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2-09 10:31:32| 人氣4,27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鼠年斷捨離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回想自己斷捨離的開始,第一次「被迫」斷捨離,大概是2006年上班地點的宿舍失火,當時我已陸續從北部將所有「身家財產」寄來新的上班地點,所以之後同事還跟我開玩笑「你是把東西寄來燒的嗎?」但其實東西回來的很快,衣服、登山用品、書等等,就像全數被海浪捲去後,當海浪再拍襲回來時,轉眼間你又被物資充滿,不誇張。

 

第二次明顯的斷捨離,是我懷了身孕,離開工作了11年的所在,同事陸續幫我載了也約十幾車的東西下山。這表示了我第一次斷捨離沒有學到太深刻的教訓,但也許就是需要不斷累積,到某個程度才能改變宿習,畢竟原本的習慣,也是像灰塵般令人無所察覺的累積在生活中,往往發現時,已經是一層厚厚的「既定事實」了!

 

我開始賣掉了三、四百本書、一邊力行收納技巧,時不時想到,就把用不到的東西送去二手店賣掉或捐掉,但是有時又買了更多孩子的東西回來。然後最近看了本《生活簡單就好 : 從今天起, 丟掉不需要的、拒絕沒必要的, 快樂隨之而來! / たつく》,再次觸動了體內一度停滯的斷捨離按鈕。

 

這本書很有趣的是,它不似坊間大多數收納的書強調整理、收納,而是建議在生活中不斷思索改良適合自己整理的方式,讓不必要的東西減少,但是真正很喜歡的東西也可以就收集,不用勉強自己割捨。

 

例如,他在浴廁內幾乎不擺什麼東西,每天使用完就用擦身體的毛巾把廁所擦乾淨(我做不太到,只能力行盡量減少東西,經常刷洗,但作者也沒有要你照著做,就是找出自己的節奏就好),這樣每天廁所都很乾淨。也會思索將擦身體的大毛巾替換成一般的小毛巾,一樣可以擦乾身體,但比較不占空間。作者提醒了我們,經常去思索自己被什麼「成見」給束縛了。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和家人討論溝通後,用自己的做法把自己負責的區域打掃乾淨,但不勉強其他家人負責的區域要造他意思,而是尊重家人,但相信家人會受自己影響,這樣的態度也是我很欣賞的。

 

作者也挑戰了「備用」物品的概念。例如我們都會覺得充電線要有雙份,家裡一份,上班處一份。但作者是所有物品一份,每天到上班處全部拿出來,離開時全部帶回家,這樣桌子很乾淨,也不會忘記帶東西,所有東西也只需要一份。筆也是一支就夠了,因為你可能遇見更好寫的筆,囤積只是造成負擔,也少了與其他可能相遇的機會。

 

再來是面對龐雜資訊的態度,作者讓自己一天只有一小段時間進行資訊的閱覽,然後會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去深入了解、查對資訊。這讓我反省了最近已有網路成癮狀態的自己,例如吃早餐時,會習慣看手機,滑著滑著就過了一大段時間。若被孩子打斷,會很生氣煩躁,覺得為什麼自己連好好看一篇文章的時間都沒有,一邊埋怨著總是有自己時間的老公。或是一直滑,卻都沒有有興趣的文章,覺得很空虛。但其實這些龐大的資訊量,只是時間的小偷,偷走了你寶貴的生命品質。

 

曾經一度也想學習吳明益老師就把臉書關了,但是自己有些一定要用的平台,以及懷著某種程度的影響他人考量,所以遲遲拖延著,也許該逐步進行臉書社團及臉友的斷捨離。作者也總是讓電子信箱收件夾保持淨空,他還提及,以垃圾廣告信來說,你一天花一分鐘點閱、移除等,一年就花了365分鐘,其實很驚人。所以我就特地花了時間,將沒有在看的電子報、垃圾信移除,一勞永逸。

 

有紀念性的物品,作者則建議拍照留存,當作電腦螢幕,讓情意常伴心底,卻不占空間。

 

看完這本書後,我常利用零碎的時間(反正現下沒有完整的時間,我最充裕的就是零碎的時間!)盯著家裡一處地方看,思索如何斷捨離,然後就行動。目前為止,我清出一箱比較專業的藏書,送給很久以前也詢問過藏書歸處的朋友;每天整理家裡一處所在,將至少一年沒用的東西,進行處理(賣掉或捐掉或丟掉);重新面對電腦裡的資料夾,進行刪減;很神奇的是,我的心態似乎也一起被整理了,沉寂許久寫作紀錄的想望,也一併復活。


 

ps.圖片引用自書寶二手書店。 

台長: 圓恩

(悄悄話)
2020-02-10 11:09:3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