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旺霖著 遠流出版
第一次瞄到「轉山」這兩個字,是在K的MSN暱稱。K最近的暱稱總是很有詩意,我到躺在床上還在想,這名詞是什麼意思?是「山不轉路轉」的顛倒轉化嗎?
神奇的是,隔天顧桃花緣攤位接近收攤時,經過的瑪莉老師特地拿了書借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本書的名稱哪。前陣子吃飯時才和她閒聊到旅行,她大概記得了什麼,遞給了我這本書,說:「妳應該會喜歡。」於是有一種感覺是,除了人會找書來讀,書也會去找這個人。
我拿到時,一看封面及概述所呈現出來的氛圍,就迫不及待的想翻開它!大概裡頭關於流浪的況味,已然鑽出紙面,浮蕩周圍吧!「轉山」的意思是──「對著靈性的大山反覆繞走的儀式。西藏人相信,遭遇苦難的人藉此將能得到罪衍的洗脫與身心的淨化。轉山者,必須捨卻己身私慾,僅為他人祈福而行。」再搭配上封面的照片,你絕對會忍不住想要翻開它的!本來我覺得近日忙碌的自己沒什麼時間讀它,利用著零碎的時間,卻也迅速的讀過了。原來時間的單位,完整不一定比零碎長哦!
然後我發現,作者參加的雲門流浪者計畫,我那時候好像也有去湊過繞鬧,卻理所當然的被刪除了。當時提出了什麼流浪?也早已忘卻。屬於作者的流浪出發點是因為,他失戀了。於是想到一個「再也沒有思念的地方」──要跑到多遠,才能忘記心中忘不掉的的人哪!這句話讀了令人心痛。痛苦的精義是,也許它將激發的是,連你自己都想像不到的一種超越。
作者臨出發前,遭遇了種種的懷疑、否定,而當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作者卻做到了。這告訴我們,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或許也得感謝那些負面的聲音,它們也成了一股力量,刺激你證明自己的力量。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說,你喜歡台灣這塊土地嗎?「是的」;你痛恨這個年代嗎?
「並不」。如作者所言:「你知道終究每個自主的生命,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未來的導向和命運。」不管年代如何變遷,我依舊覺得,最重要的,是自己。
一本很棒的,關於流浪在西藏。
※佳句騰錄
「當我出發時,我才會知道我已經準備好了。」
「你想要到一處人煙罕至的世外桃源,在那裡,有獨特的傳說,原始的曠野,熱情樸實的人,把你擁入他們的懷抱。但你能去的地方竟是這麼多,也那麼少,一位稍微吃苦耐勞的旅者同樣能到達。你應該就此收斂自己的野心,或者保持高度敏銳的意識,去搜羅那些被人忽視的平凡部分;不然,你就得更加冒險犯難,把腳步挺身到多數人無法企及的所在。總歸,兩者的擇取都必須付出相當的代價。」
「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所在,可否能成為追尋自己的地方呢?」
「我們立於絕壁邊緣,探頭望向深淵──只覺得天旋地轉。我們頭一個反應,就是退縮逃避,遠離危險。不可理解地,我們仍留在原地。──愛倫坡」
「你每一步都儘量踩得確實,但每一步都像踏入虛空。這是你第一次獨自在深山黑夜裡走得那麼遠,你知道經歷過這一次,也許未來一次又一次,你將能走得愈久愈遠。這是你所追求的嗎?一種親臨現場的感受,無所取代,忘記過去,無暇於未來,一生當中,彷彿祇為了這一刻而努力存在。究竟這種生命經驗對你有何意義?能證明些什麼?一種了然與模糊的感覺,徘徊在你的腦海,你想回答,卻又無從回答。即使你腦海裡那麼專注地在思考些讓自己勇敢堅強的意念,但依稀的,你仍是處於一種惶恐的邊緣,時間愈久,恐懼的拉力愈大。」
「不再怨懟過去記憶的傷痕,也不再遙想未來如何,唯一的『現在』無法取代。因為過去和未來,都曾將或是現在。車行間,你怎麼就記憶起那靜臥書房裡的日子,捧著書的時刻,關在一個熟悉的定點,即使數小時、數天碰不見人,不寂寞也不遙遠;而今,你在陌生的空間移動行進,才過了三個小時,你居然就有一種若有若無的寂寞感覺。寂寞究竟是想像抑或感受?是想像也是感受的,你說。」
「這世上不能太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傷口,人是可以暫時忘掉自己,否則關注過久,它似乎真的會衍生出甚麼毛病來。」
「在藏地,每座大山的至高之處,都是藏人相信凡人能緊鄰神祇最近的地方。」
「究竟你的生命有多少是自己能掌握的?你永遠都擁有至少一個向前或向後的機會,但說不準下一刻若有飛石襲來,你會不會恰好在哪被命中?這是不是一種對於宿命的感知?你覺得自己已經進退兩難了。」
「堅持的人是不會失落的。」
「這是你一開始就選擇的旅途──貧窮,流浪。你覺得這一關若守不住了,以後同樣的問題仍會持續重複,你不想平平白白就這樣放棄自己選擇的路,過一生。」
「山巔上就你一人,你平靜地佇立在一處至高點上,展臂想像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彷彿再也沒有令你激動的消息。想來當初不過一時介入的決心,翻身剎那便已成行,原本祇是紙頁上一筆又一筆描繪的線條,卻顯影成立體空間一座又一座的立體山脈,讓你付出難以計數的汗和淚。它不再祇是抽象,而是化為具象,不再祇是概念,而是化為實體,雖然你還在想像它,但你已經確確實實地站在這裡眺望著它了。」
「畢竟你能寫的,可寫的,當你下筆追逐的那一刻,難道不也是證明失去的時刻嗎?那未能寫出,道出的,永遠都比寫出道出的多更多。這留得住與留不住的一切都已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