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9 01:56:06| 人氣4,6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金枝演社的「胡撇仔戲」混搭美學看台灣文化認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收錄在金枝演社《大國民進行曲》節目冊中。】

金枝演社從1993年創團以來,作品持續保有道地的台灣庶民文化味道,從歷史、文化、娛樂、生活之中取材,結合「古蹟史詩劇場」與「胡撇仔戲」兩種主要表現形式,每每帶給觀眾嶄新的美感經驗,並透過「椅友會」的贊助制度設立,不斷成功開發出非知識菁英的庶民觀眾。

 

金枝演社成立的時間點,正處於台灣解嚴後初期,和解嚴前後一、兩年所成立的小劇場多半從事體制批判不一樣的是,包括金枝演社在內,許多成立於1990年代初期的小劇場,花了更多的心力在「面臨本土、外來文化,與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掙扎問題」,並透過表訓練方法與形式美學風格的探索,「建立台灣劇場的當代性與當代美學」1。在真正找到胡撇仔美學風格之前,王榮裕和團員至少花了兩年(1993-1994)的時間在創作中摸索,唯一清楚的就是希望能夠與台灣本土民俗文化有所連結。

 

直到請來歡喜扮戲團的彭雅玲駐團導演《春天的花蕊》(1995),提出「歌仔劇場」的概念,並請來歌仔戲界知名的兩位演員,一為知名演員「黑貓雲」(本名許緣,1934-1996),一為王榮裕的母親謝月霞(時為民安歌劇團當家小生,1943-2009),與年輕的劇場演員同台演出,這次的演出經驗,終於讓王榮裕重新願意面對並肯定歌仔戲這項台灣本土表演藝術,因為其母親謝月霞長年出門在外演出歌仔戲,使得從小到大母子聚少離多,再加上當時台灣社會對於「跑江湖」的歌仔戲演員觀感與評價均不高,導致王榮裕長期對歌仔戲懷有很大的敵意,甚至在踏入社會職場之後,也極力讓自己遠離劇場與表演。有趣的是,在成為作息與收入穩定的上班族之後,卻又覺得工作無法滿足其精神層次的需求,命運在繞了一大圈之後,還是將王榮裕與劇場、歌仔戲重新連上線。在往後的作品中,歌仔戲的「胡撇仔」表演風格便成為金枝演社非常重要的創作方法與美學精神。

 

金枝演社「胡撇仔」風格的作品,融合「混搭」(mashup)的創作美學與台灣文化認同之間的關係。除了原住民之外,台灣歷來是個由不同移民與外來文化雜薈之地,這些文化不論先來後到,有的只封存在歷史古蹟裡,有的卻仍影響著當今台灣人。金枝演社成立至今十七年1993-2010不論是在內容取材上,或者是表現的形式與風格上,都可以看到近數十年來台灣多元文化拼貼(pastiche)融會的銘刻痕跡,尤其是1930年代至1980年代期間,曾經影響台灣甚深的日本、中國、美國、香港,其表演藝術形式與流行文化符號,在該團的作品當中俯拾皆是。《胡撇仔戲 — 台灣女俠白小蘭》、《可愛冤仇人》、《玉梅與天來》以及這幾年所連續創作的情境喜劇《浮浪貢開花系列Part 1至3》,情節基本上不脫通俗劇的特點,像是道德正義(moral justice)、歌舞場面(spectacle)、喬裝(disguising)、巧合(coincidence)、意外發現(discovery)、大團圓結局(happy ending)等;人物基本上沒有真正的邪惡壞人,角色性格較為平板化,但透過劇場表演的手段處理之後,卻又顯得鮮明而強烈;主題多半是愛情、俠義、冤仇之間的糾葛,不過最後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善惡自有報;語言則以台語為主,國語為輔,偶爾夾雜日語和英語;在劇場表現的形式上,至少包括了新劇、音樂劇、通俗劇、藝術喜劇、格鬥遊戲、情境喜劇、餐廳秀等,不論是視覺或聽覺元素,或是舞台上的表演,總是極盡所能地混搭(mashup)、諧擬(parody)或誇張(exaggerate),尤其是從觀眾所熟悉的流行文化裡挪借(appropriate)素材。劇情內容,絕對通俗,但對於形式,觀眾卻永遠有所期待與驚喜。

對於金枝演社的胡撇仔通俗喜劇,紀慧玲提出了一些省思與激賞:

通俗喜劇的致命點常常是過度的誇張樣態,或者太過單薄巧合的搞笑,此時,老派台灣人的情感模式與生活語言變成觀眾訕笑的對象,對照昔日美好的鋪陳,懷舊難免落入一廂情願,只能安慰逃避菁英檢驗的通俗觀點。台語劇的傳統從戰後迄今是失落的,從觀眾來看,很多幾乎不進劇場的中老年觀眾成為金枝忠實的『椅子會』後援,他們期待金枝為『失語』的台語戲劇找回舞台。此一艱難任務對金枝並非不可承受,因為金枝創作特質正是直覺與熱度。創團以來,其在庶民娛樂色彩、語言、符號、音樂上掌握之精準,在疏離前衛環境劇場上運用之嫻熟與氣魄,讓人相信金枝的爆發力。2

這裡提到通俗與懷舊的關係,縱使一廂情願,或者逃避菁英,但卻是庶民大眾自我認同最毫不費力就可以獲得的方式之一,Fred Davis認為:

懷舊保留了過去現實的特色……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們的心中搜尋曾經的現實。當然,不是因為我們最終找到了我們過去的真相,而是這種搜尋本身,就能起到啟迪和教導作用,為我們提供了充滿想像力的工具,以更好地協調過去的存在與當前的境況。3

搜尋是永遠也不可能停止的,在近百年的台灣歷史多元混雜的文化軌跡裡,金枝演社的胡撇仔通俗喜劇以混搭、諧擬、誇張等劇場再現的方式,讓觀眾得以在時尚、流行、復古、懷舊之間,重新看待當下的自我身分與文化認同。

 

注釋

傅裕惠(1998):失落的風箏:尋找台灣當代性美學。收錄於《中華民國八十六年表演藝術年鑑》,22。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2  紀慧玲(2009,9月);浮浪貢的躊躇,通俗的宿命?。收錄於《文化快遞》,112,26-27。

3  Fead Davis.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9.  pp. 47-48.  “…nostalgia retains the accent…of past reality…we are left to search in our minds for that reality.  Not, of course, that we finally arrive at THE TRUTH of our pasts, but rather that the search itself is edifying and humanizing inasmuch as it affords us the imaginative means for better reconciling past being with present circumstance.”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6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