錯誤」(basic mistakes)」p.65
「克服「基本錯誤」的方法,就是像這樣冷靜舉證、用具體數字去確認才是最有效的方法。這麼一來,就會發現原來是自己多慮了。藉由不斷重複這種方法,破除自我迷思,便能慢慢克服過度的自卑感。」p.65
【19.責備一無是處的自己,永遠無法得到幸福。唯有勇氣認同現在的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
【最重要的問題,不是「從何處而來?」而是「要往何處去?」】
【隱藏在情感中的目的】關於「情感」的阿德勒名言
【20.不是因為悲傷而流淚,而是為了責備對方,博取同情與關注而哭泣。】
【21.不是因為一時氣昏頭而破口大罵,而是為了「支配」對方,創造與利用名為「憤怒」的情感。】
「使用感情的目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為了操控、支配對方,……第二種是為了達到刺激自己的目的,…..情感就是用來驅使對方與自己。」p.75
【22.情感像是讓車子啟動的汽油,不是受情感「支配」,而是「利用」情感。】
【23.不是由於不安,所以無法外出。而是因為不想外出,捏照了不安的情緒。都是因為先有「不外出」這個目的。】
【24.孩子只能用「情感」支配大人,長大成人之後,也想使用情感驅使別人,就是幼稚的行為。】
【25.抱持嫉妒之心,支配另一半,對方有一天遲早會離你而去。理性的溝通才是成熟大人的做法。】
【26.對親密愛人撒嬌,對送貨員卻極度不耐煩。人會依對象和情況,表現出不同的行動,因為所有行為都有目的。】
【27.意識與無意識,理性與情感的糾葛,都是謊言。所謂「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的說詞,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
「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看似矛盾,卻是朝向同一個目的,相輔相成的運作著,好比催油門與踩剎車般的關係。雖然乍看之下很矛盾,但坐上同一輛車,朝同一個目的地,就必須相互合作,阿德勒將這種無法分割,統合的整體稱為「整體論」……理性與感情也是一體,並不矛盾。」p.87
【28. 「我無意識地做了這件事……」「理性敗給了慾望……」這些只是欺騙自己與對方的「藉口」。】
【29.別想要操控憤怒之類的情感,因為情感是「排泄物」,操控「排泄物」野無法改變什麼。】
「……唯有改變生活型態,情感才能自然而然改變。」p.91
「生活型態是指對於事物的理解方式,也就是以認知為核心的基本信念。我們之所以不會因為對方的言行舉止以及世間發生的事等刺激(Stimulus),做出直接的反應(Response),是因為我們對於事物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方式,也就是認知。(Cognition)。好比看到在走廊擦肩而過的異性對自己「噗哧」一笑時,有些人的認知是「對方在嘲笑我」而感受到一股「憤怒」的情感,有些人的認知則是「他對我有意思」,而產生「喜悅」的情感。這時候我們無法操控稱為「憤怒」的情感,只能修正產生這種「情感」的「認知」」p.91
【雖然人們對於自身,以及關於人生各種問題的意見,無法理解,也無法清楚說明,卻還是抱持自己堅守的行動法則而活著。】
【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關於「生活型態」的阿德勒名言
【30.所謂生活型態(=性格),就是人生設計圖,稱為人生的腳本。只要改變生活型態,人生就會驟然改變。】
「所謂生活型態是指生活癖好、慣有的行為模式,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個性、人格。但性格給人無法改變的印象過於強烈,所以阿德勒大膽使用「生活型態」這字眼取代,他認為生活型態不是「因果律」主張的天生的東西,而是可以依自己意思決定的東西,所以隨時都有改變的可能性。」P.97
【「我是○○」「世人是○○」「我必須是○○」性格的深層之處,存在這三個價值觀】
「性格的深層部分有著堪稱所有性格根本的三個價值觀與信念,阿德勒稱之為「生活型態」。這三種價值觀分別為1.自我概念(我是~)2.世界觀(世人是~)3.自我理想(我必須是~)前述的淺層性格就是根據這1~3的組成來決定。……所以改變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生活型態。」P.99
【32.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在十歲左右,就會靠自己決定而定型,而且就這樣使用一輩子。】
「生活型態(=個性)早在嬰兒學會說話之前,從零歲就開始形塑了。而且大多數是在十歲左右定型。我們小時候生活在以家庭為中心的社會,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地位,為了得到對方的關注與疼愛,不斷嘗試各種錯誤。最初是直接渴求雙親的關愛,要是得不到,也許會用憤怒的方式硬是達到目的,或是刻意強調自己是個弱勢的存在,藉以博取他人的憐憫與保護,也有些小孩是努力表現自我,試圖贏得他人的目光。我們就是像這樣不斷嘗試錯誤,從中學習到……逐漸累積應付各種狀況的方法與經驗……而界定個人的想法。」
【33.戴上粉紅色鏡片的人,誤以為世界是粉紅色,絲毫沒有察覺自己戴上眼鏡。】
「就算面對同樣的場合,每個人理解到的都不一樣;就算體驗同一件事,有人開心,有人悲傷,一切取決於占據認知核心的生活型態(=性格)。」P.103
「戴上有色眼鏡看待任何事物的生活型態,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偏見。我們只能透過認知偏見看待世界,無法完全客觀地看待事物。」P.103
【34.即使一直以來的生活型態帶來種種不便,人們還是不想改變,就算扭曲事實,也深信自己才是對的。】
「我們無法逃離認知偏見,依據認知偏見,只接收對自己有利的情報,其他的都以例外來處理。我們還會扭曲事實,解釋成對自己有利的情況,然後強迫自己接受「一直以來的想法都是正確的」,這是因為這麼做比較輕鬆,要是不這麼做,便深感不安。」P.105
【35.從小被罵到大的人,不一定會變成個性陰沉的人。究竟是接受父母的想法,還是將父母視為負面教材,取決於「自己的意思」。】
【36.過著幸福人生的人,生活型態(=個性),一定合乎「共識」。單憑個人扭曲的理論而構築的性格,永遠無法變得幸福。】
「共識(common sense)具有common(共同)與sense(感覺)的意思,意即「無論是對個人、組織還是家庭來說,都能接受的意思。」……阿德勒還提出與共識完全相反的「個人理論」,也就是「只有個人能夠接受,共同體無法接受的意思」,單憑個人扭曲的理論而活,人生一定會遇到瓶頸。現在開始還不遲,必須改變生活型態合乎共識,這是讓自己變得幸福的方法。」p.109
【37.這世上沒有「個性火爆的人」,只有『常常使用憤怒這種情感的人』。不必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只要改變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行了。】
「改變性格不是替換掉個人具有的精神所有物,而是學習如何善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不是該不該生氣的問題,而是如何處理憤怒的情緒,如何改變憤怒的頻率,這才是改變性格。」p.111
【38.只要有心想努力改變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變生活型態,直到人生落幕的前一、兩天,性格還是可以改變的。】
「要想改變生活型態,必須先清楚了解現在的生活型態。這裡指的不是「開朗」、「陰沉」之類的淺層性格表現,而是存在於性格本質中,稱為中心信念的「自我概念」、「世界觀」與「自我理想」。」p.113
【阿德勒心理學發現,所有人生問題都與工作、交友、愛,這三大課題有關。】
【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關於「生活型態」的阿德勒名言
【39.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其實就連隱士,也很在意他人的目光。】
【「最近心情很低落。」「忙到沒辦法休假。」這些得以窺見內心煩惱的言詞,全是因為人際關係出了問題。】
「乍看之下是在吐露內心煩惱的言詞,其實都有個想向「對方」強調自己的優越性的「目的」,這就是「使用的心理學」。」p.121
【41.想過著沒有煩惱的生活,除非宇宙中只剩下自己。】
【42.人生有三大課題(人生任務),第一,「工作的任務」。第二,「交友的任務」。第三,「愛的任務」而且這些任務越拖延,越難解決。】
【43.沒人會無緣無故為了你做任何事「○○沒有為我做什麼」的煩惱,就是你只想到自己的最佳證據。】
「即便對方採取違背自己期待的行動,心態健全的人也會認同對方是夥伴,繼續來往。因為世上沒有人會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你也不是世界的中心,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想成為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並未享有任何特權。」p.127
「交友的任務不同於工作的任務,是個沒有方針與角色可依循的自由世界,難度比較高。」p.127
【44.有些人為了逃避社交與愛情任務上的挫敗,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這種人恐懼周末假日的到來。】
【45.所謂「愛的任務」,就是結交異性以及夫妻關係。正因為是人生最困難的任務,若能克服,相信能過著無憂無慮的人生。】
「遠看總是看見對方美好的一面,膩在一起時,就老是會注意到對方討人厭的地方。」p.131
【46.若只會用一味批判的方式,約束另一半、教育另一半,這樣的婚姻絕對不會幸福。】
「結婚本來就該是比任何人都珍惜對方,將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我們不該老是想著「自己要如何主導」或「如何讓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而是思考「能夠給予對方什麼」、「如何讓對方開心」並付諸實行。然而,這種事不能單憑一方,必須雙方都有共識,這是維持幸福婚姻的唯一方法。……至少彼此要處於對等的立場,懂得珍惜與給予……。」p.133
【只要調查家族構成與配置,便能明瞭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如何養成。】
【家族就是世界】─關於「家族構成」的阿德勒名言
【47.對孩子來說,家族就是「世界」,要是不被父母所愛,便無法活下去。為了爭取父母關愛而使出的手段,深深影響性格的養成。】
【48.老大很會念書,老二擅長運動,么兒喜愛閱讀。兄弟之所以各有所長,是有理由的。因為各自擅長的領域都得到認同。】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手足關係對於孩子生活型態的養成,遠比親子關係來得深遠。」p.141
【49.身為家中第一個孩子的老大,獨佔父母的愛。但隨著老二的出生,瞬間失去擁有的「王座與特權」,當然會想奪回以往的「王國」。】
「……排行老大的人比較容易出人頭地,成為社會上支配的一方。」p.143
【50.排行中間的孩子由於無法獨佔父母的愛,容易變成好勝心強、具攻擊性又個性彆扭的人,思維方面也比較傾向「自己的人生必須靠自己開拓」。】
「排行中間的孩子由於有哥哥、姊姊這明確的追尋目標,所以想法較為務實,也比較容易成為現實主義者。」p.145
【51.排行家中最小的孩子往往及三千寵愛於一身,容易成為不懂努力,強調自己是個什麼也不會,「永遠長不大」的人。】
【52.獨生子女往往深受父母影響,而且由於沒有兄弟姊妹的緣故,不少人對於人際關係感到很棘手。】
【53.孩子的一言一行之所以像父母,其實是有理由的。因為孩子藉由模仿父母,試圖得到父母的權力,結果就是拷貝父母的言行舉止。】
【54.孩子無法無視父母抱持的價值觀,不是全面服從、接受,就是徹底反抗。所以明明是警官的子女,卻為非作歹,就是基於這理由。】
「父母抱持的價值觀,稱為家族價值。家族價值是家族的理想,也是目標。」p.153
【55. 「聽話的乖孩子」、「愛撒嬌的孩子」、「活潑的孩子」、「容易害羞的孩子」……孩子會拚命努力,回應父母給自己貼的標籤。】
「……因為他們認為要是背叛父母的期待,也許就會被拋棄。」p.155
【56.阿德勒流派的諮商心理師,是藉由了解家族構成與童年,剖析現在的「性格」。】
「性格(=生活型態)是人生的腳本,也是地圖。」P.157
【誰都能做任何事】
【不能斥責,也不能稱讚】─關於「教育」的阿德勒名言
【57.在被斥罵、稱讚中長大的人,要是不被斥罵、不被稱讚,就不會採取行動。於是他們認為不評價他們的人,都是敵人。】
「……只要用讚美的言詞驅使對方,一輩子都必須用這種方式對待他。然而,對方只有在被我們看見的時候,才會採取行動,要是沒被看見,就不會主動行動。其實用處罰、斥責方式防止對方採取我們不想看到的行動,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P.163
【58.斥責只能求得一時的效果,不但無法根本解決問題,還會奪走對方挑戰困難的活力,使對方越來越我行我素。】
「我們應以對等視線進行良性溝通,不能因為一時的遏阻產生效果而得失問題本質。」P.165
【59.只要透過親密溝通,就能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錯誤。重要的是,這麼做能建立信賴關係。】
「最好在對方出現不當行為之後,過一段時間,待氣氛變得和緩時,再進行溝通。而且,溝通時避免使用試圖支配、超控對方的話語……只要坦白傳達自己的感覺就行了,再來就是等待對方依自己的意思改變行動。」p.167
【60一旦不當行為引起注目,人們就會重複這種不當行為。結果斥責一事,成了促使對方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
「斥責無疑是促使一個人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孩子不斷重複能引起父母注意的事,而且一旦得不到父母的正面評價,就會開始做些招致負評的事。因為孩子最怕遭到父母漠視,倒不如討罵挨,還能引起一些關注。因此,孩子遭到父母斥責,反而覺得開心,也就繼續…...的惡習,其實這般情形不限於親子關係。」p.169
「制止對方不當行為的方法,就是即使發現也不要當場戳破,更不要出聲責備。待對方不再出現不當行為時,關注與認同對方的恰當行為。一味著眼於對方的不當行為只會招致反效果。不僅如此,即使是一點小事,也要關注對方的恰當行為,這才是教育者應有的姿態。」p.169
【61.不要總是和別人比較,即便只是一點小事,也要找到他的長處,讓他發現自己的優點,才是最重要的事。】
「為人父母教導孩子時,習慣以周遭的孩子或兄弟姊妹為例,進行比較,試圖舉個範本,讓孩子知錯,達到懲處的效果。其實這麼做一點效果也沒有,因為比較一事,只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內心受傷。當自卑感越來越膨脹時,孩子就會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試圖彌補內心的自卑感,絕大多數情形都會導致不當行為的產生。父母在孩子之間做比較,不但無法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反而引發更多不當行為。此類行為不限於親子之間,像是前輩與後備、上司和部屬之間也會發生,一定要戒掉總是拿他人來比較的習慣。」p.171
「認同對方的優點,鼓勵對方創造更多的優點,若真的要比較,那就比較過去和現在的他,然後稱讚「蛻變」後的他。」p.171
【62.人只能透過失敗來學習,藉由失敗的經驗,守護自己「想要改變」的決心。】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視「體驗結果」。假設孩子不肯收拾玩具,就算用斥責、威脅的方式逼他收拾,孩子也不會記得收拾玩具。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反而更有效果,當孩子嘗到找不到玩具的痛苦時,就會明白收拾玩具的好處,學習到收拾玩具遠比找玩具輕鬆多了。但對大人來說,放任孩子不收拾玩具也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建議準備一個大箱子,將孩子散落四處的玩具和衣服全部塞入箱子。……孩子體驗到從東西塞成一堆的箱子裡找玩具的辛苦,自然學習到收拾的重要性。」p.173
「這種「體驗結果」的手法不限於親子教育,大人也適用。因為人透過失敗來學習,所以適度的放任很重要。比起擔心一次、兩次的失敗,而不願放手讓他學習,學會故意讓他失敗的心態更重要。不是因為做得到而放手,而是因為放手才做得到,阿德勒的教育觀點也適用於成人。」p.173
【63.體驗結果的方式,遠比處罰來得有效。要是到了吃飯時間,孩子還在外頭流連忘返的話,不必斥責,沒收他的晚餐就行了。】
「……和孩子約法三章,遵守約定就對了。……但若約定過於嚴苛、不近情理,只會讓對方認為是一種「處罰」而非約定。此外,讓對方體驗結果時,切記別在一旁嘮叨,這會讓對方覺得也是一種「處罰」。用體驗結果的方式代替處罰,這是阿德勒主張的教育方式。」p.175
【64. 「這孩子的反應比較慢……」母親擅自解讀孩子的心思。結果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沒必要發表意見,真的成為反應比較慢的孩子。】
「父母怕孩子受苦,總是忍不住拉他們一把,但這麼做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成了教養上的一大妨礙。為人父母當然要呵護孩子,但呵護與溺愛是不一樣的,溺愛只會妨礙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的機會。「你不會做啦!我幫你就行了。」這樣就是剝奪孩子成長與學習的機會。「這孩子要是沒有我,什麼也不會……」藉由孩子依賴自己一事,抬高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導致孩子成了「要是沒有父母的協助,自己什麼也不會」一味依賴父母的人。當然這種情形也適用於其他方面,像是凡事親力親為、不懂得放手的上司,只會調教出無法獨力完成任何事的部屬。」p.177
「教育就是讓對方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絕對不能讓對方養成依賴的習慣。溺愛只會讓對方變成寄生蟲,失去獨立解決問題的意願與能力。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與勇氣,而不是替孩子解決他們必須面對的問題。」p.177
【65.當你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迷惑時,不妨問問自己:「對方透過這種體驗能學習到什麼?」這麼一來,一定能找到答案。】
「譬如,你明明和孩子這麼約法三章:「要是不收拾玩具,下次就不准玩。」孩子也同意。結果孩子不但沒有遵守約定,還為了不能玩而哭鬧,吵到別人。此時你十分猶豫到底要不要打破約定,買玩具安撫孩子,究竟該怎麼辦呢?這時,不妨問問自己:「對方透過這種體驗能學習到什麼呢?」照這例子來看,如果打破約定,買玩具安撫孩子,恐怕孩子學到的是「雖然沒有遵守約定,反正哭鬧一下就能得到原諒」,父母的處理方式顯然給了孩子錯誤的想法。因此不應該買玩具安撫孩子,但也不必責罵,而是微笑地對孩子說:「你不能玩,媽媽也覺得很可惜,所以我們下次一起收拾吧!」這方法是連大人也適用的通用法則。」p.179
【能夠解決任何問題的整合性觀點,就是發展為共同體感覺。】
【對他人有貢獻是讓自己幸福的唯一方法】關於「共同體感覺」的阿德勒名言
【66.你要重視的不只是自己的利益,還有夥伴的利益。施比受更有福,這是得到幸福的唯一方法。】
「若覺得「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地」,不要愚昧地要求「周遭人們理解你」,而是主動味周遭人們貢獻什麼,這麼一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安身之地。」p.185
【67.總得有人起頭才行。就算沒人在意,也沒人認同,總之,「由你」開始做起就對了。】
「他們的人生之所以失敗,一切都是因為只想到自己。」p.187
【68. 「別人會向我伸出援手。」「我對別人有貢獻。」「我是夥伴之一。」這些感覺都能讓你掙脫困難。】
「「共同體感覺」可說是阿德勒心理學的中心思想。阿德勒認為:「阿德勒心理學的實踐目標就是『共同體感覺』的養成,只要發展『共同體感覺』就能掙脫一切困難。」「共同體感覺」由以下三種要素構成。1.人們會向我伸出援手=信賴別人;2.我對人們有貢獻=信賴自己。3.(結果)我在共同體中找到安身之地=歸屬感。」P.189
【69.你是否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掠奪、支配、逃避一切的人,這種人無法得到幸福吧。】
【70.一旦覺得沒有了容身之處,精神方面就容易出狀況,甚至酗酒。只要做些對別人有貢獻的事,就能確保安身之地。】
【71.「因為在工作上遭受挫敗,所以不想工作」、「因為在人際關係上遇到挫折,所以無法與人打交道」──這樣的人生簡直糟到極點。】
「……人生就是必須面對一連串的任務。唯有提起勇氣挑戰任務與克服任務,才能嘗到幸福滋味。」P.195
【72.絕對不能侵犯對方的權利。若能尊重對方的權利,交由對方決定,就能信賴自己、信賴他人。】
「一旦強制,就會引發對立與權力鬥爭。……培養共同體感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強制行為,增加受到他人尊重的體驗。」P.197
【73.不是稱讚對方:「你做得很好呢!」而是向對方傳達感謝之意:「謝謝你的幫忙。」只要讓對方體驗到被感謝的喜悅,就能使他自發性地持續做些對別人有貢獻的事。】
「父母和老師要想提升孩子的「共同體感覺」必須從幫助孩子累積信賴自己、信賴別人的體驗著手。具體來說,就是向孩子請求協助,然後傳達感謝之意。無論是誰,受到別人感謝都會很開心,初次收到由於自己的貢獻而回報的謝意,不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懂得信賴自己,也會對別人產生信賴感,學會信賴別人。「感謝」和「稱讚」不一樣。譬如,孩子幫忙收拾時,你對他說一句:「謝謝,真是幫了大忙呢!」和說一聲「你做得很棒喔!」孩子感受到的印象截然不同。「感謝」是一種平行的視線,「稱讚」則是一種俯瞰的視線,……是以「原先並不看好的感覺」為前提。」P.199
【74.讓他人感受到喜悅,是擺脫痛苦的唯一方法,只要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付諸行動就對了。】
「我每天翻閱記事本,列出自己能帶給周遭人們喜悅的事,然後提醒自己逐一實踐。……然後每天早上列出「讓對方喜悅的方法」,盡力實踐。因為再也沒有比讓對方喜悅、收到感謝的心意,更幸福的事了。如此一來,就能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容身之地,提升共同體感覺。此外,累積小小的善行也很有效……將對方看得比自己重要,便能提升共同體感覺,也會更靠近幸福一步。」P.201
【75.與你意見相左的人,不是想要批判你。產生不同聲音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是意義所在。】
「……擁有不求回報的愛……還必須接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價值觀。……我們不能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要認同他人的不同看法,理所當然地接受不一樣的聲音。」P.203
【76.認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認同、寬待對方的不完美。】
【77.不是「信用」,而是「信賴」。所謂信賴,就是相信既無人背書、也無人擔保的對方。縱使可能遭到背叛,還是相信。】
「阿德勒主張的共同體感覺是以「信賴」為基礎。……信賴關係也是必須由你開始做起,這是通往幸福之道,提升共同體感覺的方法。」P.207
【78.就算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也不必期待對方的感謝與讚美,因為貢獻感停留在「自我滿足」就行了。】
「提升共同體感覺是為了感受「貢獻感」,也是提升自我信賴不可或缺的要素。」P.209
【79.不知如何判斷時,優先考慮大團體的利益就對了。比起自己,夥伴的利益更重要。比起夥伴,社會的整體利益更重要。這樣就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阿德勒主張的共同體感覺中的「共同體」,不是指某個特定組織,只是一種抽象概念。……不限於公司,也包括家族、地域社會、甚至國家、世界,以及動植物生存的宇宙等等。思考各個利益時,答案肯定不一樣。」P.211
【80.不必努力得到不講理的上司、以及老師的認同,只要當個市值高的人就行了。只要以最大共同體來考量就對了。】
「提升共同體感覺是變得幸福的唯一方法。」P.213
「但我們也不能忘了要以目的論來思考,之所以覺得對方不講理,是因為也許你早就萌生離開這個「目的」。希望你能明白這一點,冷靜判斷共同體對自己的意義。」p.213
【阿德勒心理學的治療目標,就是增進個體有勇氣面對人生諸多問題。】
【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關於「勇氣」的阿德勒名言
【「勇氣」就是克服困難的活力,缺乏勇氣的人,一遇到困難,就會墜入人生的黑暗深淵。】
「藉由困難,考驗我們的共同體感覺,考驗我們身陷困難時,是否還擁有「關心對方,以對方為優先考量」的共同體感覺,我們每天都在接受這種考驗。阿德勒將這種克服困難的活力,稱為「勇氣」。只要有勇氣,就不會失去共同體感覺,能抱持共同體感覺克服困難。」p.219
【82.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勇氣。】
「阿德勒最重視「共同體感覺」與「勇氣」,兩者都是從自己的「貢獻」開始。……唯有自己主動對他人有貢獻,內心才能真正感受到來自他人的「謝意」。」p.221
【83.不受他人的評價左右,接受真正的自己,擁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阿德勒認為,勇氣是「共同體感覺的另一面」。勇氣就是即使面臨困難,也不放棄「關心對方」、「以對方為優先考量」的意念,用活力解決問題。相反的,缺乏勇氣的人面對困難時,一定會以「自己為優先考量」,捨棄共同體感覺。滿腦子只想著自己的事,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就是缺乏勇氣的人。……擁有勇氣的人不會在乎他人的評價,就算得不到讚美與認同,也會因為對他人有貢獻而感到滿足。帶給對方勇氣,就是告訴對方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必刻意做些矯飾自己的行為。讓對方明白「別人怎麼想都沒關係」、「你只要做自己就行了」,就是在為對方增添勇氣,這和鼓勵他擁有勇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一樣的。……接受並認同真正的對方,就是帶給對方勇氣。」p.223
【84.稱讚對方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讚美等同於向對方傳達:「你不如我」、「反正你不可能做得到」,這種意思。】
「稱讚是俯瞰的視線,帶給別人勇氣則是平行的視線。」p.225
【85.不要指責對方的失敗與不成熟,也不要因為對方做不到就全盤否定,因為這麼做只會奪走對方的勇氣,剝奪他靠自己克服困難的機會。】
「「不對!不是這樣!」,「算了!我來做!」,一邊指責對方的失敗與不成熟,一邊否定對方,這是挫傷他人勇氣的典型方法。就算對方因為不熟悉而做錯,當你指責的瞬間,就已經挫傷別人的勇氣。由於你的指責,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無能與自卑。指責的一方則是在不知不覺中,誇示自己的優秀,從中感受到一股優越感。如此一來使對方喪失勇氣,也就是失去克服困難的活力。對方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現階段能力不足,但能力不足,不能與一個人的價值畫上等號。因此,必須避免使用會讓對方感覺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的字眼。況且能力不足只是一時而已,將來還是有發展的可能性,但挫傷對方的勇氣,等於向想挑戰困難的對方,狠狠潑了一桶冰水。我們很容易無意識的挫傷他人,避免剝奪他人的勇氣,才能使其擁有勇氣。」p.227
【86.人的心理與物理學不同,指責問題的原因,只會剝奪別人的勇氣。應該將焦點放在如何解決、是否有解決的可能性。】
「阿德勒曾說:「學校中,孩子們都曾被挫傷勇氣,學校和老師必須幫助遭到挫傷勇氣的孩子找回自信。」所謂挫傷勇氣的行為,就是找出問題,否定對方,也就是以追究原因為名義,責備失敗者。父母、老師與上司往往以「為了你好」為出發點,做出挫傷他人勇氣的行為。藉由指責孩子與部屬的過錯與無能,弄清問題的「原因」,再來思考對策。他們往往將自己學過的「物理學」法則套用在人類心理學上,作為解決之道。……物理學講求的是工廠的製作流程正確與否,這種理論不適用於人類,探究原因最終只會讓孩子與部屬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因而喪失勇氣。……應該將絕大部份時間花在思考如何解決、以及是否有解決的可能性,而非一味追究問題的原因,這也是帶給對方勇氣的方法之一。」p.229
【87.人的行為中有95%是正確行為,但我們往往視之為「理所當然」,而忽視這些行為。千萬不能著眼於僅僅5%的負面行為。】
「……其實值得稱讚的部分已經很多了,只要能注意到值得誇獎的部分,就能帶給對方勇氣。」p.231
【88. 不是「陰鬱」,而是「溫柔」。不是「反應慢半拍」,而是「謹慎」。不是「老是失敗」,而是「面臨許多挑戰。」】
「……其實只要改變看待事物的觀點,就能將缺點變成優點,即使當事人毫無改變也沒關係,只要換個角度看待就行。……只要改變觀點,世界就會驟然改變。請從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話語,並活用這些話語。光是這樣,我們就能讓受挫的勇氣轉變成為自己帶來勇氣,可見帶來勇氣一點都不難。」p.233
【89.重要的是「共鳴感」。「共鳴感」就是用對方的眼睛看,用對方的耳朵聽,用對方的心感受。】
「一味寄予同情的人,不是關心對方,而是關心自己,只是將自己的關心套用在對方身上,這就是失敗的開始。將共鳴感再詳細一點定義,就是「關心對方所處的情況、思考方式、意圖、情感、關心等等。」」p.235
【90. 用以「我」為主詞的請託話語,取代命令的口氣,光是這樣就能帶給對方勇氣。】
「「I.message」就是以「我」當主詞的口氣,像是:「要是能幫忙影印,就是幫了『我』一個大忙呢!」……給人溫暖的感覺,而且讓對方有選擇的餘地,感受到「自己的立場與狀況受到尊重。」即便只是一個請託方式,有可能挫傷對方的勇氣,也可能帶給對方勇氣。」p.237
【91. 「你把蛋糕吃光?太過分了!」不能像這樣生氣、責備對方,而是告訴對方:「我也好想吃喔!太可惜了!」】
「本來「生氣」是一種兩階段式情緒,先是表露第一階段的情緒「寂寞」、「懊惱」與「悲傷」,一旦無法得到對方的理解,就會轉變為「憤怒」的情緒。此時,最好不要用「You.message」的第二階段情緒「憤怒」,表達自己的意思……,而是用第一階段的情緒「I.message」表達……這麼做也能帶給對方勇氣。」p.239
【92.就算覺得「還不行」,也要讓對方試試看。即使失敗,也要對他說一聲:「這次一定沒問題。」這一點很重要。】
「孩子看著父母將果汁倒入玻璃杯,一定很想自己動手試試看,但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這麼回應:「你還不行啦!會灑出來,我倒給你喝,你去幫忙別的事吧!」這麼回應會挫傷孩子的勇氣……。無法容許對方失敗,便無法帶給對方勇氣。」p.241
【93.過於溺愛,也會剝奪對方的勇氣。你要做的不是出手援助,也不是一味寵愛,而是讓他學習獨立。】
【94.不要一味指責對方的錯誤、打破沙鍋探究原因,而是提議:「這樣的作法如何?」這才是培育對方最有效的方法。】
「為了避免挫傷對方的勇氣,因此不想指責對方的錯誤,卻又無法視而不見,到底該怎麼辦才好?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困擾吧。這時,一邊給予對方建議,一邊帶給對方勇氣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很多時候,建議都是從指責開始……若是話已出口,最好立刻停止指責的行為,直接提出建議:「你覺得這麼做如何?」更能有效溝通。有一種稱為「焦點解決諮商」(Solution Focused)的技巧,也就是聚焦於解決問題的意思。……將逼問究責的行為轉變成帶給對方的勇氣。」p.245
【95.樂觀的人,不會懊悔過往,也不會對未來惴惴不安,只看得到此時此刻這「當下」。】
「有勇氣的人都是樂觀的,只有悲觀的人會執著於「過去」的失敗,不停擔心「未來」。……樂觀是指有根據、做足準備的人,而且會檢證悲觀,做好悲觀的準備,卻採取肯定的行動這就是樂觀。世界名著《幸福論》的作者阿朗(Alain)如此定義:「杯歸主義是一種心情,樂觀主義是一種意志。」……」p.247
【96.就算行為有問題,背後的動機與目的,也一定是出自於「善」。】
「……先帶給孩子勇氣,再和孩子溝通,教導他選擇其他方法,而不是以哭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意思。」p.249
【如何感受,端看你自己】
【不必背負他人的課題】關於「課題的分離」的阿德勒名言
【97.你煩惱的問題,真的是「你的問題」嗎?不妨試著冷靜思考,一旦擱置問題不管,究竟是誰會感到困擾?】
「……很多父母會干涉孩子的課題,一邊以「為孩子著想」為藉口,一邊操控孩子照著父母期望的路走,像是「再用功一點」、「進入好學校」等等,滿足自己的支配慾,粉飾自己在世人面前的模樣,也許孩子就是因為察覺到這一點,才拒絕被支配。所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都是因為干涉別人的課題而引起的……。我們不能干涉別人的課題,能做的就是支援,如果希望孩子用功念書,只要傳達隨時給予協助的心意,再來就是默默守護了。」p.255
【98.妻子心情不好時,丈夫不必覺得是自己的責任。無論是心情好,還是心情差,都是妻子自己的課題。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痛苦。】
「看到妻子悶悶不樂,丈夫會想辦法討她歡心,因為丈夫覺得無法讓妻子幸福的自己很無能,感覺自我價值遭到否定。……無奈提出任何建議,都遭妻子以「不想出門」為由拒絕,結果妻子這種態度讓丈夫更加焦慮,終於忍不住發脾氣,……於是,兩人都以最糟糕的心情度過一天……。這種情形就是丈夫企圖操控妻子的情緒與情感。……如果將對方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表示丈夫無法做到「課題的分離」。不必覺得自己對別人的課題有責任,擅自背負別人的課題只會讓自己痛苦,必須明確切割自己和對方的課題。」p.257
【99.如果這是「你的課題」,就算父母反對,也沒有必要依從。這是因為不能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
「……不要干涉「父母的課題」,也不要讓父母干涉「自己的課題」……此時的你不可以責備父母,更不能做出任何暴力行為,也不能強迫父母當下認同你的決定。因為無論贊成還是反對都是父母的課題,不是你的課題。」p.259
【100.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待你」,那是對方的課題。】
「「我是為我而生,你是為你而生。我沒有理由為了回應你的期待,活在這世上,你也沒有理由為了回應我的期待,,活在這世上。我是我,你是你,如果我們偶然相識,這是多麼美好的事。要是無法相識,也是沒辦法的事。我是我,你是你,你是你,我是我。」─弗德立克‧皮爾斯(Frederick S. Perls)」p.261
「「主啊,求祢賜給我改變的勇氣,接納無法改變的忍耐力,賜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差異。」─雷因霍爾德‧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p.261
小倉廣 楊明綺譯 遠流出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