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同學繐安寄來這本書,是她提到很想跟我分享的。研究所時期,我們即開始書的分享,第一本是《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讓那時深陷自己心理困境的我幾近重生,所以我很珍惜彼此之間這樣的分享。而能夠像生產前那般讀著同學分享的好書,對我來說簡直是感到不可思議了,就算是只能零星利用小樹睡著的時間看,也萬分珍惜。
我一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書名裡的「全人」二字,馬上就回想起學生時期參加雪訓或爬大山時,遇過幾次全人的學生,當時的印象就是貴族學校。不過有一次在雪山三六九山莊門口的木製平台上,孩子們忽然圍成一個圈,一邊唱歌一邊用登山杖敲著、腳踏著木地板做著動作,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跟M提起這本書時,他則提到了《拒絕聯考的小子》吳祥輝,沒想到這本書也在書中被提及,透過這本書我更了解了體制外教改的歷程,看待小樹的目光,也一下子就盪好遠的考慮了他受教的問題。閱讀的過程中,還多了思索找尋同學覺得適合我看的蛛絲馬跡,找到了,便感到有一種彼此心意相通的默契。
我對書裡頭提及的某個基金會有著過於理想極端的印象,不過我還是很感佩他們默默實踐的努力。卻也讓我回想起自己正是體制內教改的白老鼠,而至今仍無人試圖為我提供解釋或給予說法。
我國中就讀的是第一屆「自願就學班」,不用考聯考,但從國一到國三所有考試的每次成績都列入計算,然後在班上名次可分發至同排行高中,例如我在班上第十名,就分發到當年排行第十的和平高中。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大人們的用心:不要聯考一試定終生,而是重視平常成績(品行不知是否列在其中想加強的項目,但似乎不容易做到)。
但有許多缺點,也許是之前未曾料想到的:以班為單位,因程度不同,某班第1名,在B班卻是第30名,不過在此方案他仍可以分發至北一女或建中,所以和我同年級有一班男生班整班重考;少了三年的聯考訓練,又上了「高攀」的高中,成績很難跟上,我在高中都是吊車尾,數學堂堂大小考都吃鴨蛋,社團同學還虧我這樣應該會太營養。我應該要從這般身歷其境的慘痛經驗裡學到:「很多理想付諸實踐後才知問題所在」,這個模式立意很好,但我們僅是「滄海之一粟」,整個大環境仍是聯考的填鴨氛圍,是無力回天的。
書中作者質問其父親,有想過給這群孩子自由,卻讓他們付出日後沒有好學歷等代價嗎?卻沒有人幫我們問(也許有,但我不知道),給我們三年的「正常」國中生活,我們的一輩子又付出了怎樣的交換?我現在會告訴你我很慶幸國中沒有聯考,我也喜歡現在的自己,但是,教改還是必須負些責任,關於他們決定了孩子受教育的方式,及孩子們為此承擔的種種。而全書讀完,再回頭讀黃武雄的序,更是精彩!裡頭有許多作者和我都在找尋的答案,而故事,寫的真好!
原來,有許多事一直存在那,都跟你有關係,而你總會經歷。像是之前看新聞的教改、腸病毒等,而我已不再是那個可以置身事外的自己。
但期許小樹,成為他自己。
【序的書摘】
「什麼是歷史的真實?每一個認真誠實的人,所看到、所經歷、所主張的,都是真實。我們絲毫不曾懷疑他敘述的真實性。但那真實只是「相對於敘述者的真實」,只是真實的片段,不是真實的全部。沒有一片這樣的真實,是全部的真實。P.06」
「人要擁有自由,必須具備足夠的能力與知識視野,這點無庸置疑。沒有能力就沒有選擇的自由,沒有選擇的自由,就不能「做自己」。P.11」
「耶立希相信自由與知性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知性激發深刻的創造,而創造是人類天賦的趣向。…….少了知性的創造,不容易深刻。少了創造,自由會變得無所事事,生命會停頓。他也深深認同Catalonia那位人道主義的大提琴家所說:「自由是一切創造的根本。」知性、創造與自由,是生命的循環三角。他認為孩子一旦開始嚮往,並一步步溶入人類的創造文明,就不再令人擔心,他把「溶入人類的創造文明」當作孩子通往自由與美麗世界的一把鑰匙。P.12」
「讀寫算是孩子長大,進入文明社會最基本的能力。換句話說,孩子進入文明社會必須懂得兩種語言:一為人文語言(中文、英文),另一為自然語言(數學)。耶立希領悟到數學不只是人想了解自然必要的語言,同時也孕育人的抽象能力。數學教育這個主要功能經常被人們忽略。抽象能力是人尋找普遍性的能力,用來整合紛雜的特殊經驗,使這些分殊的經驗對自己產生意義,從而促發心智的成熟。可是誰也不知道抽象能力怎麼教。人類文明的特徵是抽象,抽象能力是切入文明社會最關鍵的能力。耶立希知道人浸淫於數學,而非只學習解題技巧,有助於發展抽象能力。P.13」──自由的禁果 黃武雄(臺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人成為人,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讓他能夠自我選擇。」──尋找真實烏托邦的學校民族誌 林國民(臺大社會系副教授)
「當我的鼓動停止時,如果有一個新的生命在你的胸中停駐,我就很滿足了。──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引用夏目漱石P.31」── 一場扣人心弦的教育實驗 謝國雄(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兼所長)
「精神三變哲學的本質也是自由的哲學,從駱駝轉變為獅子,進而化成孩童,最表層的詮釋是人類主體性的進化,「你應該我要我是。P.39-40」──自由的魅惑與創造的勇氣 馮朝霖(政大教育學系教授)
「教育,就是兩個人之間發生的事。──盧安克P.50」
「赫曼•赫塞在《彷徨少年時》說過,「對一隻未孵出的鳥來說,蛋殼裡就是牠整個世界,若想出生,就必須摧毀這個世界。P.51」
「尊重,也代表認識到自己的微小,認識到自己的力有未逮,認識到自己……終究不是那麼重要。P.52」
「我們在討論的豈止是教育,也是愛,是人與人之間可以為了彼此做出怎樣的進退,衡量出新的界線,確保在這界線之內,也許不是你我最舒適的狀態,卻是「我們」最舒適的相處模式;讓我們執著的不是「我」,而是「我們」。P.52」
「學校改革唯有在校內展開才有成功的希望,而我們必須歷經多次失敗,並從失敗中學習,學校改革才得以成功。但是,改革失敗又會在學生、教師和家長心中留下傷痕。這是極大的矛盾。──日本教育學家佐藤學P.52」
「這可能點出了,為何數十載過去,臺灣教育改革始終爭擾不斷。我們始終難以一種「休戚與共」的共同體心態去面對教育改革,裡頭碎裂成太多個人的、片段的生命經驗;同時伴隨著少子化現象,對於理想親職的不斷堆高,依但認定自己的下一代在改革系統中的利益是不確定的,諮議也於焉誕生。p.52」
「教育無非承擔,承擔他的生活,他的走向、甚至牠從今而後的未來,均可能與你此時的選擇有著千絲萬縷的因緣。P.53」
「完整地去愛一個人,也是很艱難的。P.53」──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事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作者:劉若凡
出版社:衛城出版
ps.圖片取自博客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