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1-04 18:26:09| 人氣1,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書分享】《做公益也能賺錢 青年創業與中年轉業的新選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打開部落格,才發現已兩個多月沒放文章。除了幾乎整天都在外頭遛早已不午睡的T,而實在沒什麼時間打開電腦外。我斷續仍有寫些可能放私密群組分享,或純粹紀錄的心情札記,只是在上過去年7月參加的兒權工作坊,以及不斷思索前同事L的媽媽曾說:「寫日記為什麼要放網路上給人家看?」這句話後,我就調整了自己,因此也不太寫了。

 

書也有在看,只是也不執著要寫書摘,而是真的要讀懂、讀進心裡。或許是年過四十,對於閱讀又不同的體會吧!

 

這本書是前同事H的母親借給我的,對於和同事一起在埔里成立的「野寶所親子共學團」發展方向,提供了建議,深受鼓舞。幾點書摘,節錄於下與大家分享。

 

「我們不能保證不犯錯,但可以盡量避免同樣的錯誤犯兩次。我們不反對任何事情──只有當我們不反對時,事情才有可能被我們改變。在我們看來,公益和商業並不矛盾,就像讀書和戀愛並不矛盾一樣──因為戀愛而不及格,只能怨自己無能。」p.086

 

「「多背一公斤」的組織理念是基於信任和分享,而非控制。」p.087

 

講理的人要求自己適應這個世界;不講理的人要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所以,所有進步都有賴於不講理的人。──英國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換句話說,所謂講理的人就是隨波逐流,不講理的人有他自己的價值觀,能夠力挽狂瀾,改變世界發展的方向。」p.122

 

最通常的情況是,我們利用慈善來迴避對這個問題的認識,與為它找到一個解決辦法。慈善變成了我們擺脫責任的一種方法。但是慈善並不是解決貧困問題的辦法,只是首先透過採取遠離窮人的行動而使貧困長存,慈善使我們得以繼續過我們的生活,而不是為窮人的生活擔憂,慈善平息我們的良知。(《窮人的銀行家》)……因為「慈善」背後的世界觀,是認為受助的對象是弱勢的、被動的,甚至是沒有任何能力的。他們需要慈善的救助,而慈善也透過救助滿足了自己的善良。在「慈善」這種溫存的表明背後,其實是殘酷的歧視。這種非人道的世界觀,不可能解決真正的問題。」p.136-137

 

「《如何改變世界》中提到革新型組織的四種實踐:

●制度化傾聽:革新型組織的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就是對於傾聽有強烈的自覺。革新型組織為了傾聽顧客的聲音而建立制度,確定指導方針。

 

●關注例外:從革新的立場看,洞悉精髓的觀點,看起來都是來自例外或意想不到的資訊,特別是一些意外的成功。

 

●為實實在在的人設計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法:社會企業家的特點之一是,它們對於人類行為持現實的態度。他們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思考,如何能使客戶真正去使用他們的產品。

 

●專注於人類的品質:那些依賴於高質量的人際互動而取得成功的組織,在招募、雇傭和管理工作人員時,通常密切關注一些軟性品質……這個人是否表現出同情、靈活的思想方法和一種「強大的內核」」。P.166

 

「人生就是這樣,你要先有選擇,然後目標才會出現。儘管有了目標在去選擇會更有安全感,但真實的情況是,如果你不冒險走出第一步,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走向何方。」p.211

 

……讓不同的人群連結起來,並達成相互的理解和服務,才是彌補這個日益分裂的世界的唯一辦法。雖然慢,但總有一天能走到。總有一天,每個人可以自由地選擇、自由地言論和行動、自由地連結起來,並且為世界的改變更獻出自己的一點點力量。正如我這幾年在多背一公斤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一樣:「世界的改變不是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這每個人的一點點,就是我們夢想的未來。」p.213

 

「一、人人皆可為促變者(Everyone a changemaker) 二、每一企業皆應為社會企業(Every business should be a social business)p.215

 

……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促變者,這就是社會創業運動的終極目標。所謂「促變者」,是指社會上的個別人士,有勇氣及能力推動社會變革,令社會向更健康方面發展。社會企業家就是促變者的極佳例子。……社會企業家不單自己是促變者,而且毫無例外地在他們的工作過程中,感染及造就很多人成為促變者。事實上,一個社會企業家的成就,與他能夠感染他人的能力有很直接的關係。…….我們最大的貢獻,並不在於能否解決社會上一些迫切的問題,無論是能源、環境或金融監管等。我們最需要做的是提高社會促變者的比例。這是當前社會最大的機遇與挑戰。」p.216-217

 

謝家駒‧余志海著 大田出版

台長: 圓恩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