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17 16:11:31| 人氣3,4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心心南管樂坊《羽》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0年8月14日,週六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演出:心心南管樂坊《羽》

 

在「七夕」的前夕推出這齣臺法藝術家所合作的「南管現代歌劇」,其用意非常明顯,一方面是要搭時令的便車,另一方面則是要繼續實驗這樣的跨國、跨文化的創作,還可否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導演Lukas Hemleb在節目單裡頭表示:「往往有人認為中式即是傳統,西式即是現代,殊不知這是一種偏見。在一齣以中國遠古神話為根源,而以現代劇情為表現手法的現代歌劇裡,使用南管音樂,所代表的意義是要消抹新與舊、遠古與現代之間的界限,這正是當前中國與臺灣藝術的做法。」他還認為:「[南管]這門藝術並未被鎖在廟堂裡,而是早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在臺灣更是如此。」

 

關於「中式=傳統」、「西式=現代」的二元對立,我想還值得進一步闡述辯證,但我比較能夠確應的是,除了「少數」的藝術家或藝文愛好者之外,南管並非「許多」現代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這應該還是導演Lukas Hemleb的一種東方主義迷思,他希望破除「南管=傳統」的刻板印象,但是卻很難跳脫「南管=中國/臺灣=東方」的牢籠,尤其當他說到:「南管以其優雅與內在精神感動人心,不僅在臺灣與中國大陸如此,在能夠欣賞到南管演出的歐洲國度亦不例外。」南管在歐洲,對他而言,就如同絲綢、香料、茶業等物資,在十七世紀對歐洲人那般地珍貴一樣,同樣因為物以稀為貴,更甚者,因為它們都來自東方。君不見,類似這樣的演出,實驗劇場就會來許多外國人士,在這樣的黑盒子裡,尋找屬於東方的異國情調。

 

比較符合當代的文化氣質應該是多元與混雜,毋須再去刻意強調過往二元對立的價值。所以,對於這個作品,我更在意的是,有沒有突顯出或創造出特殊的美學現代性(甚至是當代性)?

 

在形象上,讓首屈一指的南管藝術家王心心穿上現代服裝,腳蹬高跟鞋,飾演為尋找失落的霓裳羽衣而來到人間婚紗店的現代織女,但她只要一開口,還是滿口字正腔圓的南管唱詞,「藉由導入對位重奏,她創作出充滿令人心醉之和諧與音韻的新譜,同時又保有最真的南管音樂原貌」。而婚紗店的老闆(李易修飾),則主要說著國語台詞,但會配上許多半戲曲半舞蹈的肢體動作,和現代織女互動,他儼然就是個不知前世的牛郎。牛郎與織女相會於現代婚紗店,其涵義多半已不言自明,全戲的故事情節涵量是很簡明而微弱的,有很大的比例都是透過音樂和曲詞在抒發兩人的情思與愁緒,對於神話、天界、凡間、夢境與真實的種種描述或辯證,常常只是夾藏在幾句曖昧不明、模稜兩可的曲詞之中,當然,這原本就是中國戲曲/文字/藝術的抒情美學傳統所致,並無可厚非。

 

在戲劇結構的安排上,既工整又具有儀式性,第一幕和第四幕分別是「請神」和「淨化」,舞蹈家葉台竹長髮俠客的造型,手持數根香柱,香煙嬝嬝,兼具莊嚴與神秘的氛圍,也為演出定調與收攏,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二幕的「婚紗公司」和第三幕的「銀河」,則分別演繹牛郎與織女在凡間與天界的情感互動,也兼具了抒情與敘事的功能。

 

整體而言,原本期待在「南管」、「現代」、「歌劇」等幾個美學概念元素的撞擊下,可以有些驚人或亮眼的火花,但平心而論,對我來說,仍然保守、工整了許多,大致還是在「南管」的主聲道中,「現代」和「歌劇」只是做為陪襯與裝飾的角色,這似乎也說明了,創作者對於美學現代性(當代性)的追求,還有努力的空間。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46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