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剛好只是無聊。
於是就看了動畫《浪人劍心─星霜篇》,看完了之後,有點吃驚。
啊這動畫不就是幾年前很紅啊小學生中學生很愛看的嗎?啊為什麼主旨這麼深沉啊?啊這麼深沉還能這麼通俗啊?啊為什麼日本人總是能創造出不膚淺的流行文化產品哩…?啊..啊..啊啊啊….(我才張嘴變成了青蛙咧..雖然不是王子…)
動畫《浪人劍心─星霜篇》在講什麼?
講在新時代裡的舊時代的遺物─劍(刺)客。在創造新時代的暴烈過程中沾滿鮮血的一群人,卻在新時代裡被摒棄,他們背負仇恨而生存,卻在對彼此的追殺中除罪(死亡是解脫罪惡之一途)。而劍術的真義為何?答案就在‘劍心’─使劍的人的心。緋月劍心名字可不是隨便取的,劍心的刀“逆刃”也不是隨便取的,整個故事有超乎尋常的悲劇性在。結構很好,每個梗也都安插得很好。那梗後面都有枝葉的,繁繁茂茂開枝散葉的,所以不枯\萎單調。
我在日本漫畫裡,看到的是無限想像力的究極與自由多元。
日劇也跟日本動漫畫一樣,是日本通俗文化的菁華,厲害的程度就像那《電視冠軍》裡的參賽者一樣變態。
這幾年韓劇很ㄏㄤ,但仔細想想,你挑得出一部韓劇能比得上《白色巨塔》的一半嗎?而那《大長今》在我看來,也跟二十年前的《阿信》差不多而已吧?
我並不偏頗,也不是刻意打壓韓劇,而是韓劇實在無法讓我打從心底生敬意。
韓國電影不難看,喜劇尤其拍得好,但韓劇真的讓我很感冒。
韓劇的邏輯,簡言之就是羅曼史邏輯與阿信邏輯。
《大長今》這類就是阿信邏輯大家都了,而時裝劇則是羅曼史邏輯;羅曼史專注於灰姑娘與白馬王子之間的濃情密愛(冬季戀歌 天國階梯 藍色生死戀 春日 背叛愛情…)與打情罵俏(浪漫滿屋、豪傑春香…),非常非常不寫實但很可以寄情當然是ok囉,但為什麼一定要給我搞失憶、絕症、失明,前代恩怨以及身世之謎,還有惡婆婆虐待媳婦啊?!
大伙ㄦ想想看,韓劇裡不搞失憶不得絕症而亡苦情的有哪幾小部啊?好像沒人失憶戲就演不下去一樣,有夠誇張。
大多亮企劃的《東京灣景》,學舌韓劇也真夠徹底,徹底到成了一種反諷的效果。啊既然你們都瘋韓劇,那我就給你們韓劇邏輯呗 。看看去了異國情調之後,韓劇的邏輯還剩什麼?於是《東京灣景》裡亂倫疑雲、階級苦戀、兩代恩怨、失憶斷腿都來了,連那個演韓國女人的準惡婆婆的日本人,長得都跟韓國惡婆婆好像啊,還請來《冬季戀歌》的卜龍河客串還在片頭剪出幕後花絮,可是這齣日製韓劇,還真的有夠難看,除了和田聰宏氣質特殊之外,除了那個水杯的隱喻之外,真的乏善可陳。
葡式蛋塔真的有那麼好吃嗎?依我看,我家巷口從小吃到大的綠豆椪好像還比較好吃哩!一窩蜂的流行很容易產生幻覺,等熱潮一過你就知道有時候你只不過是人云亦云。
韓劇的葡式蛋塔效應,全靠強力行銷而來,韓國人超愛國又宣傳走得勤,正版dvd也發得快,沒像日劇懶得宣傳又vcd被盜版光光,韓劇熱潮其實炒作得很成功,因為他們團結又愛國,收視率在國內超過50葩包準就讓你嚇到就以為真的粉好看咧。
但依據我非常認真地看電視劇以及影像商品超過30年的經驗,日劇真的比較優喔!真的喔!
首先,類型多元就很優。
第二,風格多變就更優。
第三,‘現象(趨勢)分析’功力更是優到不行。
第四,心理狀態與社會脈絡(譬如職場)呈現的細緻,嚇嚇叫。
講嚴肅的故事就一定得搞文藝腔嗎?能把故事說得很通俗其實更不簡單。
而要將心情寫真也不一定一定要寫實風格,能弄成喜劇卻讓人心有戚戚那才更讚!
日劇深入淺出,以致於大部份的觀眾在潛移默化之中,不太曉得他們的心理分析搞得多透徹,而捉準時代的脈動有多敏銳。我大抵認為日劇是崇尚“叛逆”的價值的,不管它是舒壓還是真對抗,在這點上就強過韓劇太多太多。
韓劇裡的價值保守得要死,骨子裡完完全全就是韓國父權社會的縮影。
但我覺得日劇其實挺女性的,而且方式靈活,不是那種大女人主義式的硬幹。
譬如《庶務二課》。
你以為它只是讓你笑笑嗎?
它其實講的東西很大,反抗的既有價值也很大。
在資本主義發達的社會下的大商社,職員變成沒有個性的工具,他們就像文具一樣被分門別類擺放,沒什麼尊嚴地執行上級交代的任務。尤其是女性更是被踩在腳底,泡茶跑腿兼作陪。
《庶務二課》的女人們可不。
她們超有特色,堅持到死也要保持自己的詭異個性,去你媽的科層體制工具理性,老娘自己說了算。《庶務二課》一舉戳破了日本社會OL所受的鳥氣,爽不爽啊?
日劇裡所尊崇的價值其實挺左的,譬如它們鄙視政客與財閥(《壯志驕陽》等野島的作品以及非常多的其他),對現代社會裡的異化疏離也多所批判(《我和她們的生存之道》《夢的加州》…etc非常多),然後對特殊族群與議題所寄放的關注也讓我大驚奇,如講女同志情感的《三十歲的天堂》(清水美砂演的T真是堪稱出神入化),講受虐兒的《永遠的仔》,當然還有講許\多特殊疾病的題材也態度誠懇至極。
日劇超越韓台中劇的,是其精闢入裡的“社會性”,這其中包括了社會現象的觀察、社會心理狀態的詮釋,以及整個社會問題的點出與舒壓。看日劇你絕對不會只看到談情說愛,你會看到屬於這個時代的趨勢脈動。就算是學韓劇灑狗血到底的《東京灣景》,仍然將日韓關係的友好寄託於愛情,它們會談到整個世代的集體記憶和它的意義脈絡。譬如《orange days》裡有一段談到手機簡訊的使用帶給使用者心理上的焦慮,如果你將它對照約十年前的《跟我說愛我》裡頭的傳真機的片段,你就會明白北川悅吏子是如何擅用日常去營造世代氣氛與差異。
(待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