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戴佩茹_001
△給佩茹-001 (85)1996.10.03.四 10:05:12
▼給阿文‥001 ※戴佩茹未回信。
△給佩茹-001
佩茹‥
時間如風似雲一般,不知不覺地,也就消逝了。
「夏今營」裡的一切,也都成了「往事」,塵封在記憶之中——只是偶爾,拿出來「溫習」一下。
阿文今天,整理「族譜」,看到表妹〈林佩茹〉的名字,忽然想起,夏令營裡的〈戴佩茹〉……
記得‥夏令營的最後一天——
阿文摺了隻「白鶴」,送給佩茹,還附了一首詩‥
「展翅飛天際,逍遙白雲裡,只因心無礙,世界任來去。」
佩茹知道為什麼,阿文會摺白鶴、會寫這首詩送妳嗎?
因為‥「無盡燈之夜」之後的「小隊時間」,阿文聽了佩茹所說的話……
(其實,阿文也「不能確定」是〈阮泰棻〉說的,還是〈佩茹〉說的。)
阿文聽來,感覺上,佩茹是個內向、文靜的女孩,很少「主動」去跟同學聊天,所以‥也就沒交什麼朋友……
夏令營最後一天,在填寫「問卷調查」時,因為〈秀娟〉老師,弄錯了問卷,所以‥又讓大家重寫了一份——阿文看了一下「舊的問卷」,看到佩茹,寫「給營長的話」是‥
我很喜歡詩詞類的東東,所以‥謝謝你!
阿文於是呢!想起佩茹的那些話,也就摺了隻白鶴、寫了那首詩,送給佩茹。
(阿文按‥這期的夏令營,阿文當「營長」,真個是當「閑人」〔台語〕。)
「展翅飛天際,逍遙白雲裡,只因心無礙,世界任來去。」
這首詩,阿文是在之前的「兒童福慧夏令營」時作的。
那天清晨,阿文去散步,看到幾隻「白鷺鷥」,飛過天際,一時有感,也就作了這麼首詩。
「鶴」是阿文,最喜歡的一種鳥了——因為‥「鶴」常是「神仙」的坐騎……阿文要是能有一隻鶴、能夠坐在鶴上面,飛到天上~去遨遊世界,那該有多好呀!?
幼年時候,鄰家的大姐姐,摺了一隻紙鶴(普通常見的那種)給阿文,阿文可真是歡喜極了。後來,要大姐姐,用報紙黏成一張好大好大的正方形~摺了一隻好大好大的紙鶴~吊在房間裡的天花板上——天天做著「白鶴童子」的夢呢!
(阿文幼年時候,還曾「計劃」著,把「鵝」養得跟「牛」一樣大,然後,乘著‥「跟牛一樣大的鵝」,去遨遊世界呢!)
身在「台灣」,「鶴」是很難看得到的;「白鷺鷥」倒是能常常看到。
「鷺鷥」跟「鶴」,是一種外形很像的鳥類,阿文幼年時候,總是以為‥
〔白鷺鷥,長大之後,就會變成白鶴。〕
後來,雖然知道‥小小的白鷺鷥,長得再大,即使老死了,也不可能,長得跟鶴一樣大,但是‥對於白鷺鷥,也是很喜歡的——因為‥沒能看到鶴,也只好「移情」於「白鷺鷥」了。
看著輕振著翅膀,飛翔的白鷺鷥;看著閉目養神,獨立枝頭的白鷺鷥……
「白鷺鷥」給阿文的感覺,就跟「白鶴」一般,總是「悠閑、瀟灑、安詳、自在」的,不像烏鴉那樣呱噪、不像麻雀那樣暴跳、不像老鷹那樣高傲……
白鷺鷥(鶴),是「紳士」、是「君子」,也是「隱士」呀!
白鷺鷥(鶴),只因為‥「心無罣礙」,所以‥才會有紳士的儀態、君子的胸懷、隱士的生活,過得悠閑、瀟灑、安詳、自在呀!
相信‥只要是人,都會「幻想」著能夠飛——因為‥「飛」,能夠擴大視野、擴大生活領域、擴大胸襟。
人類生來,就只能夠用兩隻腳走路,走得也不是很快,就算是使命的跑,也比不上一隻小小的老鼠快;又不能像鳥一樣飛天、不能像魚一樣潛水、不能像蟲一樣鑽地——人類發明了汽車、飛機、潛水裝(潛水艇),滿足了欲望,也擴大了生活的領域。(只是‥汽車、飛機、潛水裝、潛水艇,總是「不方便」,而且,像現在的‥「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生態破壞、塞車、車禍」等等,全是人類‥「科技文明」的產物——「發明」的「附作用」。)
阿文但觀世人,一生總是在「課業、事業、家業」之中打滾,守著「課業、事業、家業」,而離不開身、放不下手,為「課業、事業、家業」所纏縛——小時為「學業」努力、長大為「事業」奮鬥、婚後為「家業」打拚,辛苦忙碌,卻有種種‥「求而不得、患得患失」,而於人生世間,充滿憂悲惱苦、愁煩啼哭、怨恨忿怒、牽掛恐怖……也真是怪可憐的。
而人更常為外在的環境所影響——
住在廣闊草原上的人,生性也就豪邁、開朗;住在鄉村、山上的人,生性也就樸實、敦厚;而「都市人」,「住」的空間狹小、雜亂,使得人的心胸,也都變得狹小、雜亂了;人多了,摩擦就多;摩擦多,怨氣就多;怨氣多,爭鬥就多;爭鬥多,禍患就多;禍患多,罪惡就多——人多,問題就多、苦惱就多。
阿文也真是太會扯了,想到說到,總是扯離了題……
阿文從小,就希望能夠去‥「環遊世界」,可是至今,還是‥「幻想」而已,連「台灣」,也沒到過幾個地方呢!(學生時代,要「花錢、坐車」的旅行,全都沒參加過。)
小時候,是因為「沒錢」,所以沒能夠多「出去」走走,而今,雖然有點錢,可是‥卻也「放不下」手邊的工作,而「走不成」。
天天待在同一個環境裡;天天吃飯、工作、睡覺……有時,還真覺得‥自己是「井底之蛙」——還是隻得了「自閉症」的青蛙呢!
「井底之蛙」,是謂「見識狹小」。
人,也只有擴充自己的生活領域,才能夠‥「見識廣博」——看得多、聽得多,也就能夠‥「廣學多聞——增長智慧」。
只是,要想「擴充生活領域」,有現實上的困難——生活、養家、家事、工作、上班、上學……在在剝奪了人的時間、精力;一到星期假日,也就累得動也不想動,只好待在家裡,睡覺、看電視……
所幸‥現代的資訊、媒體發達‥「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就算不能「親身經歷、體驗」,那麼‥看看、聽聽、想想也過癮——譬如‥沒時間、沒金錢到「大陸」、到世界各地去旅行,那麼‥看看「八千里路雲和月、海棠風情、大陸尋奇、繞著地球跑」等等,電視節目,也是很過癮的一件事。
想來‥「擴充生活領域」,雖然重要,但是‥有「開放的胸襟、學習的精神」,更是重要,要是沒有「開放的胸襟、學習的精神」,那麼‥即使有廣大的生活領域,天天在世界各地跑(像是做生意的「商人」),恐怕「行萬里路」,也只會叫累、叫倦、叫腳酸,而於「學問、知識」,一無所得。
能有「開放的胸襟、學習的精神」,才不會「畫地自限、固步自封」。其實‥「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能夠去接納、去包容、去觀察、去探討、去研究、去思惟、去體會,也就能夠擁有一片天地,而「自得其樂——樂在其中」。
想起幼年時候(四、五歲時),阿文可以靜得像是一個「自閉症」的孩子一樣,「一個人」待在家裡玩,譬如‥在水溝裡築水壩;在埕裡,拿著板凳,當車子推;或是拿著樹枝,跟在「螞蟻」後頭,畫螞蟻走過的路,一跟,跟上大半天,起身一看——只見大半個埕的「線條」,好像「抽象畫」一般,還站到石階上,「欣賞」了半天,覺得很有「成就感」呢!
阿文總是能夠‥「自得其樂」,而耐得住「孤寂」啊!
很多人,總是「不耐孤獨、不甘寂寞」,而喜歡「熱鬧」,一閑下來,也就不知所措,百般無聊,非得找人聊聊天、談談情、說說愛、聚聚會、喝喝酒、吃吃菜、打打牌、唱唱歌、跳跳舞……玩一玩、瘋一瘋、吵一吵、鬧一鬧不可,否則‥活著,還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也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
然而,人本「生而孤寂」,儘管‥「親如母子、密似夫妻」,還是‥「單獨的個體」——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穿衣各人暖、各人屎尿各人放……生老病死,各人嘗受,未有能夠「替代」者‥未有別人吃飯,自己不吃也能飽;未有別人穿衣,自己不穿也能暖;未有別人上廁所,自己不上廁所,而能解決屎尿……未有別人,能「分擔、替代」自己的生、老、病、死者。
所以‥儘管眾人集聚、熱鬧無比,曲終人散、夜深人靜,還是得「孤寂」的面對自己。
人呢!常常是不知、不會、不肯面對自己,而「寄情」於身外的「色、聲、香、味、觸」,追求「色、聲、香、味、觸‥五塵」的「刺激」,而有「財、色、名、食、睡‥五欲」的享受;奈何‥「色、聲、香、味、觸」,無常、變異;無常、變異,是諸苦法——「色、聲、香、味、觸」,順於己者,即喜即貪;逆於己者,即厭即瞋;不順不逆於己者,即迷即痴…… 為了「色、聲、香、味、觸」,因「貪、瞋、痴」故,而造作諸業,嘗受諸報,於業報中,憂悲惱苦、愁煩啼哭、怨恨忿怒、牽掛恐怖……
《心經》中,所謂‥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人生世間,就是因為‥有太多的「罣礙」,所以‥患得患失,多有恐怖,常在顛倒夢想中生活,無法「享受」‥究竟安樂、清淨自在的涅槃境界。
什麼是「罣礙」呢? 罣礙就是‥心有「貪、瞋、痴」。
有貪、有瞋、有痴,則於諸境(順境、逆境、不順不逆境),不能「安住」,為境所轉,就像在「迷宮」之中,分不出東西南北,走得團團轉,走不出去。
但觀‥
〔現前諸境,或順或逆、不順不逆,心如實知,
了了分明‥不生喜貪、不生厭瞋、不生迷痴;
不作取捨、不造業報、不落善惡、不受苦樂。〕
覺悟的人,有智慧故,能夠‥「捨離~止斷~滅盡」貪瞋痴,則於境界現前時,順如實知是順、逆如實知是逆、不順不逆如實知是不順不逆,於順不喜不貪、於逆不厭不瞋、於不順不逆不迷不痴——如鏡映景,鏡之於景‥不求、不取、不拒、不迎、不著、不執、不送、不戀——來亦自由自在、去亦自由自在。
(阿文所謂‥「自由自在」者,即是‥「由自在自」,換言之,則是「由己在己」,即是「自主‥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阿文扯得實在太遠了,還是‥「話說重頭」吧!
「展翅飛天際,逍遙白雲裡,只因心無礙,世界任來去。」
就像白鷺鷥一樣,要是心有罣礙的話,就無法「好聚好散」,世界任來去——飛落在山明水秀的地方,景色美麗、食物充足,因喜貪故,也就「走不開」了;飛落在窮山惡水的地方,景色荒涼、食物不足,因厭瞋故,也就「不歡而散」——
白鷺鷥但因心無罣礙,所以‥能夠到處飛來飛去,自由自在。
而人呢!常是「活在過去」的,往往‥「想不透、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憶及過去,美好的時刻、美好的事物,津津有味,還會流口水呢!而憶及不好的事,什麼時候挨了打、什麼時候挨了罵、什麼時候吃了虧,心裡記恨,憤恨難消,想起來,還生悶氣,氣得一肚子火呢!心中有太多的牽掛,而不得自在。
而於現前諸境——於順境,則心生喜貪,而流連忘返;於逆境,則心生厭瞋,而氣得要死;於不順不逆境,則心生迷痴,而昏沉散亂——因貪瞋痴故,多生惱害,而不得自在。
人生世間,有老病死患,有種種憂悲惱苦、愁煩啼哭、怨恨忿怒、牽掛恐怖,這些,都是因為‥「想不透、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無智慧」的緣故。
其實,這些,都可以‥「身受心不受」的——
「人身有礙、人心無礙」,蓋人的身體,是有礙的物質,一層紙,都「透不過去」,不能像鳥一樣的飛天、不能像魚一樣的潛水、不能像蟲一樣的鑽地……而人的心靈,是無礙的,可以不受「時空」的束縛,而悠遊於過去、現在、未來;悠遊於天上、水中、地底……十方世界,一任來去。
是故‥但使此心無礙,則一切無礙——
「來亦自在、去亦自在;生亦自在、死亦自在」也!
一時想起佩茹,信手拈來,就扯了這麼一大篇……
不知別後至今,妳過得如何呢?
好吧!也該休息了!
祝福佩茹‥
平安喜樂!
阿文
(85)1996.10.03.四 10:05:12
※附註
戴佩茹
新竹青草湖靈隱寺民國八十五年度第一屆青少年福慧夏令營
民國八十五年八月廿一日星期三 至 八月廿五日星期日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2.14.三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戴佩茹_001。1996.10.03.四 10:05:12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756850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3/3c05.htm
■標籤:#時間 #消逝 #記憶 #溫習 #族譜 #白鶴 #白鷺鷥 #隱士 #自在 #幻想 #欣賞 #迷宮 #時空 #無礙 #祝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