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課系級:研究所
授課時段:112學年第1學期,每周一14:30-17:20
授課老師:于善祿(戲劇學系助理教授)
聯絡電郵:yushanlu@ms24.hinet.net
香港從珠江口的小漁港,到英國的殖民地,再到回歸中國後的特別行政區,必須重新適應新的家國敘事,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清朝、大英帝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其政治與身分的認同(identification)也不斷在改變、尋索與形塑,而身分認同的政治從來都不是單方面一廂情願就可能的,還需要對方或他方的肯認(recognition),尤其是香港處於後殖民的認同政治複雜狀態中,在當代諸多的香港戲劇作品中,均可見對於歷史、文化、語言、風俗、家國、身分認同上的糾葛與掙扎,呈現獨特的「香港性」(Hongkongness),可以感受其中強烈的認同危機與慾望,而相對地,面對中國國家敘事的書寫與銘刻的強大壓力,卻也多了幾許無奈與失落。
眾所周知,近年香港巨變,然而香港劇場創作人,總是審時度勢,創作主題內容及形式風格總能呼應局勢,順應潮流,與當代議題對話,從英殖時期的六七暴動、九七前後,到香港回歸後的沙士(SARS)風暴,到六四、七一等追思與遊行活動,到反高鐵、反拆遷,直到近年的反國民教育、佔中運動、雨傘革命、反送中、港版國安法等,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運動,都蘊藏著港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豐沛行動能量,在東方之珠與揾食小康的光鮮面紗與庶民生活哲學底下,一直湧動著捍衛正義、民主與自由的伏流。
我參與觀察及評論研究香港當代劇場至今二十年,見證了香港劇場與政治及社會之間的互動情態,從後九七到後反送中,從香港在地,到境外港人,再到在台港人,甚至是中港台三地的複雜糾葛,百結交纏,很難只是純粹從劇場美學論美學,總是難免牽動與政治及社會(甚至是歷史)互涉,從文化政治的角度來理解香港當代劇場,以劇場作為媒介,鏡照香港政治、社會與歷史的現實。這也將會是這門課經常與主要的閱讀方式;討論亦將涉及文化地理學、空間理論、認同政治、後殖民理論等跨學科視野,並同時回望台灣戲劇,做比較性的分析。
選讀作品的範圍,從1980年代以降至今,但比例會側重在回歸後與反送中後,尤其也會將近年在台港人的創作(如台北文學獎劇本創作獎、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獲獎作品等)列入討論,同時配合相關作品,邀請創作者到班上現身說法,與同學當面交流。如今我們觀察香港劇場,已經毋須或不再只侷限在香港本地,而是如李小龍名言所說的如水聚散、似水無形(be water),香港不再只是一個香港,而是化為千萬無數,不再只是殖民懷舊,而是與時俱進。
對我而言,其實不分系所,只要是關心香港、對香港劇場有興趣者,不諳粵語、未曾去過香港、未曾觀賞過香港戲劇演出,都歡迎選修,可參與相關的主題性討論,毋需過門不入、裹足不前。在這門課裡,肯定會涉及兩岸三地的政治與歷史,但絕對容許任何立場的言論,多元、包容、尊重,此乃學術根基,重中之重,捍衛到底。
【成績分配比例】
出席率與課堂參與討論 30%
口頭報告 30%:認領劇本,在課堂上做導讀報告。
學期作業 40%:尋找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持續關注,於期末將其寫成一篇報告,字數約5000至6000字。
【參考書目】
小西編,《千禧之前:香港戲劇2000》,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2。
田本相、方梓勳主編,《香港話劇史稿》,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9。
佛琳編,《八色風采:香港劇本十年集八十年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居依.德波,《景觀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林克歡,《戲劇香港 香港戲劇》,香港:牛津,2007。
林驄編,《臨界點上:香港戲劇2001》,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4。
張秉權編,《煙花過後:香港戲劇1998》,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0。
張秉權編,《躁動的青春:香港劇本十年集七十年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郭恩慈,《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台北:田園城市文化,2011。
陳奕廷,《傘裡傘外:民主前夕的香港故事》,臺北市:水牛文化,2015。
陳國慧、朱琼愛編,《十年城事:香港劇本選(2003-2012)》上、下冊,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有限公司,2017。
黃宗儀,《面對巨變中的東亞景觀:大都會的自我身分書寫》,台北:群學,2008。
楊慧儀編,《落地開花:香港戲劇1999》,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1。
盧偉力編,《破浪的舞台:香港劇本十年集八十年代》,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2003。
藍逸之,《新自由主義下的香港治理:空間、尺度與策略》,台北:政大出版社,2014。
譚國根編,《香港的聲音:香港話劇1997》,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1999。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