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1-23 15:02:49| 人氣2,7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藝遊兩岸的見聞與反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5年11月8日至13日

地點:珠三角(東莞、廣州、中山、珠海、澳門、香港)

主辦:廣藝基金會

團長:楊忠衡

團員:羅碧霞、王孟超、鍾寶善、于善祿、陳盈珊、謝佳君、陳紹元、蔡昆奮、黃俊錫、李慧娜、張寶慧、謝東寧、鄭芮蕎、林文中、曾瑞蘭、蟻薇玲、徐昭宇、王輅鈞、羅夏天

 

總的來說,這一趟由廣藝基金會所籌劃主辦的「2015藝遊兩岸──珠三角表演藝術生態之旅」,途經東莞、廣州、中山、珠海、澳門、香港等地,即使行程相當緊湊,拜會了十幾個藝文機構與表演場館,雖然對其城市印象及歷史文化底蘊,沒有太多時間體會,只能是浮光掠影,然而從若干的口頭報告、書面資料,以及部份表演場館的實地訪視,還是覺得不虛此行,收獲良多。

 

在此之前,我只造訪過珠江口外的港、澳兩地,而且十幾年來,均已超過幾十次,建立起豐富的人脈,其戲劇發展的歷史與現況,也都是我持續關心的重點。

 

初次造訪珠江口内的幾個代表性城市,主要的印象還是不脫「大、多、快」幾個概念。不論是城市現代建築、交通建設,或者是表演場館,都體現出大陸近年各方面發展的突飛猛進,而在這背後,也展現了雄厚的財力資源,斥巨資競相興建大型劇院(珠海的華發中演,甚至全區尚未興建完工,便已搶先啟用部份場館),買「名牌、名導、名作」;只可惜此行未能在這些亮麗的大型場館中,感受大陸觀眾的觀戲習性與氣氛,僅得在廣州觀賞現代舞周的幾套節目,但那仍與戲劇觀眾的特性有所不同。

 

如何運轉大、多、快、「三名」的表演藝術市場生態?主要仍是透過政府公部門、文化政策、大型(國營)企業財團攜手合作,由上而下地推展,將其當做一項文化創意產業在擴大經營;這和台灣多半是中小型劇團(類似中小企業)的生態,政策與經濟的立基點完全不一樣,台灣反倒有更多是由下而上(有時還不見得能上達天聽)地創意發展,且規模也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舉例而言,大陸現有兩個大型的院線系統,一是保利,一是中演,其中中演院線(www.caeg.cn)的直營及加盟的劇院,便有近六十家,想想,如果有一個製作,能夠上中演院線,單是每家演個三十場,這一路下來,就得演出一千八百場,就算每天演一場,都得演個四、年,更別說,這算法裡,還未加上城市間移動的日程及時間呢!當然,這樣的描述只是理論上的算數,但實際運作的確可能是這樣的量化邏輯思考的。雖然台灣尚無如此生態,但難保哪天不會被納入如此系統之中,而屆時,台灣的表演團隊準備好了嗎?

 

有少數的台灣團隊或創作者,以演出版權的授權來因應此一「發展速度已經遠遠大過交流速度」的趨勢與現實,不啻是個可行的變通方案,只是在這些量化急速的發展之下,還要如何能維持演出品質,那應該是進一步要討論與把關的課題。

 

在現今的發展與交流的態勢之下,我覺得大陸除了買節目之外,或許可以增加邀請台灣表演藝術創作者做為駐市/駐館的藝術家,可以以該城市的觀察與體驗結果為題,和當地的表演者及創作團隊合作,其作品可以反映該城市文化的某一面向,即使駐市/駐館藝術家離開了,但是作品卻可以被保留下來,而且如此的共同協作,才是異於只會花錢買節目的深層次交流。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7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