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1-18 00:01:54| 人氣1,2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孝道別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菩提品>學佛札記

  ◎孝道別談——

     子女為何不孝?

                     ⊕潘文良 撰

  ˙養兒為防老,便是施恩而望報,何異於田園播穫?
   孝親乃本分,原是倫常之生性,豈同於鄰壁借還?

 
  「孝道」原為我國,固有的優良美德,然而‥時至今日,但於西風侵染之下,「孝道」看來已日漸荒蕪了。 (聽說西洋人,無「孝順」之英文單字,概一向無華人「孝順」的概念,而將「孝順」翻為“filial piety”,其”piety”有「敬畏」之,通常是對上帝使用,甚至有「畏懼、不得不這麼做、有點被迫」的感覺,美國人肯定相當陌生。義大利文作“pieta filiale”,”pieta”則有「同情、憐憫」之意,故極少用,甚至也不太喜歡這單字。)
  但看街頭、地下道、公園……那麼多「流浪」的老人——
有的是無家可歸、有的是有家歸不得、有的是為子女所遺棄;
有的是寧可流浪,卻也不願意回家去(受氣)。
還有一種父母,被幾個兒子,「輪流」養著,時間一到,就得拎著包包「走路」。
而有的父母,則是被子女,送到「養老院、療養院」,從此成了陌生人……
  以前的人說‥「養兒防老!」
  而現代人,則感嘆地說‥「養兒防老,不如養『錢』防老!」
  更有人嘆道‥「唉!真是『養兒妨老』啊!」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現象呢? 有個故事,是這麼說的‥
  昔日,有個農夫,因其父母,又老又病。
  其妻一天到晚,嫌她公婆只會吃白飯,不會工作,造成家裡的負擔……
  有晚,夫妻商議,打算將兩老,帶至野外「丟棄」。
  翌日——
  夫妻兩人,便把兩老,置於「米籮」中,與其大兒子,三人一同挑到山林中「丟棄」。
  回家的路上——
  大兒子突然叫道‥「阿爹!阿娘!你們等一下!我去取回米籮。」
  農夫聽了,說道‥「米籮也不值幾個錢,算了吧!」
  兒子叫道‥「沒有啦!我是想把它取回來放著,等你們又老又病的時候,好用它來把你們,也挑去丟棄啊!」
  夫妻倆,聞而大駭,心生愧疚,說道‥「今日我棄父母,來日兒棄我倆!」
  於是‥又將兩老擔回,至心孝養。

 
  子女之所以不知「孝順」,往往都是父母,自己所「造成」的。
  世人有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但事實上,天下確有「不是」父母啊!
  為人父母者,若有下列情形,則別指望,會得子女孝順!
 ⊕一、虐待子女者
  有些父母,對孩子總是又打又罵的,孩子一有過錯,則嚴厲打罵——
果真以為‥「棒下出孝子」乎?
  阿文有話說——
「管人不當是謂打、訓人不當是謂罵。
 正當的責罰是教訓、錯誤的責罰是打罵。」

「打罵」孩子,常會產生反效果,而得不到「責罰」的目的。
有的父母,還會「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有的父母,則把孩子,當作「出氣筒」,一有不如意,則打罵孩子出氣;
有的父母,更把孩子,看得比禽獸都不如,而加以百般虐待。
此類父母,必定是得不到,子女的孝順。
(若還能得子女孝順,那子女,算是「欠債、報恩」來的。)
 
 ⊕二、寵縱子女者
  有些父母,太寵縱子女,使得子女,養成嬌生慣養的個性,一副「大少爺、大小姐」的脾氣——傲慢、倔強、善嫉、潑辣……不知尊重他人、不知感恩圖報。
臺諺道‥「倖豬夯灶、倖囝不孝。」
如是子女,當然也別指望,他們會孝順。
 
 ⊕三、左右子女者
  有些父母,把孩子當成是‥達成自己理想的「工具」,他們常對孩子說‥
「孩子啊!你是我的希望……」
  自己開醫院,則要孩子,去讀醫學院;孩子想要讀「復興美工」,偏偏要他去考「建國中學」……這類父母,把孩子當作「遙控玩具」,要子女往左,子女不敢(不會、不能)往右;要子女往東,子女不敢(不會、不能)往西……
子女「順」是順矣!但別指望‥子女會盡孝。
 
 ⊕四、惡模歹樣者
  有些父母,性情頑強固執、食古不化、以老賣老、自以為是,天天嘮叨雜唸。
這樣的人,誰也不能忍受,子女當然也不例外。
  有些父母,甚而自身,染有惡嗜‥酒、賭、嫖、毒,無所不沾,乃至身為「角頭老大」,開賭場、酒家、妓院等,不正當場所——
諺云‥「上樑不正——下樑歪。」
這類父母的子女,要是能孝順的話,那是他「燒了三世好香」得來的。
 
 ⊕五、施而望報者
  「養兒防老」這句話,說的是沒有錯,可是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問題——
如果養兒育女,是為了自己「老時」打算,那無議是一種「投資」,好比播下多少種,希望回收多少果一樣;付出去的本,如果「回收」太慢,或是不足時,就開始「抱怨」;要是「血本無歸」,則瞋恨之心,油然而生。
既是「投資」嘛!結果勢必是或「賠」或「賺」,所以‥這類父母,若能得子女孝順,是「幸」,若得不到子女孝順,那就是「命」了。
 
 ⊕六、養而不教者
  有很多父母,天天忙於「賺錢」,常常因「交際應酬」,而疏於照顧、教導孩子,要出門就放個兩三百塊給孩子,讓他去吃三餐,更使孩子成為「鑰匙兒童、電視兒童」,回到家裡,空空洞洞……
  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教導,很容易,就會走上歧途,要是這麼長久下去,其父母,也就別妄想,有孝順的孩子了。(此點,後加討論。)
  以上這種種父母,在身心言行上,皆有所偏誤——
自己不好,當然就別指望(也沒資格指望)‥子女會孝順了。
 
      *      *      *      *
 
  阿文曾說了這麼句話‥
「孝字孝字——上老下子。
 上要奉養父母、下要教育子女,此方為‥孝之真諦!」

  要談「孝」,不僅是上對父母的至心奉養,而且,下對子女,也要盡心教育,此「孝」方「全」;若只是奉養父母,而疏於教育子女,或只是培養子女,而忽略父母,那也僅能算是「半孝」,而非「全孝」。
  教育子女,使其皆成有用之人,相信‥這也是「為孝之職」。
  俗語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然而,要是養出了一個「壞孩子」,使之敗壞門風、危害社會,那麼‥這種「後」,實在不要也罷!所以,應該說‥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過‥如果『後生為惡』,那『不孝』,就『莫大於此』了。」

  阿文有話說‥
「好孩子,是教出來的;壞孩子,也是教出來的——
 因為教錯了,所以孩子變壞了。」

  臺諺所謂‥「倖豬夯灶、倖囝不孝。」 (倖‥寵。 夯‥抬。)
  這便是養子‥「沒教好」的結果。
  阿文常說‥
「既然生之,就要養之;既然養之,就要教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如教子成龍、教子成鳳。」

  《三字經》中,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又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蓋因‥「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俗語所謂‥「養子不教,不如養豬;養女不教,不如養驢。」
  先人對於子女的管教,是何其重視?《三字經》‥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荀季和,有義方,教八子,名俱揚。」

  觀今教育,到處是問題,「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乃至「三民主義」,似乎皆已淪為‥「回家的作業、考試的題目」而已!(乃至連教都不教了。)
如此,怎能不使「二十四孝」,變成「二十四笑」呢?
  現今社會的變遷(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時代潮流的改變,大都以「小家庭」為主,孩子們唱《甜蜜的家庭》這首歌,歌詞中,就沒有提到「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給孩子的印象,只是個「過年可以領紅包」的人而已!
  「美國」孩童,長大成人,則要脫離父母,學習獨立;父母甚至‥不再給予任何援助(比方「金錢」方面);現今則產生‥「爺爺奶奶,不能看孫子(或每周一聚、每月一聚)」的現象,要說「孝道」,那真是「蕩然無存」——叫人不知如何談起。 國 內當今社會,早已日漸傾向美國社會的現象,怎不叫人擔憂呢?
 
  有一父親,感嘆孩子,不知「感恩」、不知「孝順父母」。
  阿文笑曰‥
「他怎麼知道‥什麼是孝順父母?
 你把他阿公、阿嬤接過來——
 讓他看一看,你是怎麼孝順父母,他就知道了嘛!」
 (阿嬤‥祖母。)
  這話聽來,實在悲哀,但是‥阿文所說的,豈是無理(取鬧)呢?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
  子女不孝,常常是「上行下效」的結果,所以‥
自己要是不知道孝順父母,就別指望子女孝順自己——
子女不知孝順父母,那就得好好反省反省自己——
看看自己,是怎麼對待父母、怎麼管教子女的?

 
                  1993.12.30.四 23:30:00 修校
                  2022.11.17.四 22:30:00 修校
 
■附記
  一日,與友閑聊,談至其父逝世,與「老人」的問題。
  阿文道‥「我父母(如果)死了,我會替他們高興!」(阿文說這話,還真不怕天打雷劈呢!? 其實,孰人無死? 若得「善終」——不亦樂乎?)
  友即怒而大訓阿文一頓……
  阿文道‥
「做孝子太難,不孝子好當——
 宿世父母,恩過虛空,何嘗回報,豈敢言孝?」
又道‥
「父母皆亡,方可言孝;妻子都沒,才能說愛。」

  友不解其意,又訓了阿文一頓……
  阿文也只得「閉嘴」,懶得再辯,而默默聽訓。
  臺諺所謂‥「麻衫無吊上壁,無算囝。」
  可嘆友人,不解其意也!
 
      *      *      *      *
 
  阿文說來實在慚愧,自己連「順」都做不好,還跟人家,說什麼「孝」呢?
  國中「教孝月作文比賽」,阿文還得了第二名呢!可是‥那有什麼……屁用?只不過是空口說白話、自欺欺人罷了!
要「講」孝道,誰不能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
可是,捫心自問‥自己又「盡」了多少孝道?
  阿文今日,不敢言孝——而曰‥「孝道別談」(別是「另、外」之意),
不談「子女如何盡孝」,而談「子女為何不孝」……
  若要談「孝道」,那阿文則請大家——自己看《孝經》去,或看「佛經」去!
  因為‥佛教三藏十二部經中,在在皆有倫常相處之道;處處盡是宣揚孝道之論,所言透徹、究竟,自非我輩所能比擬的。
  一般人謂‥「釋迦牟尼,當初捨棄父母、妻子,而『逃走——出家』,非但無情,而且不孝……」
  其實‥佛陀是個大徹大悟的覺者,了達宇宙事理的究竟者,一生說法,不遺餘力皂闡述、宣揚「知恩報恩」。《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
「世出世恩,共有四種‥
 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家恩;四、三寶恩。」

  佛陀是個實踐「大孝」的聖者,絕非「空口說白話」;要報父母恩,不僅是要報「現生」父母之恩,更要報「宿世」父母之恩,而且‥報恩的最大目地,是要把父母「渡出三界」,使其「不墮輪迴」,此乃世間極盡之孝,而非常人所講,那狹義的孝。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至於‥佛陀,如何闡揚孝道?
  還是請大家‥自己看佛經去吧!
 
■臺語註解
【倖豬夯灶、倖囝不孝。】
   ㄒㄧㄥ└ ㄉㄧ ㆣㄧㄚ├ ㄗㄠ└ 、 ㄒㄧㄥ└ ㄍㄧㆩˋ ㄅㄨ'ㆵ ㄏㄠ└ 。(漳)∥
   ㄒㄧㄥ└ ㄉㄨ ㆣㄧㄚ└ ㄗㄠ└ 、 ㄒㄧㄥ└ ㄍㆩˋ ㄅㄨ'ㆵ ㄏㄠ└ 。(泉)

  sing7~3 ti1 gia5~7 tsau3 、 sing7~3 kiann2 put4~8 hau3 。(漳)
  sing7~3 tu1 gia5~3 tsau3 、 sing7~3 kann2 put4~8 hau3 。(泉)
 ⊕被寵愛的豬會拱灶、被寵愛的孩子會不孝。
  比喻子女要加以管教,不能放縱,否則會變成不孝。
【麻衫無吊上壁,無算囝。】
  ㄇㄨㄚ├ ㄙㆩ ㆠㄜ├ ㄉㄧㄠˋ ㄐㄧㆧ└ ㄅㄧㄚㆷ , ㆠㄜ├ ㄙㄨㆪˋ ㄍㄧㆩˋ 。(漳)∥
  ㄇㄨㄚ└ ㄙㆩ ㆠㄜ└ ㄉㄧㄠˋ ㄐㄧㆫ└ ㄅㄧㄚㆷ , ㆠㄜ└ ㄙㆭˋ ㄍㆩˋ 。(泉)
  Mua5~7 sann1 bor5~7 tiau3~2 tsionn7~3 piah4, bor5~7 suinn3~2 kiann2.(漳)∥
  Mua5~3 sann1 bor5~3 tiau3~2 tsiunn7~3 piah4, bor5~3 sng3~2 kann2.(泉)
 ⊕喪服還沒脫下,掛到牆壁上,兒子的責任,就不算結束。
  {按}麻衫吊上壁,表示父母親的喪禮,處理完成。孝男,為人子者,對父母親喪禮的重責大任,必須盡全力去完成,才無愧對父母養育之恩,如此,才算是父母親的兒子。
【阿嬤】ㄚ├ ㄇㄚˋ a1~7 ma2
 ⊕稱謂。祖母、奶奶。也寫作「阿媽」。
 
============================================================
※舊文整修首舖「新聞台。潘文良著作集」。2022.11.18.五 00:01:54
◎潘文良《學佛札記。孝道別談》。1993.12.30.四 23:30:00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284410
※FB佈:佈告於臉書。
■標籤:#養兒 #防老 #施恩 #望報 #流浪 #現象 #負擔 #孝養 #教育 #後生 #變壞 #成龍 #成鳳 #管教 #感恩

台長: 阿文
人氣(1,26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佛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六根唸佛法門
此分類上一篇:◎談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